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第5章 推理与证明技术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 (5)

离散数学 (5)

15
一阶逻辑中命题符号化( 一阶逻辑中命题符号化(续)
例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 正数都大于负数 (2) 有的无理数大于有的有理数 注意: 题目中没给个体域, 解 注意 题目中没给个体域 一律用全总个体域 (1) 令F(x): x为正数 G(y): y为负数 L(x,y): x>y 为正数, 为负数, 为正数 为负数 →y(G(y)→L(x,y))) 或 x(F(x)→ → → xy(F(x)∧G(y)→L(x,y)) ∧ → 两者等值 (2) 令F(x): x是无理数 G(y): y是有理数 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 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 L(x,y):x>y : ∧y(G(y)∧L(x,y))) x(F(x)∧ ∧ ∧ 或 xy(F(x)∧G(y)∧L(x,y)) ∧ ∧ 两者等值
6
谓词: 谓词 表示个体词的性质或相互之间关系的词 谓词常项: 谓词常项:表示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 F: …是人,F(a):a是人 是人, 是人 : 是人 是自然数, G: …是自然数, F(2):2是自然数 是自然数 : 是自然数 谓词变项: 谓词变项:表示抽象的或泛指的谓词 F: …具有性质 ,F(x):x具有性质 具有性质F, 具有性质具有性质 : 具有性质 元数: 元数:谓词中所包含的个体变项个数 一元谓词: 一元谓词 表示事物的性质 多元谓词(n元谓词 ≥ 元谓词, 多元谓词 元谓词 n≥2): 表示个体词之间的关系 有关系L, 如 L(x,y): x与y有关系 , L(x,y): x比y高2厘米 : 与 有关系 : 比 高 厘米 注意:多元谓词中, 注意:多元谓词中,个体变项的顺序不能随意改动
9
例1(续) 续
(2) 2 是无理数仅当 3 是有理数 2 在命题逻辑中, 是有理数. 在命题逻辑中 设 p: 2 是无理数,q: 33 : 2是无理数, : 是有理数 符号化为 q→p, 这是假命题 → 在一阶逻辑中, x是无理数 是无理数, x是有理 在一阶逻辑中, 设F(x): x是无理数, G(x): x是有理 数符号化为 F ( ( 22 ) → G (3 )3 ) F ) → G( (3) 如果 如果2>3,则3<4 , 在命题逻辑中, 在命题逻辑中 设 p:2>3,q:3<4. : , : 符号化为 p→q, 这是真命题 → 在一阶逻辑中, 在一阶逻辑中 设 F(x,y):x>y,G(x,y):x<y, : , : 符号化为 F(2,3)→G(3,4) →

离散数学 第五章的课件

离散数学 第五章的课件

xF(x,y,z)yG(x,y,z)
tF(t,y,z)yG(x,y,z) tF(t,y,z)wG(x,w,z)
个体变项符号,其余部分不 变
(换名规则) (换名规则)
或者
xF(x,y,z)yG(x,y,z) xF(x,t,z)yG(x,y,z) xF(x,t,z)yG(w,y,z) (代替规则) (代替规则)
10
实例
例5.4 给定解释I如下: (a)个体域 D={2,3}. (b)D中特定元素 a =2 (c)D上的特定函数 f (x) : f (2) =3, f (3)=2 . (d)D上的特定谓词 F (x) : F (2)=0, F (3)=1; G (x,y): G (2,2)= G(2,3)= G(3,2)=1,G(3,3)=0; L (x,y): L (2,2)= L (3,3)=1, L (2,3)= L(3,2)=0; 求下列各式在I下的真值。 (2) x(F(f(x))∧G(x,f(x))) (F(f(2))∧G(2,f(2)))∨(F(f(3))∧G(3,f(3))) (F(3)∧G(2,3))∨(F(2)∧G(3,2)) (1∧1)∨(0∧1) 1
注意:(3)(4)说明量词的顺序不能随便颠倒
13
实例
例5.5 证明下列等值式。 (1) x(M(x)∧F(x)) x(M(x)→F(x)) (2) x(F(x)→G(x)) x(F(x)∧G(x)) (3) xy(F(x)∧G(y)→H(x,y)) xy(F(x)∧G(y)∧H(x,y)) (4) xy(F(x)∧G(y)∧L(x,y)) xy(F(x)∧G(y)→L(x,y))

x(F(x,y) yG(x,y,z)) x(F(x,y) tG(x,t,z))

