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小学数学教学论》读书笔记清江镇南塘小学黄德安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本书介绍的是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等,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我看后获益匪浅。
一方面可以复习一遍理论课,更重要的是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
下面我想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
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
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论
绪论名词解释1,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2.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是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人为地改变教学过程的某些因素,进而论证因果关系的过程。
第一章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2,探索:探索是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是求解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挽筝 :第二章名词解释,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确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愿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
2.数学思维方法:第三章名词解释1、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是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步的区分和认识。
2、学习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第四章名词解释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且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数学规律、运用教学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建构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第五章名词解释1,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数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2.课堂教学:第六章名词解释1、教学手段是指: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体一工具或设备。
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送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第七章名词解释1、日常检查是指:通过包括口头提问、板演、作业、课堂练习或检查、课堂观塞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1.什么是数学课程?课程有哪些表现形式?关闭提示答案:小学数学课程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标准及其进程的总体安排。
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数学教学活动进程的总和。
数学课程的表现形式:设计好的课程要通过一定的课程文件来表现,我国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
2.新的数学课程有哪些理念?关闭提示答案: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4.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5.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6.建构发展性教学评价观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怎样理解各部分目标之间的关系?关闭提示答案:1。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地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提出要求。
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无主次之分,互相联系,互相融合。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落实。
要全面落实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章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有何不同?关闭提示答案:教学大纲中,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知道: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论[精选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第一节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和联系一、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联系二、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的区别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选取的三大依据(一)、选择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二)、适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三)、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学制和小学课程计划设置教学内容二、信息随需进行内容选取的四个兼顾(一)兼顾当今与未来(二)兼顾“幼小”与“小中”的衔接(三)兼顾必要与可能(四)兼顾统一与灵活三、小学数学内容的确定(1)调整的主要方面:1、删去部分的主要内容;2、精简大数目的计算;3、降低应用题难度;4、部分内容改为选学或只学不考;5、加强代数、统计初步知识第三节小学数学体系、结构和编排原则一、小学数学教材的体系二、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三、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原则(一)以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四则运算为主线,以数形结合为重点,把各部分内容按其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行编排;(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数、螺旋上升;(三)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置于教材中心地位,注重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四)寓教学方法于教学编写中,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五)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结合起来第四节国内外小学教学材料的改革一、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演进(一)、清末民初到1949年以前(二)、新中国成立后二、我国义务教育教材改革的决策(一)提倡“一纲多本”;(二)实行“编审分开”;(三)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三结合教材编写队伍(四)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三、国外小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势(一)精选传统的四则运算,增加近代、现代数学知识,提倡广而浅;(二)重视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1、变换思想;2、模型方法;3、坐标方法(三)提倡“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四)重视运用计算机(器)进行辅助教学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一)第一节数学学习的含义第二节认知学习理论对数学学习的启示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与过程第四节小学数学学习迁移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二)第一节数学知识学习的基本形式第二节数学技能学习的基本形式第三节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形式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对主要矛盾第三节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第一节启发式是确定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第三节小学数学基本的教学方法第四节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第一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类型第三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准备第四节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第一节教学评价概述第二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第三节小学数学学习的考查与评价第九章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节数学思维概述第二节数学思维的分类第三节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第四节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五节初步形象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六节初步直觉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第七节数学思维品质及其培养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一节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意义第二节非智力因素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第三节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十一章概念数学第一节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节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几种表示方法第四节影响教学概念学习的因素第五节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第十二章计算教学第一节计算教学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第三节培养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第四节关于培养计算能力的思考第十三章应用题教学第一节应用题教学的意义第二节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心理特征第三节应用题的分类第四节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第五节关于改革应用题的思考第十四章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第一节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地位和意义第二节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心理特点第三节培养初步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第四节几何求积的教学策略第十五章小学数学教师第一节素质第二节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第三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内容提要:恩格斯“数学是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第一节数学发展简史概述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一)萌芽时期逐步产生自然数、分数及四则运算;形成常见的几何概念特点:仍是片断的、零碎的、缺乏逻辑的,没有严密的体系(二)初等数学时期希腊:1.