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的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动物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生物量级及系统过程4.细胞学术与动物基本组织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象。

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

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

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

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

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

物镜是显微镜中对成象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变倍比为6.3:1,变倍范围0.8X-5X。

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

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

按照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

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

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实验二 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

实验二 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

实验二动物、植物基本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的类型及其特征。

2、了解各种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3、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与机能的密切关系。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个体发育中,由具有相同来源的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所形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组织分为两大类: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成熟组织按其功能可分为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等。

成熟组织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所构成的,如: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等;复合组织是由数种不同类型、但具有共同起源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如:输导组织、次生保护组织等。

动物组织同形态相似、机能机同的细胞及细胞间质组成。

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机能上的共同特性可将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4大类。

4类组织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和机能关系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动物的器官。

因此,应该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同时要充分理解有机体与机能相适应的一般规律。

四、实验步骤植物组织部分(一)分生组织1.顶端分生组织观察洋葱根尖纵切面可见如下特征。

2.侧生分生组织常位于根和茎的外周部分,靠近器官的边缘。

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1形成层观察椴树属茎的横切面。

2.2木栓形成层结合椴树属茎横切面中周皮的观察,找出木栓形成层(图4-1)。

对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进行比较观察。

3.居间分生组织观察玉米节间基部纵切面。

(二)保护组织1.表皮观察女贞叶片横切面,最外一层细胞、夹竹桃叶片的横切面、龟背竹根的横切面,注意表皮的形态与女贞叶表皮有何不同,如何解释复表皮的定义?试分析复表皮所具有的生态意义。

撕取一小片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表皮细胞的表面观。

气孔器。

气孔是叶片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孔道。

许多植物的保卫细胞周围常具有不同于表皮细胞的副卫细胞,由于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不同排列方式导致气孔器类型的不同。

实验六动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六动物组织的观察
内分泌组织的分泌颗粒可以调节动物体内的生理活动。
神经组织的复杂结构和细胞类型证明了动物体内信息传 递的重要性。
结缔组织的纤维和基质为动物提供了支持和保护。
实验结论
•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了动物组织的显微结构,了解了不同 组织的功能和特点。实验结果证明了显微镜观察是研究动物组 织结构的有效手段,对于理解动物生理功能和疾病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同时,实验过程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 力,提高了我们对动物组织结构的认识。
实验试剂与溶液
生理盐水
甲醛溶液
苏木素染色液
用于维持动物体内水盐 平衡,保持动物生命体
征稳定。
用于固定动物组织,保 持组织形态和结构不变。
用于染色动物组织,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
结构和细胞形态。
伊红染色液
用于染色动物组织,增 强细胞核的染色效果。
实验器材与显微镜
手术器械
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等 ,用于解剖动物组织和器官。
实验六:动物组织的观察
目录
• 实验介绍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实验介绍
实验目的
观察动物组织的基本 结构
了解不同动物组织的 特征和功能
学习组织学的基本原 理
实验原理
组织学是研究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 科学,通过对动物组织的观察,可以 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理解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使用手术刀或组织切片机,切取适量组织样本, 确保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标记与保存
将切取的组织样本进行标记,并妥善保存于固定 液中,以便后续处理。
组织切片制备
01
02
03
组织固定
将切取的组织样本放入固 定液中,使组织中的细胞 和结构保持原状。

用新鲜材料观察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用新鲜材料观察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用新鲜材料观察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一、实验准备(一)材料蟾蜍(蛙或小白鼠)。

(二)用具常用解剖器〔包括解剖剪(中、小),解剖镊(大、小),解剖刀,解剖针〕一套,玻璃分针2个,大头针数枚,蛙板一块,载玻片、盖玻片多块,滤纸,泡沫塑料小块。

(三)药品蒸馏水,紫药水,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蓝溶液,质量分数为外7%的氯化钠溶液(两栖类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哺乳类用),醋酸,质量分数为30%~4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银溶液,质量分数为l%的伊红溶液。

二、方法步骤(一)单层扁平上皮组织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把青蛙或蟾蜍放在有少量水的瓦罐中,养1—2 d,即可看到青蛙的体表有些脱落的薄膜,将一小块薄膜放在质量分数为1%的伊红溶液或质量分数为2%~3%的蓝墨水中浸泡2~3 min,然后把薄膜移到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质量分数为0.7%的氯化钠溶液,仔细地将薄膜展平、盖上盖玻片。

