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模式

合集下载

银铅多金属矿硫铅同位素的一般分布特征研究

银铅多金属矿硫铅同位素的一般分布特征研究
综合 C omprehensive
银铅多金属矿硫铅同位素的一般分布特征研究
涂金飞,郝斌斌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东北大队, 江西 上饶 334000)
我国地大物博, 各金属矿分布较多, 具有高密度、 低有机分布的特点。 银铅多金属矿中硫铅同位素的分布决定 摘 要 : 了银铅矿的成份含量及开采价值, 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目前, 有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分析银铅多金属矿中 的有机碳来确定硫铅同位素分布, 该方法对原始的有机同位素恢复不准确, 因受到地球演化变迁, 各地层之间无机运 转, 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对分析银铅多金属矿帮助不大。 提出一种新的银铅多金属矿中硫铅同位素的分析方法, 通过 对矿内多金属元素进行聚类, 利用水动力弱盐度高的特点, 将亲铁和亲硫元素进行沉积计算, 当水处于少氧状态时, 对 矿内元素进行分析, 少氧状态下沉积金属同位素优先降解状态进行计算并将硫铅同位素分析进行保存。 在多氧环境中, 有机金属同位素不易保存, 不存在降解条件只有腐殖化作用, 结合金属分布指标能够判断银铅多金属矿硫铅同位素的 分布情况。 实验数据表明, 提出的银铅多金属矿硫铅同位素一般分布特征研究方法能够解决传统方法不确定性的弊端, 有效对银铅多金属矿进行分析, 确定其开采价值。 银铅多金属矿 ; 硫铅同位素 ; 分布特征 ; 研究 ; 关键词 : P632 A 1002-5065 (2016) 17-0029-2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Abstract: China is humongous, the distribution of metal is mo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high density organic distribution.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sulfu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ead isotope determines the content of silver and lead ore and the value of mi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 of scien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t present, many scholars tried t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of organic carbon to determine sulfur lead isotope distribution, and the method of the original organic isotope recovery is not accurat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he earth, running around the layer between the inorganic, lead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s not accurate, for analysis of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s wouldn't help very much. Put forward a new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sulfur lead isotope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lustering of mine many metal elements,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alinity water power weak will close the elements of iron and sulfur deposition calculation, when the water is in a state of less oxygen element to the coal mine were analyzed, and the less oxygen deposition metal isotopic priority degradation under state to save calculation of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analysis. In more oxygen environment, organic metal isotope is not easy to save, there is no degradation conditions only humification, combined with metal distribution index can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sulfur distribution of lead isotope.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sulfur lead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distribution research method can solv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of uncertainty, effective analysis of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ore, determine its exploitation value. Keywords: lead silver polymetallic; Sulfur lead isotop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及启示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及启示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及启示桂长杰;景山;孙国昌【摘要】经过2期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金属储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体中铜、金、银含量明显升高,可圈出铜、金、银工业矿体;矿床地质特征随深度增加发生明显变化,显示成矿温度向深部逐渐升高,岩浆作用的痕迹愈加明显.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栖霞山铅锌矿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5(039)001【总页数】8页(P91-98)【关键词】深部找矿;重大突破;栖霞山铅锌矿区;江苏南京【作者】桂长杰;景山;孙国昌【作者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自2007年开始,经过2期的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虎爪山矿段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金属储量达到大型规模,并在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发现和新认识。

在总结勘查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深、浅部矿床特征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以期指导下一步勘查工作,并为宁镇地区的找矿提供借鉴。

栖霞山铅锌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断褶带的宁镇断褶束西段,包括棉花地、平山头、虎爪山、北象山、甘家巷和西库6个矿段(图1),现采矿段为虎爪山矿段。

矿区出露地层自志留系至侏罗系,可分为上、下2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由志留系—三叠系之海相、陆相及其过渡环境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受印支运动影响地层强烈褶皱,地层产状较陡或倒转;上构造层由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产状平缓。

上、下构造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其中,石炭纪黄龙组为主要赋矿层位,出露于平山头和棉花地矿段,按岩性可分为下部粗晶灰岩段和上部纯灰岩段,矿体主要赋存在粗晶灰岩段中。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桂长杰;景山【摘要】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了柄霞山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成矿流体主要由来自深部的含矿热液、源自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的有机流体和地表渗流雨水组成.其中,有机流体在矿物沉淀富集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矿体主要受纵向断裂F2、上下构造层之间不整合面和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控制,认为在柄霞山深部,沿纵向断裂F2的延伸方向仍有较大找矿空间.【期刊名称】《地质学刊》【年(卷),期】2011(035)004【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成矿特征;找矿方向;多金属矿床;栖霞山;江苏南京【作者】桂长杰;景山【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南京东郊约19km处,构造上属于宁镇山脉北部幕府山—栖霞山—龙潭—仓头背斜的西段,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

同时,也是一个开采50余年的老矿山,随着可开采资源的日益消耗,矿山危机程度已达中等,在其深部或外围加强地质找矿,寻找接替资源的需求已很明显。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近期勘查成果,通过分析矿床的成矿特征,探讨其深部的找矿前景,旨在对老矿区接替资源勘查有所帮助。

矿区出露地层自志留系至侏罗系,可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由志留系至三叠系之海相、陆相及其过渡环境的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岩组成;上构造层由侏罗系象山群陆相碎屑沉积岩和陆相火山碎屑岩组成。

