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师2012人文地理考研真题(中国地理和地理科学导论)
中国地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7分,每小题15分)1、简述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2、简述我国东部的主要文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简述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的特点。
4、简析“乌金三角”的产业结构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
5、简述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75分,每小题25分)6、国家中长期铁路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系统。
试述“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格局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
7、总体上,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大致相当,但为什么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8、应对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路径有哪些?根据中国国情及其区域发展特征,阐释我国坚持的立场原则、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分区域实施的战略重点。
地理科学导论一、简答(每题10分)(一)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二)何谓“土地承载力”?二、简析(每题15分)(一)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二)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三)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四)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三、综合论述(一)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二)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三)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25分)。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一.绪论: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答案:(1):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2):学科特性: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导理论,代表人物与理论思想(1)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2)或然论(白兰士)(3)生态论(巴罗斯)(4)文化景观论(索尔)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流派答案: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和主要关注点答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3) 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点:five focus(1) location (2) regions (3)place (4) movement (5)human interatons 5.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分析(2)社会学(3)空间模型(4)系统分析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1)城市与区域规划(2)经济区域与规划(3)社会问题研究二.人口地理学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特征:A 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大分散,小聚居C.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人口特征:A.高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出现定居的出落C.出现劳动分工和阶层的分化(3)工业革命-人口特征:A.人口密度变大,出生率由上升转下降,死亡率下降 B.人口迁移规模大2.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试论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与成因(1)新中国成立前:高位静止阶段(2)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3)1970年代初起,进入后期扩张阶段(4)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5)预计204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4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1)自然因素(2)人口构成(3)人口政策5.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6.名词解释:人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分布(1)人口构成:是指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2007年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7年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人类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影响因素。
(看图)
二、种族、地理人种、民族及区别。
三、语系名称及分布范围。
四、文化景观或人文景观的定义,人口跨州迁移对世界文化空间格局的影响。
五、三大宗教起源地,分布范围,传播影响因素。
六、城市体系、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学说的理论重点及应用。
七、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三种学说、名称及内容(看图)。
八、行为空间的定义,AB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画图表示出来)的时空棱柱图。
九、人地关系观点和主张,环境决定论的由来及影响。
十、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内涵。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2002年一、名词解析(20分)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
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可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除去考虑人均最高生活水平外,还需要考虑国家政治、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即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践意义: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
华师学科地理真题答案解析
华师学科地理真题答案解析华师学科地理真题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真题答案的解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程度,更能够从中发现解题思路和技巧。
本文将针对华师学科地理真题进行深入的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部分1. 解析图表题在真题中,图表题通常都涵盖了考察的内容。
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图表,揣摩出图表中所蕴含的信息,进而回答相应的问题。
例如,一道有关气候图的题目,图中标明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考生可以通过观察图表发现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地理知识判断各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2. 运用案例分析在自然地理部分的真题中,经常会出现案例分析题。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案例,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和思考。
例如,一道关于城市化现象的题目,通过分析某个城市的城市化过程,考生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
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并应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逐步解决问题。
二、人文地理部分1. 提取关键词人文地理部分的真题中,常常涉及到地域文化、人口流动、城市规划等问题。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提取关键词,理解问题的要点,并联系地理知识进行回答。
例如,一道关于华师附近城镇规划的题目,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情况、交通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
2. 运用比较分析在人文地理部分的真题中,常常会出现比较题。
考生需要将不同地区或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背后的地理原因。
例如,一道关于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地区特点的题目,考生可以通过对城市化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的比较,找出地理条件的差异,然后解释不同地区城市化特点背后的原因。
三、综合题部分综合题通常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并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道关于某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综合题,考生需要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分析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以及经济发展对该地区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4一2019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考研真题
2014一2019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考研真题 2014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考研真题 一、翻译(每题2分,共20分) 1.Airmass 2.Carbon cycle 3.Feminist research 4.Limestone 5.Visual image 6.Gobolization 7.Dew point 8.Tides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回归年 2.制度文化 3.政治整合 4.活动积温 5.季风 6.承压水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何谓热岛效应,是怎么产生的 2.影响河川径流的因素 3.布莱克五阶段模型 4.绘图说明城市同心圆模式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植物群落进化、演化和演替的区别。
演替的类型 2.以“国庆黄金周“为例,试说明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 2017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开普勒第二定律 2、矿石品位 3、蒸发速率 4、硬水 5、引潮力 6、潮间带 7、泰加林 8、“文化史层”研究 9、技术密集型企业 10、麦金德 二、简答题 1、简述沼泽的主要类型 2、地带性土壤的分布与气候、植被的关系 3、绘图说明海陆风环流 4、什么是精神文化?有哪些类型? 5、海登-宴享说主要观点。
三、简答题 1、试述珊瑚礁海岸的分布范围、地貌类型。
2、绘图说明并评价达尔文的沉降发育说 3、试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主要影响 2019年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大气相对湿度 闲暇 人地关系 喀斯特作用 环境决定论 逆行演替 民俗 水量平衡 人口迁移 土地结构 二、简答题 比较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 比较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 简述北印度洋的季风漂流 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区别 河流补给类型 三、论述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请举实例论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02-2011历年考研真题(附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因子生态分析法2、容积率和建筑密度3、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原理4、产业集群5、集聚与扩散6、旅游规划二、简答题(70分)1、请简述我国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15分)2、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10分)3、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15分)4、影响我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因素有哪些。
(15分)5、要对某城市30万户市民进行抽样检查,从中抽出3000户进行调查,请你设计2—3套抽样方案,并给出每套方案所需要的数据。
(15分)三、论述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转变,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请你从土地、住房、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体制转变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