用低倍镜观察,可见到排列紧密的一层扁平细胞,染色较深的扁圆形细胞核位于中央。

细胞膜的边缘呈锯齿状,其间有少量的细胞间质。

(二)疏松结缔组织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将毁脑后的蟾蜍(或蛙、小白鼠)的皮肤切开,取一小块腹部(或任意部位)皮下结缔组织,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细心展开,越薄越好,待其边缘稍干时,滴一滴质量分数为1%的亚甲基蓝溶液或一滴紫药水,0.5 min后,用质量分数为0.7%的氯化钠溶液冲洗,此时可用解剖针压住标本防止被冲掉,然后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类型多样且分散的细胞,细胞间质发达,片中常能见到成束白色纤维。

(三)肌肉组织装片的制作和观察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肌细胞(又称肌纤维)的结构各有特点。

1.骨骼肌纤维的观察在蟾蜍(或蛙、小白鼠)的后腿上,用镊子撕下一小薄片骨骼肌,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氯化钠溶液后,两手各持一细针,用一针将肌肉固定,用另一针顺肌纤维的长轴分离,分离得越细越好(事先将肌肉浸泡于甘油中1~Zd,则肌纤维更容易分离),加一滴醋酸,1~2 min,盖上盖玻片。

动物组织的包埋切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

动物组织的包埋切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

动物组织的包埋切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具体来说,动物组织的包埋、切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组织准备:选择合适的动物组织样本,如皮肤、肌肉、肝脏等。

将组织样本取出并快速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组织的腐坏或细胞结构的破坏。

2.固定组织:将组织样本放入一种适当的固定剂中进行固定。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布洛佐液等。

固定剂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需求和组织类型。

3.组织包埋:将固定后的组织进行包埋,这样可以使组织成为一个坚硬的块,便于后续的切片。

常用的包埋剂包括蜡和冰。

4.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用切片机切割成薄片,厚度通常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切片的厚度取决于研究需要和组织类型,较薄的切片适用于一些细胞结构的观察,较厚的切片适用于组织结构的观察。

5.染色:为了增强组织的对比度和细胞结构的可见度,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

常用的染色剂有伊红、尼氏染色、嗜酸性染色等。

不同的染色剂能够染出不同部分的细胞结构,使其更容易被观察和分析。

6.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显微镜可以放大切片,并通过透射光或荧光来帮助观察者对细胞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以上步骤,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动物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并进一步研究细胞或组织的功能。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提供有关动物生物学、疾病病理学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总结起来,动物组织的包埋、切片、染色及显微镜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研究动物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并进一步了解其功能和相关的生物学过程。

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对动物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的手段和工具。

动物学实验部分(纲要)

动物学实验部分(纲要)

实验部分实验一动物组织的观察实验属性:必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动物4类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实验要求:使学生对4类组织的微观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实验内容:观察动物4类组织的切片并绘单层扁平上皮图;总结三种肌纤维的异同点。

实验二原生动物综合实验实验属性:必做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具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2.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实验要求: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实验内容: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并观察;绘草履虫图,并标出各部结构名称。

实验三鲫(或鲤)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属性:必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通过对鲤鱼(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实验要求:学习硬骨鱼外形观察、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观察鲫(或鲤)的外形并对各部结构进行测量、记录;解剖鲫(或鲤)并对内部结构进行观察。

实验四蛙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属性:必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对蟾蜍(或蛙)外形和内部解剖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形态结构、内部构造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

2.并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

实验要求:学习双毁髓处死蟾蜍(或蛙)的方法,掌握一般解剖技术;学习蟾蜍(或蛙)外形观察、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观察蟾蜍(或蛙)外形和内部解剖结构;总结蟾蜍(或蛙)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及其不完善性;绘制蟾蜍(或蛙)的解剖原位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实验五家鸽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实验属性:必做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1.通过对家鸽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2.同时学习解剖鸟类的方法。

