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类别规则

合集下载

产品分类有关原则和方法

产品分类有关原则和方法

产品分类有关原则和方法产品分类是指将产品按照一定规则和方式进行分组,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产品的方法。

产品分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特点和特性,提高对产品的管理和销售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产品分类相关的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1.相似性原则:产品分类应基于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共性进行,即将共同特性和功能相似的产品归类在一起。

这样可以方便对产品进行管理和销售。

2.易于区分原则:产品分类应该遵循让人容易理解和识别的原则,即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组别,使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产品。

3.客户需求原则:产品分类应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分组。

通过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将产品分类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线。

4.方便管理原则:产品分类应便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分类方法应根据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需求,以方便企业对产品进行管理、销售和统计。

二、方法:1.按产品功能分类: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例如,将家用电器分为厨房电器、卫浴电器、娱乐电器等。

2.按产品形态分类:根据产品的形态、结构和外观进行分类。

例如,将家具分为桌椅、床铺、柜子等。

3.按产品材质分类:根据产品的材质和原材料进行分类。

例如,将服装分为棉质、麻质和毛质等。

4.按产品价格分类:根据产品的价格水平进行分类。

例如,将服装分为高端奢华款、中档品牌款和低价实惠款。

5.按销售渠道分类:根据产品的销售渠道进行分类。

例如,将产品分为线上销售、线下销售和跨境电商销售等。

6.按目标市场分类:根据产品所面向的市场群体进行分类。

例如,将产品分为儿童用品、青少年用品和成人用品。

7.按时间分类:根据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命周期进行分类。

例如,将产品分为新品、畅销品和淘汰品。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产品分类原则和方法,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

通过合理的产品分类,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管理和销售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品分类方法

产品分类方法

产品分类方法
产品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产品的有形性和消费上的耐久性分类:非耐用品、耐用品和劳务。

非耐用品(Nodurable Goods)是指消费周期很短、容易消耗的有形物品,例
如食品、文具等;耐用品(Durable Goods)是指能够长期使用、价值较高的有形物品,如彩电、冰箱、家具等;劳务(Services)是指提供出售的活动、利益或享受,例如理发、美容、文艺演出等服务行业的产品,是无形的非耐用品。

2. 按消费者购买习惯的不同分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未寻求品。

便利品(Convenience Goods)一般是指消费者经常和随时需用、不必花费
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选购品(Shopping Goods)是需要比较一定时间才能决定购买或者需要实地比较才能购买的商品;特殊品(Specialty Goods)是指具有独特的性质或品牌,并具有特定的用途和特
点的商品;未寻求品(Unsought Goods)是指消费者当前尚未寻找或购买,但根据需求和兴趣可能会去寻找或购买的商品。

3. 按工业品的用途和特点分类:原材料和零部件、固定资产、供应品和劳务。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更多产品分类方法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文献。

产品编码规则样板

产品编码规则样板

一、目的二、范围三、权责四、产品编码零件编码规则由11位数字组成:物料类别代码2位、零件属性代码3位、流水号6位组成;□□□□□□□□□□□流水号零件属性代码物料类别代码4.1.1 物料类别代码:依物料材料特性用2位数表示;4.1.2 零件属性代码:依零件属性用3位数进行表示,第1位表示大类,第2、3位表示仪细类;成品及部件编码规则由14位数字组成:物料类别代码2位、产品属性代码3位、产品设计顺序号3位、变型设计代码3位、部件代码3位组成;□□□□□□□□□□□□□□部件代码变型设计代码设计顺序号产品类别代码产品属性代码物料类别代码4.2.1 物料类别代码:成品为90-99的2位数以与零件代码进行区别;4.2.2 产品属性代码:依产品使用车辆种类及仪表属性用3位数进行表示,第1位表示车辆种类,第2、3位表示仪表功能属性;4.2.4 设计顺序号:在同一产品属性的产品中,按产品的设计先后顺序,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01—999表示;4.2.5 变型设计代码在原有产品中,当产品的主体结构、外形控制尺寸、硬件安装尺寸不变的前提下,仅对某些局部形状、尺寸改变或某些参数作改变而构成一个相同系列不同机种的新产品时,该新产品的型号应在原有产品型号的基础上编制变型设计代码,用两位阿拉伯数字001—999表示;A、虽然产品的主体结构、外形控制尺寸、硬件安装尺寸均未变,但首次改变任何工作参数;B、软件性质的改变如:总线;C、正面可视区域的版面布置改变如:屏板窗口的改变、表头数量的增减;D、装饰圈的改变如:装饰圈形状的改变、装饰圈颜色的改变;E、接插件的改变如:接插件的形状、大小的改变,各个端子的功能定义改变;F、复位杆的改变如:复位杆位置的移动、复位杆数量的增减长度或形状改变;G、指针的改变如:指针形状的改变、长度的改变、导光形式的改变、颜色的改变;H、改变工作参数软件内容的改变、速比的改变、量程的改变、磁钢极数的改变;I、软件内容的改变烧录程序的改变;J、改变面板的外观量程的改变、颜色的改变;4.2.6部件代码:000代表总成固定不变,其余部件按3位流水号,不作硬性规定,推荐优先采用下表产品型号编制示例:产品型号的归口与管理4.4.1 产品型号的编制由技质部归口,并指定专人管理和维护;4.4.2 技质部应建立产品型号档案卡,对公司所有产品的产品型号进行管理和备案保存;五、相关文件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六、相关记录产品型号档案卡编制:审核:批准。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分类及编号【精选】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分类及编号【精选】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类别编号产品类别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位于QS代码第5位至第8位,编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

