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共8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答案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A10.答案:B二、判断题1.答案:错误2.答案:正确3.答案:正确4.答案:错误5.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用于指导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标准和规程,它包括了监测的目的、范围、要求、方法和技术要求等内容,旨在确保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统一性。
2.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考虑土壤环境的特点和监测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3.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监测的目的、范围和要求;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监测结果的评价和报告等。
4.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监测的指标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综合题1.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需要考虑监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考虑监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进行培训和考核,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答案: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应明确监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监测的指标和方法,选择适当的监测设备和仪器,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监测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形成监测报告,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答案:在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土壤试题

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考核时间:2019年4月4日考核成绩: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50分)1.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种主要类型。
A、5B、3C、4D、62.土壤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分为()类。
A、3B、7C、2D、53.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A、不一定B、愈好C、无所谓D、愈差4.在一组需要相互之间进行比较的样品应当有()个体组成。
A、不同B、同样的C、5个以上D、10个以上5.一般环境土壤样品采集,样点布设方法有()种。
A、4B、6C、3D、86.采样单元的划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一般以()为主。
A、土种B、气候C、母质D、土类7.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300mB、3kmC、30mD、100m8.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集()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9.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进行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10.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11、剖面每层样品采集()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12.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
A、四级B、五级C、六级D、八级13.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14.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风干B、晒干C、烘干D、焐干15.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6.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B、500mC、2000mD、5000m17、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组织采样。
A、首先查真相,然后决定是否B、立即向上級汇报,等待指示,研究如何C、根据事件影响决定是否18、污染监测项目确定应()A、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B、根据受影响人的要求C、根监测单位具体条件D、根据上级部门指示19、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个。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

土壤监测技术考试试题(附答案)土壤监测技术理论考核试题一、填空1、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2、植物样品采集时,常采用的布点方法有梅花形布点法和交叉间隔布点法。
3、对于制备好的一般固体废物样品,其有效保存期为3个月。
4、有害物质的易燃性的定义,通常是闪点低于60°C。
5、土壤采样点可采表层或_ 土壤剖面。
6、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_ 0-20cm_、剖面深度为1.2m7、粗粉碎用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板。
8、过筛用尼龙筛规格用2-100目。
9、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
10、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_棕色玻璃瓶保存。
二、判断题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 √ )2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 √ )3、采样后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C以下避光保存。
( √ )4、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性,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2个。
( × )三、选择题1.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B )A不一定 B愈好 C无所谓 D愈差2.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 )A 300mC 30mD 100m3.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般监测采集( D )祥品。
A底层土 B视情况 C心土 D表层土4.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 D )进行。
A自上而下 B从中间位置 C随机 D自下而上5.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B )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 B竹刀 C手 D铁锹6.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B )左右。
A 0.5kgB 1kgC 1.5kgD 2kg7. -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B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 C心土层 D任意土层8.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 )A风干 B晒干 C烘干 D焐干9.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B )采取。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练习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HJ/T 166-2004)一填空题1.一般了解土壤污染情况时,采集表层土的采样深度为。
如要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分层取样。
答案:0~20cm 土壤剖面层次2.土壤的梅花形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污染程度相对较均匀的地块3.土壤的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
答案:用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4.在土壤背景值研究中,采用了土壤试样的全分解方法。
所谓“全分解”就是把土壤的彻底破坏,使土壤中的全部进入试样溶液中。
答案:矿物晶格待测元素5.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答案:对角线采样法梅花形采样法棋盘式采样法蛇形采样法6.无论采用新鲜土壤样品或风干土壤样品,都需测定土壤以便计算土壤中各成分按烘干土为基准时的。
一般土壤分析结果单位以表示。
答案:含水量(率)校正值mg/kg(烘干土)7.土壤样品的粗磨方法:风干后的土样,用有机玻璃棒或木棒碾碎后,用法取压碎样过筛。
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 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答案:四分0.85mm(20目)尼龙8.常用的土壤样品布点方法有网格法又称,一般适用于的地区。
答案:简单随机抽样法地形平缓、土地情况简单、工作面积较小9.野外采集回来的土样,一般要经过以下处理程序:、、、,分装制成待分析样品,满足各种分析要求。
答案:风干磨细过筛混合10.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通常采用的模式有、、、等。
答案: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综合污染指数法11.土壤样品的酸分解方法,必须使用酸,因为它是唯一能分解和的酸类。
