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焊缝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母材厚度在6mm〜200mm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全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2 引用标准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 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 部分:通用要求》GB/T11259-2008《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JB/T9214-2010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1-1999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 《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 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3.1试验项目:-可编辑修改-风力发电机塔筒,塔架焊缝6mm-200mm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质量要求3.2.1检验等级的分级焊缝质量分级:评定指标根据由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所在区域I区、U区、川区)、单个缺陷指示长度、多个缺陷指示长度L';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I、U、川三个级,I级最高3.2.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如下表所示:i 1;当呻建艮度木绘w(1经j範Bu肾.“I谖比出抓昇JS的寿化鶴陽计桓uft许值小于点址豹危许的单仕16林趣科.哦允许的单亍議M示転戏怦为缺陷耀it氏度贮忤值" 注h 期门4 住的疇童方袪.i*t TWKrtl«A * usmi *3.2.3 探伤比例探伤比例按GB/T 19072-2003技术规范要求执行3.2.4 检验区域的选择3.2.4.1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出检验区段编号3.242 检验区由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焊接接头检测区厚度表征。

3.243 焊接接头检测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加上焊缝熔合线两侧各确10mm定。

V型坡口对接接头检测区示意图如下:洼丄。

矗录烬播接头榕欄饥宽喪*324.4对接接头检测区厚度应为工件厚度加上焊缝余高324.5超声波检测应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超声检测适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标准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三、一般要求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

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大于5%。

③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的规定。

③连续工作4h以上时;④工作结束时。

2、检测结束前仪器与探头系统的复核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

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每次扫描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

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不应少与3点。

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3、校准、复核的有关注意事项校准、复核和对仪器进行线性检测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

七、探伤方法1、探测方向一般在探测面上两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并尽量扫查到工件的整个体积阀门钢锻件的探测方向如下图是所示2、工件材质衰减系数的确定在工件无缺陷完好区域选择三处探测面与底面平行且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调节仪器使第一次底面回波幅度(B1)为满刻度的50%,记录此时衰减器读数;再调节衰减器,使第二次底面回波幅度(B2)为满刻度的50%,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即为(B1-B2)的dB的差值。

①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T dBBBa26 )21(--=式中:a表示衰减系数,dB/m;B1-B2表示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dB;T表示工件的探测声程,m。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姓名:身份证号码:报考级别:
报考门类:
一、适用范围及采用标准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2.检测标准和检测等级
GB/Tll345-2013《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B级检测。

3.验收标准和验收等级
GB/T29712-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2级验收。

二、检测人员资质要求
检验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
三、工件参数、探伤面、探伤区及探伤方法(附示意图)
四、探伤系统及性能要求
1.探伤仪型号及性能要求
US-88型数字探伤仪。

探伤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2.探头规格及性能要求
2.5P13×20
3.试块
CSK-IA试块,RB-1试块
4.耦合剂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

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

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

五、检测准备
1、探伤面准备
2、时基线调节
3、仪器探头主要参数测量及输入
4、灵敏度调节或距离波幅曲线制作
5、工件参数输入(如厚度)
6、传输补偿与衰减系数测量(示意图)
六、检测
1.扫查
2.缺陷定位定量与评级
七、仪器系统复核
八、记录与报告
编制:审核:批准:。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1.仪器连接,开机1.1连接探头,探头线。

1.2按住“电源”键一秒种后,仪器显示有关仪器的信息。

此时按超声探伤即进入探伤画面。

如下图:2.调校仪器2.1按探伤调节对应的箭头。

选择通道选择,再选择“通道号”,输入想保存的某个通道号;选择“打开通道”2.2按探伤调节对应的箭头,选择探头参数,根据探头型号依次将探头类型、晶片尺寸、探头频率、探头K值设置正确(如下图),设置完成后按“返回”键。

