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c0f891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4b.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集锦)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c19e18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0.png)
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 ,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
,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 知识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
05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标签标识规 范
Chapter
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限量标准
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 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
Chapter
原料采购、验收与储存要求
采购要求
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确保原料来源 可靠;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 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储存要求
原料应分类、分区域存放,避免交叉 污染;储存环境应符合温度、湿度等 要求,防止原料变质。
验收要求
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感官、理化及微生 物指标的检验,确保原料合格;对不 合格原料进行退货或销毁处理。
加工过程卫生要求与操作规范
加工场所卫生要求
保持加工场所清洁、干燥,定期 清洗消毒;确保加工设备、工具
清洁卫生。
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口罩 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有 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
食品加工工作。
加工操作规范
遵循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确保各 工序操作规范;避免使用过期、 变质原料,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如苍蝇、蟑螂等,通过在食品上 爬行、吐液或排泄等方式污染食 品。
化学性污染来源及防控
农药残留
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中 农药残留超标。
01
02
工业污染物
03
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通过环 境污染进入食品链。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50dfd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e.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1、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注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吃饭太快,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2)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人们的手每天都用来做各种事情,接触各种东西,可能沾染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卵等。
饭前用肥皂认真洗手,可减少“病从口入身”的可能性。
(3)生吃蔬菜水果前要洗净。
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沾染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而且含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若洗净不彻底,不仅可能引发疾病,还可能引发农药中毒。
(4)不要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繁多,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分辨清楚。
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后,会变酸、变苦,或发出异味,这是细菌繁殖的结果,吃了这样的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6)不要购买或食用街头小贩出售的劣质食品和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和饮料通常质量不达标,可能危害您的健康。
(7)在商店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购买过期的食品和饮料,不要食用或饮用过期的食品和饮料。
(8)不要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肉眼很难判断,清水中也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
喝煮过的水最安全。
2.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咸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成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
虾酱、咸蛋、咸菜、香肠、火腿、熏肉等也含有致癌物,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品: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含有强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等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易引发食道癌、胃癌。
煎炸食品:煎炸过度会产生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性。
咖啡糊了,苯并芘增加20倍。
煎饼、臭豆腐、炸芋头、油条等,多是用反复使用的油制作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
霉变物质:米、麦、豆类、玉米、花生等食物,容易受潮发霉,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素——黄曲霉毒素。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全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85b6a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5.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大全第一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1 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保障人们食用食品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状态。
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1.2 食品安全的意义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1.3 食品安全的风险食品安全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如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添加剂超标等,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二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2.2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规定,涉及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包括了食品质量控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第三章:食品安全生产管理3.1 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证明其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资质。
3.2 食品原料的选择和购买食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安全、符合标准的食品原料,并与合法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3 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食品的安全。
3.4 食品质量检验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生产出的食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食品符合标准。
第四章:食品安全销售与储存4.1 食品销售许可食品销售企业需要取得食品销售许可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销售管理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4.2 食品储存要求食品销售企业应对食品进行储存管理,包括合理摆放、分类存放和定期检查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4.3 食品包装标签食品销售企业应确保食品包装标签的准确、完整,包括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第五章:食品安全消费教育5.1 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使消费者能够正确选择食品。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62bcea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0.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大纲1.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2.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基本要求)3.加工操作规程4.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监控要求二、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1.具体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部分病原菌2.食品中常见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见的是甲肝病毒(一)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1.人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所致2.生物毒素人体摄入的后极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
