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20081208修改)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玉米常见的病害
1. 玉米花病:主要表现为花穗发黑、变小,甚至发育不良,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农田旋作、合理施肥。
2. 玉米灰斑病:主要表现为病斑呈灰褐色,边缘不清晰,严重时导致叶片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性喷药,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的杀菌剂,及时清除病残体。
1. 玉米螟:主要以玉米叶片和玉米花为食,导致玉米叶片蛀食,玉米花粒受损。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田间杂草、选择抗虫品种、定期喷施杀虫剂。
2. 玉米蝗虫:主要以玉米叶片为食,大量蝗虫聚集可导致严重的玉米叶片蛀食。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化学防治手段,喷洒杀虫剂,同时结合机械控制方法。
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预防性喷药、适时清除病残体、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施肥等等。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及时调整,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玉米主要的病虫害问题,科学家和农业专家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和穗部。
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最终导致叶片凋零。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 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播种;② 种植密植或间作与其他作物,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③ 合理施肥,稀植养护;④ 不要连作玉米和其他禾本科作物;⑤ 发病初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3.玉米病毒病玉米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病害,会严重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毒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 种植抗病的玉米品种;② 加强病毒病媒介虫害的预防和控制;③ 保持玉米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④ 在播种前适当旋作或间作,减少病毒病发生的机会;⑤ 发病初期进行喷药,使用苯甲酸、吡唑酮等农药进行防治。
2.玉米蝗玉米蝗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田的昆虫害虫,在大量出现时会造成玉米田的严重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蝗虫的侵袭;② 采取化学防治,使用敌敌畏、灭蝗威等农药进行喷洒;③ 采取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喷洒昆虫病毒等;④ 加强农田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益虫数量,减少蝗虫的繁殖。
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农民们在日常的种植管理中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只有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才能保障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为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同时也是病虫害比较严重的作物之一。
病虫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是保障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成熟期发病。
该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田间管理: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在播种时选择健壮的种子,并在整个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去病叶、病穗等;(2)化学防治:可采用喷施杀菌剂,如多菌灵、乐果等,以控制病症扩散;(3)生物防治:可利用赤霉菌的天敌,如蜘蛛和天敌昆虫等,来减少赤霉菌的繁殖。
3. 玉米立枯病玉米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的苗期发病。
对抗玉米立枯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合理施肥:给予适宜的施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2)密植模式:采用适当的密植模式,增加植株之间的空间竞争,降低病原体的传播;(3)喷洒杀菌剂:可喷洒一些杀菌剂,如螺内酯、菌胺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重要虫害之一,主要危害玉米的幼苗和成熟期。
对抗玉米螟的防治措施包括:(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蜘蛛等来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化学防治: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拟除虫菊酯、氯氰菊酯等;(3)机械防治:可利用专门的玉米螟防治器械进行防治,如玉米螟捕杀器等。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的介绍,希望能对玉米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1.玉米螟
防治适期:玉米心叶开始期、心叶末期、打苞露雄期和穗期。
药剂防治方法:(1)玉米心叶期、用90%敌百虫1500倍液~2000倍液灌心叶,每公斤药液灌玉米植株100株。
(2)玉米打苞露雄期:用16%杀虫双500倍液喷雾,或用4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
(3)玉米穗期:用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16%杀虫双500倍液喷雾。
2.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高峰期是玉米穗期。
防治方法:用50%稻瘟净乳油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喷药液75公斤~100公斤。
在初发病时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1次,连续二、三次,以控制发病中心向外扩散。
3.玉米黑粉病
在玉米穗期用药防治。
用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50%退菌特可湿粉剂500倍液~800倍液喷雾,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4.玉米纹枯病
在玉米生育后期危害较重。
药剂防治方法:用5%井岗霉素或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1000倍液喷雾。
- 1 -。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2023最新版)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⒈玉米大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理病残体,喷施适量的杀菌剂。
⒉玉米锈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长条状,后期出现棕色梭状子座等。
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改善通风条件,及时清除病叶,喷施铜制剂或其他有效杀菌剂。
⒊玉米叶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斑点,中间为灰白色,边缘清晰。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源源头的防控,采用抗病品种。
