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大气网格化精准决策支持系统版2017
空气质量精准网格化监测系统 ——生态环境物联网平台更透彻的感知--感知层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传输层更深入的智能化--应用层环境空气监测解决方案PM2.5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介绍网格化管理污染预警预报污染物时空演变可视化基于大数据的污染来源追踪和溯源•对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染点位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迅速捕捉异常排放情况,便于及时管制。
•基于污染监测与气象监测,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污染影响预警,快速、准确定位污染源,为空气污染治理指明方向。
•结合GIS地图实时显示监控区域内全部监测点的站点信息、监测数据,通过建立网格,实现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
•自动生成监测区域范围内各监测因子实时分布图和日动态变化图,实现由“点”到“面”全面展示空气质量状况,为研究污染物迁移提供数据支持。
用户数据收集达到系统最低要求数量后,后台即可启用数据归类功能,按照折线图形式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比对功能污染源分析全面覆盖污普、环统、排污申报、总量、监察等数据,采用统一标准规范和统一分析方法,准确反映污染源数据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大数据平台运行过程,在收集够一定量的收据后,建立监测数据三维模型,分析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趋势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预案录入时候系统根据运行规则自动命名,并生成固定格式编码,便于快速检索环保监测点位需要大面积覆盖,同时需要满足便携性、移动性、实用性的需求,因此目前数据网络传输基本通过GPRS传输,接入公网进行版本1.0版本2.0ZWIN-BYC06型β射线分析仪/颗粒物浓度监测仪采用了β射线衰减的原理对粒子进行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大气中PM2.5、PM10、TSP颗粒物的浓度水平。
该仪器长期广泛适用于环境空气颗粒物的浓度监测,如PM10,PM2.5,TSP (选配不同的采样切割头)等,该仪器是目前国内各地使用最成功的一套监测平台系统。
濮阳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和决策支持系统项目
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项目项目技术、服务标准和需求招标内容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项目项目技术、服务标准和需求建设概述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项目的建设包括敏感点监控网格、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网格,重点污染源监控网格和移动监测车监控网格等。
其中,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网格包含城市、乡镇、农村、背景区域、城乡结合部、传输通道等空气质量监控网格;重点污染源监控网格可以根据监控对象的不同,分为工地扬尘、企业、矿山、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生活餐饮、汽车喷漆等监控网格。
技术要求2.1六参数空气质量微型站设备用途六参数空气质量微型站能在线监测大气环境中PM10、PM2.5、SO2、NO2、O3、CO、温度、湿度等的微型化仪器。
仪器采用灵活的取电方式,使用电化学、光学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检出限低、出数准确、时间分辨率高,具有体积小巧、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网格化、密集化布点。
设备基于无线通讯技术,大量的微型站可与服务器之间保密安全的通讯,将监测数据汇集到“云平台”。
通过大量网格化高密度布点,配合气象参数,结合云计算平台,可实时掌握区域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发现重点污染源,找到合理的减排点,从而可有针对性的降低重点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达到改善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的目的。
设备参数六参数微型站技术参数技术指标六参数微型站技术指标2.2颗粒物微型站设备用途颗粒物微型站适用于道路扬尘、建筑工地、商混企业等地区的颗粒物/扬尘监测。
设备参数颗粒物设备参数技术指标颗粒物微型站的技术指标2.3 TVOC微型站设备用途TVOC微型站能专业化在线监测大气环境中TVOC(总的挥发性有机物)、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微型化仪器。
设备采用灵活的取电方式,可选择市政供电和/或太阳能供电,同时采用了超低功耗设计,单独使用太阳能供电时,持续工作时间可以达到1个月,大幅度提升了仪器野外工作范围。
仪器采用PID传感器与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测量准确性高,检出限低至1ppb,时间分辨率高,使用寿命长。
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范本(四篇)
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范本____年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质量,____年我们将全面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是指以区域网格为基础,通过建立和优化环境监测监测网络、信息化技术、流程管理和工作机制,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预警、快速反应和精准管控,进而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水平。
二、实施目标1.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监测网络。
通过增加监测点位,强化监测设备更新和维护,实现对大气、水、土壤、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
2. 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
通过推进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环境监管的精确性和效率。
3. 建立高效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
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各部门协作,实现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中各节点的有机衔接和协同作业,提高环境监管的整体效能。
4. 提高环境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通过采取先进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研判,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5. 加强环境监管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和媒体的参与,增加公众对环境监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三、实施步骤1. 确定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覆盖范围和划分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划定原则,明确各个环境监管网格的大小、责任范围和监测指标。
2.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监测网络。
根据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划定原则,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频率,实现对大气、水、土壤、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全面监测和数据收集。
3. 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
建设环境信息系统,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传输、共享和分析处理,提供环境监管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4. 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工作机制。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支持各类传感器的接入和数据采集 ,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04
03
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
空气质量传感器选型及布点策略
传感器选型
