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级别、类型、内容及预案编制方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目录•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处置方案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应急预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2.3 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4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2.5 恢复recovery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1]应急预案的编制3.1 编制准备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1]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2 编制程序3.2.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警级别
一、引言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预警级别。
二、预警级别划分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严重程度,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警级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Ⅰ级)特别重大预警级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重大以上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2)事故波及范围广,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影响国家或地区安全;(3)事故原因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存在跨区域、跨行业蔓延的风险。
2. 重大(Ⅱ级)重大预警级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2)事故波及范围较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对当地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3)事故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存在一定跨区域、跨行业蔓延的风险。
3. 较大(Ⅲ级)较大预警级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一般以上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2)事故波及范围较小,对当地社会稳定影响不大;(3)事故原因较为单一,涉及环节较少,跨区域、跨行业蔓延风险较低。
4. 一般(Ⅳ级)一般预警级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轻微事故,造成一定财产损失;(2)事故波及范围有限,对当地社会稳定影响较小;(3)事故原因简单,涉及环节较少,跨区域、跨行业蔓延风险极低。
三、预警发布与响应1. 预警发布根据事故等级,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 预警响应(1)Ⅰ级预警: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紧急状态。
全力开展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2)Ⅱ级预警: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重点加强事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3)Ⅲ级预警: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启动应急预案,加强事故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警分级
一、引言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石。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预警分级。
二、预案预警分级原则1. 预警分级依据: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将安全生产事故预警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预警、重大预警、较大预警和一般预警。
2. 预警分级标准:(1)特别重大预警:指事故危害程度极高,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重大预警:指事故危害程度高,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3)较大预警:指事故危害程度较高,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局部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
(4)一般预警:指事故危害程度一般,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对局部社会稳定产生轻微影响的事件。
三、预警分级实施1. 预警发布:(1)特别重大预警: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布。
(2)重大预警:由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布。
(3)较大预警: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布。
(4)一般预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发布。
2. 预警内容:(1)预警级别:特别重大预警、重大预警、较大预警和一般预警。
(2)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坍塌等。
(3)事故发生地点:具体地理位置。
(4)事故危害程度: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5)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交通管制、医疗救护等。
3. 预警发布渠道:(1)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2)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3)企业内部公告、短信、电话等。
四、预警响应1. 预警响应启动:(1)特别重大预警:启动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应急响应。
(2)重大预警:启动国家、省级、市级三级应急响应。
安全应急预案三级四类
一、预案概述为提高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本预案分为三级四类,具体如下:一、三级应急响应1. Ⅰ级应急响应:针对特别重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等,需立即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2. Ⅱ级应急响应:针对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如较大火灾、较大爆炸、较大中毒等,需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3. Ⅲ级应急响应:针对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如一般火灾、一般爆炸、一般中毒等,需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二、四类应急响应1. 火灾类应急响应(1)火灾Ⅰ级应急响应: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火灾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扑救,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保护工作。
(2)火灾Ⅱ级应急响应:发生较大火灾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到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扑救,确保人员安全。
(3)火灾Ⅲ级应急响应:发生一般火灾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各单位负责人到现场组织扑救,确保人员安全。
2. 爆炸类应急响应(1)爆炸Ⅰ级应急响应: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爆炸事故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保护工作。
(2)爆炸Ⅱ级应急响应:发生较大爆炸事故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到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确保人员安全。
(3)爆炸Ⅲ级应急响应:发生一般爆炸事故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各单位负责人到现场组织处置,确保人员安全。
3. 中毒类应急响应(1)中毒Ⅰ级应急响应:发生特别重大、重大中毒事故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治,同时做好人员疏散和财产保护工作。
(2)中毒Ⅱ级应急响应:发生较大中毒事故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各级领导到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大纲
一、前言1. 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1. 事故类型(1)火灾事故(2)爆炸事故(3)中毒和窒息事故(4)高处坠落事故(5)物体打击事故(6)触电事故(7)机械伤害事故(8)坍塌事故(9)其他事故2. 危害程度分析根据事故类型,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方面进行评估,明确事故的危害程度。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2)副指挥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3. 应急救援队伍(1)消防队伍(2)医疗救护队伍(3)警戒保卫队伍(4)物资保障队伍(5)信息保障队伍4.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和演练工作。
(2)生产部门: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及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参加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
(5)其他部门:根据事故类型,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3. 救援行动(1)消防队伍:负责火灾、爆炸事故的灭火救援。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类
一、概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在事故发生前,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事先制定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根据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等级等不同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二、分类1. 按事故性质分类(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火灾事故发生时的救援、疏散、灭火等环节,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针对爆炸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疏散、防护等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泄漏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化学品泄漏事故,制定泄漏物收集、处理、防护等应急预案。
(4)触电事故应急预案:针对触电事故,制定现场救援、疏散、防护等应急预案。
(5)坍塌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建筑物、隧道等坍塌事故,制定救援、疏散、防护等应急预案。
