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 200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哈工大环境系统分析试题
![哈工大环境系统分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57a9f7cc7931b764ce1511.png)
哈工大 2004 年 秋 季学期环境系统分析试题(A)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1.系统按不同的方法可分为①自然系统②人工系统③复合系统④动态系统⑤稳态系统⑥线性系统⑦非线性系统⑧开放系(A)②④⑥⑧ (B)③⑤⑦⑨ (C)③④⑦⑧ (D)①④⑦⑨2.已知给水管道的价格Z 和管径D 的关系符合一数学模型,当用网格法计算机上对该模型的参数a 、b 、c 进行估参时,第一次在30.0≤a ≤40.0 ;300 ≤b ≤350; 2≤c ≤3 范围内,以步长△a=1.0;△b=1.0;△c=0.1进行搜索,运算结果为:目标函数FUNZ=2316;a=30;b=300;c=3;问:下次搜索范围应为: ≤a ≤35;300≤b ≤310;2≤c ≤3; (B)20≤a ≤40;250≤b ≤350;2≤c ≤4; ≤a ≤30;250≤b ≤300;1≤c ≤2; (D)40≤a ≤50;350≤b ≤400;3≤c ≤4。
3.一般来说,河流当中,分子扩散系Em ,湍流纵向扩散系数Ex ,纵向弥散系数Dx 之间的关系是:(A)Em>Ex>Dx; (B)Ex>Dx>Em; (C)Dx>Em>Ex; (D)Dx>Ex>Em 。
4(A) 竖向混合完成前; (B)竖向混合完成后,横向混合完成前; (C) (D)纵向混合完成后。
5.含碳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常数Kc ,河流中的衰减速度常数Kr ,河流中的生化降解速度常数Kd(A)Kc>Kr>Kd; (B)Kr>Kd>Kc; (C)Kd>Kr>Kc; (D)Kd>Kc>Kr 。
6.欧康奈尔水质模型考虑了含氮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其中含氮有机物的BOD 值用河流中___的需氧量来表示。
(B)氨氮;班号 姓名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试 题: 班号: 姓名:7.若用Dc 和Xc 分别表示临界点的氧亏值和起始点到临界点的距离,则潮汐将 使河口水质的___。
(1)--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
![(1)--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e3c90fa67f1922791788e857.png)
示范试卷一一 、名词解释(本题共18分,每小题 3 分)1. 环境化学2. 大气的温度层结3.K OW及其环境学意义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水体富营养化6. 绿色化学二 、填空(本题共16分,每小题 0.5 分)1、在对流层中,当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则出现了逆温现象。
2. 大气颗粒物湿沉降去除包括 和 两个过程。
3. 大气中主要氧化性自由基为 OH,请用方程式表达其主要反应途径; 。
4. 请列举一种CO2以外的温室气体 。
5. 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1)催化SO2的氧化;2)。
6. 冰的密度 水,是因为在两种状态下,水分子形成 的结构不一样。
7. 写出水体总酸度的表达式 。
8. p E的一般表达式为 。
9. CH3OCONHC6H5的水解反应产物为 、 和 。
10.林丹是 ,与其外消旋混合物相比,林丹具有较 的生物富集性。
11. 土壤颗粒是以为骨架,附着着和 的混合体,其中有机质因为结构不均一,在研究吸附时,有学者提出将其分为和 ,来表示其结构变化的难易性。
12. 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 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 、pH等。
(尚有很多答案)13. 土壤胶体是主要的吸附剂,农药在其上的吸附机理很复杂,包括 、、范德华作用力、氢键作用等。
14. 是产生肿瘤细胞的分子基础。
15. QSAR的全称是 ;其中一个结构参数E lumo的含义为 ;代表分子 电子能力。
16. 例举一个可被还原有机污染物 。
17. 写出一个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 。
18. 影响Fenton反应的主要条件有:pH值、H2O2浓度、 、反应温度。
1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提取、植物稳定、 。
20. 为了提高修复现场的微生物修复效率,接种活性微生物,并为其提供适宜条件,这一技术称为 。
21. 请例举一个绿色溶剂 等 。
三 、简答题及计算题(本题共66分,每小题 6 分)1.简述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区别2.用方程式表达氟利昂破坏臭氧的机理,“无氟”制冷剂为什么可避免臭氧层的破坏3.综合论述汞的来源、危害,并图示其形态转化与相间分布4. 图示DDT主要生物代谢途径5.当土壤环境pH增高时,怎样影响砷和镉的吸附,为什么?6.请写出生物积累微分表达式及方程中各项的意义7.综合论述零价铁去除各类污染物的机理,并写出相关方程式8.请简述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四综合及计算题(每题7分,共3题,21分)1. 图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过程,论述从哪些环节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4)--环境化学期末考试答案详解(试卷2)
![(4)--环境化学期末考试答案详解(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9de04836a417866fb94a8e15.png)
示范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15分)1、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2、大气垂直递减率在大气对流层中,随着高度升高气温降低率为大气垂直递减率,通常用下式表示 =-dT/dz, T为热力学温度,z为高度。
<0,出现逆温现象。
3、生物强化技术工程化生物修复的一种手段,不断向污染环境投入外源微生物、酶、其他生长基质或氮、磷无机盐,来加强修复的速度。
4、水体富营养化水体由于一些营养元素超标,导致藻类疯长,一些藻类可以释放藻毒素。
另外,藻类尸体分解引起水体溶氧下降,水体发臭,水生生物死亡等水体综合污染现象。
5、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亦称可持续的化学,它就是研究利用一套原理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生产过程中减少或消除使用或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物质的科学。
2、填空题(每题0.5分,共48空,24分)1、存在于 平流层 的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对于地球生物的危害。
2、在对流层中,当一个气团的温度随着高度减少的速率小于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减小的速率时,则认为这个气团处于 不稳定 状态。
3、比较下述自由基的稳定性,(CH3) 3C∙大于 CH3CH2 CH2∙。
4、UV254是在光化学反应中经常用到的光源,请计算1 mol分子吸收此波长光子可打破化学键的能量 471 kJ/mol 。
5、用方程式表达大气中产生 OH的一种途径O3 + h n → O • + O2 O • + H2O → 2HO •或 HNO2 + h n → HO • + NO H2O2 + h n → 2HO •6、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1)催化SO2 的氧化;2)对酸性的缓冲作用 。
7、比较下述两个化合物在大气中的半衰期 CCl3F 小于 CCl2F2。