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长寿命 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 于PM2.5、PM10、SO2、NO2 、CO、O3等污染物传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监测点 位布局,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实现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质量数据, 并进行预处理和格式化处理,以便于 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传输
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如 4G/5G、NB-IoT等无线通信技术,将 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大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选型
大数据处理
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对海量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高效 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
测试与评估阶段
对平台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部署与上线阶段
完成平台部署,正式上线运行。
关键节点时间安排
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
2个月,包括需求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
设计与开发阶段
6个月,包括平台架构设计、功能开发、界 面设计等工作。
测试与评估阶段
2个月,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 试等。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识别出主要的污染源类型和分布区域 。
溯源分析
利用模型算法和监测数据,对污染物进行溯源分析,确定 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排放评估
根据监测数据和排放标准,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进行评估 ,为环保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决策支持与应急响应功能
决策支持
为政府部门提供空气质量改善方案和建议,支持环保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
网格化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网格化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网格化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措施一、问题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少地方推行了网格化环保存工作。
网格化环保存是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管理手段,通过划分区域,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加强协作,确保环境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网格化环保存在问题整改中的作用1. 职责明确网格化环保存将环保管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责任明确,权责分明。
每个网格负责自己区域内的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信息层层传递的问题,确保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2. 整合资源网格化环保存通过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一个整合协作的工作机制。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提高了整改工作的效能。
例如,在处理大气污染问题时,环保部门、城管部门、交通部门等可以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实施联合执法,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3. 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网格化环保存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切实推动环境问题的整改。
每个网格根据自己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问题调查和整改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采取相应的行动,推动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比如,在水体污染整治中,可以通过监测站建设、水质监测、排污口治理等措施来提高水体的水质,保护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4. 信息化管理网格化环保存工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传递和管理。
通过建立环境问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各级环保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每个网格的问题整改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和指导。
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渠道向相关部门进行环境问题举报,实现了问题信息的快速反馈和及时处理。
三、网格化环保存在不同环境问题整改中的措施1. 大气污染整治措施(1) 加强源头治理:在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中,实施严格的排污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严格落实《XX县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XX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XX县政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的工作要求,按照“通过划定网格确定区域,通过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划定全县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网格点位,制定网格管理制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境品质,努力建成“幸福触手可及,美丽抬头可见”的幸福美丽XX。
二、总体目标通过全县范围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建立有效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推进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三、组织机构成立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确定总网格长、乡镇网格长和网格员。
总网格长由县长担任,副总网格长由分管环保副县长担任;乡镇网格长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副网格长乡镇政府分管环保领导担任,网格员由网格所在地的相关工作人员担任。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
负责日常工作。
四、网格划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参照综治、秸秆禁烧等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以县、乡镇、村社为主体的三级监管网格。
制定《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划分表》,每个网格以阿拉伯数字为序,统一划分网格号段。
一级网格:共1个,即县人民政府,网格主要负责人为县总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副总网格长;二级网格:共63个,即各乡镇人民政府,网格负责人为乡镇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乡镇副网格长;三级网格:各镇乡以村社为基本单元网格进行划分,网格员对责任网格负责。
五、工作要求按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各部门、乡镇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治理方案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治理方案摘要:如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双重影响下,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监测以及治理。