动物四类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二)2024

动物四类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二)2024

动物四类组织的观察实验报告(二)引言概述: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对动物四类组织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动物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动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并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正文:
一、骨骼组织的观察实验
1.观察骨骼组织的外观及质地
2.检测骨骼组织的硬度和强度
3.观察骨骼组织的细胞结构
4.研究骨骼组织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5.进一步了解骨骼组织的生理功能和重要性
二、肌肉组织的观察实验
1.观察肌肉组织的形态和颜色
2.观察肌肉组织的纤维排列方式
3.研究肌肉组织的收缩和松弛过程
4.了解不同类型肌肉组织的功能和特点
5.探究肌肉组织在运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神经组织的观察实验
1.观察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2.了解神经组织中的神经元类型
3.研究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和机制
4.观察神经组织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
5.进一步了解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的联系和作用
四、上皮组织的观察实验
1.观察不同类型上皮组织在外观上的区别
2.研究上皮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排列方式
3.了解上皮组织的吸收、分泌和保护功能
4.观察上皮组织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5.探究上皮组织在器官和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
通过对动物四类组织的观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骨骼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组织在动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动物的生理和行为。

通过实验的方法,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动物体内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3.心肌 心肌的单位是单核与分支的纤维,在生理上的特 点是具有节律性的收缩,而且这种收缩运动,不 受意识控制,所以,心肌是不随意肌。 心肌纤维的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纤维中央, 一般为1-2个。 肌原纤维较骨骼肌少,故肌质较多,因而纵纹较 骨骼肌明显,而横纹较弱。 心肌纤维彼此衔接处,具有强折光性的阶梯状横 线,称为闰盘 闰盘(intercalated disk)它比明暗带宽 闰盘 得多。 取心肌的切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详细观察,并比 较心肌与骨骼肌和平滑肌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异同 点。
(三)肌肉组织观察 肌肉组织是由特殊的肌细胞(muscle cell)构成。肌细胞细而长, 呈纤维状,故亦称肌纤维(muscle fiber)。 根据肌纤维的形态和功能,可将肌肉组织分为:平滑肌(smooth muscle)、横纹肌(skeletal muscle)和心肌(cardiac muscle)。
一、 动物的四类基本组织 一、教学目的 了解动物体四类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 功能。 二、试剂与器材 显微镜,四种组织的玻片标本(皮肤、心 肌、骨骼肌、软骨、硬骨)。
三、步骤 (一)上皮组织观察 1.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 (1)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上皮 由一层较高的棱柱形细胞并行排列组成,细胞核椭圆 形,位于细胞基部。柱形细胞之间,可见细胞游离端染色很浅,细胞 核位于基部的杯状细胞,且杯状细胞常因生理变化而有形态改变。小 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有明显的纹状缘。
2.骨组织 长骨横切磨片标本 许多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环状结构——哈弗氏系统 (Haversian system),中间的空腔——哈弗氏管(Haversian canal),为神经、血管的通道。在哈弗氏系统之间为不规则的骨间板 (interstital lamellae)。哈弗氏管之间及内、外环骨板之间斜行的, 没有骨板环绕的导管——浮克曼氏管(Volkmann’s canal),即横向 的血管。哈弗氏系统骨板间的梭形裂隙为骨陷窝(lacuna),骨细胞 存在其中。骨陷窝之间有大量的骨小管,多数的骨小管与骨板垂直。 骨细胞,借着骨小管,与哈弗氏管内的血管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的交换。

实验动物四大基本组织观察

实验动物四大基本组织观察

神经组织的生理功能
信息传递
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使大脑能够控制身体 的各种活动,并处理感觉信号。
学习和记忆
神经组织通过学习和记忆机制,能够适应环境变 化,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记忆。
情感和情绪
神经组织参与情感和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影响个 体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07
实验动物组织观察的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处理
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损伤后修 复较慢。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 感受、整合和传导信息的功能;神经 胶质细胞则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神 经元的作用。
03
上皮组织的观察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单层上皮
01
由一层细胞紧密排列而成,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
和单层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02
由多层细胞构成,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移上
通过实验动物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疾 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人类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关键 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了 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动物组织观察的意义
了解组织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实验动物组织进行观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组织的结构和 功能,为研究人类组织提供参考。
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被覆上皮占据了动物体的大部分表面,腺 上皮则形成各种腺体。
上皮组织的细胞间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连接复杂,具有高度的再生能力。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广泛 的一类组织,具有支持、连接、 保护、营养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 骨组织和骨组织等,其中固有结 缔组织又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

3. 了解不同生物组织的功能及其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生物组织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其形态、组成和功能。

