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要求措施要求规范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要求措施要求规范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7.1.1 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 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7.1.2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表7.1.2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房屋类型最小抗震墙厚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 7 8 9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层砌体房屋普通砖240 21 7 21 7 21 7 18 6 15 5 12 4 多孔砖24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 多孔砖190 21 7 18 6 15 5 15 5 12 4 ——小砌块19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多孔砖240 22 7 22 7 19 6 16 5 ————多孔砖190 22 7 19 6 16 5 13 4 ————小砌块190 22 7 22 7 19 6 16 5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I/Z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构件设计及构造要求

• 墙体 (斜拉破坏通过构造措施避免,
hw )/ l0 0.4
V2 12 (0.2 hb / l0 ht / l0 )hhw f
V2 : Q2
作用下支座边缘的剪力设计值;
(5-33)
1 :翼墙或构造柱影响系数
单层1.0 多层 无洞口1.0
b f / h 3 时1.3 b f / h 7 或有构造柱时1.3
有洞口
边支座0.7 中支座0.8
自承重
无洞口0.45
有洞口0.5
第18页/共55页
4.托梁上部砌体局部承压
Q2 fh
(5-35)
0.25 0.08bf / h 局压系数
5.托梁在施工阶段的验算
施工阶段砌体中砂浆尚未硬化,不考虑共同工作,托梁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 面、斜截面计算。
荷载包括:①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自重; ②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 ③墙体自重(可取高度为1/3跨度的墙体重量)
混凝土砌块砌 体
砖和小型砌块 砌体
hw<ln/2
按墙体的均布自重 采用
hw≥ln/2
按高度为ln/2的墙 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hw<ln hw≥ln
按梁板传来的荷载 采用
梁板荷载不予考虑
第4页/共55页
第5页/共55页
正截面承载力:
M ftmW
斜截面承载力:
z I /S
V fvbz
为内力臂,对矩形截面
②③

当墙中主拉应变达到砌体极限拉应变时将出
现裂缝②;
斜裂缝将穿过墙体和托梁的交界面,在托梁端部 形成较陡的上宽下窄的斜裂缝,临近破坏时在托 梁中段交界面上将出现水平裂缝③。
第12页/共55页
•破坏形态

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

浅谈砌体房屋抗震结构设计摘要:在我国的县城、村镇上有着随处可见的砌体房屋,因为砌体结构曾经是我国民用建筑最广泛采纳的结构形式。

但是砌体材料抗拉、抗弯、抗剪的能力较低,导致砌体结构房屋承受地震作用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结构布置得当,抗震构造措施设计合理,计算要点准确明了,从这些方面来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我们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越高,那么抗震设计要求就越严谨。

关键词:砌体房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近年来,全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我国也频发地震。

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地面建筑物倒塌与破坏,其中当属砌体结构房屋受破坏程度最严重,比例最高,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此后国家连续多次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规范中对砌体房屋明确了规则性的要求:加强房屋底部的质量要求;加强楼盖的整体性;缩小最大横墙间距等要求,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也使得我国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水平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结构选型、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施工质量都是影响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所以抗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建筑平面与立面布置房屋平面布置对称、规则:避免墙体局部突出或凹进;尽量避免开间尺寸较大的房间布置在整体的两端;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应该尽量接近。

房屋立面布置规则:由于建筑物墙体破坏主要是剪力破坏且下层破坏比上层破坏严重,因此,建筑物的刚度和质量分布应沿着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变小,且均匀变化;避免局部突出;楼层不宜错层。

楼梯间布置规则:不宜布置在房屋端部的第一开间和转角处;不宜突出和开设大窗口,以免切断楼层圈梁;特别注意顶层墙体的稳定性。

(二)结构选型1、承重方案的选择砌体房屋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承重。

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对齐、沿竖向连续。

窗间墙在同一轴线上应均匀。

在建筑物的同一独立单元内宜使用相同的结构材料。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2) 板的跨度大于4.8m 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 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3) 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 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 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6
多层砖房墙体间、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7 度时长度大于7.2m 的大房间,以及8度和9度时,房 层的外墙转角及内外墙交接外,应沿墙高每隔 500mm 配 置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4
构造柱的构造要求(续)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 2φ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0m, 但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槎外齿边)的长度小于 1.0m时,则伸至洞边上。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为了加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除 进行抗震验算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还规定了墙体的一系列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指先砌筑墙体,而后在墙体两端或 纵横墙交接处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柱。唐山地震震害分析和近年 来的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明显提高房屋的变形能 力,增加建筑物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能力,防止或延 缓建筑物在地震影响下发生突然倒塌,或减轻建筑物的损坏程 度。因此应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的重要性,设防烈度等 条件、将构造柱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比较薄弱、易产生应力 集中的部位。
8
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 重方案。静力计算方案应尽可能采用刚性方案。所以墙体的布置除了要满足 刚性方案对横墙的构造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一般构造条件。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摘要:本文针对多层砌体结构主要震害特征,分析震害发生的原因。

