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

合集下载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9单元第16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课件(共19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9单元第16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课件(共19张PPT
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
了解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 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所处社会环境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欧洲封 建复辟时期。奥地利成了“各民族的监 狱”,人们更加渴望自由与平等。
(二)清寒贫苦的一生
舒伯特的一生都十分清苦。时常靠 朋友的救济生活。他曾自叹到“如果有 钱买纸,我就可以天天做曲了!”16岁 在父亲所在学校任教。
音乐的情绪欢意:实际上是对受到欺骗的弱者的同情。
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
两年后,舒伯特将《鳟鱼》的曲调用于他的《A大调钢琴 五重奏》里,被人们称为《鳟鱼钢琴五重奏》,从此,这 首歌曲广为流传。
这段音乐明快、轻柔,描绘了在清澈河水中小鳟鱼自由自 在地游动的场景。
钢琴伴奏
?
2.描述歌曲中四位人物的音乐形象, 你能分辨出各个角色并感受到他 们的情感吗?
小活动:
跟随《魔王》的音乐分角色朗诵歌词,进一步感受 作品的特点。
表现:魔王的语言是飘渺的、狡猾而诱人的; 表现:儿子的音乐语言是惊恐、紧张的; 表现:父亲的语言是关怀而慰藉的、焦急的; 叙事者的旁观
分段欣赏:
歌曲《鳟鱼》
段落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音乐情绪
欢快,活泼
期待,不安
转到小调上 情绪暗淡
回到大调上, 同情及激动
内容
小鳟鱼在清凉的河 水中嬉戏
渔夫要向小鳟鱼下 毒手
渔夫把水搅浑钓起 了小鳟鱼
学唱《鳟鱼》主题
聆听《鳟鱼》主题,学唱主题旋律:
完整聆听歌曲《鳟鱼》
1.音乐的情绪如何?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析歌曲的寓意。
歌曲《鳟鱼》
艺术歌曲《鳟鱼》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专家,我是号选手,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XXX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之后设置,学生已经有了古典音乐的基础,逐步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是最自然的延续。

本节课程选择了XXX的三首艺术歌曲。

其中,《魔王》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和魔王四个不同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的阴森气氛。

《鳟鱼》是根据XXX的同名诗创作的,歌曲为三段体,有精心设计的伴奏。

《菩提树》是包括24首艺术歌曲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部分。

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所处时代人们生活的悲剧性映照。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和感受力,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可以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研究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研究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其中,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而难点则是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要素,教师将采用示范法、情境法等教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等方法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将钢琴原谱伴奏,为学生演唱XXX艺术歌曲《摇篮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第九单元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九单元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四段:虽然外出流浪多年,流浪汉常常听见菩提树的召唤,
并且期盼菩提树能带给他平安。
15
《菩提树》
•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 • ②作品反映了什么内容? • ③用什么乐器伴奏?
16
课后拓展:
1、舒伯特是何种乐派? 浪漫主义乐派
2、舒伯特最早的和最晚的歌曲是? 《鳟鱼》、《小夜曲》
3、舒伯特来自于哪个国家? 奥地利
14
《菩提树》
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歌词全部选自诗人缪勒所写的诗歌 《菩提树》是其中的一段。这首诗歌有四段。
第一段:一个流浪汉来到一口古井旁,望着一棵生长在井边 的菩提树,回忆起童年在树下度过的欢乐时光。
第二段:望着菩提树,流浪汉对今日贫困潦倒的流浪生活发 出感叹。
第三段:凛冽的北风刮落了流浪汉的帽子,也打断了流浪汉 的回忆。
5
《魔王》故事情节:
原诗讲的是一位父亲怀抱发着高烧的孩子,骑马穿过黑 夜的森林,孩子因看见森林中的魔王在反复引诱他,而不断 发出惊呼,最后终于被魔王夺取生命的故事。因为歌德的原 诗是按照第三人称写作,按体裁分属于叙事性诗歌。所以在 歌词中我们能够看到四个不同的人叙事者、魔王、孩子和父 亲。舒伯特为了表现这四种人,也运用了四种不同的动机, 其中表现“魔王”是最为丰满的。
这首《鳟鱼》篇幅将近40分钟。整个作品看作对溪水、鱼、渔夫 以及三者关系的表现。
第一、第二乐章设想渔夫还没出现,所以是鱼与水在那样一种幽 静而美丽的自然里的美妙交融。第一乐章钢琴表现的鱼的戏水,简直 能感觉到尾鳍在水中舒展和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而当弦乐表现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后,钢琴反过来再表现溪水的清澈与 晶莹,弦乐变成鱼儿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这种戏水的神妙只有在舒 伯特音乐中才可以听到。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程作业设计,学生能够:1. 掌握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学会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3. 提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展开,具体包括: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和特点。

