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11真题带解析)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 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含11真题带解析)

2012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含11真题带解析)专题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0·娄底学业考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 )A.推行郡县制 B.罢黜百家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2.(2011·泰州模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该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B.汉初休养生息,政权稳定C.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D.明朝以《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的的主要内容3.(2010·呼和浩特中考)(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对于诏令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A.在朝廷必须说汉语,违反者免其官职B.采用汉族的法律,惩治违法的官员C.朝廷令所有的鲜卑人都说汉语D.朝廷有权惩处违法官员4.某班要出版一期西藏历史知识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唐与吐蕃”的小专栏,请你帮他们推荐一下可以选用的素材( )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②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③唐蕃会盟④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⑤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5.(2010·宜昌学业考试)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6.(2011·菏泽学业考试)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

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设置驻藏大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7.(2010·河北中考)左宗棠收复新疆、西藏和平解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两者取得成功的相同原因有( )①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②采取了正确的策略③与当地地方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协议④进行了充分的军事准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1·苏州中考)2011年5月23日,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

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备考导航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

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

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所以同外国交往的主流是和平友好交往。

建国以后,我国的对外关系在曲折中取得了长足进展。

民族问题是历史复习的重点和热点课题之一复习目标知识目标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古代民族融合与古代人口迁徙;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能力目标1、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认识各民族的历史作用;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古代人口迁移、流动的规律、原因及影响;2、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3、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要注意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理。

重点、难点、计划课时:二课时复习过程:专题知识归纳1、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东北(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开元初,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辖区;为了抗击沙俄的入侵,康熙帝率军大败俄军于雅克萨,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1)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重设西域。

专题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专题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兴”。

下列有助于“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措施有( )①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②实施“推恩令”,统一铸造五铢钱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④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晋书•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

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C.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10.魏晋时期,麦、菽等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该现象( )A.消除了区域间的差异B.反映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有利于南北农业经济交流11.文化地标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唤醒着城市的记忆,如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那么唤醒对古都南京记忆的是(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B.六朝古都,金陵风韵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12.祖冲之广泛搜集资料并认真考察,“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证实了岁差的存在,改造了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并在前人基础上创造了水转连碓磨。

材料反映了祖冲之( )A.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B.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C.身体力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D.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材料一:秦王朝的建立标志者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

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改变旧的世最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

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2012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

2012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化四、古代书法、绘画:1.文字的形成与演变起源:我国的文字是由刻划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半坡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形成: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演变: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以及草书和行书。

2.历代书法艺术(1)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2)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风格自然含蓄、流利劲健,体势千变万化。

被后人誉为“书圣”。

人称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又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序》。

(3)隋唐书法艺术繁花似锦。

楷书大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行书有颜真卿,代表作有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4)两宋书法多用来抒发情怀,强调个性和新意,崇尚意趣。

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是著名代表。

(5)元代赵孟頫擅长各种书法,风格遒劲姿媚。

3.绘画成就(1)东晋顾恺之兼精人物、山水、禽兽等画科大师。

追求画中意境,主张以形写神,力求形神兼备并别开生面。

代表作有《洛神赋图》。

(2)隋唐时期,人物画方面初唐阎立本将传统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峰,代表作《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进一步提高了线条造型的表现力,后人称之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3)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和花鸟画成就尤为突出。

风俗画也日益流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件旷世名作。

(4)元代经赵孟頫提倡,文人画成为主流,黄公望成为花坛主流,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

(5)明代绘画最有创意的是泼墨大写意花卉画,由明入清,以大写意画法描绘梅、竹、兰、菊、疏果、木石等,成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

代表有徐渭的《墨葡萄图》。

专题二统一国家的巩固一、秦朝1.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_________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①、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______________。

第二篇 专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二篇  专题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
民族区域自治 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的建议。
五 2.实施:全国已建立_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 州、自治县。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__________、民族团 民族平等
官制 (2)政治:采取汉族的______、律令。 以孝治国 (3)文化: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________,提倡尊 老、养老的风气。 民族融合 2.作用:促进了________。 二、中央政府与边疆地区的关系 1.新疆地区 张骞 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______两次出使西域 汉朝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标志着新疆地区 西域都护 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唐朝 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 伊犁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立________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 清朝 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行省 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________
(5)两岸“三通”,两岸不再对立,加强了交流和联系。
5.目前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因素。 (1)某些外国反华势力。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1.(2012 年江苏连云港)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三十(岁) 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加降黜(降 职或罢官)。”这一举措是( C A. 秦始皇统一文字 B.汉武帝“独尊儒术” C. 孝文帝厉行汉化 D.武则天重用酷吏 )
(1)请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步辇图》中接见松 赞干布求婚使者的皇帝是谁?文成公主的和亲对汉藏两族的关 系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
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清朝前期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

