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合集下载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5110学科教学(地理)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5110学科教学(地理)
本硕士点导师队伍学术研究工作主要有,主持上海市教委的《土壤地理学》、《地理教学论》等重点课程建设,主持与参与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研制和上海市部分高、初中地理教材编制,参与上海市地理学科名师基地建设等项目,参与上海市地理学科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制定和命题工作,出版多部地理教学著作,发表几十篇学术论著,获多项上海市和全国教学、科研奖项。
地理学科教育硕士招生十几年来,已经培养了五十多名在职中学地理教师,这些中学教师在中学地理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较好的评价。他们当中,有的晋升了高级教师职称,有的在省、市中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大奖赛中获一等奖,有的论文获得了“全国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的一、二等奖,有的学员获得了所在单位的省级课题,成果获省二等奖,有的参加了省、市地理学科高考命题工作。
本硕士点以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设置课程;注重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员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地理教学能力;创设地理教育科研平台,提高学员地理教育科研水平。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环境与地理教育》、《人文地理学前沿》、《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地理教育信息化技术》、《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等。
学科、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地理(非全日制)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我院自2003年起开始招生地理学科教育硕士,目前校内导师8名,外聘兼职导师3名,导师团队主要由高校教师与中学地理教师组成,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课程与教材比较研究、地理学习与教学方法、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地理教师教育、地理教育信息化、现代地理课堂教学管理等。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学科、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建立于1979年,是上海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硕士点之一,由老一辈学人马茂远等教授开创,孙逊等教授等拓展,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上升趋势中。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班三十届,不少毕业生已成为海内外一些高校的学术骨干,有成就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本硕士点师资队伍强大,目前硕士点学科负责人是李定广教授。2021年招生的导师:曹旭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诗词学)、严明教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东亚汉文学研究)、陈飞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詹丹教授(研究方向: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刘永文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查清华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学)、赵维国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定广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宋莉华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贵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吴夏平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李玉宝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宋丽娟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玉栓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张灵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及民间文学)、马里扬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姚华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石晓玲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孙超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诗品><文心雕龙>比较研究》、《唐代取士文学研究与文本整理》、《东亚汉诗史初编》、《中国古代小说序跋整体研究》、《西方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1714-1919)》、《民间宝卷与古代小说跨文本研究》等。
开设课程有:断代文学史、中国诗词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诗骚精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唐诗概论、唐诗学研究、唐诗文献入门、边塞诗研究、唐宋文学批评、李杜研究、唐宋词研究、宋诗学研究、中国小说史研究、中国小说研究史、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研究、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明清文学史研究、明清诗文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明清戏曲研究、清末民初报刊小说研究、曲学概论、中国民俗学、文艺民俗学、东亚戏剧文化比较研究、东亚汉诗学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有哪些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有哪些
③333教育综④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科教学(英语)招生人数23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33教育综合④952应用语言学
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2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834教育管理学
小学教育招生人数1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56小学教育学
四、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综合④949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教学(物理)招生人数12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50普通物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招生人数3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④951信息化教育
学科教学(化学)招生人数3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有哪些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分类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分类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分类不放弃!决不放弃!永不放弃。