8、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物及 碳氢化合物 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形成 臭氧(或醛类、或含氧自由基) 等具有氧化性质的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烟雾。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03ae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5.png)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颗粒物答案:A2.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哪种元素的过量?A. 氮B. 磷C. 钾D. 钙答案:B3.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工业废弃物B. 农药化肥C. 放射性物质D. 火山喷发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重金属污染?A. 铅B. 汞C. 镉D. 钠答案:D5. 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氟利昂的排放B. 二氧化碳的排放C. 甲烷的排放D. 氮氧化物的排放答案:A6. 哪种物质不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A. 多氯联苯B. 二噁英C. 六氯环己烷D. 乙醇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 甲苯B. 二甲苯C. 甲醛D. 碳酸钙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土壤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森林火灾答案:D9. 哪种物质不是水体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生活污水D. 地下水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室内空气污染物?A. 甲醛B. 苯C. 氨气D. 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______、氟利昂等。
答案:氮氧化物2. 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______、农药化肥等。
答案:城市垃圾3.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______、农业化肥等。
答案:城市生活污水4.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______、农药化肥等。
答案:矿石开采5.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建筑材料、______、烟草烟雾等。
答案:家具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生产、______、农药使用等。
答案:废弃物焚烧7. 土壤污染的危害包括影响农作物生长、______、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答案:土壤结构破坏8. 水体污染的危害包括影响水生生物、______、水质恶化等。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https://img.taocdn.com/s3/m/7dd59647f8c75fbfc67db276.png)
高于冬季。
(√)
5、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 总碳酸量不
…
…
…
…
…
…
…
线
…
…
…
…
…
号封
座
… …
…
…
…
密
…
…
…
…
…
线
…
名…
…
姓
… …
和交换态含量增加。
( √)
10、重金属在农作物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为:根>颖壳>茎叶>籽
实。
(×)
四、综合题(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反应机制可概况为如下 12 反应来描述,请完
1分
请用 pc—pH 的公式表示 Fe(OH) 3(s)在纯水中溶解产生的各种形态
D 拮抗作用
9、根据 Whitby 的三模态模型,粒径 ___D_ _μm的粒子称为粗粒
子模。
A <0.05 B >0.10 C >1.00 D >2.00
10、气溶胶中粒径 ____A____ μm的颗粒,称为降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判断题( 10 分,每小题 1 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
环境学院 环境化学 课程考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复核人
得
分
评卷
人
…
…
…
…
…
…
…
线
…
…
…
…
号
… 封
座…
…
…
…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0c6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d.png)
环境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项?A. 建筑设计B. 环境监测与治理C. 计算机编程D. 财务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土壤侵蚀D. 燃烧化石燃料答案:C3.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常与哪种元素的过量有关?A. 氮B. 磷C. 硫D. 铁答案:B4. 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量化B. 无害化C. 资源化D. 多样化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成本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C. 选择项目地点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6. 以下哪种污染物属于重金属污染?A. 铅B. 二氧化碳C. 氨D. 甲醇答案:A7.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常用于水体的净化?A. 焚烧B. 填埋C. 生物处理D. 化学沉淀答案:C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A. 土壤蒸气提取B. 土壤固化C. 土壤耕作D. 土壤置换答案:C9. 环境工程中,哪种技术用于处理噪声污染?A. 声屏障B. 光催化C. 紫外线消毒D. 反渗透答案:A10. 环境工程中,哪种方法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A. 生物监测B. 土壤分析C. 水质监测D. 所有以上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工程中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______。
答案:废渣2.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大气污染指数是______。
答案:API(Air Pollution Index)3. 环境工程中,常用的水体污染指标是______。
答案: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4.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答案:污染治理5. 环境工程中,______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环境化学 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环境化学 期末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a0918371fe910ef12df8cf.png)
大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指数PI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空气污染越严重,等级越高。
10.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有哪些?
1.迁移转化类型:机械 物理化学 生物 三种迁移
2.联合作用:不相互作用:其总效应相当于各金属有害因素单独作用时的效应 相加作用:单独作用时的总和 协同作用:大于单独作用时的作用 拮抗作用:小于
9.大气质量标准:对大气中污染物或其他物的最大允许浓度所做的规定。
我国发布的大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和影响的气质量要求。
二级:为白虎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动植物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本环境化学考题由本人一句一字录入,因此下载分有点高。希望理解!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以及其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2.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组成的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单元。如属于气候要素的气温、降水、湿度、风等。
17.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
