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2。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1)。

管理必然涉及其他人(2)。

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3).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理者要处理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为你完成工作定义3。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4。

管理就是决策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存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6.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7。

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归纳为:管理是人类有益智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目的性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枪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他不捏是资金、那我那个元、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人类活动依存性管理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知识性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必要性4。

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管理的产生: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分工、协作不因任何而改变,与生俱来自然属性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属性。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交往频繁,是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企业的社会属性终极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2.中产阶级出现,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大大增加3.几乎所有国家都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4.社会公众和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迫使管理者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 角色管理者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概念技能高层技能中层 基层 非管理层正式权力和地位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研究对象归纳法实验法研究方法演绎法管理专门原理织1.古巴比伦的“法治思想”1.顺“道”:管理要遵循客观规律2。

管理学(周三多)复习总结

管理学(周三多)复习总结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四板)——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周三多管理学精华重点

周三多管理学精华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之管3大纲)第一章管理的概论一、管理与组织定义1.组织:是一群人为了某种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体组织要素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2.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只能进行协调的过程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管理层次:高层管理者(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执行层)低层管理者(作业层)4.管理的研究对象:主体,客体和环境的特征1)管理的主体—管理者2)管理者: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②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3)管理的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4)管理对象:指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对象主要是指人,财,务,信息,技术,时间,社会信用等一切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5)管理环境:指存在于一个社会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影响实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种力量,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分类:①内部环境:社会组织旅行基本职能所需的各种内部的资源与条件,还包括人员社会因素,组织文化因素②外部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因素)和任务环境(包括对日常交易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如市场竞争格局,产品市场,顾客,竞争者,供应商,机融机构与融资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主管部门等)③一般外部环境的具体因子: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社会与心理环境等关系:①对产关系:环境因素在组织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物,组织是微缩了的小社会②交换关系: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③影响关系:组织的管理受外部环境的决定与制约,并反作用于外部环境补充知识点:环境不确定矩阵➢根据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组织的外部环境分为四类:简单稳定的外部环境,简单复杂的外部环境,复杂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二、管理学的特点和原理1.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发展性实践性2.管理学的特征:两重性,既是科学又是艺术①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性质②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③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源于时间,又指导实践,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指在实践中创造性的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并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践活动结合3.基本理论: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1)系统原理—在管理原理的有机体系中骑着统帅作用特征: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原理要点:①整体性原理(局部服从整体)②动态性原理(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③开放性原理④环境适应性原理⑤综合性原理(它包括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综合性和系统实施方案选择多样性与综合性)2)人本原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要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认识过程分为3个阶段:要素研究阶段,行为研究阶段,主体研究阶段②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高度集权,从严治厂(职工被动管理,企业有威慑力)适度分权,民主治厂(职工主动管理,宽松治理)③是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反战是现代管理的核心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即服务与人事管理的目的)3)责任原理要点:①明确每个人的职责②职位设计和权限的委受要合理(人对所管理工作能否负责,取决于3个因素:权限利益能力)③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4)效益原理要点:效益的概念: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效益的追求: ①通过经济效益表现②影响效益的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体思想是否正确占重要地位③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一致④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⑤确定管理活动的效益观5)伦理原理--要点:①伦理的重要性②论理的特征,包括非强制性,非官方性,普适性,扬善性③论理与法律的关系:论理与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论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与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④伦理与效益的关系:a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 b 伦理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正的相关关系 c 伦理与效益具有兼得的可能性d效率与道德可以而且应当结合在一起三、管理的基本职能1.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1)计划: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2)组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①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②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③选拔与配置人员④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3)领导:指管理者指挥激励下级,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包括:①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②运用权威,实施指挥③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④进行有效沟通等4)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性而进行的活动5)创新:核心职能2. 组织职能分析组织职能是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与协调组织结构的工作过程。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资料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资料

1、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管理者的技能(罗伯茨.卡茨)(1)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4、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6)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5、西方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