本实验主要观察以下几种生物组织: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和人体组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组织切片、神经组织切片、皮肤组织切片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夹、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组织观察(1)洋葱鳞片叶:取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碘液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结构。

(2)菠菜叶:取菠菜叶,切成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2. 动物组织观察(1)口腔上皮细胞:取口腔上皮细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制成涂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2)肌肉组织:取肌肉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肌纤维、肌膜等结构。

(3)神经组织:取神经组织切片,用尼氏染色后,观察其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

(4)皮肤组织:取皮肤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表皮、真皮、毛囊等结构。

3. 人体组织观察(1)肝脏组织:取肝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肝细胞、肝窦等结构。

(2)肾脏组织:取肾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组织观察结果洋葱鳞片叶:细胞壁厚,细胞质少,液泡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菠菜叶:细胞壁薄,细胞质丰富,叶绿体较多,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细胞质较少,具有保护口腔黏膜的功能。

肌肉组织: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膜明显,具有收缩功能。

神经组织:神经元具有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纤维具有髓鞘和轴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南京大学实验报告-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南京大学实验报告-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物基本组织形态结构2、组织的特点、分布与功能3、复习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二、实验原理动物的基本组织可根据形态、功能、来源(发生)划分为以下四大组织 1. 上皮组织;2. 结缔组织;3. 肌肉组织; 4. 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都有各自的形态特点。

本实验就是借助显微镜这一实验室常用仪器来观察动物基本组织的形态,以加深对动物各种基本组织的认识。

三、实验操作1、取镜与放置移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拿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在前方桌面上。

2、打开光源,上升聚光镜,开大孔径光阑。

3、观察将被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旋转最低倍数物镜观察。

调节粗调焦螺旋,使载物台缓缓上升,直至物镜镜头接近标本。

这时,一边使用目镜观察,一边调节粗调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看到物像为止。

移动载片位置,使物象处于视野的中心,此时再调节细调焦螺旋以增加物象的清晰度,可以调节聚光镜和孔径光阑,使光线强弱适中,以便于观察。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头。

用细调焦螺旋调节,换用高倍镜后,可调节聚光镜和孔径光阑以增加亮度。

观察更细微结构必需使用油镜时,则在制片上滴一滴香柏油。

油镜使用完后,要及时地用蘸有乙醚的擦镜纸把油镜镜头擦拭干净。

4.收显微镜关闭光源;下降聚光镜;关闭孔径光阑;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之处于最低倍数物镜下。

显微镜保持清洁。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

按实验室的要求,做好显微镜的使用记录等。

四、实验结果1、复层上皮组织2、平滑肌3、神经组织4、心肌切片5、硬骨组织6、软骨组织。

实验5动物组织

实验5动物组织

(4)致密结缔组织(图3—14)(猫的尾腱纵 切片)
先低倍镜后高 倍镜观察。胶 原纤维束粗而 直,彼此平行 排列。腱细胞 在纤维束间排 列成单行,切 面上呈梭形。 核椭圆形或杆 状,蓝紫色,2 个邻近细胞的 核常常靠近。 细胞质不易显 示。 。
(5)透明软骨(图3—15)(猫的气管横切片)
高倍镜观察, 软骨细胞存在的 地方称陷窝。在 制片过程中有的 软骨细胞脱落, 则软骨陷窝呈现 为白色空腔;有 部分软骨细胞有 所收缩,其周围 的白色间隙也是 陷窝的一部分。 陷窝周围的基质 着色略深,称软 骨囊
(6)骨组织(图3—16)(长骨横截面磨片) 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骨板呈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结构,即骨
单位(哈弗斯系统)。每个骨单位的中央有1个黑色、较大的圆 形管道的横断面即为中央管(哈弗斯管),在此管周围有许多成 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哈弗斯骨板)。各哈弗斯系统之间还 存在着一些不呈同心环排列的骨板,是间骨板。
无纤毛,细胞核也排列在上皮的上部。
(4)复层扁平上皮(图3—6)(猫食管横切片)
复层扁平上皮位于食管壁内表面。 低倍镜观察,此上皮由许多层细胞组成,上皮的基底面呈波浪形。
高倍镜观察,可见与基膜相连的是1层排 列整齐的矮柱状细胞,细胞核椭圆形。中 层为几层多角形细胞,排列不整齐,核扁 平。接近上皮表面的细胞变为扁平状,核 着色淡,甚至模糊不清。
轴突
骨骼肌
4.结缔组织 (1)血液 ①人血涂片标本(瑞氏染色)的观察(图3—11)。
(2)疏松结缔组织(图3—12)(小白鼠皮下 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H·E染色)
由排列疏松 的纤维与分 散在纤维间 的多种细胞 构成的,纤 维和细胞埋 在基质中, 充满在器官 内部的间隙 中。细胞种 类多,间质 也多。

