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

合集下载

重力势能的换算公式

重力势能的换算公式

重力势能的换算公式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它可以通过
以下公式进行换算:
重力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其中,质量是指物体的质量,通常用m表示;重力加速度是指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其数值约为9.8米/秒^2;
高度则是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垂直距离,通常用h表示。

另外,如果需要考虑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重力势能 = 质量× 重力场强度× 高度。

其中,重力场强度是指某一地点的重力场强度,通常用g'表示。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重力势能在不同条件下的换算,从
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重力势能的概念。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A h1
参考 小球在A 小球在 平面 点重力 B点重 势能 力势能 桌面
下落过程 下落过程小 小球重力 球重力势能 做功 变化
6J
-4J
0
10J
减少10J
减少10J
h2 地面
B
10J
10J
2、起重机以g/4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 加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h高度,则 (1)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2)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 (3)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4)物体的动能变化了多少?(空气阻力不计)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 块砖的质量为m,厚度为h,如将砖一块一 块地叠放 起来,至少需要做多少功?
重力势能
何明坤
计算下列几种情况重力所做的功 质量为 m 物体竖直 下落 从 A 到 B
A h h
质量为m物 体沿斜线 运动 从 A 到 C
A
θ
质量为m物体沿 曲线运动从 A 到 C
A
L
C
h1
B
h1 h2
h1 h 1
h
Δh1 Δh2 Δh3
h2
h2
C
h2
一、重力做功的特点: 1、公式:
W mgh
2、重力做功只跟物体的起点和终点的位 置(高度差)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 关。
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 它的高度的乘积.
2、表达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p = mgh
3、对重力势能的理解: 1)重力势能是标量,可以为零,也可以为 “+”,“-”,单位“焦耳”。 2)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3)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下落, 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 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 是: A.mgh,减少mg(H—h) B.mgh,增加mg(H+h) C.-mgh,增加mg(H—h) D.-mgh,减少mg(H+h)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第 4节 重力势能
自主学习
栏 目 导 航
要点例析
一、重力的功 1. 表达式: G =m gh=m g( 1-h2) gh1-m gh2, W h =m 式中 h1、h2 分别表示 物体起点和终点的高度. 2. 功的正、负: 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 重力要做功: 物体被举高时, 重力做负功, 物体下降时, 重力做正功. 3. 特点: 只跟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而跟物体运动的 路径无关. 二、重力势能 1. 定义: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W G的 正、负 重力做 + 正功 重力做 负功
E p的变化及 ΔE p的正、负 E p减少, ΔE p=E p2-E p1<0
W G 与ΔE p 的关系
W G =-ΔE p E p增加, ΔE p=E p2-E p1>0
【例 2】2012年枣庄高一检测) ( 起重机以
g 4
的加速度将质量
为 m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 h, 则物体克服重 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思路点拨: 根据 W =F l α计算重力所做的功; cos 根据重力做 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的关系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析: 由题意知 a=
g 4
, 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h. 所
2. 大小: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 高度的乘积, 表达式为: p=m gh. E 单位: 焦耳, 符号 J. 3.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 表达式: G =E p1-E p2 1) W ( 两种情况 2) ①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 重力做正功, 重力势能 减少, W G >0, p1>E p2. 即 E ②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 重力做负功, 重力势能 增加, W G <0, p1<E p2. 即 E 重力做负功也叫做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竖直 向下运动
§7-4 重力势能 问题:若猜测成立需满 足什么条件?
物体在高度h1 的重力势能 Ep1 = mgh1
物体在高度h2 的重力势能 Ep2 = mgh2 猜 测
确保重 力做功 WG与路 径无关
WG=mgsy =mg ( h1-h2 ) =mgh1 - mgh2 Ep1 Ep2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1.重力做功与 h1 重力势能变化 的定性关系 h2 2.重力势能表达式 0
WG=Ep1-Ep2
ΔEp=Ep2-Ep1
WG=-Δ Ep
3.重力做功与 重力势能变化 的定量关系
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Ep 减小多少
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势能Ep 增加多少 变力做功的间接求法:利用做功和能量变化关系
§7-4 重力势能
重 力 势 能 Ep
重力做正功
重力做负功
动 能 Ek
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Ep 减小 物体上升,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Ep 增加
重力势能Ep变化是由于重力做功WG引起的 回顾: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1.重力做功与 h1 重力势能变化 的定性关系 h2 2.重力势能表达式 高度是相对的 0
Ep=mgh
“+”: 零高度以上 “-”:零高度以下 单位:焦耳(J) 判断: Ep:5J >-10J ( )
§7 机械能守恒定律 1.重力做功与 重力势能变化 的定性关系 2.重力势能表达业: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 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桌面处为 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时瞬间的重力势能和整个 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分别为( ) A.mgh,减少mg(H-h) B.mgh,增加mg(H+h) C.-mgh,增加mg(H-h) D.-mgh,减少mg(H+h)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指的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在物理学中,重力势能是描述物体在地球或其他天体表面上的位置所具有的能量。

