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_图文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_图文1000字一、教材简介本节课的教材为《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本书以热气球的升空为主线,介绍了热气球的结构、原理等知识,并深入讲解了热气球的制作和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热气球的组成和结构。
(2)了解热气球升空的原理。
(3)学习热气球制作和安全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为团队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热气球组成、升空原理的介绍。
(2)热气球的制作和安全问题。
四、教学难点(1)如何使学生理解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2)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学生观察:用具体的热气球模型体现热气球的构造和外形特点。
(2)学生展示:请学生自己制作热气球模型,并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
2.知识讲解(1)热气球的构造组成。
(2)热气球的升空原理:热气球内部充满热气,热气的密度比冷空气小,所以热气球在空气中的浮力比气球重量重,从而能够升空。
(3)热气球制作与安全问题: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热气球的防火措施,飞行时间和路线应预先规划以确保安全。
3.实践环节(1)合作探究:分组进行模型制作,学生可用同材料、同工具,同时根据教材和老师的指导逐步制作出自己的模型。
(2)模拟体验:模仿热气球飞行的情景,进行模拟体验,学生可通过模型走廊、教室等空间,体验飞行的感觉,并了解飞行的规律与安全问题。
4.总结环节(1)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制作成果,了解自己的不足与提升点。
(2)老师点评:老师对学生自评结果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与指导。
(3)班级共同点评:学生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并点评,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印象。
小学科学_《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对热空气会上升现象进行猜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热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空气轻从而会上升的原理。
教学难点:设计热空气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大塑料袋、固体酒精、坩埚、点火器、小瓷盘、湿抹布。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课前交流:上课之前我们先随便聊聊,大家看过热气球比赛吗?一、导入新课播放热气球比赛视频,学生边看边思考,能发现什么科学现象,并提出相应问题。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谈话:蓝蓝的天空漂浮着这么多五颜六色的气球,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关于热气球你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交流。
谈话: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提出了这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板书课题——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2、猜想假设谈话:那么,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热气球上升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学生猜想,并交流猜想结果。
谈话: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
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探究不能只靠猜测,要通过什么来验证!生:实验。
3、制定方案热气球上升实验。
讲述:对,实验是我们探究问题的最重要工具。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实验材料,请大家一起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坩埚是用来加热的。
你能利用这些材料做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并让它升起来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在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一下,设计出你们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
师问:设计好了吗?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设计方案。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2、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活动准备:教具学具:大塑料袋、蜡烛、火柴、无底铁桶、碎纸屑、剪刀、卡纸、课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展示热气球的图片)提问:认识这是什么吗?(热气球)讲述:这些年来热气球在航空,体育和娱乐活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国际航空联合会还组织热气球的有关比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在空中飞)提问:刚才,在录像中,大家看到热气球可以自由上升,那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与热气球道理一样,会上升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上升的事例.提问:那你能根据刚才列举的事例,猜测一下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吗?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热气球上升的原理谈话:桌面上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实验材料,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设计实验,使塑料袋升起来或使彩纸屑飞舞起来吗?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计划.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研究计划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实验方案,组与组之间进行相互纸以及补充,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谈话: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提醒注意事项:1,仔细观察现象.2,及时做好记录.3,注意用火安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交流:那个小组愿意到台前来演示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呢?小组展示实验.教师随机提问;袋子鼓起来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体积膨胀.)思考讨论:袋子为什么会升上去?彩纸屑为什么会飞舞起来呢?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研究结果.师总结并板书: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当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袋子上升,或使纸屑飞舞了.三、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热空气会生生的原理呢?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结果。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11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塑料袋模拟升空
板
书
为什么上升
设
纸蛇转动
计
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 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 热空气会上升
生活中其它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教 学 反 思
·4·
·2·
活动四:找一找生活中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1.[PPT 出示]笼蒸包子。思考上面的先熟、还是下面的先熟。 2.[PPT 出示]烟囱冒烟。 3.[PPT 出示]生日蜡烛。我们应该在哪个位置吹灭蜡烛?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认识到热空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从而培养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PPT 出示]热气球的发明和我国三国时期的孔明灯。生谈体会。【这 一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知道孔明灯 的由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三、拓展活动-----人们是怎样控制热气球升降的?查阅资料,了解 一下。 热气球上升的原理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人们需要让热气球下降的时 候可以怎样做呢?查阅资料,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1·
3.生观察桌面上老师准备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4.学生说一说做这个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5.教师补充温馨提示。