(20分)2、假设你从事旅游规划工作,现广州市要做2010—2020的旅游规划工作,请你从调研内容,规划思路,规划步骤,规划图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30分)人文地理学一、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城市化概念及阶段2、图中三个国家的城市化类型、状况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东盟、区域一体化2、东亚三国与东盟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低位和作用三、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气候变化、低碳社会2、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在哪些区域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时争议的焦点是什么?4、美中两国在应对气候问题时的态度有何差别?四、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解释“胡焕庸线”及其意义2、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五、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文化区的概念2、文化扩散的分类和内容3、什么是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六、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画出两人行为空间时空棱柱图2、这种研究方法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哪个分支?七、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提出的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谈谈你对人文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解。
八、陆大道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点—轴理论,和“T”字型区域开发的背景和内容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哈特向2、民俗3、旅游动机4、文化史层5、儒教6、新英格兰方言7、地理物象8、人口文化构成9、马汉10、等级规模法则二、谈谈你对人本主义方法论的认识。
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6 年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白兰士 2.城市体系 3.人口密度 4.人口构成 5.种族 6.文化区 7.世界宗教 8.政治整合 9.旅游资源 10.地理物象
二、论述题 1.“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次革命”请问你如何理解。 2.请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 3.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农业出现的后果和影响。 4.请举例说明城市地域结构发展的动力。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人文地理学在这方面的作用。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2002年一、名词解析(20分)1、性比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
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同点: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①②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③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④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2、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基督教: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3、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①与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
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②与收支平衡:发展旅游业是可以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③与就业: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了旅游业的直接就业,同时还会带动其它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就业。
④与税收: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政府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税收收入。
⑤与经济结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游客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总的来说是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能产生一定影响。
(2)其他三个三个方面直接参考教材。
6、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领土空间、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军事实力、国民士气、政府质量等因素。
领土空间:是国家权力稳定的因素,包括领土位置(自然、交通、国防)、领土面积。
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自然源泉。
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因素。
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因素。
军事实力:最具强制性的国家实力要素。
科学技术:直接邮箱影响资源、科技及军事等实力要素。
国民士气:首先表现为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
其次,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政府的质量:体现在政府性质、政府的法制民主、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三、论述题(40)1、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该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带古希腊时代,涉及很多学科的学者参与。
有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18世纪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在地理学领域有2位地理学家的理论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分别是法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及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
拉采尔吧人看做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控制。
评价:环境决定论思想尽管流行时间较长,但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遭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
或然论,也叫可能论。
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在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而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作用。
这种思路是有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
他认为,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
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对该理论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评价:20世纪30年代以来,或然论的思想在地理学界的研究人文关系方面获得了较多的支持者。
他们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不应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许多文化现象中,自然环境留下了深刻影响。
2、联系你所在区域的情况,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涵义:①突出强调发展;②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保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003年一、名词解释1、人口迁移: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带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居住地的行为。
迁移者成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为迁入地。
人口迁移常用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等指标来衡量。
2、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增大;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形式城市化和功能城市化。
3、卡尔.李特尔: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他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4、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有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三种类型。
5、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它是以洲没单位而划分的,是相当于对洲范围内的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地理人种有6种:亚洲、欧洲、印度、美洲印第安、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二、简答题1、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文化扩散,即文化的时间现象。
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大类。
扩展扩散:指文化现象产生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
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之内。
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先后性。
具体可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三种类型。
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联系紧密。
某文化下的人或集团迁移到新的地方,会将该文化传播到新的地方。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和传播范围①起源佛教:相传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即今日之印度,为其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为耶稣所创。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②传播范围:佛教:主要有北传佛教: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藏传佛教: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蒙古国等地南传佛教:传入今天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等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其中西南亚、东南亚为主3、适度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见2002年4、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①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②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型地带、外新月型地带。
心脏地带是有东欧平原一直到西伯利亚平原的亚欧大陆中心地域,内新月型地带包括德国、印度、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亚欧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外新月型地带为亚欧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岛屿。
这就形成了内新月型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型地带又包围内新月型地带的格局。
③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由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④他提出“谁同志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5、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人类活动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范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到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日常活动行为空间主要内容:(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上学场所处于不同地点,上下班和上学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2)购物活动行为空间。
是由人们日常活动的购物活动所形成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下列4个方面的因素有关:①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可以认为是满足某种需求所进行的购物行为活动。
故消费行为的产生是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商业环境的影响:商业空间的规模、类型、结构及周围设施状况等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③居住地环境的影响:受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居住地环境条件影响。
④社会环境对购物行为空间的影响:如家庭的阶段性;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和职业;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都会对购物行为空间产生影响。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朋友、同事、邻里和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是闲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上看,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距离的限制。
4、用图表述旅游客源地、目的地、通道之间的关系教材上有三、论述题1、评述和比较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三种人地关系的主要观点(1)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