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简明教程总复习

合集下载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_第三版_课后答案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在学习电工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的重要参考。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呈现《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的课后答案,并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路部分的习题。

在第一章中,关于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的题目,答案的重点在于对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我们需要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即 I = U / R 。

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电路参数求出未知量。

在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分析方法。

对于复杂电路的分析,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常用的工具。

在习题答案中,我们会看到如何正确地选择节点和回路,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

这需要我们对电路的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接下来是第三章的暂态电路分析。

这部分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答案中会详细展示如何利用初始值和时间常数来计算电路在不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

理解暂态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这部分的习题至关重要。

在电机和变压器部分,第四章的习题答案围绕着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性能参数展开。

我们需要了解电机的电磁关系、转矩方程和调速方法等内容。

例如,在计算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时,要准确运用相应的公式。

第五章的变压器部分,课后答案重点解释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比关系和等效电路。

通过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掌握如何计算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变换,以及如何分析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在电气控制部分,第六章的习题答案涵盖了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需要学会读懂电路图,理解各种电器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例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同时,能够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气控制电路。

第七章的电工测量部分,课后答案主要涉及到各种电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

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

电工技术基础总复习

总复习一、基本概念1.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正方向)电压、电流方向一致——电流沿着电位降的方向2.电路的功率及其判别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P =UI ,不一致P =-UI3.KCL 、KVL规定正方向,选定循行方向。

4.无源电路元件电压、电流方向一致iR u = t u Ci C C d d = ti L u L L d d = 5.有源电路元件 电源(理想电源) S S i i u u == 不能互换电源模型(实际电源) SS S S R U i i iR u u -=-= 两种电源模型可以等效互换6.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路 开路 I =0 短路 U =07.额定值额定电压、电流、功率 N N N P I U二、基本方法 1.支路电流法——规定正方向,列写独立的电压、电流方程2.叠加原理——正确除源,叠加时注意分变量与原变量的参考方向是否一致。

⋅⋅⋅++=⋅⋅⋅++=12111211 i k u k i i k u k u3.网络的化简——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串联支路和并联支路的判断4.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划分网络,求等效电源和等效电阻5.非线性电阻电路——线性电路利用戴维宁定理等效化简,非线性部分利用图解法表示,动态电阻、静态电阻三、交流正弦电路1.正弦量(瞬时值)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2.相位差 超前、滞后、同相、反相3.有效值、最大值表示及其相互关系U U 2m =4.相量表示法——代数式、指数式、极坐标式,几种方法的互换,和瞬时值的关系。

5.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R 、L 、C )6.KCL 、KVL 相量形式7.复阻抗的定义、阻抗、阻抗角8.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9.交流电路的功率——视在功率UI S =、有功功率ϕcos UI P =、无功功率ϕsin UI Q =、功率因数ϕλcos =10.电路的谐振——电压、电流同相位,等效复阻抗的虚部为零,无功功率为零四、三相电路1.电源的相电压、线电压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U U2.负载的(相)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匹配3.负载(相)电流、线电流相量表达式及相互关系︒-==30 3p p ϕϕl l I I4.三相功率——两种表达方式 ϕϕcos 3 cos 3p p I U P I U P l l ==五、非正弦周期信号1.平均值2.有效值 22120U U U U n +⋅⋅⋅++=3.平均功率n n n I U I U I U I U I U P ϕϕϕϕcos cos cos cos 33322211100+⋅⋅⋅++++=4.感抗、容抗 Cn X L n X C L ωω1 ==六、电路的暂态分析1.三要素法τf(f∞0())+2.初值、时间常数的求解七、磁路与变压器1.安培环路定律、磁路欧姆定律2.变压器变压、变流、变阻抗功能3.损耗和效率铁损:涡流和磁滞损耗损耗:铁损和铜损4.额定值额定线电压——分子为高压,分母为低压380V/220V 额定线电流、额定容量八、电动机1.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n1,磁对数,磁极数2.电动机(转子)的转速n3.转差率s4.额定转矩5.最大转矩6.起动转矩7.降压起动方法8.单相电动机的起动方法9.电动机的额定数据。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0R +2R e +1R )=220/(0.2+0.2+10)≈21.2A. 并联R2后,I2=E/(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R =5R ∥(1R +3R )∥(2R +4R )=200Ω. 1.6.4 解:aU=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cU=(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u ab - u ab’=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 o c=4×10-10 = 30VR eq=4ΩI=30/(4+1)= 6A 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1.10.5 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V AV B VAV AV 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电工学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

5.如图,已知Va、Vb ,则支路电路I 应为( C
)。
Va Vb IR US
A
(Va Vb) US I R
( B) I
US (Va Vb) R
C
I
(Va Vb) U S R
6.电位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 √ ),电压与参考点无关, 是绝对的( √ )。 7.在直流电路中,电感相当于开路,电容相当于短路( × )
13.中线上绝对禁止安装熔断器,但是可以安装开关( × )
△ Y 14.三相负载有________ 和_______ 两种连接方式,若各相负 对称负载 。 载的阻抗相等,则该三相负载称为__________
15. 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是: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 对称 。 和线电流都______
16.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5A、电压表 读数为220V,功率表读数为550W。 求电路中的R 和XL 解:
E 10