6. 学生通过情境图的提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 7.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8.总结实验结论。结论:[PPT 出示]我的发现(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 上升的原理升空的)。 【这一小节是要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 逐步的分析总结,最终得出结论,此处对学生的结论不要求非常严密,只 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可以,因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验 结果,畅所欲言,没有顾虑。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图的提示模拟纸蛇转动的实验。 1.师: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那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学的知识(热 空气会上升)让这个纸蛇转起来呢?看哪个小组行动的最快。 2.开展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总结:酒精灯的火焰加热了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体积膨胀、变 轻会上升,从而带动纸蛇转动起来。 【再次让学生动手实践来验证自己总结的知识,通过有趣的纸蛇实 验,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活动三:获得科学结论。 1.学生讨论思考两个实验现象的共同点。 2.教师总结:热空气会上升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积极查阅资料,关注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难点:1、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2、热空气的应用。
3、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大塑料袋、蜡烛、火柴、无底铁桶、碎纸屑、剪刀、卡纸、录象预习:课前准备:搜集有关热气球的资料教学过程描述:一、导入新课1.激趣,玩风车。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
看这是什么?(出示纸风车)对,是纸风车,大家喜欢玩吗?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风车,大家可以自由地玩一玩,看哪个小组的玩法最多,好,现在让你的风车转起来吧。
(学生活动,玩纸风车,约一分钟。
学生兴趣高涨)2.汇报让风车转动起来的方法。
老师看到,大家的纸风车都转起来了,你们是怎样让风车转起来的?(学生说自己的玩法)3.限制条件,引导学生想办法让风车转动。
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都能让风车转动起来,除了这些方法以外,现在,你还有办法让风车转动起来吗?(生根据想象汇报一直说的没有举手的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对下面老师的方法感到惊讶,激发探究欲望。
)4.教师演示风车转动,引导学生猜想原因。
老师有个办法,(大家信不信,想不想看看。
)请看(创设魔术情境:将纸风车放在内有燃烧的酒精灯的铁筒上方,纸风车转动)。
咦?风车怎样了?还不为老师鼓鼓掌大家来猜一猜,风车为什么会转起来呢?(学生猜想,学生会猜到有酒精灯,3—5名学生,根据学生的猜想,图示板书,打上问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二、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1.创造有热空气的环境。
有了酒精灯就能让风车转动起来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点燃酒精灯,然后呢?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知道气体的密度与热气球上升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及气体的密度与热气球上升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热气球模型、气球、烧杯、水、颜料等实验材料。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热气球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热气球为什么能上升?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密度气体的热气球上升情况。
3. 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现象,探讨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4. 讲解:教师总结热气球上升的原理,解释气体的密度与热气球上升的关系。
5.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热气球,并观察其上升情况。
五、作业设计:1. 绘制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图,标注气体的密度与热气球上升的关系。
2. 写一篇关于热气球的小作文,内容包括:热气球的制作、实验过程、收获等。
3. 观察生活中其他利用热气球上升原理的实例,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准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3.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原理图的绘制是否准确,小作文的内容是否丰富、有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3. 考虑如何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热气球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热气球的上升过程。
2. 邀请热气球驾驶员为学生讲解热气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深入了解热气球。
小学科学_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从提出问题开始,了解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
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
2、能意识到要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1、热空气上升的原理2、热空气的应用教学难点: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塑料袋、酒精灯、火柴、烧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热气球升空的画面),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热气球。
2、师问:对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热气球为什么能带人会上升?为什么叫热气球?热气球里装的是什么?……教师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吧(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一)创设情境,猜测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观看课件,做出猜想: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2、学生大胆猜想:生1:因为下面有火生2:因为有热气生3:空气被加热后变轻了,就会上升(二)设计实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教师讲述:桌面上教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实验器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猜想自己动脑,设计出自己的试验方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好。
2、学生自己动脑,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方案3、全班交流实验方案4、教师总结: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展开,罩在酒精灯上方。
(2)点燃酒精灯(3)过一会,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有种向上的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5、教师出示温馨提示,提示实验中学生应注意的问题6、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7、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8、分小组展示实验报告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热气球就会升起来。
三、自由活动,应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指导学生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点:知道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道理。
教学难点:设计方案进行热空气实验,研究热空气的性质。
教学用具准备:大塑料袋(薄)、火柴、酒精棉球、热气球图片、孔明灯图片及资料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录像,请大家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录像师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二、提出问题,做出猜想1、教师提问:那么,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经验,你认为热气球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2、学生猜想三、自主实验,探究研讨1.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丰富,并且更够进行大胆的猜想。
只有猜想行不行?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充分感知热空气的存在。
(1)、谈话:点火后有“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2)、鼓励学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用空瓶上套气球来观察(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4)、各小组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实验(5)、汇报:说一说,在刚才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6)、小结:通过亲身实验,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
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
〈板书:热空气〉3.实验探究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还感受到热空气在向上升〈顶〉,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动脑思考,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做实验了吧。
老师提醒一下,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实验结束后及时用湿毛巾把火盖灭。
心动不如行动,开始实验。