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而重力势能是物体在向下运动时所转化成的能量。

重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它影响着每个物体。

当一个物体被举起时,它具有重力势能。

这种能量是由于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而产生的。

根据物体的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重力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重力势能= m × g × h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的高度。

重力势能是一个与物体位置相关的物理量。

当物体高度增加时,重力势能也会增加。

当物体下降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也就是物体的运动能量。

这种能量转化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描述,即机械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动能)在没有其他非保守力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由于地球的质量较大,它对物体施加的重力非常强大。

因此,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

以人类为例,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如果我们从一个高处跳下来,我们的重力势能将转化为动能,使我们能够跳起并再次着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重力势能进行各种活动。

例如,我们骑自行车时需要消耗能量来克服重力,以便爬上一个山坡。

当我们抛出一个物体或者向上扔一个物体时,我们需要施加能量,以克服物体的重力势能。

这些活动都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除了地球上的重力势能,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利用重力势能。

例如,水电站利用重力势能将水从高处引入涡轮机,然后转换成电能。

这种方式不仅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还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宇宙中,重力对于星系、行星和其他天体的形成和运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引力理论,质量越大的物体产生的引力也越大,这导致了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现象。

这种引力相互作用也是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原因之一。

总之,重力势能是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相关。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一:重力势能
二: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WG = −∆EP
三:重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四: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3J > -5J
4、塔吊把一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距地面高为 1=10m的高 、塔吊把一质量为 的物体, 的物体 从距地面高为h 的高 度匀速运到高为h2=3m的地方,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 度匀速运到高为 的地方,重力做了多少功? 的地方 如何变化?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下降呢? 如何变化?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下降呢?(g=10m/s-2) 分析:重力做功为: 分析:重力做功为: WG=mg(h1-h2)=14000J WG=Ep1-Ep2=mgh1-mgh2=14000J 重力势能减少了14000J 重力势能减少了
一:重力势能
1、定义:由物体所处位置的高度决定的能量 称为重力势能 2、定义式: EP = mgh 3、 单位:焦耳 4、状态量:对应某时刻物体所处的位置 (区别于过程量) 5、 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6、EP的大小取决于m和h,(h是指离参考平面的距离) EP的正负取决于h的正负(研究位置处于参考平面 以上,h>0,反之h<0)
例题2: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 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桌面 处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时瞬间的重力 势能为( D ) A.mgh B. mgH C. mgh(h+H) D. -mgh
例题3 质量为m的均匀链条长为L,开始放在光滑的水 平桌面上时,有 1 的长度悬在桌边缘,如图 4 所示,松手后,链条滑离桌面,问从开始到链 条刚滑离桌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一、探究重力势能的表达式重力做功。

分析物体的下落过程。

1、物体竖直下落。

WG=mgh=mgh1-mgh22、物体沿倾斜直线下落。

WG=mgl cosθ=mgh=mgh1-mgh23、物体沿曲线下落。

WG=mgΔh1+mgΔh2+mgΔh3+… =mgh=mgh1-mgh2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二、重力势能1、定义:重力势能EP的定义: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即EP= mgh2、重力势能的单位:焦耳(J)3、重力势能是矢量还是标量4、重力势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我们从重力做功出发得出了重力势能的表达式,EP= mgh,则重力所做的功WG=mgh1-mgh2就可以表示为W G = E p1 - E p2 。