⒋玉米灰斑病病状:叶片上出现黑色小圆斑,逐渐扩大为椭圆形,后期叶片整体变为灰色。
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量疏远植株,及时清除病叶,喷施杀菌剂。
二、玉米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⒈玉米螟病虫害特征:玉米叶片出现蛇形蛀食,严重时可导致叶面完全消失。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适时整地,及时清除病残体,喷施有效的杀虫剂。
⒉玉米象甲病虫害特征:玉米幼苗受害,幼苗叶片被啃食,出现“窗玻璃状”或“粉笔削状”的伤害。
防治方法:及时整地,清除害虫,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喷施有效的杀虫剂。
⒊玉米蚜虫病虫害特征:叶片上出现黄化,嫩叶卷曲,蚜虫粪迹附着在叶片上。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推行间套作、轮作,注意及时发现并清除害虫,喷施杀虫剂。
附录:⒈本文档附件包括:病虫害图片、防治措施参考表格。
⒉法律名词及注释:- Pesticide:农药- Fungicide:杀菌剂- Insecticide:杀虫剂- Resistant variety:抗病品种- Crop rotation:轮作- Fertilization:施肥- Ventilation:通风- Controlling disease sources:病源源头的防控- Intercropping:间套作- Eradicate pests:清除害虫。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玉米病虫害是指玉米在生长期间受到病菌和虫害的危害,造成减产或死亡。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1. 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及时处理病害发生地和病菌的积累地,清除死叶、根和秧苗等,并将其烧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2. 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肥力,合理测定和施用主要营养元素,使玉米植株保持强壮和抵抗力。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这有助于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并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4. 合理间作和轮作: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顺序和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的间作和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和传播途径,减少病虫害的数量。
5.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的清洁和通风,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病菌和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迹象。
6. 合理使用农药:对于严重的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
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环境污染和对健康的危害。
7.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害虫的天敌和病原微生物等进行生物防治。
可以引入蜘蛛、寄生菌和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8. 喷洒杀菌药物:在发病初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来阻止病害的扩散。
喷洒杀菌药物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和环保原则。
9. 预防性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种、喷洒防病药剂等,以增加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性。
10. 均衡施水:恰当的水分管理对玉米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均衡施水可以使玉米植株保持足够的水分,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是一个多方面和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以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技术也有助于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生理特性复杂,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及防治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玉米主要的病虫害包括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灰斑病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首先,要合理选择品种,选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源,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卫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或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防治措施的实施为了有效地防治玉米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数量。
其次,在播种时加入种子处理剂,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增强幼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此外,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同时,要合理使用农药,按照正确的施药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三、防治效果的评估为了评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田间观察、病虫害指标监测和产量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
首先,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观察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的病虫害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其次,可以设置病虫害指标监测点,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定量监测,以了解防治效果的变化趋势。
最后,要进行产量统计,比较不同防治措施下的产量差异,评估防治效果的好坏。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选择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取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还需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评估方法,可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防治我国玉米病害约有40余种,为害严重的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病毒病(粗缩病、矮花叶病、条纹矮缩病)等,其次有纹枯病、褐斑病、锈病、青枯病、干腐病、炭疽病、圆斑病、玉米疯顶病、苗枯病、灰斑病、根腐病、弯孢菌叶斑病、细菌性茎腐病、玉米顶腐病等;玉米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黄地老虎、耕葵粉蚧、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以及黏虫、、玉米蚜、亚洲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玉米旋心虫、黄腹灯蛾、红缘灯蛾、白星花金龟、大青叶蝉、.朱砂叶螨、截形叶螨、斜纹夜蛾、盲蝽等数十种。
