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串讲1

合集下载

三级变态心理学串讲

三级变态心理学串讲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4.在变态心理学史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 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实验 神经症”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这 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先通过动物实验)。 5.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 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 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 技术路线。 6.存在-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 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 的结果。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 突。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精神活动不协调,意识清晰,智能 多完好,自知力基本丧失)。临床上分为:青春 型(行为愚蠢,恶作剧,性轻浮)、偏执型(心 妄想、幻觉为主)、紧张型、单纯型(起病缓慢, 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预后不良)。 2.偏执性精神障碍,又称妄想性障碍。以系统妄想 为突出临床表现,妄想常有系统化倾向,病程演 进缓慢,有时人格可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 及社会适应能力。 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组共同特点是:在两周 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 应的心因;在2-3个月内痊愈。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4.李心天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四类标 准化的区分:⑪医学标准⑫统计学标准⑬内 省经验标准⑭社会适应标准。 5.郭念锋病与非病(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 则: 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无 自知力,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 失) ⑫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⑬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1.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 大功能: ⑪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 康地生存发展; ⑫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 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 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⑬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 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 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变态心理学串讲

变态心理学串讲
• 内感性不适vs内脏性幻觉 – 内感性不适:身体里面性质不清楚.部位也不具体的不适感 特点:定位不明确,性质不清楚甚至多变,不易与躯体疾病所引起 的症状区分。
– 内脏幻觉:患者对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 验。如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 等。
特点:定位明确,性质怪异,缺乏相应的躯体表现。
• 52 、人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阂限增高在临床上的表现是 ( )。
• ( A )感觉过敏 ( C )感觉适应
( B )感觉减退 ( D )感觉不适
考核形式:理论单选题
• 53 、出现思维奔逸症状时,人的行为中容易出现( )。 ( A )语词杂拌( B )答非所问
• ( C )思维广播( D )随境转移
• 一般资料:某女,25岁,中专毕业,服务员,目前已病休在家。 • 案例介绍:两年前在某餐厅打工的休息时候经常听到男顾客的呼
叫声。刚开始是一个人后来发展到几个人。开始认为是自己多 疑、后来逐步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每当有男顾客叫其拿这拿那都 会找其他同事。后来病休在家。在家里休息时经常说在餐厅工作 的男的顾客喜欢自己。并且自己的家的周围安上了监控器。近一 年来经常听到邻居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说自己是“水性杨花”的女 人。向家人说有人使用了一种机器,给家人说自己内心的想法好 像被别人所知道了。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 一 节
变态心理 学概述
第 二 节
心理正常 与心理异常
第 三 节
常见心理异常 的症状
第 四 节
常见 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

变态心理学串讲资料
(3)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
三、神经生化基础
1、心理异常的症状与几种中枢神经递质有关,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氨基丁酸(GABA)和脑啡呔等到。
3、一项考察认知歪曲同抑郁症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四、发展与纵横研究
五、实验法
1、实验法是变态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最适合用来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一般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伴随着它的其他变量的变化,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奠基
1、对异常行为的实验研究
(1)克雷佩林是实验心理病理学的奠基人。
(2)1906年普里恩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
2、从生物学原因理论到医学模式
(1)德国精神病学家格莱辛格19世纪中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生物学原因的理论。
3、心因性理论的奠基
1、应激源是指可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根据其来源的性质可分为躯体性的、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2、应激反应
(1)塞里将应激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分三个阶段。
1)警戒阶段
2)抵抗阶段
3)衰竭阶段
(2)一般认为,应激源以人的认知系统作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主要系统,导致人的心身变化。
挫折而受力的个体差异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1)生活经验。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一帆风顺,他的挫折耐受力就会很低。如果一个人一生坎坷,他就有很强的挫折耐受力。