上下构造层之间为高角度不整合接触(图1)。

矿区下构造层为一倒转复背斜——栖霞山复背斜,轴向略成弧形扭曲,北西翼断失,南东翼倒转,轴向倾向北西,沿倾向地层上倒下陡,深部渐趋正常。

上构造层为一舒缓开阔背斜,覆盖于下构造层之上。

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第224期2018年10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um.224October㊀2018㊀㊀收稿日期:2018-03-29㊀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南岭地区稀有金属矿产综合勘查示范 基金资助项目(2017YFC0602402)ꎻ中南大学 创新驱动计划 基金资助项目(2015CX008)㊀作者简介:尤海涛(1993-)ꎬ男ꎬ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㊀文章编号:1009-9700(2018)05-0015-04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尤海涛1ꎬ2ꎬ邹海洋1ꎬ2(1.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ꎬ湖南长沙410083ꎻ2.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ꎬ湖南长沙410083)摘㊀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规模巨大ꎬ品位富ꎬ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铅锌矿区.选取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ꎬ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ꎬ分布范围为+4 16ɢ~-5 51ɢꎬ平均值为+0 38ɢꎬ为单一岩浆来源.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ꎬ有亏损现象ꎬ也证明其为岩浆热液来源.关键词:栖霞山ꎻ原位硫同位素ꎻ原位微量元素ꎻ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578ꎻP618.401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GenesisoftheQixiashanPb ̄ZnDepositinJiangsuYOUHai ̄tao1ꎬ2ꎬZOUHai ̄yang1ꎬ2(1.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icPredictionofNonferrousMetalsandGe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ringꎬMinistryofEducationꎬCentralSouthUniversityꎬChangshaꎬ410083ꎬP.R.Chinaꎻ2.SchoolofGeosciencesandInfo ̄PhysicsꎬCentralSouthUniversityꎬChangshaꎬ410083ꎬP.R.China)Abstract:TheMiddle ̄LowerYangtzeRiverValleyMetallogenicBeltisanimportantmetallogenicbeltinChina.TheQixi ̄ashanPb ̄Zn ̄Agpolymetallicdepositislargescaleandrichingrade.Itisanimportantlead ̄zincdepositinChina.Insitutraceelementsandsulfurisotopeswereconductedonthepyriteassociatedwiththemainmineralizationperiod.Theresultsshowthattheδ34Svalueofpyritedoesnotchangemuchꎬrangingfrom+4.16ɢto-5.51ɢꎬwithanaveragevalueof+0.38ɢꎬwhichisasinglemagmasource.Sulfurinpyriteislowerthanthestandardvalueandthereisalossphenomenonꎬwhichalsoprovesthatitisasourceofmagmatic ̄hydrothermalfluid.Keywords:QixiashanꎻinsituSisotopeꎻinsitutraceelementsꎻoregenesis0㊀引言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ꎬ矿石品位富ꎬ矿床规模巨大ꎬ开采历史已达五十多年.一直以来ꎬ关于栖霞山铅锌矿的矿床成因ꎬ不同的学者见解不一[1-5].本文旨在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㊁岩矿石样品的采集㊁综合的室内测试分析ꎬ并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ꎬ结合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原位的硫同位素㊁原位的微量元素等先进研究手段ꎬ重点探讨栖霞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㊁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㊁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成因类型.1㊀区域地质背景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属于长江中下游的宁镇地区ꎬ其大地构造位置(图1)位于扬子陆块区的下扬子前路盆地的中部ꎬ该地区西北部与秦祁昆造山系接临ꎬ东南部是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而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断裂拗陷带的宁镇断褶束西部ꎬ北面是长江大断裂ꎬ西南部靠着宁芜火山岩盆地.在成矿区带上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带的长江中下游铁㊁铜㊁铅锌㊁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多金属成矿亚带.㊀Ⅳ-11大别-苏鲁地区(Ⅳ-11-2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折返带)ꎻⅥ-1下扬子陆块(Ⅵ-1-1下扬子(苏皖)前陆盆地ꎬⅥ-1-2怀玉山-天目山被动边缘盆地ꎬⅥ-1-3鄂中碳酸盐台地ꎬⅥ-1-4幕阜山(鄂东)被动边缘盆地ꎬⅥ-1-5江南古岛弧ꎬⅥ-1-6宣春断陷盆地)ꎻⅥ-2上扬子古陆块(Ⅵ-2-1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推带ꎬⅥ-2-3川中前陆盆地ꎬⅥ-2-4扬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ꎬⅥ-2-5上扬子东南缘被动边缘盆地ꎬⅥ-2-6雪峰山陆缘裂谷盆地ꎬⅥ-2-7湘桂断陷盆地)图1㊀下扬子陆块及邻区大地构造分区简图(据潘桂堂等ꎬ2009ꎻ毛景文等ꎬ2009改编)㊀㊀宁镇地区地层发育较为复杂.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基底固结于晚元古代的晋宁期ꎬ主要为浅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盖层由震旦系-古近系组成ꎬ总厚度达10000m.震旦系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ꎬ厚约800mꎬ砂页岩经轻微变质成千枚岩ꎬ主要发育于镇江东部ꎬ地层中的铜㊁铅㊁锌㊁锰等金属元素丰度比区域内其他地层都高.寒武系-三叠系主要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㊁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建造ꎬ厚约2000mꎬ大面积发育于隆起区的复背斜部位ꎻ侏罗系-白垩系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ꎬ其次为火山岩ꎬ分布于复向斜间和宁镇隆起四周的火山岩盆地内ꎻ新生界古近系㊁新近系出露很少ꎬ第四系则广泛分布于全区ꎬ以湖相㊁冰缘融冻堆积㊁冲积相为主.从印支运动开始ꎬ宁镇地区的构造变形就比较强烈ꎬ尤其属印支运动晚期的南象运动和燕山运动最为剧烈ꎬ此二构造活动基本决定了宁镇地区的构造格局ꎬ发育有大量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但最新的喜马拉雅运动也对该区现有的构造格局有一定的影响.褶皱构造走向总体近东西向ꎬ主要包括龙潭-仓头复背斜㊁宝华山-巣凤山-石头岗复背斜㊁汤山-仑山复背斜ꎬ范家塘复向斜㊁华墅-亭子复向斜.背斜核部通常为志留系地层ꎬ而翼部通常为泥盆系㊁二叠系地层ꎻ向斜核部通常为三叠系地层ꎬ而翼部却由石炭二叠的地层组成.背斜构造通常表现为紧闭状ꎬ地层陡倾ꎬ有时甚至发生倒转ꎻ而向斜通常较为开61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2018年第5期㊀㊀阔ꎬ地层也较为平缓.区域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两组ꎬ一组为近东西向的纵向压扭性断裂ꎬ具有等位性ꎬ多发育在背斜的翼部ꎬ走向平行于褶皱轴向ꎬ常被横向断裂错为数段ꎻ其表现形式多为逆断层或者是逆掩断层ꎬ使上下盘地层常被连续性破坏ꎬ致使地层缺失或重复.另一组断裂为近南北向的张扭性横向断裂ꎬ常具有等距性和多期活动的特点ꎬ早期形成者具有明显的控岩控矿作用.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剧烈ꎬ而燕山期又以燕山晚期活动最为剧烈.从晚侏罗到早白垩ꎬ表现为一个连续的岩浆活动过程ꎬ有多阶段多其次多旋回的特点.燕山早期(145Ma)主要形成辉长岩㊁辉石闪长岩㊁橄榄辉长岩㊁角闪岩.岩浆活动剧烈的燕山晚期又分为三次侵入活动ꎬ第一次形成了钠化(石英)闪长玢岩ꎬ第二次形成了花岗闪长斑岩㊁石英闪长斑岩㊁二长花岗(斑)岩.从东到西依次表现为西区的板仓杂岩体㊁其林门杂岩体ꎬ中区的高资杂岩体㊁安基山杂岩体㊁新桥杂岩体㊁石马杂岩体ꎬ以及东区的谏壁杂岩体.总之ꎬ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产生的是一套从超基性至超酸性的岩石组合ꎬ但主要为中酸性岩类.2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发育的地层主要是志留纪-侏罗纪的地层ꎬ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ꎬ下构造层由志留系到三叠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及碎屑沉积岩㊁陆相碎屑沉积岩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岩组成.