2.3选择声速设定,检查当前声速是否正确,按“调节声速”键,可输入正确的声速值,斜探头的声速设置为3240。

设置完成后按“返回”键。

2.4选择零点偏移,选择“零点调节”,通过手动调节将标准试块的R100的最高反射波对准到仪器屏幕的100刻度值。

如偏移通过键盘上面得“+”“-”号调节。

设置完成后按“返回”键。

探头在试块上的位置屏幕显示波形2.5选择测试K值,依次将当前声速、标称K值、孔中心距、反射直径设置正确;进入“K值测试”后,即为仪器自动测试,请按照仪器提示操作。

K值大于等于2时将探头放在试块上端面找最高波;K值小于2时将试块翻转过来(使用试块的下端面)找最高波。

探头在试块上的位置屏幕显示波形3.制作DAC曲线3.1返回到主菜单(最上一级菜单)后,按“曲线”:选择DAC曲线,依次将DAC补偿、判废偏移、定量偏移、测长偏移按照探伤标准设置正确;3.2进入“开始制作”后,按照仪器提示操作,首先输入最浅点(第一点)的孔的深度后,按“回车”键,仪器将该点深度的最高波自动降至80%,请注意波形下降的过程中稳住探头,波形稳定后再前后小幅度移动探头,寻找是否还有更高的波形,确认最高波后,按“回车”键,即形成了DAC 曲线的第一个连接点;探头在试块上的位置屏幕显示波形3.3继续按照仪器提示,再分别输入某一个孔的深度,按“回车”键,再前后小幅度移动探头,寻找是否还有更高的波形,并确认最高波后,按“回车”键,即形成了DAC曲线的后面的连接点;仪器显示波形3.4 当所选择的所有DAC曲线点全部完成后,按“返回”键即完成了DAC曲线的制作并自动退出。

焊缝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母材厚度在6mm~200mm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全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2 引用标准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1259-2008 《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JB/T9214-201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 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3.1 试验项目:风力发电机塔筒,塔架焊缝6mm-200mm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 质量要求3.2.1 检验等级的分级焊缝质量分级:评定指标根据由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所在区域Ⅰ区、Ⅱ区、Ⅲ区)、单个缺陷指示长度、多个缺陷指示长度L´;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Ⅰ、Ⅱ、Ⅲ三个级,I级最高。

3.2.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如下表所示:3.2.3 探伤比例探伤比例按GB/T 19072-2003技术规范要求执行3.2.4 检验区域的选择3.2.4.1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出检验区段编号。

3.2.4.2 检验区由焊接接头检测区宽度焊接接头检测区厚度表征。

3.2.4.3 焊接接头检测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加上焊缝熔合线两侧各10mm确定。

V型坡口对接接头检测区示意图如下:3.2.4.4 对接接头检测区厚度应为工件厚度加上焊缝余高3.2.4.5超声波检测应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若增加检测探头的数量或者增加检测面(侧)还不能完全覆盖,应增加辅助检测,包括其他无损检测方法。

3.2.5 焊接接头检测面的准备3.2.5.1 探头移动区宽度a、探头移动区域宽度应能满足检测到整个区域。

如图所示b、采用一次反射法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等于1.25P:“ P=2KT ”或“ 2Ttanβ ”,式中: P---跨距,mm; T---母材厚度,mm;K---探头K值;β---探头折射角(°)c、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应大于0.75P。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总则1。

1。

适用范围:适用于夏港电厂#5机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三通更换后的焊缝检测。

1.2编制依据: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0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

7—20104.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TSG Z6002—20105。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

1-20027。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8。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DL/T821-20021.3人员要求:检测人员都持有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二级以上资格证书.1.4检验比例:100%2.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2.1仪器要求:2。

1。

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及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为2.5MHz。

2。

1。

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头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2。

2探头要求选择探头时探头的主声束不应有偏斜或双峰,且入射角β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偏差范围内。