就目前的状况看来,国内的工业生产环节废气、汽车尾气等都是国内大气环境污染物体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相关部门需要在全面促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发展的同时,通过环境立法层面的持续强化,配合国内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做到从源头、监测、立法等多个层面推动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治理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环境污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理技术研究也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的新命题。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环境质量的长期保证,近些年来国家针对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下降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倡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
为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空气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大气污染成分及地区综合环境质量的监测,依托监测结果分析各地区环境和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解决方案。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环境监测治理技术。
一、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的作用1、环境监测是科学治理大气污染的基础。
不断积累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可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于空气严重污染状态,环境监测部门应做好实时监测数据与往年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加强对重污染地区的针对性治理,使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更有效。
2、环境监测是执法监督的数据依据。
通过对大气环境的实时监测,依据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可准确获取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与相关污染区域,是区域性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推进的重要依据。
通过完整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档案,可及时发现大气环境新出现的大面积污染情况,并找到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及时开展相关治理工作。
遇到生产企业造成大气污染时,国家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家制定的大气污染物含量标准,对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比对,追究相关单位责任追究并予以处罚。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一、点位布设(一)布设原则1、科学性网格化点位布设应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理信息、气象等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等社会特点,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2、完整性网格化点位布设应涵盖各类功能性监测点位,能够反映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的空气质量变化,满足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的需求,客观评价重点污染区域的空气质量。
3、代表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和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4、可比性同类型监测点位环境条件应客观一致,确保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5、动态性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能源结构调整、区域空气质量变化等因素,确定重点评价区域,及时合理、科学有效地调整网格化点位布设。
(二)点位分类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用于监测各网格内的空气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而设置的监测点。
2、污染源区域监测点用于监测本网格内主要固定污染源、道路交通、工地扬尘及工业园区等污染聚集区对网格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3、区域背景监测点用于监测网格上风向或网格边界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而设置的监测点。
4、污染传输通道监测点用于监测污染传输通道或风道污染物输送对区域网格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5、垂直梯度监测点用于监测城市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而设置的监测点。
6、网格质控点用于微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量值传递与平行比对,保证监测数据质量而设置的监测点。
(三)布设要求1、监测网格点位布设可采用方位法和网格法。
采用方位法布点时原则上不少于8个方位,采用网格法布点时,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3km×3km,县级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2km×2km。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可适当加密布点。
2、监测设备距地面高度一般应在3m—20m范围内,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边无法满足此安装高度要求,其设备安装高度可放宽至20m—30m范围。
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四篇)
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变得严重,空气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制定一套科学且可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整治行动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项整治方案,旨在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阶段:制定政策和法规1. 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和政策,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和惩罚体系。
鼓励并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监管能力,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 完善环境污染数据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大气污染影响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认知和参与度。
3. 建立完善的排放许可制度和排放标准,对高污染排放企业进行淘汰和整治,鼓励低污染排放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第二阶段:加强大气污染源控制1. 加强工业和交通污染源控制。
对于高污染行业和企业,进行全面减排,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实施在线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
2. 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和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
3. 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
第三阶段: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1. 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鼓励发展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并减少高污染产业的比重。
2. 推动能源结构转变,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3. 加强节能和能效管理,制定和实施能源消耗限制政策,鼓励企业和居民采取节能措施。