(3).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科学_《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3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2.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记录;并能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3.科学态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并能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从中体验合作的愉快,最终达到能学到知识改善生活的目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的影响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的不断改进以及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活动准备:塑料袋、纸蛇、纸杯风车、蜡烛、火柴、瓶装酒精、石棉网、脱脂棉、蒸发皿、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谈话: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非常好看的音像资料,请大家欣赏一下。
(播放热气球点火上升的视频)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看到热气球升空了。
生:热气球的下面有火。
生:(自由回答)生:热气球里面能载人。
生:有热气球比赛……师:看到这些五彩斑斓的热气球,你有感兴趣的问题吗?生:我想知道热气球是怎么升空的?生:热气球是靠什么为动力升空的?生:热气球为什么会升到天上去?……师: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提出了这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出示课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二、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猜想与假设师:你们认为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生猜测:我认为和火有关。
生: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
师:为什么这样猜测?说说你的理由生:倒热水时,热气向上。
生:热空气会上升。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研究可不是只靠猜测的,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我给大家准备的实验用品(塑料袋、纸蛇、纸杯风车、蜡烛、火柴、瓶装酒精、石棉网、脱脂棉、蒸发皿),现在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器材,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吧。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气球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4.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热气球的基本原理。
2. 热气球的组成部分。
3. 热气球的制作方法。
4. 热气球的飞行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热气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热气球的飞行实验。
四、教学准备1. 热气球制作材料:塑料袋、胶带、细线、蜡烛、点火器等。
2. 实验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热气球吗?它为什么能上升呢?2. 讲解热气球的基本原理教师讲解热气球的基本原理:热气球上升的原理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当热空气充满气球时,气球就会上升。
3. 讲解热气球的组成部分教师讲解热气球的组成部分:热气球由气球、燃烧器和篮子三部分组成。
4. 讲解热气球的制作方法教师讲解热气球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塑料袋剪成圆形,然后用胶带将边缘粘紧。
接着,用细线将塑料袋固定在燃烧器上,最后将燃烧器放入篮子中。
5. 进行热气球的飞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气球的飞行实验:首先,点燃蜡烛,将燃烧器放在蜡烛上方,使塑料袋充满热空气。
然后,用手抓住塑料袋底部,等待热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松开手,观察热气球的飞行情况。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热气球,并进行飞行实验。
2. 写一篇关于热气球的观察日记,记录热气球的制作过程和飞行实验的结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热气球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八、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热气球的历史和发展。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能上升。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 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热气球模型、火源、气球、塑料袋等。
2. 场地准备:教室、操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热气球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3. 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热气球升空的实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5. 应用: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解释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 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强,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六、教学拓展1. 学生了解其他升空原理的物体,如飞机、直升机等。
2. 学生了解热气球在历史上的应用和发展。
七、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热气球实验,展示热气球的升空原理。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气球的升空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九、作业设计1. 学生绘制一幅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图,并配以文字说明。
2. 学生写一篇关于热气球的科普作文。
十、课后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学生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十一、教学计划1.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
2.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十二、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如实验操作、团队协作等。
十三、家长沟通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能容纳更多的空气。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热气球的上升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热气球模型、火源、气球、塑料袋等。
2. 学具:每组一个热气球模型、火源、气球、塑料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热气球模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气球能够上升呢?2. 探究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热气球的上升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3. 讲解与演示:(1)教师讲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让学生理解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
(2)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热气球上升原理的理解。
4. 应用与拓展:(1)学生根据热气球上升的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热气球模型。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体验。
五、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热气球上升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在应用与拓展环节中热气球模型的设计创意和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小学科学第9课《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热气球的原理以及相关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热气球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2. 教学难点:- 解释热气球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进行简单的实验以验证热气球上升的原理第三部分: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图片和动画,用于展示热气球的运作方式以及实验过程。
2. 实验材料:纸制热气球模型、明火、吹气筒、温度计等。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程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讲了哪些关于空气的知识?”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热气球的了解,引发学生对热气球的好奇心。
二、展示和讲解(10分钟)1. 展示热气球的图片和视频,解释热气球的用途和外观。
2. 介绍热气球的原理:热空气的密度较小,所以会上升,而冷空气的密度较大,会下降。
3. 解释热气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热气球由轻便的气囊、燃烧器和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加热气囊内的空气,使其密度减小,从而上升。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将纸制热气球用吹气筒充气。