斜探头折射角的选择以直射波声束中心线至少能扫查焊接接头厚度的2/5为原则。

探测根部缺陷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60左右的探头。

3. 探伤准备3.1现场勘察超声波探伤人员应该掌握焊接第一手的资料,对所检焊口的材质、焊接工艺主要是焊口坡口型式情况要清楚。

焊接接头两侧的母材,探伤前应测量焊缝两侧的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各测量一点.3.2仪器校准每班探伤前应对仪器校准一次,应校准探头的前沿、K值,距离波幅曲线应至少校准两点。

3.3焊口打磨受检焊口两侧应打磨光滑,不应存在影响探头移动的东西,打磨宽度应大于1。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

附件3超声波探伤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结构产品无损检测作业,检测钢结构焊缝的缺陷,并确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评定的一般方法及检测结果的等级评定。

2.作业准备2.1仪器准备目前在焊接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普遍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仪应配备80dB以上连续可调的衰减或增益控制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内,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2.2探头准备探头频率一般在2~5MHz,一般选用2~2.5MHz公称频率探头。

特殊情况下可选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检验频率,但必须保证系统灵敏度要求。

2.3探伤区及探伤面准备在探伤前必须准备好要探伤区的探伤面,检测表面应平整光滑。

探头移动区应清理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阻碍声藕合的杂物,检测面一般应进行清理打磨,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其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6.3μm。

2.4耦合剂准备选用焊缝超声波探伤常用耦合剂有机油、甘油、CMC(化学纤维素)浆糊、润滑脂和水等。

一般工程施工常用的为机油、浆糊两类耦合剂。

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透声性能。

2.5扫描速度调整扫描速度调节由三种方法:①声程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声程读数,常用CSK-IA试块、半圆试块来调整;②水平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 或CSK-ⅢA试块来调整;③深度比例法:将荧光上时基扫描线长度调整成水平距离读数,常用CSK-IA试块来调整。

在焊缝探伤中,角度探伤可用声程定位。

但现在焊缝探伤中普遍选用K值探头,板厚小于20mm宜用水平比例法,板厚大于20mm时宜用深度比例法。

2.6距离-波幅曲线(DAC)的绘制2.6.1对于管节点,采用在CSK-ICj试块上实测的直径3mm的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和曲面复测灵敏度修正数据,对于板节点,则采用在CSK-IDj型试块实测的直径3mm横孔反射波幅数据及表面补偿数据。

焊缝超声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1.总则:1.1目的:为了适应市场和客户要求,控制厂内管道和集箱等大径管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厂生产的直径大于168mm壁厚大于等于20mm焊缝的超声波检验工作过程。

2.编制依据:2.1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2.2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3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4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检察规程》2.5 JB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3 检验人员:探伤人员必须通过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及GB9445进行的考核鉴定。

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探伤时,必须有一名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

4仪器、探头、试块4.1.1 仪器和探头使用仪器为汕头超声波仪器厂生产的CTS-22和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s600aa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应满足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通用技术条件》b晶片有效面积一般不超过50mm2,一边长不应大于25mm;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0,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双峰。

c超声波探伤仪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d仪器和探组合始脉冲宽度:对于5MHz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0mm。

对于 2.5MHz探头,其占宽不得大于15mm。

4.1.2试块a 试块应采用与被检工件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制作。

b 试块制作应符合ZBY232和JB4126的要求。

C 现场检验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等效试块。

5检验覆盖率检验时,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

6耦合剂耦合剂要求:应采用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透声性好,润滑能力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的耦合剂。

7探测面的要求a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10月08日发布2015年10月20实施日XXXXXXXXXXXXXX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壁厚40--200mm、标称直径32mm以上对接焊缝和锻件的手工超声波探伤,其它部件的超声波探伤可参照执行。

2编制依据DL540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验篇)GB11345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超声波探伤的技术要点3.1从事超声波探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有电力工业部无损检测考委会或劳动部无损检测考委会颁发的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人员。