第5章推理与证明技术

第5章推理与证明技术

7/1故5/2:020G1∧G2∧…∧Gn→H是永真公式。
8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精品课程
判定定理(续)
“”若G1∧G2∧…∧Gn→H是永真式,但G1, G2, …,Gn H不是有效的推理形式,
故存在G1, G2, …,Gn, H的一个解释I,使 得G1, G2, …,Gn都为真,而H为假,故 G1∧G2∧…∧Gn为真,而H为假,即是说 G1∧G2∧…∧Gn →H为假,这 就与 G1∧G2∧…∧Gn→H是永真式相矛盾,
公式。
7/15/2020
10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精品课程
5.2.2 判断有效结论的常用方法
要求
Г={G1, G2, …,Gn} Г H
也就是 G1∧G2∧…∧Gn→H 为永真公式
因而 真值表技术、演绎法和 间接证明方法
7/15/2020
11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精品课程
引入事实
事实库
规则匹配
新事实
事实=结论?
触发规则
N
公理库
将事实加入到事实库中
Y 结束
7/15/2020
19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精品课程
引入推理规则
在数理逻辑中,主要的推理规则有: ① P规则(称为前提引用规则):在推导的过程中, 可随时引入前提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前提; ② 规则T(逻辑结果引用规则):在推导的过程 中,可以随时引入公式S,该公式S是由其前的一个 或多个公式推导出来的逻辑结果。 ③ 规则CP(附加前提规则):如果能从给定的 前提集合Г与公式P推导出S,则能从此前提集合Г 推导出P→S。
结论:陈某是凶手。
则可描述为:P→R,┐R ┐P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082002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时数:60学分数:4 开课学期:第 2 学期先修课程: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执笔者:傅彦、顾小丰、刘启和、王庆先、王丽杰编写日期:2011.03 审核人(教学副院长):周世杰一、课程性质和目标(用小四号黑体字)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教学目标(本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离散数学是一门理论兼实际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即具有严备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应用科学的特点。

它是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理论课。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离散数学具体内容,更重要的是强调离散数学课程的思想,特别是离散数学中逻辑的概念可以说是贯穿到整个教学中;通过课后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离散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还可以从实验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最关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和了解离散数学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今后处理离散信息以及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日常事物和科研项目,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对那些从事计算机科学与理论研究的高层次计算机人员来说,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工具。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用小四号黑体字)(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用五号宋体加粗)第1章集合论 2学时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概念及表示、集合与元素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几个特殊的集合)、集合的运算。

理解:集合的应用。

了解:粗糙集简介(粗糙集合研究现状、知识与知识库、粗糙集的基本概念、成员关系,粗相等和粗包含)(本部分自学)。

教学方法:问题+实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第2章计数问题 2学时理解:基本原理(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排列与组合(排列问题、组合问题)、容斥原理与鸽笼原理了解:递归关系、离散概率简介、计数问题的应用。

离散数学---推理理论

离散数学---推理理论

名称
西 华
化简式

学 附加式
制 作
假言推理
拒取式
析取三段式
假言三段式
等价三段式
二难推论
基本蕴涵式
蕴涵关系式
A∧BA (A→B) A
A∧BB
(A→B) B
AA∨B AA→B
BA∨B BA→B
(A→B) ∧AB
(A→B) ∧ B A
(A∨B) ∧ AB
(A→B) ∧(B→C) A→C
A∧ B
B
(简化式)
推理过程的证明形式
规范化的形式:
西 华
序号
公式
理由
大 学

B1
E 或 I 或 P 或 …的合取 或 cp
制 作

B2
..

B3
..
……
注意:1)并非B1B2B3 2)Bi的获取:前提、中间结论
构造下列的推理的证明:
前提:P∨Q,P→ R,S→M,S→R, M
西 华 大 学

作 形式系统
自然推理系统P
自然推理系统
特点:可以从任意给定的前提出发,
应用系统中的推理进行推演,得到 的结论在系统中被认为是有效的。
公理系统
特点:只能从几个给定的公理出发, 应用系统中的推理规则进行推演, 得到的结论是系统中的定理。
自然推理系统P
自然推理系统P定义如下:
1.字母表
归纳证明
归谬法(反证法)
附加前提证法
(CP)
西 华
针对这种情况:
大 学
前提: A1,A2,…,An
制 结论: A→B

前提: A1,A2,…,An ,A 结论: B

离散数学(屈婉玲)答案解析5章

离散数学(屈婉玲)答案解析5章
(d) D上谓词 (x,y):x=y.
说明下列各式在I下的含义,并讨论其真值.
(1) xF(g(x,a),x)
(2) x y(F(f(x,a),y)→F(f(y,a),x)
答:(1) 对于任意自然数x, 都有2x=x, 真值0.
(2) 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x,y,使得如果x+2=y, 那么y+2=x. 真值0.
(2)前提:p q, (q r),r
结论: p
(4)前提:q p,q s,s t,t r
结论:p q
证明:(2)
① (q r) 前提引入
② q r ①置换
③q r ②蕴含等值式
④r 前提引入
⑤ q ③④拒取式
⑥p q 前提引入
⑦¬p ⑤⑥拒取式
证明(4):
①t r 前提引入
②t ①化简律
③q s 前提引入
(p (q r))→(p q r)
(p (q r))→(p q r)
( p ( q r)) (p q r)
( p (p q r)) (( q r)) (p q r))
1 1
1
所以该式为永真式.
永真式的主合取范式为 1
主析取范式为∑(0,1,2,3,4,5,6,7)
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
③p ①②假言推理
④p (q r) 前提引入
⑤q r ③④假言推理
⑥q 前提引入
⑦r ⑤⑥假言推理
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
(1)前提:p q, r q,r s
结论: p
证明:
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
②p ﹁q 前提引入
③﹁q ①②假言推理

推理 离散数学

推理 离散数学

推理离散数学
推理和离散数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推理是一种逻辑过程,通过已知的事实或假设来得出新的结论。

在推理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推理规则和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

推理在数学、哲学、法律、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离散数学则是一门研究离散结构和离散量的数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离散对象(如集合、图、树、逻辑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离散数学在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离散数学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证明离散对象的性质和定理。

例如,在集合论中,可以使用逻辑推理来证明集合的一些基本性质,如并集、交集、补集等的性质。

在图论中,可以使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图的一些基本性质,如连通性、欧拉路径等。

