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合集下载

北美华文文学

北美华文文学

北美华文文学
北美华文文学
北美华文文学,指的是在北美洲创作或发表的中文文学作品。


为一个地区,北美洲包括美国、加拿大和一些中美洲国家,其中华人
数量众多,也孕育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中文文学创作和出版。

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华人作者
也开始在北美洲尝试创作和出版中文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多
元文化背景,涵盖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潮流。

通过对
语言、题材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尝试,北美华文文学也逐
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在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版和传媒机构也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机构陆续创立了中文文学杂志、
文化网站和书籍出版社等,为华文文学的创作、推广和传播提供了平
台和资源。

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和交流也推动了北美华文文学
的深入发展。

北美华文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传统文学、现
代文学,也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类型。

其中,不少作品关注着华人社区的生活、文化和历史,也有一些作品展现了
大千世界中的人类情感、精神和社会问题。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华人
社区的多元性,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关注了这个快速发展的社群。

总的来说,北美华文文学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学领域,既有承传
传统的作品,也有开创新风的创作,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华人
社区的生活和历史,也展现了华文文学的繁荣与活力。

最新-海外华文文学完整性 精品

最新-海外华文文学完整性 精品

海外华文文学完整性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回顾与分析海外华文文学主要指中国本土之外作家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双语写作的华人作家用非汉语写作又被翻译成汉语的作品。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则指上世纪初以来发生在海外各国的汉语文学,目前分布于70多个国家,大致可分为东南亚、东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不同板块,近年来南美华文文学也有所兴起。

近30年来,包括大陆、台湾、港澳在内的百年中国文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而百年中国文学除在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在内的本土取得成就外,也在海外有了丰富的延伸和重要的影响。

一是中国作家旅居海外的创作;二是华侨、华人在东南亚、东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地创作形成的居住国华文文学,这种华文文学属于居住国文学,但其以第一代移民和华侨身份创作的文学,与中国文学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香港、台湾的公民身份政策和欧美等国的移民政策,使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与中国也仍有密切关系;三是各国汉学家对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也可包括非华人用华文创作的作品,但数量很少,这虽不是华侨、华人所写,但反映出百年中华民族新文学的世界性影响,也构成对民族新文学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其中用中文写作的内容。

这三种形态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文化传统在世界的传播,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的主要内容,也与百年中国文学构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其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雅与俗等重大问题上的实践及其经验已产生世界性影响,并使得汉语文学成为世界性语种文学,推动着世界各语种文学多元共生秩序的形成。

而其本身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也是世界文化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海外华文文学在近百年中生存强韧、发展强劲,1980年代以来遍及的国家更多,创作更丰富,提出的课题更多样,而其分布广,个人性文学活动多,显得散零、边缘的文学现象中有更深层的内在联系。

面对这样的文学存在,展开整体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即在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块、国别的华文文学,探寻其内在联系,展开海外华文文学的经典化研究,在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课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最新版)目录1.引言: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和意义2.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3.海外华文文学的特点4.海外华文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5.结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正文一、引言: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和意义海外华文文学是指在海外华人群体中创作、传播和使用的华语文学作品。

其作者主要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他们以华语为载体,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

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华人移民海外,华文文学开始在海外落地生根。

早期的华文文学作品以描写华人的生活和奋斗为主,如《华侨先锋》、《海外游子》等。

20 世纪中期,海外华文文学开始融入当地的文化,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如陈映真、黄碧云等。

21 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更加多元化,既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对当地文化的融入和创新。

三、海外华文文学的特点海外华文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其次,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华人在不同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再次,它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既有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有当地文化的融入;最后,它以华语为载体,体现了华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地位。

四、海外华文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和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另一方面,华人群体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融合也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挑战。

未来,海外华文文学将继续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和互鉴的重要桥梁。

五、结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品

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品

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品
华文文学是指以汉语为创作语言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华文文学作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1.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作品批判社会现象,揭示人性的丑恶。

2. 茅盾,《子夜》、《春蚕》、《家》等,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3. 老舍,《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他以深入社会底层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思考而著称。

4. 钱钟书,《围城》、《管锥编》等,他的作品以幽默讽刺和对人性的剖析见长,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一。

5.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她是华语文学中最具个人风格和独特视角的作家之一,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而闻名。

6. 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他的作品以鲜明的
写实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而引起广泛关注。

7. 陈忠实,《白鹿原》、《活着就为了报仇》等,他的作品以
宏大的叙事和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描写而知名。

8. 莫言,《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等,他是中国当代文
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作品融合了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

除了以上列举的作家,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华文文学作家,如
沈从文、杨绛、王安忆、张炜等,他们的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题
材和风格,丰富了华文文学的多样性。