主要讨论:病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粗缩病、苗枯病;虫害蓟马、棉铃虫、.桃蛀螟、一、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
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
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
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黍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 担子菌亚门病害症状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
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即冬孢子所替代,冬孢子堆外有一层薄膜包围,膜破后散出冬孢子,残留花序的维管束组织,呈褐色乱发状。
病原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属担子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轴黑粉菌属。
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
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
玉米丝黑穗病菌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玉米主要病虫害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植株。
幼虫在玉米心叶内取食,形成隧道,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
2.玉米蚜虫玉米蚜虫是玉米上的常见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吸食玉米叶片的汁液。
大量蚜虫聚集在玉米叶片上,会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
3.玉米纹枯病玉米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茎部。
病斑初为水渍状,逐渐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4.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和叶鞘。
病斑初为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橙黄色疱状物,破裂后散发出铁锈色粉末,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5.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茎部。
病株叶片突然失水青枯,茎部内部变褐色,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玉米,与豆科、茄科等作物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
2.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控制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发生。
(2)生物农药:使用苏云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防治玉米螟、蚜虫等害虫。
3.化学防治(1)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2)玉米蚜虫:在蚜虫发生初期,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3)玉米纹枯病、锈病: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然而,在种植过程中,玉米遭受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着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治和管理玉米病虫害,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应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
一、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与管理1. 良好的畦地准备:在种植玉米之前,保持畦地清洁,清除田间积水,清除残留作物和杂草,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同时,做好土壤消毒,可以用火烧、化学消毒剂或绿肥作物进行覆盖。
2. 合理的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有效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抗病虫性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可供选择。
3. 适宜的密植与间作:密植玉米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但过密的种植也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因此,在农民进行玉米种植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种植区域的天气等,选择适宜的密植比例。
同时,合理的间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例如与大豆、番茄等农作物的轮作。
4. 合理施肥:适宜的施肥可增强玉米植株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氮肥,以免增加了植株的营养供应,反而容易引发病虫害。
5. 病虫害监测:在种植季节中,经常巡视田地,及时发现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程度。
一旦发现病虫害存在,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化学防治:对于严重的病虫害,可以选择适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在使用农药前,要严格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按照推荐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洒。
同时,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
例如,通过引入捕食性天敌或施用杀虫菌、真菌等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玉米虫害的发生。
3. 农业机械处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采用农业机械处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利用拖拉机、割草机等机械设备清除病虫害感染的玉米植株,以防止病虫的蔓延。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
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 水、湿度)决定。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 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 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 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人表皮。七八 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田间郁蔽, 发病重。
防治办法 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注意排除田 间积水,降低湿度。 2.药剂防治 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 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加水50-60千克 Nhomakorabea叶喷雾。
七、玉米黑粉病
症状: 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
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
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 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 粉末。