等式的左边是重力所做的功,等式右边是重力势能的一个差值。

物理中的增量都是用末态减去初态,所以E p2 –E p1=△E p由此可得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为W G = E p1 - E p2 = - △E p三、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W G = E p1 - E p2 = - △E p练习一:塔吊把一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距地面高为h1=10m的高度匀速运到高为h2=3m的地方,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如何变化?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下降呢?(g=10m/s-2)结论: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练习二:塔吊把一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距地面高为h1=3m的高度匀速运到高为h2=10m的地方,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如何变化?若物体加速或减速上升呢?(g=10m/s-2)结论: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大总结重力做功WG (正、负)重力势能EP(增加、减少)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大小)物体上升负增加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

物体下降正减少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五、重力势能的相对性1、我们说的高度有相对性,高度的相对性决定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高一物理必修件重力势能

高一物理必修件重力势能
悬索桥
通过悬挂在塔架上的高强度钢缆来承受桥面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锚碇 和塔架上。悬索桥利用重力势能原理,通过钢缆的拉力来平衡桥面荷载 。
水利工程中利用重力势能原理
水库大坝
通过筑坝拦水形成水库,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灌溉等。水库大坝的高度和库容决 定了水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效益。
02
重力势能计算方法
利用公式计算重力势能
01
02
03
重力势能公式
Ep = mgh,其中m为物 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h为物体相对于参考平 面的高度。
参考平面的选择
通常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 ,此时h为物体离地面的 高度。
重力势能的正负
当物体位于参考平面上方 时,重力势能为正;当物 体位于参考平面下方时, 重力势能为负。
高一物理必修件重力势能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录
• 重力势能基本概念 • 重力势能计算方法 • 重力势能与其他形式能量转化关系 •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及变化规律 • 生活中应用实例分析 • 实验探究:测量物体在某位置的重力势能
01
重力势能基本概念
定义与性质
定义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 的能量,其大小等于把物体从该 位置移动到参考位置时重力所做 的功。
03
5. 利用数据采集与处理 系统,计算物体的速度 和动能。
04
6. 重复步骤2至5,测量 物体在不同高度处的重 力势能。
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讨论
01
数据处理方法
02
1. 根据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和光电门之间的距离,计算物体
的速度。
2. 利用动能定理,计算物体在某一高度处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概念

重力势能概念

重力势能概念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上升或下降时具有的潜在能量。

在地球上,由于地球的引力,物体在高处具有更多的重力势能,而在低处具有更少的重力势能。

以下是关于重力势能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重力势能的定义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上升或下降时具有的潜在能量。

它的大小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以及高度来计算。

一般来说,重力势能越大,则物体的高度越高。

二、重力势能的公式物体的重力势能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E_p=mgh其中,E_p是物体的重力势能,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离地面的高度。

例如,当一颗质量为2千克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它的重力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E_p=2kg×9.8m/s^2×5m=98J这意味着当苹果在树上时,它具有98焦耳的重力势能。

三、重力势能的应用重力势能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例子:1.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从一个高度滑下时,它的机械能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这个原理在滑雪、高空跳跃和滚动摩擦中都有应用。

2.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压力将能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在悬挂重物的起重机中,通过将液体从一个缸体压入到另一个缸体中,以减少重物的重力势能。

3.人类使用重力势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

例如,人们使用简易梯子来爬高墙或者攀登陡峭山峰,他们通过攀登的高度增加自己的重力势能,在下降时会释放出这些能量,以便他们继续前进。

四、重力势能的局限性重力势能的计算假设物体在高度改变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能量损失。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存在,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真实的系统中,能量总是会被衰减。

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到能量损失以及其他局限性,以更精确地预测某个物体的行为。