这些作家的作品在不同的时
期和背景下,通过对人性、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的思考和揭示,
展现了华文文学的独特魅力。

欧洲华文文学

欧洲华文文学

欧洲华文文学是指在欧洲地区以中文写作、传播和阅读的文学作品。

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华人在欧洲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文化传承。

欧洲华文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一些华侨在欧洲定居,开始用中文写作并出版文学作品。

20世纪初,随着欧洲地区的华人移民数量增加,欧洲华文文学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华文文学经历了一段低潮期,但在战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欧洲华文文学的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

作品的主题涉及到华人在欧洲的生活、文化传承、身份认同、情感体验等方面,反映了华人在欧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复杂的心理状态。

欧洲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黄永玉的小说《海上花列传》、陈丹青的散文集《纽约客》、林清玄的《人生的智慧》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欧洲华人社区中广为流传,也受到了欧洲读者的关注和欣赏。

总的来说,欧洲华文文学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不仅反映了华人在欧洲的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第一章海外华文文学概论

第一章海外华文文学概论

第一节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一:命名的特殊性及其意义特殊的文学写作——地域的本土之外,民族语言的边缘性承担着重重叠叠的关系一句话:在漂浮不定的异质环境中以汉语书写情志。

主旋律:流动性——漂泊怀乡放逐冲突寻根二: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⓵为多种历史(海外华人史、海外华文文学史、居住国史、中国本土史)提供了另类诠释。

诗人外交家黄遵宪第一次使用“海外华人”术语。

⓵揭示了海外华文文学承载的双重传统。

⓵推动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汉语的表现功能。

⓵让人们认识海外生存经验如何转换成独特的文学范式。

三: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⓵跨文化的新的汉语文学形态⓵沟通中外文化的门和路⓵在艺术解读中展示“世界性”和“中国经验”的结合。

第二节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认同与中国意识一:什么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身份(Cultural identity)是对一个群体或一种文化的身份认同(感), 也指个人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产生的认同感。

认同感往往源于自豪感。

文化认同与身分政治相似并有重叠,但两者意义并不相同。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五张脸孔:孔子/针灸/功夫/戏剧/熊猫/茶骆家辉(Gary Faye Locke,1950年1月21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华裔民主党政治家,祖籍中国广东台山。

于1997年至2005年间担任华盛顿州第21任州长,是全美首位华裔州长。

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出任第36任联邦商务部长。

[1]2011年3月9日,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骆家辉代表美国政府和人民出使中国,同年7月27日联邦参议院一致通过此一任命,骆家辉因此成为史上首位华裔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移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实质是:一种生存意志的体现,是异质环境里驱逐陌生感、不安全感从而建构心灵家园的努力。

族群的标志唤起温暖的归宿感,并且具有互助的凝聚力,较高层面也是一种文化理想的诉求。

杜维明《文化中国》意义世界:一,大陆港澳台新加坡的中国人,二、马来西亚(28%),泰国10%,印尼菲律宾3%华人世界。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是一种针对海外学习者的华文文学教学课程。

这种教程旨在帮助学习华文的海外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作品、文化历史、文学批评等。

该教程可以以书本形式出版,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或教育机构提供。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的内容通常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关键的文学概念和批评方法。

此外,海外华文文学教程还可以包括与华文文学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社会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教学方法方面,海外华文文学教程通常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讨论、演讲、作业等形式,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提供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文学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可以帮助海外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学,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批评方法,学习者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

海外华文文学概貌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

海外华文文化是从中国的今生基带中汲取营养,是中华文化向外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当地文化旁殖的藤蔓,是中土文学海外花,是居住国本土化的新品种,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中外文化意识融会和冲突的结晶。

他在中国大陆学界的兴起和命名食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们关注到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价值才开始关注并重视。

对于当今海外华文文学的现状一共有以下几点:一、当今的海外华文文学可以分为两大块,以东南亚为中心,商军突起,涌现一大批“双才作家”。

他们亦文亦商,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访华寻根、勾沉文学史料、培养新秀。

以泰华为例,主要代表作家有司马攻、梦莉、姚宗伟等。

欧美以美华为代表,拥有四十多位成名作家,多数来自港台地区,具有多重身份,多数执教高校。

如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欧阳子、杨牧、许达然等。

二、海外华文重镇之所以在东南亚地区有以下几个原因1、历史悠久,有侨民文学转为本土文学共有四五十年不等,新文学已经经历六七十个春秋。

2、地远亲近,于中国三岸邻近,华族传统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与母国保持密切联系,交流频繁,遥相呼应。

