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环形交叉口

合集下载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城市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城市交叉口的安全和顺畅,制定了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

下面是我对城市交叉口设计规范的一些总结。

一、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顺畅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拥堵。

3.效益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适应性原则:交叉口设计应适应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二、布局设计1.交叉口类型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选择合适的交叉口类型,包括十字路口、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等。

2.交叉口位置选择:交叉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道路网布局,选择合适的交叉口位置。

3.道路宽度: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宽度,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

4.交通信号灯: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状况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灯,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三、交叉口标志标线1.交叉口标志: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志,包括禁止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等。

2.交叉口标线:交叉口设计应设置统一的交叉口标线,包括车道标线、停车线、导向箭头等。

3.交叉口光源: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叉口光源,确保夜间交通安全。

四、交叉口通行能力1.通行能力计算: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确保交叉口通行能力满足需求。

2.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应根据交通流量和交叉口类型设置合适的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五、交叉口安全设施1.人行过街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人行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等,确保行人安全通行。

2.缓冲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缓冲设施,包括缓冲地带、护栏、分隔带等,防止车辆相撞。

3.交通警示设施:交叉口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交通警示设施,包括警示灯、交通标志等,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分析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分析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分析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分类,并且着重分析了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得出了环形交叉口对交通量的适用范围。

并在分析环形交叉口交通特性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现有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进行了阐述。

标签: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适用条件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交叉口的交通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在城市中,交叉口在路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通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中的交通的通畅性,所以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研究、设计、建设始终是城市交通设计的重要环节。

环形交叉口是众多道路交叉口的形式之一,在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环形交叉口通行效率明显降低。

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利用环形交叉口的资源来达到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目的,目前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环岛加以信号控制,另外一种是拆除环岛改建为常规平面信号交叉口。

第一种思路(对环岛加以信号控制)中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按左转控制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信号控制(只在进环方向设置信号灯),另外一类是左转两步信号控制(在环形交叉口设置入环灯和环道灯,对左转车在环道上进行二次信号控制)。

对已有的环形交叉口而言,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究竟该采取什么方法解决交通拥挤和阻塞,是采取改为信号控制环岛的方法还是采取拆除环岛改建成常规平面交叉口的方法,是近年来各交通参与者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分类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心设一个圆形环岛,使各类车辆按逆时针绕环岛作单向行驶,直至在所要去的路口驶出,这种交叉口形式称为环形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是自行调节交通的交叉口。

进入交叉口的所有车辆,都是以逆时针的方向绕行于中心岛,和其他交叉口比较,环形交叉路口是将车辆直接的冲突变成了交织冲突,即出现了交织段,这种交叉口的交通意义是在于其特殊的形式使得车辆先是合流、再是交织,然后分流,这种交叉口使车辆的行驶趋于安全,不需要进行其他的管理或者设置交通设施。

新道路交通—环形交叉口

新道路交通—环形交叉口



(8)环形交叉口内的人行道和人行横道

(9)环形交叉口的用地面积
3、环形交叉口上的非机动车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可 分为几种:
– 与机动车在环道上混行:适 用于次干路、支路 – 与机动车在环道上分行:通 常用分隔带将环道分为两部 分,内侧为机动车行驶,3 条车道,外侧为非机动车行 驶,约5-7m,视非机动车的 数量而定。冲突点。可采用 立体交叉。
三 、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

交织段长度有两种取值 方法:一是取进口道路 的导向岛边至出口道路 的导向岛边之间的一段 环道的长度;二是取两 相邻进出口道路的机动 车道边线延长线和环道 中心线相交的两个交点 之间的一段环道长度。 相交道路夹角应基本相 等;道路条数不超过6 条。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环道的车行道可根据交通流的情况,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或分行布置。分行时可用分隔带、分隔物或标线分隔。分隔带宽度 应大于或等于1.0m。 •环道的机动车道一般采用三条。车道宽度应包括弯道加宽。非机 动车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交汇道路中的最大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也不宜超过8m。 •中心岛上不应布置人行道。环道外侧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各交 汇道路中的最大人行道宽度。

(4)环道外侧缘石的形状:目前一般随中心岛的形状, 成同心圆。 (5)环道的横断面:通常路脊线设置在环道的中心线上 ,环道的进出口及绕岛行驶的车道,结合导向岛的布 置,常设计成单面坡,以利于行车舒适。向中心岛内 侧汇集的雨水,通过雨水井排除。

(6)环道上车流的交 织角:一般为20-30度, 不大于40度。 (7)环形交叉口进出 口的导向岛:进口处设 导向岛可引导车辆进入 环道绕中心岛行驶,进 行交织,规范行车轨迹; 还可分隔双向车流;还 可做过街人行横道中的 安全岛。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改造与优化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改造与优化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改造与优化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与空间结构的调整,交通需求量的总量也随之日益增加。

