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课件2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名师教案1 华东师大版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2、通过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下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注重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特点。
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站搜集、整理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课前准备。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了解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科技成果,结合自身体会作好发言准备。
教学方法1、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演示法。
2、教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目标(生齐读目标)一、认知科技(自主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史实)二、感受科技(分析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积极影响)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1.开始的时间:2.开始的国家:3.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4.发明成果:计算机网络①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大发展》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2-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 国防建设等。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材料三:“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 业的情况,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 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2、我国第一位太空人 是谁?
3、应用了第三次科技
革命中的哪些技术?
2008年9月25日
电子计算机 空间技术 神州七号发射
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形成 于20世纪70年代, 包括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 程、发酵工程 四部分, 核心是基因工程 。
1997年2月, 苏格兰 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 “多利 ” 。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电机、内燃机的 发明与应用
开始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20世纪四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 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
能源
煤
石油、电力 核能、风能、太阳能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共同影响 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的进步, 都改变了世界面貌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 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 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 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名师教案4 华东师大版
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
教学反思
主要领域(标志):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特点
学习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学内容
教学侧记
导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人类历史至今已进行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人类又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那么这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3、科研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并出现了两种趋势:一学科的分工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二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合作探究】
1、归纳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并说说对我们的启示。
2、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我国都错过了。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什么状态?前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4(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4(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4(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4(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选择题1、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B、它起源于美国C、它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D、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2、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 )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3、2000年,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领域B、计算机领域C、生物工程领域D、航天技术领域探究题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局势的变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举两例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重大技术突破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一出现,就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战后美苏争霸中,双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军事工业,制造的核武器足以摧毁整个地球若干次,也制约着两大国的对抗不能诉诸直接武装侵略.在60年代,美苏较量出现了()危机,走到核战争边缘,最后都不得不妥协。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4)结合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或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说一说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生活或学习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4 华东师大版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特点
学习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学内容
教学侧记
导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人类历史至今已进行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人类又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那么这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基因工程与、、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教学内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开始的时间与国家:20世纪40年代美国
【探究新课】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自主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的时间:____________。
2、开始的国家:。
3、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九年级历史下册-5.23《科学技术大发展》课件-华东师大版
3、核心内容有哪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策源地
英
核心内容 蒸汽机
美、德 美
电机、内燃机
计算机、原子能、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G
第一次的是( D
),第二次的是ABCE
(
FG), 第三次的是(
1997年2月,世基界因第工一程只克
隆羊“
”诞生。
多利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克隆技术,可以大量 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动物; 抢救濒危珍稀物种,如大 熊猫,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患者提供移植的器 官……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2000年6月16日,世 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 在中国诞生。
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振兴 中华的使命。我们要努力学 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 意识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为国家的强盛、为人类的和 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1、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
要标志的是(
)
A.汽车制造技术
)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1 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2 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点 四十四分。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1 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1 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1 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1 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2、通过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下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注重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及特点。
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上网站搜集、整理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课前准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精选第九篇第1题【单选题】在1999年以来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从无人到有人,单人到多人的重大突破。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计算机领域B、生物工程领域C、原子能领域D、航天技术领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访问互联网B、用手机打电话C、用数码相机拍照D、在电灯下看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统计,从1956年起,美国制造业中“白领阶层”(即技术管理人员)人数超过“蓝领阶层”(即工人)人数,1960年二者的比例为75:25,1990年二者的比例为84:16。
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命改变劳动者构成B、美国实施社会保障政策C、科技转化生产力速度加快D、美国负债严重影响就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助D、对殖民地的掠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范围广、影响大B、起源于美国C、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D、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前不久,李克强总理针对中国计算机网络提出“提网速、降网费”的建议,受到中国网民的调试关注。