6
V
19.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1、A2、A3的读数都是50A,
解:
求电路中电流表A的读数。
I3
I I1



U
∴电流表A的读数是50A

I2

20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V1、V2、V3的读数都是60V, 求电路中电压表V的读数。 解:
U2
U U1
I
∴电压表V的读数是60V
(3) i 20sin(t 90)A (4) e 10 2 sin(314t )V
6
u 141.4sin(t )V 3
解: (1) I 100 300 A (2) U 141.4 100 V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 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 E/4 = 1/4 ×12 = 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 u ab ’=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 c =4×10-10 = 30V 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 1.11.4 解: VAVB VAVAV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 ∴ 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 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 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 E/4 = 1/4 ×12 = 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 u ab - u ab ’=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 (从上到下)U o c =4×10-10 = 30V R eq =4ΩI=30/(4+1)= 6A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 1.11.4 解: VAVB VAVAV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 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 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 i(0+)=i(0-)=-6/5A I(--)=6/5A T=i/R=9/5s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 ∴ Uc(t)=60e-100t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 τ=RC=4mS ∴ 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U=22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要点

6V -
1 2
i(0 )
3
+ uC-(0 )
t=0-等效电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1
2
+ 6V
- t=0
S u1C+-
C
5μF
2
3
C
2
uC
+
-
5 f
3
求稳态值 uC uC 0
求时间常数
由右图电路可求得

第1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 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
动态电阻的概念,以及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 的图解分析法。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3.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其值等于I0 , 若iL(0 ) 0, 电感元件视为开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若不画 t =(0+) 的等效电路,则在所列 t =0+ 时的方程中应有 uC = uC( 0+)、iL = iL ( 0+)。
(3) 时间常数 的计算
对于一阶RC电路
R0C
对于一阶RL电路
aI
有源 +
二端 U 网络 –
RL
R0
+
+U
RL
E_ –
b 等效电源
b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压U0,即将负载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源的内阻R0等于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自学复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自学复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自学作业一、填空题1.无论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它都可以看做由电源、中间环节和负载三部分组成。

2.独立电源作为电路的输入,代表外界对电路的激励,是电路能量的提供者。

3.两个电源的等效变换是指它们对外电路作用结果等效,对电源内部来讲,并不等效。

4.用相量表示正弦量,实质就是用复数来表示正弦量。

5.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90°。

6.某一非正弦交流电压u=50+402sin(wt+30°)+30sin(wt+10°)V,。

·7.三相对称负载,当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时,三相负载应采用三角形接法。

8.变压器的主体由铁心和绕组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9.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是由转子电流I2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0.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Y-Δ换接起动和自耦变压器起动两种。

11.在杂质半导体中,因掺入的杂质性质不同,可分为电子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空穴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12.PN结是构成二极管、晶体管、固体组件和晶闸管等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13.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导电方向是从P区到N区,导电的条件是外加正向电压,原因是PN结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

14.稳压二极管是利用反向击穿段特性实现稳压的。

15.晶体管有放大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16.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晶体管三个引脚对地电位分别为:U A = -5 V、U B = -8 V、U C = -5.2 V,则晶体管对应的电极是:A为 E 极、B为 C 极、C为 B 极,晶体管为PNP型三极管。

14.在U CE保持一定时,集电极电流变化量同对应基极电流变化量的比值称为晶体管的动态电流放大系数,用β表示。

15.绝缘栅场效应管具有极高的输入电阻,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栅极和源基、漏极及衬底之间是相互绝缘的。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总结全解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总结全解

-
R0
3、基尔霍夫定律
(1)概念 (2)KCL
I入= I出
广义节点 (3)KVL
U=0
1.列方程前标注回路循行方向; 2.应用 U = 0列方程时,项前符号的确定: 如果规定电位降取正号,则电位升就取负号。
3. 开口电压可按回路处理
4、电阻串并联
串联:R =R1+R2 U = U 1+ U 2
es –
+
动态分析(Au 、 Ri 、 Ro) 计算 rbe
26(mV ) rbe 200( ) (1 β ) I E (mA )
I B b
+
微变等效电路
Ii
RS
I c C
rbe
RL Au rbe
RC // RL RL
+ ES -
6、叠加原理
①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② 线性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均可用叠加原理计算, 但功率P不能用叠加原理计算。例:
P1 I R1 ( I1 I1 ) R1 I1 R1 I1 2 R1
2 1 2 2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j
b
0
2
A