由老到新依次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ꎬ上泥盆统五通组(D3w)ꎬ石炭系金陵组(C1j)㊁高骊山组(C1g)㊁和州组(C1h)㊁黄龙组(C2h)㊁船山组(C3c)ꎬ二叠系栖霞组(P1q)ꎬ侏罗系中下侏罗统象山群(J1-2xn)ꎬ上侏罗统西横山组(J3x)以及第四系(Q4).矿区构造ꎬ矿区的上下两个构造层呈不整合接触ꎬ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ꎬ对于成矿而言有重要意义.关于褶皱ꎬ上下两个构造层褶皱形式截然不同ꎬ具体表现如下:上构造层主要是中下侏罗统的象山群以舒缓开阔的褶皱覆盖在下构造层倒转紧闭同斜褶皱之上.矿区断裂比较发育ꎬ按照产状和发育的地质部位ꎬ本文将其分为3种类型:1)北东东-近东西向的纵断裂ꎻ2)北西向横断裂ꎻ3)北东向横断裂ꎻ4)断碎不整合面.这些断裂大部分发育于印支期强烈的褶皱之后ꎬ到燕山期又有复活ꎬ构成区内的主要控矿断裂.矿区岩浆岩鲜见ꎬ目前地表和深部钻孔都未揭露到岩浆岩ꎬ矿区东南侧6km处发现出露有燕山期的安基山岩体(花岗闪长岩)ꎬ西南部9km处见板仓岩体(辉石闪长岩)出露.区内在甘家巷矿段地表及个别钻孔深部见到了闪长玢岩的岩脉.然而ꎬ根据航磁资料揭示ꎬ在栖霞山象山砂岩分布区存在低缓磁异常ꎬ据此推测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存在[6-8].矿体的围岩蚀变较弱ꎬ仅在矿体顶底板出现数十厘米宽的褪色蚀变带ꎬ蚀变主要包括硅化㊁碳酸盐化㊁大理岩化㊁重晶石化㊁绢云母化.深部零星见绿泥石㊁绿帘石㊁透辉石㊁透闪石等于侵入岩相关的接触变质现象.这可能预示着深部有隐伏大岩体的存在.矿石矿物以闪锌矿㊁方铅矿㊁黄铁矿㊁菱锰矿为主ꎬ局部见大量的黄铜矿㊁磁铁矿及少量的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㊁方解石ꎬ少量的重晶石㊁白云石㊁绢云母㊁绿泥石等ꎬ局部见透闪石㊁透辉石及绿泥石.经过总结发现ꎬ深部的黄铜矿㊁磁铁矿㊁透辉石㊁透闪石的含量较浅部有升高的现象.这也说明深部可能存在着隐伏岩体.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㊁镶嵌结构㊁交代结构㊁显微压碎结构ꎬ次为乳滴状结构显微包含结构㊁浸蚀结构㊁骸晶结构㊁草莓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㊁角砾状构造㊁浸染状构造ꎬ其次为团块状㊁脉状㊁网脉状㊁条带状㊁层纹状㊁揉皱状构造等.3㊀成因探讨与分析3.1㊀主量元素特征分析对赋矿地层和矿石进行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Fe2O3/(Fe2O3+FeO)比值可一定程度显示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计算发现Fe2O3和FeO总体呈正相关ꎬ但越往深部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ꎬFe2O3/ (Fe2O3+FeO)比值逐渐降低ꎬ反映了成矿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3.2㊀黄铁矿的原位微量元素黄铁矿的铁㊁硫含量标准理论值为w(Fe)46 55%ꎬw(S)53 45%ꎬ一般跟热液成因有关的黄铁矿硫是亏损的ꎬ而沉积形成的黄铁矿硫一般高于理论值或者接近理论值.通过大量的黄铁矿样品原位微量元素测定ꎬ发现黄铁矿的硫都有亏损的现象ꎬ表现出热液成因.3.3㊀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根据前人研究成果ꎬ世界上有3种不同的δ34S71㊀总第224期㊀㊀㊀㊀㊀㊀尤海涛ꎬ等: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㊀㊀㊀㊀来源[10-11]:第一种是地幔或深部地壳来源ꎬδ34S接近于0ꎬ变化范围为0ʃ3ɢꎻ第二种是现代海水或者海相蒸发的硫来源ꎬδ34S约为+20ɢꎻ第三种是生物成因的硫或者沉积成因的硫ꎬδ34S常常表现为负值.根据大本的研究[12]ꎬ通过对世界上一些著名热液矿床的硫同位素统计研究ꎬ成矿热液δ34SΣS在0值附近ꎬ说明矿床在成因上与岩浆热液有关.栖霞山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见表1.表1㊀栖霞山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㊀样品编号硫化物种类样品描述δ34Sɢ4604-9-8-1.004604-9-9-0.784604-5-1Py46线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3.894604-5-21.534604-5-34.164602-8-1-5.51㊀㊀测定结果表明ꎬ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ꎬ集中在一个很窄的范围ꎬ分布范围为+4 16ɢ~-5 51ɢꎬ极差很小ꎬ平均值为+0 38ɢꎬ接近0 00ɢꎬ揭示单一来源的特征.陈好寿等(1994)总结出我国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为-5ɢ~5ɢ[9].因此ꎬ可以判定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硫为深部岩浆来源.但是ꎬ注意到有一个δ34S值为-5 51ɢꎬ并结合镜下黄铁矿的沉积特征及分布形态ꎬ可以推测其为生物沉积成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ꎬ总结发现栖霞山铅的来源有两种ꎬ主要地幔铅和上地壳铅[2].结合C㊁O和H㊁O同位素特征ꎬ认为栖霞山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期后热液ꎬ并有大气降水和围岩中水混入[2ꎬ5]ꎻ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㊁低盐度的流体[4].4㊀结论综上所述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环境总体上处于一个还原环境.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ꎬ有较明显的硫亏损现象ꎬ揭示了其岩浆热液成因.黄铁矿δ34S平均值为+0 38ɢꎬ显示主要为岩浆硫来源.因此ꎬ目前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的多源热液矿床.致谢:本文的完成ꎬ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的领导与工作人员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论文在修改过程中编辑同志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参考文献[1]㊀桂长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ꎬ2012.[2]㊀张明超.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5.[3]㊀付强.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1. [4]㊀于海华.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ꎬ2016.[5]㊀陈伟.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ꎬ2016. [6]㊀杨元昭.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区弱缓磁异常的性质及地质找矿意义[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ꎬ1989(2):202-208.[7]㊀刘沈衡.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及矿床成因解释[J].地质找矿论丛ꎬ1991ꎬ6(1):76-84. [8]㊀王世雄ꎬ周宏.关于开发利用南京栖霞山矿区物化探资料的地质方法问题[J].地质学刊ꎬ1993(2):107-113.[9]㊀陈好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M].江苏:浙江大学出版社ꎬ1994.[10]CHAUSSIDONMꎬLORANDJP.Sulphurisotopecompo ̄sitionoforogenicspinellherzolitemassifsfromAriege(North-EasternPyreneesꎬFrance):Anionmicroprobestudy[J].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ꎬ1990ꎬ54(10):2835-2846.[11]ROLLINSONHR.Usinggeochemicaldate:evaluationꎬpresentationꎬinterpretation[M].NewYorkꎻJohnꎬWi ̄ley&Sonsꎬ1993:1-352.[12]OHMOTOHꎬRYERO.Isotopesofsulfurandcarbon[A].In:BernesHLed.GeochemistryofHydrothermalOreDepositsEdition.NewYork:JohnWileyandSonsꎬ1979ꎬ509-567.81南㊀方㊀金㊀属SOUTHERNMETALS2018年第5期㊀㊀。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铅锌多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与综
合利用关键技术
技术来源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铅锌硫银多金属矿整体改造项目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的高效开发与其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并适用于矿山尾矿、废石、废水“三废”的资源化利用成果简介
用开发的盘区卸荷开采技术提高采矿回采率;用开发的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酸渣伴生元素渣浸+浮选尾矿脉动高梯度磁选技术提高铅锌银回收率,实现硫铁金银锰铜有价伴生元素综合回收利用;用开发的固体废物短流程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尾矿和废石采场充填、多余尾矿脱水制砖做水泥;用开发的废水分质快速循环回用技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