动物组织切片观察

动物组织切片观察

动物组织切片观察为了进行动物组织切片观察,首先需要制备切片。

制备切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石蜡包埋法。

首先,用解剖刀将待观察的组织切割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将组织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脱水处理。

接下来,组织被浸泡在熔化的石蜡中,使其浸渍均匀,然后固化石蜡使其成为坚硬的块状。

固化后的石蜡块用切片机切割成薄片,最后用载玻片将切片收集起来。

制备好的切片可以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的观察效果。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酸性和嗜碱性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经过染色后,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将更加清晰可见。

通过对动物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例如,肌肉组织通常由纤维束组成,细胞排列有序,并且具有明显的纵横条纹。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神经元具有明显的细胞体、突触和轴突。

结缔组织由胶原纤维和胶原质基质组成,具有较高的胶原纤维含量。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血管、腺体、骨骼、皮肤等各种不同的组织类型。

动物组织切片观察的结果可以为不同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对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一些疾病的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切片进行初步判断,如癌细胞的异型性、细胞密度的增加等。

在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中,切片观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不同组织的功能和反应。

在动物学研究中,切片观察可以提供动物组织的细胞学和解剖学特征信息,为动物分类和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总之,动物组织切片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揭示动物组织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差异。

通过制备切片、染色和观察,可以获得详细的细胞和组织结构信息,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动物组织的观察

动物组织的观察
表面。 (一)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 (二)分类: 1.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如毛细血管内皮; 单层立方上皮:如甲状腺滤泡; 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内表面;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腔面。
2.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皮肤表面;
复层柱状上皮:睑结膜;
变移上皮:膀胱内表面。
3. 特殊上皮:
腺上皮:
(三)功能:
吸收、分泌、排泄、保护等。
(四)胚层来源:广泛。
二、结缔组织:分布广泛
(一)特点:细胞种类多,细胞间质丰富。
(二)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如真皮、肌腱;
骨组织:
软骨组织:
脂肪组织:
血液:
(三)功能:
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 (四)胚层来源:中胚层
三、肌肉组织:埋藏于皮下
3.
列出从口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结构中,各器官
所包含的组织名称。
4.
5.
在横切面上如何分辨平滑肌与心肌?
在切片上如何区分骨骼肌与心肌?
实验四、动物组织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动物四类组织的基本形态结构,及其结构与功能的
适应性。
二、实验器具与材料
显微镜及显微用品、标本盒及四种组织的玻片标本
三、实验原理:
• 本实验为《组织学》的基本内容。
• 组织:由形态结构相近、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 和细胞间质构成。
动物的组织主要有四大类:
一、上皮组织:被覆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囊的内
(四)胚层来源:外胚层
四、实验步骤:
(一)上皮组织的显微观察:低倍 (二)结缔组织的显微观察:低倍
高倍 高倍
油镜 油镜
(三)肌肉组织的显微观察:低倍

动物的组织实验报告

动物的组织实验报告

动物的组织实验报告引言动物的组织实验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动物体内组织的研究,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特征,从而为人类健康、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指导和理论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动物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动植物之间的差异以及动物体内重要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Mus musculus)- 实验仪器:显微镜、切片刀、载玻片等- 实验试剂:10%福尔马林、乙醇、苏木精、染色剂等方法1. 准备工作:收集实验动物,给予适当的饲养和保健措施,确保其健康状态。

2. 捕获和处理动物:在需要研究的部位,使用相应的方法捕获和处理小鼠。

注意避免损伤动物组织。

3. 组织取样:使用切片刀将需要研究的组织切割成薄片,然后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处理。

4. 组织包埋:将固定的组织片放入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然后放入苏木精中进行透明化,最后放入蜡中进行包埋。

5. 制作切片:将包埋的组织块切成薄片,用蜡切片机制作成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6. 切片染色: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入染色剂中染色,以突显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特征。

