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

食品添加剂分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在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共有22类,近2000个品种,其中香料有1000多种。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录E列举了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还有其他类别。

1.酸度调节剂。

酸度调节剂亦称pH调节剂,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它主要有用以控制食品所需的酸化剂、碱剂以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类。

酸化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许多功能特性,例如改变和维持食品的酸度并改善其风味;增进抗氧化作用,防止食品酸败;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具有阻止氧化或褐变反应、稳定颜色、降低浊度、增强胶凝特性等作用。

我国现已批准许可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等18种。

酸度调节剂除可调节食品的pH、控制酸度、改善风味之外,尚有许多其他功能特性。

其有效应用主要受食品所需特性控制,通常以有机酸及具有缓冲作用的盐为主。

又由于很多有机酸都是食品的正常成分,或参与人体正常代谢,因而安全性高,使用广泛。

2.抗结剂。

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其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油脂等,使食品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

我国许可使用的抗结剂目前有5种: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和微晶纤维素。

3.消泡剂。

消泡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时,如发酵、搅拌、煮沸、浓缩等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正常操作的进行,必须及时消除或使之不致产生。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分类及相关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在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定义食品添加剂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定义食品添加剂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范畴比较广泛,除了一般作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物质外,法律和标准还明确把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都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其来源、作用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来源分类有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天然食品添加剂又分为由动植物提取制得和由生物技术方法如发酵或酶法制得两种。

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主要是指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按作用和功能分类,可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

每个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常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列举了23类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

(1)酸度调节剂酸度调节剂是指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主要酸度调节剂品种有柠檬酸、乳酸、酒石酸、冰乙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等。

(2)抗结剂抗结剂是指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主要抗结剂品种有亚铁氰化钾、二氧化硅、滑石粉、硅铝酸钠等。

(3)消泡剂消泡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主要消泡剂品种有内二醇、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吐温20)、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4)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FAO)和(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围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二、主要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可以防止由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自动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说到食品添加剂,非专业人士恐怕都是不甚了解。

即便是有些学问的人,但并非生物食品专业的,也是知之甚少,略知皮毛。

何为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变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此外还有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所以说,食品添加剂有时候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一点,就是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合格的,对人体无害的。

例如,2005年席卷全国的“苏丹红一号”事件,也即多类辣椒粉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而这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人造化学染色剂,具有致癌性,全球都禁止用于食品。

所以一到说食品添加剂,大多数人还是心理还是有些恐慌。

今天小编就来详谈一下正规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分类情况如何?以及哪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危害程度如何?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哪些?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314个品种。

具体如下:1、酸度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食品酸度。

常用酸度调节剂包括碳酸钠(俗称“苏打”、“碱面”等)、碳酸氢钠(也称“小苏打)、柠檬酸钾、乳酸等。

2、抗结剂主要用于防止易结块的颗粒或粉状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

常用抗结剂包括糕点中使用的丙二醇、小麦粉中使用的碳酸镁等。

3、消泡剂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消除食品的泡沫。

常用消泡剂包括稀奶油中使用的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生湿面制品(如饺子皮、面条等)中使用的丙二醇等。

4、抗氧化剂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及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品,防止或延缓其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

常用抗氧化剂包括二丁基羟基甲苯、茶多酚、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等。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保持、调色、增香、增味、防腐、抗氧化等目的,通过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法规和标准,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分类:1.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使其更具吸引力。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2. 甜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通常比糖分更高度甜味,可以降低食品的热量含量。

包括蔗糖、蜂蜜、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等。

3.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等。

4.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脂肪和油脂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代硫酸钠等。

5. 增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味道,提高口感。

包括酵母提取物、味精等。

6. 增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度和稠度,改善口感。

包括明胶、琼脂、卡拉胶等。

7. 乳化剂:-用于改善食品中水和油的混合性,防止分层。

包括卵磷脂、明胶等。

8. 漂白剂:-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杂质和颜色,提高外观质量。

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酰等。

9. 稳定剂:-用于维持食品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包括硫酸盐、磷酸盐等。

10. 调味剂:-用于调节和增强食品的味道,使其更加可口。

包括盐、酱油、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该按照合理的配方和适量使用,确保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1. 介绍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鲜期、改善食品色泽口感等而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非常普遍,它对于提高食品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代码。