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呈现从偶发性到常态性的变化、拥堵从高峰期到平峰期的变化,城市交通系统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已刻不容缓,而在城市道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环形交叉口恰恰如此。

因此,对城市环形交叉口的改造与优化将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改造与优化1关于环形交叉口的概述1.1关于环形交叉口的概念环形交叉口是指相关人员要在道路交叉口的中央位置设立一个中心岛,使用环道来对交通进行渠化组织,当车辆进入环形交叉口的时候必须要按照逆时针方向保持单向行驶,一直到行驶到所要出去的路口。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环形交叉口会将车流的冲突点变成交织点,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交叉口的行车安全,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的状况。

环形交叉口有着三种基本形式,每种形式的环形交叉口的形状、大小以及交通组织原则等因素不尽相同,其中大型的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直径要大于二十五米,存在单向环形车道以及交织路段;而小型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直径约为四到二十五米;最后的微型交叉口的中心岛直径一般情况下小于四米,实质上属于渠化交叉口。

1.2关于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概述环形交叉口的主要有如下优点:一种是其特殊的环形路段可以让连续不断的车流一直按照规定的方向行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车辆堵塞甚至停滞的时间,另一种就是它能够减少一些车辆在环形交叉口所耽误的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因为环形交叉口只存在合流和分流,这就会使得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能够减少冲突点,尽可能地提升行驶车辆的安全性,最后使用环形交叉口可以简化交通组织,不需要使用信号进行管制。

环形交叉口的主要缺点如下,主要是它的占地面积通常较大,并不能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所有的车辆类型都会在上面行驶,这就会导致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影响。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环形交叉口剖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环形交叉口剖析
口的交织段长度
当相交道路条数和夹角固定不变时,中心岛在直径越 大,交织段长度越长;反之,为了节约用地,将中心岛 的直径设计得很小,交织段长度也很短。当中心岛直径 固定不变时,相交道路的条数越多,交织段长度越短; 相交道路间的夹角越小,交织段长度也越短。因此,就 需要加大中心岛的直径,造成环形交叉口用地面积增加, 左转车和直行车绕岛行程延长。所以,对于畸形的交叉 口首先要调整相交道路进口的位置,力求各夹角基本相 等,才能使交织段均匀;其次使相交道路的条数不超过 六条。否则,交织段过短,必然成为环形交叉口的交通 阻滞点。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二.环道上车辆的交织
进入环形交叉口的车流能与驶出环形交叉口的车流在环 道上交织,需要有这样一个条件,即:驶出环道的前后 两车之间的车头时距(t距)要能够使进入环道的一辆车驶 入该前后二车之间并驶入靠近中心岛的内侧车道。通常 这个车头时距大约为 3.6-4 秒,可以使进环和出环的两 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若是铰接 车或货运拖挂车相互交织,则需6-7秒。而摩托车、自 行车交织所需的时间就少得多,一般为 2-2.5 秒。在这 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称为交织长度 (l 织) 。它 随车辆在环道上行驶的速度而异。车速越快,要求交织 长度越长,中心岛的直径也越大。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一.概述
2、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 进入环形交叉口环道的车辆间距,只有大到存在可穿越 空档时,才能保证车辆可以交织或穿梭通行。若进入环 道的车流过密,或两股稠密的长串车流在环道上相遇, 后到的一串车流无法交织或穿梭而过,只能环道上或环 形交叉口进口道暂停等候,这就会影响整个环形交叉的 通行,甚至造成环形交叉口堵塞。由于受信号灯管理的 交叉口在绿灯时放出的车流常容易产生长串稠密的车流, 所以在两个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之间建环形交叉口是不 太适宜的。相反,有的城市在道路网中有许多环形交叉 口,车流交织就很方便。

城市交通规划名词解释填空题

城市交通规划名词解释填空题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现代道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交通密度。

交通流的三项标志:车流量、车流密度、车速 道路工程一般划分为公路、城市道路、特殊道路三大类型。

道路设计年限包括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城市道路网规划评价原则是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

城市快速路是指在城市内修建的由主路、辅路、匝道等组成的供机动车辆快速通行的道路系统。

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整体平地式、高架分离式。

环道一般采用左转车道、交织车道、右转车道三种车道。

城市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应该从技术性能、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着手。

出入口间距的组成类型有出—出、出—入、入—入、入—出 平交路口从交通组织管理形式上区分为三大类:信号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道路照明以满足路面亮度、路面亮度均匀度、眩光限制三项技术指标为标准。

交通信号控制的范围分为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三种。

交通标志三要素有颜色、形状、符号。

车流密度:指单位长度路段内行进的车辆数。

车速:间距平均车速 变速车道分为直接式、平行式两种。

排水制度分为合流制、分流制两种。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首末站、枢纽站、中间停靠站三种类型。