常见的有发芽马铃薯、青蕃茄、苦杏仁、鲜黄花菜、生黄豆等(三)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1.部分有毒食品河豚鱼、青皮红肉鱼四季豆、扁豆、荷兰豆生豆浆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野蘑菇(颜色鲜艳的大都有毒)2.能污染食品的物质有机磷农药,蔬菜瘦肉精,猪肉、猪内脏亚硝酸盐桐油贝类毒素三、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平安监督办理办法》已于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餐饮服务基本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获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吊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餐饮服务基本要求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根据《食品平安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办理工作,并且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聘请此类人员从事办理工作。
(三)餐饮服务基本要求1.该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实制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度。
2.采购记实该当如实记实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接洽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息的进货票据。
该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收拾整顿采购记实及相关资料,妥帖保存备查。
记实、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安全十大注意事项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十大注意事项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0ccc83eefdc8d376ee32da.png)
学习资料食品安全十大注意事项一、食物一旦煮好就应尽快吃掉。
食用在常温下已存放45 小时的煮过的食物有危险。
二、食物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
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使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C。
三、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
例如,选择已加工消毒的牛奶而不是生牛奶。
四、食物煮好后常常难于一次全部吃完。
如果需要把食物存放45 小时,应在高温(接近或高于60°C)或低温(接近或低于10°C)的条件下保存。
常见的错误是把大量的、尚未冷却的食物放在冰箱里。
五、经冰箱存放过的熟食必须重新加热至70°C 才能食用。
六、不要让未煮过的食品与煮熟的食品互相接触。
七、保持厨房清洁。
烹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应用干净的布揩干净。
这块揩布的使用不应超过1天,下次使用前应把布在沸水中煮一下。
如有条件,不用揩布,而用活水先冲用具,再晾干。
八、处理食品前先洗手。
九、不要让昆虫、兔、鼠和其它动物接触食品。
动物通常都带有致病菌的微生物。
十、饮用水和准备食用时所需的水应纯洁干净。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1. 保持清洁拿食物前先用肥皂洗手,食物制备过程中也要经常洗手。
便后请用肥皂洗手。
食物制备过程中,要清洗操作台面并保持餐厨用具的清洁。
防止昆虫、老鼠及其它有害生物进入厨房接近食物。
2. 生熟分开生鲜肉类、禽类和海产类食物要与其它食物分开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如刀、案板和其他用具生熟食物要用不同器皿分开存放,不要生熟混放3. 完全煮熟食物, 尤其是肉、禽、蛋类和海产品要完全煮熟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 C;肉和禽类食物要煮透,不能带血丝;最好使用食物温度计菜肴再次加热要热透炸、烤和烘制食物时不要过度烹调, 以免产生有害物质4. 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 小时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 5 C以下)热餐在食用前温度应保持在60 C以上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储存过久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解冻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5. 饮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物,如巴氏消毒奶等仅供学习与参考。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e36cc3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c.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概述1. 食品安全概念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问题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提高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4)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法律,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原则、监管体制、生产经营者的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犯罪行为及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1.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行政部门、农业行政部门等。
2. 食品安全监管职责(1)制定食品安全政策、规划和标准。
(2)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4)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5)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指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以掌握其污染状况和趋势。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五、食品安全标准1. 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食品安全标准是衡量食品安全性的技术依据,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食品安全员工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员工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af899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b.png)
食品安全员工培训内容(篇一)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注: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雪糕和食用冰;饮料包括固态饮料和液态饮料,如麦乳精、果味粉、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一大类清凉消暑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并逐渐向营养、健身方向发展。
因此,对其卫生质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选购冷饮食品要做到以下几点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7762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4.png)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管理概述
食品安全管理是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和细菌侵入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事后整治,确保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始终符合卫生标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第二部分:食品安全法规政策
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和约束。
《食品安全法》是我
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从食品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的监管措施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
第三部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食品生产中存在许多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安全性。
从原料采购到加工、储存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第四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
管理体系,可以追溯食品的来源,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食品的质量可控,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食品安全管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只有通过加强
