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小川诗研读

合集下载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一、初遇嘿,你有没有读过郭小川的呀?就像突然闯进了一片神秘的森林,初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懵懂的探险者。

诗里的星空,那可不是简单的星星点点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的宝库。

郭小川把星空描写得仿佛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世界,离我们那么远,却又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他写道“今夜呀,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

向星空了望。

”简单的几句话,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他当下的状态,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那个情境里。

这难道不像是有人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他夜晚的奇遇吗?二、诗中的宇宙观郭小川笔下的星空,那是一种独特的宇宙观的展现。

在诗里,星空是那么的宏大,人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我就想啊,这多像我们在大海面前的感觉呢?小小的我们,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内心满是敬畏。

他诗里说“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这就好比是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大海,瞬间就被大海的浩瀚所淹没。

那我们在星空下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呢?这时候,你会不会也开始思考自己在这宇宙中的位置呢?这可不是那种枯燥的哲学问题,而是郭小川用诗给我们带来的一种触动心灵的感悟。

三、星空下的情感抒发再看诗中的情感啊,那真叫一个丰富。

郭小川就像一个感情充沛的歌唱家,在星空下唱出自己的心声。

有时候他像是在倾诉自己的孤独,就像一只离群的大雁。

“星星呀,你们是那么多情,你们从没有什么哀愁,一直到悬在天空,还在眨着眼睛。

”这就像是在对着星星诉说自己的烦恼,羡慕星星的无忧无虑。

可有时候呢,又充满了希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这就好比是在寒冬里,突然看到了远处有一点温暖的火光。

这种情感的转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真实,你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吗?四、诗歌的语言魅力咱得好好说说这诗的语言。

郭小川的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星空的大门。

他的用词既简单又精准,就像一个老工匠打造出来的精美器具。

比如“星空,奇怪而高,你越有哲理,我越想不通。

”这样的句子,简单得就像我们日常的对话,可是却充满了深意。

郭小川的诗歌《投入火热的斗争》鉴赏

郭小川的诗歌《投入火热的斗争》鉴赏

郭小川的诗歌《投入火热的斗争》鉴赏郭小川的诗歌《投入火热的斗争》是一首激励青年人投身祖国建设、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现代诗。

全诗从未来、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逐步展开,激励青年人要不断进取,勇敢地投入火热的斗争中,以实现自我价值。

首先,从未来的角度来看,诗中强调时代的发展决定了青年必将努力奋斗开拓创新。

这一层面强调了青年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鼓励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

其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诗中提到祖辈、父辈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这一层面意在提醒青年人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精神,接过前辈的旗帜,将他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体现了郭小川对前辈的敬仰和对青年人的期望。

最后,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诗中强调改天换地的伟业将会使青年获得无上的光荣。

这一层面强调了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他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变世界,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在个人与祖国的“小我”与“大我”关系的角度,诗中明确告诉青年人只有投身祖国的建设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这一层面强调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繁荣密不可分,只有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全诗押韵自然天成,毫无拼凑之嫌,一韵到底,如行云流水;在诗体上则采用了楼梯体、民歌体等形式。

这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生动活泼,易于为青年人所接受和喜爱。

同时,这种押韵和诗体形式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郭小川的诗歌《投入火热的斗争》是一首具有强烈激励和鼓舞作用的现代诗。

它从未来、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全面地展示了青年人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鼓励他们要勇往直前地投入火热的斗争中,以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郭小川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

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歌作品导读

郭小川与贺敬之的诗歌作品导读

作品导读1.《望星空》政治抒情诗《望星空》写于1959年。

全诗分四章,前两章写“我”瞭望辉煌的天空,对人间的不够美好和自己的渺小,不免感到迷惘和惆怅,但又尽量勉励自己要“沉着镇定”,不许“这般激荡”。

后两章写“我”迈进刚落成为人民大会堂,认识到原来的想法错了,怀着自豪的感情挺起了胸膛,决心和同志们一起,用自己的双手“把广漠的弯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诗人面对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和“大跃进”中的现实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诚实地袒露自己复杂矛盾的心情,宣传人定胜天的革命信念,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

2.《桂林山水歌》《桂林山水歌》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

诗句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诗人为探索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曾采用过多种诗体形式。

他的政治抒情诗大多采用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式”和热情奔放、约束较少的自由体,抒情短章则常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体。

《桂林山水歌》歌咏桂林山水,显然适于采用清新明快、委婉抒情的民歌体,以构成一种近于咏叹调的形式。

诗人娴熟地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调子,可与另一名篇《回延安》相媲美。

一赞南方桂林山水,一赞北方革命圣地,同曲异彩,令人颂倒。

诗句均由两行一节组成,语言自然流畅,有如行云流水,音韵节奏和谐,便于吟咏歌唱。

此诗因其意境、音韵俱佳、思想、艺术均有独到之处,在贺敬之的抒情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郭小川50~60年代诗歌研究