2. 作品欣赏:学生需认真聆听并欣赏至少两首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如《魔王》、《野玫瑰》等,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作品分析:学生需对所选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歌词、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撰写简短的赏析报告。

4.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模仿舒伯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或歌词片段,并说明创作灵感来源。

三、作业要求针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 预习任务需认真完成,了解舒伯特的基本情况。

2. 作品欣赏需细致入微,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3. 作品分析要深入浅出,从旋律、歌词、演唱技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撰写清晰明了的赏析报告。

4. 创作实践需积极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5.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对舒伯特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2. 作品欣赏的细致程度和真实感受的表达。

3. 作品分析的深入程度和报告的清晰度。

4. 创作实践的积极性和创作作品的符合度。

评价将采用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鼓励和指导为主,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同时,将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也需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认真反思自己的作业,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我们将通过学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从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舒伯特的生平简介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美、词曲结合的巧妙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创新和创作欲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表自己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分析舒伯特作品的音乐风格、词曲关系及艺术价值。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否在课后完成一项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相关的音乐创作或演唱表演。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舒伯特著名作品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舒伯特的生平、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

3. 作品欣赏:分阶段播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引导学生从旋律、词曲关系、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内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舒伯特生平及艺术歌曲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艺术歌曲,以自己的感受为词,或选择合适的词进行谱曲。

(3)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音乐会,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或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学习成果。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
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言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篇: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魔王》、《鳟鱼》、会唱《鳟鱼》,了解歌曲内容,创作背景,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

3.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初步理解,了解我国的一些艺术歌曲。

二、教学重点:1、《魔王》的欣赏。

包括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歌曲的整体效果。

2.会唱《鳟鱼》。

三、教学难点:归纳《鳟鱼》的各段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音乐语言及树立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准备:音乐作品《鳟鱼》简谱、歌曲视频五、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首歌,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师:什么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梦幻、甜美。

师:是谁的作品呢?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揭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2、介绍舒伯特(出示舒伯特肖像)(多媒体课件、板书)2 师: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认为是艺术歌曲之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欣赏其音乐魅力,并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欣赏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第二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1 艺术歌曲的定义艺术歌曲是一种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

它通常由诗人提供歌词,作曲家根据歌词创作旋律,再由钢琴伴奏。

2.2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2.1 旋律优美动人:舒伯特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富有表现力。

2.2.2 和声丰富:舒伯特在和声处理上具有高超的技巧,使音乐充满色彩。

2.2.3 钢琴伴奏丰富多样:舒伯特的钢琴伴奏既有独立性,又能与歌声相互交融。

2.2.4 歌词文学价值高: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多选用诗歌作为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欣赏3.1 《魔王》《魔王》是舒伯特根据歌德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父亲对患病儿子的关爱与无奈。

3.2 《野玫瑰》《野玫瑰》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描绘了一朵野玫瑰的美丽与凋谢。

3.3 《菩提树》《菩提树》是舒伯特根据缪勒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佛教徒对菩提树的向往与虔诚。

3.4 《鳟鱼》《鳟鱼》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通过描绘鳟鱼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5 《小夜曲》《小夜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达了恋人间的衷情。

第四章:音乐鉴赏技巧4.1 关注旋律线条:欣赏音乐时要关注旋律的走向,感受其优美与动人之处。

4.2 分析和声处理:了解和声的运用,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4.3 关注钢琴伴奏:欣赏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歌声的相互交融,体会音乐的丰富性。