食品安全管理培训,加强监管和全民参与,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对食品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做到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8ebf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3.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安全标准(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二、食品安全注意事项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四、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五、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七、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八、购买肉制品、腌腊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销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十、不购买和食用三无产品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1一、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698ca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食品安全的定义:指食品不含有有害物质,经加工或烹调处理后可以安全地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一,保障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3、食品安全的原则:食品安全的原则是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为目标;明确食品卫生责任,从农业和食品生产加工的起点进行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
二、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1、化学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等,长期食用这些食品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2、微生物: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些会引起食物中毒或感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生物毒素:食品中的霉菌、细菌、真菌、植物毒素等,长期食用含有这些物质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隐患。
4、物理因素:由于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如不准确操作和保管,会引起外来物质或杂质等,令食品中含有非食用物。
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条例》等。
2、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3、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政府、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等相关方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4、监管手段:主要包括检验检测、监督检查、培训教育、风险评估等方式。
四、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1、生产环节:包括农业生产、畜牧业养殖、加工生产等,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2、销售环节:包括批发、零售等,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
3、餐饮环节:包括酒店、餐馆、快餐店等,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从进货到加工到出售到使用的全过程都符合卫生标准。
4、个人卫生:餐饮从业者,个人卫生和行为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从业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患传染病等,以保障食品卫生和安全。
五、食品安全方案1、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7d6c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8.png)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资料1. 食品安全概述1.1 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食品安全风险2.1 生物性风险生物性风险主要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霉菌等)和寄生虫污染。
2.2 化学性风险化学性风险主要包括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重金属污染,以及其他化学污染。
2.3 物理性风险物理性风险主要包括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如玻璃、金属、塑料等)的污染。
3. 食品安全标准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指国家制定发布的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检验、监督管理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强制性技术规范。
3.2 食品安全标准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生产加工过程、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储存运输、食品销售、食品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4. 食品安全监管4.1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主要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
4.2 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包括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食品召回、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等。
5.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5.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
5.2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6.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6.1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意义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食品安全。
6.2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主要途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主要途径包括新闻媒体、网络、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4b54b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指食品中混入的杂质或异物,如沙石、金属屑、 玻璃碎片等,通常由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的不当操 作导致。
食品污染的危害
急性食物中毒
致癌致畸
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进 入人体,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如呕吐 、腹泻、发热等。
某些食品污染物如黄曲霉毒素、苯并 芘等具有致癌致畸作用,长期摄入可 增加患癌风险或影响胎儿发育。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如《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对食品生产经营的许可条 件、程序及监督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01 监管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其下属各级市场监管部 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02 监管措施
包括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制度、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查处食品安全违 法行为等。
03 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公众、媒体、消费者组织等参与食品安 全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02
食品污染与危害
食品污染的类型
01 生物性污染
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污染,主要 通过食品原料、加工过程或储存环境中的不洁因 素引起。
02 化学性污染
涉及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添加剂不当使用等 ,可能来源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或包装材料。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3
食品添加剂与安全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为 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 添加剂两大类。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防腐剂、抗氧化 剂、着色剂、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酸度调节剂、 漂白剂、膨松剂等。
食品安全培训记录30篇知识
![食品安全培训记录30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e1c6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0.png)
食品安全培训记录30篇知识1.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食品的过程中,预防食品受到任何污染或破坏,保障人们食品的质量、卫生和安全。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食品中毒、疾病传播等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旨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权益。
4.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等,为食品生产经营提供建议和指导。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政策、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确保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和安全。
6.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食品污染、食品不洁、食品储存不当等,引起食品中毒的细菌、病毒、真菌也有多种不同类型。