总理和百姓所关心的计算机网络讲述是下列哪次事件中首次出现的成果?( )A、法国大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了以下资料:“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运输机械的革命”“互联网与虚拟生活”“科学与人类的未来”。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蒸汽时代的开始B、电气时代的变迁C、信息时代的来临D、科技发展的历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也会不断出现。
5.1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 (2)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人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这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为世界历史的的20世纪的科学技术,本课内容既是世界历史科技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在中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同时对于中学生来说,又是必须要了解的社会常识,因此尤为重要。
【教材分析】本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属于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第一课。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识记: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能力培养: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联系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我所认识的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勤奋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由于本课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都是属于高端科学技术,学生对这些高端科学技术的了解是备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归纳概括【教学环境】网络、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由2011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20题的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导入。
)图中的三个人大家认识吗?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http://zonghe.21世纪教育网/DownLoad.aspx?UrlID=6&InfoID=1804131二、【自读思考】(5分钟)1、说一说: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有哪些?说说发明概况和发展简况。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20世纪的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精选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发明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电灯泡D、计算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
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网络工程师B、火车司机——电力工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生物专家D、火车司机——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工程师【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宅男宅女”“网上饰品店”,这些现象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 )A、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产生了新的工业部门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及其影响的组合,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大工厂的发展B、“旅行者号”试车成功——水上交通迅速发展C、电动机的发明——汽车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D、生物工程——促使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
以下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B、车马劳顿,家书万金C、在线购物,网络订票D、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电子图书可在计算机、手机上阅读。
它凭借存储容量大、获取资料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与纸质图书并驾齐驱。
这种现象出现在(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工业时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铜仁)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我市玉屏东于2015年6月开通,该列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使列车运行更加安全、快捷。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1华东师大版
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我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 科技创新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3. 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实际需求,为人类发展服务。
4.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掌握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近现代科技革命的基本知识,对科技发展的大致历程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有所认识,但了解不够深入。
2. 学生对科技类话题普遍具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具体案例、图像资料等直观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1. 对于小组讨论,我将更加精细化地设计讨论主题,确保话题既能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我会明确小组成员的角色和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 针对教学方法的问题,我打算引入更多实物模型或互动软件,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技概念,增强学习的体验感。
3.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包括:科技创新速度加快,多领域交叉融合,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例题2:请列举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例题3:阐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多媒体资源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了解科技发展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并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堂形式,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3 华东师大版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A.电子计算机 B.原子能 C.现代生物技术 D.空间技术3、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A.生物工程 B航天技术 C.原子能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4、今年,中考首次实行中考计算机网上阅卷,网上录取这主要得益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工业革命5、某班准备开展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C.电气时代的来临D.梦想成真的信息时代6、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克隆技术④互联网7、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形成了地球村。
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是【】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8、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A.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B.驾驶汽车外出旅游C.利用网络相互交流 D.在电灯下读书学习9、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创造出许多惊人的奇迹。
下列人物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 B.侯德榜 C.袁隆平 D.爱因斯坦10、原子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科技成就。
2003年,杨利伟成功遨游太空,从此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人类进入太空活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海洋技术11、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12、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习题2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填空题第三次科技革命:⑴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⑵开始的国家:。
⑶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⑷发明成果:计算机网络①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②发展: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时代特征:信息时代)原子能的利用①爱因斯坦的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空间技术: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基因与克隆基因工程与、、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选择题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电灯照明技术2、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出下列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①发送手机短信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原子能领域B、计算机领域C、生物工程领域D、航天技术领域5.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他们共同的影响是【】A、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B、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紧密C、促进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方式D、导致国家间的矛盾激化6、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嫦娥奔月太空中的宇航员⑴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⑵这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至少写出两项)⑶试举例说明科技革命对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2 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2 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2 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教案2 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内容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考试标准】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时间、主要领域。
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识记: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能力培养:归纳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联系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概况;探讨“我所认识的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发展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勤奋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要点】要点:第三次科技革命。