2
r
a
+1
b r sin
• 极坐标式
Ar
r a b 复数的模 b arctan 复数的辐角 a
j
A a jb r cos j r sin re r
(2) 复数的运算 • 相等:
代数式:实部相等,虚部相等
极坐标式:模相等,辐角相等 • • • 加、减:实部相加减,虚部相加减 乘法:模相乘,辐角相加 除法:模相除,辐角相减 如果是其他形式表示的复数,应先化成代数式 如果是其他形式表示的复数,应先化成极坐标式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大纲

电工学简明教程复习大纲

KVL 除应用于闭合回路外,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假想的闭合回路。 3.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 掌握每一种元件的定义及其 两端的电压、电流关系。
理想电源元件
理想无源元件
理 想 电 压 源
理 想 电 流 源
电 阻 R
电 感 L
电 容 C
(1)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特点:输出电压 U 是由它本身确定的定值,而输出电流 I 是任意的,是由输 出电压和外电路决定。 注意: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元件,其两端的电压等于理想电压源的电压。
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了解电源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并能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掌握 R、L、C 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
5.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6.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7.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特点:输出电流 I 是由它本身确定的定值,而输出电压 U 是任意的,是由输 出电流和外电路决定。 注意: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元件,其电流等于理想电流源的电流。
(3)无源元件 R、L、C
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的前提下, R、L、C 两端的电压、电流关系分别

(3)无源元件 R、L、C
Z R 2 ( X L X C )2
arctan
X L XC R
( 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当 XL > XC , 为正,电路中电压超前电流,电路呈电感性; 当 XL < XC , 为负,则电流超前电压,电路呈电容性; 当 XL = XC, = 0,则电流与电压同相,电路呈电阻性。