7. 观察和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切片的结构,记录重要的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选择了该动物的肌肉组织、皮肤组织和心脏组织进行研究。

肌肉组织观察经过处理和染色的肌肉组织切片,发现肌肉组织由肌肉纤维束构成,纤维束内部排列有规律,且与纤维束方向垂直的是血管。

肌肉纤维束内部富含细长的细胞核,这些细胞核负责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与植物组织相比,动物肌肉组织更为复杂,具有更高的收缩能力和调节能力。

皮肤组织观察经过处理和染色的皮肤组织切片,发现皮肤组织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由多层角质细胞和色素细胞组成,起到防止水分流失和抵御外界环境伤害的作用。

真皮层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

皮下组织富含脂肪细胞,可以提供体温维持和能量储存。

心脏组织观察经过处理和染色的心脏组织切片,发现心脏组织由心肌细胞、血管和神经组织构成。

观察生物组织总结报告

观察生物组织总结报告

观察生物组织总结报告生物组织观察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生物组织观察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肉眼或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的构成和生命活动。

本次观察主要针对植物和动物的组织进行,通过观察样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以及特殊细胞结构,以期深入了解其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二、植物组织观察总结1. 韧皮组织:韧皮组织位于植物的根、茎和叶的外部,主要由细胞壁厚实、纤维素含量高的韧皮细胞构成。

观察中发现,韧皮组织能提供植物的机械强度和保护作用,使植物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挑战。

2. 导管组织:导管组织主要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包括木质部细胞和纤维细胞,其功能是负责水和养分的输送。

韧皮部则由韧皮细胞和韧皮纤维构成,主要负责植物的保护和物质的运输。

3. 叶片组织: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组织结构一般由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观察中发现,叶片上下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且密集,叶肉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与叶脉组织相连通,形成完整的叶片结构。

三、动物组织观察总结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位于动物体的表面或腔道内,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

观察中发现,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形成多层或单层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在动物体中具有保护和分泌的作用,不同部位的上皮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2.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主要位于动物体内部,由结缔组织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观察中发现,结缔组织细胞似星形或梭形,具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填充和连接组织的作用,为其他组织提供结构支持和营养供应。

3.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组织之一,由肌肉纤维细胞构成。

观察中发现,肌肉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条纹结构,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是动物体运动的重要依据。

四、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生物组织观察,我们对植物和动物的组织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植物组织主要包括韧皮组织、导管组织和叶片组织,其结构和功能适应了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动物组织的观察一、目的要求了解动物体四类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器具与材料显微镜、洗耳球,四种组织的玻片标本(小肠、食道、膀胱、甲状腺、皮肤、心肌、骨骼肌、肌腱、疏松结缔组织、软骨、硬骨、脊髓、小脑皮质、大脑皮质等组织切片)。

实验二胚层、体腔和系统的演化的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文昌鱼早期胚胎发育的模型和玻片标本观察,了解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一般过程及发育各期的形态结构特点,加深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的认识。

二、实验器具与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洗耳球,文昌鱼早期胚胎发育各期----卵裂、囊胚期、原肠胚、神经胚期、2-8体节期的模型和玻片标本。

实验三原生动物的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眼虫、变形虫及其他鞭毛虫、肉足虫的观察,了解鞭毛虫纲与肉足虫纲的主要特点,并认识一些有经济价值或常见的种类。

对水螅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水螅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认识原生质具有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内容1.眼虫和变形虫的观察。

2.水螅的活体观察与实验。

3.水螅网状神经的显示。

4.水螅玻片标本的观察。

5.草履虫活体观察和实验。

6.生殖装片的观察。

三、材料和用品(一)材料利什曼原虫、锥虫、团藻、痢疾内变形虫、表壳虫、砂壳虫、有孔虫和放射虫。

活水螅、活水蚤、水螅带芽整体装片、水螅横切面和纵切面玻片标本、水螅过精巢和过卵巢横切面玻片标本。

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

(二)用品体视显微镜、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吸管、培养缸、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片、稻草。

1%醋酸、0.03%谷胱甘肽、琼脂、蛋白胨、蛋黄、蛋白、硫酸镁或乌来糖、0.01%亚甲基蓝。

秒表、、漏斗架、试管架、毛细滴管、玻棒、烧杯、量筒、1 mL移液管(吸管)、漏斗、滤纸、精密pH试纸(pH值范围0.5~5.0和5.0~7.0)、胃病炎纸、脱脂棉、橡皮吸球。

