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性翻译研究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收稿日期:2006-11-12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龙佳红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
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
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
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
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
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
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
”(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
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中国传统译论一向十分关注文本,而对文本之外影响与制约翻译的各种因素则少有研究。
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启发我们从多视角去审视翻译:为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我们不仅要研究翻译文本,还要多研究翻译现象,尤其要从文化层面上去分析翻译现象;在继续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同时,加强相对薄弱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为此,翻译研究者必须拓宽学术视野,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翻译研究的新局面。
一、文学作品的本质与文学经典的翻译20世纪前半期,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以其反传统的翻译思想而著称,他的一篇题为“译者的任务”的文章在西方译学界经常被人们热议,对后来解构学派翻译思想体系的形成颇有影响。
文章谈的虽然是作者的翻译思想,但字里行间反映出作者对文学作品本质的认识。
他认为:欣赏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的时候,考虑受众的园素从未给人带来任何好处。
谈论某一类的受众或他们的代言人只会使人误入歧途。
而且,从理论上探讨艺术,甚至连“理想的”受众这个概念都会十分有害,因其无非设定了具有这类资格的人本身的存在和本性。
艺术同样设定了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存在,可是从未有任何艺术品在乎人的反应。
没有哪首诗是为了读者而写,也没有哪幅画是为了观赏者而作,更没有哪部交响乐是为了听众而谱。
初读这段话,令人吃惊不小,艺术作品怎能不考虑受众因素、怎会不在乎人的反应?然而,把这段话接着读上两三遍,再掩卷细细回味一番,你会慢慢体会出一些本雅明这样说的道理。
艺术家的创作源于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抒发内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感受,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及其他复杂的感情。
当作者完全沉浸在创作境界中时,其他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艺术家的创作与功利的联系越直接越紧密,作品就越容易媚俗。
只有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本雅明上述这番话一直备受争议,持赞赏态度的人认为他:“使语言神圣的一面重新回归文学语言,并由此克服了或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改良了文学的世俗历史性。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浅谈规定性翻译研究与描述性翻译研究
浅谈规定性翻译研究与描述性翻译研究【摘要】翻译研究方法是指从事翻译研究所采取的手段、途径和可操作性规则或模式。
本文想介绍描述性研究与规定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以客观描述为主,尽量不予以价值判断。
而规定性研究则以价值判断为主。
【关键词】翻译;规定性翻译研究;描述性翻译研究一、规定性翻译研究概述“规定”一词在《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中的定义,“是定下规则或给出明确指令”。
“描述”一词的定义是“与批判、评价、理论、规范、规定、情绪化、先验、分析等词相对。
”因此我们可想而知规定与描述是一对彼此对立,相伴相生的概念。
中国传统的译论遵循着“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样的翻译标准道路在发展。
[[1]]那么规定性翻译研究在《翻译学词典》中的定义如下:“规范性的翻译研究途径,或者说,那些制定标准、规定在特定文化下该如何译为佳的翻译研究。
”而在国内的定义是“规范性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2]]规定性翻译研究有以下特征:1、以原语或源文本为中心,它主要的目的是指导翻译实践,为翻译实践及评估设定普遍标准。
在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中,翻译实践及评估的标准主要来自原文。
比如西塞罗、圣哲罗姆、泰特勒,他们都坚持以原语为中心的原则,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中,更是每一条都以源文本为标准:要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风格笔调与原作性质相同、与原作同样流畅。
[[3]]中国传统的译论“案本”、“求信”、“神似”、“化境”都是在追求与原作的某种程度、或某一方面的“等”或“似”。
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源语文本为导向。
第二个显著的特征是仅把翻译视作语言文字间的转换,忽视“文化这个大语境”,即使提到了文化,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出具体的翻译技巧。
[[4]]换而言之,在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中,译者往往通过译语和源语两种语言的系统来对比和探讨翻译技巧和翻译艺术。
