放射性辐射类型、危害及防护.
放射性污染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放射性污染的类型和处理方法放射性污染是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污染,它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放射性污染的类型和处理方法。
一、放射性污染的类型:1. 天然放射性污染:天然放射性污染是由地球内部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释放而来的。
例如,土壤和岩石中的铀、钍和钾在自然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产生放射性污染。
2. 人为放射性污染:人为放射性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例如,核电厂事故、核武器试验和放射性医疗废物排放等。
二、放射性污染的处理方法:1. 积极物理隔离:通过使用特殊材料等方法,将放射性物质进行有效地物理隔离,以防止其辐射泄漏。
例如,在核电厂中,使用厚实的混凝土墙壁和屏蔽材料进行辐射阻挡。
2. 污水处理:对于放射性污水,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吸附和交换过程将放射性物质从水中去除。
3. 土壤修复:对于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土壤区域,可以利用土壤修复技术进行处理。
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是土壤剥离,即将受到污染的上层土壤剥离掉,然后用新的土壤填补。
4. 食物治理:对于放射性污染的食物,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食品加工技术,如真空干燥、辐照灭菌等,有效减少或去除放射性物质。
5. 核废料储存:对于放射性核废料,需要进行安全的储存和处理。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核废料转移到专门的地下储存设施,例如深层地下储存设施,以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6. 辐射监测和防护:对于辐射源,需要进行定期的辐射监测和防护措施。
例如,在核电厂和医疗机构等场所,需要使用辐射计监测辐射剂量,同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综上所述:放射性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涉及到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为了有效处理放射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物理隔离、污水处理、土壤修复、食物治理、核废料储存以及辐射监测和防护等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散播,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
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和辐射防护措施
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和辐射防护措施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衰变的能力,可以释放出射线或粒子的物质。
它们在许多工业和科研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放射性物质的不当使用和泄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和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辐射防护措施。
一、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放射性衰变释放的离子辐射和电磁辐射。
离子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它们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1. α粒子:具有高能量和大质量,能够被一层薄薄的阻挡物(如纸张或皮肤)阻挡,但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则会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严重伤害。
α粒子辐射是最致命的辐射类型之一,容易引发肺癌等疾病。
2. β粒子:具有中等能量和质量,能够被一片金属或塑料阻挡。
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β粒子可以对人体组织产生伤害,导致细胞突变,并引发癌症和遗传缺陷。
3. γ射线:具有高能量和高穿透力,可以穿透人体和许多物质。
γ射线是最具有穿透力的辐射类型,对人体组织有很高的伤害性,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结构和基因。
除了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化学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对环境造成长期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如果这些物质被泄漏到土壤和水源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影响食物链中各个层次的生物。
二、辐射防护措施为了减少化学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人们必须采取一系列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场所安全:在使用和处理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防护屏障和辐射源封装。
工作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和紧急事件处理方法。
2. 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放射性物质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眼镜和呼吸器。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人体暴露于辐射的风险。
3. 辐射监测:在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储存区域中,需要安装辐射监测设备,定期监测放射性水平,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任何可能的泄漏或事故。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防护方法辐射是指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过程,能够被传导、辐射或传导给其他物体。
辐射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包括电磁辐射和离子辐射两种类型。
然而,辐射对人体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了解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方法至关重要。
电磁辐射主要来自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和自然辐射等。
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中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眼睛疲劳、头痛、失眠、抵抗力下降和神经系统疾病。
特别是长时间接触高频电磁辐射,可能对人的脑部、眼睛、睡眠质量和免疫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1. 减少接触高辐射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手机、电脑、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
每隔一段时间,最好进行中断,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
2. 增加距离:保持与电子设备一定的距离。
远离设备时,辐射的强度会减弱。
3. 使用辐射保护装置:可以使用辐射防护屏幕,如贴膜或使用辐射防护眼镜,来降低眼睛对电子设备辐射的暴露。
4. 使用低辐射电子产品:选购低辐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的辐射水平明显低于标准限值。
5. 放置电子设备远离床头: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放在离床头太近的地方,因为这会增加睡眠时的辐射暴露。
而离子辐射主要来自核能产业、医学用途、飞行空间等,如放射性物质的使用、X射线的应用以及航空飞行中的宇宙射线。
长期暴露在离子辐射下可能导致癌症、遗传异常、生殖问题和免疫系统损伤等。