照明系统的布置方式有单排一侧布置、单排路中排列、双排对称布置、双排交错布置。

道路交通流三个基本特征: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沿河道路应根据 路线位置 确定路基标高。

交通量随 时间 变化规律分布 分 时变 ,日变。

空间变化规律分:路段 车到 方向 分布。

关于车速 设计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临界车速目前主要的交通流理论: 概率论理念,交通流排队理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

概率论方法: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式分布) 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移位的负指数分布) 可以预测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数的概率分布类型是 二项式分布。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完整版2024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完整版2024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647-20111总则1.0.1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道路交叉口,充分利用交叉口时空资源,实现交叉口人流和车流的交通安全与通达,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应的道路交叉口规划,以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或立体交叉的新建、改建与交通治理专项规划。

1.0.3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应坚持科学发展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符合保障安全、保证效率,保护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要求。

1.0.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交通功能traffic function交通设施在交通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以及对出行者所能提供的交通服务和服务水平。

2.1.2宏观交通组织macro traffic organization在一定范围的交通系统中,规定各类道路上各种交通方式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协调关系,使各种交通方式在道路系统中能有序、安全、高效地通行的交通运行方案。

2.1.3微观交通组织micro traffic organization在交叉口可通行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安排组织从各方面汇集到交叉口的各种交通流有序地向各方向疏散,以保障人流和车流安全、高效地通过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方案。

2.1.4快速公共交通bus rapid transit(BRT)运用大容量公共交通车辆和先进的控制管理系统,在专用的车道上运行,具有运量大、运行速度快等特性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

2.1.5信号控制交叉口signalized intersection用交通信号灯组织指挥冲突交通流运行次序的平面交叉口。

2.1.6无信号控制交叉口unsignalized intersection不用交通信号灯,而用交通标志、标线或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通行权的规定,组织相冲突交通流运行次序的平面交叉口。

2.1.7减速让行标志交叉口yield sign intersection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用减速让行标志来规定次要道路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前必须减速、让主要道路车辆先行,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的交叉口。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所有进入环道车辆,只允许按照逆时针方向,环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

这样环岛中各方向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了周期性阻滞,并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仅存进出口的交织点,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

同时,环岛也能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而环岛形状和尺寸、车道宽度及环岛竖向的合理选择影响着环岛的使用功能,解决不好将事与愿违,成为交通堵点。

环形交叉主要适用于多路交汇或转弯交通量较大的路口;相临道路夹角大致相等的路口;远期规划立交的路口。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路口、自行车和行人多的路口、及处于斜坡地形上的路口不宜采用。

从交通组织形式上看,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以“及时清环”,避免在环道上堵车为原则。

环形交叉口对多道路交叉和畸形交叉较为适用,故对其出口道的要求高于进口道。

出口道的车道数应不少于2条。

这样可保证经交织后出环的直左车流能不受右转车流的干扰。

环道进出口的转弯半径及外缘石半径大小取决于车速。

各进口处半径应相近,并与中心岛半径接近。

出口处半径可略大些。

环道外缘石宜采用直线圆角型。

环形交叉口对相交道路、交通量、地形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环形交叉口的相交道路宜为大城市的支路、中等城市的次干路和支路、小城市的各级道路。

交叉口相交道路有4条以上,且相邻道路中心线的交角宜大致相等。

另外与相邻的信号灯交叉口应具有足够的间距,不致于因信号灯交叉口的排队造成环道的阻塞。

环形交叉口常适用于左转交通量比例较大(接近于直行交通量的50%);各进VI道的直、左交通量之和比较均匀,且进入环道运行的直、左交通总量不超过环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以及人流和非机动车交通量不太大的情况。