第三个特征是“源自‘纯粹的臆想’”或者其它更‘基础的学科’框架下所做出的理论及描述性研究成果。
翻译学研究方法
翻译学研究方法作者:沈雪丹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08期摘要翻译学研究中,研究方法是关键。
翻译学已脱离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从早期的经验总结、归纳思辨等走向当今的跨学科研究;而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描述性翻译研究又渐渐兴起,作为实证研究的一种主要类型,它与理论研究方法中的规定性研究几乎完全背离。
本文对翻译学中几种主要类型的研究方法进行概述,再具体对比描述性翻译研究和规定性翻译研究,并对新兴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作出理性分析。
关键词翻译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翻译研究规定性翻译研究研究方法是研究的关键部分,要使研究具有价值,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点同样适用于翻译学。
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不再是依附语言学的状态,不应全盘采用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模式;应该具备自己的理论支柱,自己的研究对象、自己的内在体系和自己的研究方法,应强化以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来指导翻译研究。
一、翻译研究方法的选择要为翻译学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要了解翻译学的学科性质。
翻译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因此翻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有科学性,也不能抹杀其人文性质。
作为整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区别,除了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之外,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着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评价。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际转换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翻译研究同时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两重性质,过分强调其中一种而忽视另外一种是有失偏颇的。
翻译学由于形成初期是和语言学紧密联系的,它的第一重属性是科学性,那么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
由于翻译本身是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性质复杂的实践活动,以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的翻译研究也就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主要的翻译研究方法类型有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而每种类型又有不同的具体方法,本文将会对两种类型中具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分述、总结,使两种类型方法的特点能够较全面地展现。
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西方最流行的翻译标准
西方最流行的翻译标准1. 语言学派(Linguistics-based School)奥古斯丁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理论,提出了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和译者“判断”的三角关系,开创了西方翻译的语言学传统。
直到20世纪初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西方翻译理论的语言学路线从传统语言学或语文学派人物开始,一直延伸到21世纪。
沿这一路线虽然出现了各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方法,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标准的对等问题。
一般认为,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科学”研究的标志是美国著名学家尤金·奈达(Engene Nida)于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Bible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boriginal Languages)。
语言学派分布的地域较广,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卡特福德(J. C. 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哈蒂姆(Hatim)等。
除此之外,捷克布拉格学派的雅克布逊(Roman Jakobson),前苏联的费奥多罗夫,法国的乔治·穆南(Georges Mounin),以及德国的斯奈尔-霍恩比(Snell-Hornby),也都是当代国外语言学派的突出代表人物。
雅克布逊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Translation),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了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翻译中存在的一般问题,为当代语言学派翻译研究的理论方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奉为翻译研究经典之作。
这此篇论文中,他首次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这一分类准确概括了翻译的本质,在译学界影响深远。
描写性与规定性翻译研究方法
描写性与规定性翻译研究方法摘要:翻译研究范式经历了有规定走向描写的过程。
