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算机考研大纲
2011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解析
![2011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大纲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3e1f1ad02de80d4d840ff.png)
2011 考研计算机大纲解析: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领计算机考研大纲发布了,大家都非常关心各科目的变动情况,而计算机组成原理所占的分值比例非常大,所以在这里,要为大家详细解析并提供指导建议!在计算机考研专业基础课统考科目中,计算机组成原理占45 分,所占分值较大。
自2009 年计算机专业考研专业基础课首次实行全国统考以来,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
所以考研的学子一定要一如既往的重视。
一、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二、知识点解析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方面,主要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输入输出系统。
1、计算机系统概述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搞清楚计算机的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的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寸钟周期、主频、CPI、CPL执行时间;MIPS MFLOP等。
2、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是十进制数据,但在计算机中,除了十进制数据外,还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方法,我们要掌握这些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要搞清楚真值(实际的数值)和机器数(计算机中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负数的各种表示。
另外,还要理解BCD码、字符与字符串的编码方法,以及数据的校验码(奇偶校验、CRC冗余校验等)。
2011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
![2011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d85a20482fb4daa58d4b83.png)
公共基础知识基本要求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有考到,每年都有)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戎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1、公共基础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VisualBASIC、Visual FoxPro、Java、Access、Visual C++)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
深圳大学《数字电路(二)》2011年考研大纲
![深圳大学《数字电路(二)》2011年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7e10c2a0066f5335a81213b.png)
1)数制与编码
1.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及其相互转换
2.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3.二进制原码、补码和反码
4.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5.用反码和补码进行加/减运算
6.二—十进制码、格雷码、ASCⅡ码及其特性
2)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1.布尔代数常用的基本公式及运算规则
2.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逻辑表达式与真值表及卡诺图相互关系、积之和表达式与最小项表达式、和之积表达式与最大项表达式)
4.集成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74194)
5.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的组成与原理、RAM扩展与地址译码)
5)同步时序电路设计
1.原始状态表的建立
2.用D触发器或JK触发器设计同步时序电路
3.以多D触发器为核心设计同步时序电路
6)可编程逻辑、PLD中阵列的表示方法)
3.逻辑函数的公式法化简
4.逻辑函数的卡诺图法化简
5.未完全规定的逻辑函数的化简
3)组合逻辑电路
1.集成逻辑电路的电气特性及主要电气指标
2.逻辑电路的输出结构
3.逻辑符号与正、负逻辑极性
4.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
5.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用SSI和MSI进行设计)
附件3:
深圳大学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领域代码:085211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
考试科目代码:809考试科目名称:数字电路(二)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逻辑代数基础知识、数字电路的概念、原理、电路功能以及分析电路的方法、能够熟练应用上述内容,设计和解答与应用相关的问题。
2011-826-计算机语言基础考试大纲
![2011-826-计算机语言基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b28a20192e45361066f59d.png)
计算机语言基础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能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确立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程序开发能力,自行解决一些程序设计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史和各阶段语言的特点,并了解C语言的特点2. 掌握C语言常见算法及用程序流程图或N/S图表示算法3. 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C语言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4. 熟练掌握C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方法5. 熟练掌握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结构的程序设计6. 熟练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7. 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8. 掌握指针的定义和使用9. 掌握预处理命令的使用10. 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定义及使用11. 了解位运算12. 掌握文件的类型和使用三、课程主要内容与重点第一章C语言概述1.C 语言的历史背景2.C 语言的特点3.C 语言源程序的结构重点:C 程序结构。
第二章算法1.算法的概念2.算法举例3.算法的特征4.算法的表示5.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重点:算法的概念、N-S 图、常用算法思想。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常量与变量2.整型数据3.实型数据4.字符型数据5.变量赋初值6.各类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7.算述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8.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9.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重点:常用数据类型、常用运算符、数学公式转化为C 语言表达式的基本能力。
第四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C 语句概述2.赋值语句3.字符数据的输入与输出4.格式输入与输出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重点:C 语句的种类、赋值语句、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输入输出中常用的控制格式。
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1.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3.if 语句4.switch 语句重点:关系运算符与逻辑运算符及其组成的具有逻辑值的表达式、二条分支语句的格式及基本应用。
第六章循环控制1.goto 语句构成循环2.while 语句3.do-while 语句4.for 语句5.循环的嵌套6.break 与continue 语句重点:C 构成循环的四种方法,尤其是后三种方法、break 与continue 语句的基本作用。