5、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公认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主要包括: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划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6、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巴纳德法约尔的管理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7、梅奥(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1)工人是工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8、行为科学马斯洛及其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麦克利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9、数量管理理论的内容: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

10、系统管理理论: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第一章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法约尔的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周三多理论: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具体分析: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管理者的三种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罗,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包括:1.工作定额,2.标准化(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是指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内容:1.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

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法约尔,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管理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提高对组织和管理的认识与理解,提升管理水平。

下面将对周三多版《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

一、管理学的概述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定义、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特点等。

2.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1.组织与管理:组织的定义、组织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等。

2.领导与决策:领导的概念、领导类型、领导风格和领导力开发等。

3.沟通与协调:沟通的定义、沟通过程、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等。

4.激励与工作动力:激励理论、激励方式、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等。

5.控制与监督: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过程和控制方式等。

三、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与组织:个体行为的特点、个性与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满足需求等。

2.小组与团队:小组的功能和特点、团队的构建与发展、团队决策和团队动力等。

3.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权力、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领导角色和领导态度等。

4.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特点、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等。

四、管理学的实践应用1.组织的设计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管理等。

2.管理决策与战略管理:管理决策的基本步骤和决策方法、战略管理的概念和过程等。

3.企业创新与研发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和组织创新能力培养等。

4.跨国公司管理:跨国公司的特点、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策略等。

5.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管理伦理的概念和原则、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效果等。

以上仅为《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部分重点内容归纳,通过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加深对管理学原理的认知,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管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

管理--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活动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有多种方法,本书是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管理的二重性及关系: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扮演的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以下三大类: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着、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技能(罗伯特·卡茨):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叫重要,对于高层管理不重要(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2小瓦特和博尔顿:科学管理制度3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4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5亨利·汤:收益分享制度6哈尔西:奖金方案一、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2组织管理)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组织管理理论:①法约尔管理理论,企业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管理就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等级与跳板: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

管理学(周三多)重点章节复习提纲

管理学(周三多)重点章节复习提纲

管理学-周三多第一章一、管理的定义及职能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二、泰罗的贡献及其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三、梅奥及其领导霍桑试验主要内容及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第二章一、道德发展阶段:第三章一、全球化与管理职能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一)出口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它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

(二)非股权安排非股权安排又被称为合同安排。

非股权安排是国际化经营的第二阶段,该种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不以股权控制为目标,并且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较小。

非股权安排主要包括特许、合同制造、管理合同等。

(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以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控制权的获得是通过股权的占有来实现的。

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主要包括合资进入和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购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第五章一、决策的定义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对此,可作以下理解:1、决策的主意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二、集体决策的方法(一)头脑风暴法特点: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倡导创新思维。

四项原则:1、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建议不作评论2、建议不必深思熟虑,越多越好3、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4、可补充完善已有的建议(二)名义小组技术(三)德尔菲技术三、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1)“瘦狗”型:采取收缩甚至放弃的战略2)“幼童”型:向该业务投入必要的资金,以提高市场份额,使其向“明星”型转型,如果无法转型应当放弃该领域3)“金牛“型:这种业务产生的大量现金可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4)“明星“型:企业应该不失时机投入必要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四、定量决策方法常用的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小中取大法2、大中取小法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第七章一、战略性计划的定义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复习纲要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复习纲要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学初探P371、什么是管理?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管理的组织性、系统性、过程性和有效性)。

组织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的目的。

2、管理的职能及相互关系。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类型、技能及角色(人际、信息和决策角色)。

协调、促进他人努力工作并对他人工作结果负责管理者的类型、技能及角色(人际、信息和决策角色)。

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专业、业务方面的能力(知识、技术、程序、方法)人际技能:理解鼓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处理内外上下人事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做某事的能力(洞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决策力)人际角色:荣誉主管(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信息中心(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发起人(企业家)、解难人(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4、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5、管理有哪些基本原理?系统优化、以人为本、责任、效益和伦理原理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P1171、斯密和巴贝奇的劳动分工思想。

