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通——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项目
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二〇一三年二月
一、建设概况
数据交换平台是用于解决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问题。技术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来看,它包括了组件技术、中间件技术、XML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当今最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功能上主要是实现数据抽取、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更新变化跟踪、数据加工、数据可靠传输、数据路由、数据流量监控、断点续传、传输队列保障等。数据交换平台技术当前已经十分成熟,从技术上必须基于成熟、可靠的中间件产品,包括应用集成产品和消息中间件产品。同时要考虑数据交换项目建设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需要提供一定的实施服务能力。
从安全可靠的角度出发,目前科学的做法是采用前置机的模式实现数据采集,与原有业务系统分离采集模式。将所需要采集的数据桥接到前置机上,再通过前置机上的数据交换软件适配器将数格式化数据转换为XML,同样采集回来的数据可以双向的同步回业务系统中去。数据到达前置机后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技术上的操作以及业务上的数据加工合并等操作。
数据交换平台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交换性能需求
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必须基于成熟、可靠的平台产品。
数据交换平台是系统的核心基础服务模块,负责实现跨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统计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服务。这些系统必须基于成熟、可靠、遵循国际、国内通行标准的相关平台产品。同时符合国家、福建省有关数据交换规范要求。
(2).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是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工程
数据交换平台由于系统规模大,业务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本着‘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项目建设。在相关业务系统中,有一些业务系统内部已经建成了独立的网络信息系统,未来的系统必须能够与它们互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再就是系统建设要有充足的灵活性,满足业务关系不断变化需求。
(3).要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各类资源
在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中,充分利用现在已经建成的网络平台及信息资源,对这些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系统的建设周期,还可以降低系统的总体造价。
(4).数据交换平台要有充足的灵活性,满足业务关系不断变化需求
由于系统涉及多个部门的多个业务系统,它们之间的各种业务关系可能随时变更,因此要求数据交换平台必须有充足的灵活性,当业务系统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够将系统变更的影响降到最小。
(5).先进实用与安全可靠是本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
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了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与保护现有投资的结合,在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现有的网络设备、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同时,数据交换平台也对系统的安全可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这也是数据交换平台的核心技术要求,必须将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与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紧密集成,才能保证各个系统全部范围的安全可靠和数据安全。
二、建设目标
基于消息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构建西湖景区数据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平台采集各个相关业务系统数据,为构建西湖景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支撑,并向外提供服务,实现与杭州市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例如杭州市权力阳光、杭州市城管等。
数据交换平台支持跨网段数据交换,以多种通信方式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转换,并对数据转换和传输过程实现集中统一控制和规范管理,可以支持多种数据接口,包括文件系统、数据库、消息队列等多种接口方式,可对数据交换任务进行跟踪和事后审计,基于安全基础服务,实现信息内容的保密和操作的不可抵赖。实现异构数据库、资源库、应用服务系统的多种方式的灵活接入。
三、设计原则
平台建设需要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建设标准上应遵循国家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及要求。此外,还应该注意体现以下原则:
●标准性
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地方或行业标准。
●先进性
采用面向SOA架构体系,及适配器服务的设计技术,同时融入消息可靠保障、文件共享等多种设计先进保障模式,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模块的复用性及
耦合度,方便系统扩展。并对数据标准和交换标准指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及规范等。
●可扩展性
构建ESB服务总线及统一消息传输机制,根据所接入应用、服务、数据的变化,系统应具备相应的扩展能力,并且所提供的扩展方式不应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同时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中,考虑各个功能模块可重复利用,降低系统扩展的复杂性。
●安全性
系统对数据、节点的安全做了充分考虑,包括数据加密、节点认证、文件访问权限、用户角色等安全技术手段加以保证。
●开放性
采用国际工业标准,对数据的XML标准、适配器的JCA保准、体系架构的SOA、服务的Web Services、通讯的JMS、流程管理XPDL\BPMN、门户集成JSR168/181等都采用国际国内最新成熟标准,方便扩展。
●可靠性
基于成熟的JAVA EE容器技术、消息可靠传输技术、文件传输保障技术及成熟的中间件技术等保证其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灵活性
平台支持广泛的通信协议、支持多种数据源屏蔽异构系统的技术差异,并支持数据的实时,定时,批处理等各种数据访问、交换和传输方式。
●可管理性
对数据流程提供强有力的监控。提供方便的流程监控工具,对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便于用户进行信息跟踪和系统维护。对关键流程和关键数
据进行流程监控,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和完整,对异常情况进行统一处理,允许自动异常处理策略和转入人工干预流程。提供图形化远程管理工具。对接入节点、操作节点、服务内容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服务节点映射、服务提供策略、权限角色策略、服务启动运行策略等提供图形化管理工具。
四、平台总体框架
4.1.总体技术路线
4.1.1.JAVA EE规范
为了保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要选择支持强大的企业级计算的成熟的技术路线。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技术首推JAVA EE企业标准。
JAVA EE是主流的开发技术平台,已成IT领域的国际工业标准,围绕着JAVA EE有众多的厂家和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软件产品,合理集成以JAVA EE为标准的软件产品构建数据交换系统,可以得到较好的稳定性、高可靠性和扩展性。
JAVA EE技术的基础是JAVA语言,JAVA语言的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性,保证了基于JAVA EE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和支撑环境可以跨平台运行。
4.1.2.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 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OS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程序员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大量API,实现异构环境的通讯,从而屏蔽异构系统中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