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东城一模历史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7年高考一模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17年高考一模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柏杨称商鞅变法是在黄金大时代的一次惊心动魄的大魔术。
这次变法使秦国()A.出现迁徙与择业的相对宽松环境B.私人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士人阶层冲破束缚出现思想争鸣D.创建新权力结构实现富国强兵2.钱穆先生认为“(孔子)以学不厌、教不倦为中心,政治事业则为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汉儒尊孔,不免将此事业之重要性首尾例置”。
他认为汉儒推崇孔子是更注重()①安贫乐道②传道授业③通经致用④德治仁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如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4.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他谈到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抗日战争5.某组学生承担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学习主题,提出研讨具体方案。
方案中符合该小组学习主题的是()①考验: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②对抗:从两党合作到分裂对峙③转移:从政府迁徙到北上抗日④较量:民主联合政府的可行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使全国大约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的同时()A.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B.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C.初步建立了新中国工业基础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外交方式,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通过、签订了()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C.《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8.如图所示三位学者在学术思想与学术探索中遵循的共同原则是()A.理性B.神性C.道德D.中道9.962~1806年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却被伏尔泰称之为“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历史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2.《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3.《史记》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以上政策实施于图1中的A.①B.②C.③D.④图14.《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最下者与之争(与民争利)。
”下列政策体现“与之争”的是①“工商食官”②盐铁官营③均田制④市易法A. ①②B.①③C. ③④D. ②④5.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6.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二十四节气最早定于历法的是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汉武帝年号)历》。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一、选择题1.《礼记》记载:“天子之豆(豆为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由此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封邦建国B.中央集权C.等级分明D.分权制衡2.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对地方采取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措施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宋太祖4.明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B.设立中朝C.实行三省制D.废丞相设内阁5.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A.小国寡民B.君主专制C.寡头政治D.山海相望6.雅典城邦制下“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指的是()A.本邦成年男性B.妇女儿童C.外邦成年男子D.奴隶主和奴隶7.体现雅典民主政体特征的机构是()①公民大会②民众法庭③贵族会议④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习惯法的形成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公民法的形成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9.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A.《联邦条例》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人民宪章》10.有关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掌握司法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B.规定国家采取联邦制度C.规定不论性别、种族,人人平等D.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12.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拥有()A.立法权B.弹劾权C.司法权D.行政权13.1957年9月,为执行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南方一些州的学校取消种族隔离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出兵阿肯色州,护送黑人学生上学。
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历史12.图6为某一历史时期的地图,在该时期地区①所出台的新政策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相地而衰征C.为田开阡陌封疆D.开科取士图63.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14.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A. ①④B. ②③C.②④D.①③15.“□□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A.中书B.尚书C.门下D.内阁16.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办,上至朝政大事,下到市井百态,包括各国风俗、火车轮船及声、光、化、电等近代科学知识均有报导。
多为一事一画,上文下图。
“故士大夫可读也,下则贩夫牧竖,亦可助科头跣足(意:无拘无束)之倾谈;男子可观也……螓首蛾眉(指女子),自必添妆罢针余之雅谑。
”该刊物①注重读者群体的广泛性②反映了西学东渐浪潮③呈现形式通俗、平易④在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說、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以上述宣言开始的运动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将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18.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 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19.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A.欧洲商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了商业联系B.欧、亚、非洲之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C.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亚洲、非洲、美洲沦为了西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0.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21.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 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 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政府支出22.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A.欧共体成为经济政治实体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C.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D.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23.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2017北京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

2017年北京初三一模分类汇编-基础运用综合题1)—(3)题。
(共6分)2017年的春天已如期而至,新的一年是农历丁酉年。
在中华文化中,鸡是“德禽”,是“知时鸟”,谐音为“吉”。
晋人王嘉《拾遗记》提及,早在帝尧时代,百姓就有每年正月初一在门、窗上画公鸡图形以镇宅驱灾的做法,可见,民间张贴大公鸡年画或大公鸡剪纸的习俗,__________(渊源)远流长,年深日久。
凤凰就是先祖根据公鸡的美貌__________(遐暇)思出来的瑞鸟。
鸡还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
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经典诗句,不知承载.了多少往事,多少意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______________;“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勤学向上。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渊远流长案几.(jǐ)“及”的第一笔是B.源远流长案几.(jī)“及”的第一笔是丿C.遐思承载.(zǎi)“及”的第一笔是D.暇思承载.(zài)“及”的第一笔是丿(2)古诗词中鸡的意象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精神。