郭小川50~60年代诗歌研究

郭小川50~60年代诗歌研究郭小川最早因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一组“楼梯体”的政治抒情诗而踏上诗坛,并备受关注。

在这一系列的诗歌作品中,郭小川始终自觉地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感受祖国与人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用充满着革命激情的昂扬斗志,抒发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满腔热情。

除了将诗歌作为“斗争的文学”的革命理想,郭小川还保持着对诗歌创作的自觉探索与追求,写出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个性化诗歌作品,在当时那种政治权力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氛围中,闪动着耀眼的光辉。

郭小川50、60年代的诗歌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丰富影像,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对郭小川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需要重新认识。

第一部分:探讨郭小川诗歌的集体主义的精神内涵。

郭小川的诗歌顺应了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的普遍要求,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内涵。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稳定的存在基础,并随着中国五四新诗的发展日益融入了新的价值理念,最终在中国革命形势的驱使下,成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产生,并具有了集体主义精神的特殊内涵,即“小我”转向“大我”的艺术形象、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主题和承载国家想象的理想追求。

第二部分:阐释郭小川诗歌中个人伦理的书写与表达。

作为一名具有自觉探索意识的诗人,郭小川从来没有停止过内心的思考与追寻。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郭小川创作的一系列不同于主流形态的诗歌作品就很好的印证了其不同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个人化“特色”。

笔者选取了郭小川1957年的三首极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具体分析其集体中的个人表达,同时进一步阐释了这种个性化特色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郭小川在诗歌创作上的自觉意识不仅体现在对诗歌内容的深入挖掘,也表现在对诗歌艺术的不断探索。

郭小川50~60年代诗歌的艺术探索主要涉及三个主要的方面:错落与均衡交并的韵律、朴素中见华丽的语言和自由多变的形式。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歌艺术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歌艺术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
歌艺术
特色
《望星空》是郭小川的一首诗歌,其诗歌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意象化”。

在《望星空》中,郭小川将普通的星空放大到一种神奇的意象,运用优美的文字将“万家灯火闪烁”、“望星空如盘缠绵”以及“倚栏杆看星连绵”等富有情调的描写表现出来,形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意象世界。

此外,《望星空》还体现了郭小川独特的“精神感染力”。

诗歌中所用的叙述方式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而且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激发起读者对宇宙的渴望。

通过这种精神感染力,郭小川很好地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传达给读者,使其产生强烈的影响。

总之,《望星空》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一个经典之作,在其中,郭小川巧妙地融合了意象化和精神感染力的艺术特色,使得读者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矛盾重重的诗篇——郭小川《秋歌》重读

矛盾重重的诗篇——郭小川《秋歌》重读

郭小川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在我国现代诗坛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其中,他的诗篇《秋歌》更是被誉为诗坛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其诗歌艺术的精湛和深厚内涵。

本文将对《秋歌》进行深入解读,试图从多个角度揭示其中的矛盾之美。

一、情感表达郭小川的《秋歌》以其独特的感情表达著称,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诗中不难感受到诗人对秋天的深情厚意,对于秋日里的宁静和美好,以及对于生命和时光的流逝,都有着深刻的感悟。

然而,与此诗中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沉痛,对于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理解,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悲凉和矛盾。

二、意境描绘郭小川的《秋歌》在意境描绘上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对秋季天地间的景象和氛围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以及对于秋天中万物生命的变化和转折进行了深刻的反映。

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营造出了一副富有诗意的画面。

然而,这些绚丽的意境之下,却蕴含着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展现出了蕴含其中的深刻矛盾之美。

三、语言运用郭小川的《秋歌》在语言运用上更是独具匠心,他的诗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音韵美。

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通常是通过诗人巧妙的语言运用和形象的塑造得以展现。

在诗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用词的精准和对音韵的把握,以及对句式结构的灵活运用。

这些语言上的精妙之处,为诗篇增添了层层深意,也让其中的矛盾更加显得丰富多彩。

四、价值思考《秋歌》不仅在情感表达、意境描绘和语言运用上展现出了矛盾之美,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思考。

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对时光和岁月的感悟,都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在这一过程中,诗篇中所展现出的矛盾之美也正是生命中的矛盾之美的一种写照,它让人在欣赏诗作的也不禁为生命中的种种矛盾而深思。

五、现实意义郭小川的《秋歌》所展现出的矛盾之美,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启示。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各种矛盾和挑战,而能够如诗中所展现的那般,从矛盾中寻找美丽,从挑战中找到动力,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不断前行。