具体类别编号规定:粮食加工品小麦粉0101;大米0102;挂面0103;其他粮食加工品0104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0201;食用油脂制品0202;食用动物油脂0203调味品酱油0301;食醋0302;糖0303;味精0304;鸡精调味料0305;酱类0306;调味料:0307肉制品肉制品0401乳制品乳制品0501;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饮料饮料0601方便食品方便面0701饼干饼干0801罐头罐头0901冷冻饮品冷冻饮品100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1101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1201;薯类食品1202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1301;果冻1302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1401;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402酒类白酒1501;葡萄酒及果酒1502;啤酒1503;黄酒1504;其他酒1505蔬菜制品蔬菜制品1601水果制品蜜饯1701;水果制品1702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801蛋制品蛋制品1901可可制品可可制品2001焙炒咖啡焙炒咖啡2101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2201;其他水产加工品2202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2301;淀粉糖2302糕点糕点食品2401豆制品豆制品2501蜂产品蜂产品26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2701其他食品其他食品2801需要办理QS的28类食品食品分类类别类别名称产品名称(单元数量)单元名称品种(举例)小麦粉(1)小麦粉(通用、专用)通用小麦粉(特制一等、特制二等小麦粉,标准粉,普通粉,高筋、低筋小麦粉等)、专用小麦粉(面包、面条、饺子、馒头、发酵饼干、酥性饼干、蛋糕、糕点用小麦粉等)大米(1)大米大米挂面(1)挂面(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面)强力面、玉带面,蔬菜面、鸡蛋面、营养强化面,手工面谷物加工品高粱米、小米、糙米、黑米、紫米、荞麦米等谷物碾磨加工品黑麦粉、小米粉、高粱粉、大麦粉、青稞粉、玉米粉、燕麦粉、荞麦粉、杂面粉、大米粉、糯米粉、麦片、绿豆粉等1粮食加工品其他粮食加工品(3)谷物粉类制成品生切面、饺子皮、通心粉、米粉、米线、(沙)河粉、油面筋等食用植物油(1)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食用调和油、茶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核桃油、花椒籽油等食用油脂制品(1)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2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动物油脂(1)食用动物油脂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等酱油(1)酱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食醋(1)食醋酿造食醋、配制食醋味精(1)味精谷氨酸钠(99%)味精、味精鸡精调味料(1)鸡精调味料鸡精3调味品4111628固态调味料鸡粉调味料,畜、禽粉调味料,海鲜粉调味料,各种风味汤料,酱油粉以及咖喱、胡椒等各种香辛料粉半固态(酱)调味料非发酵酱(花生酱、芝麻酱、辣椒酱、番茄酱等)、复合调味酱(风味酱、蛋黄酱、色拉酱、芥末酱、虾酱)、油辣椒、火锅调料(底料和蘸料)等液体调味料鸡汁调味料、烧烤汁、蚝油、鱼露、香辛料调味汁、糟卤、调料酒、酵母抽提物、液态复合调味料等调味料产品(4)食用调味油花椒油、芥末油、辣椒油、山苍籽油、香辛料调味油、调和麻油等腌腊肉制品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4肉制品肉制品(5)发酵肉制品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

产品类别规则

产品类别规则

产品类别规则PRODUCT-CATEGORY RULES (PCR)供使用於准备「电冰箱(Refrigerators)」产品环境宣告(EPD)PCR 2008:环境与发展基金会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第版2008-09-22目录(List of contents)1. 一般资讯(General information)本项文件系供使用於电冰箱(Refrigerators)的PCR。