(早期管理思想家及其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分工将使组织和社会获益"的观点.每一个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提高、节省了因工种转移所损失的时间。

查尔斯·巴贝奇:(1)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2)提出了“固定工资+利润分享"的报酬制度(3)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并对有益的建议给予不同的奖励2、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及评价。

背景:(1)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19世纪末)3、霍桑试验的内容及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及评价。

英国的工业革命,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石油工业、钢铁工业等)(2)传统管理方式的困惑(经验式+棍棒式管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周三多)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

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三、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四、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 2。

组织 3。

人员配备 4。

领导 5。

控制五、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六、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七、管理学的特点:1。

一般性 2。

多科性 3.历史性 4。

实践性八、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

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九、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

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十、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 2。

系统方法 3。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十一、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十二、系统的特性:1。

整体性 2。

目的性 3。

开放性4。

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

控制性十三、系统的观点:1。

整体观点 2.“开放性”与“封闭性"3。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 8。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重点知识

第一章管理的定义:1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罗宾斯和库尔塔:“管理这一术语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完成工作的过程。

”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工作,又要讲究效率.3本书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企业家角色2冲突管理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角色)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外国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2小瓦特的科学管理制度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1)管理成为一种职业2)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用人员掌握了管理权,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贡献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工人收入分为①固定工资②利润③奖金)6亨利。

汤的收益分享制度1)每个职工享有“保证工资”2)每个部门按科学的方法制定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本,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3)定额应在3~5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管理思想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但并非所以管理思想都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对管理活动有指导意义的同时又要经受管理活动的检验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组织管理理论: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重点(高等教育出版社_周三多)

管理学重点(高等教育出版社_周三多)

管理学重点(一)管理概论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3.管理者的职能:(一)技术技能(二)人际技能(三)概念技能4.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把管理划分为五种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5.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斯密认为分工是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理由)(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

(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从一件工作到另一件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3)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6.马萨诸塞车祸的后果: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7.欧文是人事管理之父,开创了企业中重视人的作用的先河。

8.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有:(1)由搬运生铁块试验确定的工作定额原理。

(2)由铁锹实验确定的标准化原理。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这与甘特的计件奖励工资制不同。

)(5)计划只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9.法约尔的管理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10.新古典管理理论的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物梅奥对霍桑实验进行总结,写成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阐述了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11.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它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理方式之间的关系。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复习要点