设计中应注意砌体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

关键字:多层砌体震害特征; 抗震概念设计; 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多层住宅,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尽管汶川大震中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屋发生严重破坏和倒塌的比例约为20%--30%。

但是我们也看到经过抗震设计的的砌体结构在经过了远超出设防烈度的情况下,仍有相当比例的砌体房屋达到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有的甚至经过维修加固仍能使用。

映秀镇漩口中学框架结构的教学楼由于只有一道防线完全倒塌,倒塌的教学楼后面一栋五层的住宅楼在地震烈度高达11度的情况下仍屹立不倒,也说明了砌体结构经过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施工的砌体结构完全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鉴于目前我国国情,砌体结构由于造价低廉,方便取材,仍是我国中小城市或县镇建设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为提高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性,必须重视概念设计,做好抗震构造措施,从地震中吸取经验教训,应做好以下工作:一.严格按照抗震规范控制层数和高度历次地震都证明:二,三层房屋震害要比四,五层的震害轻得多,六层及六层以上的砌体房屋震害明显加重。

海城和唐山地震中,相距不远的房屋,四,五层比二,三层的破坏严重,倒塌比例也高得多。

如果阁楼仅仅为层高不高且不住人,只是屋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时可不作为一层,若层高较高可住人,则屋面阁楼计入层数,高度计算至阁楼层山尖墙的1/2处。

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起算高度,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起算高度。

横墙较少的总高度应比抗规表7.1.2降低三米,层数相应减少一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再减少一层,高度再减少三米。

地震烈度相对较低的6,7度,按照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验算时,其高度和层数可不减小。

多层砌体房屋的层高不应该超过3.6米层高。

如学校确实需要较高的层高时,在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后层高仍不能超过3.9米。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七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7.1 震害及其分析一、宏观震害统计统计分析表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 6 度区内,主体结构一般处于基本完好状态; 7 度区内,主体结构将出现轻微破坏,小部分达到中等破坏; 8 度区内,多数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的程度; 9 度区内,多数结构出现严重破坏; 10度及以上地震区内,大多数房屋倒毁。

上述事实说明: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的抗地震破坏能力较低。

7.1 震害及其分析若能针对砌体结构的弱点进行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 工质量,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天津市8度区经7度设防的74年通用住宅震害统计(%) 基本完好 70.7 基本完好 11.8 轻微破坏 中等破坏 严重破坏 倒塌 19.5 9.8 0.0 0.0 唐山地区8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轻微破坏 35.3 中等破坏 29.4 严重破坏 23.5 倒塌 0.0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结构的震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

7.1 震害建筑物破坏—砖混结构预制板和简支梁端部链接破坏都江堰(无构造柱)砖混结构震害江油花园路初级中学教学楼 纵向承重墙和砖柱严重破坏雁门中心小学教学楼 预制板拉结不足导致破坏7.1 震害及其分析二、震害现象震害的发生是由外部条件(地震动)和内在因素(结构特征) 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一)从地震动的角度考察,地震波包括有水平、垂直、扭转等方向的分量。

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体一致的墙体,会因墙体的主拉应力强度达到限 值而产生斜裂缝。

因地震力的反复作用,形成交叉裂缝。

1999年9月21日九二 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 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 墙壁出现交叉裂缝7.1 震害及其分析与水平地震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的墙体,尤其是房屋的纵墙,则 会因出平面的弯曲破坏造成大面积的墙体甩落。

唐山大地震中某三层客房外纵墙全部被甩落7.1 震害及其分析受垂直方向地震力的作用,墙体会因受拉出现水平裂缝。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三、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
(1)定义——在砌体房屋墙 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 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 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 混凝土柱,称为混凝土构 造柱,简称构造柱。
(2)构造柱的作用 ①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约10%~30%) ②约束砌体,提高变形能力, 增加延性和整体性; ③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6)材料的强度等级要求: ①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②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7.5。
结束! 谢谢大家!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3)设置部位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4)构造要求
④ ①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筋宜采用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 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度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采用4Ф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水平钢筋和Ф4分布短 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 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底框结构——是指底部为钢筋砼框架-抗震墙 结构,上部为多层砖砌体结构的房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1.震害特点 底部框架砖房的破坏相当严 重,破坏部位都发生在底部 框架部分。 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加重的原因: 上部纵横墙较密,不仅重量大而 且侧向刚度比下部框架大得多, 形成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摘要: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在我国的各类建筑中仍占82%以上的比例。