高中物理必修2-重力势能

高中物理必修2-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知识集结知识元重力势能知识讲解(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2)表达式:E p=mgh,其中h是物体的重心到参考平面(即高度取为零,零势能面)的高度.在参考面以上,h>0;在参考面以下,h<0.(3)重力势能的理解: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可正可负;单位为焦耳.(4)重力势能的特点①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平面.参考平面不同,重力势能值不同,因而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②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绝对的,具有绝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W G=-ΔE p③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与物体共同具有的,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4)重力做功的特点①由功能关系W G=-ΔE p可知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位置的高度h1末位置的高度h2有关,跟物体具体运动的路径无关.即:只要起点和终点的位置相同,不论是沿着直线路径由起点到终点,或是沿着曲线路径由起点到终点,做功结果均相同.②重力做功对应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即W G=-ΔE p.例题精讲重力势能例1.在水平地面上方某处,把质量相同的P、O两小球以相同速率沿竖直方向抛出,P向上,O向下,不计空气阻力,两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A.P球重力做功较多B.两球重力的平均功率相等C.落地前瞬间,P球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D.落地前瞬间,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例2.'水上摩天轮耸立在蠡湖北岸,为无锡增添了一道风景,它架设70个轿厢,可同时容纳384个人观光,如图所示。

设摩天轮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游客乘摩天轮匀速旋转一圈所用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为g。

求:(1)摩天轮旋转的角速度大小;(2)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该游客重力势能的增加量;(3)该游客在最高点时对轿厢的压力。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B.在同一高度将同一物体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向不同的方向抛出,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加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动能之和例4.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重力做功为50J B.重力做功为-50J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50J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例5.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从距桌面h1=1.2m高处的A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点,桌面高h2=0.8m。

高中物理 7.4重力势能详解

高中物理  7.4重力势能详解

高中物理| 7.4重力势能详解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的功由重力大小和重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数值方向上的高度差)决定。

公式:W G=mg·Δh注意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决定于运动初始位置的高度差。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于高处而具有的能量。

表达式:E p=mghh为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高度,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个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面叫参考平面,也叫零势能面。

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m和所在的高度h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重力势能为正,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上方;重力势能为负,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下方;重力势能为零,表示物体在参考面的上。

重力势能的变化ΔE p=E p2-E p1,即末状态与初状态的重力势能的差值。

对E p=mgh的理解①其中h为物体重心的高度。

②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平面而言的。

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确定出的物体高度不一样,重力势能也不同。

③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参考平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参考平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重力势能是标量,其正负表示比参考平面高或低。

注意a、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参考平面。

b、选择哪个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可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通常选择地面作为参考平面。

系统性重力势能属于地球和物体所组成的系统,通常说物体具有多少重力势能,只是一种简略的说法。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势能变化的过程也就是重力做功的过程,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即满足W G=-ΔE p=E p1-E p2。

重力做功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和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定义式:Ep=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为标量。

单位:1J=1kg·m/s2·m=1Nm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W m g=—△E P(1)物体的高度下降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的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2)物体的高度增加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的量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势能的量纲

重力势能的量纲

重力势能的量纲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

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以及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
决定。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
势能就越多。

重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mgh。

势能为能量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焦
耳(J),另外在涉及到粒子物理时常用到电子伏特(eV),高斯单
位制下为尔格(erg)
势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相对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
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是在特殊情形下引力
势能的推广,是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而具有由空间位置决定的能量,大小与确定其空间位置所选取的参考点有关。