中级计算机统考考试大纲(2011修订版)
![中级计算机统考考试大纲(2011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b3c005e87101f69e3195fc.png)
中级考试大纲(2011年修订)一、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2、掌握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计算机文字录入的方法。
4、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
5、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二、对象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
三、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和功能。
2、软件和程序的概念,数据存储基本单位(字节和KB、MB、GB)的概念。
3、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
4、常用存储设备和外部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
5、计算机信息安全和病毒防治的基本知识。
6、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二)操作系统的使用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基本知识。
3、鼠标与键盘的操作。
4、中文Windows XP。
⑴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工具栏、对话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⑵“我的电脑”、“开始”菜单、任务栏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⑶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建立、移动、删除、复制、重命名及属性设置等操作。
⑷Windows 网络功能与使用。
⑸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⑹字体的安装5、常用汉字输入方法的使用。
6、常见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画图、媒体播放器等)。
(三)Word 2003的使用1、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窗口、菜单和工具栏的操作,标尺的使用,文档的建立、打开关闭和保存等。
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
⑴文字录入、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⑵查找和替换。
⑶复制和移动。
3、文档格式化操作。
⑴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等字符格式,格式刷的使用。
⑵设置首行缩进、段落与行间距,对齐方式等段落格式。
⑶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和纸张方向等页面格式。
⑷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和分栏符,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⑸设置字符、段落、页面的边框和底纹。
4、表格的基本操作:创建表格,表格的录入和编辑,表格的计算、表格格式化(线条颜色、粗细…等)。
统考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201112177
![统考计算机应用考试大纲201112177](https://img.taocdn.com/s3/m/b8ac900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d.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考试对象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起本和专升本的所有专业。
考试目标针对全国高校网络教育本科层次所有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基本特点,要求参试者从使用的角度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文字编辑、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网络使用、多媒体等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信息安全的知识。
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考试内容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2、考试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用途(3).理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4).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考试内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的设备的使用。
2、考试要求(1).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2).了解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3).理解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4).了解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三)信息编码1、考试内容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2、考试要求(1).了解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2).理解字符编码(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考试内容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2、考试要求(1).了解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2).理解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3).理解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4).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5).能够掌握微机组装二、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一)Windows的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相关知识2、考试要求(1).了解Windows运行环境(2).了解Windows桌面的组成(3).理解文件、文件夹(目录)、路径的概念(4).了解窗口的组成(5).了解菜单的约定(6).了解剪贴板概念(二)Windows基本操作1、考试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及应用2、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2).熟练掌握汉字输入方式的启动和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熟练掌握鼠标的使用(4).熟练掌握窗口的各种操作方法(5).熟练掌握菜单基本操作(6).熟练掌握对话框操作(7).掌握工具栏按钮操作及任务栏的使用(8).掌握开始菜单的定制(9).熟练掌握剪切与粘贴操作(10).熟练掌握快捷方式的创立、使用及删除(11).掌握命令行方式(三)Windows资源管理器1、考试内容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及文件夹和文件的管理2、考试要求(1).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组成(2).熟练掌握文件夹与文件的使用及管理(四)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1、考试内容控制面板的使用2、考试要求(1).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2).掌握设置时间与日期(3).掌握添加和删除程序(4).掌握显示器环境设置(五)Windows附件常用工具1、考试内容Windows附件系统工具的应用2、考试要求(1).掌握系统工具的使用(2).掌握写字板、计算器、画图等基本工具的简单应用三、文字编辑(一)Word的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Word文档的主要功能和使用2、考试要求(1).了解Word的主要功能(2).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3).理解Word工作窗口的基本构成元素(4).了解Word帮助命令的使用(二)Word的文件操作和文本编辑1、考试内容文件的建立、打开与保存和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2、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2).熟练掌握视图的使用(3).熟练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操作(4).