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研究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天气描述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现象。
3. 熟悉我们的身体了解眼、耳、鼻、口等身体器官的功能。
4. 感知磁铁探索磁铁的特性,如吸引铁、两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3. 使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磁铁的两极、天气现象的形成等概念。
重点: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物体的特征,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探索磁铁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磁铁,人体器官模型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磁性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介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并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界物体特征。
4. 知识巩固(1)进行磁铁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磁铁的特性。
(2)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身体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布置拓展任务,如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其特征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内容:自然界物体:植物、动物、石头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身体器官:眼、耳、鼻、口磁铁特性:吸引铁、两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画出来。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原因。
(3)列举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玫瑰,红色,有刺,花瓣呈螺旋状排列。
(2)示例:周一晴天,周二阴天,周三雨天,原因:气温变化、湿度增加等。
(3)示例: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嘴巴吃东西。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观察、操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植物”单元引领学生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共同特点,感受植物的生命过程。
“比较与测量”单元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测量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编排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需求。
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并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植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比较。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和测量。
3.科学态度目标对植物和周围世界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爱护植物。
意识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和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本质和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五、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习到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天气变化学生将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和变化,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人体五官的功能与保护学生将认识到五官的重要性和功能,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了解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五官,学习基本的卫生习惯。
3. 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学生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和结实的基本过程,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4. 动物的特征和生存环境学生将观察并比较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对动物的尊重和关心。
5. 物体的形状和运动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的基本形状和运动方式,学习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力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提问、实践探索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知识。
2. 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3. 故事和游戏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故事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安排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天气变化(4周)1. 了解四季天气的特点和变化;2. 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3. 制作天气图表,了解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单元:人体五官的功能与保护(4周)1. 认识人体五官的名称和功能;2. 培养基本的卫生习惯,保护好五官;3. 利用实践活动,了解五官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长和变化(4周)1. 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2. 学习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和结实过程;3. 培养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第四单元:动物的特征和生存环境(4周)1. 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进行比较;2. 了解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 培养对动物的尊重和关心。
202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
2024年第一学期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学校:XXX小学学年:2024年第一学期班级:一年级科目: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2.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了解身边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3.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修养,增强环保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科学实验教学内容:(1)实验器材的使用:显微镜、放大镜、酒精灯等。
(2)简单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的变化;观察风的作用等。
教学安排:(1)授课时间:2节课(2)授课方式: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2. 显微镜的使用教学内容:(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昆虫的特征等。
教学安排:(1)授课时间:1节课(2)授课方式: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3. 空气和水的实验教学内容:(1)空气的实验:利用吹气筒、酒精灯等器材观察有关空气的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2)水的实验: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水的溶解性,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安排:(1)授课时间:2节课(2)授课方式: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报告。
4.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内容:(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如鸟类、昆虫等;(2)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安排:(1)授课时间:1节课(2)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途径进行学习和讨论。
5. 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内容:(1)了解一些常见植物的特征和生长条件,如树木、花草等;(2)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学安排:(1)授课时间:1节课(2)授课方式:教师讲授,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途径进行学习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提问、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2024年冀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冀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教材分析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一年级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大科学素养,寻求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主要以“特征与性质”这一统一概念统整学科间知识体系,整体上从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开始,第一课“走近科学”首先展示给学生包括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科学和技术世界的概况,第二课“为的感官”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身体的感官观察世界,“放大镜”一课则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延伸和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然后逐渐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物体等,结尾“科学擂台-贴画大比拼”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进行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使他们通过自己与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调动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科学理论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一)我们爱科学1.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2.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作用。
3.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二)植物1.能说出周围常见的植物的名称。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特征。
3.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三)动物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能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感知环境。
(四)物体1.能说出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3.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兴趣,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走进科学”为主题,分为《科学是什么》《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让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观察事物,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和推理解决问题,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4.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
2. 难点- 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
- 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思考和推理。
五、教学措施1. 采用游戏、故事、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语言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
3. 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多参与、多表达。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科学是什么(第1 - 2 周)1. 第1 周:《小小科学家》- 介绍科学家的工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让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简单的观察活动。