3、人多势众,华裔数以百万计,作家诗人也数以百计。

4、重视华教、开办华教,文学新人辈出。

5、精英荟萃,不仅有强大的作家队伍,而且有自己的文学组织家、出版家、编辑家、翻译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家、戏剧影视家和热心家。

三、坚持严肃文学创作,古今东西熔一炉。

“现实主义现代化,现代主义现实化;严肃文学通俗化,通俗文学健康化颇受东南亚文学界赞同。

四、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千方百计寻找出路,海外华文作家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革新,题材十分宽泛,已从过去爱国思乡转为向新土社会现实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富有地方色彩、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信息量极大。

在技术上也日益圆熟,品种丰富,其佳作已不让中国三岸,不可小视。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

近年来华文文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陈美霞华文文学研究具有较为深厚的学科基础与学术积淀。

近三年来,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热点现象。

既有从学术自身生长出来的热点问题,如史料整理与学科建设、陈映真与经典作家研究等,也有反映时代语境与人民心声的学术热点,如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承、华文文学与文化抵抗等议题。

一、学科建设与史料整理作为与改革开放同期起步的学科,华文文学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绩。

学界曾提出“语种的华文文学”“文化的华文文学”“族裔的华文文学”“跨域的华文文学”“复合互渗的华文文学”等概念。

刘登翰和刘小新曾以“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系列论文参与华文文学理论建构。

针对“华语语系文学”的偏执,沈庆利认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最大限度保持该学科跨区域、跨学科、跨疆界的“文化特区”性质,含有探索华文文学全球交流共融之意。

①朱文斌认为应回到具体历史语境,从史料出发,重构和编纂华文文学史。

受客观条件所限,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相比其他学科难度更大。

近期,华文文学史料搜集整理乃至数据库编撰成为学界热点。

2023年白杨教授的“百年海外华人文学社团、期刊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9年赵作者简介:陈美霞,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祖国大陆台湾文学学术史研究”(FJ2021B085)。

①沈庆利:《论“跨境华文文学”的提出》,《暨南学报》2023年第9期。

095学术动态稀方教授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2022年凌逾教授的“香港当代报章文艺副刊整理与研究(1949—2022)”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赵稀方围绕“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研究”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在《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发表多组相关文章。

2023年程桂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下香港的内地作家轶作辑考、年表编撰与整合研究”也与香港文学史料整理相关。

世界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1)二、所谓华文文学,是指用汉语言文学写成的文学作品,均称作世界华文文学。

(1)年4月22日创刊于美国旧金山。

(3)le勒指新加坡),于年创办。

(3)(4)(6)(一)海外华文文学既具有与中国文学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又呈现出了与中国文学迥然不同的多姿多彩的独特风貌。

(6)(二)海外华文文学大都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家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因此较少创作流行小说。

(8)(三)语言运用上浓郁的本地色彩。

(9)八、海外华文文学,主要取决于作家的辛勤劳作与海外华人共同的努力,同时也取决于华语、(10)1920年7(11)十一、1924生。

代表:活跃的理论家,又是有成就的诗人和小说家。

(14)14)(14)盟的成立,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台湾进步作家的空前团结。

(15)17)70年代大崛起做准备。

1966(18)十五、完成于民者和地主阶级的双重压迫、盘剥下,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

(31)42-46)吴浊流说:“回想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是因为我们在殖民地生存的本省知识阶段,任你如何能忍耐善处,最少限度也要遭受到像这部小说中的主角一样的精神上的痛苦。

所以,我写这部小说来给有心的日本人看看,并且留给我们后代的人知道。

”正是这种使命感推动者吴浊流冒着生命危险,写成这样一部在当时不可能发表的不朽作品。

貌,高度概括了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等真实面貌,对日本殖民主义同志下的台湾人民的悲苦境遇,身心所受到的巨大创伤以及他们不甘忍受异族压迫、奴役,盼望祖国强盛的心愿,作了全景式的逼真描绘。

整部组品充满着高涨的民族意识和强廊中不可多得的杰出典型形象。

为日据时期台湾爱国知识分子在悲苦境遇中的觉醒和抗争的典型人物:①充满义无反顾的反抗精神。

作为日本殖民地的“贱民”,胡太明对奴隶生涯有着切肤之痛,种族歧视、经济掠夺、文化奴役,将其逼上反抗的道路。

他慷慨题诗:“志为天下士,岂甘做贱民?……同心来复旧山河,六百万民齐奋起,誓将热血为义死。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一)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教程1. 引言海外华文文学是指在海外华人社群中产生的以华文为主要创作语言的文学作品。

