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教案:2019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6.4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6章第4节“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密度及其特性;2. 密度的测量方法;3.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密度知识交流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学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2. 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运用;2. 密度的测量方法;3. 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尺子、量筒、水、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鉴别真假黄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物理知识来鉴别真假黄金?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教师讲解密度公式及其运用,引导学生学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3)教师讲解密度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有关密度的例题,如“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密度为8g/cm³,求该铜块的质量。
”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密度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如“一个体积为150cm³的铝块,密度为2.7g/cm³,求该铝块的质量。
”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密度知识交流会:(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2)教师给出几个与密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鉴别真假黄金?”、“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等;(3)组长组织组内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密度概念及其特性;2. 密度公式及其运用;3. 密度测量方法;4. 密度知识应用实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学案活动简介本次交流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活动密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流会上,学生将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思想和观点。
活动目标1.了解活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活动密度的实际应用场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
2.准备活动密度的计算实验器材,如计算器、天平等。
活动过程步骤一:导入活动介绍本次交流会的目标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活动密度知识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活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活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解释其意义和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活动密度与物体特性的关系,并帮助学生建立活动密度的直观理解。
步骤三: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场景,并分析该场景中涉及的活动密度问题。
2.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每个小组向全体学生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步骤四:总结和展示1.导师总结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强调活动密度的实际应用意义。
2.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提问和辩论,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3.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答疑解惑,展示他们对活动密度知识的掌握情况。
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活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通过导师的总结和点评,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活动密度知识的理解。
活动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活动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活动密度实验,并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说课稿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说课稿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说课稿
——教科版初中物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学生通过学习前二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理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
而这一节课恰是利用测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其平均密度并加以利用的一节活动课,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验活动课,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验过程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各自课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
此外,这节课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养功能。
二、学情分析:
从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定的生活问题。
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
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
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
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
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建议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1、通过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学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学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学教案(精选11篇)《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学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物理意义。
(2)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了解密度表。
(4)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5)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1)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灵活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知识点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
2.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可以作为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
【知识点2】密度的概念、公式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其国际单位是,常用是,它们的换算关系:【知识点3】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1.原理:2.用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利用和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① 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1的水,再将用细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 V2,那么固体的体积V =③用公式计算出物质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可以用方法。