2. 按影响范围分类(1)局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影响范围较小的生产安全事故,如车间、班组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区域性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影响范围较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如企业、园区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跨区域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影响范围跨越多个行政区域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流域、地区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 按应急响应等级分类(1)一级应急响应:针对特别重大、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等,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2)二级应急响应:针对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等,启动较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3)三级应急响应:针对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如触电、坍塌等,启动一般级别的应急响应。
4. 按事故类型分类(1)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人为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人为原因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技术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技术原因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如设备老化、工艺不合理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结语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分类有助于企业、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预警级别
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警级别的划分根据事故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将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预警(特别严重)、二级预警(严重)、三级预警(较严重)和四级预警(一般)。
1. 一级预警(特别严重)(1)定义: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重大以上事故的紧急情况。
(2)适用范围:企业内部发生特别严重事故,或者周边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特别严重事故。
(3)应急响应措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一级响应。
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坐镇指挥,各部门、各岗位立即进入紧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救援、抢险、排险等工作。
2. 二级预警(严重)(1)定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紧急情况。
(2)适用范围:企业内部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者周边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严重事故。
(3)应急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二级响应。
企业分管领导负责指挥,各部门、各岗位按照预案要求,全力配合救援、抢险、排险等工作。
3. 三级预警(较严重)(1)定义:发生一般以上事故,或者可能导致一般以上事故的紧急情况。
(2)适用范围:企业内部发生一般以上事故,或者周边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较严重事故。
(3)应急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实施三级响应。
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指挥,各部门、各岗位按照预案要求,全力配合救援、抢险、排险等工作。
4. 四级预警(一般)(1)定义:发生轻微事故,或者可能导致轻微事故的紧急情况。
(2)适用范围:企业内部发生轻微事故,或者周边地区发生可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一般事故。
(3)应急响应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四级响应。
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指挥,各部门、各岗位按照预案要求,全力配合救援、抢险、排险等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2024新版
持续改进
将改进措施纳入生产经营单 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持续 跟踪并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6 资源保障措施与 后期处置工作部 署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保障措施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安全专家等, 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物力资源保障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如防护用品、救援工具、应急照 明、通信设备等,确保在事故现场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交通运输组
负责协调交通运输资源,保障救援人员、物 资和装备的运输。
治安保卫组
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安全保卫工作,协 助开展人员疏散和交通管制。
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与实施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 调,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 资源共用等机制。
实施协调联动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加强与相关 部门和单位的协同配合,形成工 作合力,提高救援效率。
03 应急组织体系及 职责划分
应急组织体系构建原则及要求
构建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响应、科学救援。
要求
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应急组织职责,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部门/岗位在应急救援中职责划分
01
应急指挥部
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 作,制定救援方案,下达救援指 令。
加强演练和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 提高各级应急组织和人员的应急 处置能力和协调联动水平。
04 预警机制与报告 程序
预警级别设置及发布条件
一级预警(红色)
二级预警(橙色)
针对特别重大事故或灾难性事件,可能造 成极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严重社会影 响的,由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发布。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个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内容: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的组成人员和职责,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责任分工和联系方式等。
2. 应急救援流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流程,包括警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危险源控制、事故现场施救、伤员救治等各个环节。
3. 应急资源准备:明确各类应急资源的准备和配置,包括应急救援装备、应急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等。
4. 应急指挥体系:确定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能和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指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指挥体系的联系和协作机制。
5.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6. 信息报告和联络:规定事故发生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报告和联络程序,及时通报事故情况,协调资源,做好协调工作。
7. 事后处理和事故调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程序,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预案。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具体的预案应根据不同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有效的预案还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更新,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响应分级
一、概述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响应分级是指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响应分级的具体内容:二、响应分级标准1. 一级响应一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2. 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3. 三级响应三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产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
(3)跨县(市、区)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
(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4. 四级响应四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人以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1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并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1. 组织机构:确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级救援队伍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2. 应急预警:建立健全预警系统,监测和预警各类安全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应急资源: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救援过程中的人员和物资供给。
5. 应急处置流程: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措施,包括人员疏散、事故隔离、救治伤员等。
6. 指挥协调:建立有效的指挥调度系统,明确指挥职责和指挥流程,实施统一指挥协调。
7. 信息通信:建立健全的信息通信系统,确保救援人员和指挥部之间的及时沟通。
8. 后续处理:事故处理完成后,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预案的具体内容和指导措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安全生产事故预案级别规定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级别规定。