熟练掌握剪贴、移动和复制操作(5).掌握定位、替换和查询操作(6).掌握插入符号的操作(三)Word的格式与版面1、考试内容Word文档格式的编辑2、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字体、段落和页面设置(2).了解项目符号和编号(3).掌握边框、底纹、页眉和页脚的添加(四)Word的模板与样式1、考试内容Word文档模板样式的创建和使用2、考试要求:(1).掌握样式和样式库的建立和使用(2).了解模板的概念(五)Word表格的建立与编辑1、考试内容Word表格的建立2、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表格的建立(2).掌握表格格式和内容的基本编辑(六)Word图形的制作与编辑1、考试内容文档图形的建立与编辑2、考试要求(1).掌握绘制自选图形的操作(2).掌握图形元素的基本操作(七)Word对象的插入1、考试内容对象的插入及图文混排2、考试要求(1).掌握图形的插入(2).掌握文本框的插入(八)Word文档的打印1、考试内容文档页面设置2、考试要求(1).掌握打印预览(2).掌握打印的基本参数设置和打印输出四、电子表格(一)Excel的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2、考试要求(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2).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3).了解Excel窗口的结构(二)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1、考试内容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2、考试要求(1).了解工作表的结构(2).理解单元格地址表示(3).熟练掌握数据输入和编辑操作(4).掌握工作表格式化的基本操作(5).熟练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6).掌握工作表的打印输出(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1、考试内容单元格数据的类型、使用,相对、混合和绝对引用2、考试要求(1).掌握公式的使用(2).掌握单元格的引用(3).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4).掌握工作表之间的编辑操作(四)数据处理1、考试内容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2、考试要求(1).掌握数据查找(2).掌握数据排序(3).掌握数据筛选(4).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五)图表的使用1、考试内容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与使用2、考试要求(1).了解图表类型(2).掌握图表的创建(3).掌握图表的编辑和打印五、电子演示文稿(一)PowerPoint的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演示文档的创建、保存、打包及播放2、考试要求(1).了解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运行环境(2).了解PowerPoint文件的存储格式(3).了解PowerPoint文件的打包操作(4).了解PowerPoint文件的放映环境(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1、考试内容演示文档模板的使用及幻灯片对象的创建、编辑和放映2、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PowerPoint新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2).熟练掌握版式设置和设计模板选择的操作(3).掌握文字、图片、绘图、声音、影片等幻灯片元素的基本操作(4).掌握幻灯片放映操作(三)PowerPoint的格式操作1、考试内容:幻灯片播放技巧及母版的使用2、考试要求(1).掌握背景设置操作(2).掌握片间切换效果设置的操作(3).掌握幻灯片母版的设置(四)PowerPoint自定义动画操作1、考试内容幻灯片对象的连接和播放2、考试要求(1).掌握幻灯片自定义动画和效果的基本操作(2).掌握幻灯片剪辑与隐藏的基本操作(3).掌握动作设置的基本操作(4).掌握超级链接的基本操作六、计算机网络基础(一)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网络的定义、发展、基本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及网络的组成和功能2、考试要求(1).了解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了解网络按覆盖范围的基本分类(3).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4).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5).了解局域网的特点与功能(6).了解局域网基本组成(7).了解广域网的基本组成和概念(8).掌握设置共享资源的基本操作(二)Internet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Internet概念、作用、应用和特点,IP地址、域名的建立和使用2、考试要求(1).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2).了解Internet的作用与特点(3).了解TCP/IP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4).了解IP地址的基本概念(5).了解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6).掌握Internet的常用接入方式(7).了解Internet提供的常规服务的基本概念(三)网络连接1、考试内容局域网和宽带网的接入2、考试要求(1).掌握通过局域网的连接(2).掌握通过拨号网络(如ADSL)的连接(3).了解网络故障的简单诊断命令七、Internet应用(一)IE浏览器的使用1、考试内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信息检索2、考试要求(1).了解文本、超文本、Web页的超文本结构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RL(2).熟练掌握网页的基本操作(3).熟练掌握IE选项参数的基本设置(4).掌握收藏夹的基本使用(5).掌握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6).掌握在IE地址栏中访问FTP站点的操作(7).了解BBS的基本操作(8).了解Web格式邮件的使用(二)FTP客户端软件(CuteFTP)的使用1、考试内容文件传输的基本操作2、考试要求(1).掌握地址标签、FTP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的设置(2).掌握FTP站点的连接和断开(3).掌握文件的下载和上传(4).掌握在远程服务器上进行文件操作(三)电子邮件的使用1、考试内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及Outlook Express的使用2、考试要求(1).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Outlook Express选项的基本设置(3).熟练掌握电子邮件帐户的设置(4).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5).掌握邮件管理的基本操作(6).掌握通讯簿的使用(四)网页制作1、考试内容网页的基本概念和制作2、考试要求(1).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方法(2).掌握主页文本、超文本、Web页的超文本结构(3).掌握个人网页的发布、链接与基本技术八、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一)信息安全1、考试内容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2、考试要求(1).了解计算机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2).了解网络信息系统不安全的因素(3).了解信息安全需求和安全服务(4).了解信息安全标准(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考试内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类型、特点及防治2、考试要求(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消除(三)网络道德及相关法规1、考试内容计算机网络道德规范和知识产权基本概念2、考试要求(1).了解法规及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2).了解网络用户行为规范(3).了解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基本内容(4).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五)网络安全1、考试内容网络安全基本措施和防范策略2、考试要求(1).了解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2).理解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策略九、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1、考试内容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应用和特点2、考试要求(1).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以及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多媒体设备的种类(二)多媒体基本应用工具的使用1、考试内容多媒体数据的播放、使用2、考试要求(1).掌握 Windows图像编辑器进行图像查看(2).掌握Windows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3).掌握Windows 视频工具进行视频播放(三)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1、考试内容文件压缩与解压缩的基本概念和WinRAR的使用2、考试要求(1).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2).掌握压缩工具WinRAR的基本操作(3).了解常见多媒体文件的类别和文件格式试卷结构与题型试题分为知识题和操作题两大类,其中知识题约占40%,操作题约占60%。
