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
董先廷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方法指导贯穿全过程。包括主题确定、活动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交流各阶段。在实践中,教师的方法指导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方法指导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第一,教师的指导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缺乏具体的指导行为和指导规范。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不明确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具体的指导任务有哪一些,从而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呈现出形式化的趋势。学生在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深度实践和实质性的体验、感受。
第二,教师对学生活动全过程的指导中,缺乏必要的专题讲座和“过程与方法”
的指引,“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没能得以实现。据调查,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时,基本上都要求进行“搜集资料”、“调查”,但究竟怎样“搜集资料”、怎样“调查”?教师基本没有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第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于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分析,课程内容缺乏校本化体系,方法指导缺乏系统化要求,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觉得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的实施中是完全可以重复的,同一主题可供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并且目标要求和活动方式的选用也没有区别,导致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兴趣衰减,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如何建构校本化的方法指导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实验稿)》中对活动实施的教师指导只是提出了总的要
求,建议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教师指导的力度应有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大。这样,就需要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对课程实施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阶段,要根据年级的不同细化方法指导的要求。否则,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目标不落实,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指导体系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类型的活动内容或活动方式在能力目标的达成程度上,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达成度”要求,体现目标要求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达成适用性”,而非高不可攀。
如在三年级开展“我爱我们的学校”这一主题活动,我们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了不同的活动要求:
三年级学生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有了解学校的历史,认识学校的花草树木,体
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运用访谈、实地考察的方法积累材料;通过制作植物名片、画画,观察日记、小报等交流自己的收获。五年级学生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有认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感受学校的文化环境、了解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需求、畅想学校的未来;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网络搜索、设计与制作的方法积累材料;通过调查报告、画画(或电脑绘画)、ppt、设计规划图等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年级: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家庭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填写简易的活动计划表;学习观察、访谈、讨论、记录、收集资料等简单的研究方法;重视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能用日记、画画、小报、照片、倡议书、口头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学养一种常见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所养植物的生长习性;学做摘
菜、洗碗、洗袜子等简单家务;会简单的手工制作。
它们的工作原理;学会料理家务;了解简单的机械、电路常识。
根据所研究的主题活动内容,确定具体化的方法指导目标。
教师在制定每个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时,都应该根据主题的不同和年级的不同,明确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会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
课题研究型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有调查、文献查阅、网络搜索;劳动与技术类活动则需要角色体验、设计与制作、动手实践、实验等活动方式;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一般有社区服务活动、调查、宣传、角色体验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领域的主题,引导学生选择不
同的活动方式,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对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不能够采用讲座的形式,一次性地把观察、调查的方法全部讲出来,应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方法的指导。如某教师在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开展“校园植物研究”的活动时,根据活动内容,明确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目标:
上面案例中,教师把训练的方法和技能目标放在了具体的主题活动情境之中,与任务完成的过程密切对应,所选择的活动方式也切合五年级学生能力发展要求。这样的活动计划,指向了最低位概念,更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增强。
在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活动方式并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完整地经历、有效地经历、规范地经历。在活动方法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由粗放型设计,走向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具体问题解决方式的关
注,同时渗透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因为,方法的指导背后是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