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心史复调论郭小川三首叙事长诗及诗人命运

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心史复调论郭小川三首叙事长诗及诗人命运

其次,礼义之美还体现在执法过程中。中国古代法制强调执法者的道德修养, 要求他们以德治国,而非以罚代刑。同时,中国古代法制也强调社会公德和家庭 伦理,如孝道、悌道等。这些道德规范直接影响了法律的实施和审判。
二、刑罚谦抑
与中国古代法制强调礼义廉耻相反,其刑罚也具有谦抑特点。在古代中国, 刑罚被认为是最后一道防线,其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在《一个和八个》中,郭小川通过讲述一个被错误地判定为反革命的八路军 战士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战斗精神的赞美。这首诗充 满了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战斗气息,展现了郭小川作为一位革命诗人的坚定信 仰和崇高追求。
总的来说,郭小川的三首叙事长诗不仅展现了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复调表 达,也呈现了诗人自身的命运抉择。他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和道德要求,同时也面临着个体与革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 突既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选择。
在家庭方面,张洁的作品突出了家庭的纽带和责任。在《爱,需要学习》中, 主人公经历了夫妻关系的种种波折,最终明白了家庭责任的重要。《爱的涟漪》 中的主人公则通过不断的努力,消除了家人之间的矛盾,维系了家庭的和谐。
事业方面,张洁的作品强调了事业的独立性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敲门》中 的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事业理想。《心之舞》则展示了主人公 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挣扎和选择,突显了事业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郭小川的《白雪的赞歌》。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塑造一 位医生形象,展现了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矛盾。这位医生是那个 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性格柔弱,还不是员,但他的诚实敬业、同情和帮 助他人以及投身革命战场都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他理智地离开, 最终成全了革命者的爱情的坚贞。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郭小川〈望星空〉赏析》郭小川的《望星空》可真是一首很特别的诗呢。

咱们先来说说这诗里描写的星空吧。

那星空啊,就像一块超级大的黑色绸缎,上面缀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也许郭小川在抬头望星空的时候,就像我们平常抬头看天一样,被那浩瀚的星空给震撼到了。

我想啊,他可能是在一个特别安静的夜晚,周围没有什么嘈杂的声音,就他自己和那片星空对视着。

诗里的星空感觉离我们好远好远,远得就像我想要得到全是一百分的成绩单那么遥不可及。

可是呢,郭小川却在这星空下有了好多好多的想法。

他看着星空,可能就开始想宇宙的奥秘了。

宇宙啊,那可是个超级大的谜团,就像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九连环。

郭小川在诗里的情感好像很复杂呢。

有时候我觉得他对星空充满了敬畏,就像我们害怕严厉的老师一样,不过这种害怕是带着敬重的。

星空那么大,那么神秘,人在星空下就显得特别渺小。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晚上走在一条小路上,周围没什么人,我抬头看星星,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一只小蚂蚁,在一个巨大无比的世界里。

这时候我就有点能体会郭小川的那种感觉了。

但是呢,他又好像有点失落。

也许他觉得在星空的伟大面前,人类做的那些事情好像都不怎么起眼了。

可是我又有点不太同意这个想法呢。

我觉得虽然星空很大很厉害,但是人类也很了不起呀。

你看我们能盖高楼大厦,能发明电灯电话,这些不都是很伟大的成就吗?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大海很大就觉得小水滴没有价值一样呀。

再看看诗里的描写手法。

郭小川把星空写得活灵活现的,就像星空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他用的那些词语就像魔法一样,让我们能在脑袋里想象出星空的样子。

这就好比我们画画的时候,用彩色的笔把一个原本单调的东西画得五颜六色、充满生机。

我还觉得呀,郭小川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心里装着好多东西。

可能有他对生活的一些困惑,也有对未来的一些期待。

他看着星空,就像是在和星空聊天一样,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对着自己的小宠物说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一样。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郭小川诗歌鉴赏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郭小川诗歌鉴赏

《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郭小川诗歌鉴赏郭小川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是一首充满豪情和革命精神的诗歌。

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鉴赏:
诗歌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将自己的生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

诗歌表现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将自己的命运与革命事业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最后,诗歌以激昂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信心。

作者相信,在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北大荒这片土地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

郭小川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是一首充满豪情和革命精神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信心。

这首诗歌以其激昂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郭小川望星空读后感

郭小川望星空读后感

郭小川望星空读后感《郭小川<望星空>读后感》初读郭小川的《望星空》,我仿佛被拉进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宇宙之中。

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意象,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我的心头闪烁。