答:活性:土壤溶液中H+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潜性:由胶体吸附的H+或AL3+在被突然的盐溶液中的阳离子所代换时才表现出来的酸度。活性酸度是突然酸度的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h+、al3+的储存库,因此潜在酸是活性酸的储备。在多雨的条件下土壤中盐类离子淋溶于水体,而H+取代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被土壤吸附,导致土壤酸化。因为南方多雨,所以土壤酸度偏高!
环境化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往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3016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e.png)
环境化学往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稀有气体D. 放射性物质答案:C2. 环境化学中的“三废”指的是什么?A. 废气、废水、废渣B. 废纸、废塑料、废金属C. 废气、废水、废油D. 废渣、废土、废石答案:A3.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污染最为严重?A. 氮气B. 氧气C. 氨氮D. 二氧化碳答案:C4. 环境化学中,哪种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影响最大?A. 重金属B. 塑料C. 农药D. 化肥答案:A5.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对大气污染贡献最大?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氮氧化物D. 臭氧答案:C6.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酸雨的主要成因?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气答案:C7.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为严重?A. 塑料B. 重金属C. 农药D. 化肥答案:B8.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A. 铅B. 汞C. 砷D. 镉答案:B9.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氮气答案:A10. 环境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因?A. 一氧化碳B. 氮氧化物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D. 二氧化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2.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温室气体3.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超过正常值,对环境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答案:环境污染4.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答案:污染治理5.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的过程。
环境化学答案
![环境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b855abe23482fb4da4cb6.png)
一、名词解释原生矿物: 各种岩石(主要是岩浆岩)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而形成的物质,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
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
腐殖质: 腐殖质是生物体物质在土壤、水和沉积物中转化而成,是一种带负电的高分子弱电解质,分子量300-30000,一般根据其在碱和酸溶液中的溶解度划分为三类:腐殖酸、富里酸、腐黑物。
土壤酸度:土壤中放出H+或经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根据H+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
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为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电动电位:土壤胶体微粒具有双电层,在非活动性离子层和液体间的电位差叫电动电位,它的大小视扩散厚度而定,随扩散层厚度增大而增加。
盐基饱和土壤: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阳离子均是盐基离子,且已经达到吸附饱和时的土壤。
土壤水解酸度:用弱酸强碱盐(如乙酸钠)淋洗土壤,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以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和Al3+代换出来,同时生成某弱酸。
土壤代换性酸度:用过量中性盐(如NaCl或KCl)溶液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和Al3+发生离子交换作用,而表现出的酸度。
土壤潜性酸度:由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所潜性的酸度。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每千克土中所含的全部阳离子总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
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为盐基饱和度。
水体富营养化:在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中,N/P<10。
造成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增殖;溶解氧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死亡。
机理是污染物大量排放、水化学失衡、生态紊乱、内源营养物质释放。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波长1200-1630nm的红外辐射,因而它在大气中的存在对截留红外辐射能量影响较大。
这些气体如同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到地面,但阻止地面重新辐射出来的红外光返回外太空,因此,这些温室气体起到了单向过滤作用,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在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兰交大环境化学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兰交大环境化学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e9b5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d.png)
环境化学期末试题(三)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一.填空(每空1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 排放、 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 和 协调发展。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离解。
7.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 机制分为 、 、 、 。
8.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
9.伦敦烟雾也称为 。
10.当降水的pH 值 时,称为酸雨。
11.可吸入粒子是指 的颗粒物。
12.PAN 是指大气中的 污染物。
13.平流层中的 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14.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15.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
16.腐殖质分子中含有 结构,其上联接有 等官能团。
17.非离子型有机化合物可通过作用分配到土壤中。