本文试从翻译研究从规定走向描写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理论成果分析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和总结,反思当前此方面研究的成就也不足,以期对将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规定性,描述性,翻译研究一,引言在语言学中,描写(descriptive)与规定(prescriptive)是一对相对的理论原则,也是两个相对立的方法论范畴。
传统的翻译研究只注重原则、标准、方法和技巧,是规定性的研究;而现代翻译研究重描写,是指由语言学,文学批评理论,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所有带主义的词组成的理论。
规定的理论可以看成是传统的理论。
它和传统上的思维习惯一脉相承,虽然有时也参考一些现代的发展,但总的趋势没变。
总的说来,这种理论在翻译研究中主观性强,一般属于保守派。
翻译中规定性的理论也可以说就是“忠实论”,翻译的标准是普遍的,可以应用于任何翻译,这个标准就是“忠实”。
描写翻译研究的任务是发现翻译的规律,包括翻译过程、产品、影响、效果等等,相关的问题有译文读者的接受,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选择,文本、读者、译者、赞助人等与翻译策略和结果的关系等等。
描写重客观、重理性、重分析、重经验,但是它的不足是容易埋没价值问题。
上个世纪50 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范式发生了转变,由规范转向描述。
(李红满,2002)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规范性翻译研究侧重于文本的对照力图探索。
语言转换的规律,评判译文的优劣,进而对翻译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
而描述性翻译研究则突破了由单纯的文本构成的封闭空间,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在目的语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研究翻译,考察翻译与译入语文化的互动关系。
其着重点不在于制定规范,作出价值判断,而在于客观地描述实际发生的翻译现象。
二,由规定转向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发展过程传统的翻译研究大多倾向于规定性,注重翻译标准的设定,研究应当怎么译,强调翻译的忠实性。
《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比较研究
《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比较研究作者:徐明瑛来源:《名作欣赏·中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于1952年发表的一部力作。
它被介绍到中国有五十多年的历程。
自从20世纪5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以来,一共出现了二十多个中译本。
在众多的译本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个译本是张爱玲译本(1954年)和海观译本(1957年)。
作为这部名著的第一本中译本,张爱玲译本与同一时期的海观译本体现了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和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因遵守了不同的翻译规范而产生的明显不同的翻译作品。
由此可见,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从事翻译活动的特点,为揭示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本、译本读者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描写翻译学翻译规范《老人与海》比较研究一、《老人与海》及其中译本情况的概述《老人与海》被介绍给中国读者之前,海明威在中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很多早期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
在一些前辈的辛劳下,海明威和他的作品已经扎根在了学者与读者的心中。
《老人与海》被介绍到中国有五十多年的历程。
自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译本的产生,至今已经有二十多个译本。
作为海明威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中国译者给予了如此多的关注是不奇怪的。
第一本是张爱玲于1955年在香港所译。
1952年8月,张爱玲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打算在香港大学的文学院完成自己的学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实现她的愿望。
之后,她在美国总领事馆驻香港处做了一名翻译,获得了大量翻译美国文学作品的机会。
两年后,张爱玲开始翻译《老人与海》。
在这之前,她已经翻译了很多其他的美国文学作品,而这部小说却是她最喜欢的外国小说。
1972年,张爱玲译的《老人与海》由香港的今日世界出版社再版。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
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
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
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
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
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
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
《翻译研究方法概论》述评
- 251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翻译研究方法概论》述评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丹华【摘要】目前国内翻译专业研究生聚焦于翻译方法的研究,而对翻译研究方法却关注甚微。
本文对穆雷等人编写的《翻译研究方法概论》进行简评,使其稍加丰富翻译研究方法这一领域。
【关键词】翻译研究方法 评介一、引言翻译学已经被公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许些方面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在方法论研究方面。