物体在空间某点处的
重力势能等于使物体从该点运动到参考点时重力所作的功。

决定因素: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以及地
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
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当
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
重力势能越大
特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 表达式:WG=Ep1-Ep2 • (1)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 做__功,重力势能____,即WG>0, Ep1>Ep2. • (2)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 做__功,重力势能____,即WG<0, Ep1<Ep2.重力做负功也叫做物体
A h1
以桌面为零势能面: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h2
B
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数值 不同,但物体在某固定的两点间的重力势能 的差值相同。
小结
•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没有特殊说明, 选取地面为参考平面 • 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是有正负,正负 表示 大小。 •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 •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有的
A h1
• 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 于某一水平面来说的,这 个水平面叫做参考平面, 在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 势能等于零。
h2
B
A h1
• 计算重力势能之前需要先选定参考平面。在参 考面上方的物体的高度是正值,重力势能也是 正值;在参考面下方的物体的高度是负值,重 力势能也是负值。参考平面的选取是任意的 。
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经三条不同的路 径,从高度是h1的位置运动到高度是h2的位 置.
未完待续~
重力势能
汪冬 110112834
一、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大小:表达式:EP = mgh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 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特点:
•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没有特殊说明, 选取地面为参考平面 • 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是有正负,正负 表示 大小。 •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 •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有的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 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可理解为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即:。
势能
定义
类别
性质
打桩时,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能把木桩打入地里。重锤是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做功的,举高的物体具有 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被举高的重锤具有重力势能。重锤 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下落时做的功越多,表示重锤的重力势能越大。(不是所有的举高都是人为的,而是 相对水平面上升的高度为被举高的高度)
特点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以及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 越高、做功本领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当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Ep为重力势能,m为质量,g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h为物体 距离参考平面的高度)
由定义可知,势能取决于两个或多个物体的相对位形,是两个或多个物体所共有的。然而,在两物体A、B组 成的保守体系中,如果我们以其中一个物体A作为参考系,则势能仅取决于另一物体B的相对位置。这时,在不引 起混淆的情况下,我们常把“A、B具有的势能”称作是“B的势能”。比如,在电场中的电荷具有静电势能,或 者是在一个天体附近的另一个天体具有引力势能。除此之外,有时候保守体系中只存在一个物体,势能来自于物 体内部各部分间的相对位移,这时候我们也说,势能是这个物体所具有的。比如,弹簧,或者是具有体分布电荷 的绝缘体球。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保守力场中的同一处,不同物体的势能一般也不同,比如在重力作用范围内,物 体的重力势能不仅取决于其高度,而且还取决于其质量。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理论推导:
m
v
G
h h
v
F m
EP=WG=mgh
G EP=-WG=mg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定义:EP=mgh
单位:焦(耳)
J 标量,有正负,正负代表大小 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共有的 零势能面(例)
确定零势能面后,物体在零势能面上方h取
正值,物体的重力势能为正值;物体在零势 能面下方h取负值,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值。 一般选地面为零势能面
以马路地面作为零势能面
E p mgh 15 J E p mgh 2 J
以教室地面作为零势能面
以桌面作为零势能面
E p mgh 0 J
以天花板作为零势能面
E p mgh 5 J
返回
例题2:一根长2m、重200N的均匀木杆,放 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从地面向上 抬高0.5m,另一端仍搁在地面上,则所需 的功为 50J 。若该杆系不均匀木杆, 仍作相同的抬高,则所需功为 0-100J (若无确定值,可写出功值的范 围)。
例:若书本重2N,放在桌面上,则它的重力 势能大约为( ) A、15J B、2J C、0J D、-5J
重力势能的变化
重力做功: W=mgh2
h3 h1
已知m、g
h2
初状态 物体的 重力势 以地面 能Ep1 作为零 势能面
末状态 物体重力势 物体的 能的变化 重力势 E p E p 2 E p1 能Ep2
mgh2
0
mgh2
初状态 物体的 重力势 以桌面 能Ep1 作为零 势能面
末状态 物体重力势 物体的 能的变化 重力势 E p E p 2 E p1 能Ep2

重力势能定理

重力势能定理

重力势能定理
《重力势能定理》是物理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它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与物体距离的平方的函数,即:重力势能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这条定理是由爱因斯坦在设计相对论时所提出的,它解释了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对物体重力势能的影响,从而为物理学研究重力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

它可以用来解释物理现象,如重力势能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力的作用力,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等。