本文结合砌体结构抗震新规范,探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关键词:新规范;砌体结构;抗震设计1.引言传统的砌体结构是一种由脆性材料砌筑,屋面一般采用装配式结构或装配整体式组成的结构,经过破坏性大地震(邢台、唐山大地震),表明砌体结构在经受大地震的考验时抗震性能较差。

因此,国外抗震规范一般只允许建造3层及以下的砌体建筑。

考虑中国有丰富的黄土和砂石资源,有传统的生产和施工工艺,再者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受人口集中,土地和经济的有限,砌体结构有其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提高砌体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在研究和总结地震震害的基础上抗震规范进行了多次修订。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又进行了修订,此次规范修订,总结了震害经验,对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就砌体部分也做了修订,从抗震构造和抗震设计对砌体结构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砌体结构概念设计砌体结构的墙体布置,直接涉及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要求建筑和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确定建筑方案有较好的结构体系,结构工程师熟悉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在确定建筑方案时给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多层砌体结构,新规范延续了01规范在墙体布置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l)控制房屋总高度、层高、层数和高宽比等,避免整体弯曲变形。

(2)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体系并控制最大横墙间距,以减少楼盖平面内变形的不利影响。

(3) 砌体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避免因局部失效而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4)墙体宜均匀对称,对齐;竖向应上下连续,防止侧向刚度的突变。

较小房间的隔墙可改用非抗震墙。

(5)接梯间布置于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时,应采取加强墙体约束等措施,提高楼梯间的安全性。

(6) 对于竖向和平面严重不规则的房屋,如立面高差大丁6m、较大错层、或各部分结构刚度和质量截然不同,宜设置防震缝并符合最小缝宽的要求。

在遵循了以上基本规定之后,结合建筑方案,争取布置出合理的结构方案。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

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案1、墙体的破坏承受作用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是与水平地震作用平行的墙体,其破坏主要是墙体的抗剪承载力不足,在地震作用下,若墙体的高宽比≈1,则墙体的破坏呈现X形交叉裂缝;若墙体的高宽比<1,则在墙体中部易出现水平剪切裂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砖砌体墙房屋,其底层的裂缝往往比上层严重。

2、窗间墙和墙垛的破坏比较细高的窗间墙受剪弯双重作用,可能产生水平断裂。

门窗洞口开得多且大的墙面,破坏也较严重,如窗间墙布置不合理、墙段长度过大或过小,宽墙垛因吸收过多的能量先破坏,窄墙垛则因稳定性差也将随后失效。

竖向地震作用下,对于大洞口的上部过梁,有时在中部会发生断裂破坏。

3、纵横墙的连接破坏由于在施工时纵横墙往往不能同时咬槎砌筑,纵横墙间留有马牙槎,使墙体间缺乏拉结,或虽同时砌筑但砌筑质量不好,同样导致拉结强度较低。

墙体间连接薄弱,在地震作用下,表现为内外墙交接面产生竖向裂缝、拉脱、纵墙外闪,甚至是整片墙倒塌。

另外由于地震导致的地基不均匀沉降,也会引起纵横墙间的竖向裂缝。

4、墙体刚度变化和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楼梯间、墙角和烟囱等削弱的墙体易破坏和倒塌楼梯横墙间距小,水平剪切刚度大,因而承担的地震剪力也较大,但由于楼梯间没有楼板,其空间刚度相对较小,且楼梯踏步板嵌入墙体,削弱了墙体,因此楼梯间的墙体容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和交叉裂缝。

墙角位于房屋端部,横纵两个方向的约束作用减弱,因此墙角处的抗震能力较低。

由于墙角处有较大的刚度,地震作用下房屋的扭转效应使得墙角部位的地震作用效应加大。

5、楼板与屋盖的破坏楼板和屋盖是地震时传递水平作用力的主要构件,其水平刚度对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很大。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构成的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较好;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较差,若板缝偏小,混凝土灌缝不易密实,或端部的搁置长度过短且无可靠的拉结措施,地震时板缝容易拉裂,甚至板体掉落,在历次地震中破坏最重,损失也最大。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一、引言中国是砌体大国。

据统计,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

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

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

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

每座都有新发展和世界纪录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

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

地震烈度≤6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

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

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间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70-80亿m2。

可见砌体的安全成为关系砌体设计的重点。

二、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使砌体的抗震不断发展。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创造了条件。

近10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砌块种类、规格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

70年代以来,尤其是1975年海城—营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对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砌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在砖墙中加大加密构造柱形成所谓强约束砌体的中高层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和约束配筋砌体对应的是所谓均匀配筋砌体,即国外广泛应用的配筋砼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纲筋砼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砼剪力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

