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精品】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63张)
藏河北省博物馆。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美石”,经 过加工,有的可以佩戴、随葬。因此,石 器被金属器代替后,玉器工艺渐渐成为了 独立的工艺种类。
第四节 陶器工艺
• 一、彩陶 •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 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 以也称“仰韶文化”。
图1 北京人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
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
• 要求:每一个类型画一个代表器形,画一 种纹饰的演变。A4纸
• 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马厂型
1.各 个 民 族 都 有对 星空不 同的认 识,今 天我们 似乎很 熟悉西 方星座 ,却忽 略了中 国古代 对星空 更为深 刻的思 考。 2.把 星 星 都 划 分到 不同的 星宿, 每一种 划分方 法都有 一定的 用途, 这体现 出中国 古代天 文学经 世致用 的特点 。 3.中 国 古 代 的 占星 术的占 测对象 都是军 国大事 ,并且 与皇权 关系密 切,对 政治、 军事活 动能有 很大的 影响。 4.古 代 的 占 星 家将 星宿和 国州对 应,认 为通过 对天上 的星星 的观测 ,能预 测出它 所对应 的地 5.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 精神, 这种现 象是社 会发展 不可避 免的事 情。 6.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 大地促 进了欧 洲近代 的产业 革命和 技术革 命的进 步。 7.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 为大众 的人文 精神, 从而推 动城市 的文明 进步。 8.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 们这个 社会新 时期文 化建设 不可或 缺的重 要内容 。 9.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 智慧和 经验, 特别是 在文明 传承中 不可替 代的作 用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精品PPT课件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今日的 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极为兴盛。当 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成为 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 异常发达。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关于秦代的各 类工艺品,近年来, 内于发掘工作的开展, 给我们展示了一些粗 略的概貌。主要有青 铜器、漆器、陶器等。
秦鼎的造型。腹 浅,矮蹄足,腹间 有—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则是秦代具有 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蒜头 瓶是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如蒜头, 通常作六辩形。
鍪是一种锅,扁圆腹,圜底, 敛颈而口沿外张,流畅的曲线轮 廓,造型优美。鍪的肩腹交接处 附有环耳,有的对称,有的一大 一小,有的则仅有—耳,变化多 样。耳上常饰以叶脉纹。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 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太阳纹。这是铜 鼓最普通的鼓面中心 的装饰。
2.蛙纹。是最富特色 的一种铜鼓装饰.均作 立体浮雕状。
3.鹭鸟纹。鹭的头上有大的羽冠,作飞 翔状,动态优美。鹭是种水鸟,传说它飞 翔有序,表示秩序。
4.竞渡纹。铜鼓上常以竞渡为题材作装 饰,船体细长,头尾高翘,船上有八人、 九人、十一人不等,头戴羽冠,有的划船 ,有的指挥,有的起舞。船上有鸟,船下 有鱼。这是赛船习俗的写照。
漆器也甚发达。秦朝存世 虽短,但其文化受战国时期影响, 各种工艺包括漆工艺仍是继承了 战国遗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漆作为 经济资源,在各方面大量应用, 当时对漆的需求量大的惊人。秦 王朝初期大兴宫室,西安附近有 一条漆渠河,流经阿房宫,相传 是当时为筑阿房宫,运南山之漆 而开凿的。秦兵马俑的色彩均是 先以大漆打底然后彩绘而成。这 种以大漆打底,饰以粉彩的工艺 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至今许多木 质、陶质和石质的彩绘雕塑都还 沿用这种工艺技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第四节
唐三彩
陶瓷工艺
第四节
唐三彩
陶瓷工艺
第四节 陶瓷工艺
4、釉下彩瓷器 唐代已经生产出釉下彩瓷器。当时的长沙窑又称铜官窑,
是我国最早制作釉下彩瓷的地区之一。铜官窑釉下彩装饰 以斑点彩饰为主,在青釉瓷器上以褐彩或蓝绿彩料点绘成 花草纹样。褐色彩料是以含铁量高的矿物原料为色料,蓝 绿彩料是以含氧化铜的矿物原料作色料。
第四节 陶瓷工艺
1、青瓷。 隋唐五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
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 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越窑代表了唐朝青瓷的最高水平, 工艺精湛,居全国之冠。 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 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 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 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
第 七 节 隋 唐 家 具
《韩熙载夜宴图》
第八节 隋唐建筑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 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 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 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
第八节 隋唐建筑
隋(581年~618年)
1、建筑上主要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以及大规 模的宫殿和苑囿,并开南北大运河、修长城等。
第五节 书籍装帧
(2)旋风装是抄书时,先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再依次序象鱼鳞一 样一页一页地粘在一张卷轴式的底纸上,收卷时,书页鳞次朝一个方向旋 转,宛如旋风,所以又称为旋风卷子。其特点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页。 这种装订形式卷起时从外表看与卷轴装无异,但内部的书页宛如旋风,故 名旋风装;展开时,书页如鳞状有序排列,故又称龙鳞装。依照这种看法, 旋风装由卷轴装演变而来,旋风装是我国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过 渡形式。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