它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从而更好地理解重力的作用。

《重力势能定理》是物理学中一条重要的定理,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可以用来解释物理现象,以及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三、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在参考面上方的物体的高度是正值, 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在参考面上方的物体的高度是正值,重力 势能也是正值;在参考面下方的物体的高度是负值,重力势能也是负值。 势能也是正值;在参考面下方的物体的高度是负值,重力势能也是负值。 讨论:有一物体在 点的重力势能是 点的重力势能是1J, 点的重力势能是0, 讨论:有一物体在A点的重力势能是 ,在B点的重力势能是 ,在C 点的重力势能是 点的重力势能是 - 2J,则物体在哪一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则物体在哪一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6
实验
小结: 小结:(1)势能也叫位能. )势能也叫位能. (2)势能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势能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 弹性势能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共有的. 弹性势能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共有的.
讨论
1.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 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 .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50J,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 , A.重力做功为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重力做功为50J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C.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 D.重力做了 .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50J .重力做了50J的负功 的负功
四、重力势能是标量 重力势能是标量 注意:重力势能的正负参与比较大小。 注意:重力势能的正负参与比较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G= Ep1-Ep2
Ep1表示-物体在初位置的重力势能
Ep2-物体在末位置的重力势能)
(2)两种情况:
①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_正__功__,重力势能 _减__少__,即WG_>_0,Ep1_>_Ep2。 ②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_负__功__,重力势能 _增__加__,即WG_<_0,Ep1_<_Ep2。
【素养训练】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 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对弓的作用力大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弓的作用力小于弓对人的作用力 C.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D.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中间连有一弹簧,今用
2.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 m,坐标系原点O
定在桌面上,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g取10 m/s2。
通过测量,确定质量m=1.0 kg的物体从O运动到B处过
程中,重力做的功约是 ( )
A.8 J
B.5 J
C.-5 J
D.-13 J
二 重力势能的特点 1.重力势能的性质: (1)相对性:Ep=mgh中的h是物体重心相对参考平面的高 度。参考平面选择不同,则物体的高度h不同,重力势能 的大小也就不同,所以确定某点的重力势能首先选择参 考平面。
(2)系统性:重力是地球与物体相互吸引产生的,所以重力势能是 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共有的,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 只是一种简化说法。 (3)标矢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重 力势能正负的含义:正值表示物体处于参考平面上方,负值表示 处于参考平面的下方。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2.重 力 势 能
一、重力做的功 【思考】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三种情况下, 重力对小球做功相等吗?
1乙.:过WG程= m推g导lc:o甲sθ:W=G=mmggΔΔhh==_____mm__gg___hh__11--___mm__gg_hh22
丙:把整个路径AB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AA1、A1A2…每一
【解析】选B。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通过受力分析, 小球自身重力mg与弹簧的弹力kx大小相等,由mg=kx得, 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x与h无关,弹簧弹性势能与h无关。
【拓展例题】非质点物体重力势能及变化 【典例示范】质量为m的均匀链条长为L,开始放在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时,有 1 的长度悬在桌边缘,如图所示,松
(1)表达式WG=Ep1-Ep2 =-ΔEp 。(

(2)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重力
势能增加多少。
【思考·讨论】 情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幼儿园小朋友在玩滑梯。
讨论: (1)在最高点(高度为h)和地面的重力 势能各是多少? (2)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 能如何变化?(选地面为参考面)
【规律方法】重力势能的求解方法
(1)定义法: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物体相对参考平面的高度h,代入 Ep=mgh求解重力势能。
(2)变化量法:重力势能的变化量ΔEp=Ep2-Ep1, 故Ep2= Ep1+ΔEp或Ep1=Ep2-ΔEp。
(3)WG和Ep关系法:由WG= -ΔEp = Ep1- Ep2
【素养训练】 1.如图所示,对正在空中匀速上升的无人机分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B.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C.合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D.合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BC后,再滚上另一斜面,当它到达高 h 的D点时,速度为零,
4
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
A.3mgh
4
C.mgh
B. mgh
4
D.0
【补偿训练】 1.将一个物体由A处移到B处,重力做功 ( ) A.与运动过程是否存在阻力有关 B.与运动的具体路径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 D.与运动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2.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 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如图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 球最终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处,则 ( )
A.h越大,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越大 B.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 C.h越大,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越 大 D.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最终小 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1.重力势能的标矢性:重力势能是_A_(A.标量 B.矢 量)。 2.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1)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总是相对于某一_水__平__面__ 来说的,在参考平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取作_0_。
(2)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重力势能的数值 _不__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正负的含义: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_正__值__, 参考平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是_负__值__。
A.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不同 B.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相同 C.重力对物体做功不等 D.重力对物体做功相等
三 弹性势能的特点 1.弹性势能的性质: (1)系统性:弹性势能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上所有质点因 相对位置改变而具有的能量,因此弹性势能具有系统性。
(2)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选定的零势能位置有关,对于弹簧 ,一般规定弹簧处于原长时的势能为零势能。 2.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弹性势能的变化只与弹力做功有
关,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反之则减小。
【思考·讨论】 小朋友用力把弹簧拉长,小朋友对弹簧做什么功?弹簧 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提示:做正功,增加。
【典例示范】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以速度v0冲向与竖直墙壁相连的轻质弹簧, 弹簧被物体压缩,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对弹簧做的功与弹簧的压缩量成正比 B.物体向墙壁运动相同的位移,弹力做的功不相等 C.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D.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3.做功的大小: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典例示范】
如图所示,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平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轨
道Ⅰ和Ⅱ,其中轨道Ⅰ光滑,轨道Ⅱ粗糙。质量相等的小孩甲和
乙分别沿轨道Ⅰ和Ⅱ从A处滑向B处,两人重力做功分别为W1和 W2,则 ( )
A.W1>W2
B.W1<W2
C.W1=W2
4
手后,链条滑离桌面(未着地),问:从开始到链条刚好滑
离桌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正确解答】
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开始时重力势能
Ep1= -1 mg L mgL 。
4
8
32
末态时重力势能
Ep2=
-
mg×
L 2