2. 食品添加剂分类根据食品添加剂的性质和功能,可以把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几类:2.1 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延缓或杀灭微生物的物质,可以减少食品腐败和变质的可能。

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酸盐、苯甲酸及其盐类等。

2.2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脂肪、维生素和色素等受到氧化的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

常见的食品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等。

2.3 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种能够促进食品发酵过程的物质,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常见的食品发酵剂包括:酵母、细菌培养物等。

2.4 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黏稠度的物质,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等。

2.5 膨化剂膨化剂是一种能够使食品膨胀、变松软的物质,常见的膨化剂包括:泡打粉、碳酸氢钠等。

2.6 色素色素是一种能够为食品增加颜色的物质,常见的食品色素包括:天然色素、人工合成色素等。

2.7 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种能够为食品增加甜味的物质,常见的食品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糖精、阿斯巴甜等。

3. 食品添加剂代码为了管理和监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代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代码:3.1 E系列代码E系列代码是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编码系统,以字母E和一个三位数字组成。

例如,E100代表着胡萝卜素,E621代表着谷氨酸钠。

3.2 GB代码GB代码是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编码系统,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

GB代码以GB后接一个四位数字组成。

例如,GB 1886.140代表着氯化钾。

3.3 FAO代码FAO代码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编码系统,以字母F和一个三位数字组成。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分类大全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一、标准定义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郝利平,夏延斌,陈永泉,廖小军.食品添加剂.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2. 食品级添加剂白色素.白色素[引用日期2013-05-25]3. 郑晔; 王皓; 刘震华;.浅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食品工业, TheFoo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2012年07期4. “勾兑”代人受过消费者对餐饮标准化存三误区5. 添加剂恐慌——谈《食品真相大揭秘》.书汇网[引用日期2013-04-1]6. 那些添加剂在食品中不得添加.食品安全检测[引用日期2014-11-24]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二、主要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中国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3大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胶姆糖基础剂、咸味剂和其它。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由于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各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来越多。

美国已有25000种以上的不同添加剂应用于20000种以上的食品之中。

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

欧洲联盟使用1000~1500种食品添加剂。

中国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随着时代的进步品种不断增加。

许可使用的品种已达1513种,其中包括食品香料1027种。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可按其来源、功能和安全性来划分。

来源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如动植物的提取物、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和人工化学合成品。

人工化学合成品又可细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和人工合成天然同等物(如天然同等香料、色素等)。

功能FAO/WHO将食品添加剂按不同功能分为40类;欧洲联盟仅分为9类;日本亦分为9类;中国1990年颁布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20类,另有其他。

至于香料因品种太多而单独另列。

食品添加剂01酸度调节剂02抗结剂03消泡剂04抗氧化剂05漂白剂06膨松剂07胶姆糖基础剂08着色剂09护色剂10乳化剂11酶制剂12增味剂13面粉处理剂14被膜剂15水分保持剂16营养强化剂17防腐剂18稳定和凝固剂19甜味剂20增稠剂安全评价CCFA(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曾在JECFA(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讨论的基础上将食品添加剂分为A、B、C3类,每类再细分为①、②2类。

A类:①已制定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②暂定ADI者B类:①曾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I值;②未进行过安全评价者C类:①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②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特殊用途者。

常见食品添加剂

常见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焦糖是一种在食品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 然着色剂、是食品添加剂中的重要一员。
磷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弱酸。磷酸主要用 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 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 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 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 销,因此,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 品。 食用香精:用香精是参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 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经精心调配而成具有天然 风味的各种香型的香精。
•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 物添加剂。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很多,有 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 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 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 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保持流态 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 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 口的感觉。 • 香料: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 味觉尝出的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 料。香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组成加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对食品添加剂 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 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 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 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 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 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 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 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 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 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 酸度调节剂:使用来调整或保持PH值(酸 或碱)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 抗结剂: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 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 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 消泡剂: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 害泡沫,需要添加消泡剂。广泛应用于清 除胶乳:纺织上浆:食品发酵:生物医药: 涂料:石油化工:造纸:工业清洗等行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泡沫。 • 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四)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酸碱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如柠檬酸、冰乙酸。

(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如亚铁氰化钾。

(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如硅油酮。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如叔丁基对羟二酚。