在这首诗里,郭小川以他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引领着我们仰望星空,探寻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他用星空的辽阔和浩瀚,映衬出人类的渺小与短暂,让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就拿诗中对于星空的描绘来说吧,那可不是简单的几笔勾勒。

郭小川用了极其细腻的笔触,把星空的那种无尽的深邃、神秘,还有那种让人敬畏的美,完完全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他写星星“像宝石嵌在天空”,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时候躺在院子里看星星的情景。

那时候,我也觉得星星就像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镶嵌在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上。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郊外露营。

那天晚上,没有城市的灯光干扰,星空显得格外清晰和明亮。

我仰着头,望着那密密麻麻的星星,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星盘中。

那些星星有的亮,有的暗,有的聚在一起,有的孤零零地闪烁着。

我试图去寻找熟悉的星座,像猎户座、大熊座,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全。

就在我有些沮丧的时候,一颗流星突然划过天际,那一瞬间,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兴奋得差点叫出声来。

那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在夜空中留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呆呆地望着流星消失的方向,心里默默地许了一个愿。

再回过头来看《望星空》,我能感觉到郭小川对于人生的那种思考和感慨。

他在诗中提到“人生虽是暂短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为了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日子。

那时候,我想要学会骑自行车,可总是掌握不好平衡,摔了好几次。

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就是不甘心放弃。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推着自行车到小区的空地上练习。

一次次的摔倒,一次次的爬起来,终于,在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之后,我能够稳稳地骑着自行车前行了。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像是为自己的人生穿上了一件小小的“盛装”,虽然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成就感。

结合具体作品简要说明郭小川诗歌中的哲理

结合具体作品简要说明郭小川诗歌中的哲理

郭小川是当代我国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通过对他的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是深刻而丰富的。

本文将结合郭小川的部分诗歌作品,简要说明他诗歌中的哲理。

一、对人生的思考在郭小川的诗歌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对生命的独特见解,让人在读他的诗作时不禁产生共鸣。

1. 在诗作《人生》中,郭小川写道:“天涯若比邻,人生如良辰。

”这句诗歌凝练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宝贵。

尽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相似的情感和思考。

2. 在诗作《岁月》中,郭小川写道:“亘古星空下,岁月无常。

”这句诗歌深刻地诠释了时间的无情和流逝,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两句诗歌彰显了郭小川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宝贵,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二、对自然的感悟郭小川的诗歌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和感悟也是其创作的核心之一。

他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将自然之美融入到诗歌之中,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和景仰。

1. 在诗作《山水》中,郭小川写道:“山卧白云眠,水映红霞氛。

”这句诗歌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2. 在诗作《秋日田园》中,郭小川写道:“金风扫禾黍,白露洒田园。

”这句诗歌准确地捕捉了秋日田园的景象,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体验和感悟。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感悟,郭小川将大自然的美妙呈现在诗歌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他的诗作时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对人情世故的观察除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郭小川的诗歌作品中还融入了对人情世故的观察和反思。

他通过对人情世故的描写,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让人在阅读他的诗作时能够产生共鸣。

1. 在诗作《乡愁》中,郭小川写道:“故园终隔绝,乡愁入梦来。

”这句诗歌流露出对乡愁的思念和眷恋,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和故园,唤起了浓浓的乡愁之情。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

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副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

在当时的时代共名观照下,郭小川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滔滔沸腾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17.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

诗歌的内容是: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了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比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

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

郭小川诗集郭小川代表作三首赏析.doc

郭小川诗集郭小川代表作三首赏析.doc

郭小川诗集郭小川代表作三首赏析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是建国后长篇叙事诗的优秀作品。

1960年代,他又创作了《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青纱帐-甘蔗林》、《祝酒歌》、《西出阳关》等一批作品,形成了自己雄浑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文革期间,他创作的《团泊洼的秋天》、《祝寿》、《秋歌》,怀有隐忧,深沉而悲慨。

郭小川善于将对人生、对事物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这使他的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难能可贵。

在艺术表现上,他创造地继承感物言志的古诗词传统,还就诗的形式进行了不断进行新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被称为新赋体的系列作品气势磅礴,挥洒自如,独具风采。

因为郭小川作品一般篇幅较长,篇幅所限,就选他三首代表作以飨读者。

祝酒歌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朱仙镇交战哟,锤对锤;今儿晚上哟,咱们杯对杯!舒心的酒,千杯不醉;知心的话,万言不赘;今儿晚上啊,咱这是瑞雪丰年祝捷的会!酗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饮酒赞前程的是咱们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辈!财主醉了,因为心黑;衙役醉了,因为受贿;咱们就是醉了,也只因为生活的酒太浓太美!山中的老虎呀,美在背;树上的百灵呀,美在嘴;咱们林区的工人啊,美在内。