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句子,使其与上下文衔接顺畅。
(本试卷中所有已出现的诗句除外)(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丁酉年正月初一,恰逢小明的爷爷六十大寿。
小明要送给爷爷一副寿联,下面最适合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只填序号)2.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为纪念这两位戏剧家,校文学社搜集了一段资料,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
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题。
(共6分)【资料】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法国,各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这两位艺术巨擘虽非同年而生,却是同年而逝。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01. 5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2.5 分,共 7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认为,大体在公元前 1 万年左右,我们的太古先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约至前 3500 年 )。
与旧石器时代对比,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色是①出现长远定居的农村②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③烧制陶器和纺织麻布④经营原始农业及饲养牲口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周懿王是周代第七位帝王,我国古代文件中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专家经过日全食察看,证明“天再旦” ( 天亮了两次 ) 是一次发生于清晨的日全食,并计算出“懿王元年”是公元前 899 年。
这一成就把我国有的确纪年的历史年代提前了A .120 多年B. 60 多年C. 50 多年D. 40多年3.与秦汉史学对比,唐朝史学的特色,不包含A .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着B .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C.开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着D.确定了官修正史的制度4.秦代与隋朝的相似之处,就其历史地位而言,最主要的是A .都二世而亡但极具开创性B .都以关中为基地从而一致全国C.都开凿了人工运河D.都被农民起义所颠覆5.南朝末年今后,士族逐渐走向衰落,其最主要A .庶族权利的流行B.士族的腐败性C.科举制的实行 D .唐末农民战争的打的原由是击6.明朝棉纺织业的中心是右图中的A .①B .②C.③D.④7.清政府先后于1684 年和 1885 年在台湾成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A.牢固海防以保护国家一致D.防范西方殖民者搅乱台湾8.鸦片战争后,以下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的先后序次是①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②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③中国人创办近代商船航运企业④外国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A .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9. 19 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含A .京、沪、湘、豫B .京、津、川、粤C.京、津、沪、湘 D .京、湘、滇、粤10.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由于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切割中国的浪潮,中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11.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色是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季”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向A .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2. 1928 年南京公民政府的“北伐”与国共合作期间的北伐的根本差别在于A .北伐对象B.北伐目标C.北伐性质D.北伐结果13.中埃共和国成立的史条件,不包含...A .第四次反“ 剿”斗争的利B.中央革命依据地的牢固和展C.等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 .毛“工武装盘据”思想的指14.以下关于 1927 年— 1937 年土地革命期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 .公民政府不过形式上一了全国B.国共峙是最基本的特色C.“九·一八”事后民族矛盾上升主要矛盾D .出由内向全民族抗的展15.“一·二八”上海抗与“八·一三”上海抗A .都是公民政府的抗B .都使日遇到重要亡C.都因与日本辱没定 D .都打乱了日全面侵部署16.1949 年元旦,毛出“将革命行终究”的大喊吁,面的形是① 略决已获得决定性利②北平已于和平解放的前夜③公民党反派企“划江而治”④国共两党“北平易”破裂A .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建国早期,中央人民政府行的“ 元之” 和“米棉之”①主要目的在于定物价②打象是金融、商③ 是争市④令人民政府在上站了脚根A .①②B .①②③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8. 1967 年参加二月抗争,1976 年又参加粉碎“四人帮”行的是A .叶英B .毅C.震林 D .国1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了我国社会主代化建新场面,主若是由于A.重新确定了事求是的思想路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决策20.新航路开拓后,人史生了重要的折。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卷

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1.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封邦建国B. 兼并战争C. 铁犁牛耕D. 礼崩乐坏2.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
如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B. “行仁政,民之悦之”C.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 “燔诗书,贱游学之人”3.如图是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中出土于甘肃天水的“秦铜诏铁权”(砝码),上面刻有篆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这件文物可以()①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第一手资料②用来研究秦朝郡县的设置问题③用来研究秦朝衡器的标准问题④用来研究秦朝的文字统一问题。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公元529年,南梁大臣陈庆之说:“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
”与上述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A. 计口授田B. 设立三长C. 议定俸禄D. 移风易俗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 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 《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 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6.宋朝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诗歌创作。
下列诗词中能折射出宋朝城市商品经济新发展的是()A.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B. “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C. “昔在建城市,盐酒昼夜宣”D. “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7.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如图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 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B. 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 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D. 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8.9.有史学家认为:连接每个时期独领风骚的城市,就是一部历史的缩影。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总分值48分〕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
〞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B.“惩戒亡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参谋而已〞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
〞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渔家〔明〕承宗呵冻提篙手未,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表达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到达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
〞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借鉴历史经历,主中体西用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D.主救亡图存,提倡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A.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忠符新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7.以下诗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推倒三山黎庶悦,中华崛起翻新页。