18.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及清洁区19.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20.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
21.次生矿物由分化和分化而成。
22.次生铝硅酸盐由层和层构成,它们是石、石和石。
二.试述DDT的主要特性和在环境中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10分)三.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10分)四.写出S-P模型的两个微分方程,并说明每一个变量的意义(10分)五.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最短波长为290nm,问大气中NO2分子在吸收该波长光量子后,能否引起分子中N-O键断裂?已知N-O的键能为3.01×105J/mol,Planck常数为6.626×10-34J.s,光速为3.0×108m/s。
(10分)六.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 值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 4和35%的CO 2,已知 e C H O +++281 O C H H 244181+, pE 0=2.87,请计算pE 和E h (10分)七.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 =8.4,T =25℃的水体中,90%的有毒化合物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a=0,碱性水解速率常数K b =4.9×10-7L/(d.mol), 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 n =1.6d -1.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环境工程---环境化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环境工程---环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4288aab0717fd5360cdccd.png)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大气颗粒物
2. 酸沉降
3. 温室效应
4. 自由基
5. 热岛效应
6. 标化分配系数
7. 汞的生物甲基化
8.总悬浮颗粒物
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10.电子活度
11.离子交换吸附
12.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土壤中的缓冲作用有哪两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2. 简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
3.述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
4.影响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分配系数大小的因数是什么?
5.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 天然水体中汞的形态及其迁移、转化。
7. 诱发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
8. 详述河流的氧下垂曲线各区的功能。
9. 臭氧层为什么能保护地球?氟氯烃化合物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
10. 水环境中的所有吸附作用。
试题:班号:姓名:
三. 综述题(每题9分共36分)
1.祥述水的所有特殊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因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途径
3. 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署吸附与非专署吸附的区别
4. 胶体颗粒凝聚的基本原理。
环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317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a.png)
环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影响B. 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C. 化学实验的安全性D. 化学工业的经济效益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臭氧答案:B3.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污水D. 雨水答案:D4. 土壤污染的典型污染物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重金属B. 农药C. 塑料垃圾D. 放射性物质答案:C5. 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A. 化石燃料的燃烧B. 工业生产C. 农业生产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A. 多氯联苯B. 有机氯农药C. 有机磷农药D. 二噁英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环境激素?A. 双酚AB. 邻苯二甲酸酯C. 多环芳烃D. 抗生素答案:C8.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是?A. 影响神经系统B. 影响消化系统C. 影响呼吸系统D. 影响循环系统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放射性污染物?A. 铀B. 钚C. 镭D. 砷答案:D10. 环境化学中常用的污染物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色谱法B. 质谱法C. 光谱法D. 热重分析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环境化学中的“三废”指的是废水、废气和______。
答案:废渣2.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3. 重金属污染中常见的有害元素包括铅、汞、______和______。
答案:镉、铬4.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答案:环境行为5. 环境化学中,______是指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答案:环境效应6. 环境化学研究中,______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
哈工大环境工程答案汇总
![哈工大环境工程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501b6e4c8d376eeaeaa3148.png)
2003年秋季污染控制微生物试题A答案一、填空(0.5分×30)1.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2.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吸附)、(侵入和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与释放)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薄膜过滤计数)法等。
4.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转化)、(接合)和(转导)。
5.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乙酸菌群)、(同型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A )、(G )、(C )和(U )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乙醇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又称捩转菌素,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嗜碱性或嗜中性。
因为它被蓝色染料(如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
一般认为它可能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
2. 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
3.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叫做培养基。