塔利斯,开始尝试对命题的证明;2.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特点:数学从具体的实验阶段过渡到抽象的理论阶段,数学逐步成为独立的、演绎的学科中国:1.公元前1世纪,《周髀算经》有勾股定理的记载;2.在1世纪,《九章算术》有一元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的内容,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3.在3世纪,刘徽“割圆术”、5世纪,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誉满数坛。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件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克服障碍,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 究、创新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词
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 方法。
详细描述
教师在合作式教学中建立和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及时了 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 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价值。
图形与几何初步认识
图形的认识
介绍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 等,以及图形的特征和分类。
图形的变换
介绍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变换,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测量与度量
教授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和度量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
图形与几何的实际应用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图形与几何 的应用和价值。
游戏式教学
总结词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详细描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总结词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式教学
01 02
详细描述
在游戏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运用 数学思维和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中的应用和价值。
04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数学思维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方法
通过作业、测验、考试、课堂表现等多维度进行 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评价反馈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发现法答: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己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接受,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接受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影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
(2)儿童发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未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数学的发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以前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
现代数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再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发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具和学具相继出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标志。
这些材料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
如学习认数和四则计算的小棒、插板等,几何形体模型等。
绪论——小学数学教学论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 必修课程,是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理论及其规律 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在培养师范生在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里研究的 能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数学老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 素质与专业水平等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 地
(一)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小学数
学教学论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 4、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5、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与规律 6、小学数学具体内容的分析与教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边缘性 2、实践性、理论性
(3)勤于动笔,培养科学研究意识
思考与练习
1、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认为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有何价值
3、发展性、创新性
三、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 1、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提出和思考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 3、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 2、加强实践活动
3、掌握读书方法
(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2)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自考00411自考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考资料
目录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第三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一)第四章小学数学学习概论(二)第五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六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第七章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第八章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第九章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第十章小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十一章概念教学第十二章计算教学第十三章应用题教学第十四章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第十五章小学数学教师1.1.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C)A.《何原本》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冲之推演圆周率完整版请联QQ1273114568索取1.2.展进入了(B)A.初等数学时期B时期C.近代数学时期D.现代数学时期1.3.就数学本身来讲,也无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说明了数学具有(B)A.抽象性B.逻辑性C.泛的应用性D.不可测性1.4.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D)A.形象思维为主B.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C.直觉思维为主D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1.5.培养初步数学能力的核心是(B)A.力B.初步数学思维能力C.决简单问题的能力D.初步的空间观念1.6.(C)维。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D.抽象思维1.7.在中国,(A)A.1903年B.1949年C.1922年D.年1.8(D)A.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章程》B.年的教学大纲C.1963年的教学大纲D.年的教学大纲1.9.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到了(D)时期。
A.常数数学B.变量数学C.代数学D.现代数学1.10适合学习(C)A.平面几何B.立体几何C观几何D.论证几何2.1.必须采用(B)A。