斟满酒,高举杯!一杯酒,开心扉;豪情,美酒,自古长相随。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花香呀,沁满咱们的肺。

祖国情呀,春风一般往这儿吹;同志爱呀,河流一般往这儿汇。

党是太阳,咱是向日葵。

广厦亿万间,等这儿的木材做门楣;铁路千百条,等这儿的枕木铺钢轨。

国家的任务是大旗,咱是旗下的突击队。

骏马哟,不用鞭催;好鼓哟,不用重锤;咱们林区工人哟,知道怎样答对!且饮酒,莫停杯!三杯酒,三杯欢喜泪;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

雪片呀,恰似群群仙鹤天外归;松树林呀,犹如寿星老儿来赴会。

老寿星啊,白须、白发、白眼眉。

草原上的骏马哟,最快的是乌骓;深山里的好汉哟,最勇的是李逵;天上地下的英雄啊,最风流的是咱们这一辈!目标远,大步追。

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和《向困难进军》诗歌原文及评析

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和《向困难进军》诗歌原文及评析

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和《向困难进军》诗歌原文及评析《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布满浓阴,那随风摆动的长叶啊,也一样地鸣奏嘹亮的琴音;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脉脉情深,那载着阳光的露珠啊,也一样地照亮大地的清晨。

肃杀的秋天毕竟过去了,繁华的夏日已经来临,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时光象泉水一般涌啊,生活象海浪一般推进,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的芳芬!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发现:住在青纱帐里,高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判断:无论上海或北京,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捋着白须、游遍江南;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杆粗粒圆;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只要青纱帐不到,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代实现。

可记得?在分别时,我们定过这样的方案:将来,哪里有严重的困难,我们就在哪里见面;可记得?在胜利时,我们发过这样的誓言:往后,生活不管甜苦,永远也不忘记昨天和明天。

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我们有的当了厂长、学者,有的作了编辑、将军,能来甘蔗林里聚会吗?--不能又有什么要紧!我知道,你们有能力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你们有的当了工人、教授,有的作了书记、农民,能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我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赏读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赏读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赏读作者:张强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9期内容摘要: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一诗,抒发了作者作为一名革命战士的真实情感,表达了一位战士的满腔义愤、乐观期许,同时也展现出一位诗人的非凡气度、铮铮铁骨。

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该诗作一番赏析。

关键词: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秋景1975年9月,郭小川在天津附近静海县的团泊洼“五·七”干校接受隔离审查期间,突然听到了毛主席关于电影《创业》的批示,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以昂扬振奋的姿态挥笔写下了《团泊洼的秋天》[1]一诗,诗中抒发了他作为一名革命战士的真实情感。

这恰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在《〈郭小川诗选〉一九八五年版序言》中所说,郭小川“是一个兼有革命战士和革命诗人两种气质,而且把它们融合得如此紧密的真诚坦荡的人”。

②值得提及的是,今年是郭小川写下这首诗的第35个年头,在这个特殊的的年份里,重读他生前所作的政治抒情诗《团泊洼的秋天》更多了一重纪念意义。

下面让我们在赏读中,一起走进那段逝去的岁月,并缅怀这位优秀的战士和诗人。

《团泊洼的秋天》前五节一扫古人常有的悲秋之情,以细腻感人的笔触描摹出秋天团泊洼的美丽风景线,洋溢着一种乐观的基调。

柔韧似梳的秋风,亮比汗珠的秋光,队如“红领巾”的高粱,眺望天涯的向日葵,交织成一幅浸满秋色的图画,静谧而安详;快熟的庄稼享受着垂柳的爱抚,偷开的野花被芦苇细心护卫着,亲切而动情,一股关爱的暖流袭上心头。

蝉唱、雀啼、蛙鸣、河吼,都消歇了;大雁将行,野鸭浮动,秋凉初至,暑热犹在:一片秋景在诗中荡漾开来。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两个新奇的比喻将秋天阔远的气象与这气象笼罩下的静静的团泊洼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将只可感受的风具象化为“一把柔韧的梳子”,将只能目见的光动态化为挥洒着的“发亮的汗珠”。

风、光之巨与“梳子”、“汗珠”之微形成强烈反差,而以两者感觉上的相似之点连缀成句,凸现出诗人的匠心独运。

谈郭小川诗的主题涵盖

谈郭小川诗的主题涵盖

谈郭小川诗的主题涵盖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令人陶醉,传奇、小说的故事情节让人感怀,郭小川诗的激情、格调令人振奋。