第四阶段:推动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建设1. 建立综合性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空气质量状况。
2. 加强大气污染物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覆盖范围。
3. 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
第五阶段: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1.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治理方案
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及治理方案摘要:大气环境质量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在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为了提高治理策略科学性,需要明确当前大气环境的具体污染情况,所以需要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通过环境监测明确当前大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含量以及污染物来源的数据信息,将其与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科学性,确保所采用的大气治理方法符合实际污染情况。
关键词:大气污染;生态环境;应对污染;污染治理引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解决环境污染,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已经成为目前各个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障,近几年来,我国面临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提出了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
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大气质量,就必须针对大气污染成分以及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结合监测结果分析各个地区面临的污染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所以,必须进一步推进环境监测治理工作的完善,以满足当代社会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提高环境治理效果。
1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及其危害大气污染问题与污染物成分息息相关。
形成大气污染的各种成分十分复杂,而且污染范围广,针对特定区域开展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难度比较高,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
大气污染会随着气体的流动进一步扩散而影响到周边区域的安全,特别是对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以及生活在该区域的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植物、动物以及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比如大气中危害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如化学颗粒或有毒气体等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人体出现病变或者中毒,甚至发生癌变。
又比如像大气中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如果其含量超过了一定标准,就会出现酸雨,对一些建筑物造成腐蚀,还会改变农田的pH值,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网格化环境监管监督体系建设方案
05
04
强化资金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网格化环境监管 监督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
结于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促进环境治理精细化具有 重要意义,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
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格化环境监管监督体系将逐步实现全覆盖、全过 程、全方位的监管,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 优化体系本身,提高其适应性和泛化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
制定环境质量监测计 划和标准,确保监测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系统
建立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和查处机 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管。
加强与公安、环保等部门的协作 ,形成联合执法合力。
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维护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环境信息公开系统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通过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系统,对重点区 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实时监管, 确保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污染物的减排。
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建设信息系统
根据技术方案,建设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 系统,并实现与现有环境管理系统的整合 和对接。
开展技术培训
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和操作能力。
CHAPTER 05
保障措施与结论
保障措施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成立网格化环境监管监督体系建设领 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 问题。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为网格化环 境监管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01
大气环境监测专项实施方案(精品)
大气环境监测专项实施方案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全面、真实、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决策管理的支撑和保障。
一、总体要求以改善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积极构建涵盖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固定污染源和机动车排放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严厉打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有效传导治霾工作压力,动员全社会共同保护大气环境,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完善全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成全市空气质量监控平台。
所有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小型空气自动站,建设机动车尾气监测网络,所有重点排放企业全部建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行24小时在线自动监控。
三、重点任务(一)优化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1.建立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
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监控、预报预警、指挥调度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对各级网格和重点污染源的集中在线监测和全程监控,7月底前,市、县两级同步建成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
(牵头部门:XXXXXX)2.扩大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范围。