答案:氢氟SiO2硅酸盐12.土壤样品全分解方法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酸分解方法碱熔融法13.土壤样品所用网筛材质,在测定金属时使用,测定有机污染物时使用。
答案:尼龙制品铜(金属)制品14.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新鲜土壤样品要选用盛装,在下保存并尽快进分析。
答案:玻璃容器低温冷冻15.库存的土壤样品要永久保存,分析取用后的样品一般保留,预留样品一般保留。
土壤环境监测工试卷

土壤环境监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一、判断题(√)1、朗伯—比尔定律通常只适用于稀溶液。
(√)2、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有机磷农药时,所采土样的预处理是先加水过滤再提取。
(√)3、土壤样品采集时,一般无需布设对照采样点。
(X)4、在土壤有机质测定过程中,消化液内存在的绿色物质是六价铬离子的颜色,而橙红色的物质则是三价铬所表现的颜色。
(√)5、第一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6、用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的物质必须是基准物质。
(√)7、Cr3+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Cr6+主要存在于水中。
(√)8、施用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X)9、引起土壤砷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大气降尘与农药的使用。
(X)10、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滴定还原性物质时一般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1、为稀释某溶液而用到容量瓶,其正确操作程序可简述为( A)。
A、试漏—洗涤—转移—定容—摇匀B、试漏—洗涤—定容—转移—摇匀C、试漏—洗涤—转移—摇匀—定容D、试漏—洗涤—定容—转移—摇匀2、在纯水中加入一些碱,则溶液中的[H+]和[HO-]的积( C)。
A.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不确定3、对某试样进行多次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平均值之差为该测定的( A)。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相对偏差D、平均偏差4、在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含量的过程中,土样经石油醚提取后应用(D)净化。
A、浓盐酸B、浓硝酸C、浓硫酸D、高氯酸5、土壤样品溶解中,有时加入各种酸及混合酸,下述属不正确的目的是(D)。
A、破坏、除去土壤中的有机物B、溶解固体物质C、将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同一种可测态D、将土样碳化以方便提取被测物质6、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铬的含量时,加入NaN的作用是3( C )。
D、防止铬的还原A、用于土样消化B、作显色剂C、除去过量的KMnO47、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时的转变点称为( D )。
土壤采样试题库(定稿)

持证上岗理论考核土壤底质采样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D.水土流失严重地答案:B2.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m以上。
()A.50 B.1 00 C.200 D.300答案:D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 cm。
()A.20 B.60 C.1 00 D.1 20答案:C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保存。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D.常温答案:C5. 对土壤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品,必要时在事故地附近采集作物样品。
()A.网格法布点 B.圆形布点 C.扇形布点 D.线性布点答案:B6.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 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
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A. 0.5B. 1C. 1.5D. 2答案:B7.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混合样是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不少于个。
()A.2B.3C.4D.5答案:D8.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目的筛。
土壤污染检测与监测技术运用考核试卷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生活和自然灾害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水源污染、疾病风险增加等。
2.生物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土壤生物(如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染物的响应,间接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应用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检测、生物标志物分析等。
2.在土壤污染检测中,______方法常用于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3.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中,______修复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和积累污染物的能力。
4.土壤污染监测中,______是评估土壤污染生态风险的重要指标。
5.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土壤污染物的迁移性受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A.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
B.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
C.土壤的自然成分
D.石油泄漏和化学品的排放
2.以下哪项不是土壤污染检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A.土壤采样
B.烘干称重法
C.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D. X射线荧光光谱法
3.土壤污染监测中化学方法主要分析以下哪一项?()
A.土壤的物理性质
B.土壤的生物学性质
A.采样计划制定
B.采样方法选择
C.数据分析
D.污染源处理
13.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土壤污染检测技术?()
A.土壤气体分析法
B.遥感技术
C.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
D.基因工程技术
14.以下哪个指标不适用于评估土壤污染风险?()
土壤监测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1、土壤采样点可采表层或土壤剖面。
2、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为 0-20cm 、剖面深度为 1.2m 。
3、粗粉碎用木棒、木锤、有机玻璃棒或有机玻璃板。
4、过筛用尼龙筛规格用 2-100 目。
5、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性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
6、对难挥发性有机物用棕色玻璃瓶保存。
二、判断题(每空4分,共40分)1、土壤样品按样品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
(√)2、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制样,可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3、采样后用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
(√)4、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性,等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2个。
(×)选择题1. 采样区差异愈小,样品的代表性 (B )。
A、不一定B、愈好C、无所谓D、愈差2.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 )。
A、300m B、3km C、30m D、100m3.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一般监测采集(D )样品。
A、底层土B、视情况C、心土D、表层土4.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应(D )进行。
A、自上而下B、从中间位置C、随机D、自下而上5. 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 B )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A、不锈钢刀B、竹刀C、手D、水6.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 B )左右。
A、0.5kgB、1kgC、1.5kgD、2kg7. 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集( B ) 土样。
A、表土层B、耕作层C、心土层D、任意土层8. 样品采回后,为便于分析和保存,需干燥、处理,样品干燥方法是( A )。
A、风干 B、晒干 C、烘干 D、焐干9. 城市土壤采样,每样点,一般( B )采取。
A、分三层B、分两层C、分四层D、全层10. 城市土壤监测点以网距( C )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设一个采样点。
A、100m B、500m C、2000 m D、5000m11.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 B )土样,采样点数不少于3 个。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B.土壤固化/稳定化
C.土壤覆盖
D.植物提取
17.以下哪些是土壤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仪器?()
