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心血管检查金标准

心血管检查金标准

心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通过心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出心脏血管结构和病变情况的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点在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血管的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

同时,冠状动脉造影还可以提供血管壁的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程。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要使用X射线、超声等影像技术来辅助检查。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停止服用某些药物、进行心电图检查等。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移动身体,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但是其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在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总之,心血管检查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可以为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血透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

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

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二)相关评价指标
(三)血透室质量考核标准
二、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
三、临床合理用药
四、临床用血
五、医院感染管理
六、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三级心血管病医院评审标准(版)

三级心血管病医院评审标准(版)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附件1三级心血管病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紧紧围绕医改中心任务,结合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设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改进服务管理、加强护理管理、城乡对口支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规范诊疗和单病种费用控制等工作落实情况。

同时,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重点考核反映医院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辐射带动作用等。

促使医疗机构改进思维模式和管理习惯,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走以内涵建设为主、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本标准是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增加和提升了具有心血管内科与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特点的内容。

本标准共7章67节,设置365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1节327条标准,用于对三级心血管医院实地评审及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

第七章共6节38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心血管医院的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心血管病医院,其余各级心血管病医院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

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医疗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有行风投诉案件查处工作制度、督办流程、工作台账、工作总 结、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4)有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有组织实施、巡查通报、 工作总结及督办结果;
(5)有行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措施、计划、总结分析。
(6)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和医疗核心制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财务收支等 内部审计;
(3)一级以上公立医院应与5所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双向转
6
各科室
医务科
宣传科
下载文档可编辑
诊协议。
(4)下转门诊、住院患者占比不低于3%。
(5)在挂号、收费、就诊、取药、入院结算处设立〃分级诊疗便捷 服务窗口”。
(6)在门诊大厅、挂号室、候诊室、入出院处、新农合结算窗口公 告分级诊疗宣传信息。
信息科
财务科
12.
支出
结构
39.人员支出占 业务支出比例
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含津补贴和奖金、社会保障缴费、 住房公积金等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得超过40%。
3
财务科
财务科
13.
40.预算执行率
收入预算执行率295% ;支出预算执行率295%。
1
财务科
财务科
下载文档可编辑预算源自管理14.财务风险
管控
(2)药品比例较上年度持续降低,100兀医疗收费中耗材420兀。
2
各科室
设备科
下载文档可编辑
药剂科
9.日间手术
推行日间手术,日间手术量占比较上年度持续提高。
1
各科室
医务科
10.自付医疗费 用占总医疗费用 比例
自付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逐步下降。
2
各科室
财务科
4.与 基本 医保 范围 相适 应

内科医疗质量管理与及持续改进方案

内科医疗质量管理与及持续改进方案

内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质量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2.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3.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4.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5.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6.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7.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8.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2.合格病历率≥90%。

3.处方合格率≥95%。

(三)门诊质量考核标准二、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三、临床合理用药四、医院感染管理五、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医疗质量指标:过程控制指标如下:1.门诊医师(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建议专科就诊;b.请上级医师诊视;c. 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a. 收住院;b. 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1、月门诊人次;2、出院人次;3、平均住院床日;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处方合格率达95%;7、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8、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9、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0、传染病报告率100%;11、甲级病历90%;1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3、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气管插管/切开置管操作后肺炎等);9、内镜诊疗质量监测指标(急诊内镜比率);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三级重点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5.冠状动脉造影术;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8.核素心肌显像;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10.埋藏式永久起搏。

〖三级一般专科〗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3.心肺监护CCU或RCU;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

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某医院制定了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并逐步推行实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的内容和考核方法。

2. 考核内容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门诊服务考核门诊服务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对患者的诊断能力、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等。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就诊时间、医生满意度、门诊医疗纠纷率等。

住院服务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对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住院医生满意度、手术成功率、住院感染率等。

2.3 医疗质控考核医疗质控考核主要评估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具体考核指标包括对重大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成功率、对急诊患者的应急反应时间等。

专科技术考核主要评估医生在各个专科领域的技术水平。

具体考核指标根据科室特点而定,例如手术科室可考核手术成功率,放射科室可考核影像诊断准确率等。

3. 考核方法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细则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3.1 数据收集和统计医院科室通过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如门诊就诊量、手术病例数、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3.2 定量评价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医院科室对考核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如计算平均就诊时间、手术成功率等。