(3)测液体的密度误差较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 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 m2 ;④液体的密度ρ=【知识点4】密度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ρ=m/v)(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m=ρV)(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v=m/ρ)四、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二】6.3活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6.3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交流进一步巩固密度概念及其应用,同时练习天平、量筒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使用。
(2)通过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揭示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设计】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每个实验小组都选择了一个探究课题,采用各种方法进行了探究,我听说了,有些小组有“新”的发现,今天各小组将自己的探究课题和研究成果都拿出来,我们共同来开一个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课件展示探究课题: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课题的汇报与交流。
各课题汇报、交流的关键问题如下:课题一:铅球是铅做的吗(1)从体育器材室选择了一个铅球,用台秤测量铅球的质量。
(2)测量铅球的体积。
在测量铅球的体积时,学生会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合适的量筒,学生可按教材图6-3-3的方法进行测量。
把铅球放入水槽中,用烧杯向水槽中注水,直到水没过铅球,用粘贴纸在此处作一标记。
将铅球取出,水面下降,然后用量筒向水槽中注水,直至再次达到标记,记下注入的水的体积,即铅球的体积。
则:V水=V铅球学生根据可计算出铅球的密度,将所测铅球的密度与密度表中ρ铅=11.3g/cm3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铅球的基本成分是铁,而不是铅做的!让学生讨论交流: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
师生讨论:还有没有其它的测量方法其它方法:测量铅球的体积,利用墙角、直尺和三角板直接测出铅球的直径d,根据球体的积公式:进行计算。
课题二:测砖的密度(1)用天平直接测量砖的质量m。
(2)用量筒测量砖的体积。
在测量砖的体积时,发现砖放入水中时,砖具有吸水性,这样测出来的砖的体积偏大。
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在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水V水,让砖头吸饱水之后,再放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由此计算砖的体积。
(学生进行一番激烈的讨论,由学生代表发言,对改进的方法进行表述)学生1:砖吸水后会膨胀,同样体积会变大,为了克服砖的吸水性,我们采取在砖的表面涂层油漆或包一层保鲜膜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优秀5篇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八年级上册物理密度的运用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由已做实验引入新课1、请学生交流做“热牛奶与冷牛奶哪个先结冻”的实验经过与结果。
2、师:有一个叫“姆潘巴”的男孩也做了同样的实验,但他所得出的结果却一次次遭到否定与讥讽,在这样的情况下,姆潘巴是怎样做的呢?3、引出课题,齐读二、阅读感受(一)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思考:姆潘巴是个怎样的学生?2、全班交流对姆潘巴的看法。
(二)朗读感受自由读课文,思考:姆潘巴在整个事件中碰到了几个他意想不到的问题?交流(根据学生的讨论,随机组织教学):1、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让他惊愕不已1)朗读体会,姆潘巴为什么“惊愕不已”?(从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这一反常的现象)2)齐读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发现)2、初中、高中的老师对这一问题的否定和讥讽,让他想不通1)默读想象:当老师相继否定和讥讽他的发现时,姆潘巴的表现如何?2)交流3、大学教授虽然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但肯定了他的提问,并以实验证实了姆潘巴问题的确存在。
1)朗读,理解什么是“鼓足勇气”?姆潘巴为什么“鼓足勇气”?他在博士提问时会想些什么?2)当证明姆潘巴的现象属实时,他的心情怎样,会怎样想?3)交流师:从一次意想不到的.实验中看出姆潘巴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又从他的问题一次次遭到否定和讥讽时,你又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学生?(勇于提问努力探索)4、最后,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这个“姆潘巴问题”还真是个世界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复述课文根据姆潘巴在整个事件中碰到的出乎意料的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创造性复述。
(四)质疑问难小组选择方式读课文,还有哪些问题你想提出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三、拓展延伸1、谈谈生活中“我的发现”和“我知道”2、颁发“小博士”奖章3、学生推荐有关方面的书籍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自主扩大识字,并复习巩固已识的生字。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教学设计6.4 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第4节跨学科实践:密度应用交流会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分析特殊方法测量密度的过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是密度知识的深化和综合应用,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各个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密度。
学情分析
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出发,先解决实际问题,再运用密度知识,灵活处理。
学生在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知道如何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2.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各个问题,加深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续表
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案新版教科版(含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新版教科版: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二、能力目标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三、素养目标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师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盐水选种视频)师从录像中大家知道了农民伯伯是如何选出优良种子的.可见,密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大家回忆,我们生活中还利用密度知识做了些什么?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评,给予鼓励.师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新课】一、展示自己设计的本章的知识结构师请同学们自己复习本章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
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故事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本节课,首先展示我们总结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测定方法,以及密度知识的应用,弄清质量与密度的区别.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有原来的1/2,但密度却不变.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C上升到4°C,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却变大,故4°C的水的密度大于0℃的水的密度.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二、探究密度知识的应用师大家阅读了课本第122页的内容,了解了三组学生汇报自己密度应用的研究课题,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密度的应用,而且还学到了利用密度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仔细来学习,体会他们的探究成果,学习他们的探究活动.1.密度与物质鉴别师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玩具商品,表面的颜色与金子的颜色相同,它们真的是金子做的吗?你如何鉴别呢?好,下面首先来看一道例题.例题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本第122页例题: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下面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然后教师点评.