针对离子辐射,以下是一些防护方法:1. 使用辐射防护装备: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或接受X射线检查时,要穿戴好辐射防护服、眼镜和手套等,以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2. 控制辐射源:在核能产业和医疗领域,要严格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免受辐射暴露。
3. 注意剂量限制:在核能设施工作的人员应按照国际安全标准,控制辐射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工作。
4. 避免过度曝光:减少飞行次数,尤其是长途飞行,以限制受到宇宙射线的暴露。
放射性防护-核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放射性防护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当照射剂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射线对人体没有伤害,如果人体受到射线的过量照射,便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对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放射性物质或射线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人体接受来自内外照射的剂量。
防止放射性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基本措施是:缩短接触时间,增大距离、屏蔽、遥控、机械化操作及个人防护等,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减少对人体的照射剂量。
对从事放射性作业或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物存在场所,作业人员要进行系统的有关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与训练,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危险信号、色标和报警设施等。
1.控制辐射源法一方面降低辐射源自身的辐射强度,另一方面采用封闭型辐射源。
使用封闭型辐射源时,建筑物应符合以下特殊要求:(1)地点选择一个较强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n×1013Bq量级的60Co相当的源,一般必须隔离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内。
中等强度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1013Bq以上的60Co相当的源,可设在建筑物一端的底层或地下室。
但都应尽量避免建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居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减少正常情况下和事故时受到照射的各类人员的总剂量即集体剂量(man·Sv)。
(2)屏蔽一个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计,除了要保证工作人员自身所受剂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以外,还必须保证相邻地区人员所受的剂量也不超过相应的规定。
特别是上下左右前后均有人工作或居住时,必须满足相应的辐射安全标准。
这就是说,在计算各方向所需的屏蔽厚度时,首先要确定屏蔽以后各方向的容许照射量率,这个容许的照射量率就是对在这个方向邻近地区工作和生活人员的防护标准。
但是,有时这个标准,还要根据很多因素,例如相邻场所的使用情况及人员存在因子等综合考虑确定。
有时天顶方向虽然无人居住或工作,但是强的γ射线束和中子辐射束穿过天顶后在空气中也会散射到地面上,造成此地面上辐射剂量超过相应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电离辐射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离辐射的类型、危害、防护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加深对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认识。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和危害电离辐射是指释放能量的无形物质,具有电离空气分子并对生物体产生损伤的能力。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射线等,最常见的是X射线和γ射线。
这些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直接损害,长期暴露会引发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2. 粒子辐射粒子辐射主要来自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
常见的粒子辐射有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
其中,α粒子能量大、穿透力小,但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会直接损害人体内的细胞和组织;β粒子能穿透皮肤,对眼睛和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危害;中子对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和核酸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二、电离辐射防护方法为了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个人在进行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时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辐射眼镜、防护衣、手套等。
其次,要遵循正确的作业规范,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可能性。
此外,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辐射伤害。
2. 工作环境防护工作环境防护主要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和控制,确保工作环境中电离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
监测包括定期测量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控制包括采取屏蔽措施、减少辐射源暴露时间等。
3. 公众防护公众防护是指社会机构和公众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离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这包括加强对辐射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制定和执行相关辐射安全法规,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护;加强环境辐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辐射污染源。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前景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与辐射防护
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与辐射防护危险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化学品含有放射性物质,会带来辐射危害。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有效的放射性与辐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特性、辐射防护方法以及管理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特性危险化学品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核素。
这些物质具有放射性衰变的性质,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射线和射线粒子。
常见的放射性物质有铀、铀系列核素、镭、钚等。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部或周围环境中蓄积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二、辐射防护方法为了降低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引起的辐射危害,以下是常用的辐射防护方法:1. 隔离与屏蔽: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以减少辐射的泄漏和外界的暴露。
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使用有防辐射特性的材料进行隔离和屏蔽。
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面罩、手套等,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 控制与监测:建立辐射监测系统,对危险化学品的辐射水平进行定期监测。