电工学总复习

电工学总复习

本文由幽暗死灵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工学总复习(80学时) 2010.6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一、熟悉电路中常用元件符号、伏安关系;熟悉电路中常用元件符号、伏安关系;二、掌握电路中几个物理量掌握电路中几个物理量——电流、电压、电流、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物理意义、方向、计算方法;物理意义、电位、功率物理意义方向、计算方法;电流I 电流I:电压U 电压U:方向——方向计算——欧姆定律、KCL、KVL、分流公式计算欧姆定律、KCL、KVL、欧姆定律方向——方向欧姆定律、 (电位Ua) 计算电位Ua) 计算——欧姆定律、KCL、KVL、分压公式欧姆定律 KCL、KVL、功率P 计算(发出、吸收功率判断)功率P:计算(发出、吸收功率判断)三、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KVL);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ΣI入=ΣI出(可应用于广义节点):可应用于广义节点)Σ KVL:ΣU=0 :可应用于假想回路)(可应用于假想回路)P18 1.3 1.7 1.8四、掌握叠加原理及应用;(P20 1.16 1.17 1.18) 掌握叠加原理及应用;解题步骤:、解题步骤:1、分解电路 2、分别求解各电路中的未知电量、 3、叠加、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五、掌握戴维南定理及应用;(P20 1.19 1.20)解题步骤:、摘走所求物理量所在支路,解题步骤:1、摘走所求物理量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N 有源二端网络 A 2、求NA的戴维南等效网络、 3、接上摘走支路,求未知电量、接上摘走支路,分别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求图a [例] 分别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求图a)所示电路中电流I2=+方法一:解:方法一:用叠加原理求解原电路分解为图 b)和图c)图b)中: I ′ = U S = 2 A ) 2 R1 + R3 则图c)中:)I S R1 ′ I 2′ = =1 A R1 + R3I= I2′+ I2′′′′=3A方法二:方法二:用戴维南定理求解1)摘走R3 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所示)摘走所在支路,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得到一有源二端网络如图b) 2) 开路电压开路电压:U OC = I S R1 + U S = 18 V又由图c) 图除源内阻: 除源] 又由图 [图b)除源内阻 3) 接上摘走支路求得接上摘走支路,求得求得:R0 = R1 = 2 ?U OC I2 = =3 A R0 + R3第2章正弦交流电路一、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1、三要素、2、相位、相位差和相位关系、相位、3、有效值、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掌握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二、掌握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1、瞬时值表达式(三角函数式)、瞬时值表达式(三角函数式) 2、波形图、 3、相量(有效值相量)、相量(有效值相量)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电压、三、掌握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关系有效值关系、相量关系、相位关系)(有效值关系、相量关系、相位关系);1、纯电阻电路:、纯电阻电路:2、纯电容电路:、纯电容电路:3、纯电感电路:、纯电感电路:四、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交流电路的方法————电压、电流关系、性质;电压、电压电流关系、性质;RLC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电压有效值关系;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电压有效值关系;复数形式欧姆定律;形式欧姆定律;电路性质掌握单相交流电路中三种功率、五、掌握单相交流电路中三种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数的计算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P、Q、S(功率三角形)、、、(功率三角形)2、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并联电容,并C后电路中、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并联电容,后电路中电量变化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六、掌握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1、对称三相(电源、负载、电路)对称三相(电源、负载、电路)2、相序3、三相四线制电源:相线、中线三相四线制电源:相线、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线电压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相互关系;(线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相互关系;1、负载的星形联接:负载的星形联接:星形联接 I l =I p U l = 3U p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2、负载的三角形联接: U l =U p 负载的三角形联接:三角形联接I l = 3I p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八、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中功率的计算方法; P 、Q 、SP31 例2.2 2.3 P50 2.7 2.8 P46 例2.7 2.8 2.9 2.9 2.10 2.11 2.12 电路如图所示, [例]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的读数, V1、V2、V3的读数,则端口电压U 为多少?电压U 为多少?思考题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 电路如图所示,问:当开关S 闭合后,闭合后,电路中的各电量有何变化?变化?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8Ω, =2Ω, [例]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8Ω,XL=2Ω, XC=8Ω, u = 5 2 sin 314t V 有功功率P 功率因数cosφ cosφ; 1. 试求电路电流I、有功功率P、功率因数cosφ;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电路电流I又为多少? 2. 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电路电流I又为多少? 解:1.Z = R 2 + ( X L ? X C ) 2 = 10 ?U 5 I= = = 0.5 A Z 10R cos φ = = 0.8 ZP = UI cos φ = 2 W′ Z = 8 2 + ( 4 ? 4) 2 = 8 ? I= U Z ′ = 5 = 0.625 A 82.若电源频率增大一倍第3章一阶电路的过渡过程一、掌握换路、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方法;掌握换路、换路定律及初始值的计算方法;换路定律:换路定律:uc(0+)=uc(0-) iL(0+)=iL(0-)初始值计算:、、、初始值计算:1、2、3、二、掌握一阶RC电路的分析方法(三要素法)。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电工学简明教程全部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A 选择题1.4.1(A ) 1.4.2(C ) 1.4.3(C ) 1.4.4(B ) 1.5.1(B ) 1.5.2(B ) 1.6.1(B )1.6.2(B ) 1.8.1(B ) 1.9.1(B ) 1.9.2(B )1.9.3 (B ) 1.11.1(A) 1.12.1(B) 1.12.3 (B) 1.12.4 (B) 1.12.5 (B) B 基本题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 ,元件3,4和5为负载(3)(-560-540+600+320+180)*w=0 平衡1.4.6 380/(2110/8+R)=8/110,所以R ≈3.7K Ω,W R =(8/110)2×3.7K ≈20W 1.4.7 电阻R=U/I=6/50*310-=120Ω,应选者(a )图. 1.4.8 解:220/(R1+315)=0.35A ,得R1≈314Ω.220/(R2+315)=0.7A , 得R2≈0Ω.1.4.9(1)并联R2前,I1=E/( 0R +2R e +1R )=220/(0.2+0.2+10)≈21.2A.