它是科学研究、生产微生物制品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由于各种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为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针对微生物不同的营养类型,满足特定的生长条件,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 固有酶与适应酶:微生物生活过程中分泌的,与其作用底物存在与否无关的酶称为固有酶;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只有在一定条件刺激下才会分泌的酶称为适应酶。
大学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1c2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2.png)
大学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化学反应的机理B.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土壤侵蚀D. 核能发电3.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氮、磷元素的过量排放B. 重金属污染C. 有机物质的积累D. 微生物的繁殖4.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A. 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B. 工业废弃物的堆放C. 城市垃圾的填埋D. 所有上述选项5.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 神经系统损伤B. 呼吸系统疾病C. 心血管疾病D. 消化系统疾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化学中,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和状态。
2. 环境化学研究的污染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大气中的_______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水体中的_______是导致水体缺氧和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5.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阐述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描述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化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A4. D5. A二、填空题1. 污染物的存在形态2. 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3. 二氧化硫4. 有机物分解5.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实施生态修复三、简答题1. 环境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包括:研究污染物的来源、性质、迁移转化规律,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评估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提供支持;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材料,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环境化学工程考查题目(含答案)
![环境化学工程考查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679f4ccaaedd3382c4d30a.png)
《环境化学工程》期末考查试卷一、填空题1.自然灾害引起的环境问题叫第一类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引起的破坏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叫第二类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发展四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20世纪50 年代的发展恶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的第一次高潮阶段(第一代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区域性问题)和20世纪80年代后的第二次高潮阶段(第二代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全球性问题)。
3.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
4.一般大气中CO2的含量是0.03%,正常大气中[O3]为 0.01~0.04ppm,臭氧层中[O3]为1.0ppm,臭氧层的主要作用包括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和作为温室气体加热平流层。
5.自然降水的pH值=5.6,是由于降雨中溶解的CO2的作用。
酸雨中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6.氟里昂CFC-113的化学分子式是C2F3Cl3,哈龙Halon-1211的化学分子式是CF2ClBr。
7.含有NO x、HC等一次性污染物质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光化学烟雾,其中的二次污染物包括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醛、HNO3、H2O2、O3、硝酸盐。
8.大气污染物中的气态污染物治理方法包括液体吸收净化法、固体吸附净化法和催化转化。
9.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有害物质包括氢氧化物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10.按产生气泡方法不同,气浮法分为电解气浮、分散空气气浮和溶气气浮。
二、简答题1.汽车及机动车尾气组成如下:NO x1000~2000ppm,CO约5%,未燃烧的C n H m>1000ppm。
尾气净化以Pt为高效催化剂,在转化器中进行。
请说明在一段转化器和二段转化器中的转化原理,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一段转化器中发生还原反应,在催化剂Pt作用下,利用CO为还原剂,将NO x转化为N2、CO转化为CO2、CnHm转化为CO2和水。
环境化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化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119637e21af45b307a874.png)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1.按照大气温度、化学组成及其它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大气圈可以分为_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2.地球吸收了太阳辐射能量,为保持其热平衡,必须将这部分能量辐射回太空,这一过程称为地球辐射。
地球辐射的波长在4~8μm 和13~20μm部分能量很容易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而8~13μm的辐射被吸收很少,这种现象称为_大气窗现象,这部分长波辐射可以穿过大气到达宇宙空间。
3.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和CO2量增加,它们会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在近地面与大气层间形成绝热层,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并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安全。
这就是所谓的_温室效应_。
4.自由基反应是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核心反应。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酸雨前体物的氧化,臭氧层的破坏等都与此有关;大气中重要的自由基有羟基自由基、过氧羟基自由基、烷氧自由基、过氧烷氧自由基。
5.自由基反应主要包括____链引发,连传递,链终止三个阶段。
6.腐殖质中除含有大量苯环外,分子中还含有_羧基、酚羟基、醛基__等活性基团,因而腐殖质具有弱酸性、离子交换性、配位化合及氧化还原等化学活性。