因此,可以说推理和离散数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推理是离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方法,而离散数学则是推理在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离散数学结构 第5章 一阶逻辑等值演算与推理复习

离散数学结构 第5章 一阶逻辑等值演算与推理复习

第5章一阶逻辑等值演算与推理主要内容1. 等值式与基本的等值式①在有限个体域中消去量词等值式②量词否定等值式③量词辖域收缩与扩张等值式④量词分配等值式2. 基本规则①置换规则②换名规则③代替规则3. 前束范式4. 推理理论①推理的形式结构②推理正确③构造证明④新的推理规则全称量词消去规则,记为UI全称量词引入规则,记为UG存在量词消去规则,记为EI存在量词引入规则,记为EG学习要求1. 深刻理解重要的等值式,并能熟练地使用它们。

2. 熟练地使用置换规则、换名规则和代替规则。

3. 准确地求出给定公式的前束范式(形式可不唯一)。

4. 正确地使用UI、UG、EI、EG规则,特别地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

5. 对于给定的推理,正确地构造出它的证明。

5.1 一阶逻辑等值式与置换规则定义5.1设A,B是一阶逻辑中任意两个公式,若A B是永真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

记做A B,称A B是等值式。

谓词逻辑中关于联结词的等值式与命题逻辑中相关等值式类似。

下面主要讨论关于量词的等值式。

一、基本等值式第一组代换实例由于命题逻辑中的重言式的代换实例都是一阶逻辑中的永真式,因而第二章的16组等值式给出的代换实例都是一阶逻辑的等值式的模式。

例如:xF(x)┐┐xF(x)x y(F(x,y)→G(x,y))┐┐x y(F(x,y)→G(x,y))等都是(2.1)式的代换实例。

又如:F(x)→G(y)┐F(x)∨G(y)x(F(x)→G(y))→zH(z)┐x(F(x)→G(y))∨zH(z))等都是(2.1)式的代换实例。

第二组消去量词等值式设个体域为有限域D={a1,a2,…,a n},则有(1)xA(x)A(a1)∧A(a2)∧…∧A(a n)(2)xA(x)A(a1)∨A(a2)∨…∨A(a n) (5.1)第三组量词否定等值式设A(x)是任意的含有自由出现个体变项x的公式,则(1)┐xA(x)x┐A(x)(2)┐xA(x)x┐A(x) (5.2)(5.2)式的直观解释是容易的。

离散数学推理规则公式

离散数学推理规则公式

离散数学推理规则公式
离散数学的推理规则包括以下几种:
1. 前提引入规则(P规则):可以在证明的任何时候引入前提。

2. 结论引入规则(T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时候,已证明的结论都可以作为后续证明的前提。

3. 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时候,命题公式中的任何子命题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价的命题公式置换。

4. 假言推理规则(P∧ (P→Q) ⇒ Q)。

5. 附加规则(P ⇒ P∨Q)。

6. 化简规则(P∧ Q ⇒ P)。

7. 拒收式规则(¬Q∧(P→Q) ⇒ ¬P)。

8. 假言三段论规则((P→Q)∧(Q→R) ⇒ P→R)。

9. 析取三段论规则(¬P∧(P∨Q) ⇒ Q)。

10. 构造性二难规则((P∨Q)∧(P→R)∧(Q→S) ⇒ (S∨R))。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离散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领域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离散数学逻辑推理

离散数学逻辑推理

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
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直接证法
直接证法就是由一组前提,利用一些公认的推理规则,根
据已知的等价或蕴含公式,推演得到有效的结论。
推理规则
规则P(引入前提规则):在推理过程中,可以随时 引入前提。
规则T(引入结论规则):在推理过程中,如果前边 有一个或几个公式永真蕴涵公式S,则可将S纳入推 理过程中。
推理过程中,要应用下面所列出的永真蕴涵式I1-I16和等价公式E1-E22。 具体公式见下面请看一些例子。
H1,H2 ,...,Hn, C是不相容的。
或说H1 ∧ H2 ∧...∧ Hn ∧ C F(永假式)。
【example】 P→Q, (Q∨R)∧R, (P∧S) S
Proof:
(1) S
P(假设前提)
(2) S
T (1)E
(3) (P∧S) P
(4) P∨S
判别有效结论的常用方法
1. 真值表法 2. 直接证法 3. 间接证法
依据A B的概念和定理 利用P、T规则
CP规则、反证法
论证步骤:
自然语 言描述
符号化
前提 结论
有效
结论有效?
无效
结论成立 结论不成立
真值表法
1. 用全真值表证明
要证明C 为前提A1,A2,…,An 的有效结论,只需构造命 题公式A1∧A2∧…∧An→C的真值表,证明它是重言式。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离散数学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Bj 就是简单析取式 3、 以A1,A2,…,At为前提, 使用归结规则推出每一个Bj, 1
s 4、 由合取引入规则得到结论B1ÙB2Ù…ÙBs
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只需下述推理规则: (1) 前提引入规则 (2) 结论引入规则 (3) 置换规则 (4) 化简规则 (5) 合取引入规则 (6) 归结规则
归结证明法得基本步骤
1、 将每一个前提化成等值得合取范式, 设所有合取范式得 全部简单析取式为A1, A2,…, At 2、 将结论化成等值得合取范式B1ÙB2Ù…ÙBs, 其中每个
欲证明 前提:A1, A2, … , Ak 结论:B 将ØB加入前提, 若推出矛盾, 则得证推理正确、
理由: A1ÙA2Ù…ÙAk®B Û Ø(A1ÙA2Ù…ÙAk)ÚB Û Ø(A1ÙA2Ù…ÙAkÙØB)
括号内部为矛盾式当且仅当 (A1ÙA2Ù…ÙAk®B)为重言式
实例
例5 构造下面推理得证明
明天就是5号、 解 设 p: 今天就是1号, q: 明天就是5号 推理得形式结构为 (p®q)Ùp®q 证明 用等值演算法
(p®q)Ùp®q Û Ø((ØpÚq)Ùp)Úq Û ((pÙØq)ÚØp)Úq Û ØpÚØqÚq Û 1
得证推理正确
实例( 续 )
(2) 若今天天冷,小王就穿羽绒服。小王就穿羽绒服。 所以, 今天天冷。
前提: (pÚq)®r, r®s, Øs
结论: ØpÙØq
实例( 续 )
前提: (pÚq)®r, r®s, Øs
结论: ØpÙØq
证明 ① r®s ② Øs ③ Ør ④ (pÚq)®r
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①②拒取式 前提引入
Ø(pÚq)
③④拒取式
⑥ ØpÙØq