A.气相色谱仪
B.高效液相色谱仪
C.质谱仪
D.红外光谱仪
18.以下哪些污染物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A.硫酸
B.硝酸
C.盐酸
D.碳酸
19.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A.超声波提取
6.植物吸收(或植物萃取)
7.粉碎、过筛、混合
8. 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
9.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0.校验、整理、分析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其目的在于评估土壤质量,检测土壤污染,为土壤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A.土壤密度
B.土壤含水量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颗粒组成
11.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土壤污染?()
A.农业生产
B.工业排放
C.生活垃圾
D.所有以上选项
12.在土壤环境监测中,以下哪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土壤含水量?()
A.烘干法
B.铁铝法
C.石灰法
D.碱熔法
13.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A.有机质含量
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浸提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A.土壤pH值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概述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土壤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壤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意义。
二、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1.土壤质量指标土壤监测的核心是确定土壤的质量指标。
土壤质量指标包括土壤pH 值、有机质含量、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和环境污染程度。
2.采样方法土壤监测需要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采样应从地表向下按层次逐渐采集,深度一般为土壤有效根层的整个深度范围。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样品,避免受到局部污染的影响。
3.实验分析方法土壤监测的实验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和生物监测等。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测定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含量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物理性质测试可以测定土壤的密度、孔隙度和透水性等指标。
生物监测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来反映土壤的生态环境。
三、土壤监测的方法1.定点监测法定点监测法是每隔一定时间在同一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监测。
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可以了解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提供决策支持。
定点监测法适用于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
2.网络监测法网络监测法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设置多个监测点,对土壤进行分布式监测。
通过网络监测,可以掌握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为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网络监测法适用于大面积土壤质量调查和农业生产监测。
3.远程监测法远程监测法是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壤信息,快速评估土壤质量,并实现实时监测。
远程监测法适用于大规模土地利用和环境监测。
四、土壤监测的意义1.保护农田生产土壤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壤肥力状况,有助于合理调整施肥方案,提高农田生产力。
2.保护环境土壤污染是城市建设、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境问题。
通过土壤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健康。
土壤监测考题

土壤监测考题一、引言土壤监测是评估土壤质量、环境污染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土壤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进行监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本文将围绕土壤监测考题展开,涵盖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意义,以及相关的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土壤监测的基本原理2.1 土壤的组成和特性土壤是由岩石经过风化和物质转化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性对于进行有效的土壤监测至关重要。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其中不同比例的组分决定了土壤的质地、孔隙结构和养分含量。
2.2 土壤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土壤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土壤的质量,了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等信息。
通过监测土壤的变化和趋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土壤的健康。
土壤监测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土地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三、土壤监测的方法和技术3.1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监测的第一步,正确的采样方法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点的选择应代表目标区域的土壤特征,采集的样品应避免受到污染和损坏。
3.2 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分析是评估土壤质量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土壤化学指标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
3.3 土壤物理性质测试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质地、容重、持水性和通气性等指标。
通过测试土壤的物理性质,可以了解土壤的保水能力、透气性和根系生长环境,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信息。
3.4 土壤生物学监测土壤生物学监测是衡量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可以评估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分解能力。
土壤生物学监测还可以检测土壤中的土壤动物和根际微生物等。
3.5 土壤污染物监测土壤污染物监测是评估土壤环境风险的关键环节。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1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避免在以下哪种天气条件下进行?A. 晴天B. 阴天C. 雨天D. 雾天2. 土壤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位法D. 重量法3. 下列哪种元素不属于土壤中的主要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硅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干烧法B. 湿烧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红外光谱法C. 紫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6.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计数法C. 重量法D. 比色法7.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烘干法B. 冷冻法C. 蒸馏法D. 滴定法8. 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电导率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0. 土壤中的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1. 土壤中的钾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火焰光度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2. 土壤中的钙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3. 土壤中的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4. 土壤中的硫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15. 土壤中的铁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6. 土壤中的锰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7. 土壤中的锌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8. 土壤中的铜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19. 土壤中的镉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0. 