本项PCR适用於全球生产与制造之电冰箱(Refrigerators)。

本项PCR之要求事项预期使用於依据ISO 14025 EPD系统来进行验证之EPD。

本文件之有效期限至2010-07-XX止。

本项文件系由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及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所拟定。

并邀请类似产品之台湾主要生产公司与利害相关团体代表,於2008-11-10在台湾举行之公开磋商会议中审查通过。

有关於本项PCR之其他资讯,请洽东元股份有限公司李汉卿 (tel:((03)4734901 ext 1223,fax:(03) 473 4922;email:)。

2. 公司与产品叙述(Company and product description)EPD应包括生产公司/组织之资讯。

这些资讯可以包括与制造程序相关资讯,以及与环境工作相关资讯,例如环境管理系统资讯。

这些资讯亦可以包括一些公司/组织想要突显之特殊议题,例如产品符合某些环境准则,或与环境安全与卫生相关之资讯。

本项PCR涵盖电冰箱(Refrigerators)产品。

此项产品包括其包装物。

产品功能(Product function)电冰箱(Refrigerators)范围内之产品群系家庭用冷藏器具,包括冷藏箱(refrigerators)、冷冻柜(freezers)与其组合,功能:冷藏与冷冻。

产品元件(Product components)电冰箱(Refrigerators)的基本组件包含:外部机体,内部机体,机门,垫片(gasket),压缩机,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机器安装PCB元件(例如电阻、二极体等)、手动安装PCB元件(例如IC、继电器、变压器等),凝结器组件(Condenser assemblies),蒸发器(Evaporator assemblies)组件与包装材料等。

产品种类定义

产品种类定义

产品种类定义
一、产品种类的概念与作用
产品种类,指的是在市场上有明确区分、满足不同需求的一系列产品。

它们在功能、形式、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种类在企业经营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企业收益。

二、产品种类的分类方法
1.根据功能分类:如家用产品、办公用品、户外运动产品等。

2.根据形式分类:如实体产品、虚拟产品、服务型产品等。

3.根据价格分类:如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低端产品等。

4.根据品牌定位分类:如旗舰产品、形象产品、利润产品等。

三、产品种类的设计与优化
1.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挖掘消费者痛点。

2.突出产品特点,与竞品区分开来。

3.注重产品的外观、品质与实用性。

4.优化产品线布局,保持适度的产品更新速度。

四、产品种类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1.产品种类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

2.制定明确的产品策略,确保产品种类间的协调发展。

3.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确保产品及时更新换代。

4.建立有效的产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五、总结与展望
产品种类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元素,其分类、设计、管理与优化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命运。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产品种类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

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

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
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是按照产品的特性、用途、功能、质量等因素划分的。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会按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划分:
1. 国家标准:由国家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具有全国性的法律效力。

如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就意味着它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和使用。

2. 行业标准:由行业协会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具有行业内的法律效力。

行业标准通常比国家标准更具体、更细致,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规定。

3. 地方标准: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标准化机构制定并发布的标准,具有地方性的法律效力。

地方标准通常针对某一地区的特定需求和情况制定,对当地的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范。

4. 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并发布的标准,仅在企业内部适用。

企业标准通常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或生产过程进行规定,要求产品或生产过程符合企业内部的规范和要求。

除了以上几个层次外,产品标准还可以按照产品的用途、功能、质量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

例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产品标准分类和等级就非常严格,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分类及编号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分类及编号

食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类别编号产品类别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位于QS代码第5位至第8位,编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

具体类别编号规定:粮食加工品小麦粉0101;大米0102;挂面0103;其他粮食加工品0104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植物油0201;食用油脂制品0202;食用动物油脂0203调味品酱油0301;食醋0302;糖0303;味精0304;鸡精调味料0305;酱类0306;调味料:0307 肉制品肉制品0401乳制品乳制品0501;婴幼儿配方乳粉0502饮料饮料0601方便食品方便面0701饼干饼干0801罐头罐头0901冷冻饮品冷冻饮品1001速冻食品速冻食品1101薯类和膨化食品膨化食品1201;薯类食品1202糖果制品(含巧克力及制品)糖果制品1301;果冻1302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1401;含茶制品和代用茶1402酒类白酒1501;葡萄酒及果酒1502;啤酒1503;黄酒1504;其他酒1505蔬菜制品蔬菜制品1601水果制品蜜饯1701;水果制品1702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801蛋制品蛋制品1901可可制品可可制品2001焙炒咖啡焙炒咖啡2101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2201;其他水产加工品2202淀粉及淀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2301;淀粉糖2302糕点糕点食品2401豆制品豆制品2501蜂产品蜂产品2601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2701其他食品其他食品2801需要办理QS的28类食品食品分类QS编号规则(1)《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QS为英文"Quality 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2)受理机关编号。