推理理论中的推理规则(离散数学)

推理理论中的推理规则(离散数学)

推理理论中的推理规则(离散数学)推理理论是一个研究推理方法与规则的学问,其中推理规则是重要的一部分。

推理规则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个或多个命题出发,推出另一个命题的规则。

在离散数学中,推理规则包括一些基础的规则和一些复杂的规则。

1. 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P能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命题Q 成立。

即P⇔Q。

这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即当且仅当P成立时Q成立,Q成立时P也成立。

例如,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有两个相等的角。

2. 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推理规则,它常用于证明一个命题的反命题成立。

即假设命题P不成立,通过推理得到矛盾,从而证明了P成立。

例如,证明“所有偶数都不是素数”这个命题可以采用反证法,假设有一个偶数是素数,然后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所有偶数都不是素数”。

3. 等价变形等价变形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将命题变形成等价的命题。

例如,将P∧Q推导为Q∧P是一种等价变形。

等价变形可以通过逻辑符号的转换、语法规则的变换等方式实现。

4. 全称推理全称推理是指从一个全称命题出发,推出另一个全称命题。

例如,从“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n+1>n”这个全称命题可以推出“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m,m+2>m”。

5.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指从一个条件命题和它的前件出发,推出它的后件的命题。

例如,从“如果今天下雨,那么他就不去逛公园。

今天不下雨”这两个命题可以推出“他会去逛公园”。

6. 假命题推理假命题推理是指从一个假命题出发进行推理,最终得到矛盾。

例如,从假设“1=2”出发,我们可以通过推导得到矛盾,并证明1不等于2。

7. 归谬法归谬法是指从前提推导出矛盾的方法,一般用于证明前提错误的情况。

例如,如果要证明“所有汉语拼音都是辅音加韵母”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可以通过归谬法证明,即找出一个汉语拼音不符合这个规则。