专题一 至六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专题一 至六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专题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措施①494年迁都洛阳。

②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③官员与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⑥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的礼法。

⑧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2、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新疆地区⑴汉朝:①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②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⑵唐朝: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设立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

⑶清朝:①乾隆帝时,粉碎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西藏地区⑴唐朝: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②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关系日益密切。

⑵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⑶清朝:①确立了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②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西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意义:对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四、祖国的统一大业1、统一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古代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⑴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      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

专题二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1.西汉时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1)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解与交往。

(2)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

2.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乾隆帝)(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容分裂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交往,双方“和同为一家”。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2)1727年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新中国成立后:(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一五”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1959年,西藏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后,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地实行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台湾问题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

(2)隋唐时台湾称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今台湾)。

(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考历史 中考专题探究 知识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中考历史 中考专题探究 知识专题二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特点:各民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 缩小 古代 元朝 概况: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 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特点:恩威并施,因地制宜 概况:修筑长城、建立制度、设立机构及官职、平定 古代 明清 叛乱,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巩固了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
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观点:中国古代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维持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 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 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思想上: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3)综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政府是从哪些角度巩固和发展“大一统” 国家的?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推动民族交融的因素。 因素:兼并战争、国家政策(统治者的改革)等。
2.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的情 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 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 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三)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线索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角度一:原因类 1.指出我国古代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分析这种统一局面能 够长久保持的原因。
(1)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①各民族之间交流与交融的加强;人 民渴望统一的历史愿望;统治者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作出的努力。②长 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 个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
国务院任命何厚铧为第一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5月20日 1999年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9862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98621)

专题0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1.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辖彰显主权地区朝代机构新疆西汉设置①______ ,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西藏元朝设立②______ ,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台湾清朝设置③______ ,隶属福建省。

材料二:文物见证历史(1) 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

(3) 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编自《史记》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

图二、图三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有何历史意义?(2) 材料二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3) 材料三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改革有关?结合所学回答,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写出一点)?材料二:阅读如图《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载: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2) 材料二图片内容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写出其中两件)材料三:读图(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今天我国哪个省份有关?(4) 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向世界证明了什么?(5)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的认识。

专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的融合

专题二、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的融合

2、巩固统一的措施 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
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圆形方孔钱) 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圆形方孔钱) 开通了灵渠。 开通了灵渠。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上:焚书坑儒(目的、保留了什么书籍) 思想上:焚书坑儒(目的、保留了什么书籍)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了长城。( 。(长城西起临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了长城。(长城西起临 东到辽东) 洮,东到辽东)
考点二、 考点二、汉武帝大一统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对外关系等方面 1、措施: 、措施: 政治上: 推恩令(主父偃) 政治上:颁布 推恩令(主父偃) 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文化教育上: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文化教育上: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太学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公元前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公元前 127年、公元前 年 公元前121年、公元前 年 公元前119年) 年 对外关系上: 张骞出使西域。 对外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
专题二: 专题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民族融合
考点一: 考点一:秦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二: 考点二:汉武帝大一统 考点三: 考点三:张骞出使西域 考点四: 考点四:三国鼎立 考点五: 考点五: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一: 考点一:秦的建立与巩固
时间、人物、定都、意义、 时间、人物、定都、意义、巩固 统一的措施 1、秦统一六国 、 时间:公元前 时间:公元前221年、嬴政、定都咸阳 年 嬴政、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梳理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梳理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与西晋(1)三国(220—280年)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年曹丕洛阳汉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2)西晋(266—316年):实现了国家的短暂统一。

①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②八王之乱加速西晋灭亡。

2.东晋与南朝(1)政治特点: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①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补充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

②表现: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明显进步。

③影响:促进江南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民族交融。

3.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统治①民族交融: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淝水之战: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