师从前面密度表,我们知道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但也有部分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相同;冰和蜡都是固体,它们的密度相同,因此,为了准确地判断是哪种物质,除了利用密度外,当然还要结合物体的颜色、气味、透明度、是否燃烧、硬度等物理性质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归纳: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师请同学们思考:当物体为空心时,由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来的密度比密度表上标明的密度要小,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这时求出的密度是物体的平均密度,而密度表上标明的密度是指物体在实心状况下的密度.2.利用密度公式巧测厚度或长度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利用密度公式巧测物体厚度或长度的方法:(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L;(2)此金属丝的密度ρ.解析:(1)根据题意可采用比例法求金属丝的总长.因为同种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又因为这捆金属丝与选取的金属丝规格相同,即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2)根据第(1)问中求出的总长和横截面积可以算出这捆金属丝的体积,然后用质量除以体积算出密度.师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多媒体展示)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分拣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等.在商业中鉴别牛奶浓度、酒的浓度.在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等等都用到密度的知识.除此之外,密度知识还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汽车、飞机以及航天器的设计师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制造材料的密度及其性能选取不同的技术要求: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师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密度的知识?生1:用密度小的塑料泡沫制作救生衣、儿童玩具等;生2:鉴别金属首饰,如戒指、耳环等;生3:调制鸡尾酒.生4:用空心钢管制造自行车、摩托车车架等,以减轻重量.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很棒!归纳起来,密度的应用还体现在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例题3(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特技表演看到很高大的物体倒塌砸在演员的身上,演员却丝毫无损没有受伤,这说明这些倒塌的物体是用密度小的材料制成的B.包装物品时用泡沫,主要是因为泡沫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C.铝合金用来制作门窗是因为铝材料的硬度小、耐腐蚀D.密度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体解析:在拍特技电影时搭建的高大建筑物往往用密度小的材料制成,这样便于减轻重量,倒塌下来不会砸伤演员.泡沫塑料的密度小,同等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小,运输方便.铝合金作为门窗的材料主要是利用铝的密度小,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小.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而不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而不是鉴别物体.答案:A课堂演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利用密度知识选择材料、选择种子、鉴别物质确定物质的经济价值等等。
(新)教科版物理八上《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公开课(教案)
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二、教学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古希腊叙拉古国国王曾给工匠一锭金块,让他做一顶纯金王冠。
尽管王冠的质量和金块的质量相等,但国王还是疑心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局部金子,他要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不是用纯金制成的,但是不能损坏它。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在洗澡时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鉴定的方法。
他把王冠和同等质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发现放王冠的盆里举办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质量的纯金的体积大,因此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其实阿基米德运用的就是密度的有关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密度知识的具体应用吧!教学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首先要明确:〔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了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一半,而密度不变。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
〔3〕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
报告1:铅球是铅做的吗〔1〕用台秤称出铅球的质量m1。
〔2〕测体积:用量筒测可以吗?把铅球用丝网套好,放入到盛满水的容器中,再取出,用量筒向其中加水到满为止便可知其体积铅球被取出时会带出一些水,V会偏大,结果密度值偏小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容器中加水和铅球,另一个仅参加水,两个容器中水的体积差就是铅球的体积V1 V2 V球=V2-V1 因为铅球是圆的,想可否用刻度尺测出其直径,进而算出它的体积。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优秀教案
第四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身见解的意识.2.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突破】先让学生理解密度表示的物理意义,再通过交流讨论会的方式,突破密度鉴别物质和密度特殊测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公式及变形式的运用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天平、量筒、水、台秤、烧杯、胶头滴管等.学生准备: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头、白糕等.【教学过程设计】- 3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密度知识的应用,在进一步理解密度概念、公式、规律的基础上,重点从应用的角度对知识点加以拓展与延伸,使学生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知道密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材中的报告应用性比较强,学生也比较熟悉,很感兴趣,学生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事物总想弄清楚其中隐含的奥秘,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并且学生能够脱离教材自己设计出测量方法.第二篇章:交流讨论(5) 教材中用的方法与你采用的方法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6) 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评估: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哪些测量过程可能产生误差?如何减小误差? 第三篇章:拓展应用(7)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8)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线的长度?怎么知道课桌的质量?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验进行课上探讨,也可以安排课下探讨,以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一些科学探究的素养,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乐于思考可解决问题。在学习密度知识后有想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期望,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入手,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手段处理问题,层层深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合作交流进行新课学习
课件展示:课题:第三节《密度知识的交流会》探究课题
一).问题1.铅球是铅做的吗?—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
(1)问题:铅球是铅做的吗?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请展示展示探究成果:(素材课本)
器材:台秤,铅球,容器,量筒,水
原理:密度公式
步骤:1.用台秤或电子秤测出并记下铅球的质量m
二.达标检测,解决问题延伸方法?比如水的密度
要求:展示探究成果:请说出你说用到的实验原理,器材及步骤
二)测小石块的密度
2)问题: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
要求:展示探究成果:请说出你说用到的实验原理,器材及步骤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密度知识应用的交流会
1利用. ,可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式,测量物质的质量,可用于鉴别物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应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能力目标