8. 消解法消解法是推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用于在两个命题中推导得到新的命题。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命题逻辑基本概念课后练习题答案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素数,q:5是素数,真值为1;(2)p∧q,其中,p:是无理数,q:自然对数的底e是无理数,真值为1;(3)p∧┐q,其中,p:2是最小的素数,q:2是最小的自然数,真值为1;(4)p∧q,其中,p:3是素数,q:3是偶数,真值为0;(5)┐p∧┐q,其中,p:4是素数,q:4是偶数,真值为0.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真值:(1)p∨q,其中,p:2是偶数,q:3是偶数,真值为1;(2)p∨q,其中,p:2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3)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4)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1;(5)┐p∨┐q,其中,p:3是偶数,q:4是偶数,真值为0;3.(1)(┐p∧q)∨(p∧┐q),其中,小丽从筐里拿一个苹果,q:小丽从筐里拿一个梨;(2)(p∧┐q)∨(┐p∧q),其中,p:刘晓月选学英语,q:刘晓月选学日语;.4.因为p与q不能同时为真.5.设p:今天是星期一,q:明天是星期二,r:明天是星期三:(1)p→q,真值为1(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2)q→p,真值为1(也不会出现前件为真,后件为假的情况);(3)p q,真值为1;(4)p→r,若p为真,则p→r真值为0,否则,p→r真值为1.返回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本章自测答案5.(1):∨∨,成真赋值为00、10、11;(2):0,矛盾式,无成真赋值;(3):∨∨∨∨∨∨∨,重言式,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全部为成真赋值;7.(1):∨∨∨∨⇔∧∧;(2):∨∨∨⇔∧∧∧;8.(1):1⇔∨∨∨,重言式;(2):∨⇔∨∨∨∨∨∨;(3):∧∧∧∧∧∧∧⇔0,矛盾式.11.(1):∨∨⇔∧∧∧∧;(2):∨∨∨∨∨∨∨⇔1;(3):0⇔∧∧∧.12.A⇔∧∧∧∧⇔∨∨.第三章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本章自测答案6.在解本题时,应首先将简单陈述语句符号化,然后写出推理的形式结构*,其次就是判断*是否为重言式,若*是重言式,推理就正确,否则推理就不正确,这里不考虑简单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1)、(3)、(6)推理正确,其余的均不正确,下面以(1)、(2)为例,证明(1)推理正确,(2)推理不正确(1)设p:今天是星期一,q:明天是星期三,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q)∧p→q(记作*1)在本推理中,从p与q的内在联系可以知道,p与q的内在联系可以知道,p与q不可能同时为真,但在证明时,不考虑这一点,而只考虑*1是否为重言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如真值法、等值演算法、主析取式)证明*1为重言式,特别是,不难看出,当取A为p,B为q时,*1为假言推理定律,即(p→q)∧p→q ⇒ q(2)设p:今天是星期一,q:明天是星期三,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q)∧p→q(记作*2)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2不是重言式,比如,等值演算法、主析取范式(主和取范式法也可以)等(p→q)∧q→p⇔(┐p∨q) ∧q →p⇔q →p⇔┐p∨┐q⇔⇔∨∨从而可知,*2不是重言式,故推理不正确,注意,虽然这里的p与q同时为真或同时为假,但不考虑内在联系时,*2不是重言式,就认为推理不正确.9.设p:a是奇数,q:a能被2整除,r:a:是偶数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q┐)∧(r→q)→(r→┐p) (记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为重言式,下面用等值演算法证明:(p→┐q)∧(r→q)→(r→┐p)⇔(┐p∨┐q) ∨(q∨┐r)→(┐q∨┐r) (使用了交换律)⇔(p∨q)∨(┐p∧r)∨┐q∨┐r⇔(┐p∨q)∨(┐q∧┐r)⇔┐p∨(q∨┐q)∧┐r⇔110.设p:a,b两数之积为负数,q:a,b两数种恰有一个负数,r:a,b都是负数.推理的形式结构为(p→q)∧┐p→(┐q∧┐r)⇔(┐p∨q) ∧┐p→(┐q∧┐r)⇔┐p→(┐q∧┐r) (使用了吸收律)⇔p∨(┐q∧┐r)⇔∨∨∨由于主析取范式中只含有5个W极小项,故推理不正确.11.略14.证明的命题序列可不惟一,下面对每一小题各给出一个证明① p→(q→r)前提引入② P前提引入③ q→r①②假言推理④ q前提引入⑤ r③④假言推理⑥ r∨s前提引入(2)证明:① ┐(p∧r)前提引入② ┐q∨┐r①置换③ r前提引入④ ┐q ②③析取三段论⑤ p→q前提引入⑥ ┐p④⑤拒取式(3)证明:① p→q前提引入② ┐q∨q①置换③ (┐p∨q)∧(┐p∨p) ②置换④ ┐p∨(q∧p③置换⑤ p→(p∨q) ④置换15.(1)证明:① S结论否定引入② S→P前提引入③ P①②假言推理④ P→(q→r)前提引入⑤ q→r③④假言推论⑥ q前提引入⑦ r⑤⑥假言推理(2)证明:① p附加前提引入② p∨q①附加③ (p∨q)→(r∧s)前提引入④ r∧s②③假言推理⑤ s④化简⑥ s∨t⑤附加⑦ (s∨t)→u前提引入⑧ u⑥⑦拒取式16.(1)证明:① p结论否定引入② p→ ┐q前提引入③ ┐q ①②假言推理④ ┐r∨q前提引入⑤ ┐r③④析取三段论⑥ r∧┐s前提引入⑦ r⑥化简⑧ ┐r∧r⑤⑦合取(2)证明:① ┐(r∨s)结论否定引入② ┐r∨┐s①置换③ ┐r②化简④ ┐s②化简⑤ p→r前提引入⑥ ┐p③⑤拒取式⑦ q→s前提引入⑧ ┐q④⑦拒取式⑨ ┐p∧┐q⑥⑧合取⑩ ┐(p∨q)⑨置换口p∨q前提引入⑾①口┐(p∨q) ∧(p∨q) ⑩口合取17.设p:A到过受害者房间,q: A在11点以前离开,r:A犯谋杀罪,s:看门人看见过A。

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

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

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逻辑推理是离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通过推理和论证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逻辑推理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推理规则。

命题逻辑是逻辑推理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一个明确的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

命题逻辑使用逻辑运算符来连接命题,包括合取、析取、蕴含和等价。

合取表示“且”,析取表示“或”,蕴含表示“如果...则”,等价表示“当且仅当”。

通过这些逻辑运算符,我们可以对命题进行逻辑推理。

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展,它研究的是命题中的变量和量词。

谓词逻辑引入了谓词符号和量词符号。

谓词符号表示一个命题中的属性或关系,而量词符号表示命题的范围。

谓词逻辑使用量词来限定变量的取值范围,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表示对于所有的变量都成立,存在量词表示存在一个变量成立。

通过谓词逻辑,我们可以推理出更加复杂的命题。

在逻辑推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推理规则来推导出新的命题。

其中最常用的推理规则有假言推理、析取三段论和拒取三段论。

假言推理是通过蕴含关系来推导新的命题。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条件蕴含另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可以推导出新的条件。

析取三段论是通过两个条件的析取来推导出一个新的条件。

拒取三段论是通过两个条件的否定来推导出一个新的条件。

这些推理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在逻辑推理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除了推理规则,逻辑推理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充分必要条件和等价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一个条件是另一个条件的必要条件,同时另一个条件也是这个条件的充分条件。

等价条件是指两个条件互相蕴含,即一个条件成立时另一个条件也成立。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总之,离散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是一种通过推理和论证来得出结论的方法。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逻辑推理的基础,通过逻辑运算符和量词来连接和限定命题。