历史卷·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带答案和解析)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历史 2017.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2.《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3.《史记》记载:“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以上政策实施于图1中的A.①B.②C.③D.④图14.《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政府处理经济问题“最下者与之争(与民争利)。
”下列政策体现“与之争”的是①“工商食官”②盐铁官营③均田制④市易法A. ①②B.①③C. ③④D. ②④5.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
”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6.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二十四节气最早定于历法的是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汉武帝年号)历》。
2017年北京卷(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
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A】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
其中“位同宰相”的是【D】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C.知府 D.枢密副使3.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
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C】A.对其思想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4.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A】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5.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
东城区2017-18学年初三一模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定稿)

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5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A C A B B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B B D C B A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D A A D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5分)31.(11分)(1)酒楼众多①(1分)节日饮食文化内涵丰富④(1分)食品种类多种多样②③(2分)(2)原因: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步,促进社会生活改变,饮食业发生了新变化。
(2分)(3)主题:救亡图存。
(1分)原因:甲午战争带来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饮食与国人体质关系密切,影响国家发展。
或答:一些有识之士将增强国人体质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
(2分)(4)要求:观点正确、表述清晰即可酌情给分。
示例:改革开放前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居民副食品种少,餐馆国营。
(1分)如今中国人的食品种类丰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注重健康饮食,餐饮业繁荣发展,各具特色。
(1分)32.(15分)(1)②③①(每空1分,共3分)(2)趋势:世界工业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
(2分)特点: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分)(3)因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培养本国的技术力量,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3分)(4)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取得巨大成功;袁隆平成功育成杂交水稻;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分)品质和精神: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分)33.(9分)(1)中国对中亚的影响不断增长;中国打通了好几条陆上商路;罗马帝国的统治得到了加强。
(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2分)(2)①√②×③×④√⑤√(每空1分,共5分)(3)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初三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初三历史2018.5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
下面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谷和猪纹陶器。
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居民D. 半坡居民2.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西周宜侯夨(cè)簋(guǐ)内壁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封夨为宜地之侯,并赏赐他土田、人口等。
这一铭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周时期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3. 下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的目录截图,图中两个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是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4. 《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贾谊《过秦论》提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秦朝实行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兴修水利B. 奖励军功C. 兼并诸侯D. 巩固统一5. 某位同学为更好地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特绘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图中①—⑤分别应该填写的是A. 魏、蜀、吴、西晋、东晋B. 魏、蜀、吴、东晋、西晋C. 吴、蜀、魏、西晋、东晋D. 蜀、魏、吴、东晋、西晋6. 《资治通鉴》中记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段话反映的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A. 迁都洛阳B. 整顿吏治C. 改用汉姓D. 禁穿胡服7. 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8. 下面是唐太宗和大臣魏徵的一段对话,从中能够看出唐太宗A. 重视农业生产B. 善于用人纳谏C. 重视官吏选拔D. 关注百姓生活9. 唐代诗歌兴盛。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学校开展“寻找中国远古人类足迹”的历史考察活动,如果计划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遗址,应该去A. 陕西B. 北京C. 云南D. 浙江【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的两颗远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及粗糙的石器,据此研究,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因此如果计划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遗址,应该去云南。
故选C。
2. 下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周口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化石中有经过打制的石片,说明北京人已经使用打制石器;从发现的灰烬,可以得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由此判断,小明同学正在学习的内容是北京人,故B符合题意;A项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C项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D项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由此分析A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 下图中的建筑位于河南新政,它所纪念的传说人物教化先民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A. 黄帝B. 炎帝C. 仓颉D. 嫘祖【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轩辕故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始祖,由此题文中描述的是黄帝,故选A。
北京市东城区高考一模历史试卷有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年高考一模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
”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
”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
”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忠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7.下列诗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推倒三山黎庶悦,中华崛起翻新页。
市东城区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答案