管理学周三多第五版复习要点

一;管理: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定义: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内涵: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管理应当是有效的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D.协调时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角色:人际;信息;决策技能:技术;人际;概念二;思想:泰勒;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管理十四原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1978-198621987-199131992-三;原理: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意义:1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3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六;决策: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原则:满意原则;要想达到最优;要1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2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依据: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的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4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6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特点: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和评估..影响因素;1环境2过去决策3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4伦理5组织文化6时间七;计划:概念:名词:用文字的形式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组织及组织内部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动词: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内容:5w1h..计划和决策是相互渗透;有时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的服务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类型:长期和短期;业务财务人事;具体性指导性;程序性和非程序性;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编制计划过程: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八;计划实施;目标管理思想: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3每个管理人员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考目标来管理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九;组织设计: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分为扁平结构和锥型结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2权责对等3命令统一..影响因素:一;外部环境对企业组织的影响: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复杂性和变动性;主要表现在对职务和部门设计的影响;对各部门关系的影响;对组织结构总体特征的影响..二;经营战略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分为保守型;风险型和分析型战略..三;技术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四;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1创业2职能发展3分权4参谋激增5再集权..五;规模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1规范化2分权化3复杂性4专职管理人员的数量..部门化:职能;产品;区域..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十;人员配备:任务:从组织和个人两个方面去为每个岗位配备合适的人..程序:1确定人员需要量2选配人员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原则:1因事择人2因材器使3人事动态平衡..选聘:外部招聘:1有外来优势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1不了解情况;缺乏人事基础2组织不够深入了解此人3对于内部员工的打击..内部提升:1提高积极性2吸引外部人才3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4迅速展开工作..1引起同事不满2近亲繁殖..标准:1管理的欲望2正直诚信3冒险精神4决策能力5沟通技能..考评:目的: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2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4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沟通..十一;组织力量:正式组织:活动以成本和效率为主要标准;维系正式组织主要是理性的原则..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人们感情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要甚于理性的作用..积极作用:1可以满足职工的需求2使关系更融洽;和谐;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3重视正式组织的工作情况并且互相帮助4非正式组织也是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作用: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的目标冲突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会束缚成员的发展3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鼓励它的存在;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2建立正确组织文化引导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十二;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组织变革的动因:外部环境因素:A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B科技进步的影响C资源变化的影响D竞争观念的改变;内部环境因素:A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B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C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D快速决策的要求E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变革类型: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变革目标:1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有环境适应性..变革内容:1对人员的变革2技术和任务3结构..变革意义:变革是组织实现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特征:1超个体的独特性2相对稳定性3融合继承性4发展性..结构:1潜层次的精神层2表层的制度层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内容;1组织的价值观2组织精神3伦理规范..功能:1整合功能2适应功能3导向功能4发展功能5持续功能..十三;领导:要素: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者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复习资料第一编导论第一章1、组织及其要素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要素:成员、目标、活动、资源、环境2、管理的必要性(6)管理即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3、企业特征商品性、经济性、联合性4、企业的任务,为完成这些任务要进行哪些活动任务:满足社会需要、获取利润活动:资源的筹措、资源的转换、产品销售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6、企业管理的性质和特征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特征: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专门知识、利用专门技术和手段进行专门活动的管理者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管理是一个包括了多阶段、多项工作的综合过程7、企业管理的内容(1)横向分析经营管理生产管理:生产条件、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的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筹措、资金使用的管理(2)纵向分析计划:研究经营条件、制定经营决策、编制行动计划组织:设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分析企业活动及其环境特点,研究并实施组织机构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领导控制8、作为管理方法论基础的系统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启示系统基本元素:物质、信息、能量系统分类: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系统是要素、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启示: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层次观点;管理工作必须有开发观点第二章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