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特点。
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开始的时间与国家:20世纪40年代美国(2)主要领域(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初三下华师大版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学案
历史初三下华师大版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学案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班级:姓名:主备人:柳现菊集体备课人:曹继付组长签字:董立生学习目标: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学习,明晰目标:1、第三次科技革命:⑴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⑵开始的国家:。
⑶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⑷发明成果:计算机网络①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②发展: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时代特征:信息时代〕原子能的利用:①爱因斯坦的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空间技术: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基因与克隆:基因工程与、、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①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②各个科技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能引发多种技术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巩固练习: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电灯照明技术2、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出以下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①发送手机短信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 学案设计
历史学案设计课题: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班级:姓名:主备人:柳现菊集体备课人:曹继付组长签字:董立生学习目标: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学习,明晰目标:1、第三次科技革命:⑴开始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⑵开始的国家:。
⑶主要标志:以、、和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⑷发明成果:计算机网络①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②发展:朝着和两个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时代特征:信息时代)原子能的利用:①爱因斯坦的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空间技术: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基因与克隆:基因工程与、、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①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②各个科技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能引发多种技术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巩固练习: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电灯照明技术2、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出下列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①发送手机短信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③拨打固定电话④邮寄贺年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A、航天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原子能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基因工程 。
1997年2月,世界第 一只克隆羊“ 多利 ” 诞生。
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一是克隆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由于植入了新的基因, 使得动植物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的 性状,这引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如今, 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如抗 虫西红柿、生长迅速的鲫鱼等。
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 羊在中国诞生。
目前,我国克 隆羊已经实现四 代同堂。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 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 60%,80年代已达80%。
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为 患者提供移植的器
这只叫“多利”母绵羊是 官……
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
的哺乳动物,它完全秉承
了给予它细胞核的那只母 羊的遗传基因。
1、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 计算机、原子能、
空间技术、生物工程 3、范围:
美国——西欧、苏联、日本等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64
科学 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 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 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 设等.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二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2 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 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2005年1月17日,南 极上空发生了一起 “宇 宙交通事故”——一块美 国雷神火箭推进器遗弃物, 与中国6年前发射的长征 四号火箭相撞。太空垃圾 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一 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 卫星,卫星会在瞬间被打 穿或击毁!试想,如果撞 上的是载人宇宙飞船……
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
2、原子能
1945年7月16日上午,
美国在新墨西哥州沙漠
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 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 弹,并用于二战。
试验中由于核爆炸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 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 体,在半径16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的生命都已消
失,连砂石也全都变成了绿黄色的玻璃状物质。 核爆炸腾起的烟尘若垂天之云,极为恐怖。
1967 邓 稼 先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70年4 月24日,中 国成功地发 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 星。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1999年11月20 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 日6时30分7秒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 杨 利 伟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25日21时10 分04秒
神舟七号航天 员:翟志刚、 刘伯明、景海 鹏。
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 10秒发射,与我国首个空间站雏 形“天宫一号” 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飞船将 于2012年6月发射, 建成一座小型空 间站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2000年6月16日,世
阿姆斯特朗说“ 对一个人来说,这只过是小小的 一步,可对全人类来说,这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奥尔德林,美国飞行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的宇航员,以在执行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阿波罗11 号时成为第二名(在尼尔·阿姆斯特朗之后)踏上 月球的人。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 天飞机在美国试航成功
美国现正研制3种新型载人宇宙飞船, 其中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 飞船,将在2014年试飞,2015年正 式载人进入太空。它可距地100千米 的低地球轨道飞行。每艘飞船能重复 使用10次左右。它既为国际空间站提 供运输服务,也为充气式太空旅馆提 供运输服务。
1964年 D、第一台PC机 1970年 C、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
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
说出电子计算机进入第四代
后的发展方向吗?
巨型化
微型化
巨型计算机因为什么而得名?
计算 速度快,每 秒运算速度 1亿次以上。
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进入了网络 时代。通信网把计 算中心和分布各地 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组成计算机网络, 扩大了计算机的应 用范围。
1954年,苏联 建成第一座核 电站,这是人 类和平利用原 子能的开始。
新能源:
核能
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
3、空间技术
1961年4月12日, 苏联第一颗载人
卫星发射
加加林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尼 尔·阿姆斯特朗 (头盔中影像) 和巴兹·奥尔德 林(如图)乘 “阿波罗”11号 飞船首次登上月 球。(新华社发)
六十多年
前在广岛和长 崎爆炸的两枚 原子弹,夺去 了22万人的生 命。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 所在建筑物爆炸后,发生“泄漏事故”。
目前在中国市场
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 约95%是以暴力和打 斗为主要内容的。受 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影 响,青少年行凶杀人 案例在中国不断见诸 媒体。许多家长指责 其为“电子罂粟”, 侵蚀着青少年的生活。
突破遗传基因
1990年1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 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2000年4月底 中国科学家按照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 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 架图。
克隆技术,可以
大量繁殖具有优良性
状的动物;抢救濒危
珍稀物种,如大熊猫,
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突 破之首是克隆羊的诞生。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影响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电子计算机
技术的普及,越来越 多的人会使用计算机。 特别是“上网 (internet)”已经成 为人们获取信息、进 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不论是孩子,还是老 人,都能“坐在家中, 知晓天下事”。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影响?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自读思考
1、科技展厅(读一读) 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成果有
哪些?说说发明概况和发展简况。 2、感受成果(议一议)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和影响? 3、辉煌下的思索(想一想)
如何应对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
、电子计算机 1945年,美国制
成第一台计算机。
1956年
B、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A、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