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虫——吸虫——肺吸虫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常用资料
5)亚临床型:无症状,但多项免疫检查阳
性。
卵模向前连子宫,开口于腹吸盘附近的生殖腔,在以生殖孔开口于体外,另有劳氏管,起于输卵管,开口于背侧体壁。
金黄色,椭圆形,大小为80~118×48~60微米,前段最宽处有卵盖,卵壳厚薄不均匀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十余个卵黄细胞。
吸虫发育过程中,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即有无性生殖阶段,又有有性生殖阶段。
盖,卵壳厚薄不均匀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十余个卵黄细胞。
2.生活史(LIFE CYCLE)
在外界发育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母/子) 尾蚴
囊蚴
(粪/痰) (水)
(第一中宿主) 川卷螺
(水) (第二中宿主) 溪蟹/蛄
在人体内发育
囊蚴 (蟹/ 蛄)
童虫 (小肠)
成虫 (肺)
童虫/成虫 (皮下/肌肉/肝)
生活史要点 :
感染阶段 — 囊蚴人因食入生的或半生溪蟹、蝲蛄。
3. 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消化道开口于口吸盘,肠在腹吸盘前分叉成二肠支,沿虫体二侧向后末端均为盲管。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母/子) 尾蚴
4. 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幼虫营无性生殖。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
一、吸 虫 (TREMATODA)
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成 虫多为雌雄同体,缺循环系统,有消 化道。生活史发育复杂。成虫多寄生 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为人兽共 患。
(一)形态结构
成虫两侧对称,体扁呈叶状或圆柱状 ,有口、腹吸盘,无体腔,体壁与器官 之间充满实质,生殖器官发达。 1.体壁 由上皮层、肌肉层。组肌肉层有 外环肌和内纵肌组成。
斯氏狸殖吸虫
023 肺吸虫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三.致病: 是人兽共患以兽为主的致病虫种。 在动物体可引起类似卫氏并殖吸虫病典 型病变过程。
人体感染后几乎全部停滞在童虫状态, 到处游窜,难以定居,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 变,引起皮肤型与内脏型幼虫移行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大小不一,位置表浅,紧贴皮下,边界不清,无明显红肿。多见于
发育过程: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 蚴—后尾蚴—成虫。
⒉感染期及 感染方式:同肝吸虫、姜片虫。寄生部位:肺。
⒊致病期:成虫、童虫。
⒋病变部位:肺。 病理过程: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 期。
⒌诊断方法:痰液或粪便检查:找虫卵。皮肤型患者可用活 体组织检查。
⒍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金黄色,虫卵形状变异较大,卵壳厚 薄不均匀,但基本形态为水缸形,较 大的一端有明显的卵盖。较小的一端 卵壳稍增厚。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 和许多卵黄细胞,
精选完整ppt课件
5
二 .生活史:
终宿 主人
需
保
犬 虫虎
要
猫 宿豹
主
的
宿
第一中间宿主
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
溪蟹蝲蛄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根据病变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⒈急性期:主要是童虫引起的。人吃下囊蚴最早
2天出现症状。
由于脱囊童虫穿过肠壁,在腹壁游行窜扰可 穿过肝脏,脾、隔肌等引起局部组织出血、炎症 等。
临床症状,轻的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食欲不振、 乏力、消瘦、低热等。重者毒血症明显,如发热、腹痛、 腹泻等。血像检查, WBC 升高,呈类白血病反应,其 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一般为20%~40%, 高者可超过 80﹪。
实训报告医学蠕虫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对医学蠕虫的认识和诊断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医学蠕虫是指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疾病的蠕虫。
根据寄生的部位和感染途径,医学蠕虫可分为肠道蠕虫、皮肤蠕虫和内脏蠕虫。
2. 医学蠕虫的分类(1)肠道蠕虫:包括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
(2)皮肤蠕虫:包括疥螨、虱、虱、蜱等。
(3)内脏蠕虫:包括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等。
3. 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医学蠕虫的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根据生活史的特点,医学蠕虫可分为直接发育型和间接发育型。
4. 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1)肠道蠕虫:可引起腹泻、腹痛、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2)皮肤蠕虫:可引起皮肤瘙痒、红疹、脓疱、溃疡等症状。
(3)内脏蠕虫:可引起肝、肺、心、脑等器官的病变,表现为相应的症状。
5. 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1)健康教育:普及医学蠕虫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居住条件,消灭中间宿主。