土壤中的铅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1. 土壤中的铬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2. 土壤中的镍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3. 土壤中的砷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4. 土壤中的汞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5.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26. 土壤中的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7. 土壤中的氯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8. 土壤中的硼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29. 土壤中的硅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重量法C. 滴定法D. 电位法30. 土壤中的铝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1. 土壤中的钛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2. 土壤中的钒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3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2. 土壤中的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3. 土壤中的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4. 土壤中的镓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5.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6. 土壤中的锗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7. 土壤中的硒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8. 土壤中的碲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49. 土壤中的钋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0. 土壤中的铷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1. 土壤中的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2. 土壤中的钇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3. 土壤中的锆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铌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5. 土壤中的钼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钨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7. 土壤中的铂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8. 土壤中的金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59. 土壤中的银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0. 土壤中的铟素含量测定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61. 土壤中的锡素含量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滴定法答案:1. C2. C3. D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61. A。
土壤监测试题

土壤监测试题一、问题背景介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正确了解和监测土壤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章将重点介绍土壤监测的测试题目,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土壤监测方面的知识。
二、1. 什么是土壤监测?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5. 土壤样品的采集步骤是什么?6. 土壤监测可以得出哪些指标?7. 土壤监测结果如何解读?8. 土壤监测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应用?9. 土壤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作用?10. 土壤监测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三、讨论与解答1. 什么是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指对土壤的性质、质量和污染程度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污染情况,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土壤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污染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土壤质量的重要信息。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土壤监测的重要性是什么?土壤监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科学合理的土壤施肥提供依据。
通过对土壤的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检测土壤的污染情况。
土壤可能受到工业生产、农药使用或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污染。
通过监测土壤的污染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土壤污染,并对已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
-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监测土壤,可以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4. 土壤监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土壤监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土壤采样和样品分析。
从不同土壤层次和不同地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多项指标的分析,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监测技术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土壤样品的采集通常应在什么时间段进行?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3. 土壤pH值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4.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土壤中的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6. 土壤中的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7. 土壤中的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8. 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9.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10.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11. 土壤中的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12. 土壤中的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3. 土壤中的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4. 土壤中的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5. 土壤中的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6. 土壤中的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7. 土壤中的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8. 土壤中的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9. 土壤中的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0. 土壤中的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1. 土壤中的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2. 土壤中的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3. 土壤中的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4. 土壤中的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5. 土壤中的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6. 土壤中的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7. 土壤中的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8. 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29. 土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0. 土壤中的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1. 土壤中的总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凯氏定氮法B. 燃烧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32. 