国外学者Willams 和 chesterman 的《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主要论述翻译研究的基本方法,着重强调研究必须要有价值。
国内对翻译方法论比较重视的学者有:杨自俭、刘宓庆、姜秋霞与杨平、黄忠廉、穆雷。
他(她)们既对具体翻译方法的进行了研究,又梳理了宏观研究方法。
虽然这些学者对翻译(学)方法论有所研究, 但都难以成为体系,因此对它的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
近几年国内学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他们站在学术前沿,致力于方法论方面的总结反省建构和创新。
基于此,本文对穆雷的《翻译研究方法概论》进行述评。
二、内容简介本书作为翻译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一本入门教科书,旨在了解一些跟研究相关的入门知识,而不是系统研究翻译学方法论。
本书章节安排以专题为主,共14章,每章包括二至四节内容,但第十二章含有六节内容。
本书先从方法论概述和形式逻辑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入手,讨论了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概念:归纳法与演绎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规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证实与证伪、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此外,鉴于学生对实证性研方法了解不深入,本书还专门设立了语料库与TAPs 方法。
在每章节设计了10道开放式思考题,在书后另附60本精选出来的研究方法推荐阅读书目,以及10个翻译研究方法案例分析。
本书第一章概述了翻译研究方法论、方法体系、翻译研究领域与常见的翻译研究类型。
第二章论述了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以及介绍了三种常见的谬误以及避免谬误的方法。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霍尔姆斯
霍尔姆斯认为, 描写、理论和应用是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在吸取和 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 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 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1. 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
1. 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
2. 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左哈: 以色列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 学院教授。但严格说来,他是文化理论家而不是翻译理论家,但他 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 ,左哈在研究希伯来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多元系统假说。 该假说主要反映在收集了他从1970年到1977年间撰写的论文的论文集 《历史诗学论文集》。
2. 在多元系统理翻译作品的轻视;
3. 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描写学派与图里
西方翻译研究, 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 研究,都是规定性的。 规定性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 对象, 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 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 这些研究 的缺陷: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多数译者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是 如何翻译,翻译的过程到底如何。
翻译理论
• 1.他通过大量译介荷兰诗歌,使世人意识到荷兰文 学的存在;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些独 特的观点,丰富了诗歌翻译理论。 • 2.关于翻译学领域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与学科 内的划分提出了详细的构想,并得到西方学者的广 泛认同。 • 3.他将翻译研究的目光转向了翻译的过程,认为翻 译过程是作决定的过程,一个决定接着一个决定, 到了某个点之后,翻译就产生了自己的一套规则。
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
• 1.翻译的定义空前扩大,以前处于边缘位置 的翻译现象进入了翻译研究者的视野 • 2.描述翻译研究的方法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 认识翻译现象。 • 3.描述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地位,促 成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
描述翻译研究的不足
• 一是片面强调研究者的客观中立,过于避免价值判断。描 述翻译研究主张研究者应该保持客观、中立,超然于研究 对象之外。 • 二是脱离翻译实践,过度提倡将不利于翻译事业的健 康发展。 三是对译者的创造性不够重视。
霍姆斯提出了翻译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 (1)描写从我们的经验世界里表现出来的有 关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的各种现象; • 究的两大分支— ——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即由 此产生。
描写翻译研究的两个观点:
• (1)一个是翻译的“不完整性”,即译者不可能把原文百 分之百地翻到译文。 • (2)在这个基础上导出描写学派的另一个观点,即任何翻 译都经过了译者程度不等的操纵,因此同一个原文在不同 的译者手里、在不同的时代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译文。