(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如焦亚硫酸钠。

(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如碳酸氢钠。

(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如口香糖中除甜味剂和香精之外的物质。

(8)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如胭脂红。

(9)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如亚硝酸钠。

(10)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如单甘脂、蔗糖酯。

(11)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

如淀粉酶、蛋白酶。

(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的风味的物质。

(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的物质。

(16)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如硫酸亚铁。

(17)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

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18)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黏性固形物的物质。

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概述与应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概述与应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概述与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概述与应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改善加工工艺等目的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使用违规,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上有很严格的规定。

一、食品添加剂分类按照用途和性质分为功能性和技术性两大类:(一)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使用的能增强其某些特定功能、不影响其营养价值的化学合成物或制剂。

常见的如糖类与多糖、食品酸味剂、香料、食品增稠剂、食品膨松剂、食品发酵剂、食品增甜剂、防腐剂、色素等等。

(二)技术性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生产过程、保护产品质量、增加食品的经济效益和便利性、确保食品卫生和保健等目的而加入的化学物质或制剂。

如食品保鲜剂、酸度调节剂、螯合剂、抗氧化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法规有《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

这些文件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设定了相应的限制和规范:(一)限制添加:有些食品添加剂有毒性或者产生有害物质。

限制添加是指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食品种类(二)数量限制:许多食品添加剂是可添加的,但只有在一定的添加量内才能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最大使用量”的概念。

(三)标签标识:在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明添加剂的种类、用量、用途,以及使用人数限制。

三、应用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一)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厂必须按照法定程序选购、使用食品添加剂,并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规定。

(二)调查研究添加剂的信息:了解食品添加剂全貌,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注意产品数量:要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以适当的用量和食品添加剂应用,才能发挥其理想的效果。

(四)加强安全监管:要对食品添加剂加强监管,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的发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用于改进食品质量、特性、保存期限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各种化学物质。

当前,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点之一。

为保障食品安全,中国政府颁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防腐剂:用于保护食品免受细菌和真菌的破坏。

- 色素: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和外观。

- 香料:用于增加食品的香气。

- 调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味道。

- 抗氧化剂:用于防止脂肪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发酵剂:用于促进面包、蛋糕等食品的发酵过程。

- 稳定剂:用于保持食品中乳化性质和稳定性。

- 乳化剂:用于使油和水混合均匀。

- 膨松剂:用于增加食品的体积和口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在使用前应该对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使用添加剂不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使用添加剂不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

- 使用添加剂不会误导消费者。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不得添加已禁用的食品添加剂。

- 不得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 不得添加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

- 添加剂不得代替原料,用于掩盖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

- 添加剂的使用应该经过充分的测试和评估。

在具体的使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并在食品标签上注明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

- 对于可能会引起特殊群体不良反应的食品添加剂,应该在标签上标明警示语。

- 企业应该建立使用添加剂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添加剂的质量、来源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管理记录。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添加剂是否会降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添加剂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孕期女性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简介

食品添加剂简介

2.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天然色素主要是由 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人天然色素成 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的天然色素,其 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的不同。而且在精制 的过程中,其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 此外在加工的过程中,还有被污染的可能, 故不能认为天然色素就一定是纯净无害的。
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 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 需要添加适量的发色剂,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1.发色剂的发色原理和其他作用:①发色作用,为使肉制 . 品呈鲜艳的红色,在加工过程中多添加硝酸盐(钠或钾)或 亚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 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亚硝酸。在常温下, 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NO),此时生成的亚硝基会很快的 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鲜艳的、亮红色的亚硝化肌 红蛋白。故使肉可保持稳定的鲜艳。②抑菌作用:亚硝酸盐 在肉制品中,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与我们的生活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 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 业的灵魂,这主要是 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 多好处,其主要作用 大致如下:
1. 有利于食品的保藏, . 有利于食品的保藏, 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防止食品败坏变质。 2.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3.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 . 养价值。 养价值。 4. 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 . 便性。 便性。 5. 有利食品加工制作, . 有利食品加工制作, 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 化。 6. 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 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分别定义为:食 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 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 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 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 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 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 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 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 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 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食品添加剂分类表

