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合集下载

高一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课件

高一政史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课件

农具发展
木/石/骨制农具——青铜农具——铁农具
耕作方式
简单模仿——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课堂总结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 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 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 在长时期内保证了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 但随着重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
3、地位和影响: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 建经济中占据_主__导__地位;自然经济的牢 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_缓__慢__和长 期_延__续_的重要原因。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 先进的耕作方式——_垄__作__法__,一些农田开始
实行精耕细作。汉代农具的改进有:发明播 种工具_耧__车__,耕犁安装碎土翻土的_犁__壁__; 耕作技术的改进有赵过推广的大型_铁__铧__犁_,
商”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明清以后我 国农业文明开始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的重要原因。
学思之窗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 何发展变化的?
最初采用刀耕火种,使用耒耜等工具生 产;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 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铁 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 成。
生活:小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1、小农经济的概念 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形成条件
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⑵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⑴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分散性
⑵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 换——封闭性
• 3、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 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 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 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 新的轮回。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 B 五千年左右
• C 七、八千年 • D 一万年左右
D
课堂练习
• 2、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以下三个
• A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 B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欧
• C 西欧、中南美洲和东亚
• D 西亚、拉丁美洲和东亚
A
课堂练习
• 3、中国原始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 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 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 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都江堰全景
外江 内江
鱼嘴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玉米、甘薯
羊驼
水稻、粟
狗、猪、鸡、 水牛
(二)奴隶社会的农业 (夏、商、西周)
1、生产工具: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2、生产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4、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5、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人教版) PPT

西汉 耦梨牛耕
• 两头牛牵引,三个人 驾驭
隋唐
曲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较图
三大改进:
1、把长直辕改成短曲 辕
2、增加了犁评,使犁 箭可上可下,可以适 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 需要
3、改进了犁壁,将翻 起的土推到一旁,并 能翻覆土块,断绝草 根生长。
2、耕作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
时期:代田法
阅读书P5-P6,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的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取代石制工具和
耒耜,牛耕逐渐推广。 两汉时期:西汉时期赵过推广耦梨牛耕,东
汉时期逐渐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曲辕犁
牛耕是一次生产力革命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小篆
小篆
金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小篆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与特点
————原始农业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本特征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
宋朝时期一年两熟及后来的一年三熟
西汉代田法
• 代田法是垄作法的发展。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的栽培方法。
3、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 (1)水利工程 战国: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

一. 农业的起源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进步)
问 题 1、制作材料的改进 : 曲 2、耕作技术的改进——牛耕与曲辕犁 辕 A.牛耕: 春秋后期出现,西汉中期广泛推广 犁 有 B.由耦犁到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哪 唐代曲辕犁 些 优 点 汉 ? 代 6
耦 犁
一. 农业的起源
二、耕
(耕作方式的演变)
一. 农业的起源 原 始 人 的 生 活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家畜饲养业
原 始 农 业
问题1:原始农业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形成了哪些 中心?各自形成了怎样的种植结构?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五谷) 狩猎 家畜饲养业(六畜) 两个中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北:粟麦;南:水稻
问题6: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①自耕农经济的特点 分散性: 生产规模小——家庭为单位 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兼并的影响
②积极: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高 消极:难于扩大再生产,阻碍生产力发展,非常脆弱。
问题7: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 自耕农 问题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精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耕 细 牛力耕田,广泛使用铁农具,精耕细作 作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课堂小结
起源 经济结构 中 的国 基古 本代 特农 点业 经 济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生产力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铁农具、牛力耕田,曲辕犁、灌溉 生产关系 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具演变的顺序正确的是 A.木石——铁器——青铜器 B.犁壁——犁铧——犁评 C.直、长辕——曲辕犁 D.翻车——铁犁——筒车 2.什么时期铁器开始逐渐取代了石器等工具 A.夏朝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必修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必修二,历史,第一课,ppt,课件

12(2009·淄博模拟)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 ( 淄博模拟) 淄博模拟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 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 4.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 A.刀耕火种 . B.耜耕 . C.石器助耕 . D.铁犁牛耕 .
5.《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吕氏春秋》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 •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 . 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
白渠
漕渠
漕渠
翻车的模型
筒车
5、评价: 评价: 积极方面: 积极方面: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 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 政权的安危。 政权的安危。
消极方面: 消极方面:
承担沉重的赋役;抗灾能力差;(脆弱性) 承担沉重的赋役;抗灾能力差; 脆弱性) 自己自足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很难扩大再生产, 自己自足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很难扩大再生产,近代 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落后性) 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落后性)
4、小农经济地位: 小农经济地位: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 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 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 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