本教程旨在帮助资深创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创作海外华文文学作品。

2. 确立主题在创作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之前,首先要确定作品的主题。

主题可以包括个人成长、文化冲突、身份认同等。

确立主题有助于作品更具针对性和深度。

3. 挖掘故事素材寻找合适的故事素材对于创作海外华文文学至关重要。

可以从自身经历、家族故事、华人社群中的故事等方面寻找灵感。

挖掘故事素材需要耐心和观察力。

4. 打磨人物形象创作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是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关键之一。

要塑造立体的、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需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刻画。

5. 技巧运用在创作海外华文文学作品过程中,还可使用一些技巧提升作品的质量,如运用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回忆、倒叙等叙事方式。

6. 语言运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要求准确、生动,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海外华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注意避免语言过于华丽或繁复,保持简洁清晰的表达方式。

7. 文化背景输入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适度输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华人历史、传统文化、当地社群习俗等,有助于作品更加贴近读者和文化背景。

8. 后期编辑创作完成后,进行后期编辑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通过修正语法错误、改进表达方式、调整结构等,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完整性。

9. 发布与推广完成后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发布与推广。

可以选择在线创作平台、文学杂志、社交媒体等途径。

同时,积极参与相关的文学活动和交流,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10. 持续学习与创作创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持续学习与创作新的作品,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技巧。

以上是一份关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详细教程。

希望能够对资深创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创作出更具深度和魅力的作品。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

海外华文文学教程摘要:一、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与背景1.定义2.背景与历史发展二、海外华文文学的特点1.跨文化性2.身份认同3.艺术表现形式三、海外华文文学的主要类型1.移民文学2.留学生文学3.跨国婚姻文学四、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1.代表作品2.代表作家五、海外华文文学的价值与影响1.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2.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3.对于海外华人社群的意义正文:海外华文文学是一批以华文作为创作语言,由海外华人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了海外华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在文化碰撞中所体验的困惑、挣扎和身份认同问题。

海外华文文学的背景与历史发展可追溯至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华人移民潮的兴起,海外华文文学开始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

20 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日益繁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

海外华文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跨文化性、身份认同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

跨文化性体现在作品所反映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现象;身份认同问题则是海外华人作家在异国他乡所面临的关于自我与他者、祖籍国与居住国的关系问题;艺术表现形式上,海外华文文学既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又吸收了所在地文化的养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外华文文学的主要类型包括移民文学、留学生文学和跨国婚姻文学。

移民文学主要反映了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困境、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留学生文学则关注年轻一代海外华人在求学过程中的成长与反思;跨国婚姻文学则从女性视角出发,探讨了跨文化婚姻中的爱情、家庭与身份认同问题。

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众多,如美国作家哈金、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台湾作家李敖等。

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也为我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启示。

总的来说,海外华文文学具有极高的价值与影响力。

它为世界文学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我国文学提供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参照与借鉴。

世界华文文学复习资料徐丽芳整理

世界华文文学复习资料徐丽芳整理

世界华文文学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来创作的文学,通称世界华文文学。

特性:故土性、融合性、本土性(杜国清“文化传统”、“本土精神”、“外来影响”)——台湾文学(中国属性)时限性:指从台湾被割让、沦为日本殖民地后开始,直到今天处于与大陆相异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质的文学。

特点: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强烈的文化性孕育期:1919年秋,应声会1920年1月,蔡惠如,林献堂等“亲民会”——标志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办《台湾青年》1921年10月17日,蒋渭水“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报》最早白话文学作品:追风的诗歌、〈她要往何处去〉摇篮期:提倡白话的文章:陈忻〈文学与职务〉,甘文芳〈实社会与文学〉,陈瑞明〈日用文鼓吹论〉张我军〈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为台湾文学界一哭〉、〈请合力拆下这座败草的破旧殿堂〉文坛“清道夫”的美誉;旧派:连雅堂、郑军我等;新派:张我军、赖和、杨云萍“三杰”张我军“清道夫”〈乱都之恋〉——第一部白话诗集。

赖和——台湾“鲁迅”,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斗热闹〉〈善讼人的故事〉等“文学是社会的缩影”。

杨云萍〈光临〉〈黄昏的蔗园〉〈秋菊的半生〉成熟期(1926-1937):“黄金十年”,1930年黄石辉〈怎么不提倡乡土文学〉——最早提倡乡土文学。

1934年成立“台湾文艺联盟”——“以联络台湾文艺同志,互相图谋亲睦以振兴台湾文艺”为宗旨,11月〈台湾文艺〉创刊,日据时期寿命最常,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杂志,其后有〈台湾新文学〉。