探伤人员应熟悉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特点、并能熟练操作仪器。

3.2超声波探伤可选用CTS--22型和其它类型脉冲式超声波探伤仪,其仪器的性能和探头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3.3工件的形状结构应满足超声波探伤的要求,探伤面应无氧化皮,飞溅,并露出金属光泽。

3.4耦合剂可选用无腐蚀对人体无害的机油、浆糊、甘油等。

3.5AVG曲线的制作及耦合补偿的测定。

3.5.1仪器仪探头的性能、探头前沿、K值测定可在CAK--IB试块上进行,前沿、K值至少取三次的平均值。

3.5.2补偿测定根据DL/T5048规定。

3.5.3AVG曲线或面板曲线,依据DL/T5048规定在相关试块上进行。

3.5.4实际探伤前应用便携式试块对曲线校准。

4检验程序4.1检验流程图:焊缝探伤的一般规程工作准备↓表面检查、委托检验↓接受委托指定检验人员↓了解焊接情况↓选定探伤方法、仪器、探头、试块↓调节仪器↓制作距离波幅校正曲线↓粗探伤↓标示缺陷位置↓精探伤↓评定缺陷↓校验↓验收记录←------↓-----→不合格→标记→返修→报告↓审核存档4.2工作准备:4.2.1被检测件的表面要求:4.2.1.1超声波探伤一般选择焊缝两侧进行检验,当一侧为弯头、大小头、三通等只能进行单侧探伤时,可选择一侧作检测面。

4.2.1.2检测面应清除飞溅物、铁屑、油污、焊瘤,以及其它外部杂质。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有限责任公司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编号:HHR/ZD-02编制:现场检测室审批:年月日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的检测。

2、依据标准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3.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2 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进行相应级别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3 从事焊缝探伤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技术,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3.4 焊缝超声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的规定经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应考试组织颁发的等级资格证书,从事相对考核项目的检验工作。

注:一般焊接检验专业考核项目分为板对接焊缝;管件对接焊缝;管座角焊缝;节点焊缝等四种。

3.5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

3.6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测人员承担。

3.7 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4、检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基本要求4.1 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1 收集被检测钢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是否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 进一步明确委托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4.2 检测项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工艺作业指导书1有限公司目录1、目的2、应用范围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6、探伤工艺7、缺陷的评定8、小径管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1、目的保证工业锅炉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准确性,保证工业锅炉能够正常运行。

2、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油田工业锅炉安装的管-管、管-板对接焊缝。

3、对探伤人员的要求3.1凡从事超声波探伤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3.2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高、中、初级。

取得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操作人员应具有UT—I级以上资格证书,审核人员应具有UT--II级以上的资格证书。

4、对超声波探伤表面的要求4.1焊接接头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须经检查合格。

4.2焊接接头两侧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表面应打磨平滑。

4.3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发《无损探伤委托书》5、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5.1仪器:5.1.1探伤仪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符合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及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规定的相应条款,其工作频率为1~5MHz。

5.1.2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焊件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敏度余量不小于6dB。

5.2探头:5.2.1探头性能必须按ZBY《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5.2.2对斜探头声束水平偏离角的要求:将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就在90°±2°。

5.2.3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

5.2.4探头在的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0.5MHz。

5.3试块5.3.1标准试块:采用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所规定。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五篇范文]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五篇范文]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五篇范文]第一篇: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目录1.范围2.引用标准3.检验人员的职责与要求4.检验设备校准与复核 6.检测工艺 7.检验程序 8.标识与报告 9.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10.环境保护措施超声波作业指导书新公司金属室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超声波探伤的一般程序,及探伤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以及环境保护,以规范超声波探伤的检验工作。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进行的无损探伤。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焊缝的超声检测。

2.•引用标准劳部锅[1993]441号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GB11345-89 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