• 描写性翻译研究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 、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到政治、意 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 • 描写翻译理论根本不关心直译,他们关心 的是把翻译语境化(to contextualize translation),也就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 。
翻译概论术语整理
翻译概论术语整理1.Source-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趋势有两个维度,一个方面就是坚持面向原文本的程度,另一方面聚焦于语言和产生的译本。
以原文本为导向的是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征。
从原文本的视角分析翻译,把翻译视作语言文字间的转化,却忽视了文化语境。
书中有提到一个三角图,三角图的底线最左端代表原文本,最右端代表目标文本,左侧边代表原文本导向,右侧边代表目标文本导向。
最左端角过度强调原文本,以至很难区分翻译和直译的区别。
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不常发生。
图中显示Catford的形式对等,Nida的动态对等,Koller的语用对等,Beaugrande 基于文本的对等,以及Venuti的异化和对等都属于面向原文本的翻译研究。
2.Formal equivalenceCatford把翻译界定为“用目的语(TL)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原语(SL)的文本材料,并把追求原语的等值成分视作翻译的中心问题,从而提出翻译理论的使命就是在于确定等值成分的本质和条件。
形式对应指任何译语范畴在译语的“机体”中尽可能占有与该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占有同等地位。
例如:用一个形容词翻译另一个形容词。
形式对应涉及原文本的语言形式,将原语中的结构形式原封不动地照搬入目的语,以原语为中心,最大限度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
3.Translation shifts当无法遵守原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翻译操作时,文本对应通过Catford所述的翻译转换所形成。
当这两者概念发生分歧时,翻译转换尤其重要,其指从原语到译语的过程中偏离形式对应。
设计两种主要的转换:层次转化和范畴转换。
在层次转换中,位于一个语言层次的原语文本在译语的另一个层次中找到翻译对等。
翻译中唯一的层次转换是语法-词汇转换。
例如,原文本的文字游戏可能是通过利用目标语词汇层面进行翻译从而在语音层面得以实现,。
范畴转换是通用术语,指翻译偏离形式对等。
其分为四类:结构,类别,系统,单元转换。
翻译规范研究的文化社会转向:阐发与思考
然, 对语言结构的研 究的确给我们带来 了科学分 析的思想 , 克服 了翻译 中的主观主义 , 使翻译活动 有章可循 、 有法可依。然而 , 规定性的研究范式把 研究者 的思维禁锢在语言转换规律 的探讨之上 , 把翻译活动理解 为一种纯语言的操作 , 忽视 翻译 与 社会 、 文化 、 意识形 态等 要素 之 间的关联 。事 实 上, 翻译 活 动远 非 那 么 简单么确定和精确。规定性的翻 译研究范式屏蔽 了所有语言外 的因素 , 使得翻译 研究的道路越走越窄。在这样 的背景下 , 时代呼 唤一种全 新 的翻译研 究 范式 。2 0世纪 7 0年 代 末, 西方 翻译 研究 的范 式 发 生 了一 次 意义 重 大 的 转变 , 由规定转 向描述。描述性翻译研究突破 了 由单纯 文本 构成 的封 闭 空 间 , 翻译 视 为 一 种 历 将 史和文化现象, 目标语社会文化这个大环境中 在 研究 翻译 , 考察翻译活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 与规 定性 翻译 研 究 不 同 的是 , 述 性 翻译 研 究采 描 取 的是一 种 宽容 的研究 态度 , 正如 描 述 翻译 学 派
“ 翻译 是 由社会 、 史 、 历 文化 所 决 定 的 ; 言 之 , 简 是 受 到 规 范制 约 的 。 图里 认 为 翻译 规 范 在某 种 ”
程度 上 可 以说 是译 者在 两 种不 同 的语言 、 化 、 文 篇
“ 述 我们 所认 识 的翻译 行 为 和 翻译 作 品 ” m。 描 , 而不是 制定 规 范 , 出价 值 判 断 。描 述 性 翻译 研 作
代表 人 物 以色 列 学 者 吉迪 恩 ・图里 所 述 : 翻译 “
语言学到文化再到社会学的转变 , 研究范 围也从 文本扩大到文化继而延伸至意识形态 、 价值观 、 社 会权力等因素。研究转向给翻译规范理论 的发展 注 入 了澎 湃 的动 力 , 我 们 站 上视 野 更 加 开 阔 的 让 空 间审视 翻译 活 动 , 同时 也 引 发 了 我们 的一 些 思 考。翻译规范研究 中纷繁复杂的诸多术语是否需 要整合?转向与延伸之后 , 翻译规 范研究 的对象 是否发生变化?社会 转向之后 , 翻译规范理论 将
3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这一名称在西方译学界并不多用,主要是指与 文化转向直接相关的翻译研究。比较常见的名称有:
“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目标
语中心翻译研究”(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针对“规定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强调译入语文化对翻译的作用,更多致力于 从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中审视、考察翻译现象。
霍尔姆斯又讨论了翻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他首先确 定翻译学是一门实证学科,认为翻译学应该分为纯翻译研 究和应用翻译研究,而纯翻译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1) 描述我们经验世界中出现的与翻译和翻译作品有关的现象; (2)建立普遍原则,以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他进而指出: “纯翻译研究当中与这两个目标相关的两个分支可以被命 名为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DTS),或 翻译描述(translation description,TD)和理论翻译研究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studies,ThTS )或翻译理论 (translation theory,TTh)。”