食品添加剂分类表
分类 1、香精香 料 2、增稠剂
物质列表 杨梅醛 羟基香茅醛 乙基香兰素 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丁 酰乳酸丁酯 己酸烯丙酯 乙酸松油酯 α-松油醇 洋茉莉 醛 更多...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环状糊精 芳樟醇(单离) 乙酸香叶 酯 甲基乙酸乙酯 二甲基苄基原醇 丁酮 黄原胶 更 多... 木糖醇 甜菊糖 糖精钠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山梨糖醇 (液) 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麦芽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甘 草 更多... 天门冬氨酸 丙二醇 氯化镁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葡 萄糖酸-δ-内酯 柠檬酸亚锡二钠 硫酸钙 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 更多... 噻苯咪唑 山梨酸 丙酸钠 苯基苯酚钠盐 双乙酸钠 苯甲 酸钠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山梨酸钾 邻-苯基苯酚 乳酸链 球菌素 更多... 硫酸锌 硫酸锌 Zinc Lactate 甘氨酸锌 葡萄糖酸锌 亚 硒酸钠 富硒酵母 硒化卡拉胶 Potassium Iodide 更 多... 磷酸三钠 焦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 六偏磷酸钠 磷酸二氢 钠 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钠 焦磷酸二氢二钠 磷酸氢二 钾 更多... 白油 紫胶 松香季戊四醇酯 石蜡 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二 甲基聚硅氧烷 更多... 碳酸钙 偶氮甲酰氨 溴酸钾 碳酸镁 半胱氨酸盐酸盐 过 氧化苯甲酰 更多... 琥珀酸二钠 谷氨酸钠 呈味核苷酸二钠 肌苷酸二钠 鸟苷 酸二钠 更多... 葡聚糖酶 果胶酶制剂 木瓜蛋白酶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 剂 糖化酶制剂 淀粉酶制剂 更多...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脂肪酸蔗糖酯、 蔗糖酯 乙酸异丁酸蔗糖糖酯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更 多... 亚硝酸钠 硝酸钠 更多...
17、漂白剂 18、抗氧化 剂 19、消泡剂 20、抗结剂 21、酸度调 节剂 22、其他
二氧化硫 硫磺 亚硫酸钠 焦亚硫酸钠 低亚硫酸钠 亚硫 酸氢钠 焦亚硫酸钾 更多... 特丁基对苯二酚 茶多酚 异抗坏血酸钠 没食子酸丙酯 植 酸 4-己基间苯二酚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脑磷脂 抗坏血 酸钙 更多...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 氧乙烯聚氧丙烯胺醚 聚氧丙烯甘油醚 乳化硅油 更 多... 磷酸三钙 硅铝酸钠 二氧化硅(矽) 亚铁氰化钾 微晶纤 维素 更多... 偏酒石酸 酒石酸 碳酸氢三钠 氢氧化钠 柠檬酸一钠 柠 檬酸钠 碳酸钠 柠檬酸钾 碳酸钾 磷酸 更多... 蔗糖聚氧丙烯醚 氯苯氧乙酸钠 高锰酸钾 氯化钾 月桂 酸 异构化乳糖液 固化单宁 咖啡因 4、稳定剂 和凝固剂 5、防腐剂 6、营养强 化剂 7、水分保 持剂 8、被膜剂 9、面粉处 理剂 10、增味剂 11、酶制剂 12、乳化剂 13、护色剂 14、着色剂 15、胶母糖 基础剂 16、膨松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添加剂分类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用途和性质进行划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质期、外观、口感等而添加的一类物质。

以下是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
1.色素:
•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绿素。

•合成色素如红曲素、亚硝酸盐等。

2.甜味剂:
•如蔗糖、葡萄糖、赤藻糖醇等。

3.香料:
•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天然香料如香草提取物。

•合成香料如丙酮、乙酸乙酯。

4.酸度调节剂:
•例如柠檬酸、乳酸等。

5.防腐剂:
•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山梨酸、脱氢乙酸等。

6.抗氧化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脂肪和油脂的氧化,如维生素C、E。

7.发酵剂:
•用于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等。

8.稳定剂:
•用于保持食品的稳定性,如柠檬酸盐。

9.增稠剂:
•用于增加食品的黏度,如明胶、阿拉伯胶。

10.乳化剂:
•用于改善食品中水油混合物的稳定性,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

11.增味剂:
•如味精等。

12.膨松剂:
•用于提高面包等面点食品的体积,如小苏打、泡打粉。

13.胶体保护剂:
•用于防止食品中的胶体结构变化,如明胶。

14.脱水剂:
•用于降低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如食盐。

这只是一些主要的分类,每个类别下都有很多具体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准进行了规范,包括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