土壤中的总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33. 土壤中的总钾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4.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5.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6. 土壤中的总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7. 土壤中的总锰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8. 土壤中的总锌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39. 土壤中的总铜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0. 土壤中的总镍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1. 土壤中的总铅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2. 土壤中的总镉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3. 土壤中的总铬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4. 土壤中的总汞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5. 土壤中的总砷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6. 土壤中的总硒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7. 土壤中的总氟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8. 土壤中的总氯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火焰光度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49. 土壤中的总硫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0. 土壤中的总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1. 土壤中的总亚硝酸盐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2. 土壤中的总氨氮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比色法B. 滴定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3. 土壤中的总有机质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燃烧法D. 滴定法54. 土壤中的总pH值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电位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重量法55. 土壤中的总微生物数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平板计数法B. 重量法C. 容量法D. 滴定法56. 土壤中的总水分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重量法B. 容量法C. 滴定法D. 比色法57. 土壤中的总有机污染物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检测?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红外光谱法58. 土壤中的总硫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滴定法B. 比色法C. 重量法D. 容量法59. 土壤中的总钙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60. 土壤中的总镁含量通常通过哪种方法测定?A. 火焰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1. C2. C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1. A52. A53. A54. A55. A56. A57. A58. A59. A60. A。
环境监测证书土壤质量检测考试 选择题 53题

1.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 矿物质分解B. 植物和动物残体C. 大气沉降D. 水体沉积2. 下列哪种元素是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A. 氮B. 磷C. 钾D. 锌3. 土壤pH值低于7表示土壤:A. 中性B. 酸性C. 碱性D. 不确定4. 土壤质地主要由以下哪种因素决定?A. 有机质含量B. 矿物质颗粒大小C. 水分含量D. 微生物活动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A. 自然地质过程B. 农业活动C. 工业排放D. 以上都是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氮B. 无机氮C. 气态氮D. 液态氮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磷B. 无机磷C. 气态磷D. 液态磷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有机钾B. 无机钾C. 气态钾D. 液态钾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参与以下哪种过程?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A. 自由水B. 结合水C. 毛细水D. 以上都是1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由以下哪种气体组成?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以上都是1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过程分解?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分解作用D. 以上都是1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4.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5.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6.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7.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8.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19.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0.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2.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3.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4.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5.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6.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7.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8.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29.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0.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1.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2.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3.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4.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5.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6.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7.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8.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39.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0.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1.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2.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3.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4.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5.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6.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7. 土壤中的磷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8. 土壤中的钾素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49.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0. 土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1.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2. 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53.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进入土壤?A. 大气沉降B. 水体沉积C. 农业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D3. B4. B5. D6. B7. B8. B9. D10. D11. D12. C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精品文档7页

答案:
四、多选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19)规定在土壤
