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协同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ρCp (u
∂T ∂T ∂ ∂T + v ) = (λ ) ∂x ∂y ∂y ∂y
导热的能量守恒方程:
̇ ( x, y ) = −q
∂ ∂T (λ ) ∂y ∂y = qw ( x )
∫0
δ t ,x
ρCp( u
∂T ∂T ∂T +v )dy = − λ ∂x ∂y ∂y
w
∫0
δ t ,x
̇( x , y )dy = −λ q
实际应用 ........................................................5 六. 六.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5
前景未来 ........................................................6 七. 七.前景未来 前景未来........................................................6
在速度和温度梯度一定(或者 Re,Pr 数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它们之间的夹角(β<90°)就能提高 积分的值,从而使得 Nu 数增大即换热强化。
-2-
场协同数:
� Nu Fc = ∫ U ⋅ ∇T dy = Re Pr
(1)物理意义:速度场和温度场协同的程度; (2)对于我们比较熟知的换热情况,其协同程度远小于 1,甚至低 1~2 个数量级; (3)典型的对流换热模式的场协同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少.
数值验证 ........................................................3 四. 四.数值验证 数值验证........................................................3
五. 适用范围 ........................................................5 五.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5
六.实际应用
传热强化场协同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现有对流换热现象和传热强化技术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和讨论,从而对它们有更深入和更本质 的认识和理解;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场协同原理可以发展系列的传热强化与控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场协同原理对强化换热的应用 1. 1.场协同原理对强化换热的应用 等壁温边界圆管内层流换热的努塞尔数为常数,N ut = 3. 66 ;而对于等热流边界条件,努塞尔数也是 常数,N uq = 4. 36 ,明显高于等壁温边界条件下圆管内层流换热的努塞尔数。 ①在等壁面附近等热流边界条件下,其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小于等壁温情况。在强化传热技术中,翘 片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翘片在强化传热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了热阻大的一侧流体的面积 ,从而减小 了以总面积计算的热阻。 ②对室内散热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数值分析中发现,翘片强化传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改善速 度与温度梯度的协同程度,即减小协同角。 ③特殊的肋或插入物也可强化传热,根据场协同原理很容易分析出其原因,改变速度和温度梯度的分布,
∂T ∂y
w
= qw ( x )
-1-
对流换热三维的能量方程可写为:
ρ Cp ( u
∂T ∂T ∂T ∂ ∂T ∂ ∂T ∂ ∂T ̇ +v +w )= (λ )+ (λ )+ (λ )+ q ∂x ∂y ∂z ∂x ∂x ∂y ∂y ∂z ∂z