在地形上通常要求竖向上平坦。

环道的纵坡度不大于2%,平面上能满足环形交叉口的布置等。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改造设计——以荆州小北门交叉口为例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改造设计——以荆州小北门交叉口为例
平 交路 口一样 停 车 等 候 交通 信 号 ,减 少 了交 叉 口冲 突点 和 交 通 延 误 。 另一 方 面 , 环 岛 通 常 直 径都 比较 大 . 其 上 可 设 置 城 市
标志性雕 塑, 种植花卉植 物 , 与 周 边 建 筑 相 互 配合 . 形 成 和 谐
怡 人 的 开 敞 空 间
通 对 机动 车 交通 干 扰 . 提 高 交叉 口通 行 能 力 ( 2 ) 保 留环岛 , 采 用 左转 车二 次停 车通 过 的 组 织 方式 。设
置 环 岛信 号控 制 系统 , 根 据 交 通 流 量 情 况合 理设 置控 制信 号 . 让 进 入 环 岛 的 左转 车辆 等 待 两 次信 号 通 过 .充 分 利 用周 期 时
【 关键词 】 环形交叉 口; 优缺点 ; 适用条件 ; 优化改善措施 ; 改造设计 【 中图分类号 】 U 4 9 1 . 2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0 7 — 0 1 5 2 — 0 2
l 引 言
步增 大 . 常规 无 信 号 控 制 环 形 交 叉 口通行 能 力 较低 的 弊 端也 逐 步 显现 , 部 分 环 岛产 生 了 不 同程 度 交通 拥 堵 阻塞 . 面 临被 拆 除 改 造 的命 运 。
( 4 ) 多路 交 叉或 畸 形 交叉 口采 用信 号 控 制 难 以组 织 交通 ,
解 决左 转 车 与 直行 车 交织 冲 突的 问题 。 这 种 方 法 即 可提 高 环形 交 叉 口缺 点是 占地 面积 较 大 .增 大 了车 辆 特 别 是 左 间 , 同时改造工程量也较 小 , 在厦 门、 南 京 转 车 辆 绕 行距 离。 另外 环 形 交 叉 口通 行 能 力通 常较 同等 规 模 环 形 交 叉 口通 行 能 力 , 等 地 已有 较 为成 功 的应 用。 灯 控 平 交 路 口为 小 , 环 岛 交 通量 较 大 时 易引发 拥 堵 。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辅导:道路交叉口设计要求(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2)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岛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

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3)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4)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2.基本类型及其特点交叉口按竖向位置可分为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两大基本类型。

3.平面交叉口设计(1)形式:十字交叉、X形交叉、丁字形(T形)交叉、Y形交叉、多路交叉、环形交叉。

(2)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型、车速来确定。

交叉口转角半径(3)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设置要考虑尽可能缩小交叉口面积,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提高交叉口通过效率,将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要尽量与车行道垂直设置,缩短行人横过车行道的时间;尽量靠近交叉口,缩小交叉区域,减少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人行横道宽度决定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信号放行时间,通常选用的经验宽度为4〜10m,规范规定最小宽度为4m。

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则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m)。

当行车密度很大或车速很高,过街行人很多时,可考虑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人行地道或天桥。

(4)停止线: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 2m处,以保证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

(5)交叉口拓宽:建议高峰小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大于3〜4辆时,增辟左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进入交叉口的右转车辆多于4辆时,需增设右转车辆的专用车道。

增设车道的宽度,可比路段车道宽度缩窄0.25〜0.5m,应不小于3.0m;进口段长度一般为50 〜75m。

4.环形交叉口设计平面环形交叉口又称环交、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车辆绕中心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这也是渠化交通的一种形式,使所有直行和左、右转弯车辆均能在交叉口沿同一方向顺序前进,避免发生周期性交通阻滞(相对于信号灯来管制),消灭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改造设计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改造设计

交 通 科 技2009年11月Tr anspor tation Science &TechnologyNov.2009收稿日期:2009208230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的改造设计高 欣 朱荣军 金文刚(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 215007)摘 要 分析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环形交叉口的改造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对交通功能的改善程度。

关键词 环形交叉口 交织段 通行能力环形交叉口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驶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作逆时针单向行驶,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

进环和出环的车辆,在环岛行驶时处于紊流交织运行状态,为了不使车辆在环岛交织段出现停车等让的情况,中心岛的半径必须满足最小交织段长度的要求。

交织段的处理是环形交叉口设计的关键之处,直接决定着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1)环岛半径小,环道车道数多,两者不相匹配。

(2)技术标准低。

很多环岛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平面交叉口,为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在中间设置了一个中心岛,添加了一些景观素材或者标志性建筑。

此类交叉口的几何尺寸一般只是常规平面交叉口尺寸稍作放大,交织段短,形成不了交织,存在的只是穿插冲突,不满足规范中环形交叉口几何设计的要求。

(3)交通组织差,通行能力低。

当前大多数城市道路的环形交叉口均为无控交叉口,没有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和交通组织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叉口交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交通矛盾就会显现。

(4)非机动车、行人和机动车相互干扰严重。

很多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并不按照环形交叉口的运转规则,无视标志标线驶入机动车环道,在机动车之间/见缝插针0,随意穿梭。

不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对机动车的正常行车造成极大的干扰,从而严重降低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5)路网规划不合理。