杨逵,“文坛的老兵”“压不扁的玫瑰花”成名作〈送报夫〉,〈春光关不住〉最有影响和代表性。

吕赫若,〈财子寿〉获得首届台湾文学奖,讲究技巧,结构完整朱点人,“麒麟儿”,杨守愚低潮期(1937-1945):吴浊流,“记录历史的人”〈亚细亚的孤儿〉被公认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雄壮的叙事诗”,〈先生妈〉政治讽刺精品。

光复后的台湾文学未辉煌的原因:一、台湾的光复虽然使台湾人民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泰国华文文学资料

泰国华文文学资料
PL3084.4 MNHWY. 湄南河文艺. [曼谷] : 陶松斋.
PL3084.4 Tghw.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文集. [曼谷] : 泰国华文作家协会, 1991.
PL3084.4 Xxwy. 星暹文艺 /[星暹文艺]版作者;马耀辉等 编. 曼谷 : 星暹日报日社, 1994.
诗歌结集
PL3084.41 Sdsj. 诗的世界 / 思思译. [曼谷] : [泰华作协], [199?].
PL3084.5 Cjbs. 澄江白水. 三原李靖 / 澄江白水著. [曼谷] : 泰华文化事业出版社, 1980.
PL3084.5 Cmg.Th. 司马攻, 1933泰华文学漫谈 / 司马攻. 曼谷 : 八音出版社, 1994.
PL3084.5 Cmg.Th. 司马攻, 1933泰华文学漫谈 / 司马攻. 曼谷 : 八音出版社, 1994.
PL3084.1 THWXU. 泰华文学年刊. 泰国 : 泰华写作人协会.
文学特刊
PL3084.1 Tnhw. 泰南华文文艺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特刊 / 曾 德华主编. [合艾] : [泰南华文文艺协会], [1999].
作家传记
PL3084.3 Nlm.T. 年腊梅. 泰华写作人剪影 / 年腊梅. [曼谷] : [八音出版社], 1990.
PL3084.43 Bjhi. 北京会见诗.巴差. 新加坡 : 万里文化企业公司, 1976.
PL3084.43 Bjhj. 北京会见诗钒筒ٛ / 沈逸文. 新加坡 : 万里文化企业, 1976.
1
PL3084.43 Cgdr. 崇高的荣誉 /杨耕. 香港 : 上海书局, 1970.
PL3084.43 Fyyh. 风雨耀华力. 香港 : 地平线出版社, 1983.

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前景

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前景

海外华文文学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前景陈贤茂中国人移居海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

《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延年益寿药。

据说徐福等人后来到了日本,就在日本住下来了。

如果传说属实,那么,徐福率领的数千童男女,就是第一批移居海外的华人了。

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也有部分中国人为避战乱而移居朝鲜、日本。

在日本的一些古代史书中,就有关于汉族“归化人”的记载。

由于年代久远,这些人早已由归化而同化了。

到了唐代,中国与外国的交通,无论陆路或水路,都非常发达。

中外通商贸易,也十分繁盛。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达,中国人旅居海外的逐渐增多。

为避战乱而移居海外的,数量也不少。

从唐代以至于近代,旅居海外的华人通常被称为唐人,华人聚居区称为唐人街,这固然是由于唐朝国力强盛的缘故,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唐代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增多,因而使唐人成了海外华人的通称。

在明代以前,中国人居留海外(无论长期或短期),还是少量的。

明清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了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的历史。

考其原因,一是闽粤沿海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水旱频仍,天灾人祸,大批破产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出国谋生。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由于战乱或改朝换代等政治上的原因,迫使许多中国人移居海外。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发美洲以及掠夺东南亚殖民地的资源,迫切需要大批劳工,于是更促成了中国人的移民浪潮。

据统计,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止,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一千万人,到今天,估计总数已达五千万人。

明清以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由于人数少,大多已被当地居民同化。

明清以后,由于移民众多,而且多是聚族而居,形成独特的华人社会,因而即使数代以后,也仍然保留着华人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以及共同的心理素质,不易被当地居民所同化。

如果对海外华人社会加以深入考察的话,可以发现,血缘关系固然是保持民族感情的基础,而广泛存在于华人社会的华文教育、华文报刊、华文文学等,更是维系华人民族特性、民族意识的重要纽带。

海外华文文学名词解释

海外华文文学名词解释

海外华文文学名词解释1、定义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地区用汉语写作的文学,是中华文化外传以后,与世界各种民族文化相遇、交汇开出的文学奇葩。

2、生成原因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家绝大多数是从中国移居海外的华人,在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时,他们体验着异域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对比,他们在异域生存面临种种挑战,于是他们提起笔进行文学创作,他们采取文学创作的方式目的:(1)思乡抒怀: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2)记录生存现状:如《野生植物》、《春天,遂想起》(3)感受异国文化:如《伦敦爱情故事》逐渐地,创作作家越来越多,作品也越来越多,进而成为一定的文学现象,故而生成了海外华文文学。