变态心理学讲义一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讲义一PPT课件

.
30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领会、应用)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高涨(elation) (二)情感低落(depression) (三)焦虑(anxiety) (四)恐怖(phobia)
.
31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迟钝(emotional blunting) (二)情感淡漠(apathy) (三)情感倒错(parathymia)
7、思维中断
(无意识障碍,无外界干扰,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
22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9、思维云集 10、病理性赘述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12、语词新作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
23
(二)思维内容障碍
1. 妄想 2. A、按主要内容归类:
❖ 关系妄想(把与己无关的事与己联系) ❖ 被害妄想(坚信自己受到危险威胁) ❖ 特殊意义妄想(将别人的行为赋予象征意义) ❖ 物理影响妄想(认为自己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受到外在某种力量的操纵,
境无关,也非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信念。
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
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
.
25
(二)思维内容障碍
2、强迫观念 注意与强制思维以及和强迫行为的区分 3、超价观念 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
26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1、注意障碍 ❖ 注意减弱
.
18
(三)感知综合障碍(识记、应用)
视物变形症 非真实感
(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窥镜症
(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19
二、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识记) 思维内容障碍(识记)

变态心理学串讲

变态心理学串讲

不 同 点
病程
常一月内缓解
甚至终身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 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许又新的三标准
– 郭念锋的十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 健康和不健康都包含在正常心理内 •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2014.5.2级多选 • 102、下列属于违反“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的症状包括( )。 • (A)情绪低落 • (B)情绪倒错 • (C)强迫动作 • (D)自罪妄想 • 103、人在经历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后可能会 出现的问题包括( )。 • (A)急性应激障碍 • (B)灾难征候群 • (C)严重心理问题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无自知力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情绪倒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无原因的性格改变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症状ຫໍສະໝຸດ 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
• • •
认知障碍 情绪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 • • • • • •
精分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应激相关障碍 人格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癔症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 超价观念
妄想
按内容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特殊意义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 夸大妄想 自罪妄想 疑病妄想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内心被揭露感 毫无根据 坚信不疑 自我卷入
按起源
原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
强迫 • 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 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 观念
海中。
超价 • 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 观念

考前串讲4变心(1)

考前串讲4变心(1)
1.( B )的说法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 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防御机制的定义(又叫“压抑”或“克制能 力”) 精神分析学说最初遭受的打压来自于宗教
“新精神分析”将关注的重点从“本我”转移
3.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A.防御机制 B.本能动力 C.心理异常 D.快乐原则 4.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来 自于( C )。 A.认知神经心理学 B.哲学理论C.宗教理论D.人本主义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 错觉:有中生它,歪曲事实,意识障碍的谵 妄状态,带有恐怖性质 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 脏性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 幻听:非言语性,言语性(评论、命令、争 论)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 功能性精神障碍,对精神疾病诊断和鉴别 有意义 幻视: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和高热患 者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心理咨询师了解常见异常心理主要症状的目 的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对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条件 感知障碍的类型—感觉、知觉、感知综合 各类型包括的各种症状
1.感觉减退多见于( A )。 A.抑郁状态 B.感染后虚弱状态 C.睡眠障碍 D.精神运动性抑制
一、认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和内感性 不适 感觉过敏:阈限降低,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 虚弱状态患者 感觉减退:阈限增高,见于抑郁状态,木僵 状态,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 病 内感性不适:内部性质不明,部位不具体的 不适度,或难以忍受的异感。见于精神分 裂症、抑郁、神经症或脑外伤后综合症。
3.非现实感属于( B )。 A.感觉功能障碍 B.感知综合障碍 C.思维功能障碍 D.思维综合障碍

《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

《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

《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自学考试名师授课《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变态心理学的对象1、变态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学或心理病理学。

它是心理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并对这些异常进行了分类、解释,阐明影响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因素及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所以,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2、为什么说变态心理学尚不完善?由于受整个心理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和规律的认识尚不完善和确切,对许多类别的异常现象还不能圆满解释,结合临床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尚属开始阶段,所得结果多不一致,因此,变态心理学还不能说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