2. 使用明火将燃烧器加热,然后将热烟从燃烧口注入纸制热气球内部。
3. 观察热气球的变化,并观察其上升的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给学生分享更多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如热气球的发明历史、不同气囊的形状等。
2.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热气球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热气球的原理和运作方式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实验过程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测结果,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小学科学11《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11《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引言:热气球是一种令人们着迷的飞行器,它能够载人乘坐并浮于空中。
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热气球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空气、温度和浮力的理解。
本教案旨在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学习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和秘密。
目标:1. 了解热气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 掌握控制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方法;3. 理解温度和浮力对热气球升降的影响。
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热气球(15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热气球的历史和用途,并展示一些热气球的图片;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气球能够飞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记录在白板上。
步骤二:实验证明温度的影响(20分钟)1. 准备两个相同的塑料袋,装入相同数量的冷气和热气;2. 邀请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并记录冷气和热气的变化;3.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塑料袋的变化,从中得出结论:冷气收缩,热气膨胀。
步骤三:理解浮力概念(15分钟)1. 通过绘图和示意图,向学生解释浮力的概念和原理;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能够漂浮在空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气球内部的热气比外部的冷气密度小,因此气球受到浮力的作用。
步骤四:制作热气球模型(25分钟)1. 为每个小组准备纸杯、塑料袋、纸条等材料;2. 详细说明制作热气球模型的步骤,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鼓励学生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步骤五:观察和讨论热气球模型(20分钟)1. 学生观察和比较各个小组制作的热气球模型;2. 引导学生发现热气球模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3. 带领学生一起思考:为什么热气球模型能够飘起来?分析热气球模型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步骤六: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热气球模型,并简要介绍模型的构造;2. 引导学生总结热气球上升的原理和关键要素;3. 回答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其他能够利用热气原理的模型,如热气球比赛、热气球拖车等;2. 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不同材料和气体对热气球升降的影响;3. 开展实地考察,参观热气球展览或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热气球的工作原理和升空原理;2.掌握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3.能够描述热气球的升空过程。
二、教学重点:1. 热气球的工作原理;2. 热气球的升空过程。
三、教学难点:1. 描述热气球升空的整个过程;2. 理解热气球的气囊和燃烧器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热气球起飞的图片,并请学生描述这幅图片,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热气球的工作原理:1.让学生了解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密度小的原理升空的;2.介绍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包括气囊、燃烧器等组成部分。
(三)分析热气球的升空过程:1.热气球升空前需要先将气囊充满热空气,燃烧器起火;2.燃烧器不断加热气囊,使其内部的气温上升,密度减小;3.气囊的浮力超过了热气球本身的重量,从而实现升空。
(四)展示实物操作: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易的热气球模型,让学生体验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加深对热气球升空过程的理解。
(五)讨论练习:老师设计一些有关热气球升空过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热气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六、课后作业: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热气球升空过程的小论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工作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热气球上升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重点】1、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2、热气球的应用。
【教学难点】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活动准备】塑料袋、纸蛇、蜡烛、纸杯、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1、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师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点火升空的录像。
)2、师: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关于热气球,同学们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
3、师: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师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二、探究活动(―)探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生猜测: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
师:为什么这样猜测?师补充:同学们的猜想可大致总结为两个方面(板书):(生说明理由。
)(1)点火后有“热气”。
⑵“热气”会升上去。
师:猜测很重要。
可是,科学研究不能光靠猜测,而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师:点火后会产生“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师引导生根据教材呈现活动加以验证。
)师(提示):当未点火时,蜡烛上方有什么?(学生回答有空气。
)师:蜡烛点燃前和点燃后,其上方的空气有什么不同?生:点燃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变热了,成为热空气。
(师板书:热空气。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感受到有热空气向上顶。
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师(出示实验材料,示范用法):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呢(生进行实验,师提示生注意用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为什么这样想?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工厂里的大烟囱冒出的热烟直冲天空,速度很快。这和给热气球点火加热差不多。
生:刚刚蒸出的馒头热气往上走。
······
师根据学生猜测板书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科学研究可不能只靠猜测,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曾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的来。那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做实验)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探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热气球点火升空的录像。
【视频地址】:/programs/view/vPCWvnTAclk/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看得很投入,谁能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当看到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在空中飞舞的时候,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脑子里冒出一个个小问号:“气球里装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我能不能让气球也升上天空呢?”本课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有关空气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认识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体重减轻、会上升的性质,同时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否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呢?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师:课前,老师已经按照大家的意愿分好了工,为了安全,老师来为你们倒热水,请同学们按课前分工开始实验吧!