并联R2后,I2=E/( 0R +2R e +1R ∥2R )≈50A.(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 e +1R )*I1=216V. 并联R2后,U2=(1R ∥2R )*I1=200V,U1=2R e +1R ∥2R =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1.5.3 I3=I1+I2=0.31uA ,I4=I5-I3=9.61-0.31=9.3uA ,I6=I2+I4=9.6uA. 1.6.3 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 断开还是闭合 ab R =5R ∥(1R +3R )∥(2R +4R )=200Ω.1.6.4 解: a U =1U =16V,b U =<[(45+5) ≈5.5]+45>×16/<[(45+5) ∥5.5] ∥5.5+45>≈1.6. c U =(45+5)∥5.5×b U /总R ≈b U /10=0.16V ,同理d R ≈cU/10=0.016V.1.6.5 解: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2U =(R1+RP )1U /(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2U =R2*1U /(R1+RP+R2)≈5.64V. 所以输出围为5.64-8.14. 1.6.61.7.1 解:等效电路支路电流方程:IL=I1+I2E2-RO2*I2+RO1*I1-E1=0 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1.8.2解: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 1上的电流 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 U 1单独作用:解A 5212111R )//R (R R U I 43211'1=++=++=② I S 单独作用: 分流A R 545.0112*1稩)//(R R R R I S32144''1=++=++=所以A 56I I I ''1'11=+=, A53I *0.5I 13==1.9.4解:根据KCL 得 则1A 1-2I -I I 123===40V2*1020I R U U 20V,1*20I R U 2212311=+=+====1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20W 1*20I U P 111=== 2A 电流源吸收的功率:-80W2*-40I -U P 222===R 1电阻吸收功率:20W 1*20I R P 2231R1===R 2电阻吸收功率:40W 2*10I R P 2222R 2===1.9.5解: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则(1//1)1121I 1+++=,53I 3=A1.9.6解: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1A 21122-8I =+++=1.9.7解:设E 单独作用u ab’ = E/4 = 1/4 ×12 = 3V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 ab’’ = u ab - u ab’=10-3=7V1.10.1解: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U o c=4×10-10 = 30VR eq=4ΩI=30/(4+1)= 6A 1.10.2解: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AR U I R V U OCOC 124682eq eq =+=Ω==+-=则1.10.3解:先利用网孔电流法解出21,I IAR U I R V I I U A I AI I I I I OCOC 510050410205512014101501020eq eq 21212121-=+=∴=-=--=∴⎩⎨⎧-==⇒⎩⎨⎧-=+-=-1.10.4 解:先用网孔法求出1I114228102471028224)43(1212221I R R R I R U U A I I I A I A I I U I R I R R EQOC 的电流从下到上为该Ω===-=-==⇒⎩⎨⎧=-=⇒⎩⎨⎧===-+ 1.10.5解: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则(a )图等效为有U 1=E 1=4V(b )图等效为有I1=2E1/2R1=4/R1=1A =>R1=4ΩI=4/4+1=4/5A1.11.4 解: V AV B VAV AV C V B1.12.9 解:1.开关第一次动作uc(0+)=uc(0-)=10v从1-72后, uc(--)=0, t放=RC=10ms 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2.开关第二次动作Uc(t+)=uc(t-)=3.68vUc(--)=10, t充=10/3ms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 t=10msuc(t)=9.68exp(-100(t-0.02))1.12.10 解: i(0+)=i(0-)=-6/5AI(--)=6/5AT=i/R=9/5sI(t)=6/5-12/5exp(-5/9t)A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1.11.2 解:VX UA S VX UA 212209.23128.51220209.3324S =+-=-=+++-=闭合时,断开时, 1.11.3 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7/100'''7200)3//2(2)50(3//2''v 50.27100)3//2(1503//2'v 50.1-=+=∴-=+-=-=+=VA VA VA R R R X R R VA R R R X R R VA 单独作用单独作用1.12.6 解:(a )i(0+)=i(0-)=0,i(∞)=3A(b )i(0+)= i(0-)=0,i(∞)=1.5A (c )i(0+)= i(0-)=6A,i(∞)=0 (d )i(0+)= i(0-)=1.5A,i(∞)=1A1.12.7 解: uc(0+)=uc(0-)=R3I=60V Uc(∞)=0τ=RC=[(R2//R3)+R1]C=10mS∴Uc(t)=60e-100t i1(t)=Uc(t)/(R1+(R2//R3))=12e-100t mA1.12.8 解: uc(0+)=uc(0-)=54V Uc(∞)=18vτ=RC=4mSUc(t)=36e-250t+181.9.9 解: (1) 利用叠加定理求IU1单独作用:I’=U1/(R1+R)=5AIS单独作用:I’’=R1/(R1+R) IS=1AI=6A(2) KCL: IR1=IS-I=-4AIR3=U1/R3=2AIU1=IR3-IR1=6AUIS=RI+R2IS=10V(3) PU1=60WPIS=20WPR3=20W PR1=16W PR2=8W PR=36PU1+PIS=PR1+PR2+PR3+PR=80W 功率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曾煌主编)习题 A选择题2.1.1(2) 2.2.1(2) 2.2.2 (1)2.3.1(1) 2.3.2(3) 2.4.1(2)2.4.2(3) 2.4.3(2) 2.4.4(1)2.5.1(2)(4)2.5.2(1) 2.7.1(1)第2.2.2题2.8.1(3) 2.8.2(2) 2.8.3(3)2.8.4(3)B基本题2.2.3 U=220V,,U=220V =V2.2.4V2.4.5 (1)220V交流电压(2)U=220v2.4.6== L=40(H)2.4.72.4.8 I===27.7(mA)λ=2.4.9 W= wL=314*1.65=518.1j2∏fLU=380V,I=30mAI===0.367(A)2.4.10 Z=wλ= P= Q= w2.4.11*=0.588(v)2.5.3 (a) (b) (C) (d)(e)2.5.4 (1) (2) 为电阻时,(3)为电容时,2.5.5令, I2= =11< AI=I1+I2=11 P=UIcos2.5.6 i1=22 i2=A2表的读数 I2=159uA A1表的读数 I1=11U比I超前所以R=10(L=31.8mHI=I1+I2=11 A读数为112.5.7 (a) Zab=(b) Zab=2.5.8 (a) I==1+j1 (b) I=2.5.9 (A)Us=(-j5)*I=5-j*5 (b) Us=5*Is+(3+4j)*I=130+j*752.5.10解:==0.707<U=(2+j2)*I+Uc=j2+12.5.11 令Ubc=10<则==UR=RI=5 j=5< Zab=R+ j2.6.1 f===480Khz<535KHz==1.84Mhz<1605KHz频率可调围为480至1840KHZ,能满足中波段535至1605KHZ的要求2.6.2(1)R=2.6.3设Z=R+jX =10|Z|*I=Uz X= Z=10A、选择题9.1.1 (3) 9.2.1 (2) 9.2.2 (2) 9.3.1 (1)9.3.2 (1) 9.4.1 (1) 9.4.2 (2) 9.4.3 (3)9.4.4 (2) 9.4.5 (1) 9.4.6 (3) 9.4.7 (2)B、基本题9.2.3当 Ui ≥ 5 时,D导通,则 Uo = Ui ;当 Ui < 5 时,D截止,则 Uo = 5 v.9.2.4(a)图:当Ui ≥ E时,D导通,则Uo = E = 5 v。