3、心理失调:指心理失去平衡,行为缺乏整合协调,致使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处理能力下降、适应不良。

4、心理异常:指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病理性变化,行为表现明显与众不同,能力明显受损,需要心理治疗。

5、心理疾病: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理解心理上异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来反映人的心理异常;6、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

7、心理变态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指心理活动处于非正常状态,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

对变态心理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它并没有贬义,实际上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泛指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各种程度的心理失调和异常。

8、变态心理的类别(1)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应用的心理异常分类体系或方案,影响最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2)最近的国际疾病分类是1990年修订的第10版ICD-10。

(3)最近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是第四版DSM-IV。

(4)现在使用的是2001年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9、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1)以经验作为标准所谓经验的标准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病人自己的主观经验。

变态心理学讲稿1

变态心理学讲稿1

第一单元 心理障碍 一 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有感觉过敏、减退、 消失、倒错和体感异常等。
〔二〕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
知觉,即客观事物存在,但感知错 误。 杯弓蛇影
〔三〕幻觉 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
在没有现实刺激时而出现的知觉体
验〔真/假幻觉〕
31
二 注意与记忆障碍
注意增强/注意松散/注意减退/注 意转移
变态心理学讲稿1
1
2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变态心理的主要学科之一 〔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 (psychopathology),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 象发生、开展和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 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包括对异 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以及说 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更好的理解、 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异常心理不能称之为疾 病,因此仍然沿用变态心理学或者异常心理 学。
3
变态心理学研究简史
〔一〕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古希腊学者希波克拉特体液说。 公元5~17世纪鬼魂附身论。 〔二〕现代说明
A 从思辨到实验 德国精神病学家 Kraepelin(1856~1926)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Wundt.W 1832~1920〕
〔一〕遗忘 记忆的完全丧失 顺/ 逆行性遗忘
〔二〕错构症 记忆的错误
〔三〕虚构症 以想象的、没有真 实依据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缺陷称
32
三 思维障碍
〔一〕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奔逸/病理性赘述〔常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思维
云集
〔二〕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象征 性思维/语词新作

变态心理学讲义一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讲义一PPT课件
(以各类形式的异常心理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领会)
区别: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精神病学是医学的分支。)
.
4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 早期关注(领会)
✓ Hipporates的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 液性质有关系
✓ 中世纪愚昧扭曲的解释 ✓ 近代的发展变革
2、思维迟缓
(一种强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主要指思维活动的缓 慢和思维联想的迟钝。)
3、思维贫乏
(思想内容空虚,语词贫乏,但回答问题的语速并不 减慢。)
.
21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 5、破裂性思维 (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语言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6、思维不连贯
(严重的破裂性思维 ,思维主题和语句破裂。)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识记) 2、感觉减退(识记) 3、内感性不适(识记)
.
17
(二)知觉障碍
1、错觉(识记) 2、幻觉(识记) (重点)
➢ 根据感受器官: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内脏性幻觉
➢ 按幻觉体验来源: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功能性幻觉 思维鸣响 心因性幻觉
.
8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 心理及其区分
❖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识记)
掌握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1、保障顺应环境、健康发展 2、保障社会生活功能 3、保障人类的创造性能力
.
9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重点掌握标准化区分 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
10
一、常识性的区分(识记)
❖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串讲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串讲

变态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
李庆娟
思维障碍
••自知力障碍
感知障碍
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缺乏
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意志行为障碍
意向倒错强迫动作
•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
•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一般适应征候群
•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灾难征候群•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
•一般适应征候群•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灾难征候群•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一般单一性生
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同时性•继时性•破坏性压力
•一般单一性生 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同时性•继时性•破坏性压力
案例分析。