凯程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一、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2015年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3万元,学制两年。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学科教学(语文) 招生人数2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7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学科教学(历史)招生人数8人①101思想政治理②204英语③333教育综④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教学(英语)招生人数23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33教育综合④952应用语言学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4教育管理学小学教育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6小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招生人数8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5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学科教学(音乐)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2音乐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美术)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3美术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数学)招生人数11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9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物理)招生人数1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0普通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招生人数3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1信息化教育学科教学(化学)招生人数3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4普通化学学科教学(生物)招生人数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5生命科学通论学科教学(地理)招生人数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3地理科学概论学科教学(体育)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4学校体育学学科教学(思政)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6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二、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4天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4天文学
本校天文学科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十分重视对研究生的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方法。学生在学期间,由本实验室的老师和外聘的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并鼓励和帮助在读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讲习班和学术会议。到目前为止,本学科的所有的硕士生均顺利毕业,多名硕士生毕业后获得继续攻读国内博士学位的资格或获得国外博士生奖学金,在欧美等地的天文学研究部门进行联合培养,继续深造。本学科学位点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规划,并结合国家大科学工程,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扎实的数理和天文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学等单位从事科研、科普和教学等工作,对有继续培养需要的成绩优秀生,将推荐至欧美等国际性天文科研机构攻读(或联合培养)。
学科的“天体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银河系结构演化
对银河系的整体观测特性进行物理描述,研究各主要成分和其整体的形成和演化;
2、星系形成和演化
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用半解析方法研究宇宙中星系整体的形成和演化;利用大型天文观测设备及大样本数据观测资料,研究星系及星系团的各类性质。
3、引力透镜与宇宙学
2、光电探测技术
开展光电系统中的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对各类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结构特点、使用方法、制备工艺以及日常维护进行详细研究。
3、望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行
开展望远镜光机电热一体化和总控系统维护和升级研究;对多波束探测关键技术、望远镜镜面的全息校正及望远镜的数据系统进行详细研究
主要导师有朱自强、石旺舟、刘锋、罗智坚、张毅闻、陈建珍、杜伟杰等教授和副教授。
与理论物理交叉,紧密结合观测结果,对宇宙学模型进行约束;开展大样本星系团强引力透镜研究和弱引力透镜研究,讨论宇宙中的物质分布。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 025100金融(2021)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 025100金融(2021)
代表课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与实务》等
对于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中的实践课程,将开展(1+1)授课模式,即对同一门课程,专业教授负责理论教学,行业导师负责行业实践指导,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3)I(International Course)国际课程:国际师资,国际课程,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该系列课程全外教英语教学)。代表课程:《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银行与并购重组》等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有:1.金融数据分析2 Nhomakorabea金融风险管理
3.投资管理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
1.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3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
2.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为12学分;
4)根据教学需要,优化调整教学空间组合(校内或金融机构)。
5)与美国犹他大学、北卡州立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有更多更经济的留学渠道。
6)金融学学术硕士、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经济统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更多课程选择,部分学分互认。
7)专业培养与国际认证相结合(SAS,FRM,CFA)。
2.课程体系特色(C /P/ I体系)
3.本学位主要招录与金融相关的同一学科专业的考生,优先招录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较强的相关跨学科专业考生,具有相关专业学科的国家级竞赛获奖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研究生,需要入学后在六门专业基础课中至少补修三门相关金融专业基础课程,六门专业基础课为:经济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1)C(Certification Course)认证课程:认证课程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行业认可度。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分类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分类
三、上海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2015年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招生人数约174人,上师大的教育硕士招生量较大,专业课复习较容易,考试题目难度不高,综合来讲考研难度不大。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
据凯程从上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教育硕士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硕士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四、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上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上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上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上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上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上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上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上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介绍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科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教育经验,且为国际社会工作院校联盟(IFSW)的成员;本系从2000年起招收社会工作本科,现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三个二级硕士点)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

本系负责上海市政府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大分中心的运营,设立都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

本系教师创立多家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各大社会服务机构担任理事长、理事、督导等职,积极推动上海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人文与传播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9名,另有多位來自政府、实务机构的兼职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管理、社会福利政策等。

详细信息如下:钱杭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社会人类学家,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专家评审组委员,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老年社会政策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影响专著多部,主持和完成多项国际、国家纵横向课题。

戴冰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首批“阳光学者”。

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013)、上海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2014);主编《高校共青团工作价值理念与实践创新》、专著《青年工作价值导向研究》、《青年文化新论》(团中央全国学校系统理论成果特等奖);参与主编《继承与创新——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校长札记》等著作7本;先后承担团中央、上海市哲社课题、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德育委托课题、团市委等课题8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思想理论教育》、《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宇莲副教授,社会学系主任,都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师大分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妇女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乐爱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主要致力于社会工作理论、小组工作方法、学校社会工作等研究。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介绍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30505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介绍

学科、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导师简介本学科点负责人石书臣教授、李亮教授,周治华副教授、徐剑雄副教授、苏令银副教授、张文潮副教授、吴跃东副教授、戴冰副教授。

石书臣教授,男,1965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届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获全国优秀教师(2019)、上海市模范教师(2009)、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009)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高校德育等。

著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专著)等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

获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2010)、教育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2012年)等科研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等。

李亮教授,男,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任弼时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科社学会理事、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