(小组汇报)
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了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刚才也有同学猜测热空气会变轻,上升,这又该如何证明呢?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另一组实验器材,出示:纸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烛、打火机、纸杯、杠杆尺及支架、小纸条
生:……
课pg(油烟机)
/sp/sarticle/news/200509261412440.jpg(蒸笼)
/photo/a5D1IRDFzRvQiJiIiKQZ_w==/872572427803606571.jpg(走马灯)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好吗?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二、猜想与假设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我们认为点火后会产生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科学
2,课时:1
3,课前准备:
纸蛇、蜡烛、打火机、纸杯、杠杆尺及支架、小纸条、平底烧瓶、水槽、热水、气球、实验记录表、课件。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师小结:通过亲身实验,我们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板书:热空气)
师:那么,空气受热后会有什么变化呢?谁知道?可以大胆猜想!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有的同学认为,空气受热后会膨胀,是这样吗?怎样证明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你们都认识吗?课件出示:平底烧瓶、水槽、热水、气球(介绍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1、巩固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空气是看不见,它无所不在;2、为学生认识“热气”就是受热的空气做铺垫]
师:课前,老师给各小组都准备了蜡烛,在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老师说开始你们再开始;
说停止马上停止;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仔细感受
现在,请小组长把蜡烛出来,点上,开始吧。
师:同学们都感觉到热气了吗?在蜡烛的上下左右都有热气吗?哪里有?(学生感受完一起回答)
生:还要做好实验记录。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老师这里也有几点建议。(课件出示提示)下面,从几种实验方案里选择你们感兴趣的来做吧!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你们的实验收获?
根据学生的汇报一一板书:空气受热→上升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总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sin/126/571/b/28-126571738.jpg
介绍器材和用法
你能否利用他们设计验证试验呢?(小组讨论,汇报)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真佩服你们的聪明才智。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组.htm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原理?
生:厨房里的油烟机安置在上方,就是为了将炒菜时产生的热空气迅速排出去。
生:早点摊上蒸包子的笼屉摞得老高,包子也能蒸熟,这也是热空气能上升的功劳。
生:我国民间过节挂的一种“走马灯”,也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对呀!
四、拓展延伸
现在,同学们知道热气球上升的秘密了吗?
学生汇报
对,热气球正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是法国人于200多年前发明的,它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但是,我们中国人更了不起,早在1700多年前,诸葛亮就发明了一种能升上天空的灯,用它传递军事作战信号,你们知道这种灯叫什么名字吗?(引出孔明灯)
五、作业
这节课,大家研究得很认真,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充分感受到了热空气,还知道了热气球上升是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这一原理。热空气为人类做了很多事情,希望同学们课下能积极动脑,保持这种探究的兴趣,将来让热空气为我们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热气球上升的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借助多媒体来展现热气球升空的过程,创设主动探究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不失为好的方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进行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探究,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先发问,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1、谈话:刚才有同学提到点火后有热气,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师点燃蜡烛)
2、我们怎么能感觉到热气?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
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各个方向感受)师提示:点火前,蜡烛上方有什么?提示对比感受
师故意问:没看见空气呀?为什么说有空气?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过去的知识掌握的特别牢固,老师相信下面的实验也难不倒大家。
在学生独立探索后,教师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独立地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学生的探索结果得到了交流和相互的启发提高。
学生的探索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当学生的观察兴趣发生变化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及时给与学生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避免有的小组因追求面面俱到而造成的观察不深入;防止了观察目的不明确,活动没有实效,要让学生确实认识到,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减轻、会上升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
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用了“小组合作观察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c99029d1c1c7086dd4daff04a1b0coKLiqn/%E5%B9%B3%E5%BA%95%E7%83%A7%E7%93%B6.jpg(平底烧瓶)
/2/2008/2008131162221912.jpg(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