郭小川的诗是战斗激情的产物,是热情昂扬的颂歌。

读郭小川的诗,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的强音,感受诗人对党对事业的强烈感情。

人们热爱这位诗人,是因为他有动人的战士性格,坦率、真诚、热烈的胸怀,他的诗真实地展示了他的胸襟。

不论是直抒胸臆,还是感物咏志,都揭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抒发了开阔热烈的思想感情,当代大学校园多么需要这种激情和格调啊!一、郭小川的诗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文学创作离不开背景,郭小川诗的创作背景离不开他所生活的年代。

建国初期,国家遇到的困难很多,这时的文学作品应当是催征的号角,进军的鼓点,以此激励中国人民冲破阻力,战胜困难,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郭小川的诗当时正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例如,《向困难进军》:“骏马在平地上如飞地奔走,有时却不敢越过湍急的河流;大雁在春天唱豪迈的进行曲,一到严厉的冬天歌声里就充满着哀愁;公民们!你们在祖国的热烘烘的胸脯上长大,会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不会的,我信任你们甚至超过我自己,不过我要问一问你们做好了准备没有?”诗人用对比手法,自然地引出公民们应该昂起头去迎接困难,不做不敢越过湍流的骏马,不做冬天哀愁的大雁。

这首诗,今天读起来教育意义更加深远。

当代大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在暖巢中生活,经不住一点风吹雨打,遇到困难往往一蹶不振。

他们不正需要这样的激励吗?高等院校应当利用郭小川的诗鼓舞大学生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向困难进军”。

郭小川的许多激情豪迈的诗句是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号角,如《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

”《大风雪歌》:“风如马,任我跨;云如雪,随我踏;哪有艰险,哪儿就是家。

”多么激情豪迈的诗句,多么宽广的胸怀。

当代大学生缺乏的正是这种激情和豪迈,这种坦诚和宽广。

从郭小川看中国新诗的探索和发展

从郭小川看中国新诗的探索和发展

从郭小川看中国新诗的探索和发展新诗的发展史,始终贯穿着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

如何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如何使新的艺术形式在表现火热现实生活中发挥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郭小川为我们走出了一条值得关注的探索道路。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全国曾进行一场旨在发展新诗的艺术形式大讨论。

然而在大量创作活动中,人们却把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指导思想,衍变为仅在当时的大跃进民歌和学习领袖诗词基础上发展新诗。

在那样的时代氛围中,郭小川新格律体诗的出现,无疑是一道耀眼的闪电。

它不仅证明了新格律诗体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雄辩地证明:较之_由体,新格律体非但毫不逊色,而且亦不像某些批评者所云:“束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提倡和实践新格律体诗的写作,非但不是什么形式主义或唯美主义,而它却恰恰标志着新诗在努力向诗的内核做一种逼近,一种烛幽探微,一种对诗创作内在艺术规律的发掘和探求。

尚须说明的是,当时人们似乎已公认只有民歌体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郭小川体通过期刊和电台等传媒刊布后,它便风起云涌激荡在各种群众的朗诵会上,深得广大读者和听众的喜爱。

这昭示人们:新格律体不仅同样能产生优秀诗作,乃至杰作,只耍能纯熟地加以运用,格律不但不是什么“束缚力”,反而能推动诗思的运行,并帮助诗人迅速完成自己作品的艺术构思。

同时,它还昭示出:杰出的诗人,其作品必然具有多样题材、体裁、手法及风格。

而能够称之为诗歌繁荣发展的时期,则必须是不同流派与不同风格的优秀诗人辈出而且能够并存的;他们的作品异彩纷呈,而气象万千。

郭小川体的出现,不仅使新格律体重新焕发青春,而且它鲜明地昭示出:只有在学习民歌和古典诗歌,学习外国诗歌和新诗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来发展新诗,才是真正正确的道路。

从宏观上说,这些方面,哪一个方面不能有所偏废。

因此,郭小川体的产生和成熟,在当时的诗坛,无疑是异军突起,因而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郭小川的诗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乃至逐步扩大到国外去。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

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副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

在当时的时代共名观照下,郭小川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滔滔沸腾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17.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

诗歌的内容是: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了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求之间的矛盾。

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小川诗研读一、作家自述我所向往的文学,是斗争的文学……但是,我越来越懂得,仅仅有了这个出发点还是远远地不足,文学毕竟是文学,这里需要很多很多新颖而独特的东酉,它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海洋,但它应当是从海洋中提炼出来的不同凡响的、光灿灿的晶体。

摘自《月下集·权当序言》,《月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有思想,也不是诗。

当然,我们的“情”是无产阶级之情,是人民之情。

既然是“情”,就必须是从心的深处发出的,无法伪装,伪装的都没有真情实感。

……我以为,音乐性是诗的形式的主要特征。

在语言艺术中,诗的音乐性应当是最强的。

……音乐性不仅限于押韵。

也许可以说,更重要的是“旋律”。

摘自《谈诗》,《诗刊》1977年第12期。

二、重要评价观点可以说,郭小川写诗的时候不纯粹是以诗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同时也是以政论家的眼光来看世界的。