出版《皖南事变史论》、《扬弃“五四”——新启蒙运动研究》、《以案施教的心灵警示——基于典型案例的公民廉洁教育》等学术著作,在《中共党史研究》、《史林》、《党史研究与教学》、《学术界》、《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求实》、《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求索》、《思想理论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Z2初等教育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Z2初等教育学
初等教育学是一门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与独特研究对象、兼具宏观理论学科与微观应用学科特征的学科。就学科内涵及设置的目的来看,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有:初等教育理பைடு நூலகம்研究、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等。
本学科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系统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创新精神、扎实教育教学能力与良好科研能力的初等教育理论以及实践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学科、专业名称
初等教育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初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学科代码0401Z2)是上海师范大学自主设立的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初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它依据教育学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及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以初等教育现象、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初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本学科拥有上海市级教学团队1个,导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教学团队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出版专著20余部,编写教材50多部,发表高级别论文70余篇,在专业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初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是国内最早进行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探索的专业之一,从专科到本科到硕士,三十年的改革实践积聚了雄厚的实力。1985年,上海市成立全国第一所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开展研究。1998年“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获得上海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依托专科小学教师培养的成功经验,高起点、高规格地研究与设计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积极应对培养层次提高带来的挑战。2007年,本专业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一批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08年获得上海市第三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09年开始探索硕士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点的设立获得教育部批准,于次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小学教育”教育硕士及在职“小学教育”教育硕士。2013年,学校的“探索并完善师范生教育,创新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示范项目。2016年初等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获批,开始招生。2019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已为上海及全国培养了2900多位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与300多位硕士学历的小学教师,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104应用数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104应用数学
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
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韩茂安教授、储继峰教授、丁玮教授、周鹏教授、田云副教授、邢业朋副教授、何宝林副教授、余志先副教授、廖芳芳副教授
随机微分方程与随机动力系统:蒋继发教授、吕翔副教授
偏微分程:娄本东教授、王荣年教授、屈爱芳教授、王敬教授、李芳副教授
生物数学:高道舟教授、蒋继发教授、娄本东教授、郑小琪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
应用数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应用数学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8名。在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多名教师获得过教育部和上海市的重要奖项、称号,持续多年获得国家级面上项目和上海市人才项目资助,目前是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中13个II类高峰建设学科之一。
屈爱芳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非线性双曲守恒律组的研究。研究以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导出的Euler方程组为代表的双曲守恒律组,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某些物理现象和力学规律,而且随着问题的解决,还会产生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理论。屈爱芳教授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高维Euler方程组初值问题及初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性,最近两年还对高超音流Euler方程组Radon测度解理论进行了一些原创性的研究。主要结果发表在Arch. Ration. Mech. Anal., SIAM J. Math. Anal.,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Math. Phy.等期刊上。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天元基金各一项。
周鹏教授:主要从事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生物数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在非自伴竞争系统、自由边界问题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对空间一维扩散-对流-竞争系统,发展了一套新的方法,能够解决单调动力系统研究中的挑战性难题---内部正解的不存在性;(2)对高维系统,发展了处理非自伴算子的方法和技巧,给出系统全局动力学的完整分类。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J. Math. Pures Appl., J. Funct. Anal., Calc. V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期刊上。2017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502人文地理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502人文地理学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金、国家旅游局、以及省部级和地方政府或企业委托的项目等近百项。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遥感产品与网络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国城市群可持续评价”、面上项目“基于创新视角的研发产业集群研究”、“基于高速交通网络的快递物流空间摩擦机理研究”、“旅游发展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演变的影响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徽州地域文化景观为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金有“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及防控体系研究”、一般项目“城市更新背景下游憩公共空间提供机制与方式研究”。本学科注重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建立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城市与区域旅游)”、“中欧城市比较研究中心”、“中澳国家公园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中日人文地理与区域创新研究所”、“上海师大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地理学思想史、人文地理学前沿、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开发、城市遥感、国土空间规划、气候变化与城市环境、城市地理学、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学术讲座与文献研讨、研究生学术沙龙、专业外语等。
目前,本学位点已形成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及完善的培养计划,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型学位授权点,在全国同类院校相同专业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力。十几年来培养了三百多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在教育领域、研究机构、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和创业公司工作,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学科 Nhomakorabea专业名称
人文地理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自2001年开始招生,下设“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和“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两个方向。“城市空间与产业布局”主要聚焦长三角城市群和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重点研究城市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空间与产业集群、区域交通体系与城镇发展、城市创意产业空间演化、外来移民与城市社会空间变化等领域;“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关注区域旅游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旅游景区规划、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等。目前拥有专兼职导师20名,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几乎所有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以及海外留学、进修、访学经历。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经
济学、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
等十一个大类,共计78个专业.
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中国语言文学、文化产
业管理、广告学。