市东城区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答案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31.(1)隋唐时期淮阴已成为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到清代运河分航时代达到鼎盛。
(2分)原因:位于大运河沿岸,南宋时黄河改道使淮阴地处交通要道,运输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手工业、商业的繁荣;(2分)清代运河分航时淮阴更成为南北航运中转地;淮阴在清代成为地区性政治中心。
(1分。
此两个要点写出一个即可给分。
)清代咸丰以后淮阴迅速衰落,民国初年成为衰落城市的典型。
(2分)原因:黄河、淮河相继改道,淮阴丧失了三河交汇的交通优势;津浦铁路的修建使传统交通运输方式逐渐被近代铁路运输所取代。
(2分)(2)启示:城市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重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有适应本地区长期发展的经济部门和领域。
(2分)32.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1)从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2分)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1分)(2)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3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私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4分)33.(1)英国政局稳定,欧洲大陆科技人才涌向英国;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
其时英国处于科技中心的地位。
(3分)(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固守蒸汽机时代的旧技术,对电力技术的应用态度消极;美国优先引进和研究应用技术,再引进和研究基础科学。
(3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远离战火,政府又采取自由开放政策,促使各国科学家流向美国,促进了美国科技中心地位的确立。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次历史模拟考试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001.5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我们的远古祖先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约至前3500年)。
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是①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②在生产中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烧制陶器和纺织麻布④经营原始农业及饲养家畜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周懿王是周朝第七位帝王,我国古代文献中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专家通过日全食观测,证实“天再旦”(天亮了两次)是一次发生于早晨的日全食,并计算出“懿王元年”是公元前899年。
这一成果把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年代提前了A.120多年B.60多年C.50多年D.40多年3.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不包括A.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着B.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C.首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着D.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4.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就其历史地位而言,最主要的是A.都二世而亡但极具开创性B.都以关中为基地进而统一全国C.都开凿了人工运河D.都被农民起义所推翻5.南朝末年以后,士族逐渐走向衰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庶族势力的兴起B.士族的腐朽性C.科举制的实行D.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6.明代棉纺织业的中心是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海防以维护国家统一B.加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C.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D.防止西方殖民者侵扰台湾8.鸦片战争后,下列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的先后顺序是①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②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③中国人创办近代商船航运企业④外国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9.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维新运动最活跃的地区主要包括A.京、沪、湘、豫B.京、津、川、粤C.京、津、沪、湘D.京、湘、滇、粤10.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11.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④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的根本区别在于A.北伐对象B.北伐方针C.北伐性质D.北伐结果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历史条件,不包括...A.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B.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C.红军等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14.下列关于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B.国共对峙是最基本的阶级特征C.“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出现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的发展趋势15.“一·二八”上海抗战与“八·一三”上海抗战A.都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B.都使日军遭到重大伤亡C.都因战败与日本签订屈辱协定D.都打乱了日军全面侵华部署16.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时,面临的形势是①战略决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②北平已处于和平解放的前夕③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划江而治”④国共两党“北平和谈”破裂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①主要目的在于稳定物价②打击对象是金融、商业资产阶级③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④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根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1967年参与二月抗争,1976年又参与领导粉碎“四人帮”行动的是A.叶剑英B.陈毅C.谭震林D.华国锋19.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是由于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2016~2017学年北京东城区初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选择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D8.【答案】B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A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C21.【答案】B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B25.【答案】C选择题26.【答案】(1)②、①、③、④(2)不同:西班牙人:肯定哥伦布“发现”美洲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上原来彼此隔绝的地区逐渐沟通起来。
智利土著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态度:我们应该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7.【答案】(1)A:法国大革命揭开序幕(或爆发);B: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爆发;C: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
(2)从A、B、C中,任意选择两个作答,多选只阅前两项。
选择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选择B:比喻: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的局面。
主张:维护国家统一。
选择C:1861年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折点。
28.【答案】(1)从所给资料中任意选取一项加以说明,多选只阅第一项。
选项:①说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发明,它使人类跨入“蒸汽时代”。
选项:②说明:爱迪生为电器的发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生取得了1300多项发明专利,许多一直应用到现在。
选项:③说明:英国工业革命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棉纺织技术的不断革新带来棉纺厂数量的不断增加,棉纱、棉布生产量大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选项:④说明:美国人福特在自己的工厂里采用“流水线作业制”,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力推动了汽车的普及。