软考网工大纲2011
![软考网工大纲2011](https://img.taocdn.com/s3/m/4aca292a915f804d2b16c10e.png)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I)〃指令系统(指令的分类、操作码、寻址方式、CISC、RISC)(I)〃处理器的性能(I)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I)〃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I)〃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I)〃辅存(容量、性能)(I)〃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I)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中断、DMA、通道、SCSI(I)〃I/O接口(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I)〃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I)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嵌入式)(I)〃多道程序(I)〃内核和中断控制(I)〃进程和线程(I)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I)〃进程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I)〃死锁(I)〃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拟存储器、页面置换算法)(I)〃文件管理(I)〃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I)1.3 系统管理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构架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I)〃高可用性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I)〃 RAID技术(I)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I)〃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I)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I)〃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I)〃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估计(I)〃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I)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案〃需求分析和管理(I)〃结构化分析与设计(I)〃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I)〃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I)2.1.2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I)〃评审方法(I)〃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I)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I)〃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评估(I)〃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I)〃配置管理(I)〃人员计划和管理(I)〃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I)〃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I)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I)〃维护过程管理(I)〃硬件维护,软件维护(I)3. 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的基本概念(I)〃C/S、B/S的基本概念(I)〃ISO OSI/RM七层协议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7句话。
考试大纲085212软件工程
![考试大纲085212软件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11c6d633d4b14e85246898.png)
1、算法及其复杂性
算法与程序
算法的复杂性及其表示
最坏、最好和平均情况分析
时间复杂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2、线性表、栈、队
向量(顺序表)、链表(静态链表、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及相关算法
栈、队,了解其应用,理解递归
3、 树和二叉树
树(森林)、二叉树及其性质;两者的对应关系
二叉树遍历
附件3:
深圳大学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领域代码:085212领域名称:软件工程
考试科目代码:811考试科目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软件工程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据结构与算法》是为招收软件工程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数据结构以及计算机算法的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熟悉为实际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要求考生能够编写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结构清楚、正确易读的算法(程序)。
赫夫曼(Huffman)树的构造及应用
4、 图
图(网)的概念及其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法
图的遍历、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等算法
5、 查找
顺序查找、二分查找
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排序树及插入、删除时的平衡方法
哈希(Hash)表
了解查找成功及失败的平均查找长度
6、 内部排序
排序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插入”、“起泡”、“快速”、“选择”、“堆”、“归并”、基数”等排序算法
三、考试基本题型
2011计算机操作系统六校联考考试大纲(讨论后的修改稿)
![2011计算机操作系统六校联考考试大纲(讨论后的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094f28b13b3567ec102d8af6.png)
2011 年操作系统原理六校联考考试大纲【考查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
2.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各章考点】一、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3. 用户界面4。
处理机状态二、进程管理(一)进程与线程1。
进程概念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3。
进程控制4. 进程组织5。
进程通信6。
线程概念(二)进程同步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2. 实现临界区互斥的基本方法3。
信号量4. 经典同步问题(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三)处理机调度1.调度的基本概念2。
调度的层次3.调度的基本准则4。
调度方式5。
典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四) 死锁1。
死锁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必要条件2。
死锁处理策略:死锁预防、死锁避免、死锁检测和解除三、内存管理(一)内存管理基础1. 内存管理概念2。
实存管理(连续分配管理方式、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二)虚拟内存管理1。
虚拟内存基本概念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2。