苏大电工简明教程复习总结(精华版)

苏大电工简明教程复习总结(精华版)
3
第二章
1、有效值:与交流热效应相等的直流(幅值除以根号二) 2、相量式:用复数表示正弦量(方便计算)
3、纯电阻电路、纯电感电路、纯电容电路的比较.
项目
电路形式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流与电 压间的关
大小
纯电阻电路 电阻 R
I U R
纯电感电路
感抗 X L L I U XL
纯电容电路
容抗 X C
11、三相电路的功率
a) 有功功率: P 3U L I L cosP
b) 无功功率: Q 3U L I L sin P
c) 视在功率: S 3U L I L 其中,每相负载的功率因数为
cos P

R Z
*在相同的线电压下,负载作三角形联结的有功功率是星形联结的有功功率的三倍,
7
这是因为三角形联结时的线电流是星形联结时的线电流的三倍,对于无功功率和视 在功率也有同样的结论。
1. 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 2. 应用 KCL 对结点列出( n-1 )个独立的结点电流方程。 3. 应用 KVL 对回路列出 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 4. 联立求解 b 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1
6、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
d) 将结果变换成要求的形式
5
6、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关系的比较
电 路
项 目
R—L 并联电路
R—C 并联电路
R—L—C 并联电路
Z
1
Z
1
Z
1
阻抗

1 R
2


电工简明教程总复习

电工简明教程总复习
A ABC B ABC C ABC A ABC + B ABC + C ABC ABC( A + B + C ) ( A + B + C )( A + B + C ) AB + AC + AB + BC + AC + BC AB + BC + AC
(2) 根据化简逻辑式写出逻辑逻辑真值表
和输出电阻; 4、求输出电压Uo 。
答案: (1) IB = 18.2 μA , IC = 1.12mA ,UCE = 5.3V (3) ri = 6.23kΩ, ro ≈RC =3.9kΩ ; (4)Uo = 135mV 。
3、试分析图中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交流信号, 并说明理由。
图(a)不能放大,集电结正偏,Ui 被短路。 图(b)能放大,D 管反偏起补偿作用。
1、IA=UO/RL=1.38A
2、IDRM=2 2 IA=4.33A
3、UV1=UO/0.45=244.4V
2、电路如图所示:其中负载RL=800Ω, 输出直流电压UL= 8V,桥式整流、 电容滤波后的电压为18V。
(1)若稳压管 稳定电流IZ=10mA, 求限流电阻R的值; (2)求整流元件的 整流电流ID及最高反 向电压UDRM各为多少? 1、IL=UL/RL=8/800=10mA
Y A+( B+C )( A+ B+C )( A+ B+C )
A+ BC ( A+ B+C )( A+ B+C ) A+ BC ( A+ AB + AC + A B+ BC + BC +C ) A+ BC ( A+C ) A+ A BC + BC A+ BC F AB + A B BC + B C(AB + A B)+ (BC + B C)

2013中国矿业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电工C)复习要点解析

2013中国矿业大学电工学简明教程(电工C)复习要点解析
2 1 2 2
③ 不作用电源的处理: E = 0,即将E 短路; Is=0,即将 Is 开路 。 ④ 解题时要标明各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若分电流、分电压与原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相反时,叠加时相应项前要带负号。 ⑤ 应用叠加原理时可把电源分组求解 ,即每个分电路 中的电源个数可以多于一个。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1: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a a + + + + + E1 E1 E2 E2 – – I – – R3 I3 U0 R2 I1 R1 I2 R2 R1 – b b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 E = U0= E2 + I R2 = 20V +2.5 4 V= 30V 或:E = U0 = E1 – I R1 = 40V –2.5 4 V = 30V E 也可用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 E – R0 电压源 由图a: U = E- IR0 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 I + U – RL IS
R0
I U + R0 U –
RL
电流源 由图b: U = ISR0 – IR0
E IS R0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 例 1: 电路中1 电阻中的电流。 2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路如图,已知E1=40V,E2=20V,R1=R2=4, 例 1: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a a + + E1 E2 R0 – – R3 I3 R3 I3 + I1 R1 I2 R2 E _ b b

电工学复习总结资料

电工学复习总结资料

电⼯学复习总结资料第⼀章矿⼭供电系统1、矿⼭供电——矿⼭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问题。

任务?为什么要⽤电能作为主要动⼒?)2、电⼒系统——电能由各种形式的发电⼚产⽣,经过输送、变换和分配,到达分散的电能⽤户,这些⽣产——变换——传输——分配——消费的环节,组成的⼀个有机整体,叫做电⼒系统4)、变、配电所:变电所是汇集电能、变换电压、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它由各种电⼒变压器和配电设备组成。