(3)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等。
(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选用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三、实训过程1. 讲解医学蠕虫的基本概念、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2. 观察不同类型的医学蠕虫样本,如蛔虫、钩虫、绦虫等。
3. 分析医学蠕虫的生活史,了解其繁殖过程。
4. 学习医学蠕虫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
5. 学习医学蠕虫的防治措施,掌握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医学蠕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提高了自己的诊断能力和防治水平。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具体总结:1. 医学蠕虫的分类、生活史及临床表现方面,掌握了基本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07四种吸虫-PPT文档资料
故有并殖吸虫之称。
2、虫卵
1)外形:西瓜籽状 2)平均大小:29×17μm 3)颜色:黄褐色 4)卵壳:厚,有卵盖、肩峰 及一逗点状突起 5)卵内含物:成熟毛蚴
虫卵电镜 姜片虫卵 肺吸虫卵
虫卵电镜图
姜片虫虫卵
(1)是蠕虫卵中最大的一个。 (2)卵盖小,不明显。 (3)卵壳薄而均匀。 (4)卵内为一个卵细胞和 几十个卵黄细胞。
吸虫纲主要特点2
4. 生活史复杂:需要1-2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多为淡水螺。
5.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6.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种幼虫(毛蚴→胞蚴 ≡﹥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7.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8.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9.血吸虫例外。
淡水螺
水中发育阶段
沉淀法示意图
五、流行与防治
1、分布:(卫生部05年资料) 世界上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国家。 国内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内蒙、 甘肃等无外,其它地区均有。(最新资料) 2、流行因素: 1)保虫宿主广泛 2)人群中有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习惯有关。
防治
3、防治
1)普查普治,妥善处理保虫宿主。吡喹酮 为首选药物(用法为每日15~25mg/kg,每日3 次,连服2日。)。 2)加强粪便管理。 3)不生吃、半生吃淡水鱼虾是最有效的防 止措施。
睾丸
姜片虫 肺吸虫
内部结构图
两个分支的睾丸
盘曲的子宫
吸盘电镜图(×2000)
口吸盘
腹吸盘
姜片虫成虫
(1)外观似姜片。 (2)腹吸盘>口吸盘。 (3)睾丸有两个,分枝 状,位于虫体后半部。 (4)卵黄腺发达,起自 腹吸盘水平。
吸虫1: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
• 虫卵和幼虫
•
虫卵
•
毛蚴
•
胞蚴
•
雷蚴
•
尾蚴
•
囊蚴
• 幼虫阶段为无性生殖阶段。
三、主要种类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日本裂体血吸虫(血吸虫)
(一)形态 1.成虫
睾丸位于虫体中后部1/3,左右并列; 子宫、卵巢位于虫体中部,左右并列。
•成虫的染色标本
2.虫卵 椭圆型,常略倾斜,一端有一 大卵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10余个卵 黄细胞。
•卵盖
•卵细胞
•卵黄细胞 •卵壳
(二)生活史
1.成虫寄生于肺部,虫卵如何排出?
• 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虫囊破溃至支气管,虫囊中囊液和虫卵随患者咳痰排 出外界,也可经吞咽动作咽回消化道,经粪便排出体外。
• 成虫感染的动物的肺脏
脑型肺吸虫患者 • (偏瘫)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 查虫卵:查痰,取病人的铁锈色痰。 痰检虫卵的阳性率高于粪检。 2.免疫学检查
(五)流行 1.大量保虫宿主的存在。 2.中间宿主同在一个水域内。 3.不良饮食习惯。
(六)防治 1.加强卫生宣教,使流行区的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2.加强粪便和水源管理,阻断传播环节。 3.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消灭传染源。
•子雷蚴
•扁卷螺 •胞蚴
•母雷蚴
1.终宿主是人,家猪,野猪等 2.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 3.第二中间宿主:水生植物(菱角、荸荠、茭白) 4.感染阶段:囊蚴 5.感染途径:经口 6.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感染严重时可扩张到胃和大肠。
第四节并殖吸虫(肺吸虫)
眼肺吸虫病
四、实验室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1)痰/粪检查虫卵:
痰液检查
粪便直接涂片法
夏科雷登结晶
肺吸虫卵
痰液检查检获虫卵
(2)活组织检查:
2. 免疫学诊断:肺吸虫皮内试验(IDT)
ELISA
3. 综合诊断: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 X 线/ CT 检查
五、流 行
1. 分布
世界分布、亚洲最多,以我国为主。 我国除西藏、新疆等少数省区未见报道,血清 学法调查阳性率为1.71%(2001-2004全国寄生 虫病调查)。
学习要求
• 掌握并殖吸虫形态的共同特征 • 掌握卫氏井殖吸虫生活史特点、致病与病
原学诊断 • 熟悉卫氏井殖吸虫成虫及虫卵基本形态 • 了解肺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肺吸虫病肺
肺吸虫虫囊组织切片
3.临床表现:
⑴急性期
出现在食入 囊蚴数天至1个月; 轻者仅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腹 痛、腹泻;重者全身过敏反应、高 热、腹痛、胸痛、咳嗽、肝肿大; 嗜酸性粒细胞