1 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2。
2 抖动2.3 Belady’s anomaly3。
请求分段管理方式4。
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四、输入输出(I/O)管理1. I/O 管理概述2. I/O 控制方式3。
缓冲技术5。
设备分配(假脱机技术(SPOOLing))6。
磁盘组织与管理:磁盘的结构、磁盘调度算法五、文件管理1。
文件概念2.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取方法3. 文件的物理结构3. 文件目录及目录结构4。
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变化详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四)
![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变化详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四)](https://img.taocdn.com/s3/m/865e2127866fb84ae45c8d59.png)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考查目标2011年的统考大纲对组成原理的考查目标定位为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在中央处理器部分与10年相比新增微程序的编码格式,这一部分在以前也是要求掌握的,所以总体来说与2010年的大纲相比,2011年的大纲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同学们可以依据原来制定的复习计划,在已有基础上继续进行复习。
这门课对于很多计算机的考生都是难点,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更是如此,建议大家在理解课本的基础上,多做习题,对一些典型的题目要做到烂熟于心。
至于参考书,推荐使用高教版哈工大唐朔飞老师的书,这本书有配套的习题,讲得也比较细,是比较适合作为备考用书的。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点解析计算机系统概述一章几乎没有出综合应用题的可能,大部分知识点只要了解就可以了。
数据的表示与运算一章可考的点多,但单独出现在综合应用题中的可能性不大。
数在机器中的不同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时选择题的一个常考点。
存储器层次结构是组成原理这门课的重点,大家在复习这一章的时候要注意Cache-主存-外存的层次结构,对比Cache-主存和虚拟存储器的相关思想、原理和方法。
本章是综合应用题常考点,典型的考题包括Cache的三种不同映像方式的相关计算,的分数。
中央处理器这一章是重点和难点,组成原理考试几乎必考的章节。
输入输出系统也不属于考试的热点。
主要是记忆一些概念,知道不同的设备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需要熟练掌握的是硬盘读写过程和一些参数的计算,中断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以敬请关注万学海文2011大纲解析系列文章之(五)、(六)、(七)、(八),祝愿2011考研学子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2011年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大纲(1)
![2011年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c95118146edb6f1aff001f6c.png)
2011年职称计算机考试大纲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考试内容及范围第一章 Windows XP基础一、内容提要本章内容包括Windows XP的启动、注销和退出,Windows XP的桌面组成及桌面图标的操作,输入法的使用和设置,以及键盘和帮助系统的使用。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掌握的内容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注销和退出;掌握Windows XP帮助系统的使用。
(二)熟悉的内容熟悉各种输入法的切换方式以及动态键盘的使用。
(三)了解的内容了解Windows XP桌面图标的基本操作;了解键盘的使用;了解中、英文标点符号,以及全角、半角字符的输入。
第二章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一、内容提要本章内容包括Windows XP的窗口、菜单、工具栏和对话框的组成与相关操作,以及任务栏、“开始”菜单的设置和使用。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掌握的内容掌握窗口的组成,掌握窗口显示界面的调整,窗口标题栏、滚动条等的基本操作;掌握菜单和快捷菜单的操作;掌握工具栏的使用;掌握对话框的操作,包括选项卡、命令按钮、文本框、列表框、下拉式列表框、复选框、单选按钮等的操作;掌握任务栏及程序图标区的操作;掌握“开始”菜单的基本操作。
(二)熟悉的内容熟悉工具栏的设置;熟悉任务栏属性的设置。
(三)了解的内容了解窗口信息区的使用;了解状态栏的显示/隐藏。
第三章 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一、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内容为Windows XP中的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
包括使用“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搜索”功能的使用,回收站的管理和操作,应用程序的管理,任务管理器的使用,以及磁盘的管理与维护。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掌握的内容掌握用“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对文件及文件夹进行新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等基本操作;掌握“搜索”功能的使用;掌握回收站的使用;掌握应用程序的运行方式。
(二)熟悉的内容熟悉“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外观调整;熟悉文件夹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显示方式的设置;熟悉磁盘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操作。
名师解析2011年计算机考研大纲3402
![名师解析2011年计算机考研大纲3402](https://img.taocdn.com/s3/m/d745f6755901020207409cdb.png)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新近出炉,我们第一时间为您解析。
预祝您考研成功!一、大纲变动内容(1)考查内容方面:试卷考核内容仍然是4个部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2)分值方面: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以及计算机网络25分。
(3)题型方面:仍然延续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的试卷结构。
(4)考核的知识点变化情况及其分析:(一)数据结构部分(1) 只有考查目标部分有较大变化。
(2) 首先,数据结构由理解变为掌握,新增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要求。
(3) 去掉了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的差异的考查。
(4) 新增了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要求。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没有发生变化。
(三)操作系统没有发生变化。
(四)计算机网络(1) 在物理层中,只对信源与信宿进行基本概念的考察。
(2) 在数据链路层中,去掉了对单帧、多帧滑动窗口的考察。
(3) 在网络层中,去掉了组播路由算法。
与去年考纲相比,知识点变化并不明显,但考察的侧重点有所改变。
部分知识点被删除,其中计算机网络部分删除较多。
对数据结构部分要求明显提高,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解析(一) 数据结构(1) 线性表部分由于比较简单,又是整个数据结构的基础,所以考察的内容会比较细致。
对于线性表灵活运用的程度要求较高。
复习时,应充分理解线性表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单链表、静态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
熟练掌握初始化、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此部分,有可能出大题的地方:集合求并、一元多项式求和。
(2) 栈、队列和数组时数据结构的重要工具,考查重点偏向于应用。
对于具体的定义的方式简单清楚就可以,重点是理解栈、队列的特点,熟练掌握栈、队列的一些经典的应用,在编程题中,常常会用到栈、队列数组作为工具。
2011山东省对口高职计算机考纲
![2011山东省对口高职计算机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e9cbd6b9f3f90f76c61be9.png)