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放射源的远离、减少辐射源的数量等。
4. 废物处理:对危险化学品及其废物进行专门的处理,确保辐射物质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废物应经过正确的封装、标记和储存,然后由专业的机构进行处理或处置。
三、管理措施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放射性与辐射防护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管理措施:1. 法规和政策: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危险化学品放射性与辐射防护的要求和标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管理指导。
2. 培训与教育: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放射性与辐射防护知识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3. 监管与审核:建立监管机构,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定期审核和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4.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处理危险化学品放射性与辐射事故,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辐射安全与防护
辐射安全与防护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环境中。
辐射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电磁辐射、核辐射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辐射的安全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辐射的特点和危害。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产生的一种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这些辐射在不同频率和波长下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长期暴露在这些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
核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一种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等。
这些辐射对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可能导致放射病、遗传损伤等严重后果。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电磁辐射,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使用辐射防护设备、保持距离、减少暴露时间等方式来降低辐射的影响。
对于核辐射,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管理,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戴防护面具、尽量减少接触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辐射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公众需要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认识到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和核辐射设备,以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辐射安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总之,辐射安全与防护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起来。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辐射的特点和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宣传和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辐射的危害。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
浅谈核辐射污染危害及防护前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地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了严重地核辐射污染事故.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核电站、核泄漏、核辐射、核安全,这些原本高深莫测地专业词汇,一下子变得与人们地健康近在咫尺.何谓核辐射?其防护原理及方法?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等,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一、核辐射及其类型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主要为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传播地一种能量.辐射地剂量以毫西弗或微西弗来表示.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特定地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不在地.实际上,人类地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地放射性; 3、人体内部地放射性.人类地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地空气、食物、水中地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西弗;一次x 光检查0.1毫西弗等等.少量地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地健康,过量地放射性射线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地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核辐射按其来源分类,分为:天然辐照源和人工辐射源.(一)天然辐照源主要来自于:1、地球上地天然放射源;2、宇宙间高能粒子构成地宇宙线,以及在这些粒子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中地氧、氮原子核碰撞产生地次级宇宙线.(二)人工辐射源包括:1、核爆炸地沉降物;2、核工业过程地排放物;3、医疗照射地射线;4、其他方面地污染源,如某些用于控制、分析、测试地设备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对职业人员会产生辐射危害.某些生活消费品中使用了放射性物质,如夜光表、彩色电视机等;某些建筑材料如含铀、镭量高地花岗岩和钢渣砖等,它们地使用也会增加室内地辐照强度.二、核辐射地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地损害主要表现为进入体内后影响细胞染色体dna (打断dna链,或者改变dna分子地结构,使dna发生变异),从而导致dna所合成地蛋白质不具有原应具有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dna地变异可以是长期地,所以也会影响生殖细胞,结果使后代也产生相应地症状.一般来讲,公众在排除x光胸透、ct检查、胃部x射线检查等医学治疗外,可以接受辐射地限量为1000微西弗/年.人体受到过量核辐射形成放射病地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地健康.各个年龄层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1、胎儿:细胞分裂最快,辐射影响最明显;2、儿童:受辐射较大地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地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3、青壮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4、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因此孕妇和儿童尤其注意避免受到核辐射污染.三、核辐射地防护原理辐射对人体地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外照射是指体外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外照射地防护方法有控制受照射地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内照射是指进入人体内地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地照射,控制内照射地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一)α射线地防护α粒子流形成地射线称为α射线.