⑵慢性期: ①胸肺型:最常见
② 肺外型并殖吸虫病 ③ 亚临床型 ④ 其他型
肝腹型 皮下型 脑脊髓型
胸肺型:最常见
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肺吸虫)
肺吸虫的主要种类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异盘并殖吸虫 宫琦并殖吸虫 墨西哥并殖吸虫
一、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二、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卵巢 子宫 睾丸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
* 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虫体, 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灶四周产 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并逐渐形成 脓肿。
第七篇肺吸虫课件
02
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肺吸虫病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
详细描述
急性肺吸虫病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感染后数日或数周内出现。在严重的情况下,可 能会出现咳血或痰中带血。
染。
毛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宿主(如螺蛳) 后,即侵入其体内,经过胞蚴、雷蚴和 尾蚴各期,最后形成囊蚴。
囊蚴进入小肠后脱囊逸出4个钩蚴,钻入 肠壁,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发育为成虫 。
肺吸虫的分布与流行
肺吸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肺吸虫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各 省区。
肺吸虫病常与其他肺部感染同时存在,如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鉴别诊断需 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表现。
04
肺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螺等 ,不饮生水,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猪
肉等。
加强粪便管理
避免人畜粪便污染水源,杀灭其中 肺吸虫的虫卵。
加强宣传教育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卫生环境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水源和 卫生设施,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 的传播。
个人防护措施
教育公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 勤洗手、不生食未经处理的淡水 生物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保护易感人群
研发和推广针对肺吸虫病的疫 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02
健康宣教
01
第三十三章-医学蠕虫(蛔虫)
(三)致病性 左:班氏丝虫-乳糜尿 右:睾丸鞘膜积液
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
(一)形态
成虫呈乳白色,前端稍细,雄虫长1.4-1.6mm;雌虫长3-4mm。
雄虫尾端具有一对叶状交配附器,无交合剌。
(一)形态
幼虫囊包呈梭形,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大小 为0.25-0.5mm*0.21-0.42mm,一个囊包内含1-2条 幼虫。
成虫寄生于人体 的盲肠、结肠和回肠下 段。以肠内容物、肠组 织或血液为食。交配后 雄虫死亡,雌虫产卵于 肛周和会阴皮肤皱褶处
后死亡。虫卵经6-8h 发育为感染期虫卵, 经肛-手-口途经感染, 幼虫在十二指肠孵出, 下行至结肠发育为成 虫。
(三)致病性
蛲虫病患儿临床表现
蛲虫在肛周的活动
雌虫的产卵活动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及炎症,并影 响患者睡眠。还会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及异位寄生,影响发育。
图形比较见后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十 二 指 肠 钩 虫
美 洲 钩 虫
成虫
口囊
交合伞
交合剌
(一)形态:
2、虫卵:
两种钩虫卵相似。均为椭圆形,大小为58-76μm*36-40μm,卵壳薄 无色透明,卵内细胞多为4—8个,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环形空隙
(二)生活史:
经皮肤粘膜钻入感染 丝状蚴
第二期杆状蚴
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
虫 卵 随 粪 便 排 出
第一期 在温暖、潮湿、荫蔽氧气充足的疏 杆状蚴 松土壤中发育为幼虫
(三)致病性:
1、幼虫的致病性:可引起钩蚴性皮炎和钩蚴性肺炎。 2、成虫的致病性:通过吸血和失血引起缺铁性贫血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钩虫病。
四、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
寄生虫知识点
1.消化道(肠道)寄生虫:约30种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带绦虫、阿米巴等。
其他腔道寄生虫:约10余种胆道(肝吸虫)生殖泌尿(阴道毛滴虫)血管内寄生虫:约5种血吸虫、管圆线虫等。
组织内寄生虫:约20种脑(管圆线虫)肺(肺吸虫)皮肤(疥螨)肌肉(猪囊虫)细胞内寄生虫:约7种疟原虫、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旋毛虫体表寄生虫/传病媒介:约60种虱、蚊、蝇、蚤、蜱、革螨等。