GB11259-89 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GB/T15830-95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 GB/T 5777-96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11343-89 接触式超声斜射探伤方法 GB/T2970-91 中厚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 GB6402-91 钢锻材超声纵波探伤方法 GB7734-87 复合钢板超声波探伤方法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T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JB/T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JB/T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4009-1999 接触式超声纵波直射探伤方法JB/T 8467-96 锻钢件超声波探伤方法DL/T542-94 钢熔化焊T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T5048-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标题: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50mm和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缝。

2职责2.1焊接检验人员负责对焊接作业进行全过程的检查和控制,根据设计文件以及工艺文件要求确定焊缝检测部位、填报无损检测委托单以及填报、签发焊缝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单。

2.2无损检测人员负责根据相关规程或相关技术文件规定的探伤方法及探伤标准对受检部位进行无损检测,超声波Ⅱ级检测人员负责填报、签发检测报告。

3 引用标准JGJ81-2002 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T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 质量要求质量评定标准及相关质量等级应遵循设计文件及有关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

4.1 GB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对焊接接头质量分级规定见表1。

表1 缺陷的等级评定5 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焊缝检测工艺方法 5.1 典型过程产品及原材料超声波检测示意图检测区检测面位置2位置1图1 检测和探头移动区 图2锯齿形扫查翼板(炉胆或筒体)腹板(管板)位置4位置2位置4位置2位置1位置3位置1图3 焊接(轧制)T 型钢超声波检测示意图图4 板材接料超声波检测示意图位置1图5 不同板厚或肢厚的板材或型材接料超声波检测示意图图6 超声波探头选择及检测前焊缝两侧清理示意图5.2超声波检测工艺5.2.1超声波检测工艺了解焊接工艺及质量要求-----确定检验部位及检验比例-----确定检测技术等级及质量等级-----选着检测灵敏度-----选择标准试块或参考试块-----了解检测构件结构及焊缝尺寸-----确定扫差方式及检测面-----选择探头----编制超声波检测工艺卡----焊缝外观及尺寸检验----填制焊缝质量检验评定报告单----检测面准备-----填写焊缝无损检测委托单-----焊缝超声波检验-----填写无损检测原始记录---焊缝质量评定-----出具焊缝超声波报告5.2.2试块及探头的选择根据母材厚度、实际焊缝宽度选择对比/标准试块以及超声波探头(类别、晶片面积、频率、K值、前沿值)5.2.3探测方式以及扫查面的准备环绕转角左右前后根据母材厚度、检测级别(采用B 级检测)以及焊缝处构件结构按表3选择探测方式以及探头移动区宽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更好地在施工过程中对焊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指导现场施工,特编制本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工作程序适用于本厂产品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验工作过程。

3编制依据2.1天津电建金属室《金属试验室质量管理手册》;2.2 JB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2.3 SDL67-83《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4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及条件4.1人员资格检验人员必须取得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探伤时,必须有一名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

4.2仪器设备要求4.2.1超声波探伤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满足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通用技术条件》;4.2.2 仪器和斜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所探测工件的最大声程处,有效探伤灵度余量应不低于10dB;4.2.3斜探头主声束不应有明显的双峰;4.2.4仪器的调节应在CSK-ⅠA试块上进行;4.2.5探伤频率采用2.5MHZ。

4.3工艺要求和探伤准备4.3.1超声波探伤前应了解下列有关资料:①被检件的名称、规范、材质及性能;②焊缝的坡口形式、对口间隙及焊缝中心位置;③焊接工艺及热处理规范。

4.3.2对探测面的要求①探头移动范围的飞溅、锈蚀、油污、氧化皮等必须清除干净,表面应打磨平滑;②打磨宽度的确定A.当采用一、二次波探伤,P=2TK+50(mm);B.当采用一次波探伤但仍需增大探头K值时:P=TK+50(mm);C.如需检测焊缝横向缺陷,应磨平焊缝加强高后,进行探伤。