(2)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3)问题:环境污染。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学校开展“寻找中国远古人类足迹”的历史考察活动,如果计划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的遗址,应该去A.陕西 B.北京 C.云南 D.浙江2.下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如图中的建筑位于河南新政,它所纪念的传说人物教化先民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是A.黄帝 B.炎帝C.仓颉 D.嫘祖4.《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6日载:“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这个事件叫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6.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一件文物,名克罍(léi),西周早期青铜器,盖内和器壁内的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井田制7.春秋时期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桓公 B.楚庄王C.晋文公 D.秦穆公8.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②有利于民族交融③使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④增强了周王室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这幅对联赞扬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 B.炎帝C.孔子 D.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2017.4
历史
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2.读图6,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图6
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③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
13.《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作朝廷法度。
”下列史实与此相符的是
A.“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
D.“大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
14.《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
”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A.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5.阅读图7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蒿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做寒江钓雪图
图7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
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
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
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
”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
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
17.《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
该事件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8.下列诗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推倒三山黎庶悦,中华崛起翻新页。
②聚首上海怀天下,再游湖上驭红船。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19.图8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所展现的不同时期中国形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950年1972年1979年2009年红色中国的毛泽东尼克松中国之旅邓小平到访了中国时刻
图8
①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对抗
②折射了中国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的发展变化
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从敌视到建交、合作的过程
④展现了中国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历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托克维尔指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
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对此观点的全面理解是
A.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B.工业文明造成了环境污染
C.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D.工业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
21.有西方论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现代西方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阶段,它实现了启蒙运动思想家的理想,摧毁了旧秩序的等级制和整个社会,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现代国家的成长。
”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①三级会议的召开②《人权宣言》的发表
③《法国民法典》的颁布④巴黎公社的成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2.《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
”这表明
A.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
C.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
23.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文明是在提出艰难挑战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苏联社会主义的挑战,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一个刺激和推动”。
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4分)国家通过实施各类政策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
材料一城市商业繁荣是罗马帝国兴盛的基石。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他派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外贸商队均有官方的武装部队保护。
商人自由往来各地,而且在政府主导下为城市修建了城墙。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长安城专设机构供外来商人使用和居住。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国内商人课以重税,使“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商人被定为贱民,不得进入仕途。
此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已极小。
(1)阅读材料一,概括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商业发展的异同点。
(8分)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谈到人口增殖问题时指出:“中国人口总是不加多,外国人口总是日日加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
”
194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人力是现实生产力,人多力量大。
”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
邓小平强调人口过多给经济、社会带来负效应。
1982年,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人口主张及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主张及政策提出的依据。
(10分)
材料三1931年,西方经济学界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展开争论。
一派认为,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应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制定政策推动各项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派认为,应该让私人企业居于主导地位,才能避免政府干预企业的发展及公共资源的浪费,推动国家经济良性发展。
(3)概述这一争论在西方出现的时代背景。
(4分)你如何看待上述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0.(20分)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
表3历史笔记资料表
——选编自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1)阅读上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
(10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41.(26分)山城重庆在过去和现在都充满魅力。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由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与此同时,重庆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抗日运动的中心。
中国战区的建立,使重庆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等城市一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指挥中心,也由此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选编自何一民《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战时期重庆发展的表现。
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