2. 第2 周:《小小工程师》- 了解工程师的工作,认识一些常见的工具。
- 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操作。
(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第3 - 5 周)1. 第3 周:《感官总动员》- 认识人的五官,了解五官的作用。
- 通过游戏感受五官的协同工作。
2. 第4 周:《用耳朵听》- 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区分声音的强弱、高低。
- 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推荐3篇〖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第【1】篇〗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但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较少,在观察、分析、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二、教材分析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植物”“比较与测量”三个单元。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观察、比较、测量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倾听。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测量等基本的科学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如比较和测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学知识。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感受科学的重要性。
六、教学进度安排(一)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对科学课有初步的认识,感受科学的有趣和神奇。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和描述。
单元教学时间:3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我们来观察》 1 课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如书包、铅笔盒等,学会用眼睛看、用手摸等方法进行观察。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有限,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观察和理解的科学内容。
教材包括“走进科学”“动物与植物”“我们的感官”“工具与科学”四个单元,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知道我们的感官包括眼、耳、鼻、舌、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
认识常见的工具,如放大镜、尺子等,了解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提问、猜想等能力。
2.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对比实验和观察活动。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3. 科学态度目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观察和探索。
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提出问题和质疑。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
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五、教学措施1.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故事、活动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新鲜感和兴趣。
然而,他们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框架,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认识周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五、教学措施1. 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初步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和“用双手创造”。
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
“走进科学”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和“上好科学课”这三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用感官观察”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认识世界。
“认识感官”一课让学生了解人体的五种感官及其功能;“借助工具观察”则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来扩展自己的观察能力;“感官总动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
“用大脑思考”单元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事实与猜想”让学生学会区分事实和猜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猜想到验证”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方法;“探究秋叶的秘密”则以秋叶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探究。
“用双手创造”单元这个单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自然物与人造物”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区别;“人工世界”让学生了解人类通过创造和改造自然物,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轮子的故事”通过介绍轮子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人类的创造力和科技的进步。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认识人体的五种感官及其功能。
人教(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科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和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实验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xx名,作为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科学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将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逐步引导他们认识更多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三、教材分析人教(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生物世界、物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4. 教育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五、重点难点— 1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以及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措施1.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4.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科学学习进程,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介绍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如物质、能量等。
第3-4周:观察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
第5-6周:探索物理现象,如光、声音、电等。
第7-8周: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9-10周:总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期中测试。
第11-12周:继续新课内容的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第13-14周:期末总复习,总结本学期学习成果。
第15-16周: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6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
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较新的计划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分享了6篇较新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湖北教育出版社篇一一、班级概况分析:本班学生76人。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
年纪小,自律性差。
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
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已经写满文章的纸。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较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湖北教育出版社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湖北教育出版社优秀6篇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湖北教育出版社篇一一、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
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
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1、唱歌:共计21首。
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唱歌姿势、坐姿,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学习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耸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确。
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开始和结束。
18首歌曲能够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节拍的变化,有表情地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乐感的培养。
4、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能够认真聆听音乐;欣赏中外优秀的儿童歌曲、民族和器乐曲;初步感受活泼、雄伟、优美、抒情等不同情绪的歌曲与乐曲。
5、音乐知识:学习的音乐知识:音的长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二)编排特点小学一年级第一册音乐课改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和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教材的曲目选择,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
朗朗上口,易唱易记,让学生爱听。
在乐谱使用上运用了字母谱。
还有自制打击乐器,创编小音乐剧、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学条件及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条件我校教学条件优越,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录音机等,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生情况一年级共两个班,共有学生45人,本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
2024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
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教学重点: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5、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
In places deeper than night, there must be darker eyes than nigh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3篇)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1个班。
这些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23课。
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水的科学:(10—14)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出版社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一个教学班,共有学生25人,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我们一起学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玩中学》、《水》、《工具是个好帮手》五个单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
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
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
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为学生初学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
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教学进度(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