由于规划中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交叉口成为多路交叉、畸形交叉而不得不设置环形交叉口的情况。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PPT课件
42
43
对渠化的改进方案
44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优先合理组织机动车交通; 2)组织行人交通应以保证行人安全为前提,同时注意 使行人交通尽量少的干扰其他交通方式。 3)保证非机动车快速,安全的通过交叉口,同时着眼 点放在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和如何提高非机动 车的通过能力上。
55
拓宽车道的长度计算
56
2.交叉口拓宽车道的设计
3)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 拓宽车道的长度lW值,应能使右转车辆(如向进口道的左侧拓
反应时间可以忽 略,集团式进入
交叉口 以均匀的速度缓 慢通过人行横道
线
弱势
46
三种方式拓宽机动车 道数: 1)压缩左侧进口道; 2)压缩非机动车道 3)压缩人行道
47
一、机动车辆交通组织
1.进口道车道的划分
交叉口处车辆必须要减速或等待以后通过,其一个车 道的通行能力低于路段车道的通行能力,因此为保证在 交叉口上的通行能力不过多的低于路段通行能力,通常 采用在交叉口进口处增加车道的办法来解决。
5
2.交叉口存在的交错点 此外还有行人过街产生的冲突点。 非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产生的危险面。 注意: 非机动车与行人过街呈面状散开,因此造成局部交 通的冲突面。
6
从这张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
交通畅通和效率问题
混乱交叉口 的冲突点
8
交通冲突分析(2/3)
交通冲突区
图例
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区 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非机动车、行人冲突区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 短的时间顺利通过。 2)正确设计交又口立面,保证转弯车辆的稳定,同时保 证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 3)交叉口设计应根据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 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 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改造与优化

浅谈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改造与优化
. Al针l单R向i行g驶h至ts所要R去es的e路r口ve后d离.岛驶出 从而增加了交叉口
运行的安全性 其作用就是把交叉冲突的形式通过延长交织 段的距离转化成次合流与一次分流的交织冲突
(我国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 (&$ 环岛较小!车道较多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道路的新建扩建交通量是越来越 大 而在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中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大多半 径较小而车道数较多已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 技术标准低!建设资金匮乏 早期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 规划设计受限于技术和建设资金当时修建的环形交叉口实际 上只起到了平面交叉口的作用在交叉口中间设置了一个中心 岛再添加起美观作用的建筑或标志物 简单地讲它的几何 尺寸只是平面交叉口的微小放大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只会 存在穿插冲突不符合现如今道路环形交叉口的设计规范 (&( 交通组织混乱!通行能力低 目前很多展相对缓慢的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均为无控制 的交叉口有些环形交叉口虽然设置了信号灯但没有与之经 过任何调查而专门设置的有效的交通配套设施信号衔接不合 理 因此在当今巨大的交通量的挑战下环形道路交叉口通 行能力的问题将越来越明显 (&3 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 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它的便捷性和经济性使一部分人选 择共享单车出行 但驾驶者并不按照环形交叉口的运行规则 无视任何标志标线在机动车内穿插与机动车混行带来了恨 到的交通隐患也会造成了机动车大规模的拥堵 同时还会 有将车辆乱停乱放于环形交叉口的现象 (&; 道路网规划不合理 早期规划由 于 资 料 不 完 善 调 查 不 科 学 调 查 结 果 不 准 确造成一些道路网方案不够合理造成个别环形交叉口不能 起到真正的作用或是超过它自身的交通负荷 "环形交叉口改造与交通组织优化 3&$ 改建+优化交叉口或拆除不必要的交叉口 $ 中心岛的形状一般是圆形或者椭圆形可结合地形地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目录1 总则 (2)3 一般规定 (3)3.1 城市道路分类及其交通功能 (3)3.2 城市道路交叉口分类、交通组织、交通功能及选型 (3)3.3 城市规划各阶段的交叉口规划设计 (4)3.4 交叉口规划设计范围 (6)3.5 交叉口规划设计指标 (6)4 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 (12)4.1 通则 (12)4.2 非信号控制交叉口 (15)4.3 信号控制交叉口 (15)4.4 环形交叉口设计 (17)5 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 (19)5.1 通则 (19)5.2 立体交叉口系统规划 (19)5.3 立体交叉口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 (25)6 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规划设计 (31)6.1 一般规定 (31)6.2 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 (32)6.3 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道口 (33)7 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设施 (34)7.1 行人过街设施 (34)7.2 非机动车过街设施 (34)8 公共交通设施 (36)8.1 通则 (36)8.2 公汽(电)车停靠站 (36)8.3 公共汽(电)车专用道 (37)8.4 公共汽(电)车优先控制 (37)《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征求意见稿06.01.18版)1 总则1.0.1 编订本规范为目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是整个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事故的多发点,交通运行的拥堵点、通行能力的控制点。

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交通安全与畅通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此,在交叉口规划设计的观念与技术上,从上世纪50-60年代起,就有了很大的改进。

过去城市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只以路网与路线为中心,把交叉口看成只是路网中几条道路相交的产物。