1.学会系统的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可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
6.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师版
第六章第四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设计教师: 温晓悦审核教师:崔春英本节课课标要求为:1、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既包括知识性目标又包括技能性目标,学生既要学会实验操作,同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
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身见解的意识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知识点目标要求出题形式题目数量难易程度(易、适中、难)日常生活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利用密度知识解释现象选择题 1 易密度的大小比较能够通过m-V图像获取信息,包括密度的大小比较及密度值的计算选择题 1 适中密度的应用一(鉴别物质)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质的密度,对照密度表,判断物质的种类选择题、填空题2 易、适中密度的应用二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空心计算,比例,求平均密度填空题,选择题3 适中密度的应用三(密度、质量与体积的综合计算)对于质量无法直接测量的物体,能利用公式m=ρV算出其质量对于体积无法直接测量的物体,能利用公式V=m/ρ算出其体积。
计算题 4 适中、难特殊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能够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测出物体的体积,求出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题 1 难巩固性作业:1、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2、有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用天平秤得它的质量为54g,将其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20mL水,由此判断这一固体是()A.铝;B.花岗岩;C.铁、铝合金;D.不能确定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
第五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
第五节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关于物体轻重的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入密度这一概念。
2.知识讲解(1)介绍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用ρ表示,单位为kg/m³。
(2)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3)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计算物体质量、判断物体浮沉等。
3.实验探究(1)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会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材料:天平、量筒、水、石块。
实验步骤:a.使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b.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
c.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ρ。
(2)实验二:比较物体密度实验目的:学会通过比较物体密度来判断物体浮沉。
实验材料:水、木块、铁块。
实验步骤:a.将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b.将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c.分析木块和铁块浮沉的原因,得出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4.应用拓展(1)讨论: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举例:利用密度知识鉴别黄金、计算物体质量、判断物体浮沉等。
(2)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
四、作业布置1.复习密度知识,熟记密度公式。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应用。
3.搜集生活中的密度应用实例,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设 计 意 图 ▷密度知识的应用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用Vm=ρ测定密度、鉴别物质、测量物的质量和体积,所以本节教学设计注重用密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难题。
方法是以学生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为突破口,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参与其同探讨解决方案的过程,目标是让课堂所学知识成为工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按复习提问、层层深人的教学思路,设计一系列由浅至深的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堂状态,适时提出问题,交于学生分组讨论,将密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例题的讲解和配套的习题,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进行探究。
◁教 材 分 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应用密度公式求物质的密度,应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物体的质量或体积,通过查密度表鉴别物质,以及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等。
◁学 情 分 析 ▷利用物质的特性来鉴别物质,学生对此比较有兴趣。
大部分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应该利用其生活中的自身素质,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完善,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同时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有待于加强,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不强,能动性还不够,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需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加强。
◁教 学 目 标 ▷【物理观念】1.水的密度值:ρ水=1.0×103kg/m 3。
铝、铁、铜、铅几种常见金属密度的大小排列。
2.密度公式Vm=ρ及其变形式:m =ρV 、ρm V =。
3.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能相同,比如酒精和煤油、冰和石蜡;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科学思维】1.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采用“取样法”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采用“排水法”通过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科学探究】经历测量密度的实验过程,熟悉天平、量筒的操作方法和技能,规范实验操作的步骤。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设计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教学难点(1)密度概念的建立。
(2)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不同物质的图片,如铁块、木块、水、酒精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这些物质?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新课讲授(1)密度的概念①提出问题: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哪个质量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哪个体积大?②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以及不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的体积。
③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④得出概念: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的公式密度的公式为:ρ = m / V,其中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3)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³)和克/立方厘米(g/cm³),1g/cm³= 1000 kg/m³。
(4)密度表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密度表的用途。
(5)密度知识的应用①鉴别物质:通过比较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八年级物理教案)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八年级物理教案●一、三维目标要求1.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2. 2. 过程与方法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重点与难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展示学生设计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提前自己复习本章知识,并进行整理归纳。