7.水体自净广义的是指受污染的水体由于____物理___、___化学___、_生物___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8.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__氮__、_磷__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_含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9.土壤矿物质按其成因可分为___原生__矿物和__次生__矿物。
黏土矿物通常分为___2:1_型(蒙脱土型)_和__1:1型_(高岭土型)_两种类型。
10.土壤中存在着多种有机、无机氧化还原物质,并始终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中氧化还原作用的强弱同样可用__氧化还原电势___表示。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https://img.taocdn.com/s3/m/1acf7122bb68a98271fefa5e.png)
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或者,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
8、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 溶解氧 ,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 土壤和动植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适当的干扰和破坏,不可
决定电位的物质是 有机物 。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
CT1 1.224 6.0mmol/L 7.344mmol/L (2)求水B的总碳酸CT 2:(2分) 当pH 8.5,查表得 0.9925,
(4)求混合后的:(3分)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A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 3、 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 污染物。
4、 分配系数:颗粒物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有机化 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Kp)。
CT / AT 4.168/ 3.5 1.191 当pH 7.1,查表得 1.178,
污染源排放出来的 SO2 和 NOx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3 分),其形成过程为
已知AT 2 1.0mmol/L,由CT AT 得: 由插入法得:pH 7.0 1.191 1.224
第 1 页
…………………密……………封……………线……………密……………封……………线…………………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1b1d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f.png)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降解规律,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作用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环境化学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环境问题是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过度开发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5、当Γ<Γd时,大气处于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 的颗粒物;14、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17、导致水俣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 -OH -COOH -CHO等官能团;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概念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大气颗粒物: 气颗粒物或液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
它也可称为气溶胶体系。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颗粒物。
2. 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雨、雾、雪等介质迁移到地
表,或通过气团直接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前者称为湿沉降,后者则为干沉降。
3.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 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从而使大气温度升
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 自由基: 自由基被定义为在电子外层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基团。
如氧分子具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可被看成双自由基。
又例如氧分子或水分子在光照下可发生共价键均裂,从而产生成对的自由基。
5. 热岛效应: 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导致热岛效应
6. 标化分配系数: 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K oc =K p /X oc ,K p =c s /c w , c s 合c w 分别为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
X oc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7. 汞的生物甲基化: 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水体底质中某些微生物能使二价无机汞盐转化为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过程。
8.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多在 100 μm 以下,尤以10μm 以下的为最
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土壤胶体一般多带负电,能吸附阳离子,
其扩散层的阳离子可被土壤溶液的阳离子等当量交换出来,故称为阳离子交换吸附。
其交换反应如下:
10.电子活度;
11.离子交换吸附:
12.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也叫做原发性污染物或原始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转化形成。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土壤中的缓冲作用有哪两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用M代表)和氢离子能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
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能形成多核羟基络合物,对碱的缓冲能力更强。
其反应式为:
(1) 2. 简述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①吸附催化水解:吸附催化水解是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途径。
②光降解:有机磷农药可发生光降解反应。
(2)有机磷农药的生物降解
3.述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
多氯联苯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多氯联苯主要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通过挥发进入大气,然后经干、湿沉降转入湖泊和海洋。
转入水体的多氯联苯极易被颗粒物所吸附,沉入沉积物,使多氯联苯大量存在于沉积物中。
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
4.影响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分配系数大小的因数是什么?