工艺技术及装备
1、铅锌多金属矿分流分速高浓度分步调控浮选技术;
2、金属矿山全部固体废物短流程利用技术;
3、选矿厂废水无排放快速分质循环利用技术;
4、盘区卸荷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

市场前景
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我国铅锌多金属矿开发普遍存在的资源综合回收率低和矿区环境污染的问题,不仅适用于铅锌多金属矿,也适用
于其它有色金属矿,尤其适合于土地、水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矿业开发。

为铅锌多金属矿山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较好技术支撑和示范,对促进我国金属矿山行业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矿山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张明超;李景朝;左群超;甄世民;张志辉;李永胜;梁婉娟;孙克峰;贾文彬【摘要】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针对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在矿区范围内尚未发现与成矿相关的岩体,且缺乏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定年方法的矿物,因此尚无法确定该矿床具体的成矿时代.本文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成矿规律及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的综合对比研究,初步认为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与宁镇地区燕山晚期主要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间同期连续发生的,大致推断其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10M~100Ma左右,属早白垩世晚期产物.【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5(024)0z2【总页数】7页(P128-134)【关键词】宁镇矿集区;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早白垩世晚期【作者】张明超;李景朝;左群超;甄世民;张志辉;李永胜;梁婉娟;孙克峰;贾文彬【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矿区由西向东从大凹山至东阳镇,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宁镇矿集区的一个大型矿床,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截至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其中铜、金、镓、铟、镉等也均达到综合利用标准。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蔡 劲 宏
( . 国地 质 大 学 , 京 1 0 8 ;. 林 矿 产 地 质 研 究 院 , 1中 北 0032桂 广西 桂 林 5 10 ) 4 0 4
摘 要 : 究 了南 京 栖 霞 山 铅 一 一 矿 银 的 工 艺 矿 物 学 特 征 , 析 了矿 石 的 化 学 组 成 , 矿 石 中银 矿 物 研 锌 银 分 对
Ta l Re u to r u k r c n lss be1 s l fo eb l o k a ay i Bl一 / o
注 : 品 测 试 单 位 为 桂 林 矿 产地 质 研 究 院 测 试 中 心 。 样
表 2 矿 石 多 元素 分析 结果
Ta l r s l o li l lme ta ay i fo e be 2 e u t fmu tp eee n n l sso r . Bl 一 /o
积岩 , 陆 相 沉 积及 海 相 交 互 沉 积 ; 构造 层 为 中下 夹 上 侏 罗统陆 相碎 屑 岩 。 矿体 呈似 层 状 、 透镜 状 、 状 , 向长 度 为 8 0 脉 走 5 m, 向 Nw 侧 伏 , 伏 角 为 4 。 沿 倾 向 延 深 为 2 0 侧 2, 5 ~
矿 和 硫砷 铜 银 矿 、 银 矿 、 碲 银 矿 、 银 矿 、 铅 铋 碲 硫 辉 硫
银 矿等 , 具体 特 征叙 述 如 下 : 其 2 1 1 银黝 铜矿 ( u Ag 4 u S 4C , 26 . . C , )C 2 b[ u S ]S 该 矿物 在 反射 显 微 镜 下反射 色为 灰色 , 反射 率 为 3 %± , 0 无双 反射 , 质 性 。 均 主要 呈 不规 则粒 状 包裹 在 方铅矿、 闪锌 矿 中 , 分 呈 不 规 则 粒状 或 细 脉 状 充 填 部 在方 铅 矿 、 锌 矿 的 裂 隙 中 , 充 填在 黄 铁 矿 以及 脉 闪 或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铅同位素示踪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铅同位素示踪

L a s tp sa r cr eQiis a gL a - i cMii gAr a e dIoo e s a e s nt xa h n e d Z n n n e , T i h Na jn n ig
CHU n— i Bi b n¨ LUO — a Liqi ng¨ W ANG a .a g¨ LI Yi gn BO n U n Xi o f n Yi g )
p l t n h s b c me i c e sn l e i u . n o d r t n e t a e t e s u c n ip r i n o h o l t n t e o l i a e o n r a i g y s ro s I r e o i v si t h o r e a d d s e so f t e p l i , h u o g u o a t o sc l c e tr s i, l n s a mo p e i e o i o , e i l x a s u t o e h ma l o n i l g c l u h r o l t d wae , o l p a t, t s h rc d p s t n v h c e e h u t s, r , u e i d nbo da db oo ia
Vb . No. 209 21 I33 2: — 5
南京栖 霞 山铅锌 矿 区铅 同位 素 示踪
储彬 彬 ¨ ,罗 立 强 ,王 晓 芳 ¨ ,刘 颖 ¨ ,伯 英 2 )
1国家 地质 实验 测 试 中心 ,北 京 1 0 3 ; ) 0 0 7 2 中国地质 科学 院矿 产资 源研究 所 ,北 京 10 3 ) 00 7
Ab tat T eQiis a a —icmiei nigh s ene potdfr r a 0y as a de vr n na sr c: h xah nl dzn n Naj a e x li et n5 er, n n i me tl e n n b e o mo h o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深部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values of ore samples are in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arbon in the ore- forming fluids originated from the
carbonate rocks and from the deep source of carbon in the mantle and magma. In the study of strontium isotope, the 87Sr/86Sr values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Qixiashan
Pb- Zn
polymetallic
depos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δ C 13 V- PDB
values for ore samples from the Qixiashan deposit vary from - 5.1‰ to 1.9‰. From the shallow part downward, the δ13C and δ18O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the study of the carbon-oxygen-strontium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samples from
deep
holes
during
the
mineral
产品体系研发与社会化服务》(编号:DD20160353)、《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与技术应用示范》(编号:DD20160050) 作者简介:张明超(1987- ),男,博士后,工程师,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E-mail: cgszhangmc@ 通讯作者:李景朝(1965- ),男,博士,教授,地质信息化专业。E-mail: ljingchao@