历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哲学:哲学、逻辑学、宗教学。

经济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宏观经济管理。

法学:法学、经济法学、金融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诉讼法学。

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社会体育。

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

工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仪器仪表、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
洋工程、水利工程、现代农业技术、外国语言系统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等。

农学:作物生产、草原学、园艺学、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与经营管理、动物生产等。

管理学: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研究与信息分析、工商法、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质量管理等。

艺术学:音乐学、美术。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85400电子信息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85400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授权点计算机技术方向简介上海师范大学于2010 年获得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本领域主要面向计算机行业以及相关企业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计算机技术人才。

要求能掌握计算机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承担计算机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计算机技术专业问题。

本领域主要在四个方向培养研究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和网络工程与嵌入式系统,符合上海及周边城市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

本领域导师发挥各自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尤其注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环节,与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导师等联合开展专业硕士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

目前本领域有导师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0 人,行业导师 22人,自2011年以来每年平均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近20人,毕业率达98.77%,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 100%本领域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条件,已建立面向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验室10个,总面积约1000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1100万。

同时制订一系列奖励办法激励学生科研创新。

近五年来,本领域教师团队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在社会应用实践与社会技术服务等方面,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48 项,总经费1000多万;所研发的主要成果与产品在工博会上获得高校展区2等级1项;教育部高校技术交易博览会获得优秀展示奖1项。

在科研与教学获奖方面,张波教授的项目“云环境下企业智能决策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15 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大规模异质数据采集、管理与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15 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大规模异质数据采集、管理与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于2017 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鲁群教授于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是什么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是什么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专业方向是什么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凯程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一、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介绍2015年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共计3万元,学制两年。

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方向及初试科目如下:学科教学(语文) 招生人数2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7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学科教学(历史)招生人数8人①101思想政治理②204英语③333教育综④948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教学(英语)招生人数23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33教育综合④952应用语言学教育管理招生人数1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4教育管理学小学教育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6小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招生人数8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35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学科教学(音乐)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2音乐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美术)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3美术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数学)招生人数11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9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物理)招生人数1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0普通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招生人数30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1信息化教育学科教学(化学)招生人数3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24普通化学学科教学(生物)招生人数6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5生命科学通论学科教学(地理)招生人数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53地理科学概论学科教学(体育)招生人数2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64学校体育学学科教学(思政)招生人数15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946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二、上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怎么样?上师大教育硕士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就业机会多。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8401教育技术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8401教育技术学
学科、专业名称
教育技术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培养特色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独立的科研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有:“学习技术”、“STEM教育”和“学习环境(场馆学习、学习空间)”等。
江丰光教授,教育技术系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科学家、哈萨克斯坦教育部项目外审专家,博士研究生期间公费至日本、德国研究。2017年获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研究领域为STEM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学习空间。担任5本国际期刊编辑委员、3本客座主编: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UMAT: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Ma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STEM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5本国际期刊审查委员。2013年获邀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顾问委员。2019年受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邀请担任2020/2021 高等教育地平线报告专家委员。
鲍贤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STEM和创客教学方法、博物馆学习。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并先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进行博物馆学习的研究。现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中小学创新课程开发、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和相关的教师培训工作。
季隽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留学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主攻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方向:面向教育教学的信息系统开发;网络课程标准、标准化平台和课程设计。发表论文多篇,合作编著1本。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10102中国哲学专业学科介绍

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010102中国哲学专业学科介绍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哲学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哲学问题。

时间包括中国哲学的发生期、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宋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

研究特长包括:经学、东亚儒学、敦煌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宋明理学与心学研究、公羊学等。

主要导师有:崔宜明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石立善教授、王江武副教授、蔡志栋副教授。

2、中国近现代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国近代以来哲学问题。

时间包括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中国当代哲学。

研究特长包括:中国近现代哲学、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中国近代本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潮等。