直线式B.圆周式.C式D.综合式2.2.在减法教学中,法是(B)A.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点,又是难点D.既非重点,亦非难点2.3.多位数除法的教学重点是(B)A.义B.试商方法C.余数的处理D零的除法2.4.我国学校里的第一部算术教科书是(B)A.《九章算术》B.《笔算数学》C.算经》D.《最新初小算术教科书》2.5.我国最早的小学算术课本是(D)A.算术》B.《笔算数学》C.本》、《复兴高小算术课本》D.术教科书》2.6.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是(B)A.C.直线式D.螺旋式1.1.数学具有哪些特点(ABD)A.抽象性B辑性C.直观性D.应用的广泛性E1.2.从学科性质(ABE)A.基础课B.文化课’C.技术课D践课E.工具课1.3.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范围包(ABCDE)A.算术知识B.代数初步知识C何初步知识D.计量初步知识E.识1.4.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包(ABCDE)A.概念B.性质C.法则D.公式E.法1.5.小学生初步的数学能力主要包(ABCE)A.计算能力BC.初步的空间观念D.语言表达能力E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6.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ABD)A.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B的特点C.数学学科的进展D.发展水平E.教师的教学能力1.7(CDE)A.计算能力B.初步的空间观念C步的逻辑思维能力DB.必要与可能C“小中”的衔接E(CDE)C.基本概念D(ABCE)A.实行“编审分开”CD.20以内B.100E.多位数(AB索取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一章序论一、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如何学数学?首先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民发展的需要。
第二也是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二、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的主要理论认知心理学与建构主义学说构成是小学数学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础。
1.皮亚杰的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运动阶段,从初生到二岁间的儿童处于这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从二岁到七岁之间的小孩属于这一阶段。
儿童开始了解到简单的符号象征真实世界的事物。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大约从七岁到十二三岁左右。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一般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十岁或十二岁以后。
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形式思维,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等。
2.柯普兰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儿童数学认知发展表在学习过程方面,柯普兰重视数学概念知识的作用,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儿童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分类,要验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
他提出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必须由儿童自己获得,教师的责任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问题来引导儿童学习。
他认为数学操作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具有重要作用,他介绍了数学实验室的具体做法,目的是打破传统课堂的呆板模式和严肃的气氛,给儿童更多的活动与交流的自由。
3.布鲁纳的认知序列学说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将儿童的理解能力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动作阶段。
第二,表象阶段。
第三,符号阶段。
他认为,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序列。
他建议,应该按照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程度来组织数学课堂学习,尽量举例以便解析复杂的数学概念。
如:加法结合律可以经过三步。
第一步,可以用小棒、积木来演示;第二步,以数字来表示如(1+4)+5=1+(4+5);第三步,用符号来表示。
小学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2、数学活动水平知识技能目标包括:。
3、小学数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有等。
4、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即。
5、小学数学中有三种计算方式。
6、《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7、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划分有:。
8、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基本的成分:。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0、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为。
11、小学数学教学班级授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同,可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按照评价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以将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分为和。
13、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二、简答题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2、简析小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征。
3、简析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4、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浅析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及应注意的事项。
6、试分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发展特点。
7、简述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方式。
8、简述学科数学与科学数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1. 试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性。
2. 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小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评价。
3.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论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简要论述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条件、教师的特长及教学风格。
2、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3、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暗示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模拟法、探究研讨法(从中任选五个即可)4、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5、口算、笔算、估算6、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7、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8、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型和方法9、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10、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11、全班授课、分组学习、个别教学1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13、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二、简答题1、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有哪些?第一,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第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应成为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第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论》教案
绪论作为课程的小学数学教学论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过程§0.1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的科学。
具体地说,小学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
本课程是为适应培养高学历、专业化、学者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因此,它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论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0.2 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人类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世界各国都有关于教学方面的理论。
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就从事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并且对于教学现象作过许多非常精辟的论述。
他的关于学与思关系的言论、他所用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至今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国末年的《学记》一书,对于教学现象又作了全面的总结。
书中所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思想以及所论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作业考核《小学数学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5分)1.发觉法答:是指教师别直截了当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依照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考虑,独立地发觉相应的咨询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办法。
2.课程内容答:是指按照一定要求制定的各门学科中特定事实、观点、原理、办法和咨询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数学交流答:数学交流大体包括数学思想的表达,把自个儿的信息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一般语言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思想的同意,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同意来自他人的思想;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