注意多组织、多器官、多部位寄生问题2.医学蠕虫学:蛔虫、钩虫、鞭虫、蛲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包生绦虫医学原虫学:阿米巴、弓形虫、杜氏利士曼原虫、疟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医学节肢动物:蚊、蝇及其他医学节肢动物。
3.钩虫:导致贫血和异嗜症可以经胎盘感染。
4.蛲虫:这是在课堂上学到的唯一的一种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且是发达国家偏多的虫子。
与其特殊的肛---手---口传播方式有关。
幼儿园是蛲虫病的重灾区5.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
6.旋毛虫: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浮肿、肌肉酸痛。
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
7.血吸虫:雌雄合抱。
感染阶段是尾蚴,生活在水中,通过皮肤钻入感染人。
需要中间宿主(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的重要措施。
危害严重,尾蚴钻进人体后为了能够到达肠系膜,四处游走,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脑和肺),代谢物质的沉积也会危害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8.带绦虫:(猪带2-4 米,牛带4-8 米)大量吸收人体营养。
误食囊尾蚴(米猪肉)导致消化不良。
误食虫卵(不熟的猪肉或牛肉制品,导致肌肉的疼痛(囊尾蚴)。
9.刚地弓形虫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可通过胎盘屏障,对孕妇危害大10.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
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伤除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
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人体寄生虫学
感染方式
• • • • • •
经口感染 经皮肤感染 经媒介昆虫的叮咬 接触感染 经胎盘感染 自体感染,自体内重复感染等
2 寄生虫的特点
•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
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 病原体。 • 多寄生现象:人体同时有2种以上虫 种寄生。 • 异位寄生: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 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 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 体征。
• 一.形态 • 成虫:形似马鞭,前细占体长 3/5 ,
后粗占体长2/5,♂长约34.5cm,♀长约3.5-5cm • 虫卵:腰鼓形,棕黄色,较小 5 2 × 2 2 μ m, 壳 厚 , 两 头 有 透 明塞状物,内含卵细胞
• 二.生活史
• 成虫(盲肠) → 卵 → 感染性虫卵 →
幼虫(小肠)→成虫(盲肠) • 吃下感染性卵→成虫产卵需30天 • 成虫寿命:5年左右
• 分7类,以溶组织内阿米巴为例
界:动物界 门:原生动物门 纲:根足虫纲 目:阿米巴目 科:内阿米巴科 属:内阿米巴属 种:溶组织内阿米巴
动物的命名
• 采用二名制,包括属名与种名,之
后是命名者姓名与命名年份(论文 正式发表年份),学名采用拉丁文 或拉丁化文字。
日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属名 裂体属 Japonicum 种名 日本 Katsurade 1904 命名者姓名 命名年份
•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
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 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 全身性的病变。 (1)内脏幼虫移行症:幼虫侵入人 体后在内脏窜扰,引起内脏器质性 病变与功能损害。 (2)皮肤幼虫移行症:幼虫侵入后 主要在皮下移行。
七 寄生虫病的流行
人体寄生虫总结(详尽)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
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
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之。
如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
肺吸虫
医生先后诊断为:支气管炎、慢性 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化脓、慢性肺炎、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双肺感染结核待 排除、胸腺瘤、胸腺增生。
肺吸虫感染肺部照片
脑型 肺吸虫病人
四、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诊断
1.询问病史 2.病原检查: 检获虫卵或成虫 1)痰检、粪检: 检获虫卵
三、致病(pathogenesis)
1.病因
童虫、成虫游窜移行、定居、破 坏引起的一系列损害病理改变以及代 谢产物引起超敏反应。
2.病理改变
急性期
出血、炎症、化脓
慢性期
- 脓肿期: 组织破坏与出血、渗出、炎症 - 囊肿期: 组织与细胞坏死、崩解、液化 - 纤维瘢痕期: 囊内容物排出或吸收,纤维化
六、防治
– 忌生食蟹、蝲蛄、动物肉,不喝生水
– 治疗病人:吡喹酮(首选药物) 硫双二氯酚(别丁)
患者,男,23岁,工人。1978年9月因双 侧胸痛,咳嗽,痰中带血,虚弱入院。入 院时体温37.8℃,双侧呼吸音减弱,嗜酸 性粒细胞22﹪,X线胸部正位和左侧位见 肺下部纹理增粗,右侧叶间胸膜硬化,肋 隔角处积液,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 患者发病前曾多次生食“醉蟹”和“油炸 小螃蟹”,疑为 ? 感染。
第一中间宿主: 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
淡水蟹 freshwater crabs
蝲蛄 crayfish
终宿主: 人 动物(野生: carnivores such as tiger, lion, wolf, fox, 家养: dog, cat and etc.)