在交通运行的实践中,才逐渐认清了交叉口在路网中的重要性,才开始重视研究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产生了交叉口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为更新过去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的交叉口规划设计,能用新理念、新方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安全、高效、低耗、低害的交叉口,引用国内外近年来运用成功的成熟经验与研究成果、制订本规范。

国标_Gb_50647-2011_《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_解读

国标_Gb_50647-2011_《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_解读

第4.4节:常规环形交叉口
1 常规环形交叉口不宜用于大城市干路相交的交叉口 上,仅在交通量不大的支路上可选用环形交叉口。新 建道路交叉口交通量不大,且作为过渡形式或圈定道 路交叉用地时,可设环形交叉; 3 常规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的形状宜采用圆形、椭圆形、 圆角菱形。中心岛曲线半径宜为15m ~20m。中心岛内 不得布置人行道。中心岛内的交通与绿化设施应符合 行车安全的要求。
这里提出了“常规环交”适用的条件和常用的半径。
第4.4.4条:常规环形交叉口环道设计参数
1 环道车道数宜为2条或3条; 2 环道上每条车道的宽度应在直线车道宽度基础上增 加曲线车道的加宽宽度。中心岛半径在15m ~20m间时, 行驶小型车环道加宽宽度不应小于0.7m,行驶大型车 环道加宽宽度不应小于2.4m;
出入口布设型式 主线设计速度 (km/h)
出口-出口 出口-入口 入口-入口 入口-出口
100 80 60
760 610 460
260 210 160
760 610 460
1270 1020 760
表5.3.4-1 同一匝道“逐级分流、逐级合 流”型式出入口最小间距L(m)
匝道设计速度
70
60
50

第3.4.1条: 平面交叉口规划范围应包括:构 成该平面交叉口各条道路的相交部分及其进口道、 出口道和向外延伸10~20m的路段(包括进出口道 展宽段和渐变段以及行人、非机动车过街设施、 公交车站)所共同围成的空间。新、改建交通工程 规划中的平面交叉口规划,必须对交叉口范围内 规划道路及相交道路的进出口道各组成部分作整 体规划,不得只做规划道路进出口道组成部分的 规划而不顾相交道路进出口道的规划。
图3.5.2-2
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环形交叉口剖析共33页文档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环形交叉口剖析共33页文档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 计-环形交叉口剖析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7.2 环形交叉