(2)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措施a.政治: 。

b.社会习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同汉族通婚。

②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1.政治:政权并立,更迭频繁。

2.经济:江南经济获得开发。

3.思想:儒释道三教思想交融。

4.民族:民族交融。

答案:220 匈奴、羯、氐、羌、鲜卑迁都洛阳民族矛盾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1.概况:581年建立,定都长安;589年,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618年隋朝灭亡。

2.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3.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2.唐朝前期的繁荣(1)贞观之治(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武则天的统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专题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知识线索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民族融合线索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及统一问题二、专题演练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个的联系与交往5.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6.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7.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②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③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⑦C.③④⑤⑧⑦ D.②③④⑥⑦8.右表表明我国古代就对____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专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部编版)

专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部编版)

线索二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地区
唐朝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交往; ②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曾上书称唐蕃“和同为一家”; ③唐蕃会盟碑是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见证。
元朝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 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汉族联姻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
关中;分布在蒙古
草原上的匈奴族和
羯族,由北向南迁 入山西一带;而鲜 卑族有一部分迁到 辽宁,有一部分迁
(1)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
(2)政治制度上:学习汉族君主专制
“胡”“汉”
(3)经济文化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
观念逐级淡薄
(4)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和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时期,陕西、 山西内迁的各族人 口已经占当地总人
清朝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 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噶厦;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建国后
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②西藏解放后的发展;
唐蕃会盟碑
线索一 统一多民权并立,政权 之间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 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 王朝。 元朝时,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 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开 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 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一项重大 变革。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 管理西藏。从此,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和澎湖列岛, 台湾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高一历史学案: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高一历史学案: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专题架构】【专题解读】本专题继秦汉大一统后进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和隋唐大一统时期。

本专题分为两个阶段表述,而未直接合起来表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大一统的发展,主要还是为了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突出特征。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强调其民族交融的历史特色,而在隋唐时期,更突出其大一统的时代特征。

同时,专题名称的设置也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体现了历史发展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基本趋势,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专题要点】本专题基本按照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朝代顺序来叙述,分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

从纵向来看,这段历史大体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制度建设、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从横向来看,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及思想文化新成就是这一时段突出的时代特色。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时空观念】三国魏(220-226) (220--280年) 蜀(221-263) 西晋统一(280年) 吴(229-280) (西晋266-316)(北朝439--581)(南朝420-589)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赤壁之战形势图【初高中知识衔接】一、三国与两晋1. 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之后,刘备、孙权相继称帝,刘备都成都,孙权都建业。

263年,魏灭蜀;266年晋代魏;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 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羗。

少数民族逐渐主导了局势,如匈奴灭西晋。

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先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来又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专题02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课件】-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华“多元一体”

专题02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课件】-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华“多元一体”

【合作探究】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有何重大意义?
• 参考答案: • 1、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对维护祖国统一有重大意义。 • “大一统”的价值观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追求奠定了祖国统一的
基石。 • 2、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推动文化不断创新,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
神和价值观的形成,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 3、增强年青一代对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4、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高考真题】
• 例.(2019全国卷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 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 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 【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 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容是学习汉文化,而儒学 是汉文的核心,故选D项。
(3)各民族、各地区既认同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也认同中华民族 文化。
(4)各民族、各地区选择普通话和汉字作为共同交际的语言和文字 (共同语言和文字)
【史实链接】
• 1、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随着内部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就初步形成“大 一统”观念
•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礼乐文化受到冲击,人们渴望 重新实现政治一统,出现诸子百家,他。
• 3.秦通过武力手段实现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的 封建国家。
• 4.汉武帝为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主张,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5、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 的封建化,即对汉文化的认同。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02期)(原卷版)

专题0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选择题1.(2021·山东中考真题)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主要是因为()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2.(2021·海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统国家发展C.兼并成争连的不断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3.(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会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

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

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4.(2021·四川中考真题)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5.(2021·贵州中考真题)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6.(2021·山东聊城市·中考真题)《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这评价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D.世袭制7.(2021·福建中考真题)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8.(2021·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

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9.(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试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