2、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
2、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 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 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 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 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3、防治办法:
(1) 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
越冬菌源。
(3)改进栽培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 防治玉米螟,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及防治措施1. 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由玉米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该病害主要发生在光照不足、湿度高的环境中。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腐烂的品种、合理调控病害盛发期和烘干玉米等方法。
2. 玉米灰飞虱病玉米灰飞虱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黄白斑和卷曲。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防虫网覆盖和喷洒杀虫剂等方法。
3.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
该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棕色或黑色的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在生长季节及时喷洒杀菌剂、做好田间整洁等方法。
二、玉米虫害及防治措施1. 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玉米螟嗅觉杀虫剂、玉米螟性信息素和使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等方法。
2. 玉米蛀茎象玉米蛀茎象以幼虫为害,会导致玉米植株茎部出现蛀虫孔。
防治措施包括在种植前进行病害检测、采用防治性生物灭蛀剂和合理调控种植密度等方法。
3. 玉米花蓟马玉米花蓟马主要危害玉米的花序和初花丝,导致玉米结实率降低。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虫剂和采用防虫网覆盖等方法。
4. 玉米象甲玉米象甲以成虫为害,会造成玉米棒上的玉米粒被啃食。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诱捕器、喷洒杀虫剂和定期检查病虫情况等方法。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虫害,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虫品种是最基础的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整洁,适时清除病虫叶;合理施肥、定期喷洒杀虫剂和使用天敌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玉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区,其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且该植物的种植民机十分的广泛,是我国北方区域较为重要的一类粮食作物。
在实际玉米种植时期,其所遭受比较严重的病虫害问题,这些病虫害的种类比较繁杂,且具有多变的特性,发生问题毫无规律性可言,一旦其植物遭受到了侵害,那么其病虫害的影响周期就会比较长,其会严重的破坏到植物的自身生命。
对此,需要就玉米种植中常见性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出现的原因首先是人为原因,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生态环境的污染性问题会比较严重,这就使得环境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天气气候的变化也呈现出异常的状态,促使病虫害问题不断的出现。
与此同时,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人为施肥会存在不当等的问题,拉低了实际土壤的肥力数值,让其频繁的产生了病虫害问题。
其次是自然原因,在种植玉米时期,天气气候也同样会影响到病虫的繁殖性,给玉米的生长造成威胁。
二、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会会玉米的叶片造成损伤,甚至会延伸到苞叶和叶鞘。
一旦玉米出现该病症,那么其下部的叶面就会呈现出较为显著性的变化,之后在过渡到上部,朝向上部发展。
当玉米患有大斑病初始时期,其叶片出出现一些青灰色的斑点,之后这些斑点会朝向玉米的叶脉逐渐的扩散,直到这些斑点从青灰色过渡成为深褐色,使得其边缘位置也呈现深褐色的现象,呈现出病斑纵裂的问题,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部会生成较多的灰黑色霉状物体。
、玉米黑粉病黑粉病是一种玉米局部位置遭受侵染的病害,不管是玉米的茎叶,还是玉米的叶鞘等位置都可以成为受害的位置。
其在初始时期会以一种淡紫红色菌瘿的形式存在,之后,淡紫红色菌瘿会逐渐的破裂让其出现数十亿的黑色孢子,这些孢子会过渡并干扰到其它类型的植物,导致其植物产生变形等的问题。
玉米黑粉病在气候较为温暖时期发病率会比较高,其和周围村庄比较近的土地以及多雨时期中,玉米的黑粉病发病率会达到峰值。
玉米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方法
草蛉等。 4作者单位:!&#)$$ 黑龙江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玉米病毒病: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 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 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 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 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 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 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 结穗。
防治方法 选择的玉米种植品种要具有较强的抗病能 力;定期实行轮作与深耕,实行有效的轮作,可以最大限度
地消除土壤中的病菌;深耕土壤,可以破坏菌源,降低丝黑
穗病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处理,避免蔓延,一
般采取烧毁处理;药剂防治。在玉米幼苗生长阶段使用药剂
有效预防,能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2玉米青枯病。玉米青枯病是玉米末期生长阶段经常
色、紫红色椭圆病斑,严重的茎秆上也出现病斑,病斑湿度高时,叶鞘上形成
暗红色菌核,玉米收获时带有菌丝菌核的部分残留在土壤
中,还危害小麦。 防治方法。(!)玉米与甘薯、大豆轮作。())及时摘除病
叶及叶鞘的同时进行喷药防治。喷施 &$,的退菌特可湿性 粉剂 &$$'$$ 倍液,或 1$,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 )$$ 倍液,或 &,井岗霉素可溶性粉剂 #$$3$$ 倍液。
防治方法+ 在种植时要选择的玉米品种具有抗耐病强 的杂交种;采用药剂主要是把蚜虫与灰飞虱全部消灭。使用 的药剂如 #$,氧化快乐果 -.$$ 倍液进行喷雾;不断加强 种植技术,这样有效预防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以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农业防治技术
05
化学防治技术
根据玉米病虫害种类,选择针对性强的农药。
针对性选择
适期防治
科学配比
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确定适期防治,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根据农药使用说明,按照比例稀释农药,避免浓度过低或过高。
玉米地下害虫及防治方法
主要地下害虫种类
这些害虫在地下活动,咬食玉米根、茎等部位,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危害特点