2011年山东省计算机专业理论综合考试纲要本考试纲要主要包括计算机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系列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2版)及《数据库应用基础——ACCESS》(2版)等专业技术和实训课程,主要测试考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程度,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认识计算机(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认识计算机硬件(1)掌握主板结构的分类及组成。
(2)了解CPU、内存、硬盘的发展历程。
(3)理解CPU、内存、硬盘的结构、性能指标及相关知识。
(4)理解显卡和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
(5)了解机箱的功能及电源的工作原理。
(6)了解CPU散热器、声卡、网卡、音箱、键盘、光电鼠标、光盘与光盘驱动器、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U盘等设备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3.组装个人计算机(1)掌握计算机配件选购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2)了解计算机主要部件的选购技巧。
(3)掌握电脑组装的注意事项。
(4)掌握计算机各配件(机箱、硬盘、光驱、CPU及风扇、内存条、主板、板卡等)的安装技巧。
(5)了解双硬盘、双通道内存的安装。
(6)理解组装不同用途计算机的整机方案。
(7)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顺序。
4.计算机软件安装与调试(1)了解BIOS、CMOS的基本知识,会用BIOS设置程序对COMS参数进行各种设置。
(2)了解BIOS常见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
(3)了解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格式。
(4)掌握硬盘分区的几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5)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
(6)理解驱动程序的含义及其作用,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方法。
(7)掌握常用软件的分类和安装方法。
(8)了解各种上网方式,掌握常见上网故障及排除方法,掌握家庭上网宽带连接的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For+2011级)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For+2011级)](https://img.taocdn.com/s3/m/b6b4103210661ed9ad51f39a.png)
2011-2012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方式:利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测评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软件版本:Windows 7+Office 2007(Word,Excel,PPT)+网络应用理科学生:加考Photoshop CS4基本应用二、试题结构:1、基本题型客观题(30%)其中单选题占20%,多选题5%,判断题5%2、操作题(70%)文科:Windows操作1题:Word操作题2题:Excel操作题2题:PPT操作题1题:网络应用操作题1题:理科:Windows操作1题:Word操作题1题:Excel操作题2题:PPT操作题1题:网络应用操作题1题:图像处理操作题1题:三、教学知识点1、计算机常识部分——全部为客观题,占12%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软件);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个人计算机系统主要部件、性能指标;微处理器(时钟、字长、缓存)和内存(ROM、RAM)、外部存储设备(硬盘、CD、DVD、U盘;内外存的区别)、输入和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软件基础知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操作系统软件);常用应用软件-软件安装、升级(更新、补丁、服务包)和卸载、安全软件(计算机病毒与杀毒软件)2、Windows 7部分——客观题3%,操作题10%(1)基本界面外观个性化设置,包括桌面主题、背景和;设置屏幕保护程序;设置桌面小工具;开始菜单的个性化设置;任务栏的个性化设置;调整鼠标设置;Windows 7系统桌面、开始菜单;Windows 7窗口的组成及基本操作;Windows 7菜单和对话框;(2)文件与磁盘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与查看;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文件的选择、复制、移动、共享、创建快捷方式、删除、还原与清空回收站、创建与删除文件夹);文件和文件夹的安全。
文件压缩软件;下载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磁盘格式化、磁盘分区、磁盘碎片整理、磁盘纠错。
万学海文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变化详解:操作系统(五)
![万学海文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变化详解:操作系统(五)](https://img.taocdn.com/s3/m/e9d24c69a45177232f60a2ff.png)
万学海文2011年考研计算机大纲变化详解:操作系统(五)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计算机教研室田启隆一、操作系统考查目标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计算统考大纲操作系统部分的知识点。
操作系统的研发能力很能够体现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水平,因此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课程体系里很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原理课程。
在考研大纲里,操作系统占了35分,次于数据结构和组成原理,但高于计算机网络。
总的来说,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四门考察课程里最简单的。
除了PV操作这一大难点,基本没有其它特别难的原理或复杂的算法。
重要的是区分清楚各个不同的算法,不要混淆。
复习参考书推荐国内操作系统最经典的教材,西电汤子瀛版的《操作系统》。
很多高校都在使用这本书做操作系统课程的教材或者课内参考书,计算机考研统考大纲也和这本书的目录比较一致,建议大家复习时采用。
操作系统在大纲中的考查目标是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发展和特点;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操作系统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些和10、09年大纲相比都没有发生变化。
事实上,大纲操作系统部分列出要考查的知识点的变化也很小,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调整。
二、操作系统考点解析操作系统概述这一章出现大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选择题中常出现的点主要是这些:操作系统的定义,引入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分时系统、实时系统的原因,这些不同阶段的操作系统共的特征如何,相互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进程管理是重点和难点之所在。
考点既可以出现在选择题中,又可以出在综合应用题中。
按照大纲考点的顺序,诸如进程的概念、基本特征、组成结构,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进程的状态及其相互转换的条件及过程,进程间的通信方式,线程的定义以及和进程的区别与联系,调度的基本概念、时机、切换过程和各种调度算法,进程同步相关的概念,实现同步与互斥的机制,信号量和PV操作,管程的基本组成结构和运行过程,死锁的基本概念,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预防、避免、检测和解除死锁的原理与方法,这些点都可以出现在选择题中进行考查。
2011级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及试题
![2011级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90b0d780eb6294dd886c82.png)
2011级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提纲第一章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CA 1946年诞生于美国。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4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主要的设计思想:存储程序,并按程序顺序执行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其特点是高速度、大存储量、高自动化和高精度2.数制转换(二、八、十六进制的整数,小数)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二进制。