推理规则和重要概念如充分必要条件和等价条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逻辑推理。

离散数学推理证明

离散数学推理证明

离散数学推理证明1、在自然推理系统F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不存在能表示成分数的无理数,有理数都能表示成分数。

因此,有理数都不是无理数。

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令F ( x ) : x F(x):xF(x):x是无理数G ( x ) : x G(x):xG(x):x是有理数H ( x ) : x H(x):xH(x):x能表示成分数命题符号化:不存在能表示成分数的无理数:¬ ∃x ( H ( x ) ∧F ( x ) ) \lnot \exist x (H(x) \wedge F(x))¬∃x(H(x)∧F(x))有理数都能表示成分数:∀x ( G ( x ) →H ( x ) ) \forall x(G(x)\rightarrow H(x))∀x(G(x)→H(x))有理数都不是无理数:∀x ( G ( x ) →¬ F ( x ) ) \forall x(G(x) \rightarrow \lnot F(x))∀x(G(x)→¬F(x))证明:(1)¬ ∃x ( H ( x ) ∧F ( x ) ) \lnot \exist x (H(x) \wedge F(x))¬∃x(H(x)∧F(x))(2)∀x ( ¬ H ( x ) ∨¬ F ( x ) ) \forall x (\lnot H(x) \vee \lnot F(x))∀x(¬H(x)∨¬F(x)) 量词转换、摩根律(3)¬ H ( a ) ∨¬ F ( a ) \lnot H(a) \vee \lnot F(a)¬H(a)∨¬F(a) 去掉全称量词(4)H ( a ) →¬ F ( a ) H(a) \rightarrow \lnot F(a)H(a)→¬F(a)(5)∀x ( G ( x ) →H ( x ) ) \forall x(G(x)\rightarrow H(x))∀x(G(x)→H(x))(6)G ( a ) →H ( a ) ) G(a)\rightarrow H(a))G(a)→H(a)) 去掉全称量词(7)G ( a ) →¬ F ( a ) G(a) \rightarrow \lnot F(a)G(a)→¬F(a) (4)与(6)(8)∀x ( G ( x ) →¬ F ( x ) ) \forall x(G(x) \rightarrow \lnot F(x))∀x(G(x)→¬F(x)) 添加全称量词2、在自然推理系统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任何自然数都是整数;存在着自然数。

离散数学导论(第5版)-第五篇

离散数学导论(第5版)-第五篇
(19)命题联结词的归约 命题联结词可归约为如下形式之一:
• {, } • {, } • {} • {}
15
第11章 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基本概念
§11.1 谓词与个体
(1)个体 • 个体常量与个体变量 • 个体域与全总个体域 (2)谓词 • 一元谓词——刻划个体性质 • 二元谓词——刻划两个个体间关系 • n元谓词——刻划n个个体间关系
40
3)证明(过程)与定理。 证明(过程)是一个公式序列:P1,P2,…,Pn, 其中每个Pi(i=1,2,…,n)必须满足下条件之一: ① Pi是公理; ② Pi是由Pk,Pr,(k,r<i)施行分离规则而 得; ③ Pi是由Pk(k<i)施行全称规则而得; ④ Pi是由Pk(k<i)施行存在规则而得。 最后,Pn=Q 即为定理。
5
否定深入 P=P; (P∧Q)=P∨Q; (P∨Q)=P∧Q; (PQ)=P∧Q; (14)(PQ)=PQ=PQ; 变元等同 P∧P=P; P∨P=P; P∧P=F; P∨P=T; PP=T; PP=P; PP=P; PP=T; PP=PP=F;
6
常值与变元的联结 T∧P=P; F∧P=F; T∨P=T; F∨P=F; TP=P; FP=T; PT=T; PF=P; TP=P; FP=P;
34
3 假设推理的证明过程必须满足: ① Pi是假设前提; ② Pi是公理; ③ Pi是由Pk,Pr用分离规则而得 最后。Pn=B,而A1→(A2→(…(An →B)) …)为定 理。
35
(22)额外假设推理——反证法 1 以结论为假设作前提 2 反证推理定理: 设有A1,A2,…,An,B├P∧P,则必有: ├A1→(A2→(…(An→B))…) 3 反证推理证明过程必须满足 1)Pi是公理; 2)Pi是假设; 3)Pi是待证定理B的否定,即为P; 4)Pi是由Pk,Pr用分离规则而得。 最后Pn=P∧P,而此时:A1→(A2→(…(An→B))…)为定理。

