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简便运算》听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的简便运算》听课笔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法的简便运算》听课笔记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法的简便运算》听课笔记简便计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运算定律,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是综合性较强的教学。尽管如此,陆老师把这节课处理得非常到位。
教学片断:
教师:2536=?
(投影显示)
小组活动:1、先独立写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记录员汇总方法;
2、评出小组内最简便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评析:个体、小组合作交代清楚,学生很快的投入学习。)
汇报交流得出以下3种方法:
1、2536
=1004 36
2、25 36
=25 (40-4)
3、2536
=2549
=100364 =2540-254 =1009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
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36004 =1000-100 =900
=900 =900
教师:这3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通过比较:得出最优化的是方法3.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评析:三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整百、整千数与其他数运算较简便,其中第2、3种方法抓住4与25相乘非常简便,于是想方设法对36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
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2种解法是用减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率,第3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陆老师在处理这环节上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教学,首先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讲清自己的算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简便的共同之处结果是整百数、整千数与其他数运算较简便。如果在归纳小结这个环节上老师让学生互动表现,并用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补充完成。并加强巩固,学生会更能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