4.4 文学鉴赏:了解歌曲背后的诗歌,提高音乐鉴赏的深度。

第五章: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了其代表作品,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弗朗茨·舒伯特生平概述1.2 舒伯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色及贡献第二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2.1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2.2 旋律的优美和抒情性2.3 和声的创新与丰富性2.4 钢琴伴奏的角色与表现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3.1 浪漫主义的先驱3.2 抒情性的歌曲风格3.3 歌曲形式的多样性3.4 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与处理4.1 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4.2 旋律线的流畅与情感表达4.3 歌词的理解与表达4.4 钢琴伴奏的默契配合第五章:经典舒伯特艺术歌曲解析5.1 《魔王》的分析与演唱处理5.2 《野玫瑰》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5.3 《鳟鱼》的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5.4 《小夜曲》的浪漫氛围与演唱要领第六章:舒伯特叙事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6.1 叙事曲的概念与舒伯特的发展6.2 叙事曲《魔王》的音乐分析6.3 叙事曲《美丽的磨坊女》整体布局与演唱技巧6.4 叙事曲中的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第七章:舒伯特抒情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7.1 抒情曲在舒伯特歌曲中的地位7.2 《野玫瑰》与《marginale》的比较分析7.3 抒情曲的演唱呼吸与音色控制7.4 抒情曲的情感传达与音乐表现第八章:舒伯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8.1 民族音乐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体现8.2 《鳟鱼》与《菩提树》的民族音乐分析8.3 民族音乐元素在演唱中的处理与表现8.4 民族音乐对舒伯特歌曲风格的影响第九章:舒伯特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9.1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作用9.2 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创造性9.3 《小夜曲》与《摇篮曲》的钢琴伴奏分析9.4 钢琴伴奏的演唱配合与技巧第十章:舒伯特歌曲的临床教学案例分析10.1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10.2 《圣母颂》与《阿赫》的演唱指导与修正10.3 学生演唱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十一章:舒伯特歌曲中的诗歌与音乐的关系11.1 舒伯特与诗歌的关系11.2 诗歌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作用11.3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技巧11.4 诗歌与音乐关系的演唱处理第十二章:舒伯特歌曲中的旋律与和声12.1 舒伯特旋律的艺术特色12.2 和声在舒伯特歌曲中的运用12.3 旋律与和声的相互关系12.4 旋律与和声的演唱技巧第十三章:舒伯特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关系13.1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歌曲中的角色13.2 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相互配合13.3 钢琴伴奏的独立表现与声乐部分的关系13.4 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演唱处理第十四章: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与演绎14.1 舞台表现与歌曲演绎的关系14.2 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技巧14.3 情感传达与舞台表现的相互关系14.4 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与演绎案例分析第十五章:舒伯特歌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15.1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5.2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5.3 教学反思与教学计划的调整15.4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长期目标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和演唱技巧展开,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舒伯特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9单元第16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课件(共17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9单元第16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课件(共17张PPT
艺术歌曲:
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 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奏曲,一 般有钢琴伴奏。
菩提树
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 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阴间 也曾在那树干上,刻下甜蜜诗句 无论快乐和痛苦,常在树下留恋 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 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 眼;好像听见那树叶对我轻声呼 唤 ……
1.这首歌曲歌词的来源?
【德】舒巴尔特
2.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表达了对受到欺骗的弱者的同情;
实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奥】舒 伯 特 曲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 鳟鱼 快活的游来游去 像箭儿 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 静静的 朝它望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 得 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 得多欢畅 那渔夫带着钩竿 站在河岸 旁 冷酷的看着它 想把鱼儿钓 上
奥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是一 位“自由艺术家”,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全靠 卖自己的作品为生。同时,他也被称作是“歌曲之 王”。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的艺术歌曲,其中 最为代表性的有《魔王》、《鳟鱼》和《菩提树》等。
声乐套曲:
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 套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或小组唱,有 乐器伴奏。歌曲多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 体验。
歌词来源
器乐伴奏
演唱形式
歌德诗作改编
钢琴
独唱
舒巴尔特诗作 改编
缪勒诗作改编
钢琴
钢琴
独唱 独唱
1、哼唱《鳟鱼》主题旋律
2、请同学在课后搜集一些你感兴趣的中国 艺术歌曲,下节课作歌曲介绍。
艺术歌曲的成熟—— 舒伯特的歌曲
学习目标
1的基础知识。
2、 、聆听三首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认 识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