离散数学推理规则与证明方法实用教案

离散数学推理规则与证明方法实用教案
16
第第1十6六页页,/共共221页0。页
3. 证明(zhèngmíng)方法
例4: P Q → R, ¬ R S, ¬ S
¬ P ¬Q
证: (1) ¬ (¬ P ¬Q)
P,假设( jiǎshè)前提
(2) ¬ ¬ P ¬ ¬ 1), E1
(4) P Q → R
1.推理(tuīlǐ)和推理(tuīlǐ)规则
什么(shén me)是推理?
推理:从前提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前提:指已知的命题(mìng tí)公式。 结论:从前提出发,应用推理规则推出的命题(mìng tí)公式。
前提
推理规则
推理
结论
本节内容: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理解命题演算
1
第第1一页页,/共共212页0。页
例:析取三段论:
如果,P:他在钓P鱼,(PQ:Q他) 在下Q棋
前提:他在钓鱼或下棋;
他不在钓鱼
结论:所以他在下棋
PQ
P
所 以Q
3
第第3三页页,/共共212页0。页
1、推理(tuīlǐ)和推理(tuīlǐ)规则
定义1:若H1∧H2∧ …∧Hn Hn的有效结论(jiélùn)。
C, 则称C是H1, H2, …,
证: (1) CD
(2) ¬( ¬ C) D
(3) ¬ C → D (4) D → S (5) ¬ C→ S
(6) C →R (7) ¬ R→¬C
P
T, ( 1 ) , E 1
T, ( 2 ) , E 1 4
P T, ( 3 ) , ( 4 ) , I 6
P
(8) ¬ R→ S
T, ( 5 ) , ( 7 ) , I 6
Hn)
是重言式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

离散数学证明方法有哪些离散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偏多,思维较抽象,证明强调技巧性但变化不多。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离散数学证明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地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因此他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

直接证明法直接证明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证明的方法,它通常用作证明某一类东西具有相同的性质,或者符合某一些性质必定是某一类东西。

直接证明法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从已知的条件来推出结论,即看到条件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怎么可以推出结论,则可以先从已知条件按照定理推出一些中间的条件(这一步可能是没有目的的,要看看从已知的条件中能够推出些什么),接着,选择可以推出结论的那个条件继续往下推演;另外一种是从结论反推回条件,即看到结论的时候,首先要反推一下,看看从哪些条件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一步也可能是没有目的的,因为并不知道要用到哪个条件),以此类推一直到已知的条件。

通常这两种思路是同时进行的。

反证法反证法是证明那些“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 ,“不具有某一种的性质” ,“仅存在”等的题目。

它的方法是首先假设出所求命题的否命题,接着根据这个否命题和已知条件进行推演,直至推出与已知条件或定理相矛盾,则认为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命题得证。

构造法证明“存在某一个例子或性质”的题目,我们可以用反证法,假设不存在这样的例子和性质,然后推出矛盾,也可以直接构造出这么一个例子就可以了。

这就是构造法,通常这样的题目在图论中多见。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题目其实也是本类型的题目,只不过比较隐蔽罢了,像证明两个集合等势,实际上就是证明“两个集合中存在一个双射” ,我们即可以假设不存在,用反证法,也可以直接构造出这个双射。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题目,而且这一类型的题目可以递推。