詹姆斯· 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原籍美国,长期任教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学系, 从事比较文学和翻译理论研究。其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1972)对于翻译 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名称、性质、研究领域、问题设置 以及学科范围等提出了创建性的意见,被公认为翻译研究 学派的奠基之作。 这篇论文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它的清晰的翻 译学的学科意识,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 的形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
图里翻译规范研究概述
图里翻译规范研究概述作者:汤随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05期[摘要]图里是描述性翻译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核心理论——翻译规范理论独树一帜。
他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以多元系统为基础,引入社会文化因素,试图发现翻译选择中译者所受到的规范约束。
图里的翻译规范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同时也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图里;翻译规范;社会文化;多元系统[DOI]10.13939/ki.zgsc.2016.05.203图里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从实证学科本质出发,确定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并树立其标杆地位,这也标示着翻译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大转折。
[1]他将翻译研究从以原语为导向的方法带到了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直接诱发了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他翻译研究中的核心理论——翻译规范理论说明现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狭隘,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1 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前,翻译的研究都是以源文本为中心,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就应该“忠实”原文,或是“等效”“流畅”等[1],这种带有价值判断的翻译标准其实是一种规定性的翻译研究。
规定性翻译研究一直在翻译界占统治地位,如维纳和达尔贝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法英比较修辞》中列举的翻译方法以及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提出的翻译步骤,都是关注的语言规范。
[2]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这种局限于文本内的研究视角越来越不能解释一些翻译现象,比如,在同一作品的不同译作中,因为作者的不同或者翻译年代的不同,翻译方法和译作关注的视角都有很大差别。
如何对既定的翻译事实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描述翻译学应运而生,它认为翻译的研究不应该全是“规定性”的,应该也需要“描述性”,研究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源文本而应该投向源文本以外的因素。
[3]随着描述翻译学的发展,翻译规范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性质转变为描述性,研究单位不仅仅局限于句子,研究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语言规范上。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传统译论认为译者如同女性,应当是隐身的,无声的,亦步亦趋地服从于原作者的。
在规范性翻译及描述性翻译中翻译的主体性逐渐显露出来,女性主义翻译更是强化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让译者的身影在文本中显现。
标签:规范性翻译;描述性翻译;女性主义翻译;译者主体性在传统翻译理论中,翻译者的声音一直是被忽略的。
而在之后的理论发展中,译者主体性开始慢慢显现并被注重。
特别是女性主义译者做了许多的尝试来对抗被翻译家奉为“圣经”的传统的翻译理论。
1.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在历来规定性翻译研究过程中,忠实性是最重要的翻译标准之一,而译者的主体性未被体现。
而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充实,传统翻译理论也开始发展显现出译者的主体性。
特别是女性主义翻译,作为女性运动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高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
从而译者主体性逐渐在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实践中闪现光彩。
2.规范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性传统翻译理论的特点是对源文本的关注。
原文及其作者的主要位置从来没有被挑战过,而翻译者总是被视为“中介”,自动将文本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
忠实性和对等性是评估翻译最重要的准则。
如此,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具有规范性的,规定什么是翻译,并设置译者遵循的标准。
规定性翻译研究以极端的源文本倾向性为标记,而译者的主体性是被完全忽视的,更不用说翻译的文化背景和译者的性别。
译者必须是无形的以及翻译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静态的语言转换的过程,这样翻译版本才可以与原始文本一致。