正因为如此,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反映到诗里就常常有一些含有精辟哲理的诗句像火花闪耀着光辉。

他在50年代写的名满全国的组诗《致青年公民》以至“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昆仑行》中的一些诗,立意构思都充满了哲理,给人以很大启迪。

然而,郭小川的诗又不是一般的哲理诗,不像一般哲人所发的警句,而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有血有肉有情有趣的诗句。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早期有些诗形象性显得不足,有时给人以较空较泛的感觉;作者较多注意语言的形象化,而对总体形象的鲜明性和完整性注意不够。

后来他逐渐注意到了这点,尽量避免在诗中发议论,而是努力把诗写得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更有形象性。

如他最后写的《秋歌》二首(《团泊洼的秋天》、《秋歌》),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政治抒情诗,但诗中所写秋天的气氛、景物都极具具体形象,在此基础上表现诗人的战士豪情也极为生动感人,这就和一般的政治批判完全区分了开来。

它们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内容上、精神上,也就是由里到外、由表及里(骨子里)都是诗的。

摘自张恩和:《郭小川评传·结语》,《郭小川评传》,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在一九五五年以前,他的诗,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显著的尝试和摸索的痕迹;在思想内容上,那种天真无邪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那种时时有着机智闪光的豪言壮语,常常盖过了诗人对于现实斗争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体验;而在艺术形式上,也时常反映出某种不成熟的标记:借鉴多于独创。

这种情况,从他写出了象《向困难进军》、《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这样一些在广大青年读者中得到热烈反映的作品以后,就有了一个显著的改变。

我们不妨说,以这个时期的一些成功的作品为标志,诗人从思想、生活到技巧的探索和实践,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摘自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代序)》,《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正是在举国欢腾的日子,劳动人民热烈庆祝我们革命事业的光辉成就,……而郭小川同志却写出了这样极端荒谬的诗句;这是政治性的错误,令人不能容忍的。

……不错,《望星空》的后两章正是力图扭转这种极端错误、极端虚无主义的思想。

可是,你既然在前面两章着力渲染了所谓“千堆火,万盏灯,不如一颗小小星光亮。

千条路,万座桥,不如银河一节长”的观点,紧接着,你来歌颂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长安街的灯光和桥梁,这如何能够扭转“浮生若梦”的印象呢?……所以,这首诗里的主导的东西,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东西;它腐蚀了诗人自己的头脑,又在读者中间散发了腐蚀性的影响。

摘自华夫:《评郭小川的〈望星空〉》,《文艺报》1959年第23期。

《望星空》宣扬了“人生渺小、宇宙永恒”的意思,这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

……诗人的世界观完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脱离了斗争,于是既非崇高的理想主义,也非彻底的、积极的现实主义,因此唱出了一片悲观、低沉、泄气的调子。

……这和我们大跃进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向地球宣战、征服宇宙的战斗的乐观主义,是多么相悖呵!摘自萧三:《谈〈望星空〉》,《人民文学》1960年第1期。

兴起于此而意归于彼,这是《望星空》一个显著的艺术特色。

从这种一抑一扬,欲抑先扬的描写中,我们和诗人共同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感受了思想的波浪起伏,从一个直觉的、缥渺的境界,升华到一个充满理想的憧憬和光明的追求的境界。

摘自马立诚:《重评〈望星空〉》,《星星》1980年第5期。

这首诗并非没有缺憾,主要是前半部作为烘托的份量略嫌重了一些,但这仅属艺术布局上的不足。

然而,《望星空》的殊绩,正在于建立了作为战斗者的“我”,面对浩瀚时空所生发的关于人生、关于宇宙的思绪范型,且以充分的独标真愫的方式展开抒情。

“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闪光”,这是对人类生命的共感现象的诗的揭橥;当诗人从幻想回到人间,他由衷地体察并十倍地歌颂人生的壮丽,认定那无限的宇宙“由于人的生存,而有了无穷的希望”,从而将读者的心灵引入器宇轩昂的崇高境界。

诗人对时空的自我意识,诗人的追求欲和向上心,有着超俗的强烈和自觉。

摘自杨匡汉:《方位的设立》,《文艺报》1985年8月3日。

《望星空》是一个整体,然而是一个处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被扭曲了的整体。

……面对着当时的理想与实践相对峙的巨大峡谷,面对着当时的这一部分现实与那一部分现实相分裂的巨大断层,他在那儿大声疾呼:离我们面前不远,就有一条康庄大道!……他决心要用他的诗去批驳悲观的和无所作为的观点,他用诗争辩着:我们的世界应该是美好的,比星空更美好,如果眼前还不够美好,将来也一定会变得美好。