顺道、重人、求和、法治(明法、一法、常法)、守信、预谋2、工厂制度早期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管理的探索和思考小詹姆斯·瓦特、马修·巴尔顿欧文: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查理·巴贝奇:计算机之父3、泰罗的科学管理为什么会在美国产生和迅速推广(29、30)泰罗制:(1)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的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的标准化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2)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3)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把计划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进行例外管理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其特点(1)经营和管理管理是经营的一部分,经营包括管理、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2)管理的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3)管理的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5、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对组织理论的贡献(1)理想的科层组织体系(2)权力的类型传统型、个人魅力型、法理型6、梅奥如何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照明实验继电器实验:改变监督与控制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产量的提高访谈计划: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的问题而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个人问题绕线实验: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理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流派:(1)社会系统流派(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协作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沟通经理人员的职能(2)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经验主义学派(杜拉克)经理的任务经理的职能(4)权变管理学派管理技术与方法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企业管理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5)管理科学学派组织成员是经济人组织是一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系统组织是由作为操作者的人同物质技术设备所组成的人-机系统组织是一个策划网络(6)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奥唐奈)7、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从管理科学到管理艺术、从硬管理到软管理从手段人到目的人从强调个人间的竞争到重视组织成员间的协作从集中(集权)到分散(分权)从强调理性到重视直觉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第二编计划与决策第三章1、为什么说经营条件研究(经营环境的研究、内部条件分析、市场研究)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71)2、市场供给的研究中为什么要包括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75),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指标和影响竞争能力的因素有哪些指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因素:产品的质量、价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程度、购买的便利程度、售后服务3、如何研究市场需求市场总需求、需求结构、消费者购买能力、购买动机的研究4、经营条件研究(内容: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确定课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资料处理、市场预测、提出报告5、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如何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设计合理的调查表:选择恰当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注意问题的可行性、准确性、客观性注意问题排列的顺序性确定恰当的调查对象:(1)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考虑调查的经济性和调查结论的可靠性)(2)使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非随机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询问法:个人访问法、邮寄调查法(信访法)、电话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6、如何应用专家调查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定性或定量方法进行市场预测专家调查法:拟定调查表选择专家通讯调查预测结果的定量处理时间序列预测法:(1)简单平均法(2)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趋势修正移动平均法(3)指数平滑法(也有修正公式)因果关系分析法:(1)一元线性回归法(2)基数叠加法(质量、包装、价格、广告宣传、分销网点、市场竞争程度)第四章1、经营决策的实质是选择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经营目标:成长目标、利润目标、市场目标、社会责任目标、提高职工满足度目标经营方针:经营方向、经营重点(以新取胜等)经营策略:专业化策略、一体化策略、多角化策略(横向多角化、混合多角化)2、企业经营决策一般具有整体性、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等特征3、经营决策要受到经营思想(以生产、销售、市场为导向)、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环境、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4、决策是一个过程,包含多阶段的工作研究现状,判断改变的必要明确企业目标经营方案的拟定经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5、选择经营方向的“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导矩阵”的基本原理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市场占有率业务增长率金牛高低明星高高幼童低高瘦狗低低政策指导矩阵:市场前景(吸引力强、中等、弱)、相对竞争地位(强、中、弱)6、确定型、风险型以及非确定型决策技术(决策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1)确定型评价方法:量本利分析(保本分析、盈亏平衡分析)(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3)非确定型评价方法乐观原则(最大收益值规则)悲观原则(小中取大规则、最小最大收益值规则)折衷原则最大最小后悔值原则决策者的理性限制及其应对知识、预见能力、设计能力有限应对:决策权力下放、组织民主决策第五章1、产品决策的任务和内容产品性质、产品质量的确定、开发新产品与改造老产品2、企业如何选择一般产品竞争战略,以及如何根据产品所处寿命周期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对策产品竞争战略:领先战略、追随战略、模仿战略产品决策的分析方法——寿命周期理论(李维特):投入、成长、成熟、衰退期3、技术改造涉及哪些内容生产手段、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劳动环境的改造4、如何运用贴现原理去评价和选择不同的技术改造方案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技术:(1)贴现法(2)净现值法——贴现法应用之一(3)利润指数法——贴现法应用之二(3)内部投资回收率法——贴现法应用之三5、价格决策必须考虑哪些因素,可供选择的价格策略有哪几种因素:产品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需求弹性价格策略:(1)成本定价策略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变动费用定价法边际贡献定价法(售价等于单位变动费用,企业倒闭临界价格)(2)风险定价策略低价渗透策略高价“撇油”策略(3)其他定价策略习惯定价策略尾数定价策略(零数定价策略、非整数定价策略)6、为什么说广告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而且要创造价值(138)、如何利用广告和人员推销去促进销售工作(138、139)7、如何选择销售渠道,以使企业产品以适当的方式和时间传递给适当的用户分销决策:通过批发商、直接对零售商、直接对消费者8、如何筹集资金和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筹资的渠道:财政渠道、银行渠道、社会集资、利用外资、内部积累投资决策:(1)原则:正确处理局部经济效益和全局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正确处理近期收益和远期收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2)投资决策的经济评价方法:静态法(非贴现的方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效果系数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动态法(贴现的方法)第六章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有何特点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决策是对企业活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管理学原理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环境、战略、技术与组织结构。