忠实和精确,一直是规范性翻译理论的核心关注点。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译作应该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与手法应和原文的性质相同;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而严复先生总结他的翻译经验时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其中“信”就意味着译文及译者应忠实于原著及其作者。
这些理论的重心都还停留在原文上。
3.描述性翻译理论中的译者的主体性规范性的翻译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及评判翻译实践,也并不认为译者能够脱离环境去进行翻译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研究中的规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
“规定” 一词在《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 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定下规则 或给出 明确指令”,“描述” 一词则被定义为 “与批判、评价、理论、规范、规 定、情 绪化、先验、分析等词相对”。由此可见, 规定和描述是一对彼此对立、 相伴相生的 概念。
在语言学中,规定和描写是一对相对 的理论原则,也是两个相对的方法论范畴。 传统的翻译原则只注重原则、标准、方法 和技巧,是规定性的研究;而现在翻译研 究重描写,是指由语言学、文学批评理论、 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等所有 带主义的词组成的理论。
规定性翻译研究的不足
第一,关于翻译的绝对标准不可得。
第二,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来看,不同人倡导 的翻译标准往往相互矛盾,无 法达到普遍 适用,无法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 第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以价值判断 为中心的规定性翻译研究过 于主观。 第四,仅仅研究两种文字的对比与转换。
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应用范围
1.翻译学科体系研究。 2.翻译教学研究。 3.翻译批评研究。 4.实用文体翻译研究。
规定性翻译研究的特征
1.以源语或原文本为中心。规定性翻译研究的目的
主要是指导翻译实 践,为翻译实践及评估设定普 遍标准。在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中,翻译实 践 及评估的标准来自或主要来自原文。以源语文本 为导向是传统的规定性 翻译研究的显著特征
例如,西塞罗,圣哲罗姆,泰特勒,奈达,严复“信达雅”, 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张培基的“忠实通 顺”
2.仅把翻译视作语言文字间的转换,忽视“文 化这个大语境”, 即使提到 文化,其最终 目的也是为了提出具体的翻译技巧。也就 是说,传统的规定性翻 译研究往往通过译 语和源语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来探讨翻译 技巧与翻译艺术。
3.源自于“纯粹的臆想”或“其他更‘基础 的学科’框架下所做出的理 论及描述性研 究成果”。
规定与描述在哲学上的区别
规定 应该 包含价值判断 是 不包含价值判断 描述
理想、信念、世界观 指导实践
无法通过经验科学认识 不是经验科学的认识方法
实在 陈述事实
可以通过逻辑证实或可以经验观察 经验科学的认识方法
与其说翻译规范的规定性研究和描写性研 究是两种研究方法,不如说它们是两种研究态 度。前者主张翻译标准的一元论,后者则倡导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区别: 1)从假设或理论模式出发还是从客观的翻译现象 出发; 2)以指导实践为目的还是以纯理论建设为目的; 3)以源语为中心还是以目的语为中心; 4)理想化地、静止地还是历史地看待研究对象和 理论本身.
规范性翻译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定出一个 规范(norm),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 工作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 们的翻译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若有违反便叱 之为“不忠实”或“结构笨重”、“误导读者”等等。 美国知名的描写翻译学者Maria Tymoczko认为, 规范性翻译理论根源在于把翻译看作一种纯粹 的语言艺术,用一些超越时间的语言规则来加 以考察。(As a language art, translation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imeless linguistic rules (which has led to a normative tendency in the theory)…)[作为一种 语言艺术,翻译常常被人用一些超越时间(或 译成“永远有效”)的语言规则来加以考察(这 种做法造成了理论研究中的规范倾向]
从个人对翻译实践 活动的感悟中概括出翻译之难、 翻译技巧,再以概括出的技巧反观翻译实践, 提出 翻译的标准和译者培养的种种原则。成为规定性 判断源头的“更‘基础的 学科’框架下所做出的 理论及描述性研究成果”则往往是语言学和文学、 文艺 学的研究成果。
4.规定性翻译研究不可避免地包含研究者的 价值判断。 不管规定性翻译研究是从“实践中 来”,从“形而上学的思考中来”,还 是 借用其他学科框架下的各种研究成果,规 定性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到实践 中去”, 提出标准,指导实践。
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是规定性研究一 统天下。到了 20世纪70年代,一种新的研究 范式 在欧洲悄然兴起。研究者们把更多的 目光从“我们应该如何翻译,何为正确的 翻译”这类问题,转向真实的翻译现象, “描述、解释及了解译者真实所为,” 关 注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功能。
第一节
规定性翻译研究(PTS)
1.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定义 2.规定性翻译研究的特征 3.规定性翻译研究的不足 4.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应用范围
规定性翻译研究的定义
在《翻译学词典》中,规定性翻译研究被定 义为 “规范性的翻译研究途径,或者说,那些制 定标准、规定在特定文化下该如何 译为佳的翻译 研究”。规定性翻译研究重于文本的对照, 力图探索语言转换的规律,评判译文的优劣,进 而对翻译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