江苏栖霞山矿床铜的来源探讨

江苏栖霞山矿床铜的来源探讨

成 矿岩 体 的铜元 素 临界值 大致 为 3 8 ×1 0 一,形成 铜 矿 床 有 关 的岩 体 的铜 元 素含 量 一 般 都在 6 0 × l 0 - 6 以上 。宁 镇地 区大 多数岩 体 的 C u的丰度 > 3 8 ×1 0 一, 且岩 体 富碱质 ( 江苏省 地矿 局 中心实验 室 等 ,1 9 8 9 ) ,有 利于铜 的出熔 。在 宁镇地 区 内花 岗 岩 的铜 的含 量也 较高 ( 表2 ) ,有 的直接 为铜矿 床
沿江 断褶 带 的宁镇 断褶 束 西端 ,走 向长约 8 k m, 面积 约 2 5 k m2 。 矿 区 自西 向东包 括 西库 、甘 家巷 、
矽 卡岩 型和 斑岩 型 为主 ,成 矿物 质铜 主 要来源 于 岩浆 。 由栖 霞 山矿床 铜元 素 的含量 分布 显示( 表 1 ) ,
矿、安基 山铜矿、铜山钼铜矿等 。其成因类型以
+ 注 :本 文为 中 国地质 调查 局地 质信 息产 品体 系研 发 与社会 化服 务二 级 项 目 ( 编 号 :DD 2 0 1 6 0 3 5 3 )的成 果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1 0 ,改 回 日期:2 0 1 6 — 0 9 — 2 O ;责任 编辑 : 费红 彩 D o i :1 0 . 1 6 5 0 9 0 . g e o r e v i e w. 2 0 1 6 . s 1 . 0 7 2 作者简介:张明超,男,1 9 8 7 年生。博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E ma i l .c g s z h a n g mc @1 6 3 . t o m。
1 )中国地质 调 查局 发展研 究 中心 ,北 京 ,1 0 0 0 3 7 ;2 )中 国地 质大 学 ( 北京 ) ,北 京 , 1 0 0 0 8 3

20243987_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约束

20243987_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约束

1000 0569/2019/035(12) 3749 62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12 11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约束孙学娟1,2 倪培1 迟哲1 杨玉龙3 景山2 王国光1SUNXueJuan1,2,NIPei1 ,CHIZhe1,YANGYuLong3,JINGShan2andWANGGuoGuang1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流体研究所,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232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 2100073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1 StateKeyLaboratoryforMineralDepositResearch,InstituteofGeo Fluids,SchoolofEarthScienceandEngineering,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2 EastChinaMinera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BureauofNonferrousMetal,Nanjing210007,China3 SchoolofGeoscienc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610059,China2019 03 22收稿,2019 09 06改回SunXJ,NiP,ChiZ,YangYL,JingSandWangGG 2019 Thefeatureandevolutionofore formingfluidofQixiashanPb Zndeposit,Nanjing:ConstraintsfromfluidinclusionandH Oisotope ActaPetrologicaSinica,35(12):3749-3762,doi:10 18654/1000 0569/2019 12 11Abstract TheQixiashanpolymetallicdepositisoneofthelargestlead zincdepositsineasternChina,whichislocatedintheNanjing ZhenjiangareaoftheMiddleandLowerYangtzeRiverMetallogenicBelt SincethediscoveryoftheQixiashandeposit,manyresearchershavestudiedthisdeposit,butthegenesisofitisstillcontroversial Moreimportantly,recentexplorationhassomesignificantprogressinthedeeppartofthisdeposit,leadingtourgentneedsforanewgenesismodeltounderstandthedifferentparagenesisofitsmineralizationandtoimplythepossibleexplorationtargetinthisarea Inthisstudy,basedonsystemicfieldgeologicalobservationandsamplinginthisdeposit,detailpetrography,fluidinclusionandH Oisotopicstudieswereconductedtosolvetheseproblemsmentionedabove OurresultsshowedthattwodifferentstagesofPb Znmineralizationsoccurredinthisdeposit Intheearlystage,liquid richfluidinclusioninthesphaleriteisthedominanttype,yieldinghomogenizationtemperaturesandsalinitiesof182~289℃and0 9%~8 2%NaCleqv,respectively Themagmaticfluidsreactedwiththesyn sedimentarylayers,whichisthepossiblereasonfortheformationofthestratiformPb Znorebodiesinthisstage Inthelatestage,thepredominanttypeoffluidinclusionsisalsotheliquid richtype,buttheyareformedinhigherhomogenizationtemperaturesrangingfrom197℃to348℃andsalinitiesrangingfrom0 4%to10 9%NaCleqv,indicatingpossiblemorecomponentofmagmaticfluids Theprecipitationofleadandzincinthisstagemaybecausedbythefluidmixing Weproposeacomposite,multi stagemodelfortheformationoftheQixiashandeposit Sincetemperatureoffluidexhibitsaclearincreasetendencytowardstothedeeppartofthesouthwesternminingarea,itcouldbeapossibletargetforfurtherexplorationKeywords QixiashanPb Zndeposit;Fluidinclusion;Microthermometry;Ramanspectroscopy;H Oisotope摘 要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是华东最大的铅锌矿床,具有悠久的研究和开采历史;近些年来的勘探在深部取得显著进展,显示了很好的勘探潜力。

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尤海涛;邹海洋
【期刊名称】《南方金属》
【年(卷),期】2018(000)005
【摘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规模巨大,品位富,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铅锌矿区.选取与主成矿期有关的黄铁矿进行原位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δ34S值的变化不大,分布范围为
+4.16‰ ~-5.51‰,平均值为+0.38‰,为单一岩浆来源.黄铁矿中硫低于标准值,有亏损现象,也证明其为岩浆热液来源.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尤海涛;邹海洋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78;P618.401
【相关文献】
1.西藏洞中松多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与邻区洞中拉、亚贵拉铅锌矿床对比 [J], 龙圣;李建兵
2.湘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J], 匡文龙;向世超;肖文舟;陈伟;杨绍祥;余沛然;陈年生
3.西藏洞中松多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与邻区洞中拉、亚贵拉铅锌矿床对比 [J], 龙圣;李建兵;;
4.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J], 胡一多;鞠昌荣
5.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J], 魏新良; 景山; 孙学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式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式

第23卷第1期物 探 与 化 探V ol.23,No.1 1999年2月GEOPHYSICA L&GEOCHEM ICA L EXPL ORAT I ON F eb.,1999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勘查模式刘 沈 衡(长春科技大学,长春 130026)摘 要 根据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系统阐述了矿床的成因模式、矿床标志模式、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

这3种模式构成了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关键词 成因模式;标志模式;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铅锌多金属矿床;栖霞山自60年代成矿模式问世以来,地质学领域的各学科相继形成模式研究的高潮。

时至今日,建立矿床的各种模式已成为找矿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反映的成矿信息进行模式找矿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的模式研究可分为3类:矿床成因模式、矿床标志模式、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勘查模式为其构成的系统模式。

成因模式指明矿床形成过程、控矿因素和找矿目标;标志模式实质上是目标的信息特征;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是发现标志信息的最佳找矿方法。

本文从地球物理勘查角度探讨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1 地质概况矿床位于南京东部,扬子地台下扬子坳陷带东部,宁镇断褶穹西段北缘。

自元古代到古生代,本区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台区,沉积了一套碎屑岩、泥岩和以碳酸岩为主的多旋回滨海 浅海相沉积建造,并夹有陆相碎屑岩建造。