3.3 定性评价除了定量评价外,某医院科室还进行定性评价,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专家评审等方式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价。

3.4 考核结果反馈和整改根据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医院科室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

4. 考核结果应用某医院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将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4.1 绩效考核医院将根据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为医生提供激励和奖励,同时也帮助医院管理层评估科室的工作表现。

4.2 改进管理考核结果可以为医院科室提供改进管理的依据,有助于发现问题和短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目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强化了微创、介入的规范化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对大型手术及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引入了“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标准;急救质量方面,对院前、院内急诊、院前培训、专科医疗分别作了重点规定;医技方面,不同学科有了更适合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如放射专业,分别对急诊、普通放射作了规定,对放射介入包括人员、大型设备、诊疗规范及术后随访作了明确要求,对放射的特殊性、安全、个人防护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了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重症病房、内镜室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重点是护理分级管理、护理工作制度、护理操作常规、护理缺陷管理及专科护理等内容。

李元峰,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毕业。

现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政协文体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四川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康复医学学会会长,全国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医科院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临床耳鼻喉专业及医院管理工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先后在全国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

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十佳博爱医院院长。

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评价指标一、科室管理(50分)1.严格执行医疗卫管理法律、法规和章。

评价要点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临床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急诊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本规范》。

5、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

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有病程记录。

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结。

2、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病人的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

严禁岀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严禁伪造病历。

3、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历,不泄密。

1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告知患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有记录。

2、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一旦岀现伪造病历,提前书写病历,电子病历复制的均不得分。

岀现泄密或相关病历资料遗失的视其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无相关记录者不得分。

无相应知情同意记录的不得分,无患者或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的不得分。

30分15分15分15分五、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200 分)1加强病房管理工作,为病员提供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的就医环境。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转入、转岀监护病房有记录。

1病房环境整洁、安全、秩序良好。

2、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仪表整洁,监护室护理人员职责分明,分床到位。

3、护士长管理到位,工作有计划及总结,资料记录规范。

4、物品放置规范,标识、标牌醒目。

5、病房设施、设备性能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进。

2、护士知晓相关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3、护士落实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4、护士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监护室有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流程。

心内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心内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心内科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心内科作为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专科,负责诊断、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其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评估该科室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人员素质、设施条件、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介绍心内科的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首先,心内科的人员素质是保障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

在心内科中,医师是最核心的人员,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因此,医师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是评估心内科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心内科医师应具备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具备解决紧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医师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够在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设施条件是保证心内科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心内科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能够满足临床操作的需要,并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心电图仪、心血管造影仪、心脏起搏器等设备,应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治疗效果。

此外,心内科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也应符合相关要求,以保证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

再次,医疗技术是心内科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心内科医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娴熟度,能够熟练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介入手术等操作,以准确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此外,医师还应密切关注国内外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发展,及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高诊治水平和安全性。

另外,服务质量是评估心内科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心内科医师应提供全面、连续、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关注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积极参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

此外,心内科的医疗服务还应符合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患者隐私和知情权,提高患者对医疗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最后,安全管理是评估心内科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心内科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防范和控制医疗风险。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相关的考核标准。

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的系统化方法。

构建一个有效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了解其服务水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以下是构建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几个关键要素:1.1 指标选择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指标来度量医疗质量。

这些指标应涵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治疗、手术、护理等各个环节。

指标选择应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评价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手段进行。

同时,数据的分析也需要借助统计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以发现问题和趋势,并提供改进措施。

1.3 评价周期医疗质量评价应设定一个适当的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般而言,评价周期可长达一年或更长,同时也可以设定中期评价和自查等方式加强质量控制。

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评价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绩效的依据。

良好的考核标准可以激励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问题。

以下是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2.1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进而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

患者满意度评价应综合考虑等待时间、服务态度、治疗效果等多个因素。

2.2 疗效与安全疗效与安全是评价医疗质量的核心要素。

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和合理性。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人卫出版社李元峰主编 16开 688页定价:¥98该书是进一步落实“医院管理年”、“医院等级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的配套资料,首次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规则与方法,遵循了卫生部近年来有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相关法规及评价体系与管理指南,参考了相关专业的行业规范、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或共识意见,对临床不同专业制定了适合本专科发展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主要内容有:科室管理、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急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专科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等10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科室重点监测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综合指数等内容。