主要导师有:崔宜明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蔡志栋副教授。

3、比较哲学方向。

本方向主要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所作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中国哲学与现象学和存在论、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儒家心性学与心灵哲学、中国哲学与日本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学哲学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等等,导师主要有吾敬东教授、樊志辉教授、邓辉教授、郭美华教授、石立善教授、王江武副教授、蔡志栋副教授和袁青博士。

(二)导师简介吾敬东1955年6月出生。

1996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

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思维形态——发生与成型期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2002)、《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主要关于儒家伦理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华书局2007)、《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上海三联书店2009)、《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已出和将出中、英、俄、土耳其、伊朗、日、法、西班牙、塞尔维亚文)(五洲传播出版社2014)、《中国哲学起源的知识线索——从远古到老子:自然观念及哲学的发展与成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100艺术学理论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130100艺术学理论
学科、专业名称
艺术学理论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2011年,艺术学成为我国教育的第13个学科门类,上海师范大学即获得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点。该学位点在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初具规模,在专业教育、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在艺术理论、与审美文化等不同方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特色,并设置在美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
在学术资源上,除了美术学院以外,艺术学理论学科也和上师大人文学院有着良好的联动关系,可共享的图书与讲座资源丰富;也因为地处徐汇校区,可方便地使用西岸滨江美术馆群与上海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也定期会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或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实地考察。
在师资上,本学科设置精简,并正处于向上发展阶段,学术领头人及顾问为范景中教授,导师四人:彭莱教授、丁薇薇副教授、陆蕾平副教授、陈研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是一所具有42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学院上,在艺术学理论这个学科下,有一批在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管理等不同领域具有学术地位与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既注重艺术史与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等经典研究,也包含对人类历史、现实中的艺术活动的审美研究及教育传承、制度管理等各种知识、学问的探究。在平台搭建上,我们依托于上海的国际文化背景和本校深厚的人文与艺术学术传统,打造了跨学科的人文研究平台,强调大学与社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宗教学
专业名称:佛教(佛教文献)、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民间宗教、宗教学原理、宗教心理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宗教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目前在综合性大学发展较快。

它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研究人才、管理人才和文化事务人员,旨在服务于宗教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我校宗教学学科门类齐全,以中国宗教为主攻方向,在“宗教文献”、“宗教史”、“宗教仪式”和“宗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等领域较有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侯冲,1966年2月生。

1984年-198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8年至2009年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9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

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长于汉传佛教仪式及其文献研究。

出版个人专著《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义式为中心》、《汉传佛教、宗教仪式与经典文献之研究》等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牛宏,1972年8月生。

2005年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9-2010年为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宗教学访问学者。

2011年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16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藏传佛教历史与文献研究,汉藏佛教关系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出版专著《章嘉宗义研究》等。

吴雁,1972年10月生.宁夏大学外国哲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联培。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方向:伊斯兰教、宗教心理学。

主要从事伊斯兰教哲学与文化、宗教心理学和哲学心理学等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

出版专著《伊斯兰文化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宗教人类学:人本主义的文化研究》、《哲学专业英语进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吴广成,男,1976年11月生于安徽省寿县,1995年进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5年起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其中2012-2013年,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基督教哲学和宗教学理论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王招国,1977年7月生,2006年-2008年日本京都花园大学大学院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2011年日本东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至2013年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研究员。

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硕导。

学术擅长佛教文献学,主要从事敦煌遗书、日本古写经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一般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已出版专著《敦煌本〈御注金刚般若经宣演〉的文献学研究》(日文)、《佛教文献论稿》等2部,以及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伍小劼,1981年11月生。

2004年在海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2007年在河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2010年在上海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2010-201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2012年至今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

2013年评为副教授,2014年任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佛教文献、道教和儒释道三教关系。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浙江温州妙果寺为上师大宗教学研究生设立了慈教奖学金,每年向入学新生、学术论文优秀及家庭贫困的研究生颁发数额不等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宗教学已有十届硕士生毕业。

他们有的继续读博士学位,有的到高校当老师,有的到政府宗教相关部门工作,还有的奔赴社会事业单位工作。

应该说,随着宗教在当代社会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和义务,宗教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可观。

学科负责人(签字):侯冲
填表日期:2018年6 月22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