参照GB/T 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有关部门规定,受理机关编号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前2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确定;后2位代表各市(地)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备案。

sku分类逻辑

sku分类逻辑

SKU(Stock Keeping Unit)是指库存管理单位,用于标识和追踪产品的唯一编号。

SKU分类逻辑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SKU进行分类和归类的过程。

SKU分类逻辑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进行设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KU分类逻辑:
1. 产品类别:按照产品的种类进行分类,如电子产品、家具、服装等。

2. 品牌:按照产品的品牌进行分类,如苹果、三星、华为等。

3. 功能特性:按照产品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

4. 尺寸/规格:按照产品的尺寸或规格进行分类,如衣服的尺码、电视的屏幕尺寸等。

5. 颜色:按照产品的颜色进行分类,如红色、蓝色、黑色等。

6. 价格带:按照产品的价格范围进行分类,如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低端产品等。

7. 地域:按照产品销售的地域进行分类,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等。

8. 季节性:按照产品的季节性进行分类,如春季款、夏季款、秋季款、冬季款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SKU分类逻辑,实际上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产品特点进行定制化的分类逻辑。

通过合理的SKU分类逻辑,可以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方便产品的追踪和管理。

1。

国际epd的c-pcr的内容

国际epd的c-pcr的内容

国际epd的c-pcr的内容
国际EPD(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环境产品声明)的C-PCR(Core Product Category Rules,核心产品类别规则)是指针对特定产品类别所制定的一套规则,用于评估和报告产品的
环境性能。

C-PCR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范围,C-PCR会明确规定所适用的产品范围,包括产品
的功能特性、生命周期阶段、原材料、生产过程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制。

这有助于确保产品声明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环境影响指标,C-PCR会规定用于评估产品环境性能的关键
指标,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

这些指标有
助于客观地衡量产品的环境影响。

3. 数据收集和验证,C-PCR会详细说明数据收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的来源、采集方式、验证程序等。

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可
靠性和准确性。

4.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C-PCR会规定适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例如生命周期评价分析(LCA)方法,用于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
中的环境影响,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

5. 报告格式,C-PCR会规定产品环境声明的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数据的呈现方式、单位、可比性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产
品声明的清晰和可理解性。

总的来说,C-PCR的内容涵盖了产品范围、环境影响指标、数
据收集和验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及报告格式等多个方面,旨在
为特定产品类别的环境产品声明提供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以促进产
品的环境性能评估和比较。

企业产品编号规则

企业产品编号规则

企业产品编号规则概述企业产品编号规则是为了在企业内部管理和识别产品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通过统一的编号规则,可以提高产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方便企业进行库存管理、销售跟踪以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编号结构企业产品编号通常由若干元素组成,包括产品分类、产品属性等信息。

一个典型的企业产品编号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产品线代码:用于标识不同产品线,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字母或数字代码;2. 产品类别代码:用于标识不同产品类别,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字母或数字代码;3. 产品属性代码:用于标识产品的属性,如颜色、尺寸等,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字母或数字代码;4. 产品序号:用于标识不同产品的序号,通常为一组数字。

编号规则示例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企业产品编号规则:产品线 | 产品类别 | 产品属性 | 产品序号-------|---------|---------|---------A | 01 | 001 |根据上表中的编号规则示例,该产品的编号为A01-001-。

其中,A表示产品线代码,01表示产品类别代码,001表示产品属性代码,表示产品序号。

操作指南在使用企业产品编号规则时,需要按照以下操作指南进行操作:1. 根据产品的所属产品线、产品类别和产品属性确定相应的代码;2. 依次将代码按照编号结构的顺序进行排列,中间可使用连字符或其他符号分隔;3. 为每个产品确定一个唯一的产品序号,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制。

注意事项在使用企业产品编号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每个产品的编号是唯一的,避免重复;2. 更新产品编号规则时,需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培训,以确保全员理解和按照新规则进行操作;3. 对于已经停产或下架的产品,可以考虑对其编号进行标记或归档,以便后续查询和处理。

企业产品编号规则的制定和使用,有助于提高产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混淆和错误的发生。

希望本文档对于企业进行产品管理有所帮助。

产品编码管理制度

产品编码管理制度

产品编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统一产品的编码管理工作,提高产品编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编码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 统一性:所有产品的编码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管理,避免重复和混淆。