环境监测过程中,按因素划分监测区域范围。
A.地形B.成土母质C.土壤类型D.环境影响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规定以下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19)中规定每批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
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19)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答案:()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规定土壤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19)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环境监测技术考核试卷

3.所有有机污染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方法修复。()
4.土壤污染的监测只需要分析土壤样品即可。()
5.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物理修复技术总是比化学修复技术更环保。()
6.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在所有环境下都是相同的。()
7.环境监测技术只能应用于土壤污染的检测。()
A.采用标准化的采样方法
B.使用认证的实验室进行分析
C.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数据积累
D.避免在污染源附近进行监测活动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土壤污染的三大主要污染源是农业污染、____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
2.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主要依赖于植物的____作用。
9. ABCD
10. ABCD
11. ABC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D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工业污染
2.吸收/降解
3.密度、湿度、温度
4.硫酸钙、石灰
5.物理修复
6.生物
7.遥感技术
8.生态/环境
9.毒性、迁移性、稳定性
B.工业化发展
C.农业生产活动
D.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15.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修复效果?()
A.土壤采样与分析
B.生态风险评估
C.污染物浓度变化
D.修复成本分析
16.以下哪些技术是环境监测中的新兴技术?(]
A.微生物传感器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考试题共8页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考试题一、填空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第 1 页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是指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采样工具主要包、、、、
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了土壤样品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
、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土壤样品风干时采用、放置。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规定已制备合格土壤样品主要有、或三种包装容器,规格视量而定。
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规定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
第 1 页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中规定每批
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平行样品;当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不少于1个。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中规定
是直接用土壤样品或模拟土壤样品制得的一种固体物质。
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由、、三部分组成。
二、判断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适用于全国区域土壤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等类型的监测,但不适用于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 )
答案:( )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
答案:( )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土壤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 )
答案:( )
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规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 )
答案:( )
第 2 页
5.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一2004)规定土壤
环境质量监测仅需在样品分析环节采取质控措施即可。
( )
答案:( )
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一2004)规定由于
土壤组成的不均匀性造成土壤的基础误差,该误差不能消除
,但可通过研磨成小颗粒和混合均匀而减小。
( )
答案:( )
7.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样品前处理可以将风干室和磨样室处于同一室内空间。
风干室朝
南(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答案:( )
8.《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在风干
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
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 )
答案:( )
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规定土壤样品分析过程中,采样、运输、储存、分析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应保留。
( )
答案:( )
1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每批
土壤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均须做20%行样品;当5个样品以下时,平行样可不做。
答案: ( )
第 3 页
三、单选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个。
A.1~5 B. 3~5 c.5~20 D. 20以上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l66—2004)规定土壤环境背景值监测,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以上。
A.100m B. 200m C. 300m D. 50m
答案:
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置。
A.背阳
B. 向阳 C.朝西 D.朝南
答案:
四、多选题
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按因素划分监测区域范围。
A. 地形 B.成土母质 C.土壤类型 D.环境影响
答案: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规定以下哪些土壤类型在青海省境内有广泛分布?
A.灰钙土 B.栗钙土 C.紫色土 D .高山草甸土
第 4 页
E .盐土
答案:
3.土壤采样点简单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方法获得。
A.掷骰子 B.抽签 C.查随机数表
答案:
4.土壤粗磨样(20目)可直接用于等土壤监测项目的分析。
A. pH B.有机质 c.阳离子交换量 D.土壤全氮
答案:
5.土壤样品保存主要按照分类保存。
A.样品名称
B.编号 C.粒径 D.监测项目
答案:
6.我国土壤标准样品系列主要有。
A. ESS
B. DSS
C. GSS
D. HSS
答案:
7.土壤环境监测的误差主要有。
A.采样误差 B.制样误差 C.方法误差 D.分析误差
答案:
五、简答题
1.简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土壤背景的含义。
答案:
2.简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土壤环境监测的主要类型。
第 5 页
答案:
3.简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土壤
样品库建设要求。
答案:
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建设项目
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布点数量。
答案: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城市土壤采样如何布点?
答案:
六、论述题
1、请细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中土壤样品制样程序。
答案:
⑶细磨样品:
2.请详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污染事故土壤环境监测术要点。
答案:
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
液体倾翻污染型:
爆炸污染型:
3.请说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土
壤环境监测前应收集的相关资料类型。
答案:
第 6 页
a、
b、
c、
d、
e
F、
g、
4.请详细说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农田土壤混合样
要采集方法。
答案:混合样的采集主要有四种方法:
(1)
(2)
(3)
(4)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第 7 页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