对医技科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了相应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这套体系重点在医疗行为的规范、核心制度的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目标、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等内容,对大型手术及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引入了“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的标准;同时增加了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科室重点监测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医疗技术综合指数等内容。

第一章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与地位第二章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一节急诊急救部分1、急诊急救部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EICU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急诊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急诊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二节非手术部分1、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消化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呼吸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肾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感染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血液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内分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风湿免疫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儿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皮肤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神经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肿瘤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康复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中医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特需病房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老年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三节手术部分1、肝胆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小儿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胃肠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血管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泌尿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整形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乳腺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心胸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神经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移植中心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耳鼻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眼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颌面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烧伤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7、SICU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四节医技部分1、麻醉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手术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放射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超声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心血管超声和心功能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检验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病理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药剂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内镜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消毒供应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营养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五节行政后勤部分1、后勤管理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服务中心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3、设备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4、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5、人力资源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6、监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7、预防保健科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8、病案统计科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9、信息研究所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0、院长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1、保卫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2、住院部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3、纪委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4、护理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5、车辆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6、科技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7、门诊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8、图书馆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19、基建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0、医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1、工会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2、教育培训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3、财务部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4、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总支、团委)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25、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第六节医技满意度调查6.1 病理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2 药剂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3 核医学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4 营养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5 超声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6 心血管超声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7 放射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8 检验科质量问卷调查表6.9 麻醉科质量问卷调查表第七节行政、后勤满意度调查(质量问卷调查)7.1 后勤管理部质量问卷调查表7.2 服务中心质量问卷调查表7.3 设备部质量问卷调查表…。

3.8心胸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3.8心胸外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违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要求的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7
4、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标准”。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应预防使用抗生素,术中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应追加一次抗生素,术后按照手术切口使用抗生素,I类切口不使用或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II类切口48小时内停用抗生素,II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3至7天内停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选择参照卫生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执行。
未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管理不得分。
3
4、胸腔镜医院感染防控。
1.胸腔镜的清洗、消毒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未按照《规范》执行不得分。
10
5、教育与培训。
1、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4学时。
每年抽查医护人员医院感染培训记录,未参加培训的不得分,培训次数不足的酌情扣分。
5
八、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150分)
未按操作要求的不得分。
4
5、特殊感染病人需进行隔离。
未按规定执行不得分。
4
6、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所致的各项措施。
未严格执行相应措施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7
7、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未对耐药菌感染实行监控不得分。
4
8、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分类管理,标识清楚。
10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非限制类抗生素、限制类抗生素及特殊类抗生素使用指征。
未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视其情况酌情。
7
2、严格掌握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治疗性使用原则。
违反抗生素使用原则酌情扣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系统体系。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刺激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水平。

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 核心指标:核心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等方面。

其中医疗技术水平是评估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能力的重要指标,医疗护理质量评估医疗人员对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医疗安全评估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等。

2. 结果指标:结果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治疗效果是评估医疗机构提供的治疗服务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效果的指标,包括疾病康复率、病死率等。

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患者对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包括对医疗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医疗费用等方面的评价。

3. 过程指标:过程指标主要评估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质量。

通过评估医疗机构的流程和操作,判断医疗机构是否遵循规范,减少操作风险,提升工作效率。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指根据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排名的标准。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的核心是量化指标和评分体系。

量化指标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得,根据指标的权重和评分规则进行评分,以确定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具体明确:标准要求明确,指标具体,可以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水平。

2. 全面综合:标准要涵盖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等,以全面衡量医疗机构的质量。

3. 可比较性:标准要求具备可比较性,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以便患者和社会公众对医疗机构的质量进行参考和选择。

4. 动态更新:标准应根据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发展更新,以适应医疗质量评价的需求。

总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是医疗机构提升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评估和考核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重症监护室)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及质量考核标准
重症监护室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
(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
1。

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人员、设备、设施配备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科间紧密协作,保障诊疗工作需要。

2.建立健全重症监护病房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医务人员实行岗位准入管理,强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4。

严格执行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5.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实行监控。