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妨碍数学课程目标的因素有哪些?答: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思考三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进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要为社会进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思考社会进展对学生将来数学素质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学校的重要功能算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将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质。
(2)儿童进展的需要。
数学课程目标更多地从学生进展的需要动身,从儿童将来步入社会的实际需要动身。
近些年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具趋势算是重视学生的进展,设计为所有人的数学,让所有人都掌握数学。
(3)数学科学进展的需要。
现代数学的进展,对数学科学和数学学科的认识也在别断变化。
传统的中小学数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十七世纪往常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
现代数学差不多有了非常大进步,再也别能按照传统的数学内容体系来安排中小学数学内容。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具突出的标志算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2.近现代的数学教学材料有哪几类?答:随着近现代数学教育的进展,数学教学手段也在逐步进展,与教学内容相习惯的教具和学具相继浮现,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具标志。
这些材料要紧包括三类。
一是结合有关内容设计的教具、学具。
小学数学教学论第二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论
• 我们认为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 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 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 可执行的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
• (二)什么是小学数学课程 • 小数数学课程有着双重属性: • 第一种是从学科的观点来看的,小学数学也是 数学学科的一个部分,是以算术知识为主要内 容的一个逻辑体系,主要包括了数的认识、加 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内容,而且包括逻辑 关系。 • 第二种观点主要从学生角度来看待小学数学学 科。
• • • • • • • • •
机器人 定位系统(GPS,GIS) 断层成像系统(CT,MRI,PET,SPET) 数码技术(CD,VCD,DVD,HDTV,DC, MP3,MP4) 数字化通讯(手机,网络,IP) 数字排版印刷 电子商务(ATM,POS,条码,网络销售) 电子政务(身份识别,政务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社会
小学数学教学论
二、建国后的小学数学教育
• • • • • • (一)数学课程演变概述 1.建国初期(1949-1966)的数学教育 建国初期的数学教育演变大体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 百废待兴统一课程 学习苏联改造旧教育 探索改造初步构建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
1. 学以致用的原则 2. 具有鲜明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的特征 3. 目标比较单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
• (三)数学课程内容的演变 •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 卯学制》)。规定小学算术主要学习整数、分数、小 数的四则计算、度量衡、日常薄记以及珠算的加减 乘除等。 • 1923年《新学制小学算术课程纲要》强调算术在初 小的小数四则运算中,除法的除数不出现小数;在 高小的分数四则运算中,分母不必含有13以上的质 数,不用繁分的形式,整数四则的应用题只限在二 步以内;删减了诸如混合比例、繁分、假分数、三 四位数的乘除法等。 • 这一时期小学算术中包含了相当多的诸如“丈、尺 的认识和应用”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绪论一、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课。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一)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斯托利亚尔:教什么和怎么教。
即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苏以学定教:教什么由学什么决定;怎么教由怎么学决定。
‚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一个更重要,案例1:生:‚老师~我发现有的三角形没有稳定性:‛师:同学们想体验一下三角形的稳定性吗,生,齐,:想——:师:在每张课桌的抽屉里各藏了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木架~请拿出来~同座之间相互拉一拉。
大家正玩得高兴~突然一位学生叫起来:‚老师~我发现有的三角形没有稳定性:‛兴奋的叫声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学生手中拿着由四根小棒钉成的三角形木架。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学生手上的木架是三角形的。
所以它应具有稳定性。
‛这似乎是一个严密的三段论。
可事实上~学生手上的三角形木架却不稳定。
这该如何解释呢,,对于‚三角形稳定性‛~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
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具体内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规律、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综合性、边缘性;实践性、理论性;发展性、创造性。
三、怎样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1.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小学数学教材2.研读国外的儿童数学学习心理著作,如皮亚杰理论,3.重视案例分析4.重视教学设计1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第一节数学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一) 数学有利于人的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二) 数学有助于人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1.数学是思维的工具2.数学活动是训练思维的最佳途径(三) 数学有益于人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1. 数学有益于陶冶人们美的情操2. 数学有益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公共基础性地位(一)小学数学课程应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二)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三)小学数学课程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概述(一)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必须符合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2.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必须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3.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构成与特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结构如图1.1,13页, 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分析(一)总体目标1.使学生获得必须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学段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2.数学思考方面3.问题解决方面4.情感态度方面第三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概述(一)作为学科的数学学科数学的主要特点:1. 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等方式直观具体地学习。
(完整版)小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学数学教学论重点复习资料第⼀章关于⼩学数学课程⼀、⼩学数学学科的性质(⼀)数学的产⽣及其研究对象1、数学的产⽣2、数学的研究对象(⼆)⼩学数学的学科性质1、⽣活数学观2、⼉童数学观3、现实数学观⼆、⼩学数学学科的任务(⼀)发展公民数学素养精英数学⼤众数学数学素养:⼀是指个⼈在⽇常⽣活中具有运⽤数学技能的能⼒,能够满⾜个⼈每天⽣活中的实际数学需求;⼆是能正确理解数学术语的信息。
(⼆)培养数学思维(三)将数学运⽤于现实情景的能⼒⼆⼩学数学课程⽬标课程⽬标:是对某⼀阶段学⽣所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阶段的教育⽬的。
⼩学数学课程⽬标:回答⼩学数学“为什么教”的问题。
⼆、影响⼩学数学课程⽬标的因素(⼀)社会发展因素1、⽣活的变化2、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童发展因素:(三)数学科学的发展经典数学现代数学三、我国⼩学数学课程⽬标的演变与分析(⼀)问题辨析1、“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与“培养初步的思维能⼒”,两个⽬标是否⼀样?有何区别?现在:培养学⽣基本的数学思想⽅法和必要的应⽤技能;初步学会运⽤数学的思维⽅式,增强运⽤数学的意识。
2、“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两个⽬标有何区别?(1)强调学⽣解决问题是⼀个探索的过程(2)探索的过程是⼀个数学化的过程。
(⼆)我国数学课程⽬标的演变1、清末算学的⽬标1903年《奏定初等⼩学堂章程》:算学,其要义在使⽇⽤之计算,与以⾃谋⽣计必需之知识,兼使精细其⼼思。
1912年《⼩学校教则及课程表》2、1920—1948年五次修改《⼩学算术课程标准》3、1949——现在:九次修定⼩学教学⼤纲(课程标准)(三)⼩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过程与⽅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章⼩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数学课程⽬标(⼆)满⾜学⽣需要,促进学⽣发展(三)反映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的发展三、我国⼩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2001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全⽇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数学课程内容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