mgL 。 2
故重力势能变化ΔEp=Ep2-Ep1
=-15
32
mgL。
答案:减小
小段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段倾斜的_直___线_,设每段小斜
线的高度差分别为Δh1、Δh2…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 重力做的功WG=mgΔh1+mgΔh2+…=mg(Δh1+Δh2+…)=
mgΔh=__m_g_h_1_-_m_g_h2
2.结论: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 终点的_位__置__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_路__径__无关。
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
弹簧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_减__小__;弹簧弹力做负 功,弹簧的弹性势能_增__大__。
4.弹性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1)弹簧的_劲__度__系__数__。 (2)弹簧的_形__变__量__。
一 重力做功的特点 1.做功表达式:WG=mgΔh=mgh1-mgh2,式中Δh指初位置 与末位置的高度差;h1、h2分别指初位置、末位置的高 度。 2.做功的正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被举高时 重力做负功。
D.因小孩乙与轨道Ⅱ的动摩擦因数
未知,故无法比较重力做功的大小
【母题追问】 1.如图所示,物体m沿不同的路径Ⅰ和Ⅱ从A滑到B,则重力所 做的功为( ) A.沿路径Ⅰ重力做功最大 B.沿路径Ⅱ重力做功最大 C.沿路径Ⅰ和Ⅱ重力做功一样大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处的斜面上的A点滚下,经过水平面
力F缓慢向上提A,直到B恰好离开地面。开始时物体A
静止在弹簧上面。设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B刚
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2,则关于Ep1、Ep2大
小关系及弹性势能变t;Ep2
C.ΔEp>0
D.ΔEp<0
【解析】选A。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x1,有kx1=mg。设 B离开地面时形变量为x2,有kx2=mg。由于x1=x2所以 Ep1= Ep2,ΔEp=0,A正确。
【典例示范】
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
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桌面处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
间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
()
A.mgh,mg(H+h) B.mgH,-mg(H+h) C.mg(h+H),mg(H-h) D.-mgh,-mg(H+h)
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若 取桌面为参考平面,甲在桌面上,乙在地面上。甲、乙
的重力势能分别为Ep1、Ep2,则有 ( )
A.Ep1>Ep2
B.Ep1<Ep2
C.Ep1=Ep2
D.无法判断
【补偿训练】(多选)抢运救灾物资时,小张将质量为 20 kg的物体提高1.5 m,交给站在车上的小李,小李又将物体 提高1.5 m摆放到位,如图所示。若选不同的参考平面,则两个 人在提高物体的过程中( )
1.意义:物体由于位于_高__处__而具有的能。 2.相关因素: (1)物体的_质__量__。质量越大,重力势能_越__大__。 (2)物体所处的位置_高__度__。高度越高,重力势能_越__大__。 3.表达式:Ep=_m_g_h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