到晚三叠世,坳陷带明显隆起并受挤压形成褶曲。

燕山期火山活动频繁,中酸性岩浆常沿基底构造侵入。

宁镇地区岩浆岩的岩性由西向东似有从基性向中酸性变化的趋势。

矿区出露地层分为上、下2个构造层。

下构造层由志留系坟头群(S1-2)到二叠系龙潭组(P12)构成复背斜;上构造层为侏罗系象山群(J1-2),二者呈角度不整合。

矿区外围有侏罗系(J3)安山岩、白垩系砂岩、页岩(K1,K2)、三叠系灰岩、砂页岩(T1-2,T2,T3)分布。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张明超;陈仁义;叶天竺;李景朝;吕志成;何希;陈辉;姚磊【摘要】The Qixiashan Pb-Zn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anjing-Zhenjiang area in Jiangsu Provinc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which is one of the largest lead-zinc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China.Although much progress in ore-prospecting at the depth of Qixiashan deposit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last recent years,the genesis of this depos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Based on detailed field geological survey,we collect systematically samples at the depth of this deposit.Through the analys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different ore-forming stages and H-O-S-Pb isotopic systems,we constrain the origin of this deposit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ore-prospecting at this deposit and region.Based on petrographic observations,primary inclusions of the Qixiashan deposit primarily belong to two types:two-phase liquid-vapor and liquid-only fluid inclusions.Fluid inclusions occurred in the quartz-magnetite phas e (Ⅰ) of main ore-forming stage show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280 ~380℃ and salinities of 4.24%~9.86% NaCleqv.Fluid inclusions occurred in the quartz-sulfide phase (Ⅱ) show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180 ~320℃ and salinities of1.74%~ 8.00% NaCleqv.Fluid inclusions occurred in the quartz-carbonate phase (Ⅲ) of main ore-forming stage show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80 ~160℃ and salinities of O.53%~ 6.74%NaCleqv.From the first (Ⅰ)to the third (Ⅲ) phase,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all had a reduced tendency,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mixing,which may be the mechanism of the precipitation of ore-forming metals.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ic results (δ18OH2o:-1.9‰ ~5.5‰,δD:-80.3‰~-69.9‰) in dicate that ore-forming fluids are magmatic fluids with meteoric water mixing at the later period.The δ34S values of sulfides vary from-4.6‰ to 3.8‰,close to zero in average,which indicate that sulfur of the sulfide stem from the magmatic source with parts of contribution from the ore-bearing strata sulfide.The 206pb/204Pb,207pb/204pb and 208pb/204 Pb values of sulfide ores range from 17.616 to 17.817,15.513 to 15.718 and 15.513 to 15.718,respectively.The Pb isotop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b mainly stems from magmatic source with parts of contribution from Sinian system Pb.Based on ore-form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luid inclusions,and H-O-S-Pb isotope,the mineralization of Qixiashan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arly Cretaceous Yanshanian magmatism,it is interpreted as a 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t which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alcium-Silicon Interface between Carboniferous limestone of Huanglong Formation and sandstone of Gaolishan Formation.%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系统测定及分析,并结合地质事实,最终确定其矿床成因,为该矿床及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栖霞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以纯液相包裹体(L)和气液两相包裹体(V+L)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第一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Ⅰ)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280 ~380℃,盐度变化于4.24%~9.86% NaCleqv;第二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Ⅱ)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180 ~320℃,盐度变化于1.74%~8.00% NaCleqv;第三阶段石英-碳酸盐岩阶段(Ⅲ)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80 ~160℃,盐度变化于0.53%~6.74% NaCleqv.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降低的趋势,显示流体混合的特征,可能是其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H-O同位素分析(δ18OH2O值为-1.9‰ ~5.5‰,δD 值为-80.3‰~-69.9‰)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硫化物S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总体变化范围-4.6‰~3.8‰,呈塔式分布,位于零值附近,暗示着栖霞山矿床硫化物的S主要来源于岩浆,且可能有部分赋矿地层S的混入.矿石硫化物的206 Pb/204Pb为17.616~ 17.817,207Pb/204 Pb为15.513~ 15.718,208 pb/204 Pb为37.907~38.585,说明Pb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部分震旦系基底地层Pb的加入.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特征可知,栖霞山矿床属于主要受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与高丽山组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与本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7(033)011【总页数】18页(P3453-3470)【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氢-氧-硫-铅同位素;硅钙面;岩浆热液矿床;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作者】张明超;陈仁义;叶天竺;李景朝;吕志成;何希;陈辉;姚磊【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阿斯顿大学,伯明翰B4 7ET;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2;P618.42;P618.43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处于扬子板块北缘的长江断裂坳陷带内(图1a),整体走向呈北西狭窄、北东宽阔的“V”字型展布,为我国东部著名的中生代Cu、Fe、Au、Ag、Pb、Zn金属成矿带(翟裕生等,1992;Mao et al.,2006;范裕等,2011,2012),该成矿带矿床类型多样(周涛发等,2012;Zhou et al.,2015;Pirajno and Zhou,2015),以矽卡岩型、斑岩型(玢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等为主(Pan and Dong,1999;毛景文等,2009;姚磊等,2012,2013;Sun et al.,2017),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蒋少涌等,2013;Fan et al.,2014;Yao et al.,2015;周涛发等,2012,2016)。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硅钙面控矿特征研究及其找矿意义张明超;李永胜;杜泽忠;姚磊;甄世军;贾文彬【摘要】The Qixiashan lead‐zinc‐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the largest one of this type of deposits in the East China .There are still four statements about the knowledge of the deposit genesis ,they are respectively :Deep source magmatic hydrothermal genesis ,Volcano (orsub‐volcano) hydrothermal genesis , Syngenetic sedimentary genesis ,the stratabound hydrothermal genesis .The deposit is mainly hosted by clastic rocks consisting of sandstone ,quartz sandstone ,and shale ,and carbonate rocks including limestone and dolomitic limestone .Our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Qixiashan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the Silicon‐Calcium Surface rather than by the strata .This deposit is a post magmatic mesothermalepit hermal and Silicon‐Calcium Surface controlled deposi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silicon‐calcium surface in ore formation is of importance to develop the metallogenic model and aid in Deep Prospecting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当前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自发现铅锌矿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栖霞山矿区的勘探和综合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对于矿床的成因认识,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即深源岩浆热液成因、火山(次火山)热液成因、同生沉积成因、层控‐热液复成成因。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胡一多;鞠昌荣【摘要】栖霞山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坳陷带宁镇断褶束西部,是宁镇多金属成矿亚带的典型产物.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剧烈,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厘定,结合历年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工程验证成果,讨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赋矿层位为中石炭统黄龙组下部的粗晶灰岩段(C2h1),并受控于纵向断裂F2;②矿区构造发育,Si/Ca界面与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控制着矿体的产出位置、空间展布及形成规模;③主矿体侧伏深部、纵向断裂F2两侧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铅锌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作者】胡一多;鞠昌荣【作者单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正文语种】中文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区—下扬子陆块分区—下扬子(苏皖)前陆盆地中部,北临秦祁昆造山系,南东接武夷—云台—台湾造山系,地处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的宁镇断褶束西部,南、北两端受限于长江大断裂、宁芜火山岩盆地[1-4]。