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精选20篇)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篇1我叫__x,于20__年x月__日入职公司,被派往__小区项目部,从事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对公司项目团队及同事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在此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与锻炼自我的平台,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

现将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及感受总结如下:1、我们项目部是一个年轻化的团队,大部分同事都是80后,是非常有活力和激情的。

同事之间的相处是非常融洽的,没有恶意竞争现象,是我比较向往的团队,就连领导都是那样平易近人。

2、在新员工座谈会上,我更近一步的了解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员工岗位的提升空间。

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在公司的培养及同事的帮助下,很快能够独挡一面,真正的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3、在项目工作中,技术负责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岗位,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持、安全及造价等多方面的工作。

由于我刚从事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经验有些欠缺;因此,对于工作我一直不敢懈怠,坚持小心谨慎,脚踏实地,认真务实,高效求新的工作态度,及时编制各项专项方案并向同事请教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及时对现场各施工班组的工序进行技术交底,杜绝出现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

4、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确认,并形成文字依据,再将确认的方案,施工方法,图中修改部位及时通知相关作业班组,坚持做到当天事,当天完成。

5、在对确认的设计变更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做到与施工同步。

6、积极配合甲方、监理等单位对现场的质量、安全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坚持以工序质量控制整体工程质量。

总之,在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我会以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弥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技术过硬,管理全面的'全能型人才。

在此,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

我要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融入这样一个年轻活力,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100p 精品推荐

中国工艺美术史 全套课件100p 精品推荐

双 耳 陶 瓶
红绘式彩陶瓶希腊公元前5世纪
仰韶文化:
类型
半坡型
典型造型
卷唇圆底盆
代表纹样
鱼纹 人面纹
变现手法
由写实到抽 象、直边三 角形
风格特征
朴质稚拙
代表作品
距今年代
小口尖底瓶、 约7000船形壶、人 6000年 面鱼纹盆 彩陶钵、人 面有极陶瓶 约60005000年
庙底沟型
大口鼓腹小 平底钵
所以说:

这段时间中国的青铜工艺有最大的发展,算是青铜器 的鼎盛期。
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 :

食器:鼎

乐器: 饶

酒器: 爵

水器: 匜yi
早期: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

夏代青铜器数量和种类已较多,主要是青铜容器、兵器、乐器、工具和饰件。 青铜容器有明显的仿陶器特征,有简单的几何纹装饰。其中有酒器和食器, 初步表明青铜礼器制度开始出现。青铜兵器和工具与石器完全不同,而且形 成了自身的特点。陶范法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主要铸造方法。主要发现在河 南偃师--二里头。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者。距今七千年到三千年的历史, 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仰韶文化彩陶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河南、陕西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属于这一文化系统。据调查,发掘的遗址多达 一千处。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彩陶: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 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早期:西安半坡类型 中期:河南庙底沟类型 晚期:马家窑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龙 山 文 化白陶鬶
彩陶的艺术成就: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正式由于它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 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 彩陶的装饰效果给人以生动、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特点: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第1章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第1章中国工艺美术史-PPT课件

(一)旧石器
早期:蓝田人;北京人 中期:丁村人 晚期:河套人;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
丁村文化石器
三、石器的分类
砍砸器:石球
刮削器 尖状器:石簇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裴李岗石镰
四、石器的制作
打击
磨制 钻孔:管钻;两面对钻
打制石器和压制石器示意图
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出土的石磨盘
五、石材的选择
注重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选择
纹饰: 以宽带纹为主,还有折线纹、三角纹、斜线纹、菱形纹、 辫形纹等几何纹。 鱼形纹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多装饰于卷唇折腹圜 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可分为单体鱼纹和复 体鱼纹,由写实化逐步演变为抽象化、样式化,形成横 式直边三角形和线纹组成的装饰图案。 人面纹最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于翻唇浅腹盆的 内壁。 此外还有鸟纹、蛙纹等。 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一般使用直线,大多组成直边三 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土为原料的白陶);纺织工艺(游地区)
(四)良渚文化
三、各地远古文化各具特色
• 1.2 装饰的萌芽 • “北京猿人”是世界上最早用火的人 •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 孔、刮削、磨光、刻纹等技术,从而使 工艺制作能初步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要 求,并表现人们的审美需要。 • 山顶洞人把石块、骨片、兽牙、海贝等 制成装饰品,是我国最早的工艺品。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章 元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教学内容] 1.1概述 1.2装饰的萌芽 1.3石器工艺 1.4陶器工艺 1.5其他工艺 1.5章节小结 [学时安排] 4 学时
[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1.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史前工艺美术的 特点及类型。 [重点和难点] 1. 彩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2. 黑陶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色。