2. 唯一性:每个产品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以区分不同的产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体系化:建立完善的编码管理体系,包括编码规则、编码申请流程、编码分配、编码审核等。

四、编码规则公司产品编码包括产品类别编码、系列编码、版本编码和批次编码,具体规则如下:1. 产品类别编码:根据产品的不同类别进行编码,如A类产品、B类产品、C类产品等。

2. 系列编码:根据产品不同系列进行编码,如A1系列、A2系列、B1系列等。

3. 版本编码:根据产品不同版本进行编码,如V1.0、V2.0、V3.0等。

4. 批次编码:根据产品的生产批次进行编码,保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批次。

五、编码管理流程1. 编码申请:产品编码由产品部门统一申请,必须提供产品的相关信息和分类,由专门的编码管理人员审核和分配编码。

2. 编码分配:编码管理人员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规则进行编码分配,确保每个产品都有唯一的编码。

3. 编码存档:对所有的产品编码进行存档管理,确保编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编码更新:对产品进行版本更新或者系列扩展时,需要对产品的编码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编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编码使用:所有产品及相关信息必须使用规定的编码,不能随意更改或者错用编码。

六、编码管理责任1. 产品部门负责产品编码的申请和信息提供,确保申请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编码管理人员负责对产品编码进行分配和存档管理,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完整性。

3. 相关部门负责产品编码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产品信息和编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七、编码管理监督公司内设编码管理监督部门,负责对产品编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规定的编码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民用产品分类标准

民用产品分类标准

民用产品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标准:
1.按用途分类:民用产品可以按照用途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

消费
品是指用于个人和家庭消费的产品,如食品、服装、家居用品等;
工业品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的产品,如机器设备、原材料、办公用品等。

2.按行业分类:民用产品可以按照行业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其中,农业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工业产品包括机器设备、原材料、化工产品等;服务业产品包括金融、物流、咨询等。

3.按性质分类:民用产品可以按照性质分为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实物产品是指具有物理形态的产品,如汽车、电视机、家具等;
服务产品是指提供的无形服务,如教育、医疗、旅游等。

4.按生命周期分类:民用产品可以按照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成长
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导入期是指新产品刚刚推出市场的阶段;
成长期是指产品逐渐被市场接受的阶段;成熟期是指产品市场份额稳定的阶段;衰退期是指产品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的阶段。

仓库物料分类及其编码的规则

仓库物料分类及其编码的规则

仓库物料分类及其编码的规则
一、物料分类规则:
1.材料类别分类:根据物料的材质、功能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金属材料、木材材料、塑料材料、电子材料等。

2.产品类别分类:根据物料的产品形态、品种和用途进行分类,如: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家具产品等。

3.零件类别分类:根据物料在产品中的零部件位置和功能进行分类,如:机械零件、电子元件等。

4.包装类别分类:根据物料的包装形式和用途进行分类,如:纸箱包装、木板包装、塑料袋包装等。

二、物料编码规则:
1.类别编码:将物料分类的大类别分别分配一个固定的编码,比如:金属材料编码为“01”,木材材料编码为“02”等。

2.子类编码:根据类别编码的基础上,将每个类别的子类别再进行编码,比如: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编码为“0101”。

三、物料编码举例:
以金属材料分类为例,具体编码规则如下:
1.钢材编码:0101
2.铝材编码:0102
3.铜材编码:0103
其中,编码的前两位表示大类别,后两位表示子类别,再后两位表示物料的规格编码。

通过以上的物料分类和编码规则,可以准确地对仓库中的物料进行分类和编码,方便物料的查找、管理和使用,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同时,规范的物料分类和编码规则还可以减少物料混乱、丢失等问题的发生。

产品类别规则

产品类别规则

產品類別規則PRODUCT-CATEGORY RULES (PCR)供使用於準備「電冰箱(Refrigerators)」產品環境宣告(EPD)PCR 2008:1.0環境與發展基金會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第1.0版2008-09-22目錄(List of contents)1. 一般資訊(General information) (4)2. 公司與產品敘述(Company and product description) (4)2.1 產品功能(Product function) (4)2.2 產品元件(Product components) (5)2.3 產品技術敘述(Product technical description) (5)3. 材料與化學物質之清單(Lis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6)4. 功能單位(Functional unit) (7)5. 系統界限(System boundaries) (7)5.1 不同界限設定時之規格(Specification of differentboundary settings) (8)6. 切斷規則(Cut-off rules) (10)7. 分配規則(Allocation rules) (10)8. 單位(Units) (11)9. 計算規則與數據品質要求事項(Calculation rules and data quality requirements) (11)10. EPD中宣告之參數(Parameters to be declared in the EPD) (13)11. 回收資訊(Recycling information) (15)12. 其他環境資訊(選擇性採用)(Othe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ptional) (15)13. 與驗證相關之資訊(Information about the certification) (16)14.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6)附件一–可供參考之通用數據來源(Generic data sources to refer to) (18)附件二– EPD之報告格式(Reporting format for the EPD) (19)1. 一般資訊(General information)本項文件係供使用於電冰箱(Refrigerators)的PCR。