区内早震旦世—晚白垩世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运动,尤以燕山期活动最为强烈,是区内岩浆活动的主要时期[5]。

矿区内中酸性岩浆侵入体基本都属于燕山期产物,金属成矿作用与该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在区域岩浆、构造有利的成矿条件下,区内形成了铜山Cu-Mo矿、安基山Cu矿、伏牛山Cu矿等多个热液型矿床,栖霞山矿床既是该成矿带上热液型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产物[6]。

本研究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厘定矿化(体)特征,总结控矿因素,为矿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总体属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地质结构复杂。

基底以晚古生代轻变质的片岩、变质火山岩为主;盖层由奥陶系—古近系组成,厚度超过10 000 m,总体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和陆相碎屑岩建造,侏罗系—白垩系以陆相碎屑岩堆积为主,主要出露于复向斜之间和宁镇隆起四周的火山盆地内,栖霞山铅锌矿床矿床既赋存于黄龙组底部、高骊山组合栖霞组顶部[7]。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及矿床成因解释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及矿床成因解释

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及矿床成因解释
刘沈衡
【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
【年(卷),期】1991(006)001
【摘要】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重磁异常的性质,推断该矿床深部存在稳伏岩体。

依据该结论并结合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出该矿床是以岩浆热液为主的复成层控矿床。

给出了该矿床由莫霍面至地面范围的区域构造和成因过程立体模型。

【总页数】9页(P76-84)
【作者】刘沈衡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05
【相关文献】
1.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硫-铅同位素证据 [J], 张明超;陈仁义;叶天竺;李景朝;吕志成;何希;陈辉;姚磊
2.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勘查模式 [J], 刘沈衡
3.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磁铁矿单矿物稀土元素特征 [J], 景山;楼锦花;魏新良;金鑫
4.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 [J], 谢树成;殷鸿福;王红梅;周修
高;张文淮
5.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分子化石 [J], 谢树成;周修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张倩;王芳;刁谦;孟斐斯
【期刊名称】《南方金属》
【年(卷),期】2022()1
【摘要】栖霞山铅锌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相对薄弱。

文章通过对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床硫化物硫同位素的研究发现,主要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较窄,在-0.7‰~2.9‰,均值为0.8‰;表现出
δ34S具有单一的峰值,且均值分布在0~2‰,表明其他组分的硫来源较少,具有岩浆硫特点。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显示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硫,铅锌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阶段,与同生沉积期无关。

【总页数】4页(P26-29)
【关键词】铅锌矿;硫同位素;热液硫;岩浆硫;江苏栖霞山
【作者】张倩;王芳;刁谦;孟斐斯
【作者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华东基础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华东深部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江苏华东新能源勘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97;P618.4
【相关文献】
1.吉林省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2.江苏栖霞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3.广西容县龙塘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4.缅甸东枝市波赛矿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5.辽宁省上东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模式鞠昌荣;胡一多【摘要】以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矿石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特征,讨论了矿床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①矿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δ34 S为-3.9‰~4.0‰,平均为1.46‰,集中分布特征显著;②热液特征黄铁矿δ34S为-5.1‰~4.2‰,平均值为-0.15‰,具有岩浆硫特征,沉积特征黄铁矿δ34S 为-27.4‰~6.9‰,平均为-9.8‰,属同生沉积成因;③结合栖霞山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已有矿床成因的认识,综合分析认为S源自深部岩浆、赋矿层位,总体属岩浆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④矿体严格受控于层位、纵向断裂及不整合面,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多因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的结果,矿床深部、侧伏方向及Ⅱ#勘查区断裂构造附近为重要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铅锌矿床;硫同位素;成矿模式;找矿方向【作者】鞠昌荣;胡一多【作者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是华东地区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北西、南东两侧分别为秦岭—祁昆造山系和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所围限,成矿区带隶属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Fe、Cu、Au、Pb-Zn),是环太平洋岩浆—成矿作用的代表杰作[1-2]。

区内地质结构复杂,基底固结于晚古生代晋宁期(9~10亿年),以轻变质的片岩和变质火山岩为主;盖层厚度逾万米,地层自奥陶系至古近系均有出露,岩性由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陆相碎屑岩建造组成,多期次的构造—岩浆运动为该区锁定了基本的构造格局,大量的褶皱、断裂构造应运而生。

此外,区域在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一套超基性—超酸性的岩性组合,分布面积达700 km2。

在岩相、构造和层位等有利成矿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伴生了大量 Fe、Cu、Pb、Au、Ag、Mo 等多金属内生矿床,栖霞山Pb-Zn矿床既是该环境下产出的大型矿床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矿床已经历了近70 a的开采,前人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3-7]。

本研究通过对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工作,并开展室内岩石、矿石薄片观察鉴定及测试,剖析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并厘定矿床成矿模式,为区域后续找矿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地质概况矿区所在区域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早震旦世地壳以轻微升降运动为主,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志留纪末期海水退却为陆地并遭受强烈风化剥蚀;浅海相沉积则始于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结束;至中生代,区内升降的地壳运动受印支运动影响而演变为水平运动,宁镇山脉也受此影响而发生褶皱变形,逐渐演化为“三背两向”的基本构造格局[8-10];而后的燕山运动(早侏罗世—晚白垩世)在此基础上秉承并加深了前述的印支期褶皱变形,宁镇地区中酸性岩浆侵入体基本形成于燕山期,该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伴随着强烈的金属成矿作用[11-14];古近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差异性升降,岩浆活动微弱,表现为小规模基性或超基性岩浆侵入/喷发,强烈的岩浆活动与区内Pb、Zn矿化关系密切。

宁镇地区侵入岩剥蚀程度呈东深西浅、北深南浅的变化规律,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产于宁镇西部岩体剥蚀程度较浅的区域,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及构造层间不整合面的硅钙面。

栖霞山矿区地层结构继承了区域地层特征,总体可划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上构造层由出露于矿区东部、西南部及南缘的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及少量碎屑岩组成,其中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地层及上、下构造层间的不整合面为最主要的赋矿层位;下构造层由志留系—三叠系地层构成,构成了一整套海相碳酸盐岩和海陆交互的沉积岩系,呈NEE向展布于矿区南部,平山头、黑石挡地区偶有出露。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纵横交错,可划分为NEE—近EW纵向断裂、NW向横断裂、NE向横断裂及断碎不整合面,多形成于印支期强烈褶皱后期,至燕山期复活发展为区内控矿断裂。

矿区位于区内岩浆岩鲜少发育的西缘,在矿区内几乎未见出露,故矿区内围岩蚀变鲜少发育且范围狭窄,多在矿体顶、底部见褪色蚀变带,宽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可见灰岩颜色发白,系含矿热液“烘烤作用”及有机质被淋滤叠加作用所致,局部地段发育微弱硅化,与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矿(化)体下盘多见方解石(网)脉,为碳酸盐化的具体表征。