机器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内部在计算机中,负数是按补码进行存储和参与运算的。
二进制正数的反码、补码和原码一致计算机中,一个浮点数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对于 R 进制数,在每一位上的数字可以有( R )种.八个二进制位表示的无符号十进制数的范围0~255,有符号的十进制数的范围-127~127例. (123.75)10=( 1111011.11 )2=( 173.6 )8=( 7B.C )16注意:会用计算器下列四个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
C(A)二进制数01111111 (B)十进制数219(C)八进制数334 (D)十六进制数DA逻辑或运算10101010 OR 01001010,其结果是111010103.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西文字符编码(ASCII)7位编码,1000100符;在机器内部,一个字符的ASCII码采用一个字节存储,最高位为0;例.字符A的ASCII码为65,则字符D的ASCII码为(68)二进制为(1000100)例:字符中,ASCII码值最大的是()。
D(A)字符9 (B)字符 A (C)空格(D)字符m⏹汉字编码(国标码GB2312-80、机内码、字形码)汉字的处理流程:汉字的输入、汉字的存储、汉字的输出。
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输出码国标码作为汉字交换码用2个字节表示汉字的机内码是将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为1转换而来的。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12387b31b765ce05081403.png)
Biblioteka 旺旺 有心诚成 财富值/积分出售/账号出售【可充值】
器、集线器、交换机) 3.6 网络软件系统 3.6.1 网络操作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 · 网路设备驱动程序(ODL、NDIS) · 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套接字 API) · RPC · TP Monitor · 分布式文件系统 · 网络设备功能 3.6.2 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 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 管理) ·网络管理协议 (CMIS/CMIP、 SNMP 、 RMON、MIB-II ) · 网 络 管 理 工 具 ( ping 、 、 NetXray 、 · VPN、VLAN · 安全协议( IPSec 、 SSL 、 ETS 、 PGP、S-HTTP 、TLS) · 硬件安全性 · 计算机病毒防护 4.1.3 可用性 · 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4.1.4 安全保护 · 个人信息控制 · 匿名 · 不可跟踪性 4.1.5 LAN 安全 · 网络设备可靠性 · 应付自然灾害 · 环境安全性 · UPS 4.2 风险管理 4.2.1 风险分析和评估 4.2.2 应付风险的对策 · 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基金、 计算机保险) · 意外事故预案(意外事故类别、应 付意外事故的行动预案) 4.2.3 内部控制 · 安全规章制度 ·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5. 标准化知识 5.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 5.1.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过程 5.1.2 环境和安全性评估标准化 5.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 5.2.1 标准 · 国际标准( ISO、IEC )与美国标 准(ANSI)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5.2.2 开放系统( X/Open 、 OSF 、 POSIX) 5.2.3 数据交换标准( EDIFACT 、 STEP、XML) 5.2.4 安全性标准 ·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标准 · 计算机防病毒标准 · 计算机防非法访问标准 · CC 标准 · BS7799 标准 5.3 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IEC、 IETF、 IEEE、IAB 、W3C) · 美国标准化组织 · 欧洲工业标准化组织 · 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6. 信息化基础知识 · 信息化意识 · 全球信息化趋势, 国家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7. 计算机专业英语 ·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 文资料 考试科目 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 1. 网路系统的设计和构建 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定义 1.1.1 应用需求分析 · 应用需求的调研(应用系统性能、 信息产生和接收点、数据量和频度、 数据类型和数据流向) · 网络应用的分析 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 ·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调研(服务器的 数量和位置、客户机的数量和位置、 同时访问的数量、每天的用户数,每 次 s 使用的时间、每次数据传输的数 据量、网络拥塞的时间段、采用的协 议、通信模式) · 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 1.1.3 需求定义 · 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 · 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 ·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 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 · 安全需求(安全性标准) · 维护和运行需求(运行和维护的费 用) ·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网络系统的设计 1.2.1 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150.71.128/30 ┃ C ┃┣━━━━━━━━━━━━━╋━━━━━━┫┃142.150.0.0/16 ┃ D ┃┗━━━━━━━━━━━━━┻━━━━━━┛(1)假设路由器接收到一个目的地址为142.150.71.132的IP分组,请确定该路由器为该IP分组选择的下一跳,并解释说明。
(2)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该路由表项使以142.150.71.132为目的地址的IP分组选择“A”作为下一跳,而不影响其他目的地址的IP分组转发。
(3)在上面的路由表中增加一条路由表项,使所有目的地址与该路由表中任何路由表项都不匹配的IP分组被转发到下一跳“E”。
(4)将142.150.64.0/24划分为4个规模尽可能大的等长子网,给出子网掩码及每个子网的可分配地址范围。
个元素为与该边关联的顶点,第三个元素为该边的权。
请写出图G中从顶点1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的求解过程。
要求列出最短路径上的各顶点,并计算路径长度。
42.(15分)已知一棵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点构造为:lLeft(:h订d i Data}Right(:hildI,root指向根结点。
现定义二叉树中结点x。
的根路径为从根结点到x。
结点的一条路径,请编写算法输出该二叉树中最长的根路径(多条最长根路径中只输出一条即可。
算法可使用c或c++或JA V A语言实现)。
43.(11分)某计算机的主存地址位数为32位,按字节编址。
假定数据(~ache中最多存放128个主存块,采用4路组相联方式,块大小为64 Byte,每块设置了l位有效位。
采用一次性写回(write Back)策略,为此每块设置了1位“脏(Diny)”位。
要求:(1)分别指出主存地址中标记(Tag)、组号(Inclex)和块内地址(c)ffset)三部分的位置和位数。
(2)计算该数据cache的总位数(请给出详细计算过程)。
44.(10分)下图是一个简化的CPu与主存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所有多路选择器)。
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主存地址寄存器MAR、主存数据寄存器MDR、程序计数器Pc和指令寄存器IR,各部件及其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一个简化的cPU与主存连接结构示意图要求:(1)请写出图中a、b、c、d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图中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过程。
(3)说明数据从主存取出、运算、写回主存所经过的数据通路(假定数据地址已在MAR中)。
45.(6分)设页引用序列:,(1,2,3,4,2,1,5,6,2,1,2,3,7,6,3,2,1,2,3,6),物理块(Page frame)数为3,且所有的块初始时为空。
当分别采用最近最少使用置换(LRu)、先进先出置换(FIFO)和最佳置换(0PT)的页面置换算法时,各会发生多少次缺页?要求给出求解过程。