《产品分类规则说明》

《产品分类规则说明》

产品代码与码段结构图
产品分类与代码
运营中心的基本产品类别与代码分为四层,每层为2位代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共有10位代码各层代码为:
第一层为一级分类产品,由2位字母代码表示;
第二层为二级分类产品,由4位代码表示;
第三层为三级分类产品,由6位代码表示;
第四层为序号排列产品,由8位代码表示; 
第二层至第四层,原则上每层为01~99的两位顺序代码, 含“其他”的产品为上一层产品的收容项,用代码 “99”表示
当第一、二层的产品不再细分时,向下重复至第三层;当第三、四层的产品不再细分时,后面“0”至LD
LC
产品类型(二级分类代码)
组合方式(三级分类代码)
位代码。

一层产品的收容
,后面补。

epd一级流程

epd一级流程

epd一级流程
EPD(环境产品声明)一级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PCR(Product Category Rules,产品类别规则):每份EPD都依托相应的PCR。

PCR是一套用于产品环保声明开发的特定的规则、要求和指南,以符合等效的功能。

若不存在相应的PCR,则需要开发相应的PCR。

2. 产品生命周期评估(LCA):进行EPD认证需从生命周期角度描述产品的环境影响,再单独写一份LCA报告。

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时,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分为A1-A3(原材料生产、原材料运输、产品制造)、A4-A5(运输到施工场地、场内施工)、B1-B5(产品使用、维护、修理、替换、翻新)、B6-B7(能源使用、水资源使用)、C1-C4(拆除、运输至废物处理厂、再利用处理、处置)和D(回收效益)这6个阶段。

3. 编写EPD:GreenTag和LCA顾问将根据PCR产品类别规则要求完成EPD环境产品声明的发放(包含相关的环保和技术资讯),包括LCA报告和国际有资质的外部同行评审(根据具体标准的要求,如ISO 14025或EN 15804)。

4. EPD验证:EPD将由GreenTag验证,以确保该环境产品声明符合PCR要求,包括LCA 生命周期评估的要求。

5. 注册和发布EPD:完成验证后,EPD将进行注册和发布。

包装产品类别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包装产品类别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包装产品类别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包装产品类别规则。

包装是产品的保护和展示工具,不同的产品需要有相应的包装类别规则来满足其独特的需求。

这些规则定义了各类产品包装所需要遵守的规范和标准,旨在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定义和重要性,并介绍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则和方法。

我们将深入探究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具体内容,包括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包装要求和标准,以及如何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适当的包装类别规则。

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包装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包装选择。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探讨和分析,提高人们对包装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促进包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包装规范的制定和遵守。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关注,并为未来包装类别规则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制定这些规则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揭示包装产品类别规则背后的原理和实践,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参考。

最后,我们将总结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意义和作用,并展望未来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发展趋势。

我们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将为读者揭开包装产品类别规则的神秘面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则。

文章结构部分(1.2)意在说明本篇文章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该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引言部分为整篇文章的开篇,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1.1 概述在引言的概述部分,将对包装产品类别规则进行简要描述,并介绍其在包装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产品 分类

产品 分类

产品分类产品分类产品分类是指将同一类别的产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划分和归类的过程。

不同的产品分类标准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维度和特征,例如产品使用目的、功能特点、生产工艺、品质等。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分类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开发、营销等相关工作。

按照使用目的分类按照使用目的来分类产品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产品分为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两大类。

消费品是指供个人或家庭使用的产品,例如日用品、衣物、食品、家具等。

生产资料是指用于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产品,例如机械设备、原材料、办公用品、电子产品等。

按照功能特点分类按照产品的功能特点来分类是一种更加细致和具体的方式。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定功能或技术特点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电子产品可以分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不同的类别;机械设备可以分为钻床、车床、刨床等不同的类别。