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化学防治(使用甲基异柳磷等杀虫剂)等方面,同时可选用抗虫品种。
防治方法
04
无公害防治技术
利用玉米害虫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以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
防治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及时有效,对防治效果有直接影响。
防治措施
防治时间是否准确及时,对防治效果有直接影响。
防治时间
药剂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对路,是防治效果的关键。
药剂选择
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有影响,也会影响防治效果。
环境因素
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明确防治指标和最佳防治时间。
防治方法
玉米叶斑病及防治方法
症状识别
玉米锈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和苞叶。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黄色至黄褐色脓疱状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状夏孢子。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病害防治1.灰斑病、穗枯病、玉米花叶病等真菌病这些病害的防治措施较为相似。
首先在育种上选用抗病品种,其次及时清除玉米周围的杂草和病原菌携带者宿主(如薯蓣),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在病害初期,在发病部位用药剂喷洒,并保持病区通风干燥,减少栽培密度。
药剂具体使用方法和使用周期可以参照农化标准,及时更换药剂以避免产生药害。
2.叶斑病叶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需要在病害初期及时发现,及时的剪除发病叶片,不要采摘患病的玉米籽粒。
缩小种植密度,增加密度时,着重注意夏季雨水的排放和预防叶片积水。
3.病毒病病毒病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因此在病害初期需要注意防止昆虫的侵蚀,使用防虫剂喷洒。
此外,在育种上也可以选用对某些病毒不敏感的玉米品种。
1.玉米螟和玉米象玉米螟和玉米象是常见的玉米害虫,严重威胁玉米的种植。
在育种上可以选用对此类虫不敏感的玉米品种,同时在病害初期及时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喷洒药剂。
在喷洒药剂后,需要定期检查虫害情况,适时更换药剂。
2.玉米蝗玉米蝗是一种外来害虫,在玉米种植地区所产生的伤害较大。
在病害爆发前,可以采用人工捕捉、化学防治、埋蛋等方式来预防。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要使用化学防治,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周期,以免对环境产生影响。
总之,在玉米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病害初期及时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玉米的病虫害损失,避免病害扩散。
同时,合理使用农药,不断提高种植技术,也是有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较为常见的农作物之一。
但是,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是严重的威胁。
下面,本文将针对玉米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以及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危害范围广,症状严重,极易引起玉米的大面积死亡。
其危害机制是通过蛀食玉米幼穗,造成玉米早期植株失去生长点,纵膜伸展缓慢,导致叶片变黄,叶面积缩小,生长点干瘪,终止生长。
玉米病菌是玉米生产中最具危害性的病害之一,根据发生症状分为白粉病和炭疽病两种。
白粉病以病斑少,菌丝分散,发夜露后出现白色粉状物具有特征性。
炭疽病以病斑最明显,病斑摸起来像灰色绒毛,可以看见小斑状物形成的环状突起,有如小针状的树枝。
玉米螨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不仅能够危害玉米,还能危害其他作物,如大豆、小麦等。
其危害机制是通过吸食玉米的细胞液,导致玉米叶片受损,变薄,失去绿色,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受害植株死亡。
5、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一种由玉米叶斑病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高田园密度下发生病害较多,其危害机制是通过病原菌在玉米叶片上生长,在叶面形成不同形态、大小的斑点及锈层,使玉米叶片变黄、枯萎、脱落,造成不同程度的玉米减产。
二、玉米防治技术(1)种植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如玉米膨化品种它含有一种短链淀粉,不利于玉米蛹发育,对玉米螟的危害较小;(2)利用性诱剂防治玉米螟,如绿色环保型性诱剂,能够将玉米螟引走,减少对玉米的危害;(3)开展玉米螟田间监测,及时发现玉米螟群的危害,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打药、降低田园密度等。
(1)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阳性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2)采用行株密度、肥料施用、灌溉等一系列措施控制玉米的生长速度,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3)常规使用病菌阻断剂,如一线阻挡剂、三菌消剂等。
(1)种植抗虫性强的品种,如杂交玉米、蛤蟆并卵、特提斯等玉米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开展村级综合治理,加强动植物接触面的积极防控;(3)使用化学防治药物,如乙噻胺、溴氰菊酯等。
玉米病虫害防治
蚜虫
蚜虫主要在玉米幼苗期为 害,吸取叶片汁液,造成 叶片蜷曲、发黄,严重时 导致植株死亡。
玉米叶斑病
叶斑病是玉米常见的病害 之一,主要侵害叶片和叶 鞘,形成大小不等的病斑 ,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玉米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如温度、湿度、 降雨等对病虫害的发生有 重要影响。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过大,容易造成 通风不良,增加病虫害发 生的机率。
防治方法: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 法。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等措施;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如赤眼蜂等控制害虫;化学防 治可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
案例二: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 ,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根据需要将不同的药剂进行合 理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
安全间隔期
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农 产品安全。
保护天敌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注意保 护天敌,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
破坏。
03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播种期防治技术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并对种子 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
土壤消毒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不足、耕作不当 等土壤条件也会影响病虫 害的发生。
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降低产量