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一、填空选择1.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科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
3.桑代课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把准备律和练习律看成是效果律的从属性原则。
)4.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从总体上划为三个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提取阶段。
5.数学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掌握三个环节。
6.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中介。
7.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学、大班教学、小班教学)。
8.小学数学教学的一般组织形式:全班上课、班内小组合作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9.班级授课制的变式有两种: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10.练习课的一般结构:复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
11.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归纳整理、重点复习、总结、布置作业。
12.数学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学习的深度划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的方式划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1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动课等基本类型。
14.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5.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不同的领域,总体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活动。
16.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影响),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
17.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就可以理解为: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18.布鲁纳的四条学习原理:构建原理、符号原理、比较和变式原理、关联原理。
19.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20.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
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重要组成部分。
21.数学问题的结构--波利亚认为问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已知数、未知数、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2009-04-22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自信心,那么他们总是主动积极、心情愉快的进行学习。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下面本人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谈几点体会。
一、开讲生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
“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
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
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
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 °,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
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授结束后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180 °。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
它的(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 °,有的180 °。
)师:哪个对?为什么?生:180°,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180 °,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
生2 :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 °,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师:表扬:你真聪明。
演示: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四、练中有趣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
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
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
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
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
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
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
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五、课尾留趣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在本课结束时,我设计了一道抢答题。
揭示:把左图截去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截法?“学生原以为截法只有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
但更使他们感到“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因为内角和是180°的图形只能是三角形。
这样练习,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六、“评”中增趣这里的“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
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特征时,我立即表扬,“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证明三角形的方法时,我对他说,“你真聪明。
”;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
另外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
如“真“下次肯定会更好”。
……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说……”、“没关系再说一次”、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入境以达其成数学是给过我痛的一个梦,我永远是寻梦的孩子。
还是我小学数学教练送我的那句话"入境以达其成",十多年过去了,我想,学数学应该就是这句话了吧。
我承认我常常幻想哪天遇到一个冰雪聪明的孩子,我可以把他教得如何如何牛,可我更希望遇到喜欢数学的孩子,因为我就可以带给他更多的快乐。
而且,我也算找到了"知己"了,因为我也是个铁杆数学迷。
在我眼中,数学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公式,是一种选择和信念。
因为回顾我成长的经历,我从来不去做很多的题,我的秘诀是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思考的机会,我会去做一道题,直到我做出为止。
我不问任何人,我只是自己去做题,就这么简单。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
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它只能使学生获得虚假的知识(假知)。
假知没有“活性”,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
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真知)。
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有机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心理品质、自己的血肉,成为“我的知识”,学生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
正因为如此,当代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家都竭力主张有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
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
寻找情感激发点。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态,表现为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动力,没有这种情感动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就不能积极发生。
为此新课导入设计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
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
教师讲授时,眼睛不能只看书本和教案,而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
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
其次是激励。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灵交流如同肥沃的土地,思维和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上,有意义学习因此也就在深层次上把知和情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设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用来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人。
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
1.重视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总是随着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不同而变化的,学生通过感知对数学活动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直接关系着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程度。
积极的情感体验倾向,不仅净化了学习活动的环境,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各项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