4.3.3仪器的调节①探头入射点及前沿的测定,在CSK-ⅠA上进行;②扫描速度的调节,可在CSK-Ⅲ试块上进行;③距离-波幅曲线的制作:a.距离-波幅曲线以所用仪器和探头在CSK-Ⅲ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b.距离-波幅曲线以所用仪器和探头在CSK-Ⅲ试块上进行校验,校验不少于两点。

5探伤5.1操作流程图见附录;5.2一般要求从焊缝两侧扫查,因条件限制只能单侧扫查时,应采用几种不同K值探头;5.3扫查时,探头每次移动距离不得大于探头晶片直径,在保持探头移动方向和焊缝中心垂直的同时,应作10°---15°旋转扫查;5.4为了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大小或区分反射信号和伪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扫查;5.5现场探伤时,应携带便携试块,以便随时对扫描速度或探伤灵敏度进行校验;5.6缺陷的定量及定性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对于须进行指示长度测定的缺陷,当缺陷反射信号只有一个最高点时,用半波高度法测长,当有多个高点时,可用端部半波高度法测长;5.7缺陷的评定按标准及现场记录,对于不合格的焊口,应及时以“试验结果通知单”方式,通知检查员和制造部。

焊缝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

焊缝超声波检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X围为保证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质量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以单斜探头接触法为主进行探伤。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焊接件对接处厚度为8~120mm的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也适用于其他工业类似用途的压力容器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铸钢、奥氏体不锈耐酸钢与允许根部未焊透的单面焊纲制压力容器对焊接缝的超声波探伤。

也不适用于曲面半径小于125mm和内半径与外半径之比小于80%的纵缝探伤。

2 引用标准: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 职责3.1工作项目负责人必须由任助理工程师后工作二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

3.2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作业过程组织、安全、质量工作,审核质量记录,编写检验措施和检验结束后的检验报告。

3.3项目负责人负责检查所做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符合现场实际条件,以与是否能保证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

3.4项目负责人负责向参加项目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工作交底。

3.5工作参加人员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安排,负责质量记录。

3.6项目负责人对作业结果负责。

3.7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资格考试委员会考考试合格取得相应XX方可进行工作。

签发探伤报告者必须持有超声波探伤Ⅱ级或Ⅲ级XX书。

4 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准备工作4.1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声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度余量至少为10dB。

4.2 探伤仪应具有衰减量不少于50dB连续可调的衰减器,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的误差小于士ldB,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土ldB。

4.3 分辩力应能将 CSK- I A型试块上50与44两孔分开,当两孔反射波的波幅相同时,其波峰与波谷的差不小于6dB。

4.4 主声柬偏离:水平方向:将探头放在 CSK-I A型试块上,探测棱角反射,当反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应在90°土2°的X围内。

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焊缝探伤1、检测目的:检测焊缝缺陷,控制钢结构焊缝质量2、依据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钢结构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法》JG/T 2003-2007《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893、检测仪器:仪器 CTS-1002数字超声波探伤仪4、耦合剂: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

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

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5、检测方法:(1)距离一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组成,不同验收级别各线灵敏度见下表,表中DAC 是以上φ2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一波副曲线,即DAC基准线。

评定线以上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的Ⅱ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3)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4)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5)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探伤面上,作锯齿型扫查。

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

在保持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左右移动。

(6)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6、缺陷评定和检验结果:(1)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评为I级。

(2)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3)反射波幅位于I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定为I级。