作这一类型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所要归纳内容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对所有 G1,G2,…,Gn 都具有真值 T 的行 ( 表示前提为真的 行),如果在每一个这样的行中,H也具有真值T,则H是 G1,G2,…,Gn的逻辑结果。 2. 对所有H具有真值为F的行(表示结论为假的行),如果在 每一个这样的行中, G1,G2,…,Gn 中至少有一个公式的 真值为F(前提也为假),则H是G1,G2,…,Gn的逻辑结果。
2019/1/12
105-8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判定定理
定理 5.2.1 公式 H 是前提集合Г={G1,G2,…,Gn} 的逻辑结果当且仅当 G1∧G2∧…∧Gn→H为永真 公式。 证明:略。
2019/1/12
105-9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2019/1/12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2
推理定律
设G,H,I,J是任意的命题公式,则有: 1) I1:G∧HG (简化规则)
I2:G∧HH 2) I3:GG∨H I4:HG∨H (添加规则)
3) I5:┐GG→H
I6:HG→H 4) I7:┐(G→H)G I8:┐(G→H)┐H 5) I9:G,HG∧H
2019/1/12
105-7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推广
定义 5.2.1 设 G1,G2,…,Gn,H 是公式,称 H 是 G1,G2,…, Gn的逻辑结果 (G1,G2,…,Gn共同蕴涵H),当且仅当H是 G1∧G2∧…∧Gn的逻辑结果(logic conclusion)。记 为 G1,G2,…,Gn H,此时称 G1,G2,…,Gn H为有效 的(efficacious),否则称为无效的(inefficacious)。 G1,G2,…,Gn 称为一组前提 (Premise), 有时用集合Г 来 表 示 , 记 Г={G1,G2,…,Gn} 。 H 称 为 结 论 (conclusion)。又称H是前提集合Г的逻辑结果。记 为ГH。
105-3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5.2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推理
判断 概念 描述问题 的句子
对概念的肯 Add Your TexT 定与否定的 判断
从一个或多 个前提推出 结论的思维 过程
认识世界的渐进过程
2019/1/12
105-4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2019/1/12
105-17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子(续2)
4)、前提: 1.如果某同学为省二级以上运动员,则他将 被大学录取。 P→R 2.如果某同学高考总分在560分以上,则将被 大学录取。 Q→R 3.某同学高考总分在560分以上或者是省二级 运动员。 P∨Q 结论:该同学被大学录取。 R 则上述例子可描述为: P∨Q,P→R,Q→RR (二难推论)
2019/1/12
105-6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判定定理
定理 5.2.0 设 G,H 是公式, H 是 G 的逻辑结果当且 仅当G→H为永真公式。 证明:“ ”若 G H,但G→H不是永真公式。 于是,必存在一个解释 I ,使得G→H为假,即在 解释I下,G为真,而H为假,这与GH矛盾,故 G→H是永真公式。 “ ”若G→H是永真式,但 G H不成立,故存 在 G,H 的一个解释 I,使得G为真,而H为假,从而 在解释 I 下,G→H为假,这与G→H是永真公式矛 盾,所以GH。
5.2.2
判断有效结论的常用方法
要求
Г={G1, G2, …,Gn} Г H
也就是 G1∧G2∧…∧Gn→H
为永真公式
因而
2019/1/12
真值表技术、演绎法和 间接证明方法
105-11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1、真值表技术
设P1,P2,…,Pn是出现在前提G1,G2,…,Gn和结 论H中的一切命题变元,如果将P1,P2,…,Pn中所有 可能的解释及G1,G2,…,Gn,H的对应真值结果都列 在一个表中,根据“→”的定义,则有判断方法 如下:
105-24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4
间接证明法(反证法)
前面使用过的一些证明方法都是正向推理。但 在数学领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采用正向 推理时很难从前提为真推出结论为真。
PQ等价于QP,因此,为了间接地证明 PQ,可以假设 Q为假 (Q),然后证明 P 为假 (P)。
(分离规则)
(否定后件式) (假言三段论) (二难推论)
2019/1/12
105-15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子
1)、前提: 1.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准备外出旅游。 P→Q 2.明天的确天晴。 P 结论:我们外出旅游。 Q 可描述为:P→Q,PQ (分离规则) 2)、前提: 1. 如果一个人是单身汉,则他不幸福。 P→Q 2. 如果一个人不幸福,则他死得早。 Q→R 结论:单身汉死得早。 P→R 可描述为:P→Q,Q→RP→R (假言三段论)
2019/1/12
105-5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5.2.1
推理的基本概念和推理形式
定义 5.2.0 设 G,H 是公式,对任意解释 I ,如果 I 满 足 G ,那么 I 满足 H ,则称 H 是 G 的逻辑结果 ( 或称 G 蕴 涵H),记为GH,此时称G为前提,H为结论。
2019/1/12
105-16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子(续1)
3)、某女子在某日晚归家途中被杀害,据多方调查 确证,凶手必为王某或陈某,但后又查证,作案之 晚王某在工厂值夜班,没有外出,根据上述案情可 得前提: 1.凶手为王某或陈某。 P∨Q 2.如果王某是凶手,则他在作案当晚必外出P→R 3.王某案发之晚并未外出。 ┐R 结论:陈某是凶手。 Q 则可描述为:P→R,┐R┐P (否定后件式) P∨Q,┐PQ (选言三段论)
2019/1/12
105-20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Biblioteka 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推理规则
① 规则P(称为前提引用规则):在推导的过程中, 可随时引入前提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前提; ② 规则T(逻辑结果引用规则):在推导的过程中, 可以随时引入公式S,该公式S是由其前的一个 或多个公式推导出来的逻辑结果。 ③ 规则CP(附加前提规则):如果能从给定的前 提集合Г与公式P推导出S,则能从此前提集合 Г推导出P→S。 P→(Q→R)=(P∧Q)→R, P(Q→R)等价于(P∧Q)R
“”与“→”的不同
1.“→”仅是一般的蕴涵联结词,G→H的结果仍是 一个公式,而“”却描述了两个公式G,H之间的 一种逻辑蕴涵关系,G H的“结果”,是非命题 公式; 2. 用计算机来判断G H是办不到的。然而计算 机却可“计算”公式G→H是否为永真公式。
2019/1/12
105-10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离散数学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年1月12日星期六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第5章
推理与证明技术
1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2 谓词逻辑的推理理论
3
数学归纳法的使用
4
CP规则相关证明
105-2
2019/1/12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演绎的定义
定义5.2.2
从前提集合Г推出结论H的一个演绎是构造命题 公式的一个有限序列: H1,H2,……,Hn
其中,Hi或者是Г中的某个前提,或者是前面的某 些Hj(j<i)的有效结论,并且Hn就是H,则称公式H 为该演绎的有效结论,或者称从前提Г能够演绎出 结论H来。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0 1
P 0 0 1 1
Q 0 1 0 1
G1 G2 1 1 1 0 0 1 1 0 (2)
H 1 1 0 0
P 0 0 1 1
Q 0 1 0 1
G1 1 1 0 0 (3)
G2 1 1 0 1
H 0 1 0 1
105-13
2019/1/12
105-22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5.31(续)
证明2:⑴ ┐S ⑵ Q→S ⑶ ┐Q ⑷ P∨Q ⑸ P ⑹ P R ⑺ (P→R)(R→P) ⑻ P→R ⑼ R ⑽ ┐S→R ⑾ S∨R
2019/1/12
P(附加) P T,⑴,⑵,I P T,⑶,⑷,I P T,⑹,E T,⑺,I T,⑸,⑻,I CP,⑴,⑼ T,⑽,E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1.1 本章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1 一般掌握 了解
2
熟练掌握不同 证明方法的证 明原理、不同 的应用场景
3
掌握各种不同 类型的规则和 公理,特别是 命题逻辑和谓 词逻辑的推理 规则和公理
2019/1/12
理解谓词逻辑 的精髓,将其 思想贯穿于所 有的证明之中
2019/1/12
105-12
电子科技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国家级精品课程 双语示范课程
例5.2.1
判断下列H是否是前提G1,G2的逻辑结果 (1) H:Q; G1:P;G2:P→Q; 是 (2) H:┐P; G1:P→Q;G2:┐Q; 是 (3) H:Q; G1:┐P;G2:P→Q。 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