蓝黑墨水、冰醋酸、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实验四无脊椎动物(河蚌、蚯蚓、蝗虫)的解剖观察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通过环毛蚓的解剖与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2.通过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了解环节动物的进步性特性,及动物形态、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3.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4.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5.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6.通过对棉蝗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昆虫的一般特征。

(二)内容1.环毛蚓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和横切面玻片标本的观察。

2.蛔虫和环毛蚓外形和内部结构的比较。

3.河蚌活体观察。

4.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5.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6.河蚌幼体的观察。

7.棉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环毛蚓浸制标本和横切面玻片标本;活河蚌;棉蝗的浸制标本。

(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体视显微镜、解剖器具、解剖盘、蜡盘、大头针、载玻片、烧杯、滴管;清水;恒温水浴锅、温度计、炭末水溶液;甘油。

实验五鱼的系列实验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⒈通过对鲤鱼或鲫鱼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及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⒉学习利用年轮推测鱼类年龄的方法,掌握鱼类活体采血技术、硬骨鱼的一般测量方法及硬骨鱼解剖方法。

(二)内容⒈鲤鱼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⒉观察鲫鱼年轮并鉴定年龄。

⒊鲤鱼一般测量和采血。

⒋示范硬骨鱼类的骨骼系统。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鲤鱼(或鲫鱼),以体重2.0kg、2龄以上为宜。

(二)用品体视显微镜、解剖盘、解剖器具、培养皿、载玻片、刷子、胶布、棉球、直尺、灭菌注射器(5mL)、针头(5—6号)和试管。

肝素(或其他抗凝剂)。

实验六家鸽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采集鸟类血液的一般方法。

2.学习鸟类的一般解剖方法。

3.通过家鸽外形的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鸟类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一般特征。

(二)内容1.家鸽的翼根静脉和心脏取血。

2.家鸽的内部解剖。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家鸽、家鸽整体骨骼标本。

(二)用品解剖盘、常用解剖器具、试管架、已灭菌注射器(5mL)和针头(5-6号)、试管、干棉球、75%酒精棉球、脱脂棉、纱布。

肝素或其他抗凝剂、乙醚(或氯仿)、水。

实验七寄生原虫的标本采集处理、制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寄生原虫标本的采集、固定、染色制片方法。

2.了解肉足鞭毛原生动物重要和常见种类的形态,熟悉该类原生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与运动方式。

3.掌握显微镜下寄生虫形态描绘方法。

二、材料和器具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及包囊,毛滴虫滋养体,活鳝鱼,中华白蛉;显微镜,解剖镜。

载玻片,盖玻片,甲醇,姬氏染色液,磷酸缓冲液,离心机,2.5%枸橼酸钠,离心管,烧杯,天平等。

一、实验目的1.了解顶器复合亚门和纤毛亚门寄生原虫的常见与重要种类,掌握各种虫体的重要形态鉴别特征。

2.重点了解间日疟原虫生活史各期的形态及发育过程。

二、材料和器皿具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血涂片染色标本,弓浆虫,球虫,鸡住白虫,人隐孢子虫,马、牛、羊等家畜住肉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按蚊,库蠓等标本;显微镜。

实验八寄生扁形动物的标本采集处理、制片和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寄生吸虫动物模型人工感染实验方法。

2.了解寄生吸虫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寄生生活方式,以及形态结构上的特点。

3.基本掌握常见人、畜重要寄生吸虫的形态鉴别特征,熟悉人体和畜牧重要寄生复殖吸虫的种类和诊断方法,并了解其流行感染情况,探讨防制措施。

4.日本血吸虫,肺吸虫,华枝睾吸虫,姜片吸虫,肝片吸虫和牛羊双腔吸虫等吸虫成虫、虫卵和螺类及节肢动物等传播媒介标本,阳性钉螺,小白鼠或家兔,定量板,显微镜。

了解绦虫的一般形态特征,掌握其重要区别方法。

5.熟悉绦虫的传播媒介和流行传播规律,了解绦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二、材料和器具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等带科绦虫成虫制片标本,猪体内各内脏器官寄生的囊尾蚴标本,牛囊尾蚴玻片标本,单房性和多房性棘球蚴,犬复殖孔绦虫,膜壳绦虫,扩张莫氏绦虫和贝莫氏绦虫制片标本,孟氏迭宫绦虫,剑水蚤,地螨等;显微镜。