分配系数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与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
土壤-水分配系数与水中这些溶质的溶解度成反比。
5. 影响大气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有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力和气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现象以及污染物本身的特性等。
6. 天然水体中汞的形态及其迁移、转化。
水体中,汞以
Hg2+,Hg(OH)
2,CH
3
Hg+,CH
3
Hg(OH),CH
3
HgCl,C
5
H
5
Hg+为主要形态。
悬浮物中和沉积物中以Hg2+,
HgO, HgS,(CH3Hg)
2S形态存在。
生物相中以Hg2+,CH
3
Hg+,CH
3
HgCH
3
形态存在。
由于微生
物的作用,沉积物中的无机汞能转变为剧毒的甲基汞而不断释放到水体中。
甲基汞有很强的亲脂性,极易被水生生物吸收,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
7. 诱发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
8. 详述河流的氧下垂曲线各区的功能。
清洁区:表明未被污染,氧及时得到补充
分解区:细菌对排入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其消耗的溶解氧量超过了通过大气补充的氧量,因此,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此时细菌个数增加。
腐败区:溶解氧消耗殆尽,水体进行缺氧分解,当有机物被分解完后,腐败区既告结束,溶解氧又复上升。
恢复区:有机物降解接近完成,溶解氧上升并接近饱和
清洁区:水体环境改善,又恢复至原始状态
9. 臭氧层为什么能保护地球?氟氯烃化合物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
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从而阻止大部分高能量辐射到达地面,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氟氯烃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会脱去一个Cl。
Cl不直接生成HCl,而参与破坏O3的链式反应,从而破坏O3并重新生成Cl。
往往一个氯原子可以和105个O3分子发生链反应,从而导致臭氧层的破坏。
其反应式如下:
CFCl3 + hν——→CFCl2 + Cl
CF2Cl2 + hv ——→CF2Cl + Cl
光解所产生的Cl可破坏O3, 其机理为:
Cl + O3——→ClO + O2
ClO + O ——→Cl + O2
总反应:O3 + O ——→2O2
10. 水环境中的所有吸附作用。
三. 综述题(每题9分共36分)
1.祥述水的所有特殊性质,产生这些性质的原因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水的特性与水的分子结构相关。
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受到四个电子对包围,其中两电子对与两个氢原子共享,形成两个共价键;另外两对是氧原子本身所持有的孤对电子。
四个电子对间由于带负电而互相排斥,使它们有呈四面体结构的倾向,但因孤对电子占据的空间较小,与共享电子对相比具有更大的斥力,因此使H—O—H 键角由109.5°(几何正四面体)缩减到104.5°。
单个水分子中四个电子对所形成的电子云形状。
氧原子具有比氢原子大得多的电负性,所以水分子中的两共享电子对趋向于氧而偏离氢,于是就在两个孤对电子上集中了更多负电荷,使水分子成为具有很大偶极矩的极性分子。
这样的一个水分子就有可能通过正、负电间静电引力与近傍的四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联系。
分子间氢键力大小为18.81kJ/mol,约为O—H 共价键的1/20,冰溶化成水或水挥发成水汽,都首先需要外界供能破坏这些氢键。
当冰开始熔化成水时,冰的疏松的三维氢键结构中约有15%氢键断裂,晶体结构崩溃,体积缩小而密度增大。
如果有更多热能输入体系,将引起:①更多氢键破裂,结构进一步分崩离析,密度进一步增大;②体系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由于分子振动加剧,而每一分子占据更大体积空间,所以这一因素又使密度趋于减小。
上述两因素随温度升高而相互消长的结果,使淡水在3.98℃时有最大密度。
这种情况对水生生物越冬生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2. 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途径: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高生产率的水中藻类生产旺盛,死藻的分解引起水中溶解氧水平降低。
①促使湖泊老化;②破坏水产资源:已阐明的赤潮生物毒素之一的房蛤毒素[C10H17N7O4]2+是一种神经毒素,家兔静脉注射至死剂量为3—4微克/公斤(体重),小
鼠最低致死剂量为8—10微克/公斤(体重)。
在水中可使鱼类等水生动物中毒病变和死亡。
日本深受赤潮之害。
濑户内海1955年才发生五次,1956—1965年39次,1966—1970年35次,1971一年发生136次,1973年以后每年发生200—300次。
我国1977年8月在天津近海发生一次。
日本仅布磨滩1972年赤潮一次死鱼1428万尾,损失71亿日元;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有害。
尤其对婴儿、胎儿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增高,丧失输氧能力。
正常值为1—2%,高达10%时出现临床症状,达30—40%时出现缺氧症状,达50—70%时发生死亡。
另外,他们又是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前身物,因此受到重视。
不少国家饮水卫生标准规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计不得超过10mg/l。
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流失;降低工业废水N、P的排放量;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中的N、P可考虑制造沼气后作有机肥;生活污水可先进行污水灌溉或污水养殖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地下肥水不宜饮用,可代部分肥料用于灌溉,防止新肥水产生;
在湖泊、海湾及饮用地下水源带进行监测、预报。
3. 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署吸附与非专署吸附的区别:
项目非专署吸附专署吸附
发生吸附的表面静电荷的符号 - -,0,+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反离子配位离子
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阳离子交换配位体交换
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值﹥零点电位任意值
吸附发生的位置扩散层内层
对表面电荷的影响无负电荷减少,正电荷增加
4. 胶体颗粒凝聚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