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参加体液免疫。(分布在淋巴结和脾 脏中)
3、免疫分子: 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称为免疫分子。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抗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等)有很 强的针对性;另一类是补体、溶菌酶等,并非针对 某种病原体,免疫作用没有针对性。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感染: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 系统具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2)加强免疫: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
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 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2)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 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1.水痘 2.风疹 3.幼儿急疹 4.流行性腮腺炎 5.猩红热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传染性肝炎 8.细菌性痢疾
三、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蛔虫病 (二)蛲虫病 (三)钩虫病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 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和稳定。
(一)免役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 分。
1、免疫器官: 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
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来自动物 的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用前须先作皮试。
(2)主要接种的疫苗种类
1982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目前,主要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 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活疫苗等。 主要预防的传染病有:结核、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 儿麻痹、麻疹等。
孩子,让其仰卧,头放低,适当喂些热糖水,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出现轻微 反应的不用特别处理,一般到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
⑧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
2.预防接种的程序
(1)基础免疫: (2)加强免疫:
(1)基础免疫: 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
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 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 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 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 基础,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
(3)传染病发生后,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接 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百度文库环。
3.保护易感者
(1)增强幼儿的体质。 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
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 儿对于传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
自身稳定:指机体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 理平衡;
免疫监视的功能:指机体某些免疫细胞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基因突 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
(二)免疫作用的种类
主要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三)计划免疫
1.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骨髓等。免疫器官可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
胞和巨噬细胞两大类。
淋巴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又叫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 叫B细胞)两类:
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并监视着体内 异常细胞的出现,一旦发现,将它们清除。当然,T细胞一 旦“敌我不分”,把正常组织错当成入侵之敌,这就会引起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①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和避免接种局部感染,在接种头一天要事先
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争取他们的配合。 ②要合理安排幼儿饮食,要吃饱饭不要空腹,不要进食刺激性较强或
易致敏的食物,如含酒精饮料及鱼虾等。 ③家长要为幼儿洗澡,清洁皮肤,并为幼儿穿上易穿脱的衣服。 ④接种时还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教育工作,争取幼儿的配合。 ⑤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注射器要专人专用。 ⑥接种结束可组织幼儿轻微活动,注意避免受热、受凉。 ⑦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做出适当处理,如遇个别幼儿晕针,不要乱动
①自动免疫制剂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 疫苗: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
统称疫苗。 但详细分类,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
苗是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细菌外毒素经过减毒而制成的生 物制品叫类毒素。
②被动免疫制剂有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人体可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但持续时间仅3—4周。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传染病患者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 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与水源传播 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托幼园所的婴幼儿是典型的易感者。
(三)传染病的预防
1.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 (1)早发现病人。 (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3)密切观察接触者。
2.切断传播途径
(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对切断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 途径都是有益的。
(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 播途径,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3)虫媒传播: 流行性乙 型脑炎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 艾滋病 (7)直接接触传播 (8)土壤传播: 如破伤风、如钩虫病
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 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1.流行特点
2.症状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 片刻可自行缓解。
3、免疫分子: 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称为免疫分子。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抗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等)有很 强的针对性;另一类是补体、溶菌酶等,并非针对 某种病原体,免疫作用没有针对性。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感染:指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即免疫 系统具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2)加强免疫: 经基础免疫后,体内获得相当的免疫
力,经一段时间后,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 若重复接种一次,就可使免疫力再度提高,以 巩固免疫效果,这种复种称为加强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 .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2)有计划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 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1.水痘 2.风疹 3.幼儿急疹 4.流行性腮腺炎 5.猩红热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传染性肝炎 8.细菌性痢疾
三、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一)蛔虫病 (二)蛲虫病 (三)钩虫病
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一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有关免疫的基础知识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 识别和排除进入人体内的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和稳定。
(一)免役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部 分。
1、免疫器官: 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胸腺、
另外,免疫血清(如狂犬病抗病毒血清)多来自动物 的血清,对人体是异种蛋白,用前须先作皮试。
(2)主要接种的疫苗种类
1982年卫生部颁发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目前,主要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 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活疫苗等。 主要预防的传染病有:结核、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 儿麻痹、麻疹等。
孩子,让其仰卧,头放低,适当喂些热糖水,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出现轻微 反应的不用特别处理,一般到第二天即可恢复正常。
⑧若高烧并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诊治。
2.预防接种的程序
(1)基础免疫: (2)加强免疫:
(1)基础免疫: 一般6个月以上的乳儿从母体获得的
抗体已逐渐消失,容易感染疾病。为了达到保 护的目的,选择几种对小儿威胁较大的传染病 疫苗,在短期内接种到小儿体内,使他们获得 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并为今后的免疫打下 基础,这种初次接种叫基础免疫。
(3)传染病发生后,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接 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这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百度文库环。
3.保护易感者
(1)增强幼儿的体质。 通过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
坚持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提高幼 儿对于传染病的一般抵抗力,这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的意义。
自身稳定:指机体及时清除已损伤或衰老的细胞,以维持体内生 理平衡;
免疫监视的功能:指机体某些免疫细胞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基因突 变产生的异常细胞,以防发展成肿瘤。
(二)免疫作用的种类
主要有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三)计划免疫
1.预防接种
(1)预防接种用生物制品种类
骨髓等。免疫器官可产生免疫细胞。 2、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人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巴细
胞和巨噬细胞两大类。
淋巴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又叫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 叫B细胞)两类:
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侵入人体的致病微生物,并监视着体内 异常细胞的出现,一旦发现,将它们清除。当然,T细胞一 旦“敌我不分”,把正常组织错当成入侵之敌,这就会引起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①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和避免接种局部感染,在接种头一天要事先
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争取他们的配合。 ②要合理安排幼儿饮食,要吃饱饭不要空腹,不要进食刺激性较强或
易致敏的食物,如含酒精饮料及鱼虾等。 ③家长要为幼儿洗澡,清洁皮肤,并为幼儿穿上易穿脱的衣服。 ④接种时还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教育工作,争取幼儿的配合。 ⑤要严格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注射器要专人专用。 ⑥接种结束可组织幼儿轻微活动,注意避免受热、受凉。 ⑦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做出适当处理,如遇个别幼儿晕针,不要乱动
①自动免疫制剂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 疫苗: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的一切病原微生物制品,
统称疫苗。 但详细分类,疫苗是指由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菌
苗是由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品;由细菌外毒素经过减毒而制成的生 物制品叫类毒素。
②被动免疫制剂有丙种球蛋白和免疫血清。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后,人体可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但持续时间仅3—4周。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传染病患者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 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与水源传播 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托幼园所的婴幼儿是典型的易感者。
(三)传染病的预防
1.及早发现并控制好传染源 (1)早发现病人。 (2)早隔离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3)密切观察接触者。
2.切断传播途径
(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对切断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播 途径都是有益的。
(2)根据每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 播途径,以阻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
(3)虫媒传播: 流行性乙 型脑炎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 艾滋病 (7)直接接触传播 (8)土壤传播: 如破伤风、如钩虫病
3.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 人,称为对该种传染病的易感者。
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多,则容易发生该传染病的流行。
1.流行特点
2.症状
(1)成虫在肠道内寄生,由于机械刺激常引起脐周围阵发性疼痛, 片刻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