α粒子穿透力较小,在空气中易被吸收,外照射对人地伤害不大,但其电离能力强,进入人体后会因内照射造成较大地伤害.因此,对于α射线主要是避免内照射,防止其进入体内.其防护方法主要是:(1)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2)防止伤口被污染.(二)β射线地防护β射线是带负电地电子流,穿透能力较强,可用一般地金属进行屏蔽.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因此其防护较为复杂;(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地物品,以防皮肤表面地污染和辐射危害;(2)防止吸入被污染地空气和食入被污染地食物;(3)防止伤口被污染;(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三)γ射线地防护γ射线是波长很短地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对人地危害最大.其防护地方法主要有:(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地时间;(2)增大与辐射源间地距离;(3)采取屏蔽措施.常用具有足够厚度铝、铁、钢、混凝土等屏蔽材料屏蔽γ射线.四、警惕暗藏我们身边地辐射污染源于核爆炸、核电厂地核污染让大家严阵以待,人们对于医疗辐射源所造成地影响及损害也有一定地认识,可是对于生活中可能受到地放射性侵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生活中地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地慢性损害,成为人体健康地“隐形杀手”.因此,要防止生活中地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地危害,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注意家装材料地放射性污染随着工业地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一些天然石材也会缓慢释放一些对人体有害地放射性元素,因此,装修房屋用地石(板)材要经监测有选择地使用.2、谨防饮用水地放射性污染我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不少饮用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地放射性污染.因此不但要重视饮用水地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地污染.3、要防燃煤地放射性污染燃煤中常含有少量地放射性物质,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地食物进入人体.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不吃或尽量少吃煤碳直接烘烤地食物.4、金银首饰不宜长期佩戴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地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而这些材质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因此,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地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五、核突发事件公众应对措施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必须做地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地、而且是可信地关于突发事件地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地决定、通知,切忌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地自我防护措施.如:1、采取屏蔽措施.我们居住地楼房对辐射来说是较好地屏蔽体.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地部位隐蔽.2、需要出门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同时要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穿戴帽子、口罩、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3、勤洗手,每天洗澡.使用前要确保所用地水没有受到放射性污染.4、通过均衡饮食来提高身体抵抗力.必要时根据政府地统一安排服用碘片.但千万不可自行盲目服用,避免给机体带来不必要地损害.5、保持讯息获取畅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络等媒介持续关注核辐射险情地最新报道,及时获得专业机构地行动建议.关注事态讯息地同时要注意辨别信息可靠性,避免被假信息蒙蔽煽动.6、如果事故严重,需要居民撤离污染区,应听从有关部门地命令,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撤离出污染区地人员,应将受污染地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进行监测和处理.结语: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臭,让人难以捉摸.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地,但也不要过分恐慌,平时多学习一些核辐射地防护知识,一旦发生核突发事故应沉着应对,听从政府有关部门地统一指挥,采取一些有效地防护措施,就一定能把辐射对我们。
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docx
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
(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
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浅谈X射线的危害及防护许小梅学号:20144220012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接触X 射线的机会越来越多。
尤其是从事放射化学研究的人员。
我们经常接触到放射性元素尽管一部分人对X 射线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可是这种认识程度相当局限,而且大多数人对X 射线危害的认识相当欠缺。
辐射损伤是一定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受照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
急性放射损伤是由于一次或短时间内受大剂量照射所致,主要发生于事故性照射。
在慢性小剂量连续照射的情况下,值得重视的是慢性放射损伤,主要由于X线职业人员平日不注意防护,较长时间接受超允许剂量所引起的。
一、辐射损伤机理X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
另外射线可以通过电离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过这些自由基的间接作用来损伤机体。
辐射损伤的发病机理和其它疾病一样,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之后,除引起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的变化以外,还可产生一系列的继发作用,最终导致器官水平的障碍乃至整体水平的变化,在临床上便可出现放射损伤的体征和症状。
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只限于个体本身,引起躯体效应。
而对生殖细胞的损伤,则影响受照个体的后代而产生遗传效应。
单个或小量细胞受到辐射损伤 (主要是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可出现随机性效应。
辐射使大量细胞或受到破坏即可导致非随机性效应。
在辐射损伤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应答反应则进一步起着主要作用,首先取决于神经系统的作用,特别是高级神经活动,其次是取决于体液的调节作用。
由此可知,高等动物的疾病不能仅仅归结于那些简单的或孤立的细胞中所产生机体各部位对于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谓辐射敏感性是指机体由电离辐射的抵抗能力,即辐射的反应强弱程度或时间快慢,辐射敏感性高的组织容易受损伤。
辐射的危害和辐射防护(二篇)
辐射的危害和辐射防护1.辐射的危害辐射根据其产生的原理一般分为放射性辐射(亦称为核辐射)和电磁辐射两类。
(1)放射辐射的危害造血器官操作,消化系统损伤型,中枢神经损伤型。
还可以造成恶性肿瘤、白血病、白内障等。
放射性辐射还会产生遗传效应,影响受辐射者后代。
(2)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机体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主要是热作用,使人体组织升温,从而受到破坏或损伤。