一、预案级别划分1. 一般事故(Ⅲ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2. 较大事故(Ⅱ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
3. 重大事故(Ⅰ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
4. 特大事故(0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预案启动条件1. 发生一般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Ⅲ级预案,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2. 发生较大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Ⅱ级预案,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3. 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Ⅰ级预案,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4. 发生特大事故时,企业应当立即启动0级预案,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预案响应措施1. 一般事故(Ⅲ级):(1)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较大事故(Ⅱ级):(1)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3. 重大事故(Ⅰ级):(1)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5)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救援工作。
4. 特大事故(0级):(1)企业负责人立即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应急预案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规范本单位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效率,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二、事故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请在此处详细描述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等,并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XXX(单位负责人)副总指挥:XXX(安全主管)成员:各部门负责人职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调动应急救援资源,决策重大事项。
2. 应急救援小组(1)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和转运;(3)警戒疏散组:负责现场警戒和疏散工作;(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保障;(5)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和恢复生产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1. 预防措施(请在此处详细列出本单位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2. 预警机制(请在此处描述本单位如何建立预警机制,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流程。
)五、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与处置(请在此处描述事故发生后,如何及时报告和处置事故信息。
)2.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不同的级别,并明确各级别的应对措施。
3. 响应程序(请在此处详细描述应急响应的启动、实施和终止程序。
)六、应急处置(请在此处详细描述针对不同类型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警戒与交通管制等。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导则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导则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两条例一决定”等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确保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展开,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本企业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定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⑴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情况本企业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如下:公司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⑴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组成□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抢险救援组的职能及职责①抢救现场伤员;②抢救现场物资;③组建现场消防队;④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3、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①对各施工现场及加工厂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②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③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④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⑤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⑥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级
一、引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而制定的。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
二、应急预案等级划分1. Ⅰ级响应Ⅰ级响应为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破坏社会稳定,或者具有其他严重社会影响的。
(2)事故涉及跨区域、跨行业,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的。
(3)事故发生地政府或企业无法独立应对,需要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支援的。
2. Ⅱ级响应Ⅱ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2)事故涉及区域较大,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参与救援的。
(3)事故发生地政府或企业能够独立应对,但需要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援。
3. Ⅲ级响应Ⅲ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一定财产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轻微污染,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2)事故涉及区域较小,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参与救援的。
(3)事故发生地政府或企业能够独立应对,不需要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支援。
4. Ⅳ级响应Ⅳ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1)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少量人员伤亡、少量财产损失,对周边环境造成轻微污染,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2)事故涉及区域较小,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参与救援的。
(3)事故发生地政府或企业能够独立应对,不需要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提供支援。
三、应急预案等级响应措施1. Ⅰ级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级
一、引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本预案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级,明确不同级别事故的应急响应措施。
一、分级原则1.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因素,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2. 事故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优先考虑人员伤亡和生命安全。
(2)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根据事故级别,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3)迅速反应,高效处置。
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序进行。
二、事故分级1. 一级事故: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2)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3)发生特别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4)发生重大设施设备损坏事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2. 二级事故: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2)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3)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故。
(4)发生较大设施设备损坏事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3. 三级事故: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1)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2)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发生一般环境污染事故。
(4)发生一般设施设备损坏事故,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4. 四级事故:具有以下特征之一的生产安全事故:(1)造成1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下重伤。
(2)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3)发生轻微环境污染事故。
(4)发生轻微设施设备损坏事故,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三、应急响应措施1. 一级事故:(1)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
(2)立即报告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级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增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划分为不同级别。
以下是关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级别的详细介绍:一、一级应急预案(国家级)一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对全国范围内造成严重影响,涉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通常包括:1.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如核事故、特大火灾、重大环境污染等;2. 特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3. 特大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等。