病虫害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 ,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
而降低产量。
品质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玉米籽粒不饱满、色 泽暗淡,影响品质和市场销售。
增加生产成本
防治病虫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增加生产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丝黑穗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本育九、中单2号 龙单13、 选用抗病品种 : 如本育九 、 中单 号 、 龙单 、 四单19、龙辐168、丹玉13、吉单180等 四单 、龙辐 、丹玉 、吉单 等。 种 子 处 理 : 用 2% 立 克 莠 湿 拌 种 剂 以 种 子 重量 0.4%的药量拌种, 或15%粉锈宁可湿性可粉剂按 的药量拌种, 的药量拌种 粉锈宁可湿性可粉剂按 种子重量0.5%药量拌种, 50%福美双可湿性可粉 药量拌种, 种子重量 药量拌种 福美双可湿性可粉 剂以种子重量0.2%药量拌种,或用含有相应药剂 药量拌种, 剂以种子重量 药量拌种 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加强栽培管理:玉米与水稻、蔬菜、 加强栽培管理:玉米与水稻、蔬菜、豆类等轮 作3年;提倡采用地膜栽培;播种不要过早;精 年 提倡采用地膜栽培;播种不要过早; 耕细作,生长季及早拔除病株。 耕细作,生长季及早拔除病株。
11
玉米丝黑穗病
症状
主要为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偶尔侵染叶片。 主要为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偶尔侵染叶片。 雄穗: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粉 ,或变形增 雄穗 :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粉, 颖片增多、延长。 生,颖片增多、延长。 雌穗: 雌穗 :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丝状 或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 物 , 或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 有的苞叶变狭 簇生畸形,黑粉极少。 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
16
玉米瘤黑粉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 粪肥或种子上越冬, 病菌在土壤 、 粪肥或种子上越冬 , 该病不同于 丝黑穗病之处在于, 丝黑穗病之处在于 , 病菌可侵害植株地上任何 幼嫩部位与形成黑粉瘤, 幼嫩部位与形成黑粉瘤 , 黑粉瘤包膜破裂散出 厚垣孢子, 厚垣孢子 , 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其他幼嫩部位 或植株,一个生长季中可有多次再侵染。 或植株,一个生长季中可有多次再侵染。 生长季节雨水多、 湿度大发病重; 偏施氮肥、 生长季节雨水多 、 湿度大发病重 ; 偏施氮肥 、 灌大水、 栽植过密使植株生长过嫩, 灌大水 、 栽植过密使植株生长过嫩 , 以及连作 重茬,冰雹等致伤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重茬,冰雹等致伤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4
玉米大斑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 病原菌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 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 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由初侵染源侵染 所致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所致病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病害流行与玉米品种的感病程度和环境条件关系 密切。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 密切。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 速,易大流行。 易大流行。 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 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 易发病。 易发病。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春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
玉米病害
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初期症状
玉米大斑病后期症状
3
玉米大斑病
பைடு நூலகம்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 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 叶片染病后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点,沿 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青灰色大斑。 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青灰色大斑。后 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 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 变黄枯死。 变黄枯死。
20
玉米茎腐(青枯 病 玉米茎腐 青枯)病 青枯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 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 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 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 , 致根茎腐烂并向地 上茎基部发展而表现出多种症状。 上茎基部发展而表现出多种症状。 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高温、 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高温 、 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 行的重要条件, 尤其是雨后骤晴、 土壤湿度大、 行的重要条件 , 尤其是雨后骤晴 、 土壤湿度大 、 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爆发成灾。 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爆发成灾。 连作重茬、 栽植过密, 排水不良, 虫害雹伤等 连作重茬 、 栽植过密 , 排水不良 , 都易加重病情。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都易加重病情。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9
玉米小斑病
防治方法:参见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参见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抗病品种:可选择中单 号 丹玉13、 抗病品种:可选择中单2号、丹玉 、丹 号等。 玉16号、吉单 、冀单 、掖单 号等。 号 吉单101、冀单17、掖单2号等
10
玉米丝黑穗病
雄穗非典型症状 雌穗非典型症状 雌穗典型症状 雄穗典型症状
17
玉米瘤黑粉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如龙单13、 龙单15、 中原单32、 选用抗病品种 : 如龙单 、 龙单 、 中原单 、 四单19、龙辐168、海玉8号 辽原1号 农大60、 四单 、 龙辐 、 海玉 号 、辽原 号 、 农大 、 吉单101等 吉单 等。 种子处理:同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处理:同玉米丝黑穗病。 加强栽培管理:参见玉米丝黑穗病。此外, 加强栽培管理 : 参见玉米丝黑穗病 。 此外 , 生长 期人工及早割除未破包膜的病瘤并带出田外处理; 期人工及早割除未破包膜的病瘤并带出田外处理 ; 不要偏施氮肥,抽雄前勿灌大水, 不要偏施氮肥 , 抽雄前勿灌大水 , 避免耕作时的 机械损伤和螟虫、甲虫的虫伤传病。 机械损伤和螟虫、甲虫的虫伤传病。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可用12.5%烯唑醇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可用 烯唑醇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或 40%福星乳 倍液; 或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倍液 福星乳 油6000倍液。如病情较重,15天左右再防治 次18 倍液。如病情较重, 天左右再防治1次。 倍液 天左右再防治