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可以用文字、表格、图形、故事等各种形式表示出来。
本节课,首先展示学生总结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测定方法,以及密度知识的应用,弄清质量与密度的区别。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1/2,但密度却不变。
(2)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由0℃上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却变大,故4℃的水密度最大。
(3)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但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
2.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课题通过三组学生汇报自己密度应用的探究课题,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密度的应用,而且还学到了利用密度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该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的、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活动过程一般包括: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实施、总结、交流五个阶段。
前四个阶段是学生课下进行的,"交流"安排在课上。
《4. 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4.通过测金属块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量筒(量杯)的使用;2.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3.怎样设计实验才能鉴别金属块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准备:托盘天平、量筒、金属块、适量的水和细线、烧杯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教师讲个涉及密度的笑话,引出密度知识。
学生复习密度知识并展示,思考如何测量密度。
二、交流展示1.怎样测量一个规则物体的体积?如长方体橡皮的体积。
2.怎样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金属块。
3.如何使用量筒(量杯)测体积?(1)你知道量筒的测量单位为。
1mL= cm3.(A)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B)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C)量筒和量杯有何区别?(2)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3) 怎样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A)液体的量有要求吗?如果有,有何要求?(B)金属螺母怎样放入量筒中?你能演示一下吗?(C)如图,水的体积为 cm3,石块的体积为 cm3(4)你能说出该实验的大体步骤吗?同学们有补充吗?三、互动探究1.学生分组实验:测金属块的密度(1)教师提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测量哪个物理量?(2)学生分组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书本的表中。
(3)学生计算分析,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材料?2.教师提问:如果要测量某种木块的密度,实验又该如何?需要注意些什么?3. 教师提问:如果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呢?比如说水。
是先测量质量还是先测量体积?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减小误差?4.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四、精讲点拨1.在测定液体和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A 用天平测得金属块的质量为m 1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 2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 3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 1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 2(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2)测定金属块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金属块的密度ρ金=_________ 分析:(1)由测量密度的实验可知: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B 、C 、D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m 3_-m 2)/V 1__(2)测定金属块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A 、D 、E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m1/(V2-V1)五、矫正反馈1.希望中学在建造一座雕塑时运来一批石料,同学们想知道它的密度,小华拾了一小块石料碎片来到了实验室做了如下的工作: ⑴他将这一石块放在调好的天平上称出了它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8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⑵他又用量筒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图9是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则石块的体积为 ;⑶小华利用密度的计算计算出这种石料的密度是 ;2.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调节好天平;②用天平称出玻璃杯质量m 1;③将适量液体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2;④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该液体的体积V ;⑤计算出液体密度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系统地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2.在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的熏陶,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谁能来告诉我该这样测量物体的密度呢?(学生单独作答,教师板书V
m =ρ) 师:以我手中的戒指为例,谁来大致的给我演示一下如何测量体积。
(强调只操作示意,不收集数据)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板书V=V2-V1
师:密度轻易的就被测出来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结合密度表,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鉴别物质)(教师板书)
师:除了鉴别物质,还能利用密度和体积计算质量,利用密度和质量计算体积,看来密度的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做强调)
师:来之前,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让我帮忙鉴别一下铅球是不是铅做的,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分钟的时间,请各小组拿出你们的方案。
(小组展示 小组点评 再展示)
引导学生完成以下认识:
1.测铅球的质量用体重计
2.测铅球的体积-----课本上的补水法
学生操作,发现问题,铅球带走部分水,使所测体积偏大,密度会偏小
师问: 该怎样减小误差呢?(学生思考,教师点拨,既然误差是铅球带走了水造成的,那么把铅球带走的水还回来或不让铅球离开水就可以了)
师:怎么还?还多少?需要知道之前的水量,所以把步骤1和2换一下。
可得如下步骤。
这种操作误差就会小很多,这种方法叫补水法。
(教师板书)
师:还有简单点的方法吗?比如说不让铅球离开水。
(学生思考)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自制的溢水杯(出示教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分享。
(学生上台讲解,演示)
师:铅球太大,溢出了的水太多,量筒测不完,怎么办?
(学生思考)
师:用体重计测出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水的体积。
看来不用量筒也可以完成密度的测量。
师:高手在民间,同学们太优秀了,克服重重困难想出了这么多种测量体积的办法,希望你们能永远保持这样的探索精神,因为在以后的探究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
比如这个:(出示报告2)
师:我们该怎样测量砖块的密度呢?2分钟的时间,拿出你们小组的设计
小组点评
师:你们太优秀了,很好的处理了砖块吸水的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请完成报告三的方案设计(出示报告3)
小组展示小组点评小组展示。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误差,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器材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来完成我们的测量。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作答,教师归纳)
师:本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这是今天的家庭作业,同学们认真完成。
(出示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