歌曲《魔王》
• 1 歌词的作者是谁?
• 2 反映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
• 3 什么乐器伴奏?
• 4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 (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 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疲力尽悲痛欲 绝的痛苦心情。)
《菩提树》
• 《菩提树》的简介以及“声乐套曲“ • 1 歌词是谁的诗作? • 2 反映什么内容? • 3 什么乐器伴奏?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自学天地
一 艺术歌曲的概念 二 声乐套曲的概念
歌曲乊王
舒伯特
弗朗茨· 泽拉菲库斯· 彼得· 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 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 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 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乊王”。 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 沃尔夫冈· 歌德、弗里德里希· 席勒、海因里 希· 海涅、威尔赫姆· 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 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 爱国歌曲,也有起源亍民间音乐的歌曲。
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说说唱唱 或听听 你还知 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 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 《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嘉陵江上》 贺绿汀
• 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 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鳟鱼》
• 1 表达什么内容? • (表达作者对当时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 歌词 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多为独唱曲 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 演唱形式 • • • 伴奏 演唱水平 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鳟鱼》和《菩提树》等。
L/O/G/O
• 何谓艺术歌曲? • 艺术歌曲有哪些特点?
L/O/G/O
魔王
L/O/G/O
1.歌词是谁的诗作?
【德】歌德 2.朗诵歌词,看看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反应了什 么内容? 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L/O/G/O
边聆听边思考:
1.音乐的情绪怎样?
紧张、急迫、恐惧
(三连音表现逼人气氛,最后两个强和弦表达了父 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2.用什么器乐来伴奏的?
钢琴

鳟鱼
词: 舒巴尔特
曲:舒伯特 •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 快活地游来游去, 像箭儿一样。 我站在小河岸上,静静地朝它望。 在清 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在清清的河水里面, 它游得多欢畅。 • 那渔夫带着钓杆,站在河岸旁, 冷酷地看着河水,想 把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 他 别想用那钓钩,把小鱼钓上, 他别想用那钓钩,把小 鱼钓上。 • 但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 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 我还来不及想。 他就已提起钓杆,把小鳟鱼钓到水面 。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我满怀激动的 心情,看鳟鱼受欺骗。
《菩提树》作品介绍:
作于1827年的《菩提树》,是舒伯特根据德国 诗人缪勒的诗作谱成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 第五首。整部套曲的主人公是一个孤独的流浪汉 ,这引起了舒伯特的感情共鸣,他感到自己的孤 寒处境和流浪汉颇有相似之处,因而就用真挚的 情感写下了这套由24首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 《菩提树》是这部声乐套曲中情绪较为明朗的 一首,描写了流浪汉见到门前的一颗菩提树,回 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了主人公期盼能够找寻到 安宁的心情。

——舒伯特的歌曲
舒伯特简介
舒伯特(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义 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自由艺术 家”,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 全靠卖自己的作品为生。同时,他 也被称作是“艺术歌曲之王”。在 他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的艺术 歌曲,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有《魔王》、
„„

艺术歌曲的特点:
曲目 《魔王》 歌词来源
歌德诗作改编
器乐伴奏
钢 琴
演唱形式
独 唱
《鳟鱼》
舒巴尔特诗作 改编 缪勒诗作改编




《菩提树》




艺术歌曲: 由作曲家为表现某种艺术,根据文学 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 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

思考:
1.音乐分为几段?分别反应了怎样的内容?
三段
2.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对受到欺骗的弱者的同情 实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




L/O/G/O

有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 声乐曲组成的套曲。
声乐 套曲:
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或 小组唱。
有乐器伴奏井边
我曾在树荫下面做过甜梦无数
我在树身上刻过热情的字句
欢乐痛苦的时候我常走进这树
如今我到处漂泊在茫茫深夜里 当我从树前走过却故意把眼遮住 我听见树叶细语轻轻的对我说 朋友 来到我这里 我能使你安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