扩大污染源自动监控范围,对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全部建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市、县、乡和企业全覆盖的监测体系,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并实现与环保部门联网。
(牵头部门:XXXXXX)3.加强工业园区(开发区)空气质量在线自动监控。
XXXX 年7月底前,全市所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六参数小型空气自动站,实现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和定期考核,每月排名通报。
(牵头部门:XXXXXX;配合部门:各工业园区、开发区管委会)4.提升乡镇(街道)小型空气站建设。
XXXX年9月底前,全市244个乡镇(街道)小型空气站全部升级建设为六参数小型空气自动站。
(牵头部门:XXXXXX;配合部门:各县(市、区)政府,XXX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加强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控制5.规范监测站运维。
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大气污染,实施大气网格化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目标。
大气网格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大气污染源的全面监控和精准管控,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三、实施方案。
1.建立大气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大气监测网络,覆盖城乡各个区域,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构建大气污染源数据库。
建立大气污染源数据库,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排放等各类污染源的详细信息和排放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形成全面的大气污染源清单,为精准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3.实现大气网格化管理。
基于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气网格化管理。
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预测,对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和预警,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4.加强监管和执法。
建立健全的大气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对大气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治理机制。
5.推动政策和技术创新。
积极推动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创新,加大对大气治理的投入和支持。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四、效果评估。
通过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全面监控和精准管控,提高大气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大气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手段,才能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XX蓝天卫士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v1
XX“蓝天卫士”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4)1.1 政策背景 (4)1.2 项目背景 (4)第2章设计原则 (6)2.1 实用性 (6)2.2 经济性 (6)2.3 可扩展性 (6)2.4 可靠性 (6)2.5 易维护性 (6)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7)3.1 设计思路 (7)3.2 系统结构 (7)第4章XX大气环境监测详细设计方案 (9)4.1 前端监测点设计 (9)4.1.1 前端数据采集设备选型 (10)4.1.2 前端摄像机选型 (11)4.1.2.1经济型 (11)4.1.2.2标准型 (13)4.1.2.3增强型一 (15)4.1.2.4增强型二 (18)4.1.2.5翌鑫EMS8531高清环境监控摄像机 (21)4.1.3 前监测端传感器 (22)4.1.3.1空气温湿度光照传感器 (23)4.1.3.2蒸发传感器 (24)4.1.3.3雨量传感器 (25)4.1.3.4风速风向传感器 (26)4.1.3.5雾霾传感器 (27)4.1.3.6气压传感器 (28)4.1.3.7粉尘传感器 (30)4.1.3.8噪音传感器 (31)4.1.3.9二氧化氮传感器 (32)4.1.3.10二氧化硫传感器 (34)4.1.3.11一氧化碳传感器 (36)4.2 传输系统设计 (37)4.3 XX“蓝天卫士”系统方案设备选型 (37)4.3.1 野外监测型 (37)4.3.2 区内监测型 (37)4.3.3 用户定制 (38)4.4平台优势 (38)4.5 应用层客户端 (39)4.5.1 PC客户端 (39)4.5.2手机客户端 (39)4.6 系统特色应用功能 (40)4.6.1远程实时数据采集及地图定位 (40)4.6.2数据超值报警自动定位弹出视频及实时数据 (41)4.6.3历史数据存储及查询导出EXCEL形成图表 (41)第5章系统应用优势 (43)5.1 功能集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43)5.2 系统结构灵活 (43)5.3 可扩容性强 (43)5.4 易操作性 (43)第1章项目概述1.1政策背景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
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1. 简介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环境监测方法。
该方案可以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实时、全面、精准的监测与评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方案并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
2. 基本原理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并在每个网格单元内布设监测设备。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采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通过收集并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建立起全局性的大气污染模型,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监测与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与演变趋势。
3. 关键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下面将介绍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
3.1 环境传感器技术环境传感器技术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通过不同类型的环境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与分析。
为了达到高精度的监测效果,环境传感器需要具备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以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和密度。
3.2 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要求实时传输和存储大量的监测数据。
为了满足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需求,可以采用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如以太网或RS485总线;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
同时,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
3.3 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需求。
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特点和优势
• 适用于网格化监测、园区/道路/隧道污染物监测 • 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采集 • 可通过RS232或RS485与PC、工作站、工控设备连接 • 配有动态加热模块和采样泵,保证稳定进样,数据准确性高 • 供电方式:支持市电220V或内置锂电池加太阳能组合供电 • 支持风向/风速监测、支持噪声与气象参数监测 • 模块化设计,参数配置灵活,体积小巧,便于安装
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P0
1.
大气监测背景概述
目C O N
2.
大气监测解决方案
T
E
录N T
3.
大气监测案例分析
S
4.