δ t ,x
0
{ ρCp ( u
∂T ∂T ∂T ∂ ∂T ∂ ∂T ∂T +v +w )− [ (λ )+ (λ )] − q ̇ }dy = −λ = qw ( x ) ∂x ∂y ∂z ∂x ∂x ∂y ∂y ∂y
-5-
使它们之间更加协同。常见强化管(波纹管、翘片管等) 的强化传热机理均可通过场协同来解释 ④通过在流道内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可以产生纵向涡旋,以场协同理论为指导讨论了在较低壁温(小于 120 ℃) 时, Re = 800~7 000 内,空气介质在强迫对流的情况下,水平加热片上安装三角形涡发生器的强 化换热机制。 ⑤用数值模拟方法将湍流流动的传热分为传热层流底层和湍流层,来考察传热层流底层中温度梯度矢 量与速度夹角对湍流流动换热的影响,用场协同理论分析了湍流条件下粗糙肋面的传热强化问题。 2. 利用场协同原理指导强化传热技术的开发 2.利用场协同原理指导强化传热技术的开发 逆流、叉流和顺流是换热器3 种典型的传热方式,其换热效能优劣次序已很清楚,而且可以有分析表达 式。 但是,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工艺等因素有时需要应用复合型场协同度来分析,就可以定量地分析比较各种 类型换热器的性能。 ①在相同传热单元数条件下顺流、逆流、叉流等9 种常见换热器流体温度场的协同数(均匀性因子) 的 数值和换热效能的关系是冷热流体温度场的协同越好,则其换热效能越大。 ②换热器的场协同原理是通过改变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式来提高换热性能,即冷热流体的温度越均匀时, 冷热流体温度场的协同越好,则换热的效能就会越高,这为换热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这一原理, 崔国民等提出了流场组织协变温差场的多股流换热器性能优化方法 。 ③对开缝翘片传热性能,在相同泵功下,开缝翘片的换热特性是4 种翘片(平直、三角波纹、正弦波纹 以及开缝) 中最好的,其传热量比平直翘片提高了40 %左右。 ④同样的开缝数目,把缝设置在流动方向的下游要比放在上游好。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翘片开 缝位置的影响,从场协同原理的角度分析,发现使速度和温度梯度协同是强化对流传热的根本机制,提出开 缝要前疏后密,这也说明了场协同原理在指导新型强化换热表面的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流源项
导热源项
真实源项
等式的右边仍然是通常关注的壁面热流,等式的左边则是各种源项在热边界层中的总和。它们分 别是真实源项, 对流源项(流动引起的当量热源) 和导热源项(流体中平行壁面方向导热引起的当量热源) 。 用此源强化的概念就能很好的认识为什么具有放热化学反应的流体加热冷壁时,对流换热能强化;为什么 空气冷却器中喷水蒸发能强化换热,以及在管流中流体的轴向导热会引起 Nu 的降低。 等式左边的对流项改写为矢量的形式 :
二.来源
1998 年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及其合作者对边界层型的流动进行了能量方程的分析 ,通过将该方程在热 边界层内的积分,证明了减小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夹角是强化对流换热的有效措施 ,这一思想在文 献中现称为场协同原理(field synergy principle,或者 field coordination principle) 。 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 1.对流换热从本质上来说是具有内热源的导热,流体的运动起着当量热源的作用。 2.对流换热的强度取决于当量热源的强度,它不仅取决于流体与固壁的温差、流动速度和流体的热物 理性质和输运性质,而且还取决于流体速度矢量与热流矢量的夹角。 3.流体引起的当量热源可以为正,也可为负。所以流体流动可强化换热也可减弱换热(流体对固壁加 热时,热源使换热强化,热汇使换热减弱,当流体冷却固壁时,热汇能使换热强化,而热源则使换热减弱) 。 总之,对流换热并不一定高于纯导热的换热强度。严格的讲,对流换热并不是热量传递的基本模式, 它只不过是流体在有运动情况下的导热问题。因为没有流动,纯导热模式仍可以存在。而如果没有导热, 对流换热的模式就无法存在。 一般情况下,对流换热的能量方程可以写为: ⎛ ∂T ∂T ∂T ⎞ ∂ ⎛ ∂T ⎞ ∂ ⎛ ∂T ⎞ ∂ ⎛ ∂T ⎞ • ρc p ⎜ u +v +w λ + λ ⎟= ⎜λ ⎟+ ⎜ ⎟ ⎟+q ∂y ∂z ⎠ ∂x ⎝ ∂x ⎠ ∂y ⎝ ∂y ⎠ ∂z ⎜ ⎝ ∂z ⎠ ⎝ ∂x (1)
对流换热从本质上来说是具有内热源的导热,流体的运动起着当量热源的作用。对流换热的强度取决 于当量热源的强度,它不仅取决于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温差、流速和流体性质,还取决于流体流速矢量和热 流矢量的夹角。流动引起的当量热源可正可负。所以,严格而言,对流换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他只不过 是流体运动情况下的导热。 层流边界层的能量守恒方程:
.........................................................7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7
场协同原理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一. 内容
理论研究表明,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换热率与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热流场)的协同程度有着密切关系。 当 换热系统中的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达到充分协同时,换热就达到最优,流体流动所需功耗与其换热率的投入 产出比就会达到最佳。 根据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的协同程度,表征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数 Nusselt 数存在着 上限和下限,分别是 Nu=Re•Pr 和 Nu=0,一般换热结构的换热率均处在此上、下限之间.该理论被称为场协同 理论,该原理认为,在速度场、温度梯度分布一定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夹角(场协同角)对对流传热强度有 重要影响,夹角越小,传热强度愈高,它的建立无疑对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发展
过增元教授在研究对流换热时,从传热过程的能量方程中发现速度矢量和热流矢量之间的配合关系对 传热效果有重要的影响,速度矢量和热流矢量之间恰当地配合可以极大地强化传热。 过增元教授由此提出了 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协同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揭示传热过程的场协同规律,它不同于传统以实验为主的研 究,场协同从科学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传热过程,发展适用于描述传热过程的具有普遍性规律的理论,揭示传 递过程中具有共性和本质性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场协同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进 展.
来源 ............................................................1 二. 二.来源 来源............................................................1
发展 ............................................................3 三. 三.发展 发展............................................................3
1
Re
x来自百度文库
Pr

1
0
� ( U ⋅ ∇ T ) d y = Nu
x
� � U ⋅ ∇ T = U ⋅ ∇ T cos β
I =

1
0
� ( U ⋅ ∇ T ) d y = f (Re x , Pr)
(积分值的物理意义在于在 x 处热边界层厚度截面内的无因次热源强度的和 。积分的值一般与流动、 物性因素等有关,也就是说它是 和的函数 )
四.数值验证
� 边界层型的流动与换热 :
: �有两个扰流子的平行板通道中的换热 有两个扰流子的平行板通道中的换热:
-3-
: �插入有同心圆棒的圆管 中流体的流动换热 中流体的流动换热:
4 二维叉排板换热 .通道与平直通道的对比 : ○ 二维叉排板换热.
-4-
5 顺排翅片通道与平行平板通道的比较 : ○
1 � Rex Pr ∫ U ⋅ ∇T cos β )dy = Nux 0
要使传热强化有三方面的途径: (1)提高 Re 数,例如增加流速、缩小通道直径等,就能使换热增强; (2)提高 Pr 数,改变流动介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增加流体的比容或黏性,将导致数的增大 ; (3)增加无因次积分值
1

0
� U ⋅ ∇T cos β )dy
场协同原理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04040203 班 班级: 班级:04040203 04040203班 2010040402 093 学号: 学号:2010040402 2010040402093 李根 姓名: 姓名:李根 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目录
内容 ............................................................1 一. 一.内容 内容............................................................1
� ∂T ρCp ( U ⋅ ∇T )dy = −λ w = q w( x ) ∂y � � U ∇T U = ∇T = 引入无因次变量并代入: U∞ ( T∞ − Tw ) / δ t
∫0
δ t ,x
y=
y δt
T∞ > Tw
� U⋅x v ⋅ λ v ρCp
整理后可得无因次关系式 :
λ ∂T − � T − T ∂y ∫0 U ⋅ ∇T dy = ∞ λ w ⋅ x
五.适用范围
①现阶段仅限于单相流体; ②速度矢量与温度梯度的夹角的余弦值尽可能大, 及两夹角β尽可能小 ( β<90°) 或β 尽可能大 (β >180°); ③流体速度剖面和温度剖面尽可能均匀(在最大流速可温差一定条件下) ; ④尽可能使三个标量场中的大值与大值搭配(使三个标量场中的大值尽可能同时出现在整个场中的某 些区域 ,此时三个标量指速度绝对值,温度绝对值,夹角余弦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