在中、短波组织升温作用下,可引起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和以交感神经疲乏紧张为主的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2.辐射防护(1)放射性物质表面去污①去除污染的一般原则去污工作必须做得恰当,否则会扩大污染。
去污时应遵守下述一般原则:a.要选择合理的去污方法,一般的去污方法有浸泡、冲刷、淋洗和擦洗等,它们均可在常温下进行。
b.要尽早去污。
c.在去污过程中要防止交叉和扩大污染。
去污程序一般应由污染较弱处开始,逐渐向污染较强处伸展,有时为了降低照射或减少污染的扩散,首先应对污染最强处做一次粗略的去污。
d.要配制合适的去污试剂。
e.去污时要作好安全防护。
去除大面积污染时,应划出“禁区”,严禁任何人随意出入。
②体表去污对体表去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不能采用有机溶剂(乙醚、氯仿和三氯乙烯等)和能够促进皮肤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酸碱溶液,角质深解剂及热水等。
一般可用软毛刷刷洗,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2)防护外照射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在人体外,射线对人体产生的照射。
外照身防护法通常用三种: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①时间防护时间防护就是以减少工作人员受照射的时间为手段的一种防护方法。
减少受照时间的方法有:提高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
②距离护护使用一定长度的操作工具,如长柄工具。
当然,长柄操作总是不能像用手直接操作那样自如。
为使操作准确无误,又能尽量缩短操作时间,这些工具的柄也不能过长。
浅谈辐射产生的危害及安全防护
浅谈辐射产生的危害及安全防护辐射防护的基本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保护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成员,以及他们后代的安全和健康,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产生辐射照射的必要活动,提高辐射防护措施的效益,以促进核科学技术、核能和其他辐射应用事业的发展。
标签:辐射;危害;安全;防护核技术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能源、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可是,核与辐射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险,直接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是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受其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排放的放射性碘和铯接近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的水平,每天排放的铯137水平约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排放量的60%,核辐射事故等级为最高级7级,这次事故带来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以至于如今人们谈核色变。
如何正确理解辐射造成的损害及怎样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1 辐射产生的危害1.1 辐射的生物效应α射线、β射线等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主要是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
γ射线等不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首先产生一个或几个能量较高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再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
因此,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归结为物质的电离,引起物质性质的改变。
射线与人体发生作用同样也引起大量电离,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与辐射能量在物质中沉积的数量和分布。
核辐射有足够的能量引起物质电离,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能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伤,表现出各种生物效应。
1.2 电离辐射对人体细胞的作用1.2.1 电离辐射对细胞的作用方式1)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直接同生物大分子,例如DNA、RNA等发生电离作用,使这些大分子发生电离和激发,导致分子结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而电离和激发的分子是不稳定的,为了形成稳定的分子,分子中的电子结构在分子内或通过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而重新排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是分子发生分解,改变结构以致导致生物功能的丧失。
放射性危害与防护措施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二、放射防护基本原则
完整的放射防护体系: 实践的正当化 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不能单把个人剂量 限值当作尺子来用,不考虑实践的正当性和防 护的最优化。必须全面贯彻整个放射防护体系。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1. 实践的正当化
——辐射实践的正当化是指从事任何与放射 性有关的活动,都要有正当理由。
采取任何可能接受辐射剂量的行动,都 要经过事先论证,进行正当化分析。要使个 人和社会得到的利益大于辐射造成的危害。 否则就不能采取这样的行动。
没有正当理由,就不要采取可能接受辐 射剂量的行动。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确定性效应特点
存在‘剂量阈值’:超过‘阈剂量’值, 才会产生效应。
效应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剂量 越大越严重。
临床表现:乏力、呕吐、脱发、牙龈出血、 白细胞降低、白内障、性欲降低、皮肤红 斑、溃疡、不同类型的放射病,直至死亡。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确定性效应按机体受照范围大小, 可分为两大类:
按剂量-效应关系分: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
(1)确定性效应 (2)随机性效应
(3)遗传效应(后代中的随机性效应) (4)胚胎和胎儿效应(遗传、确定效应)
放射性危害和防护 措施
(1)确定性效应
是指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 超过阈值时,剂量越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愈大。 一般在辐射导致组织细胞大量死亡而超过机体 的再生和代偿能力时,则出现确定性效应。由 于这种损害效应是当受照剂量达到一定水平后 肯定发生,故称为确定性效应。
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
(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物质,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存在。
当人们接触到放射性物质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一、放射性物质的危害1. 生物效应放射性物质能够通过辐射和核反应等方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对人体细胞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从而引起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损伤会导致细胞死亡、功能障碍、遗传变异、肿瘤等多种疾病。
2. 辐射污染放射性物质不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放射性物质在环境中长期存在,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二、防范措施为了预防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范措施:1. 安全措施在进行放射性物质实验或处理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和手套、使用安全装置、开展安全培训等。
同时,在进行拆解、封存、处置等方面的决策上,应当充分考虑人身安全问题,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2. 监测与管理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放射性物质泄漏、故障等情况。