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犬、野猪等
2) 病理检查: 摘除皮下包块、结节,查找 虫体或卵。
肺吸虫的形态特征
肺吸虫的形态特征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肺吸虫这家伙。
肺吸虫啊,长得那可真是有特点。
它就像是个小小的怪物,身体扁扁平平的,活脱脱像个小盾牌。
你说这肺吸虫怎么就这么怪呢?它就爱到处乱窜。
要是不小心进了咱人体内,那可就麻烦啦!它在咱身体里游来游去,就好像是个调皮的小孩子,在陌生的地方瞎闯荡。
肺吸虫的卵也很特别呢,小小的一颗颗,就像迷你的珍珠。
你想想看,这些“小珍珠”要是在不合适的地方出现,那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啊!
它的生活习性也挺有趣的。
它得找个合适的宿主才能生存下去,这就跟咱人得找个舒服的家一样。
而且它还特别“挑剔”,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呆住的。
咱可别小瞧了这肺吸虫,它要是在咱身体里安了家,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可能会让咱咳嗽、胸痛,甚至还可能影响咱的呼吸呢!这就好像家里突然来了个捣乱的家伙,把一切都弄得乱七八糟的。
你说这肺吸虫怎么就这么会找地方呢?咱可得小心点,别让它有可乘之机。
平时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卫生,别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就好像咱出门得选干净的路走,不然一脚踩到泥巴里,多不舒服呀!
肺吸虫这家伙虽然小小的,但威力可不小。
咱得时刻警惕着它,不能让它轻易地钻进咱的身体。
这就跟咱防小偷一样,得把家门关好,不能给小偷留机会。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记住,要和肺吸虫这个“小怪物”保持距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可别让它在咱身体里捣乱,不然有咱受的呢!总之,肺吸虫可不是好惹的,咱得小心应对它!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蠕虫——吸虫——卫氏并殖吸虫
一、并殖吸虫的一般特征:
1、雌雄同体,卵巢、子宫左右并列于体中部;睾丸左右并列于体后部。
2、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类型:
卫氏并殖吸虫——肺型
斯氏狸殖吸虫——皮下型
二、生活史:
人体内人体外
经口感染,吃有活囊囊蚴(石蟹或喇蛄)
囊蚴
蚴的石蟹喇蛄等尾蚴
脱囊
穿过肠壁两代雷蚴
童虫(腹腔—胸腔—肺)胞蚴
成虫(肺脏)毛蚴
随痰或粪便排出
虫卵虫卵(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
体内移行:消化道—腹腔—胸腔—肺
寄生部位:肺
排出方式:随痰、粪便排出
体外发育: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喇咕、石蟹
三、致病性:
童虫或成虫——脏器及组织内移行窜扰,寄居,造成机械性损伤及异物反应。
脓肿————————囊肿——————————瘢痕
(细胞浸润,伴有(肉芽组织增生,(虫体移居它处
局部出血和坏死)包围虫体)或死亡)
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异物反应:虫体代谢产物及虫体死亡后产生的异体蛋白,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
异体寄生:
1、腹腔型:由虫体在体内移行造成,引起广泛炎症和粘连引起囊肿,病人可有
腹痛、腹泻和局部压痛等症状。
2、胸腔型:引起胸膜炎,膈膜炎等,病人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脑型:虫体可从纵隔上升,沿颈内动脉周围软组织上最后侵入大脑,引起
头痛、癫痫、半身不遂等。
4、皮肤型:可见皮下结节等。
四、实验诊断:
病原检查:
1、从痰或粪便中查虫卵;
2、皮下包块手术摘除,进行组织活检。
免疫学诊断:
1、皮试:用成虫抗原,阳性率可达98-100%;
2、ELISA:阳性率可达90-100%;
3、后尾蚴膜反应:可用于早期诊断;
4、间接血凝试验:阳性滴度在1:20以上。
五、传播与流行:
流行因素:1、病人和保虫宿主的存在:犬、猫、猪
2、中间宿主的存在:
第一中间宿营主——川卷螺有十多种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能传播卫氏并殖吸虫者有20余种。
3、生吃或半生吃溪蟹、喇蛄或动物肉类(转续宿主)的不良习惯。
2、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
六、防治原则:
(一)防止病从口及,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防止囊蚴污染餐具。
(二)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吐痰。
治疗病人、病畜,常用药物有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又名别丁)等
1、肝吸虫病、肺吸虫病的防治应注意哪些环节?
2、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