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科学方法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过程,包括对食品的生产过程、成分等进行分析评估,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8.食品安全培训的目的:食品安全培训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9.食品安全培训的对象:食品安全培训的对象包括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人员等,不同对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
10.食品安全培训的内容:食品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中毒防治、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等,具体内容因对象而异。
11.食品安全培训的方式:食品安全培训可以采取讲座、培训班、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者可邀请专家讲授、组织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
12.食品安全培训的效果评估:食品安全培训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通过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向。
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7cc53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f.png)
食品安全培训资料(一)第一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一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限量的食品;(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或者要求的食品。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36dda9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e.png)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6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材料2——食品安全科普知识1、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原则是什么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责任;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职责是什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和整治工作;3、政府主要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是什么质量技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的主要职能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4、我国首批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行业是哪些肉类、粮食、儿童食品3个行业;5、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有哪些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区域范围明确,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什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主体是一切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且其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7、“QS”主要包括哪三项内容第一、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第三、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识制度8、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原辅料有哪些要求食品生产加工所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非食品用原辅料生产食品;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9、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醋产品包括哪些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醋精不纳入发证范围;10、国家规定的禁止进境物有哪些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物尸体和土壤 ;11、食品标签的内容主要有哪些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12、限期使用的产品必须标明哪些内容应当在显着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13、保健食品的注册、审批由哪个部门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工作,负责对保健食品的审批;14、出现哪些情形,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应当被收回保健食品批准证明文件被撤销的;保健食品被国家有关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的;广告复审不合格的;15、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中事故是怎样分级的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16、怎么确认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食品安全事故: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7、目前,国家国家质检总局共对多少类食品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28类;分别为老5类: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新10类: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速冻米面;新13类: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制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18、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是哪些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19、劣质儿童食品中化学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是劣质儿童食品中化学污染的主要问题;20、“三无”食品是指什么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食品;21、妨碍青少年发育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不定时定量进食,偏食,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迷恋快餐食品,滥服补药;22、影响食品安全性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有哪些主要有铅、汞、镉;23、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文字标识中文;24、世界公认的食品中三大致癌物质是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地方苯并芘、硝胺和黄曲霉毒素都是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的污染主要发生在烟熏和烘烤食品中,某些洋快餐如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等煎炸食品中也存在苯并芘;硝胺则主要来自于肉类及其制品添加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发霉的玉米中;25、不安全食品中的“四大杀手”是哪些吊白块、双氧水、甲醛和硫磺;26、科学喝奶方法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以每天早、晚为宜;27、2003年安徽阜阳出现的部分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形成的“大头娃娃”的患病原因主要是什么奶粉中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奶粉中微量元素钙、铁、锌含量极低;产品标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28、市场上的问题水果你知道吗市场上的问题水果主要有激素草莓、打蜡苹果、硫磺香蕉、有毒西瓜、变色葡萄、毒桂圆等; 29、孩子缺乏铁可能导致什么疾病贫血;30、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安全食品等标志是什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保健食品、原产地域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安全食品标志、绿色环境标志、国家免检产品31、什么样的食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一般来说,大部食物中毒是由动物来源的食品引起的,如肉、禽、蛋、乳等;非动物来源食品如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马铃薯等也是我国食物中毒常见的因素;32、什么是雕白块其对人体有何危害雕白块又叫“吊白块”,其化学名称是甲醛次硫酸氢钠;人食用这类食品后可引起过敏,严重者可以致癌;这是慢性中毒,吃一次两次可能感觉不到;33、食品中是否可以加入药物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但是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以及作为原料、调料或者营养强化剂加入的除外;34、重金属元素更容易富积在鱼虾的哪个部位头部;35、食品卫生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安全指标、营养指标及危害指标;36、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标准颜色什么由绿色和橙色组成;37、如何鉴别味精质量优劣可取少许晶粒用舌头尝试;良质味精味道极鲜,具有鲜咸肉的美味,略有咸味含氯化钠的,无其他异味;次质味精滋味正常或微有异味;劣质味精有苦味、涩味、霉味及其他不良滋味;38、如何去除水垢水垢对人体的危害非常的大,对于保温瓶或陶瓷器皿,以下除去其上的水垢的方法正确的是可用加入适量醋的水浸泡,使它慢慢溶解掉;39、食品配料表中配料的排列顺序是什么按加入先后顺序投料;40、如何辨别真假碘盐可将盐撒在淀粉溶液或切开的马铃薯切面上如显出蓝色,是真碘盐;41、白酒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安全指标,劣质酒中会导致饮用者失明的物质是什么甲醇;42、污染蔬菜生产的工业三废是哪三废废水、废气、废渣;43、哪些水产品不宜吃死鳝鱼、死甲鱼、死河蟹不能吃;皮青肉红的淡水鱼不应吃;反复冻化的水产品应少吃;用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保鲜的水产品不宜吃;各种畸形的鱼不能吃;44、长期使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会引发哪种疾病老年痴呆症;45、纯牛奶中能否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46、我国现允许使用最常用的四种合成色素是什么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日落黄;47、汤圆变红后不能食用的原因是什么变红是被酵米面黄杆菌污染的结果,由于该菌能产生毒素,食用后引起中毒;48、为减少啤酒瓶爆炸事件,从1999年6月1日起,对啤酒专用瓶有什么要求必须在瓶底以上20mm范围内打有标准字母B49、保健食品广告必须标明哪些内容必须标明保健食品产品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品不适宜人群;必须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现;50、为预防扁豆中毒,在加工扁豆时应注意什么颜色由青绿变灰褐色,尝起来没有豆腥味 ,烧熟煮透;51、孩子如果缺乏维生素A易得什么病夜盲症;52、孩子如果缺乏维生素C易得什么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症;53、什么是食品的保持期保持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54、什么是食品的保存期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55、喝豆浆要注意做到哪五不不喝没有煮沸的豆浆;豆浆中不能冲入鸡蛋;不要空腹饮豆浆;不用保温瓶储存豆浆;不要过量饮豆浆;56、煎炸食物时油温为什么不宜过高油温过高会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7、鲜鱼食用的最佳时间是多少活杀鱼立即下锅烹煮,并非食用的理想时间,鱼死后,由僵硬开始软化而失去弹性宰杀后2-3小时,才是最佳食用时间;58、速冻面米食品对冷库的温度要求是什么速冻面米食品在冷库内温度应保持在—18℃或更低,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59、蔬菜为什么不易久存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是非常危险的,危险来自蔬菜含有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类物质结合,可生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60、为什么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易感染上旋毛虫病;61、为什么发霉的茶叶不能喝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大量毒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62、如何用电冰箱正确保藏食品冰箱内的生熟食物必须分开放置;准备放入冰箱内的生熟食物要清洗干净;应按时清洗冰箱,特别是随时清洗生食物上渗出的溶液;63、劣质食醋有哪些特征悬浮物或沉淀较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营养成分低;64、仓库贮存食品应做到哪防尘、防蝇、防鼠、防潮防霉或防腐65、豆制品的三大食用安全问题是什么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超标,防腐剂、明矾等添加剂超标,非法添加化学物质;66、不宜放进冰箱的食物有哪些香蕉、鲜荔枝、西红柿、火腿、巧克力;67、人体必需的6种基本营养素是什么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68、哪些操作有助于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洗菜要先洗后切;切菜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69、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的刺激性;另外,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具有凝血作用;70、为什么食用鲜黄花菜不当会中毒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化学成分,会引起中毒;71、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有哪些柑橘、香蕉、柿子;72、什么是食用油的四怕食用油有“四怕”:一怕阳光,二怕高温,三怕接触空气,四怕进水;73、油锅冒烟才下菜吗一般烹调者在烧菜时习惯视锅中油冒烟时才下入原料,认为这样炒出来的菜才会香,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74、哪些人不宜饮牛奶经常接触铅的人、牛奶过敏者、返流性食管炎患者、腹腔和胃切除手术后病人、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75、儿童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儿童不宜多食以下食物:糖果、甜食、巧克力、果冻、方便面、纯净水、洋快餐、冷饮、银杏果;76、食源性疾患指的是什么亦称食源性疾病;凡是致病因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的,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77、食物中毒的种类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霉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78、如何识别农药毒死的鱼农药毒死的鱼其胸鳍是张开的,并且很硬,嘴巴紧闭,不易拉开;鱼鳃的颜色是紫红色或黑褐色;苍蝇很少上去叮咬;这种鱼除腥味外,还有其它异味,如煤油味、氨水味、硫磺味、大蒜味等;79、豆腐和豆浆应如何保存夏季最好当天食用,春、秋、冬季最好也不要超过3天;工业化生产的盒装豆腐在2~8℃下,可保质7天,工业化生产的袋装复合薄膜豆腐在5~10℃下,保质期为3天;80、豆腐和鱼合吃好吗两者合吃,借助鱼体内维生素D的作用,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很多倍;81、青少年应养成哪些合理的膳食习惯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足量的鱼、禽、肉、奶、豆类、蛋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82、儿童吃无铅皮蛋有害吗“无铅皮蛋”只是铅的含量比传统腌制的皮蛋要低得多;微量的铅对成年人的健康影响不大,但对儿童来说,无铅皮蛋也应少吃或不吃为好;83、如何鉴别变质酸奶变质的酸奶,有的不凝块,呈流质状态;有的酸味过浓或有酒精发醇味;有的冒气泡,有一股霉味;有的颜色变深黄或发绿;变质的酸奶都不可食用;84、如何识别米猪肉米猪肉一般不鲜亮,肥肉瘦肉及五脏、器官上都有或多或少米粒状的囊包,呈乳白色;85、如何鉴别死猪肉死猪肉的特征是周身紫红色、血管中充满着黑红色的凝固血液、腿内部的大血管有黑红色的血栓;86、如何鉴别含甲醛水发食品一看颜色是否正常;如果食品非常白,超过其应有的白色,而且体积肥大,应避免购买和食用;二闻是否有刺激性的异味;三摸是否手一捏食品就很容易碎;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用甲醛泡发的可能性就很大;87、如何鉴别大料与红茴香两者都有特殊的香气,但大料香味甜,红茴香香味先微酸而后甘;两者颜色有区别,大料表面呈红棕色或褐色,红茴香表面呈红褐色;88、识别食品罐头是否变质的方法有哪些挤压罐头的盖和底,看是否有液体溢出;检查内容物的色泽、状态、气味;检查瓶贴和有效期; 89、柿子如果一次食量过大,或者是食用未成熟的柿子时,容易引起什么症状胃柿石;90、哪些水果蔬菜的皮不宜食用红薯皮、马铃薯皮、荸荠皮、柿子皮;91、要让孩子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掌握一些食品安全知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尽量少吃时间过长的剩饭和剩菜;92、不宜搭配的蔬菜水果有哪些波菜和豆腐,柿子和红薯,马铃薯和香蕉,萝卜和水果等;93、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什么电话进行申诉举报可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12315;94、我国在农产品源头上推行的计划是什么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95、目前我国有三类安全食品,是哪三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96、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原料选择不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烹饪等过程中不注意卫生;进食前食物加热不充分,未能杀灭细菌或破坏其毒素;97、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属于食品污染中的哪一种污染生物性污染;98、在我国,绿色食品是怎样分级的分A级和AA级;99、在发现食品生产违法行为时,可以拨打哪部电话进行举报投诉拨打质监局12365举报电话; 100、食品加工过程应严格防止的食品污染包括哪些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培训资料第一章食品生产经营第一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五)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九)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第三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第六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第七条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第八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第九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一)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三)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置。
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五)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职责,对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第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三)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第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三)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四)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五)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六)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本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