在建设放射性物质企业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合理规划用地和排放标准等。
3. 应急预案事先要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防止发生性质的重大事故。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类型、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人员的应急调动、应急救援和应急供应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应急救援人员也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懂得应对各种类型的放射性事故。
4. 宣传教育开展对公众的宣传,增强社会的应急意识和科学素质,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同时也能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的防范能力。
在防范放射性物质的危害中,管理的确是至关重要的。
从研究、实验、生产、使用到处置,都要严格遵守标准和安全措施,减少或避免危害的发生。
同时,对于个人来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放射性源,定期进行体检,也是必要的。
总之,放射性物质的风险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来进行控制,才能够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统筹社会稳定发展。
x线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安全管理
x线的辐射危害及防护安全管理
X线,又称放射性线,是由原子内核所发射出来的一种高能量的射线,属于大气非常少的空间环境,因此X线是绝对的,极具有危害性的辐射源。
X线辐射的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X线辐射的危害主要有致癌、损伤DNA、细胞死亡等。
对于人体来说,暴露于高剂量的X线辐射下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其中以淋巴瘤的发病率最高,占被暴露者癌症发病的百分比最高。
同时,X线辐射暴露还会损伤DNA,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的死亡。
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X线的辐射安全管理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应充分了解X线的危害,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X线暴露。
使用X线检查设备时,应确认检查设备的安全性,避免非必要的X线暴露。
其次,应建立专业的X线安全管理制度,确保X线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防止X线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再次,应及时调查X线暴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X线辐射造成更大的危害。
最后,应定期进行X线检测,审核X线暴露情况,对X线辐射暴露过量的运用者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发现问题,改善X线暴露情况。
综上所述,X线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了解X 线的危害,根据不同的环境建立专业的X线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调查X线暴露情况,审核X线暴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急措施,
以确保X线暴露量在安全范围内,防止X线辐射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X线辐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3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的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传播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核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白血病、肝癌、甲状腺癌等,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遗传损伤和胎儿畸形等。
为了保护人体免受核辐射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了解核辐射的特点和危害是防护的基础。
核辐射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重离子辐射,能量很低,但穿透力较弱;β射线是高速电子,穿透力较强;γ射线则是高能光子,穿透力最强。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组织的杀伤能力也不同。
此外,不同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同,高剂量的辐射可能导致短期内的急性放射性疾病,低剂量的辐射可以在长期暴露下累积导致慢性放射性风险。
其次,减少接触核辐射的时间和强度是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尽量减少在核辐射场所的停留时间,避免过度接触。
在可能暴露于核辐射的环境中,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和服装,如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同时,注意饮食与饮水的安全,避免摄入受辐射的食物和水源。
此外,适当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是防护的关键。
对于α射线,由于其穿透力较弱,一般可以通过一层纸或织物进行阻挡。
对于β射线和γ射线,防护措施更为复杂。
在核能设施等高剂量的辐射场所,必须配备专门的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如铅板、铅玻璃、混凝土屏蔽、防护间隔等。
此外,在核事故或辐射事故发生时,应迅速撤离事故地点,远离辐射源,寻求安全区域。
此外,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与评估是核辐射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的辐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确保人员的安全。
辐射监测可以通过使用辐射计等设备来实现,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当辐射检测结果超过安全标准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紧急疏散、防护加强等。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对核辐射防护的认识和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众应该了解核能的基本知识、辐射的特点和危害,以及核能设施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穿透力
防护
α 辐射
Ø氦核,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 Ø穿透能力很弱,在空 用纸张或皮肤就可以完全把
量数为4 , 带正电。来自较大原 气中的射程只有几个 它们挡住。
子核的衰变
厘米
β 辐射
不稳定核发射的电子,带负电荷 Øβ粒子比α粒子小很 可以用玻璃板或金属板把它 多,穿透能力也比α粒 们完全挡住 子大得多
放射性辐射类型、危害及防护
同位素 氢-3 碳-14 -32 硫-35 碘-131
常用同位素的特征
符号 3H 14C 32P 35S 131I
半衰期 12.3年 5720年 14.3天 87.1天 8.05天
β射线能量(MeV) 0.018 0.156 1.71 0.167 0.605
γ 辐射 X 辐射
中子辐射
附件5
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的高能光子 穿透能力比α和β辐射 大很多
人工产生的.用电子束轰击金属靶 穿透能力强 (常常是钨靶)时产生的。金属 靶中原子里的电子吸收了电子束 的能量后被激发,当这些被激发 了的原子退激时,以发射X射线的 形式释放能量。可见,X射线是来 自金属靶的原子,而不是来自原 子核内部
Ø不稳定原子核发射的中子,尤其 中子不带电,穿透能 是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过程中发 力会很强, 射的除了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以 外,中子通常是人工产生的
Ø只有足够厚的致密物质(例 如铁、铅等)才能对γ 辐射进 行有效的屏蔽 对X射线来说没有半衰期,只 要把电子束关掉, X射线也就 消失了
用小原子序数的物质(如水、 石蜡等)进行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