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

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高中的同学们都学习完了必修二的历史知识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第一课的历史知识吗?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一)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高中必修2历史知识点第一课(二)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4)影响: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要点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二要点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1、变化: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石器锄耕(耜耕)——青铜农具——铁犁牛耕注意: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牛耕是农业技术史上一次重要革命隋唐时期曲辕犁标志着耕犁的完善2、原因:生产力发展,特点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技术提高二、土地制度的演进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特点:土地国有集体耕作春秋战国:生产力进步,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各国税制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3、封建社会战国:通过各国变法,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北魏:均田制(前提:国家占有大量土地)至唐后期终结(原因:土地兼并)明代:鱼鳞图册(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三、小农经济1、形成原因: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2、特点: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注重精耕细作3、地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1、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独立)——夏商西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2、三种形态:官营(政府经营、水平最高、不面向市场)、民营与家庭手工业二、表现1、冶金业冶铜:商周时代繁荣(多作祭祀之用:宗法制的影响)冶铁:西周出现——战国推广(铁农具)——东汉水排(水力鼓风冶铁)魏晋(灌钢法提高质量)2、制瓷业:商代(原始瓷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青花瓷(元代)——彩瓷(明代)——珐琅彩(清代)影响:唐代开始输出;明清大量外售(根据欧洲订单烧制);欧洲生产瓷器3、丝织业:战国时产量大、质量高;汉代通过丝绸之路外销;明清达到鼎盛(苏杭的民营丝织业兴盛,出现花耧机《天工开物》记载)三、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2、明清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4、长期领先世界5、重心不断南移(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第三课古代中国商业一、商业兴起1、先秦:商周:商人出现,货币为贝类;特点—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2、秦汉:原因: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丝绸之路开通表现:①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②“市”出现,官吏管理,有时间(按时开市、闭市)空间(坊市分开)限制;③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3、隋唐: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大运河的开通表现:商业城市繁荣(长、洛、扬、益);市繁荣(长安两市,西市“胡风”流行)对外贸易(广州设市舶使);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二、宋元时期的繁荣1、两宋:原因: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表现:城市中繁华的商业街区;商业品种增加;出现不同类型集市;出现纸币“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边境贸易与中外贸易发达。

历史必修二第1课

历史必修二第1课
渭水

卫 商 黃河下游 魯


管 洛邑

淮河
周族势力的扩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4.诸侯权利:
再分封 (诸侯国内再依次分封,形成“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的严密等级制度); 设官员; 建武装; 征赋役。
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特点?
转化为下列问题: ①分封体制之下,西周的最高统治者是? ②分封的对象如何? ③被分封的诸侯可不可以继续进行分封? ④诸侯接受封授后,必须怎么样?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BC 2070 禹
和观 地察 位禹 有的 何装 变束 化, ?其 身 份
戴冠冕的夏禹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禹死后,启继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公天下”
“家天下”
•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 • (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二: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 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 于不贡。” 交纳贡赋 材料三: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 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镇守疆土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周公东征后
黃河中游 霍 晋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 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 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 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 我的。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Hale Waihona Puke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 组织形式: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 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 缴纳赋税. 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 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
作用
积极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 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 具有生产积极性. 局限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 经营规模小.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 经济十分脆弱.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并将其逐渐推广.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犁壁出现. 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 珠江流域. 隋唐:江东地区出现,安装了犁评.
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汉朝后,铁犁牛耕成为我 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已使用垄作 法,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式.西 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 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已经形成, 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制为主.宋朝 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 两熟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 结构与特征.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起农业的出现.
【原始农业】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相当发达时期:距今千八千年时. 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水 稻和粟的国家. 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5、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西周时期
工具:木制的耒耜(lei si)和石锄、 石犁,出现了青铜农具. 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 料、治虫灭害. 农作物:种类丰富,有粟、稻、黍 (shu)、稷(ji)、麦、桑、麻等. 影响: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 向定居. 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 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筒车
高转筒车
明 清 风 力 水 车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 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
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井田制
(商周)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春秋战 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 君主土地私有制
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农民土地私有制(附庸)
翻车→风力水车
改良培育作物
芍陂、都江堰、坎井儿 引进高产作物
工具 革新
水利 灌溉
耕作 技术
作物 改良
骨器木器→铁器 耦犁→曲辕犁
代田法、耕耙耱 稻麦轮作、施肥
古代农民的状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 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论贵粟疏》汉·晁错
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推动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 基础。
(2)局限性:
①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易破产。 ②规模小,难以扩大生产,不利于技术的进步。 ③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知识点: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

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

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

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

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知识点: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历史必修2第一课

历史必修2第一课
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之一: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灌溉的发展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的含义:
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 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 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 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3、耕作技术: (1)春秋战国: 垄作法 代田法 (2)西汉: (3)魏晋南北朝: 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代 田 法
4、耕作制度 (1)两汉: 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5、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 都江堰 战国时期: 汉朝: 漕渠、白渠和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改制:翻车 唐朝创制: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精耕细作具体表现:
生产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和水利灌溉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的改进: 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1)春秋战国: (2)西汉:耦犁与犁壁 (3)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作方式: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概念:
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性质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课件