按照生产工艺分类按照生产工艺来分类,是一种根据生产过程和技术特点来划分产品类别的方式。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基于产品的生产工艺,例如手工艺品、机械制造品、半导体生产品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优化和工艺改进。

按照品质分类按照品质来分类是一种将产品按照质量水平进行划分的方式。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产品的质量等级将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在市场经济中,品质等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能够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总结产品分类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位、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开发、营销等相关工作。

不同的产品分类标准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维度和特征。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使用目的、功能特点、生产工艺、品质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来进行产品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產品類別規則PRODUCT-CATEGORY RULES(PCR)供使用於準備「電冰箱(Refrigerators)」產品環境宣告(EPD)PCR 2008:1.0環境與發展基金會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第1.0版2008-09-22目錄(List of contents)1. 一般資訊(General information) (3)2. 公司與產品敘述(Company and product description) (3)2.1 產品功能(Product function) (3)2.2 產品元件(Product components) (3)2.3 產品技術敘述(Product technical description) (3)3. 材料與化學物質之清單(Lis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4)4. 功能單位(Functional unit) (4)5. 系統界限(System boundaries) (4)5.1 不同界限設定時之規格(Specification of different boundary settings) (5)6. 切斷規則(Cut-off rules) (6)7. 分配規則(Allocation rules) (6)8. 單位(Units) (7)9. 計算規則與數據品質要求事項(Calculation rules and data quality requirements) (7)10. EPD中宣告之參數(Parameters to be declared in the EPD) (8)11. 回收資訊(Recycling information) (9)12. 其他環境資訊(選擇性採用)(Othe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ptional) (9)13. 與驗證相關之資訊(Information about the certification) (9)14. 參考文獻(References) (9)附件一–可供參考之通用數據來源(Generic data sources to refer to) (11)附件二– EPD之報告格式(Reporting format for the EPD) (12)1. 一般資訊(General information)本項文件係供使用於電冰箱(Refrigerators)的PCR。

本項PCR適用於全球生產與製造之電冰箱(Refrigerators)。

本項PCR之要求事項預期使用於依據ISO 14025 EPD系統來進行驗證之EPD。

本文件之有效期限至2010-07-XX止。

本項文件係由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及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所擬定。

並邀請類似產品之臺灣主要生產公司與利害相關團體代表,於2008-11-10在台灣舉行之公開磋商會議中審查通過。

有關於本項PCR之其他資訊,請洽東元股份有限公司李漢卿(tel:((03)4734901 ext 1223,fax:(03) 473 4922;email:gordon@)。

2. 公司與產品敘述(Company and product description)EPD應包括生產公司/組織之資訊。

這些資訊可以包括與製造程序相關資訊,以及與環境工作相關資訊,例如環境管理系統資訊。

這些資訊亦可以包括一些公司/組織想要突顯之特殊議題,例如產品符合某些環境準則,或與環境安全與衛生相關之資訊。

本項PCR涵蓋電冰箱(Refrigerators)產品。

此項產品包括其包裝物。

2.1 產品功能(Product function)電冰箱(Refrigerators)範圍內之產品群係家庭用冷藏器具,包括冷藏箱(refrigerators)、冷凍櫃(freezers)與其組合,功能:冷藏與冷凍。

2.2 產品元件(Product components)電冰箱(Refrigerators)的基本組件包含:外部機體,內部機體,機門,墊片(gasket),壓縮機,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機器安裝PCB元件(例如電阻、二極體等)、手動安裝PCB元件(例如IC、繼電器、變壓器等),凝結器組件(Condenser assemblies),蒸發器(Evaporator assemblies)組件與包裝材料等。

對於主要元件之數據品質要求,列於第9節有關計算規則與數據品質要求事項中。

其他屬於同項產品之其他產品元件,也應包括於EPD中,但對於其數據品質之要求與前述主要元件不同。

2.3 產品技術敘述(Product technical description)在針對產品之技術敘述中,應包括下列資訊:1有效容量(冷藏、冷凍)(L)2產品尺寸:寬(W)、高(H)、深(D) (mm)3重量(kg)4能源使用量/用電量(kWh/月)5噪音(dB)6冷煤使用量(g)7發泡劑使用量(g)8所使用物料之資訊(10種主要材料)(%)9附加功能等3. 材料與化學物質之清單(Lis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substances)產品中下列材料與物質之含量應予宣告:- 列出產品中所有重量≥產品重量百分比0.5之材料;- 列出產品中所有受到法規與顧客要求事項所規範之材料/物質;- 主要組件中之下列材料應予宣告:耐燃劑、銲錫中之鉛含量宣告、防銲劑當中的鉛與耐燃劑宣告、RoHS Directive (2002/95/EC)中規定物質。