一级应急预案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负责制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对准备和救援工作。
二、二级应急预案(省级)二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对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通常包括:1. 大型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重大环境污染等;2. 大型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3. 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等。
二级应急预案由省级政府或省级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制定,市、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对准备和救援工作。
三、三级应急预案(市级)三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对全市(地区、州)范围内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通常包括:1. 中型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较大环境污染等;2. 中型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3. 中型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等。
三级应急预案由市级政府或市级政府授权的部门负责制定,区、县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对准备和救援工作。
四、四级应急预案(区县级)四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对全县(市、区)范围内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通常包括:1. 小型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一般环境污染等;2. 小型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3. 小型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等。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分级
一、概述为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控性等因素,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预案分为四个等级。
二、预案分级1. 一般级(1)适用范围:一般级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轻微事故,如:火灾、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设备故障等。
(2)应急响应:一般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应急处置,必要时可请求相关部门支援。
2. 较大级(1)适用范围:较大级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较大事故,如:较大火灾、较大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较大设备故障等。
(2)应急响应:较大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应急处置,必要时可请求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支援。
3. 重大级(1)适用范围:重大级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故,如:重大火灾、重大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重大设备故障等。
(2)应急响应:重大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应急处置,必要时可请求市政府、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支援。
4. 特大级(1)适用范围:特大级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特大事故,如:特大火灾、特大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特大设备故障等。
(2)应急响应:特大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应急处置,必要时可请求市政府、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支援,并向上级政府部门报告。
三、预案实施1. 应急指挥部成立当发生事故时,根据事故级别,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成员单位职责。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护、信息报送等工作。
(3)协调支援:必要时,请求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相关部门支援。
3. 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级别、类型、容及预案编制方法
1.应急预案的6个级别
(1)Ⅰ级(企业级)
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如某个工厂、火车站、仓库、农场、煤气或石油管道加压站/终端站等)的界区之,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地区域。
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影响预期不会扩大到社区(公共区)。
(2)Ⅱ级(县、市/社区级)
事故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该县(市、区)或社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或工业部门的力量所控制。
(3)Ⅲ级(地区/市级)
事故影响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
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的力量。
(4)Ⅳ级(省级)
针对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危险品运输事故以及属省级特大事故隐患、省级重大危险源的省级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是灾难性的、规模极大,或需要用事故发生地所没有的特殊技术和设备进行处理,需用全省围的力量来控制。
(5)V级(区域级)
事故影响围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控制事故需邻近省、市力量援助。
(6)VI级(国家级)
事故影响围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边界以及列为国家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
2.应急预案的类型
(1)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针对已辨识的危险源采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
简要描述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如发生情况向谁报告,报告什么信息,采取那些应急措施,这种应急计划主要起提示作用,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有时将这种预案作为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补充。
(2)应急响应预案
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3)互助应急预案
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适合于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大企业,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
(4)应急管理预案
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
什么时候做,如何做,明确完成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
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3.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基本容)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事故影响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及程序;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警报器等);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便于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容;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4)应急设备与设施
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有关部门如企业、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与有关医疗机构(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的关系;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5)能力与资源
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评估小组的能力;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措施程序
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负责执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对特殊设施和人群(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的安全保护措施;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人事故现场的措施;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9)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合格者上岗;年度培训、演练计划;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检查;通讯系统检测的频度和程度;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及效果评价;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每项计划更新、维护的负责人;每年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的方法;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计划。
4.文件体系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四级文件。
(1)一级文件—预案。
包含应急管理政策、应急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容,由一系列为实现应急管理政策和目标而制定的紧急管理程序组成,包括应急准备、现场应急、恢复以及训练等。
(2)二级文件—程序。
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围,容十分具体,比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
程序格式要简洁明了,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步骤时不会产生误解。
(3)三级文件—指导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过程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应急行动的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进出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