不含电⼒变压器的变电所称为配电所。

(作⽤、区别、分类)5)、电⼒⽹:是指将输电线路,变、配电所和电⼒⽤户联起来的这⼀整体。

是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任务2)、设备的额定电压:能使供电、⽤电设备正常运⾏并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电压。

3)电⼒负荷:是指设备或线路正常运⾏时消耗和损耗的功率之和。

是供电系统规化、设计、设备选型以及发电、输电、变电布局的主要依据。

2)、电⼒负荷的分级:⑴⼀级负荷:当中断供电时,将造成⼈⾝伤亡者,或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损失者,为⼀级负荷。

⑵⼆级负荷:当中断供电时,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损失者,为⼆级负荷。

⑶三级负荷:除⼀、⼆级负荷外,均为三级负荷。

3)、对电⼒负荷的供电要求:⑴⼀级:双电源双回路;⑵⼆级:双回路或专⽤,⑶三级:⽆要求。

4)⼀、对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安全性,可靠性,优质性,经济性5)所谓基本路径是指电能从发电机到电动机(⽤户)所经过的最少环节和最少设备19)电系统结线:指由各种电⽓设备及其联结线根据⼀定的⽅法所构成的供电线路,其功能是汇集和分配电能。

7)母线:⼜称汇流排,是电路中的⼀个节点,是解决⼀个电源与多个负荷之间供电⽭盾的好办法8)供电系统的基本结线⽅式:放射式三种 * ⼲线式两种(树⼲式)* 环状式9)各级变电所常⽤结线⽅式:母线式三种 * 桥式三种 * 线路-变压器组式10)矿⼭供电系统图分析:(深井200⽶以上、浅井100—200⽶、平峒三种100⼀下11)矿井地⾯变电所:⑴靠近负荷中⼼(电能损失少);⑵进出线⽅便(四周有开阔地,施⼯⽅便);⑶避开污染源;(环境⽅⾯)⑷适宜的地质条件(顶底极条件、通风条件、滑坡、采空区、交通⽅便);⑸避开危险区(炸药库、爆破区、多雷区);(6)应有发展的余地(矿⼭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V3
V2
C V
(b)
(a)电压表读数为2V或18V。 (b)电流表读数为5A。
uL=10V
uC
u=10V
UC=10-8=2V
uL – uc=8V
uR=6V
uL – u’c
u’
U’C=10+8=18V
u’C
二、线电压Ul为380 V的三相电源上, 接有一组三角形联结的纯阻性对称负载, 每相电阻R=38Ω,如图所示。 0 U 设: AB 3800 V, 试求: (1)负载的相电流 I AB ; (2)电路线电流 I A ; (3)三相总的有功功率P 解: 0 0
3、(20.5)10=( B )2; (10101. 1)2 = ( E ) 10 (A)10011.1 (B) 10100.1 (C) 10011.01 (D) 21.25 (E) 21.5 (F) 22.25 4、 F= A + B + C 则: F = ( B ) (A) A + B + C (B) A B C (C)
AB + AC + AB + BC + AC + BC
AB + BC + AC
(2) 根据化简逻辑式写出逻辑逻辑真值表
F AB + BC + AC
(3) 分析逻辑功能
当输入端全为“ 0 ”
或“ 1 ”时,F = 0 ;
其余情况时F = 1,故
称逻辑电路为“不一致”
电路。
5、旅客列车分为特快A,直快B和慢车C, 它们的优先顺序为:特快、直快和慢车。 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趟列车从车站开出, 即只能给出一个开车信号。 请用与非门和非门设计满足上述要求的 开车信号控制电路。 规定:当A,B,C的值为1时表示列车开出, 值为0时表示未开出。 令FA表示A车的开出信号,FB为B车的开出信号, FC为C车的开出信号, 其值为1表示允许开出,为0时表示不允许开出。
4、分析图示的组合逻辑电路
解:(1) 根据逻辑图,写出逻辑关系式并化简
F A F1 B F 1 C F1
A ABC B ABC C ABC
A ABC + B ABC + C ABC
ABC( A + B + C )
( A + B + C )( A + B + C )