1环境。

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对组织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3技术4组织结构6、非正式组织的含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企业人员在共同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

(一)积极影响1、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

(二)消极影响1、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

2、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

管理学(周三多)复习整理

管理学(周三多)复习整理

管理学复习资料(周三多)一、名词解释1、领导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这个定义包括下列三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没有部下的领导者谈不上领导。

(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这些能力或力量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

(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2、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一表述包含了以下五个观点:(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3、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1)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包括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3)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角色、干拢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4、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就是要加入遍及全球的世界级采购生产系统,拓破地区和国界,尽可能多地获取差别利益。

为此就必然要求消除管理上的阻隔,形成管理上的共同语言和方法,管理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即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此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他一些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受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6.管理幅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主管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

科学合理的管理幅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取决于管理机构的合理程度以及物质设备和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并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管理学原理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环境、战略、技术与组织结构。

1环境。

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对组织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3技术4组织结构6、非正式组织的含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企业人员在共同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

(一)积极影响1、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

(二)消极影响1、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

2、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三多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第一章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进一步解释: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法约尔的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周三多理论: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具体分析: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管理者的三种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泰罗,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包括:1.工作定额,2.标准化(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是指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内容:1.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

2.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

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是指计件工资率随完成定额的程度而上下浮动。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法约尔,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

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管理的原则:分工,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等级链与跳板(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韦伯的贡献: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权威的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

韦伯认为,在三种权威中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巴纳德的贡献:《经理人员的职能》。

职能主要有: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2.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3.明确组织的目标。

巴纳德把组织分成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巴纳德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社会系统学派”奠定了基础行为管理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工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的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精益生产: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第二章:几种相关的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权利至上道德观,公平公正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推己及人道德观道德发展阶段:层次:前惯例层次(1.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2.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是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惯例层次(1.受他人期望的影响。

2.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原则层次:(1.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2.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一致,也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阶段:1.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2.只在符合你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3.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4.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5.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

6.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企业的时候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

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道德的要求,完全是企业出于义务的自愿行为传统经济学观点: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否则就不成其为企业,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责任社会经济学观点: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因此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该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第三章全球化内涵1.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第四章不考第五章决策(以计算题为主)决策的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行为决策理论(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3.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方法1.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2.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政策导向矩阵)定量决策方法1.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重要】);2.风险型决策方法(最大期望收益准则,最大期望效用准则,面对小概率事件需要注意的问题,决策树方法【重要】)第六章计划计划的概念: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计划内容包括:做什么(目标和内容),为什么做(原因),谁去做(人员),何地做(地点)何时做(时间),怎样做(方式、手段)决策与计划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联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的计划的类型:战略性计划和战术型计划,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计划的层次体系(由低到高):预算(数字化的计划)-方案(一项综合性的计划)-规则(最简单形式的计划)-程序-政策-战略-目标-使命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战略环境分析行业环境: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研究;2.入侵者研究;3.替代品生产商研究;4.买方的讨价还价研究;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研究企业自身:企业的两类价值活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战略性计划选择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特色优势(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

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作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低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目标积聚(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该市场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成长战略Ⅱ(核心能力企业外扩张):战略联盟(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运作、市场销售等价值活动中进行合作,相互利用对方资源)虚拟运作(企业通过合同、参少数股权、优先权、信贷帮助、技术支持等方式同其他企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关系,从而将企业价值活动集于自己的优势方面,其将非优势方面外包出去)目标管理思想(彼得德鲁克提出)1.企业的任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是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统一起来指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任,并将此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3.只有每个人的分目标完成了,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滚动计划法:依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步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缺点:使得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任务量加大优点:1.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符合实际2.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阶段相互衔接3.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的应变能力第八章组织组织含义: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体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组织结构的特性:复杂性、规范性、集权性组织设计原则:专业化分工原则(把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员工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每个员工都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发展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基本),统一指挥原则(要求每位下属应该有一个且只有一个上级,上下级之间形成统一指挥链),控制幅度原则(一个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并且应该是有效的),权责对等原则(组织中的每个部门和部门中的每个人员都有责任按照工作目标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同时组织也必须委之以自主独立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