7.2 环形交叉
当两个路口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此时在该 环道上行驶的车辆,均可在合适的时机互相交 织,该段距离即为交织段长度,其位置大致可 取相邻道路机动车道外侧边缘延长线与环道中 心线交叉点之间的弧长。
2020/5/14
2020/5/14
7.2.4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020/5/14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有关中心岛最小半径和最小交织长度的规 定如表6-6所示。
2020/5/14
2020/5/14
右转弯车道 图8-18 交织角
八、环形交叉口进出口的导向岛
• 导向岛:保证交通安全、引导、组织车流。 • 若不设置导向岛,左转车辆经常会在环道上逆行左转 • 1、引导车辆进入环道绕中心岛行驶,进行交织,遵循
轨迹; • 2、可以沿进口道的中心线向外延伸,分隔双向车流; • 3、同时是过街人行横道中的安全岛;
2020/5/14
七、环道上车流的交织角
• 车流的交织角——检验车辆行驶安全程度 • 交织角——绕岛车道距中心岛缘石线1.5m处与
右转车道距外缘石线1.5m处连成的两条切线的 夹角来衡量。 • 交织角的角度大,要求车头间距时距长; • 交织角的角度小,利于变换车道,实现安全交 织。 • 交织角一般为20°—30°,不大于40°。
织段长度的要求,否则,在环道上行驶中需要 互相交织的车辆,就要停车等候,这是绝对不 允许的。环道上所需的最小交织段长度如表8 -13所示。
按交织段长度所要求的中心岛半径为
Rd
nlBPB
2 2
(m)
(8-19)
式中:n―――相交道路的条数;
l―――相邻路口之间的交织段长度 (m),可查表8-13;
B―――环道宽度 (m) ;
• 3、与进入环形交叉口前的路段的交通 组织方式相呼应。快速路和车道条数很 多的主干路上不宜采用环形交叉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Q环 Q入环= Qi左 Qi直 Qi右
i 1 i 1 i 1 i 1 n n n n
对于一个穿梭不断的交织点,其最大通行能力(N织)为:
N 织= 3600 ti (辆 / 小时)
式中: tI――左转和直行机动车通过交织点的车头时距,正常行驶状 态下,小型机动车为 3.6秒;机动车高峰时,为3.1 秒;非机动车高峰 时,机动车受干扰多,车头时距为3.6~3.9秒。 所以,在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一个交织点的通行能力 ( N 织 ) 为 900~1100辆/小时,若环道上驶入和驶出的车数各占一半,则在N条道 路相交的环形交叉口上总共可驶入环道穿过交织点的车数 (N织总入): n n N 织总入= N 织入= (3600/ 2) / ti (辆/小时)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设计
2、环道 1、环道的车道数 环道的车道数决定于其上交通组织的方式和车流量大小。一般右转机 动车行驶在环道的外侧车道,进环和出环的交织车辆行驶在环道中间。 在交织点上只有一车道的通行能力,绕岛的左转机动车行驶在环道内 侧,紧靠中心岛的车道上。观测表明,当环道的车道数只有一车道时, 所有交织机动车辆和右转机动车辆都挤在一条车道内,通行能力很低; 当车道数由一车道变为两车道时,通行能力明显提高,但经过交织进 环的机动车辆由于车道少仍会挤入下一个交织段的交织点内行驶,有 时右转车也会挤入交织点内行驶,占去一些交织点的通行时间;当车 道数变为三车道时,各去向的机动车辆能各行其道,交织点上只有交 织车辆行驶,通行能力又可提高不少;变为四条车道时,通行能力已 增加得很少;变为四条以上车道时,对通行能力的增加已无意义。因 此,环道的车道数一般为三条车道,以四条为限。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二.环道上车辆的交织
进入环形交叉口的车流能与驶出环形交叉口的车流在环 道上交织,需要有这样一个条件,即:驶出环道的前后 两车之间的车头时距(t距)要能够使进入环道的一辆车驶 入该前后二车之间并驶入靠近中心岛的内侧车道。通常 这个车头时距大约为 3.6-4 秒,可以使进环和出环的两 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若是铰接 车或货运拖挂车相互交织,则需6-7秒。而摩托车、自 行车交织所需的时间就少得多,一般为 2-2.5 秒。在这 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称为交织长度 (l 织) 。它 随车辆在环道上行驶的速度而异。车速越快,要求交织 长度越长,中心岛的直径也越大。
机动车车行道通行能力(千辆/小时) 同时通过的自行车数(千辆/小时) 2.6 1 2.3 4 2.0 7 1.6 11 1.2 15 0.8 18 0.4 21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由于经过交织点a的车流(Qa织)是进环的左转车(QA左)与直行车(QA直)和 出环的左转车(QC左)与直行车(QD直)。由A路进环道的总车流(QA入)为左 转(QA左)、直行(QA直)加右转车(QA右)。若在环道上测得由A路到B路的 右转车流量(QA右),则可以很快求得交织点a的车流量(Qa织): 由此可知,检验通过某个交织点的车数,只需将相邻两路口的总驶入 量加总驶出量减去两倍其间的右转量即可。这个方法对于多条道路相 交的环形交叉口也都适用。若交织段较长,车辆交织分散在几个交织 点上,则交织段的通行能力可达1500辆/小时。 当交织点a的通行能力(Na织)大于通过交织点 a的车流量(Qa织)时,交织 点a不会产生交通阻塞;当Na织≤Qa织时,则交织点a必然产生交通阻塞, 甚至连锁到后面一个交织点d。通常当(Qa织/ Na织)≥0.8时,就需要考虑 对该交叉口采取各种改善措施的预案。
N 环= N 织总入 n 1800 K K= 1-P ti 1 P (辆 / 小时)
式中:P――右转车辆占总车流量的百分比,通常为15~20%; K―― 环道上车流分布不均匀对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 ,通常用 0.85~0.9。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根据实测和验算,在我国大、中城市采用的环形交叉口,圆形中心 岛直径为30~50米,环道为18~20米,相交道路为四条正交,机动车 与非机动车混行,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其推荐的规划设计通行能力如 下表所示。 当规划设计的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超过 30米、达60米时,交织段 上可以有几处同时进行车辆交织,表内的通行能力允许适当增加,可 乘上1~1.2的增加系数。 环形交叉口规划设计通行能力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三.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