2.认识: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 头、铁镰刀
战 国 铁 农 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耧(lóu)也叫“耧车、 “耧犁”、“耩子”。 一种畜力条播机。西 汉赵过作耧,已有两 千多年历史。由耧架、 耧斗、耧腿、耧铲等 构成。有一腿耧至七 腿耧多种,以两腿耧 播种较均匀。可播大 麦、小麦、大豆、高 粱等。 汉代播种工具——耧车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骨耜是河姆渡人 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 生产工具。
距今七八千年,我们 的先民发明了最早的松土 工具——耒耜。耒耜的出 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 国农业进入了“石器锄耕” 阶段。
双齿木耒复原及 使用方法示意图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 • • •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 公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白渠:
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开凿于西 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 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
龙首渠:
我国古代农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时期 秦朝 6世纪 公元前27年476年 国别与出处 中国 《中国农史稿》 中国 《齐民要术》 罗马时代 《克洛米拉农书》 收获量与 播种量之比 10倍或十几倍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4-5倍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总结发达的古代农业.早期农业中国农业的发源: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母系社会(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我国灌溉农业从夏开始)耒耜的出现a商周时期出现的农具有骨器,木器,石器铜器.和商周时期农 b 商周时期的耕作技术开沟排水用杂草沤肥除草培土业的生产发展治虫灾害c商周时期的农作物有栗稻黍稷麦桑麻a,b,c,促进了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铁器 a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战国(封建社会形成)出现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解放劳动力)牛耕 b 西汉赵过发明耦犁和犁壁----西汉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的发展c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a 春秋战国时期—垄做法(当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b 西汉时期代田法耕作技术的进步c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d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制e宋朝以后,江南地区为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制(经济中心南移的表现)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曹魏翻车灌溉,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朝风力水车。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a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奴隶经济,土地国有制后到商朝,承认土地私有,后出现封建地主,以地租剥削的形式将土地租给奴隶(封建农民)形成小农经济)b 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目的是自给自足和交租,指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形式)c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我国精耕细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封建地主的剥削下,徭役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翻车
稻麦轮 作一年 两熟 水力 风力 高转 水车 筒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董永和七仙 女所向往的生活 是什么样的?这 段戏词反映了小 农经济有什么特 点?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及其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
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
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
威胁。
课后思考: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劳力投入大;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 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阅读思考: 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生产 工具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
(1)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
牛耕
西汉中期
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
隋唐
曲辕犁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春秋战国) 代田法(西汉) 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阅读课本,说说商周时期农 业取得怎样的发展进步?
①工具:
②耕作技术:
③作物种类:
①工具:
耒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②耕作技术


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 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 提高。
③作物种类: 五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目的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模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1、含义: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⑴时间: 生产力的发展 ⑵原因: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②生产关系因素:
不利因素:
①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③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④旱、涝等自然灾害 ⑤商品经济的冲击(在中国相当有限)
探究三: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白渠 龙首渠
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 的?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 木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 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 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探究四: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从农业起源、内部分工、耕作 方式、耕作技术、基本模式和土地制度等角度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内部分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耕作方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 (4)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 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汉代代田法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 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②植主畜辅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马桥文化石锄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五谷六畜”
“十二生肖”





鸡 羊






练习: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 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C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 具是用于 ( )
6、破产: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
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探究二: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影响小农经济发展
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
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④政府的重农政策 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山东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祈盼“五谷丰 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 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董永和七 仙女所向往的 生活是什么样 的?这段戏词 反映了小农经 济有什么特点?
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 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 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7.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 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 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2.(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高山族耕田图)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 札札,牛驴走纭。女汲涧中水,男 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 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 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 时间:春秋时期。 (2)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 (2分)有哪些基本特点?(6分) 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 耕女织);自给自足;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精耕细作。
【课程标准】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 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 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 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 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 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 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农作物 南稻北粟
(5)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6)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自给自足,产品 不用于交换;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而不 是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不一定是小农经济) • 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并延续到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 济)
2、表现: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耒耜 耕作方式
粟、稻、黍、 少量青铜农具 , 排水、沤肥 石器锄耕 商、周 石器木器骨器 除草、治虫 稷、麦(五谷) 桑、麻等 为主
3、意义: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单元结构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经济政策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5、评价 积极: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 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④封建政府扶植:
3、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基本特征;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封闭性) ④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 ⑤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落后性)
A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阅读思考: 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生产 工具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 后世所沿用.
原始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 影响 铁犁牛耕的发展
发 达 的 古 代 历史条件 特点 地位 影响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 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 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 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 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 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5.(安徽蚌埠二中2008届10月月考) “翻倒,翻倒,唱得醉 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 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