有關於無鹵素耐燃劑、無鉛銲錫與不含RoHS列管物質之聲明,僅有在具備適當證明文件(例如具備來自經過認證或驗證測試/檢查設施之測試文件)時才可以使用。

可以對測試設施進行認證之認證團體為TAF(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APLAC (亞洲實驗室認證合作組織Asia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ILAC (國際實驗室合作認證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或ILAC MRA (ILAC相互承認協議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關於測試方法之定義依據各認證實驗室所依循之測試標準執行產品中有害物質之確認,參考IEC 62321(草案版)。

4. 功能單位(Functional unit)功能單位為一台電冰箱(Refrigerators)。

選取此項功能單位係因為產品出售時,係以一台為單位。

5. 系統界限(System boundaries)此產品系統之主要系統界限如下圖所示:Trpt =圖一主要產品系統界限依據圖一所示,電冰箱(Refrigerators )之生命週期涵蓋製造階段與使用階段。

有關於回收之資訊係屬志願性質(見第11節規定) 製造階段(Manufacturing Phase)在LCA 中應該納入下列單元程序之資訊: ― 主要元件與其他小型零件之原料開採與製造 ― 主要組件之製造 ― 產品之組裝― 主要組件運送至產品製造商之運輸 ―組件運輸至產品製造商之運輸在LCA 中納入使用原料之成形與精煉以及其他較小零件之製造等活動,係屬志願報告性質。

於納入志願報告資訊時,須在EPD 中說明。

使用階段(Use Phase)電冰箱使用之標準情境如下:-總用電量= {(用電量/月 x 12月/年) x 7年 回收/使用壽命終結(Recycling/end of life)EPD 中強制規定應納入回收資訊(例如回收拆解報告或回收通路資訊)。

5.1 不同界限設定時之規格(Specification of different boundary settings) 時間之界限(Boundary in time)界定LCA 報告中LCA 結果為有效之期間。

強制性納入 志願性納入強制納入能源消耗計算自然之界限(Boundary towards nature)若製造程序係位於台灣境內時,廢棄物之分類應依據台灣廢棄物清理法。

如為其他國家時,須考量其他對等之法律規定。

系統之自然界限應敘述物料與能源資源由自然界流入系統之界限,以及對於空氣和水體之排放量和排放出系統之廢棄物。

僅需要納入被處置之廢棄物數量;但無需納入掩埋場程序。

唯若採用廢水處理或焚化處理時,則須納入這些程序。

生命週期之界限(Boundaries in the life cycle)生命週期之界限如圖一中流程圖所示。

場址之建築、基礎設施、製造設備之生產與員工活動不應納入。

其他技術系統之界限(Boundaries towards other technical systems)其他技術系統之界限係敘述物料與其他組件自其他系統投入及物料朝向其他系統產出之情況。

對於產品系統製造階段回收物料與能源之投入,回收程序與自回收至物料使用之運輸,應納入數據組中。

對於製造階段應回收產品之產出,至回收程序之運輸須納入。

(備考:在第七章:開環式回收中,提供進一步解釋。

)地域涵蓋之界限(Boundaries regarding geographical coverage)製造階段可以涵蓋位於全球任何地方之製造程序。

於該程序發生之區域,這些數據應該具有代表性。

主要元件之數據應為該程序發生地之特定區域數據(見第9節)。

但為便於比較,無論排放量產生地區為何,使用於生命週期衝擊評估之數據均應相同(見第10節)。

6. 切斷規則(Cut-off rules)任何衝擊類別中,若某程序/活動之各項加總環境衝擊不超過該類別當量之1%時,可於盤查分析時被忽略。

LCA中未納入之零件與原料應予文件化。

(備考:此項「1%規則」之判斷係依據投入系統之物料環境相關性評估,且不考量特殊例外環境衝擊。

)7. 分配規則(Allocation rules)當選擇分配規則時,建議使用下列原則:- 多重產出(Multi-output):分配係依據在被研究之系統提供之產品或功能或經濟關聯性發生量變後,資源使用與污染物排放之改變來進行(例如對某些主要組件改依數量分配(或對某些組件改採表面分配)。

- 多重投入(Multi-input):分配係依據實質關聯性。

例如製程之排放物會受到投入的廢棄物流改變之影響。

- 開環式循環(Open loop recycling):對於產品系統製造階段回收物料或能源之投入,回收程序與自回收到物料使用之運輸應納入數據組中。

對於製造階段應回收產品,至回收程序之運輸須納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