当相交道路条数和夹角固定不变时,中心岛在直径越 大,交织段长度越长;反之,为了节约用地,将中心岛 的直径设计得很小,交织段长度也很短。当中心岛直径 固定不变时,相交道路的条数越多,交织段长度越短; 相交道路间的夹角越小,交织段长度也越短。因此,就 需要加大中心岛的直径,造成环形交叉口用地面积增加, 左转车和直行车绕岛行程延长。所以,对于畸形的交叉 口首先要调整相交道路进口的位置,力求各夹角基本相 等,才能使交织段均匀;其次使相交道路的条数不超过 六条。否则,交织段过短,必然成为环形交叉口的交通 阻滞点。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一.概述
2、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 进入环形交叉口环道的车辆间距,只有大到存在可穿越 空档时,才能保证车辆可以交织或穿梭通行。若进入环 道的车流过密,或两股稠密的长串车流在环道上相遇, 后到的一串车流无法交织或穿梭而过,只能环道上或环 形交叉口进口道暂停等候,这就会影响整个环形交叉的 通行,甚至造成环形交叉口堵塞。由于受信号灯管理的 交叉口在绿灯时放出的车流常容易产生长串稠密的车流, 所以在两个信号灯管理的交叉口之间建环形交叉口是不 太适宜的。相反,有的城市在道路网中有许多环形交叉 口,车流交织就很方便。
i 1 i 1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对于四条道路相交的环形交叉口,总共可驶入环道穿过交织点的车数 为1800~2200辆/小时。若环道上交织段比较长,车辆进环道交织点不 止一个点,则其通行能力可相应提高。 若环形交叉口的车流中右转车占总量的比例为 P%,则该环形交叉口 的总通行能力(N环)为:
第七章 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一.概述
1、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点
环形交叉口是在几条相交道路的平面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半 径较大的中心岛,使所有经过交叉口的直行和左转车辆都绕着 中 心岛作逆时针方向行驶,在其行驶过程中将车流的冲突点变为交织 点。由于车辆在同向行驶中通过交织或穿梭变换车道,比较安全, 车速减少也不多,又不用信号灯管理,车辆可以连续不断地通过环 形交叉口,其平均延误时间短,车辆制动、停车候驶、起动减少, 尾气污染和噪声也降低,中心岛又能绿化,增加市容景观。所以, 在国内普通使用。但环形交叉口占地大,左转车绕行路程长,当非 机动车和行人过多时,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会变得很复杂。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三.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
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应大于、最少等于一个交织长度。通常 由环形交叉口进口道路的导向岛边至环形交叉口出口道路的导向岛 边之间一段环道长度,称为交织段长度。对于不设导向岛的环形交 叉口,按环形交叉口两相邻进出口道路的机动车道边线延长线和环 道中心线相交的两个交点之间的一段环道长度,称为交织段长度。 交织段长度 ( l) 与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的直径 ( D) 环交点相交道路的条 l D B环 / n B 数(N)和夹角()有关。 l D B环 / 360 B 或 式中:D――环形交叉口中心岛直径(米);――相交道路的夹角; B环――环道宽度(米); B――环道进出口处导向岛的宽度, 或相交道路进出口处机动车道的宽度(米); N――相交道路的条数;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设计
1、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 在相交道路的夹角相近的环形交叉口上,一般中心岛采用圆形直径为 30~60米,交织段长度基本相同。若相交道路的角度差别很大,对应 小夹角的交织段长度就偏短,难以满足车辆交织的要求,可以局部放 大中心岛的半径,使中心岛的形状变为椭圆形、卵形,以加大交织段 的长度。 中心岛的边缘不应做人行道,要避免有行人频繁穿过交织段上的车流, 造成车辆急刹车,加大车流密度,使车辆难以交织,失去建造环形交 叉口的原意。 中心岛可以绿化,以增加道路景观,但种植的高度应保证视线通透, 保证环道上的停车视距不受阻挡,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少量高 株乔木,配置少量秀石或雕塑。中心岛不宜做成吸引大量游人出入的 公园,否则应将行人从天桥或地道内出入。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四.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决定于各条环道的通行能力。从 图中可以看出环形交叉口内机动车的流线。环道上经过 交织点a的车流由A路的左转车(QA左)和直行(QA直)与C路 的左转车(QC左)和D路的直行车(QD直)所组成。A路与B路 间环道上还有 A路去B路的右转车,它并不进入交织点 a 和 D 路去 C 路的左转车 ( QD 左 ) ,它穿过交织点 d 进入环道 内侧行驶,其通过车数受交织点 d的制约,在A路与B路 间环道上也不参与交织点 a 的交织。所以通过一个环形 交叉口的机动车流量(Q环) ,由各条环道进入(或驶出) 交 织点的左转车 ( Qi 左 ) 和直行车 ( Qi 直 ) 之和加上各条道路进 入的右转车(Qi右)之和所组成。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三.环形交叉口的交织段长度
当相交道路条数和夹角固定不变时,中心岛在直径越 大,交织段长度越长;反之,为了节约用地,将中心岛 的直径设计得很小,交织段长度也很短。当中心岛直径 固定不变时,相交道路的条数越多,交织段长度越短; 相交道路间的夹角越小,交织段长度也越短。因此,就 需要加大中心岛的直径,造成环形交叉口用地面积增加, 左转车和直行车绕岛行程延长。所以,对于畸形的交叉 口首先要调整相交道路进口的位置,力求各夹角基本相 等,才能使交织段均匀;其次使相交道路的条数不超过 六条。否则,交织段过短,必然成为环形交叉口的交通 阻滞点。
第二节 环形交叉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