绢云母化以微观构造为主,多呈浸染状、鳞片状嵌布于金属矿物之间。

矿石矿物较复杂,以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菱锰矿、钙菱铁矿为主,次为黄铜矿、黝铜矿、磁铁矿、白铁矿、菱铁矿、毒砂及磁黄铁矿。

2 硫同位素特征本研究矿石样品测定委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完成,对矿石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进行了S同位素测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S同位素δ34S值集中趋势显著,为-3.9‰~4.0‰,均值为1.46‰;黄铁矿分为沉积型和热液型两期,其中沉积特征的黄铁矿δ34S 值变化范围相对大,为-27.4‰~6.9‰,均值为-9.8‰,负值特征显著,推测沉积型黄铁矿源自生物沉积成因;热液特征的黄铁矿δ34S值为-5.1‰~4.2‰,平均值为-0.15‰,分布集中且离差很小,反映出热液特征S来源较为单一,S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岩浆硫特征。

3 成矿物质来源根据前人研究,δ34S主要由3种来源:①地幔硫δ34S趋近于0,为-3‰~3‰;②现代海水硫δ34S值变化范围较大,均值趋近于20‰,多位学者提出海水硫酸盐的S硫同位素值可用海相蒸发盐岩的δ34S来表征;③负值δ34S是还原(沉积)硫的代表特性,也是生物硫的具体表征,当成矿热液δ34S的总S值趋近于0时,可认为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机制,岩浆硫化物中淋滤的S值与岩浆直接释放的S共同构成S的来源[15-17]。

结合图1分析可知: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S 来源主要有3种:①S主体为深部岩浆源,与Pa、Zn等成矿元素一并由热液运移至矿化富集部位;②赋矿层位的有机流体也是S来源之一,矿石和成矿流体中的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与赋矿层位δ34S值接近也佐证了这一观点;③S还源自赋矿层位原生沉积时期形成的黄铁矿,结合刘孝善等[18]的研究,结核状、纹层状矿石内的草莓状黄铁矿属生物化学作用的产物,本研究测试样品均为纹层状矿石,反映出该类黄铁矿为同生沉积—早期成岩阶段的产物。

表1 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硫化物S同位素组成?图1 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S同位素组成分布4 成矿模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初始成矿元素除了岩浆来源外,还有部分成矿物质源自含矿流体,经围岩交代作用反映出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围岩地层也为成矿作用贡献了部分物源,矿床属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图2)。

结合表2可判定栖霞山矿区分布的中酸性隐伏岩体是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体,是位于宁镇地区中部汤山—镇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处大凹山深部3 000~1 300 m区段。

相关研究表明:褪色蚀变灰岩是成矿前蚀变的表征,局部地段发育的透闪石、透辉石等高温矿物也是成矿前期的代表产物;硅化的相对爆发则反映出当时的成矿环境为氧化环境,在大量生成石英脉石矿物的同时,黄铁矿、菱铁矿等金属矿物也相伴沉淀,成矿热液由初始的酸性演变为碱性[19]。

随着含矿热液继续运移,成矿过程持续进行,含矿流体温度、压力逐渐降低,Eh值随之降低而pH值逐步升高,Pb、Zn、Ag等成矿元素以硫化物形式沉淀,发育的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标示着矿床步入成矿期。

本研究勘查工作揭示的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砂板岩与碳酸盐岩界面,矿化主要富集于碳酸盐岩一侧,赋矿层位主要为黄龙组(Ch)、石炭系船山组(C3c),含矿砂板岩主要源自侏罗系象山群(J1-2xn)、泥盆系五通组(D2w)和石炭系高丽山组(C1g),矿(化)体空间定位严格受控于层位、纵向断裂及不整合面。

本研究认为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与隐伏—半隐伏花岗岩关系密切,在成因上属多因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的典型案例。

5 结论(1)本研究在矿区深部探矿中探获了大量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高温矿物十分发育,故深部存在隐伏矽卡岩型矿(化)体的可能性极大,沿C-P碳酸盐岩和隐伏中酸性侵入岩的接触部位揭露到了Cu、Pb矿化富集,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硅钙岩性界面”,硅质层位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

(2)矿区构造运动方向不仅与矿床测伏方向垂直,也与成矿元素次级等值线长轴垂直,反映出矿床结构面的运动方向为NW向,故矿(化)体侧伏方向为SW向。

目前,矿区48#~54#线主矿体记录深度仅为-910 m,距含矿地质体锁定赋存位置(-1 100 m标高)仍有很大距离,沿主矿体侧伏方向及深部仍有较大的追索空间。

此外,主矿体沿走向存在尖灭再现特点,故34#线以东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3)本研究追索到II#勘查区内F2断层的存在,为矿区主控矿构造的东延部分,ZK001孔揭露到不整合构造部位发育强烈黄铁矿化,断裂两侧也具有明显的褪色蚀变及黄铁矿化,在黄龙组灰岩中局部见有沥结核,显示出显著的热液活动痕迹,深部找矿潜力良好。

图2 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表2 栖霞山矿床“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谢树成,殷鸿福,王红梅,等.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97,16(4):289-297.[2]叶水泉,曾正海.南京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华东地质,2000,21(4):266-274.[3]储彬彬,罗立强,王晓芳,等.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铅同位素示踪[J].地球学报,2012,33(2):209-215.[4]徐忠发,曾正海.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J].地质学刊,2006,30(3):177-182.[5]桂长杰,景山.南京旗下三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地质学刊,2011,35(4):395-400.[6]张明超,吕志成,于晓飞,等.江苏栖霞山矿床铜的来源探讨[J].地质论评,2016(S1):147-148.[7]张明超,李景朝,左超群,等.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探讨[J].中国矿业,2015(S2):128-134.[8]张术根,阳杰华.宁镇中段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8,44(6):42-46.[9]关俊朋,韦福彪,孙国曦,等.宁镇中段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成岩成矿指示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39(2):344-354.[10]陈志洪,赵玲,李亚楠.长江中下游宁镇矿集区非含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36(1):171-178.[11]刘建敏,闫峻,李全忠,等.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锆石LAICPMS U-Pb 定年及意义[J].地质论评,2014,60(1):190-200.[12]曾键年,李锦伟,陈津华,等.宁镇地区安基山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1):57-67.[13]徐继峰,王强,徐义刚,等.宁镇地区中生代安基山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亏损重稀土和钇的岩浆产生的限制[J].岩石学报,2001,17(4):576-584.[14]毛景文,邵拥军,谢桂青,等.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J].矿床地质,2009,28(2):109-119.[15]钱建民,钟增球,楼新涛,等.浙江治岭头狂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J].金属矿山,2008(6):82-84.[16]武彬,樊献科,王爱国,等.新疆若羌喀腊达坂铅锌矿床S同位素特征及找矿预测[J].金属矿山,2018(2):112-120.[17]白云,陈志,陈毓川,等.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金属矿山,2015(9):100-104.[18]刘孝善,吴澄宇,黄标.河南栾川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热液系统的成因与演化[J].地球化学,1987(3):199-207.[19]张明超.江苏栖霞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