案例介绍
P1
术语和定义
PM2.5(细颗粒物):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颗粒物 PM10(可吸入颗粒物):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物 TSP(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um的颗粒物 TVOC:总的挥发性有机物 常规六参数:PM10、PM2.5、SO2、NO2、CO、O3 AQI: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量等级: 优( 0~50 )、良( 51~100 )、轻度污染( 101~200 )、重度污
2018年上半年,安徽省16 个地级市优良天数比例在 46.4%(亳州)~97.2%(黄山)之间,平均优良天数比 例为 64.6%,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上 升 7.1 个百分点,超标天数中以 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天 数最多、O3次之。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 3 位城市是宿 州、淮北和亳州;较好的前 3 位城市是黄山、宣城和六安。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 点位布设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 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 系统质保质控与运行技术指南(试行)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 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指南(试行)
• 采用光散射法;
P7• 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大量布点,实现对空气质量全方面精细化监控。
P11
监测系统介绍 — 微型站
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
微型空气质款量监测站是一高性能的环境气体监测系统,采用高性能的传感器技术,结合嵌入式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可 以连续监测空气污染物浓度和温湿度等参数,全面显示需要的测量数据。
技术特点 ●供电方式:市电220V;
标准配置清单
●通讯方式:3G/4G移动/联通无线通讯;
●储存环境温度要求:-40℃~60℃;
●储存环境湿度要求:5%~95%RH;
●工作环境温度要求:-20~50℃;
●工作环境湿度要求:5%~95%RH;
●可通过RS485与PC,工作站,工控设备连接,也可接RS232;
● GPRS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云端数据库存储或选配
BluetoothZigBee,WiFi与智能手机连接;
加强降尘量监测,2018年底前,重点区域各区县布设 降尘量监测点位。严格环境执法检查,开展重点区域 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加强工业炉窑排放、工业无 组织排放、VOCs污染治理等环境执法 ,严厉打击 “散乱污”企业。(摘自国务院2018年6月27日发布 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4
地方行动
国家标准要求监测方法
序号 监测因子
监测原理
1
PM2.5
β射线法
2
PM10
β射线法
3
SO2
紫外荧光法
4
NO2
化学发光法
气相滤波相关红外吸
5
CO
收法
6
O3
紫外吸收法
• 成本高、高运维工作量,监测点 位受限,不能全面反映空气质量 情况。
6
相关标准
2017年《关于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等四项技术指南(试行)》
P3
3
国家行动
P4
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80% 以 上 , SO2 、 NOx 排 放 总 量 分 别 比 2015 年 降 低 15%以上,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比2015年降低18% 以上,重污染及以上天气比率降低25%以上。(摘自 国务院2018年6月27日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 行动计划》)
大气监测解决方案
T
E
录N T
3.
大气监测案例分析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案例介绍
P9
大气监测综合解决方案
地面监测
P10
天空监测
改善 质量
ll
数据分 指导 析团队
+
管理 平台
+
监测 设备
精准执法 和治理
监测系统介绍 — 微型站
产 品
AQMS-1100微型空气站,用于大气网格化精确布点监测; 监测项目:SO2、NO2、CO、O3、PM2.5、PM10、TVOC、气象五参数; 采用电化学、光散射、PID传感器技术。
P5
到 2020 年 , 二氧 化 硫 、 氮 氧 化 物 排 放 总 量 分 别 比 2015年下降16%;PM2.5未达标设区市浓度比2015 年下降18%以上,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国家考核要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 降25%以上;全面实现“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摘 自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染( 201~300 )、大于300(严重污染) 优良天数比例
P2
2
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99个城市环境 空气质量达标,占29.3%;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占70.7%。
338 城市发生重度污染 2311 天次、严重污染 802 天 次,74.2%以 PM2.5为首要污染物,20.4%以 PM10为首要 污染物。
7
大气网格化监管
AQI
A 环保局人力、物力有限,监督管理有心无力 B “小散乱污”问题严重,监管难 C 传统监测设备成本高,覆盖范围和监测要素不全 D 大气污染治理由经验主导,无数据支撑, 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
E 敏感点周边问题难及时发现,难及时采取措施
P8
8
1.
大气监测背景概述
目C O N
2.
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 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加 强区县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2020年底前, 全省区县实现监测站点全覆盖。 (摘自安徽省人民政 府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 案》)
5
相关标准
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 系统质保质控与运行技术指南(试行)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