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详解演示文稿

咨询师培训变态心理学详解演示文稿
理异常问题。
19世纪和20世纪初飞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第十六页,共75页。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两个基本命题
1、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2、认为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五个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 2、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力比多 ”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称为
第三十一页,共75页。
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科
学。
第三页,共75页。
二、变态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 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
(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异常心理活 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 神病学也是一种有益的促进,是一门基础学科。
核心症状——在求助者病程一系列症状中,最主要的症状,
其他症状一般是继发或伴发的。
第十页,共75页。
(四)躯体症状和躯体化症状
躯体症状——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生理机能发生异常
时病人的感受。
躯体化症状——无任何器质性基础时出现躯体症状或虽
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却将机体的异常有夸张性表现。 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
第七页,共75页。
病症
感冒
第八页,共75页。
症状与病症
症状
打喷嚏
咳嗽
多痰
咳血
肺部罗音
病症 肺结核
病症
抑郁症
第九页,共75页。
症状与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 ? 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保障适应环境、人际交往正常运
行、反映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了解什么是正常的)
? 异常心理活动:丧失上述功能,无法保证正常生活,破坏 心身健康
三大功能只要丧失一个,就有问题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 分
第二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 常识性的区分 ? 非标准化的区分 ? 标准化的区分 ?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研究对象:以 心理与行为异常 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 学分支学科。
? 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
精神病学
研究内容 基本性质、特点;个体 心理差异及环境对异常 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诊断、治疗、转 归、预后、预防 、康复
研究方式
心理学
医学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
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不同理论派别对心理健康及其破坏的不同理解
健康破坏 (1)精神分析派:
必多”受挫
(2)行为主义派: 良环境 酿成行为习惯
(3)存在人本派:
“力必多” 良好环境 “潜能”
健康
顺利发展
“力
不 酿成行为习惯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 分
老年

心理过程
询 心 理
改善 +
人格

异常 =
知、情、意、行
量化
心 理
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



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
变态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关于健康心理学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压力与健康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历史:公元前 400年,希波克里特(拉底)“体
液学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 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 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 ----- 两个基本命题:
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对待 统计学标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社会适应标准:按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李心天
的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区 分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 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
? 变态心理学概述 ?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常识性、三原则) ?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 (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 常见精神障碍 ?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 健康心理学 ? 压力与健康
学科关系图
基础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正常
=
婴儿
幼儿
……
时间
第 八 压力与健康 节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概述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概述 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潜意识(无意识) –性的冲动 (生本能)
2------ 几个重要概念 :
? 力比多 ? 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0-18个月)、肛欲期(18月-
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生殖期 ?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 防御机制:压抑、升华、反向形成、幽默、投射、否认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始于巴甫洛夫高
级神经活动学说对人类异常心理现象的阐述。
? 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技术路线是通过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 的心理过程。
? 行为主义理论的整合趋势表现在:
?
俄国的行为主义与美国的行为主义互补;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Leabharlann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正
常识性区分
统计学角度:对统计常模的偏离

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心 理
非标准化区分
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李心天
与 异 常 标准化的区分
?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及其他学习理论的产生;
?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有机结合。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
? 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是:“自我”无法实现 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 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包括:
?
欧洲 15世纪反宗教“怀疑论”哲学的副本;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学科简史
正常心理活动的 功能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认知障碍 情绪 障碍 意志行为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心境障碍 神经症 应激相关障碍 人格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癔症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 心理健康与
五 心理不健康

第 心理不健康 六 节 状态的分类 第
关于健康 七
心理学 节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力影响妄想、 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 想、内心被揭露感)
第一单元:认知障碍 第二单元:情感障碍 第三单元:意志行为障碍
认 知 障 碍
( P261 )
感知 障碍
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 内感性不适
错觉 幻觉
思维 障碍
思维奔逸、 思维迟缓、思维贫乏 、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
思维形式思维
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 思维云集、 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性倒错性思维
变态心理学 yu 健康心理学
李秀泉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 一 节
变态心理 学概述
第 二 节
心理正常 与心理异常
第 三 节
常见 心理异常 的症状
第 四 节
常见 精神障碍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