46.(9分)理发师问题描述如下:理发店包含一间接待室和一间工作室,接待室内有n(n≥1)把椅子,而工作室只有l把椅子。
如果没有顾客,理发师就去睡觉;如果顾客来时所有的椅子都有人,那么顾客离去;如果理发师在忙且接待室有空闲的椅子,那么此顾客会坐在其中1把空闲的椅子上等待;如果理发师在睡觉,则顾客会唤醒他。
请采用信号量机制解决该理发师问题(可用伪代码描述)。
47.(9分)考虑某路由器具有下列路由表项:┏━━━━━━━━━━━━━┳━━━━━━┓┃网络前缀┃下一跳┃┣━━━━━━━━━━━━━╋━━━━━━┫┃142.150.64.O/24 ┃ A ┃┣━━━━━━━━━━━━━╋━━━━━━┫┃142.150.71.128/28 ┃ B ┃┣━━━━━━━━━━━━━╋━━━━━━┫Ⅳ.试题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排序算法中,时间复杂度为0(nlog:n)且占用额外空间最少的是A.堆排序B.起泡排序C.快速排序D.希尔排序2.下列序列中,满足堆定义的是A.(100,86,48,73,35,39,42,57,66,21)B.(12,70,33,65,24,56,48,92,86,33)C.(103,97,56,38,66,23,42,12,30,52,6,26)D.(5,56,20,23,40,38,29,6l,35,76,28,100)3.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指令地址,其位数和下列哪个寄存器相同?A.指令寄存器IR B.主存数据寄存器MDR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R D.主存地址寄存器MAR4.假定一个十进制数为一66,按补码形式存放在一个8位寄存器中,该寄存器的内容用十六进制表示为A.C2H B.BEH C.BDH D.42H5.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中,不可能发生的转换是A.运行一就绪B.运行一等待C.等待一运行D.等待_÷就绪6.设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4个同类资源,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A.9 B.10 C.1 D 127.根据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下列情形中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A.网络传输速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B.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c.上层协议使用TcP的概率增加D.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中的中继器数量8.在选择重传协议(sR)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3比特,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A.2 B.4 C. 6 D. 8二、综合应用题:41~47小题,共70分。
试题示例41.(10分)设无向图G=(y,E),其中y={l,2,3,4,5},E= {(1,2,4),(2,5,5),(1,3,2),(2,4,4),(3,4,1),(4,5,3),(1,5,8)},每条边由一个三元组表示,三元组中前两3.组播路由算法(七)移动I P1.移动I P的概念2.移动I P的通信过程(八)网络层设备1.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2.路由表与路由转发五、传输层(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1.传输层的功能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二)U D P协议1.U D P数据报2.U D P校验(三)T C P协议1.T C P段2.T C P连接管理3.T C P可靠传输4.T C 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六、应用层(四)网络应用模型1.客户/服务器模型2.P2P模型(五)D N S系统1.层次域名空间2.域名服务器3.域名解析过程(六)F T P1.F T P协议的工作原理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七)电子邮件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2.电子邮件格式与M I M E3.S M T P协议与P O P3协议(八)W W W1.W W 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2.H T T P协议(五)介质访问控制1.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随即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 L O H A协议;C S M A协议;C S M A/C D协议;C S M A/C A协议。
3.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六)局域网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以太网与I E E E802.33.I E E E802.114.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七)广域网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2.P P P协议3.H D L C协议4.A T M网络基本原理(八)数据链路层设备1.网桥网桥的概念;透明网桥与生成树算饭;源选径网桥与源选径算法。
2.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四、网络层(一)网络层的功能1.异构网络互联2.路由与转发3.拥塞控制(二)路由算法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2.距离-向量路由算法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4.层次路由(三)I P v41.I P v4分组2.I P v4地址与N A T3.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C I D R4.A R P协议、D H C P协议与I C M P协议(四)I P v61.I P v6的主要特点2.I P v6地址(五)路由协议1.自治系统2.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3.R I P路由协议4.O S P F路由协议5.B G P路由协议(六)I P组播1.组播的概念2.I P组播地址1.I/O调度概念2.高速缓存与缓冲区3.设备分配与回收4.假脱机技术(SPOOLing)5.出错处理计算机网络【考查目标】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3.I S O/O S I参考模型和T C P/I P模型二、物理层(一)通信基础1.信道、信号、宽带、码元、波特、速率等基本概念2.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信源与信宿4.编码与调制5.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6.数据报与虚电路(二)传输介质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物理层设备1.中继器2.集线器三、数据链路层(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二)组帧(三)差错控制1.检错编码2.纠错编码(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2.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3.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 B N)4.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 R)(一)内存管理基础1.内存管理概念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交换与覆盖3.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配;分区分配。
4.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虚拟内存管理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2.请求分页管理方式3.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时钟置换算法(CLOCK)。
4.页面分配策略5.抖动抖动现象;工作集。
6.请求分段管理方式7.请求段页式管理方式四、文件管理(一)文件系统基础1.文件概念2.文件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3.目录结构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单级目录结构和两级目录结构;树形目录结构;图形目录结构。
4.文件共享共享动机;共享方式;共享语义。
5.文件保护访问类型;访问控制。
(二)文件系统实现1.文件系统层次结构2.目录实现3.文件实现(三)磁盘组织与管理1.磁盘的结构2.磁盘调度算法3.磁盘的管理五、输入输出(I/O)管理(一)I/O管理概述1.I/O设备2.I/O管理目标3.I/O管理功能4.I/O应用接口5.I/O控制方式(二)I/O核心子系统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响应过程;中断处理过程;多重中断和中断屏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