玉米小斑病
玉 米 小 斑 病 典 型 病 斑
7
玉米小斑病
症状
玉米抽雄和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 玉米抽雄和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 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 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 苗期:叶片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有褐色区域, 苗期:叶片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有褐色区域, 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叶片迅速死亡。 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叶片迅速死亡。 叶鞘和苞叶:病斑较大,纺锤形,黄褐色, 叶鞘和苞叶:病斑较大,纺锤形,黄褐色, 边缘紫色不明显。 边缘紫色不明显。 果穗:病部产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 果穗:病部产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 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12
玉米丝黑穗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 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 侵染源,以土传为主。 侵染源,以土传为主。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 要途径。 要途径。 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 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病菌从玉米发芽的 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 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以后进 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 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 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重, 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重,高寒冷凉地块 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 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
2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典型病斑 田间群体症状 枯死型病斑
2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典型症状: 初期为褪绿小斑点 , 逐渐扩展 典型症状 : 初期为褪绿小斑点, 为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 为圆形至椭圆形褪绿透明斑 , 中间枯白色 至黄褐色, 边缘暗褐色, 至黄褐色 , 边缘暗褐色 , 四周有浅黄色晕 大小不等。 圈,大小不等。 品种抗病性不同, 病斑大小有一定的差别。 品种抗病性不同 , 病斑大小有一定的差别 。
5
玉米大斑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单 号 吉单101、丹玉13等 选用抗病品种:如中单2号、吉单 、丹玉 等。 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 加强栽培管理:适当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秋 后清除病残体,生长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 后清除病残体,生长期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增施磷 钾肥;与水稻、蔬菜、豆类等轮作1年以上 年以上。 钾肥;与水稻、蔬菜、豆类等轮作 年以上。 药剂防治: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药剂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倍液,70%甲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倍液, 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倍液, 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 扑海因可湿性粉 倍液,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倍液,70% 倍液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倍液,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发病初期喷雾, 倍液等,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倍液等,发病初期喷雾, 每次间隔7—10天,连喷 每次间隔 天 连喷2—3次。 次 6
玉米茎腐(青枯 病 玉米茎腐 青枯)病 青枯
成株茎基腐烂 基部茎节腐烂 病株果穗下垂 田间症状
19
玉米茎腐(青枯 病 玉米茎腐 青枯)病 青枯
症状
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 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 症高峰。 种症状类型 症高峰。3种症状类型 青枯型(典型症状):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 青枯型(典型症状) 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 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 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 黄枯型(慢死型) 黄枯型(慢死型):叶片从上向下或自下而上变 黄枯死,多见于抗病品种,茎基部软腐。 黄枯死,多见于抗病品种,茎基部软腐。 湿腐型:植株下部叶片枯死,上部仍然青枝绿叶。 湿腐型:植株下部叶片枯死,上部仍然青枝绿叶。
14
玉米瘤黑粉病
茎杆上症状 雌穗症状 雄穗症状
瘤黑粉引起 幼苗畸形
15
玉米瘤黑粉病
症状
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 雌穗、雄穗、 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 、 叶 、 雌穗 、 雄穗 、 腋芽等幼嫩组织。 腋芽等幼嫩组织。 受害部位由于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 受害部位由于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 。 病 瘤未成熟时外面为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 的柔嫩组织,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 的柔嫩组织 , 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 , 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 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 病株较矮小,受害早的果穗小, 病株较矮小 , 受害早的果穗小 , 甚至不 能结穗。 能结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