砖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砖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1)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功能 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 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整体刚度; 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 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 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形成砌体房屋的箍 弱框架使其抗震性能大大 改善。 (2)规范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的要求设置圈梁 ;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规范表7.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 距适当减小; 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 不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2.钢筋混凝土圈梁
Page
12
砖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3)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
墙或圈梁拉结。
内墙
外 墙
拉结筋(f6)
内墙
(4)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6度时房屋的屋盖和7~9度时房屋的楼、 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 、墙或圈梁拉结。
Page
21
谢 谢
2015.11
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 处; 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 外纵墙交接处
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 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
Page 4
砖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详图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 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早期避免商业过分集中和旧城改造而采用的较好结构形式。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临街的建筑在底部设置商店、餐厅,学校的学生宿舍底部需设置大空间的自行车库等,而上部各层为住宅、学生宿舍,这些建筑采用了底部一层或二层为框架-抗震墙、上部为砌体墙承重的结构形式,由于该结构形式性价比较高,且具有比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造价低和便于施工等优点,对于欠发達地区及中小型城镇,这类结构在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现实意义。

本篇文章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设计,对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构体系要求、抗震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标签:底部框架-抗震墙;抗震性能;结构体系;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措施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农村城镇化及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砌体房屋仍在继续兴建。

由于该类房屋上、下采用了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组成的复合结构,对于抗震性能是不利的。

在历次的地震震害中,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中,其震害是较为严重的。

根据该类房屋的特点,结合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设计中应重点解决结构体系、薄弱层和过渡层、抗震能力匹配性和增强房屋整体抗震能力的合理设计,确保设计满足“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分析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设置了足够数量的抗震墙,其底部有较大的侧向刚度,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上部砌体房屋具有较大的抗侧力刚度和一定的承载能力,但耗能和变形能力相对较差。

越靠近底部的砌体墙体所需承受的地震剪力越大,故底部框架层上方的过渡楼层墙体比较容易在地震中发生剪切破坏。

据近十几年来对这类结构的一系列试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大量的工程经验,得出这类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底部框架-抗震墙、过渡层及过渡层以上各层砌体的能力。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

砌体房屋抗震构造要求

≤22m
且≤7层 层高≤4.5m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6度设防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四)房屋的高宽比限制
B
6、7度:H/B≤2.5 H 8度:H/B≤2.0 9度:H/B≤1.5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五)平、立面布局要合理
平面立面要合理 上下墙身应对齐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二)地基、基础要牢靠
图3
图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要求
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的一般构造要求 (二)地基、基础要牢靠
地基失效——地震时,地基土失去承载能力,
或突然产生过大的沉陷,或发生不均匀沉陷等 地基失效可以通过地基处理达到预防的目的, 因此,必须先处理后建房。 遇到地基不均匀时,应加设基础圈梁,以阻 止墙身开裂或裂缝发展。其做法见图5 。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2、建筑物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 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破 坏地基失效
地震时因震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墙身开裂、房屋损坏
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破坏作用
3、次生灾害 火灾、水灾、海啸 有毒及放射性物质泄露
美国DigitalGlobe公司于2004年12月29日发布的卫星照片,照片是 当地时间12月26日上午10点20分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城市卡卢特勒上 空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卡卢特勒海岸遭到海啸袭击之后不久的情形。
↑台湾2000.6.11地震烈度示意图
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设防
1、设防依据
1)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 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 年时间内,在一般场 地条件下,可能遭遇 到超越概率为10%的 地震烈度。

情境6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要求

情境6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要求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 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 7~9度时, 楼、电梯间的四角; 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 处

六、七
五、六
三、四
(6)构造柱的尺寸和钢筋配置
构造柱的截面不应小于240mm×180mm,一 般为240mm×24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或4φ14)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且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设防烈度为7度房 屋超过6层时、或设防烈度为8度房屋超过5 层时或设防烈度为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 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横墙较少的砖混结构中,房屋总高度和层数 接近或达到表1—6—3规定限值,应采取的 加强措施。 (1)房屋的最大开间尺寸不宜大于6.6m。 (2)同一结构单元内横墙错位数量不宜超过横 墙总数的1/3,且连续错位不宜多于两道; 错位的墙体交接处均应增设构造柱,且楼、 屋面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横墙和内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 1.5m;外纵墙上洞口的宽度不宜大于2.1 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且内外墙上洞口位 置不应影响内外纵墙与横墙的整体连接。 (4)所有纵横墙均应在楼、屋盖标高处设 置加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的 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50mm,上下纵筋各 不应少于3φ10,箍筋不小于φ6,间距不 大于300 mm。
• 8度和9度且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 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 50~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楼面有错层或楼板标高差0.6m及其以 上; (3)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差异较大。
问题
1、地震烈度分别为6度、7度、8度或9度对砌 体结构有什么要求? 2、8度和9度地震区域,必须设置防震缝的条 件有哪些?
(三)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