实验九常见寄生线虫的标本采集处理、制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识别寄生于人、畜的常见线虫种类,了解其形态区别要点。

并熟悉线虫的发育史和流行机制,了解其传播与感染途径。

掌握线虫标本的固定与保存方法。

2.学习解剖蠕虫的一般方法,通过蛔虫的解剖与观察,了解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

并了解线形动物的进步性特性、器官系统结构与机能逐渐演化发展和完善的进化过程。

二、材料和器具1.蛔虫的横切面玻片标本及猪蛔虫浸制标本,钩虫,鞭虫,蛲虫成虫和虫卵标本,丝虫成虫与微丝蚴标本,旋毛虫成虫与幼虫标本;显微镜、体视解剖显微镜;解剖器具,蜡盘,大头针,载玻片,烧杯,滴管。

酒精,甘油。

实验十医学节肢动物形态观察(蚊、蝇、白蛉、蚤、虱、蜱、螨)一、实验目的1.熟悉重要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发育过程。

2.了解节肢动物传播寄生虫病原的种类及其传病机制。

二、材料和器具三属蚊虫标本,苍蝇,中华白蛉,跳蚤,虱子,蜱和螨类标本,解剖镜,显微镜。

实验十一青蛙骨骼肌的收缩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骨骼肌收缩的记录和观察方法2、了解骨骼肌单收缩和复合收缩的特性二、材料与器具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剪、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玻璃勾针、蛙板、肌槽、连接导线、张力换能器、刺激输出线、任氏液、棉花、棉线、烧杯。

附录一常用生理溶液的配制生理溶液应具备下列条件:应含有该组织器官维持正常机能所需的各类盐离子,并具有适当比例:渗透压应与该动物组织液相等,酸碱度应与该动物血浆的相同,并具有充分的缓冲能力;应含有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

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生理溶液见下表表1 常用生理溶液成分表NaCl 6.5 9.0 8.0 6.5-7.0 9.0 KCl 0.14 0.42 0.2 ——CaCl20.12 0.24 0.2 ——NaHCO30.20 0.1-0.3 1.0 ——NaH2PO40.01 —0.05 ——MgCl2——0.1 ——葡萄糖 2.0 1.0-2.5 1.0 ——蒸馏水均加至1000ml表内各药物均以g 为单位实验十二青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记录和观察一、实验目的1、学习蛙的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剥制方法;2、学习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3、了解双相和单相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动物与器具蟾蜍或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剪、眼科剪、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玻璃勾针、神经屏蔽盒及连接导线,任氏液、棉花、蛙板、烧杯。

实验十三青蛙心脏的收缩和调节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暴露蛙类心脏的方法,熟悉心脏的结构。

2.观察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活动的时相及频率。

3.学习在体蛙类心脏活动的描记方法。

4.观察心室的收缩活动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二、材料与器具蛙、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解剖针、手术剪、眼科剪、圆头手术镊、蛙板、刺激输出线、刺激电极、张力换能器、蛙心夹、棉花、棉线、任氏液实验十四家兔呼吸的影响因素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哺乳类的麻醉和解剖方法。

2.学习测定兔呼吸运动的方法。

3.观察并分析肺牵张反射以及影响呼吸运动的各种因素。

二、材料与器具兔、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兔体手术台、圆头手术镊、手术剪、手术刀、止血钳、呼吸波换能器、弯剪、气管插管、橡皮管(长1m以上,短10-20cm)、玻璃勾针、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针头、20%氨基甲酸乙酯、棉花、棉线、刺激输出线、保护电极。

实验十五家兔动脉血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

2.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二、材料与器具兔、兔体手术台、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圆头手术镊、尖头手术镊、手术剪、弯剪、手术刀、止血钳、眼科剪、气管插管、玻璃勾针、压力换能器、20ml注射器、针头、5ml注射器(2支)、动脉夹、刺激输出线、保护电极、20%氨基甲酸乙酯、棉花、棉线、5%柠檬酸钠、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10,000)。

实验十六刺激家兔大脑皮层的运动效应一、实验目的1.学习哺乳类的开颅方法。

2.学习记录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