(4)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5)不合格的缺陷,应于返修,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在探伤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消耗进行补偿。
② 曲面补偿
对于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作,可采用曲率与工件相同或相近(0.9~1.5倍)的参考试块,否则应补偿因曲率不同引起的声能损失。
③ 探伤灵敏度一般不低于工件最大探测距离出的φ2mm平底孔当量。
5、探伤灵敏度的复查
探伤中应检查探伤灵敏度,发现探伤灵敏度有改变时应重新调整。当增益电平降低2dB以上时,应对上一次校准以来所检查的工件进行复探;当增益电平升高2dB以上时,应对所有缺陷进行重新定量。
①衰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表示衰减系数,dB/m;
B1-B2表示两次衰减器读数之差,dB;
T表示工件的探测声程,m。
②工件上三处部位衰减系数的平均值即为该工件的衰减系数。
3、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①纵波直探头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探部位的厚度不大于探头的3倍近场区时,一般选用底波确定探伤灵敏度。由于几何形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者或是探测厚度大于45mm而小于3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试块法确定探伤灵敏度。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每次检测结束前,应对扫描量程进行复核。如果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线读数的10%,则扫描量程应重新调整,并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
每次扫描结束前,应对扫查灵敏度进行复核。一般对距离-波幅曲线的校核不应少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复核以来所有的检测部位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HTFD/QC—02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控制和提高工件的质量,有效地检出工件中的缺陷,并使检验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及钢结构熔化焊焊缝、钢板、锻件、铸钢件、高压无缝钢管、高压螺栓等原材料及零部件。

3引用标准3.1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3.2 JB1152-81《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的对接缝超声波探伤》3.3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4 GB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检验方法》3.5 GB7233-87《铸钢件超声波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3.6 GB6402-91《钢锻材超声波纵波探伤方法》3.7 JB1581-85《汽轮机、发电机转子和主轴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3.8 JB1582-85《汽轮机叶轮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3.9 JB4010-85《汽轮发电机用钢制护环超声波探伤方法》3.10 JB3144-82《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3.11 DL/T820-2002《管道对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3.12 DL/T542-94《钢熔化焊T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3.13ZBJ04001-87《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14 劳部发(1996)276号文《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15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 检测人员4.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

4.2 检测人员除具备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其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

5 设备器材及材料5.1 探伤仪5.1.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1-5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

探伤仪应具备有的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 dB, 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 dB误差在±1 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 dB。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指导书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指导书
2.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的原理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进行检测。当超声波通过焊缝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来识别焊缝中的缺陷。
3. 仪器设备
进行超声波角焊缝探伤需要准备以下仪器设备:
-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仪:用于产生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
- 探头:将超声波引导到被测焊缝上,并接收回波信号。
4.5 缺陷评定: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焊缝的质量和缺陷情况。
5.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 信号干扰:当周围环境存在噪音时,可能会对超声波角焊缝探伤的信号产生干扰。此时可以采取增加探头的发射功率、调整滤波器参数等方法来降低干扰。
5.2 焊缝边界不清晰:在焊缝边界不清晰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探测结果不准确。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超声波角焊缝探伤仪的参数,或者重新调整探头位置来改善焊缝边界的清晰度。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指导书
摘要: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焊缝的质量和缺陷。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超声波角焊缝探伤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指导书,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进行超声波角焊缝探伤工作。
1. 引言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探测焊缝质量和缺陷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目视检测方法,超声波角焊缝探伤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焊接行业。
结论:
超声波角焊缝探伤是一种快速、准确、非接触的焊缝检测方法。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超声波角焊缝探伤的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有效开展超声波角焊缝探伤工作,提升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 计算机:用于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
4. 操作步骤
进行超声波角焊缝探伤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焊缝探伤
1、检测目的:检测焊缝缺陷,控制钢结构焊缝质量
2、依据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法》JG/T 2003-2007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89
3、检测仪器:仪器 CTS-1002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4、耦合剂: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

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

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
5、检测方法:
(1)距离一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组成,不同验收级别各线灵敏度见下表,表中DAC 是以上φ2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一波副曲线,即DAC基准线。

评定线以上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的Ⅱ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
(3)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4)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5)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探伤面上,作锯齿
型扫查。

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

在保持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左右移动。

(6)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6、缺陷评定和检验结果:
(1)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评为I级。

(2)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3)反射波幅位于I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定为I级。

(4)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5)不合格的缺陷,应于返修,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