3、主要特征(1)故土性(故乡性):展现中国经验与世界性的结合回望故土,失根漂泊,回归的渴望:余光中《乡愁》云鹤《野生植物》文本中体现对中华传统的固守:《龙子》《齐人老康》(2)融合性,沟通中外文化异族交往、生存困境等题材的写作语言的混杂性“出世仔”、番仔婆艺术技巧上的学习欧美华文文学(3)本土性:融入异域文化对当地景观、民族风俗、价值观、审美观、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表现。

语言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德士、巴士、波立(警察)、沙越哩(你好)、娘惹(侨生女子)等。

4、中国意识指什么,有何具体表现(1)海外华人的“中国意识”“中国意识”涵盖所谓的“爱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祖国”、“传统”、“炎黄文化”等词语群所包含的意义。

身份批评:来源于外界的压力,首先是西方的入侵导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增强,拯救中华的理想由此生发。

移民海外更敏感于自己的民族身份;二战后各国或地区逐渐经历华侨到华人的身份变动;华侨更多民族意识,与爱国联系在一起;华人则更多趋向落地生根,与居住国紧密关联。

在海外用汉语写作也是一种中国意识的体现。

(2)文学中“中国意识”的表述①对乡土中国的书写:思乡、故土回忆、家园记忆、童年忆往等。

个人性的“故乡图景”:有的是作家记忆中真实的故土,有的则是父辈祖上口述流传的故乡图景。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海外华文文学是指在海外华人社区产生的华文文学作品,它是中国文学的一种延伸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交融的特点。

海外华文文学的现代转型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海外华人社区的变迁,其创作主题、风格和表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本文将从创作主题、风格特点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主题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在过去,海外华文文学主要关注华人社区的生活、情感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题材,如《客园》一书描绘了华人在海外的困境和追求。

而现在,随着海外华人社区的多元发展和文化融合,创作主题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既有关注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作品,也有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的作品。

近年来许多海外华文作家开始关注女性议题、种族问题和同性恋议题等,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探讨这些社会现象。

海外华文文学的风格特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过去,海外华文文学在风格上更多地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喜欢运用华文诗歌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如喜欢运用暗示和联想等手法进行意境的构建。

而现在,随着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创新和与当地文学的交流,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如小说、散文和纪实作品等,使其更贴近当地社会和文学市场。

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作家开始将中西文化相结合,运用双语和双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广泛的吸引力。

海外华文文学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过去,由于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环境的限制,海外华文文学更多地是通过文字和书籍进行表现和传播。

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海外华文文学的表现方式也得到了扩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华文作家开始通过博客、微博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来发布创作和与读者交流,使得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被读者所接触。

海外华文作家还通过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学节,与其他地区的作家进行合作和交流,促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国际化进程。

欧澳华文文学的成就

欧澳华文文学的成就

欧澳华文文学的成就
欧洲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的一大版块,已经有百余年历史,是华文文学藏龙卧虎之地,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欧华文学作品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传播中华文化传统方面也最为有效。

近几年来,欧洲华文文学创作异军突起,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的会员们在短短几年里接二连三地出版个人专辑,且题材日趋多样化,表现的主题逐渐由抒发个人情感和思乡愁绪,转向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以及向更深层次推进。

其次,晚清陈季同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家,他的法文版中篇小说《黄衫客传奇》和“中国独幕轻喜剧”《英勇的爱》在欧洲反响强烈。

最后,21世纪初,早期欧华文学的诸多重要作品在中国大陆问世,为中国文学界和广大读者所接纳,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看,这也是新世纪欧华文学的重要展现,改写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某些重要篇章。