专题三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第三中学校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专题三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第三中学校九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专题三«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民族关系发展的脉络,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2、理解各民族间的战争、经济文化交流与统治者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是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点)3、使学生明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难点)教学方法:讲述法对比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教师讲解引导学生重温专题历史知识。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民族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爆发过战争,也有过和平,在不断的冲突与交往中,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慢慢交流交融到一起,形成了今天的统一的国家,也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探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如下主题的复习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张骞通西域凿空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3、汉朝对西域的管理4、三国鼎立5、北魏孝文帝改革6、唐朝民族交往与交融7、两宋之际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8、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9、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0、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11、清廷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一、当堂检测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河南濮阳),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达成“”(宋给辽岁币,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此后辽宋之间长期维持和平。

2、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

后来,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①1125年,辽被金灭亡。

②1127年,金攻破,北宋灭亡。

3、岳飞在(河南漯河市)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之后被宋高宗和秦桧杀害。

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并给金,双方以陕西宝鸡市)一线划定分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1.西汉时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1)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解与交往。

(2)西汉于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

2.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清朝时:(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乾隆帝)(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四、西藏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容分裂1.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交往,双方“和同为一家”。

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3.清朝:(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2)1727年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新中国成立后:(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一五”期间,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3)1959年,西藏进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民主改革后,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党和政府在西藏等地实行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台湾问题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

(2)隋唐时台湾称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流球(今台湾)。

(4)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5)2000年,台湾政局变化。

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

(6)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4.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分别是什么?(1)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有利因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港澳成功回归提供了范例,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等。

5.海峡两岸的未来前景——最终将走向统一理由: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是民心所向。

②“一国两制”的方针尊重了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③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将有效地震慑台独分子和反华势力的破坏行为。

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1)积极拥护和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3)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7、.在中外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大批杰出的人物,请列举一位与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维护国家统一:林肯、左宗棠;(2)民族独立: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毛泽东等。

(3)促进思想解放:但丁、伏尔泰、严复、孙中山、陈独秀等(4)促进先进社会制度确立:华盛顿、亚历山大二世、毛泽东等。

五、系列化问题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江泽民接见十一世班禅(1)图一中提到的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请写出图一中反映的史实。

(2)新疆是中国西部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试举例说明(3)图二、图三中提到的达赖和班禅由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开始于哪个朝代?当时中央政府派驻什么官员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2.、阅读材料:“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十六族”中的藏族在唐朝时的称谓是什么?用一具体史实说明它与唐之间的友好往来。

(2)“五十六族”中的哪个民族形成于元朝?(3)“五十六族”中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

清朝时,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请试举两例。

(4)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a、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c、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

(6)“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中共中央设置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权利,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8)从宋祖英的《爱我中华》这首歌中,你能体会出怎样的民族感情?3、.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至1927年,第二次合作1927年至1945年,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特征。

请回答:(1)两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分别是什么?(2)结合史实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

合则两利: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的民族耻辱。

(3)两次国共分裂都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各自产生了什么不同影响?第一次,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国共政权对峙、十年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导致内战爆发,并造成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完全统一。

(4)你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有什么认识?感想:国共合作对国共两党都有利,对中华民族有利;国共分裂对国共两党都有害,对中华民族有害。

海峡两岸应该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分歧进行合作,早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4、.材料一、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们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豪情。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材料二、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材料三、我们多次表示,欢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同我们开展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诗中“郑氏”指谁?“酷炎炎的夏日”指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3)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4)为“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根据这一构想我国已经恢复行使主权的是哪两个地区?(5)这一构想的含义是什么?(也可用材料中的原话)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6)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写出一个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民间团体。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或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7)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岸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哪些努力?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②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③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④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⑤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达成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共识。

⑥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⑦2005年3月,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

(8)为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青少年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坚持拥护和积极宣传中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热爱祖国,努力学习,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同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9)国共两党希望通过北京会谈,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

请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

在“一国两制”的影响下,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符合共同发展的利益。

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促进了江南开发,今天党和政府掀起“西部大开发”热潮。

(1)当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重大意义?(三个方面即可)(3)如果将来让你到西部去,请你为西部大开发提出合理的建议。

6、材料一、如右图材料二、2005年4月29日15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随后,双方举行了会谈。

这是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会谈。

两党希望这会会谈的成果,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开辟两岸关系新前景。

(1)材料中说: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会谈。

那么60年前两党进行了什么会谈?胡连会谈发生在2005年,由此60年前即1945年(8月),这一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进行了重庆谈判。

(蒋介石、毛泽东)(2)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重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3)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藏族: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或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新疆自古以来是就是中国领土,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率军人侵新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