u01
2k
_ + _ +

uo

u02
1.1k
ui2
u01=-(10/2)ui1=-5ui1
u02=ui2
uo=(1+4/2)uo2-4/2uo1=3uo2-2uo1
第十二章
直流稳压电源
1、在图中,已知RL=80Ω,直流伏特计V的 读数为110V。试求: 1)直流安培计A的读数; 2)整流电流的最大值: 3)交流伏特计V1的读数。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忽略不计。
二、选择 1、TTL电路在正逻辑系统中,以下各种输入中 相当于输入逻辑“0”的是(A )。 A.通过电阻510Ω接地 B.通过电阻2.7kΩ接电源 C.通过电阻2.7kΩ接地 D. 悬空 2、理想二极管电路如图,则电压Uo值为( A ) 该电路能实现( E )逻辑功能 (A)0V (B)4V (C)6V (D)12V (E)与 (F)或 (G)非 (H)与非
(1)β=50 时的静态值: 由直流通路知:
(2)求β = 50 时的 Au 、Aus 、ri 和ro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如图所示:
(3) 改用β = 100 的晶体管后的静态值、Au
2、电路如图。已知:β = 60 , rbe = 1.8kΩ , UBE = 0.6V,ES = 10mV, RS = 0.6kΩ , UCC = 12V 。 1、求静态工作点; 2、画出交流微变等效电路; 3、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和输出电阻; 4、求输出电压Uo 。 答案: (1) IB = 18.2 μA , IC = 1.12mA ,UCE = 5.3V (3) ri = 6.23kΩ, ro ≈RC =3.9kΩ ; (4)Uo = 135mV 。


3
5
a
(a)
iS1
(c)
b
四、 电路如图所示。 (1)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 (2)求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I1 + 100
答案:
I3 I2 2k 500
I1 50mA I 2 15mA
I 3 60 mA
25V 125mA
I’1 + 25V
(2)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 + F AB + A B BC + B C AB + A B) ( BC + B C )
AB + A B(C + C ) + BC ( A + A) + B C
AB + A BC + A B C + ABC + ABC + B C
AB + AC ( B + B) + B C AB + AC + B C 或 AB + AC + BC
解:1) 列真值表:根据逻辑规定列真值表为:
2) 求最简逻辑表达式, 经化简,FA、FB和FC 的表达式分别为:
FA A A FB ABC + ABC AB FC A BC
3) 画出逻辑图为:
FA A A FB ABC + ABC AB FC A BC
第十四章 时序逻辑电路 1、试按图所示的输入波形,分别画出: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和下降沿JK触发器Q端的波形 设各触发器的初始态为“1”。 Q Q
1、IA=UO/RL=1.38A
2、IDRM=2 2 IA=4.33A 3、UV1=UO/0.45=244.4V
2、电路如图所示:其中负载RL=800Ω, 输出直流电压UL= 8V,桥式整流、 电容滤波后的电压为18V。 (1)若稳压管 稳定电流IZ=10mA, 求限流电阻R的值; (2)求整流元件的 整流电流ID及最高反 向电压UDRM各为多少? 1、IL=UL/RL=8/800=10mA R=(18-8)/(IZ+IL)=10/20=0.5KΩ 2、整流元件的电流:ID=(1/2)(IZ+IL)=10mA 取:U=18/1.2=15v 则:
I AB U AB / R 380 0 / 38 100 A
I A 10 30 0 30 0 17.33 30 0 A
P 3U l I l cos 3 380 17.33 1W 11413W
第九章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1、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管的三个极电位分别为 –2.5V、–3.2V、–9V,这三极管的类型是( 2 ); 分别代表管子的三个极是( 6 ); 此管工作在( ) 11 (1)PNP型Ge管 (3)NPN型Ge管 (5)e 、c、b (7)b、c、e (9)饱和区 (11)放大区 (2) PNP型Si管 (4) NPN型Si管 (6) e、b、c (8) c、b、e (10)截止区
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一、 求电路中的电压UAB,UBC,UCA和UBD。

2V
C
+
D
5
A 12 B +
20 E
I
30
1 6V
F
U AB 3.14 V
U CA 2V
U BC 1.14V
U BD 3.05V
二、用叠加原理求电路中的电压U1和电流I1,I2。 设:(1) US=2V; (2) US=4V; I I2 2A + + 1 (3) US=6V。 2 US 9V 3
8V (a)
1.875 + 7V (a)
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一、已知下图(a)所示电路中各电压表的读数 (有效值):V1为6V,V2为10V和V3为10V。 图(b)所示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有效值): A1为5A,A2为8A和A3为4A。 求: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读数。
R
L A A2 A1 C ( a ) L A3 R
S DC R
I”1
P 25 I1 25 (0.05) 1.25W
100
I’3 I’2 2k 500 125mA I”2 2k 100 I”3 500
US单独作用
IS单独作用
五、 求如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 6 3A 4
+
5 a 6 b 2A 10 10 10 + 10V (b) a a 13.75 + 55V b (b) b 5 2A b a

4 + U1

(1) US=2V
+
I1 9V
2A
3 4 U1 2
I2
+
2V
+
9V单独作用:
+
I’1 9V +
2A 3 4 U’1 2A 3 4 + U’’ 1 2
I’2
+ US
2A单独作用:
+
I’’1 9V
I’’2
+

2

US
2V单独作用:
+
3、试分析图中各电路能否正常放大交流信号, 并说明理由。
图(a)不能放大,集电结正偏,Ui 被短路。 图(b)能放大,D 管反偏起补偿作用。
图(c)不能放大,Ui 被+UCC短路。 图(d)能放大。
图(e)能放大。D反接呢? 图(f)不能放大,Ui 被EB 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