欧洲华文文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
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华侨 文学”又是海外华文文学的源头及其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失去了华侨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将不完整。随着时代的变迁, 尤其是20世纪6、70年代之后,出于种种考 虑,越来越多的的海外华侨,加入了所在 国的国籍,成为了海外华人。海外的华侨 社会也开始转型为华人社会。
欢迎各位同学在这里和我一 起学习和研讨——
一、为什么要学习海外华文文学?
1、认知全球化浪潮的时代特性 2、感受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 3、理解文化身份的塑造流程 4、认识文学发展的空间拓展 5、培养宽阔开放的国际视野
6、强化文学欣赏的基本功力
二、什么是海外华文文学?
流散文学(Diaspora Literature),世界各地 的跨国移民在异质文化语境中创作出来的文学 作品。 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境外的华人依据其特 定的国际性的移徙、迁流和居住经历创作出来 的汉语文学。 北美新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中 国大陆移居美国、加拿大,或赴上述两国留学、 访学、经商、打工、陪读等的华人依据其特定 的国际性流散经历创作出来的以小说为主的华 文叙事文学。
多伦多作家群
• 由于作家大都旅居多伦多,故有“多伦多作家群”之 称。 • 他们的作品屡屡在中国大陆、台湾获奖。 • 洛夫认为:他们的作品最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加拿 大的移民生活,表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可读 性甚高。 • 代表作品:由加拿大中国笔会发起,吴华、孙博、诗 恒共同编辑的小说集《西方月亮》与《叛逆玫瑰》, 共收入短篇小说17篇。 • 此外还有:张翎《女人四十》,曾晓文《网人》、 《卡萨布兰卡的百合》、《苏格兰短裙与三叶草》、 《旋转的硬币》,陈河的《夜巡》、《无花果树下的 欲望》等。 • 李彦、孙博、张翎等的小说,被多伦多大学等多所大 学列为教学参考书;


华侨文学阶段,文学表达与隐含的 是“落叶归根”的情怀:“乡”—“国” 观念是一体的,都是指向作者出生 与成长的故乡和母国。 华人文学阶段,文学表达与隐含的 思绪,便由“落叶归根”转变为“落 叶生根”;“乡”—“国”观念发生分 离:乡是出生成长的故乡,国则成 为现今的国籍所在国。 华裔文学阶段,“乡”—“国”观念 再度合一,但此乡已非彼乡,此国 也已非彼国,二者已经共同指向着 作者出生与成长的乡与国了。
海外华人:
• 从广义上看,海外华人是泛指在海外各 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具有广义的中华 民族成分的人”。这里,所谓的“中华 民族成分”,起码是包括了血统因素、 文化与民族认同等含义。简单的说,就 是不论是完全、部分或者少部分“具有 中国血统”、认同中华文化、认同自己 华人身份的人,我们都将其称为华人。
• 海外华文文学大致经历了五个主要浪潮: 早期留学生文学、流亡文学、移民文学、 华人文学、华裔文学; • 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华侨 文学、华人文学、华裔文学三个阶段。
1.华侨文学:
华侨文学,是指侨居在海外而仍然保持中国国籍 的中国公民的文学创作。 • 侨居在海外的中国公民,“包括四个要素:①中 华民族成分的要素。即具有广义的中华民族血统 及其民族共同特征的人(民族成分)。”“②侨 居海外的要素。主要是以经济、谋生为目的的海 外侨民”;“③中国国籍继续保持的要素。这是 法的概念,是区别于外籍华人或外籍华族的根本 依据。”“④具有中华意识的要素。 • 整体而言,华侨是一个有强烈中华民族意识的移 民群体。就个体而论,”应该是具有“华侨意识 的人才能称为华侨。
八 海 外 华 文 文 学 的 主 要 特 点

由于各国政治、文化、民族构 成等因素千差万别,海外华文 文学也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并随所在国国情的不同而呈现 出各种特点;大体上却都经历了 由华侨文学向华人文学和华裔 文学,由中国文学的分支向所 在国多元文学中的少数族裔文 学的转变之路。