6.加强运行病历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岗位职责,规范全程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二)相关评价指标
1.患者入、出重症监护病房标准
(三)重症监护室质量考核标准
二、二、核心制度及其他重要制度
三、临床合理用药
四、临床用血
五、医院感染管理
六、感染性疾病管理
七、病案管理
八、患者安全目标管理。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

xx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配套制度、考核标准和质量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2.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3.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4.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5.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6.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7.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8.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2.合格病历率≥ 90%。

3.处方合格率≥ 95%。

4.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 10 分钟。

(三)门诊质量考核标准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门诊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医院感一处布局不合理扣 2 分;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2.是否有分诊、导诊服务;无分诊、导诊服务每项扣 2 分;3.是否落实首诊负责制违反首诊负责制一次扣30 分;4.是否落实科间会诊制度。

科间会诊执行不到位一次扣10 分;5.是否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合理扣 2 分;业技术人员6.是否按规定设置普通门诊、专科门未按规定设置专科、专家门诊扣5 分;诊、专家门诊;7.是否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职责不到位扣 10 分;门诊职责;8. 门诊诊断与住院诊断符合率是否低每低于一1%扣5分;于95%。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图

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管理流程图

考核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包括问卷调查、现场检查、患者访谈、专家 评估等。
考核流程
制定考核计划、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实施考核、汇总分析 考核结果、制定改进措施、监督改进措施的落实等。
考核结果与反馈
考核结果
根据考核结果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反馈机制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考核结果和整改意见反馈给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同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医 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药品管理质量
评估药品采购、储存和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处方质量
评估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用药安全性
评估药品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发生率。
患者用药依从性
评估患者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况。
感染控制指标
01
感染发生率
评估住院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耐药菌株发生率
评估耐药菌株的发生率和分布情 况。
03
02
感染部位分布
评估不同部位感染的分布情况。
医疗质量检查
定期检查与评估
01
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对医疗文书的审核、临
床路径的评估等。
不定期抽查与专项检查
02
不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抽查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和反馈。
患者满意度调查
03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
度,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改进
问题分析与整改
问题识别与分类
对评估和反馈中识别出的 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 序。
原因分析
针对每个问题,深入分析 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并制 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整改实施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与应用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与应用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与应用摘要:构建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初步形成心血管病护理质量指标,经过2轮专家函询以及层次分析最终确定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

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1和0.234。

最终形成的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1项三级指标。

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心血管专科特点,可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引言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发布了13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均从国家层面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但其为普适性指标,未能体现专科特性。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心血管病死亡位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质量指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关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中指标的专科特色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强。

2019年,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组织推进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建设工作。

聊城市人民医院作为联盟成员单位,牵头构建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以期客观评价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熟悉心血管病的护理或者临床医疗领域的专家进行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1)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2)在三级甲等医院参加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年限≥8年,或具备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资质。

(3)自愿参与。

(4)对本研究表现出较高积极性,能对研究内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能够从始至终地参与到本研究的专家函询中。

最终共16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日期:年月日
总分:实得分:科室负责人:
附件一: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附件三:三级医院评审指标
〖三级重点专科〗
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全套临床生理检查);
2.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3.心脏监护CCU,RCU(血流动力学监测:动态血压,腔内压测定);
4.冠状动脉成形术(气囊扩张)(可选);
5.冠状动脉造影术;
6.左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7.二尖瓣(气囊扩张)(可选);
8.核素心肌显像;
9.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10.埋藏式永久起搏。

〖三级一般专科〗
1.顽固心律失常的诊治(Holter,食管调搏);
2.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抢救;
3.心肺监护CCU或RCU;
4.右心导管检查及造影(可选);
5.心脏压级量负荷试验(踏车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试验);
附件四: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
一、急性心肌梗死
(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2.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

(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二、心力衰竭
(一)实施左心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力衰竭)。

(六)住院期间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钾剂、ACE/ARBs、β-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
副作用)有明示。

(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附件五:心血管介入参考项目
1.心脏射频消融(房扑、房颤);
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3.心脏射频消融(室性心动过速);
4.心脏射频消融(折返性心动过速);
5.射频打孔+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
6.埋藏式永久起搏;
7.先心病封堵术;
8.冠状动脉造影;
9.心内电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