我以为,这才是被某些批评家撕成了碎片的《望星空》的主题。

摘自公刘:《理当为〈望星空〉恢复名誉》,《安徽文学》1979年第9期。

(《望星空》)折射了当时相当深刻的社会心理内容。

在大的失误和挫折面前,人(革命者)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索、把握和追求,达到了当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

……《望星空》的批判者们无法理解,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未必就是颓废、悲观、虚无。

恰恰相反,有时深藏的正是对人生的执着和强烈求索,以及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摘自黄子平:《郭小川诗歌中的时空意识》,《文学评论丛刊》第25辑,第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作为诗人,郭小川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对他所亲历的现实生活以及特定的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和同时代的诗人相比,还在于他具有更大的超越性。

在那个思想和艺术都推行标准化的特殊时代,郭小川保持了诗人最可贵的独立精神。

在统一的意志和理念受到推崇的年代里,进行独立的思考并通过独特的艺术予以表达的创造性劳动,其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郭小川在那个年代里,堪称是一位艰难坚持的强者。

摘自谢冕:《郭小川的意义》,《文论报》2000年4月1日。

郭小川是一位独特的诗人。

……这一独特性不只是说郭小川以自己的天才创造了他的诗歌时代,比同时代的诗人显示了他更杰出的艺术才能,同时也包含了有过辉煌阅历的天才诗人内心曾产生过的精神痛苦和试图偏离中心、实现突围的欲望和努力。

这一点作为郭小川的独特性恰恰是那一时代许多诗人所不具备的。

……郭小川作为诗人的一生经历了沉重的思想矛盾和情感矛盾,在他艺术最敏感的年代曾有过短暂的“突围”意识,但由于郭小川个人的思想、艺术背景以及时代的原因,他最终未能摆脱这二重重负,他渴望的“新颖而独特的东西”最终仍然不属于他。

摘自孟繁华:《“突围”欲望与重返起点——郭小川创作道路再评价》,《人文杂志》1996年第5 期。

三、作品简析《闪耀吧,青春的火光》写于1956年,是组诗《致青年公民》(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把家乡建设成天堂》、《在社会主义高潮中》、《人民万岁》、《让生活更美好吧》、《闪耀吧,青春的火光》)中的一首。

这首诗以与青年读者当时的心理、情绪合拍的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以马雅可夫斯基式的论辩性、鼓动性,以磅礴的气势、饱满的激情、睿智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成为鼓舞青年投入火热斗争的号角和战鼓。

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以及反映生活的独特角度、独特方式、独特的抒情个性、语言形式,融合成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是热血和激情铸成的利剑,给人以战斗人生的美,真诚热烈的美,博大精深的美。

诗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

“我们讨厌/那种看风转舵的船手,他心中没有方向盘/只懂得/跟在人家的屁股后,/不,我们宁愿做个萤火虫/永远永远/朝着光明的去处走,/即使在前进的途中/焚身葬骨/也唱着高歌不回头”,这光灿灿的诗句,恰好成了诗人光辉一生的写照。

《望星空》完成于1959年,时值人民大会堂落成、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

就时代背景而言,这一诗篇的写作与当时“颂歌式”政治抒情、与表面上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气氛不无关系。

但在更深层面上,又隐隐透露着诗人对5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某种忧虑和思考。

全诗共4章,前两章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

“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这种忧郁与痛苦,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大跃进”所造成的严峻后果的背景,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

诗篇的后两章由对时空的浩叹转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歌颂。

诗人着力渲染人民大会堂的灯火,用辉煌的灯火映照使“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寓意“人定胜天”的时代精神,以“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瞭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等诗行,表达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信念。

这一诗篇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前两章的忧患、痛苦与浩叹仅仅是后两章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表现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

这种手法的写作在强调思想鲜明、表现通俗的文艺时代风尚中可说是别具一格,也可以说是特别“出格”。

而就思想取向而言,这一作品与建国以来流行的“颂歌式”的政治抒情也无两样,但诗人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入手思考社会与人生、现实与历史诸问题,透露独特而复杂的自我情感,这与当时流行的高度统一的政治抒情方式,与强调“大我”的时代“大合唱”也有所不同。

所以,《望星空》发表之后很快受到诘难也是历史的必然。

而作为独特的文本,这一诗篇留下的则是具有战士与诗人双重性格的郭小川在政治理想与艺术追求、时代精神与个人体验之间的两难选择的历史印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