1.海 外华 文文 学中 家国 观念 的变 化
• 尽管狭义的华人文学与华裔文学,开花 结果在海内外,但是由于创作主体都是 “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国民”;因此, 就只能是归属与所在国文学之中了;是 所在国多元民族文学中的一元——华族 文学。
三、海外华文文学的相关历史问题
华人移民史、海外华文文学史、北美 新华文文学史、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史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外移民的呢?应该是有中 国人的时候就开始了。考古学家考证出:夏王朝灭亡的时 候,就有夏王朝的子民漂洋过海,最远的甚至到了南美洲; 商纣王的叔叔子胥余,则在朝歌陷落时逃到了朝鲜,建立 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 。七世纪开始移民 南洋,十九世纪移民北美,20世纪初移民欧洲。现在海外 的华人已将近六千万。
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四、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10-1930):华工文学——《埃仑诗 集》 第二阶段(1931-1949):华侨抗战文学——《京 华烟云》 第三阶段(1950-1979):台湾留学生文学——白 先勇、於黎华等 第四阶段(198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新移民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稍有不同)
狭义的华人文学:
• 是专指海外华文文学在发展途中因 创作主体身份变化,从而“具有中 国血统的外国国民”的文学创作。
3、华裔文学
• 华裔文学,则是指在居住国生长,并且 拥有居住国国籍的华人的文学创作。 • 这些海外的华人的后代,不仅一出生就取 得了居住国的国籍,而且,在成长的过程 中也较为自然地融入了当地社会。 • 由于具有双重的文化背景,他们在写作 之中呈现出有别于华侨文学和华人文学 的鲜明特征,从而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
温哥华作家群
加拿大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陈浩泉 梁锡华 、林婷婷、洛夫等 以散文创作为主 林婷婷:《拖车异乡人》 陈浩泉:《紫荆、枫叶》 梁锡华:《爱恨移民曲》《怀乡记》《如 寄集》
六、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史
第一阶段(1979-1983):港澳文学研究 第二阶段(1984-1988):台港澳文学研究 第三阶段(1989-1991):台港澳及东南亚华 文文学研究阶段 第四阶段(1992年迄今):海外华文文学的全 方位研究 (研究范式:点——线——面——体)
• 从狭义上看,海外华人是特指20世纪中期 以后,出现在海外、尤其是在东南亚新 兴国家的具有中国血统的所在国国民; 即“具有中国血统的外国国民”―― “华 人这个新概念,是用来形容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东南亚新兴国家的华裔公 民”;“在过去几百年中,这些华裔大 多数是侨居者,但是在20世纪下半叶, 这些侨居华人变成当地公民的过程,却 是一种新颖的,也是重要的历史现象
五、北美新华文文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983-1989):初创阶段, 以苏炜、查建英为代表; 第二阶段(1990-1994):发展阶段, 以曹桂林、周励为代表; 第三阶段(1995-1999):深化阶段, 以严歌苓、张翎、阎真等为代表; 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新变阶 段,以郁秀、裔锦声、艾米等为代表。
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
• 华侨文学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部分。因为, 有不少华侨作家,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的华侨 作家,最终并未成为海外华人;他们选择了“归根” 之路。就“国民”身份而言,他们始终都还是中国 人。以闻一多、鲁迅、郭沫若等为代表的早期海外 留学生文学,以郁达夫、胡愈之等为代表的抗战时 期的流亡文学,都属于华侨文学。而以方北方、黄 运基、白先勇、严歌苓等为代表的移民作家,作为 侨居在海外的中国公民时期的文学创作,应该属于 华侨文学;但是,当他们入籍当地、成为所在国公 民后的文学创作,就应该归属于华人文学了。
七 海 外 华 文 文 学 其 它 板 块 简 介
东南亚板块:以新、马、泰、印尼四国为主, 其他各国都有,作家数量庞大,创作历史悠 久。代表作家有云鹤、司马攻、黄孟文等。 欧洲板块:作家比较分散,代表人物有: 高行健、虹影、林湄、章平等。 澳洲板块:以澳大利亚为主,代表作家有 庄伟杰、张奥列、武力等。 东亚板块:以日本、韩国为主,代表作家 有:蒋濮、林惠子、李惠新等。
将领白崇禧之子。童年:在战难中颠沛流离并被 “放逐”。 1957年入台大外文系、1958年开始 创作。青年:在困惑与挣扎,1963年赴美国留学, 1965年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
白先勇的创作
A、在台湾的创作 (1960-1962 ), 《金大奶奶》、《玉卿嫂》、《我们的十七岁》、 《我们看菊花去》等。 B、在美国的创作 (1963----) 主要有: 有《台北人》、《纽约客》系列等。 长篇小说《孽子》,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在 寻求新的突破。
因此,广义的华人文学,
• 是泛指海外“具有广义的中华民族成分的 人。”――不论是完全、部分或者少部分“具 有中国血统”、认同中华文化、认同自己华人 身份的人的文学创作。 • 所以,既包括“华侨文学”,也包括狭义的 “华人文学”和“华裔文学”;甚至还包括由 海外华人用汉语之外的语言――本地语言、或 者英语、法语等进行的创作。 • 也就是说,广义的华人文学,强调创作主体是 否为广义的海外华人。只要是广义的海外华人 的创作,不论是用中文,还是用“外语”进行 创作,都应该归为海外华人文学。
• 如曹云华指出:“怎么样来辨别一个人是否是 华人呢?根据目前东南亚华人的具体情况,单 纯从外表上、血统上、语言上或宗教信仰等方 面都难以确认,唯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根 据这个人的民族心理,即他本人的民族认同, 他认为自己是华人,那么,他就是华人。作为 东南亚的华人,这个提法包含了三层意思,首 先,从国籍和政治认同的角度看,他是东南亚 人,如泰国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等等; 其次,从民族认同的角度看,他是华族移民的 后裔,或者具有华人血统;再次,是从文化认 同的角度看,他在文化方面仍然保留了华人的 许20世纪60-70年代来从台湾到美国“留学” 双重“放逐”,意境悲凉 心在边缘,心系中国 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女性主义、现代主义等 主要作家:白先勇、欧阳子、施淑青、李昂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