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第6章 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佛教的传入与早期中国佛教哲学[视频讲解]

6.1 复习笔记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约前565~前485),后世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产生以后,以恒河流域为中心,向各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分化出很多教派,先后产生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一、佛教与儒、道的碰撞与融合

1.僧祜归纳儒家对于佛教的批判

“经说迂诞,大而无征”;“人死神灭,无有三世”;“莫见真佛,无益治国”;“无古法教,近出汉世”;“教在戎方,化非华俗”;“汉魏法微,晋代始胜”。

2.三教的交流

早期佛教与儒道的关系,总体上说,儒家对于佛教排斥多而调和少,佛教对于儒家,调

和多而排斥少,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较多,文辞争斗也比较热闹,但道教对佛教也多有借鉴,道教的戒律礼仪体系基本上是模仿佛教而建立。

二、六家七宗与道安

1.空宗和有宗

大乘佛教分为空有二宗

(1)空宗是主张缘起性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宣扬中道之空观为主。大乘佛教传入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有宗则以万法唯识为根本,唯识宗即其代表。印度龙树、提婆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中国之三论宗即承续此主张。印度无著、世亲之教系,则主张境空识有,形成法相唯识宗。大乘佛教传人中国,最先流行的是佛教的空宗思想。

2.空宗典籍翻译的三个时期

(1)第一期是从支娄迦谶到鸠摩罗什以前,翻译有《道行》《明度》《光赞》《放光》等般若经。

(2)第二期是鸠摩罗什时代,翻译有《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等经论。

(3)第三期是玄奘时代,翻译有《大般若》等经。而般若性空义的研究,到道安法师时期才大为盛行。

3.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即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其中本无宗、本无异宗原为一宗,合之共有六家,分之则为七宗。

4.道安的“本无论”思想

道安被称为本无宗的代表人物,东晋时杰出的佛教学者,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本无论”。

(1)道安认为世界于空、无等自然状态经由元气变化而成,故称本无,而不可称万有可自空、无中产生。道安的本无思想,只是把无看作无形无象的状态,并非把无看作完全的空无。

(2)道安并不否认外物存在的观点,道安的“本无论”也不是专论宇宙观,主要是佛教的修行法。他不是要求人心以念空去止息欲望,而是要通过戒定慧的修持,使人在五蕴之中体察世事的虚幻,从内心里得到解脱。

三、慧远

慧远对佛学的贡献有四个方面:弘传毗昙学;弘扬中观学说;弘扬西方净土;弘传禅定法。在佛教理论上,慧远继承和发展了道安的思想,他的佛教哲学思想可以简述如下:1.真如派生万物的法性论

(1)在慧远看来,法身佛的常在不变之性为佛性,修行的目的就是体认佛性达到解脱。

佛性是至极不变的、独立自存的。佛性也称“真如”,由“真如”生万物,“真如”也不离开万物。

(2)精神与万物的关系,慧远认为神能感应外物而本身不同于外物,所以物虽化而神不灭。

(3)慧远根据佛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人们的爱欲来源于事物的界限,如果消除一切差别,爱欲也随之消失,人间的苦恼、麻烦也就不存在了。有了形体,就有了彼我界限;情感凝滞于外物,才有了善恶报应的主体。由于事物有了界限,人们以其身为己有而不忘,于是就有了善恶、贪生等欲念,迷于这些东西,人间自然苦恼丛生了。

2.神不灭论

慧远从“至极以不变为性”论点出发,进一步发挥了神不灭的理论。

(1)神(精神、灵魂)能感应发生一切事物和变化,但神本身是“无生”的、不变的,因而神也是“不灭”的、“不穷”的。不生不灭的神,他为轮回、受报,以至成佛所寻找出来的主体。

(2)慧远举薪火以喻形神,慧远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犹如木材与火的关系一样,具体的木头可以因燃烧而消失,但火却能从一块木头传到另一块木头。

(3)慧远深信神不灭论,以此不灭神作为生死轮回和超越轮回达到涅檗的主体,也成为净土宗念佛往生西方的理论基础。

3.轮回说

(1)轮回的含义

谓众生由惑业之因(无明、贪、爱)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称轮回。

(2)轮回的内容

①因果报应是人们无法摆脱的宇宙自然规律。当时受报的称作现报,来生受报的称作生报,多生以后受报的称作后报。

②不去掉无明、贪爱等世俗感情,就永远摆脱不了现实世界的苦恼。

③只有以真如佛性的智慧明白空与色不二,不牵挂现实世界里的苦难与名利,才能不为世俗感情所牵累,才能超脱轮回。

四、僧肇

僧肇(384~414),东晋时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陕西长安市)人。僧肇的佛学思想是从真谛俗谛相即来解释实相,阐明了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主张体用一如,非有非无,即静即动,不仅批判总结了我国佛教般若空宗的各派理论,也间接批判了魏晋玄学的各个流派,独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体系,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有划时代贡献的学者。

1.体用一如、立处即真

(1)本体与现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是相即的。人们不应脱离虚假不真的现象世界去另立一个虚无本体。在僧肇看来,体用相即,体即是用,用即是体。他认为,空与有、寂与用都是不二的,不应另立一个虚无的本体,然后再说万物是虚假的。

(2)僧肇为了说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僧肇提出“立处即真”的命题。他说:“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就是说,不变的本体是宇宙万法的得以成立的依据,不是离开不变的本体另有依据,本体与诸法一体不二。

2.《物不迁论》的动静不异观

《物不迁论》中更从即动即静来论证体用一如的道理。

(1)他宣称自己的看法与事物变动的观点完全相反,认为事物没有生灭,没有变化。

①变与不变本来没有区别,只有糊涂的人才将它们强行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