第一章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ppt课件

第一章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ppt课件

陶鬹 龙山文化 山东临沂出土
细柄高足镂孔黑陶杯 龙山文化 山东日照出土 高26.5厘米
3:几何印纹陶 南方地区 印纹软陶:火候较低,呈红褐色、灰白色
或灰色 印纹硬陶:火候较高,呈灰色
4:启示 实用与装饰的统一 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形式感的应用 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
一、概述
几何纹白陶瓿 (商)
主,锯齿纹流行,彩绘黑红相间,节奏感强。一改以前黑色 为主的局面,大量运用红色彩绘。风格富丽、精巧。
(5)马家窑文化马厂型:装饰有直线、折线纹、回纹、网纹 。人形纹(或称蛙纹)最具特色。
半坡型 (几何纹彩 陶盆)
庙底沟型 (彩陶 钵)
马家窑型 (旋纹 双耳彩瓶)
半山型 (菱形纹 彩陶罐)
马厂型(人形纹彩 陶罐)
商代后期,饕餮纹、云雷纹和方格纹渐不多见,除绳 纹比较多地运用外,大量被用作装饰的是刻划纹、凹线纹、 弦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西周:陶瓷装饰图案主要是绳纹,划线纹,蓖纹、弦纹和 刻划的三角纹。
春秋: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在西周的基础上更趋简化,器 表主要是饰印粗绳纹和瓦弦纹。
白陶雷纹双耳壶 商
(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 。造型以小口的壶、罐居多。装饰内容丰富。以同心圆为中 心组成图案,曲线和直线结合。技法熟练,装饰丰满,流畅 ,内彩,点和螺旋纹大量运用。
(4)马家窑文化半山型:装饰有两种, a.用漩涡纹组成装饰 b.用葫芦形做面的分割,使装饰面分数各单位。曲线为
夏代:使用杂质较少的粘土作原料,烧 制胎质坚硬细腻的白陶器。
商代早期:制陶业已经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灰陶 和白陶的技术较夏代有明显提高。

中国工艺美术史4

中国工艺美术史4

四、漆器
(一)漆器的种类与造型
1、日用器物:耳杯、卮、豆、勺、盒、壶、俎、 奁、梳、杖等。
2、家具:床榻、几、案、座屏等。
3、乐器:编钟架、鼓、瑟、排箫、笙等。
4、墓葬用器:漆棺、墓神、镇墓兽等。
(二)漆器图案 1、动物纹
2、人物纹
3、云纹
4、几何纹
五、染织
(一)主要产地:齐鲁,楚国。
(二)染织新突破:刺绣和织锦。“锦绣”,美好事物象 征。
(三)织绣图案 1、丝织几何纹样
(1)杯纹
(2)菱格六边形纹 (3)散点几何纹
2、丝织几何纹与人物、动物纹的组合纹样。 舞人动物纹锦

3、刺绣动物纹样和动物、植物组合纹样
(四)织绣纹样的造型方法 1、规整法
2、组合法
3、正面法
4、侧面法
二、青铜器的图案
(一)蟠螭纹
(二)云纹
(三)动物纹
(四)几何纹 1、 圆涡折线纹
2、柿蒂纹
(五)人物 纹样
战国水陆 攻战纹鉴
三、铜镜的图案
(一)铜镜 (二)四大铜镜: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战国镜
汉镜
唐镜
宋镜
(三)战国铜镜图案 1、山字纹镜
2、蟠螭纹镜
3、兽纹镜
4、狩猎纹镜
春秋战国时期工艺美术
主讲教师:申丽花
本节目录
一、青铜器的器型演变 二、青铜器的图案 三、铜镜的图案 四、漆器 五、染织
一、青铜器的器型演变 1、敦
2、壶
3、扁壶
4、其他
青铜器型及功能的转变
时代
器型
功能
意义

酒器组合 祭祀用器 宗教
西周
食器组合 礼器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课堂PPT)

中国工艺美术史清代(课堂PPT)
•湘绣: •花纹写实 •阴阳浓淡分明 •初,以日用品为主;后,画绣地位更重要
.
15
•苏绣:

•针法丰富,针细线纤,行针平匀
绣 十
•配色重晕染、和谐自然


•观赏品,多富家女作,稿多系名画

•实用品,或供奉内廷,样多出宫廷
袖 缘
或民间自用,多吉祥图案
.
16
•沈寿(1874~1922) •苏绣代表人物
各地名绣—— •京绣 •民间、宫廷结合 •常以工笔画为稿,针法精巧细腻,配色鲜艳华美 •洒线绣、满绣、穿珠绣、补花、堆绫
.
13
•粤绣:
•多男工。
•兼用孔雀毛羽,绣面紧
•多吉庆题材,构图繁密,配色 浓艳,受油画影响
粤 绣 扇 套
.
14
•蜀绣: •色彩明艳,喜庆色彩浓郁 •花纹密集,空白较大 •坚牢耐用
.
73
犀角雕—— •概况:历史能上溯到汉,实物皆明清
•名家:明后期苏州的鲍天成、金陵的 濮仲谦、清初无锡的尤通
作品:酒杯和仿古
犀 角 槎 杯
.
74
八、葫芦器
•用途:容器,佩饰
•做法:不假雕琢的作品,还有范制、 勒系、火画、押花、针划、刀刻等多种 装饰手段
•匏器。范制,以初结葫芦纳入阴文模 范,秋老取出。造型、装饰可悉如人意 。佳品难成


图 瓶
雍 正







.
39
乾 隆 粉 彩 镂 空 转 心 转 颈 瓶
.
40
6、颜色釉 •御器厂制品 •康雍乾,颜色釉的黄金时代
豇 豆 红 五 种
.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第一章 原始社会


方格
秀丽,构图丰富 后
界地区
动物纹少:蛙、鸟, 多变,塑绘结合
多曲线
半坡类型
网纹船形壶(高15.6,长24.8厘米) 造型似船,十分别致,壶腹 两面又以黑彩绘出网纹,令人联想起先民驾船撒网捕鱼的场景。
几何形
动物纹:
几何纹彩陶钵和小口器
鹿纹彩陶盆
鱼纹:由写实趋抽象
鱼纹盆(口径31.5厘米) 圜底折腹盆 是半坡典型造型之一。上腹部以黑彩绘出 三条写实的鱼纹互相追逐。
图案曲直对比
旋纹尖底双耳瓶(高25.5厘米) 汲水器, 据测试,尖底能令汲水方便省力,也便于插进 土中放置。
四大圈纹壶
人物纹
舞蹈人纹盆(口径22.8厘米) 内壁绘舞蹈人纹,这种集体舞蹈应对氏族有重大意义。
半山类型 菱格纹
菱格纹罐(高15.3 厘米) 纹样 颇具现代感,今日的国际象棋棋盘、 若干地砖拼嵌仍为这种效果。
第一章 原始社会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第一节 绪言
一、工艺美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 劳动说、娱乐说、巫术说、图腾说 观念、方法不同导致联想、推测不同
工艺美术萌芽 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8千年前): 旧石器——渐趋规整、细小、对称 饰品——鱼、兽牙、骨饰品,石珠、石坠,染色 新石器时代(8000年前始): 工艺美术法则萌生——质感、触感、比例、对称 品种——陶器、玉器、纺织品、牙骨器、漆器
典型类型类 命名Leabharlann 型题材装饰
特点
马 甘肃临洮 弧线几何形多
家 马家窑村 动物纹不多

人物纹极少:舞蹈人纹
盆钵碗内彩, 瓶壶外壁装饰
半 甘肃和政 几何形多:网、菱格、三角、水波、垂 立体设计;繁密华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三章上ppt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三章上ppt
5)马厂型。(注意:不同类型的造型、装饰、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彩陶艺术特点比较表:书25页)
原始社会彩陶工艺的主要类型及艺术特点。
原始社会彩陶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 彩陶最有代表性。仰韶文化的彩陶以西安半坡彩陶和河南陕县庙底 沟彩陶最具有特色,艺术成就也最高。
半坡型彩陶常见的器形有卷唇平底或圆底盆、小口尖底瓶、敛口束 腰葫芦瓶、细颈大腹壶以及杯、钵、罐、瓮、甑、釜等。装饰一般 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以动物纹为主。
见长,黑陶以造型取胜。(黑陶产生的前提是轮制技术的成熟) 彩陶工艺以装饰取胜,而黑陶以造型见长。
原始彩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陶器,是原始社会制陶工艺中最出色的品种。它
分布地区广,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时间也较早。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主要类型:1)半坡型;2)庙底沟型;3)马家窑型;4)半山型;
皓纹觯(zhi) 商晚期
觯(音志),饮酒 器,形似瓶而矮。
食宁方斝(jia) 商晚期
龙虎纹尊 商中期
四羊方尊 商晚期
尊、?,尊是盛酒备斟 酌之器,?是盛酒酿酒 之器。以铜器储酒时间 长了会有毒,古人已知 其害,故平时多以陶? 储酒,但宴请宾客时陶 器又欠美观,故临时改 用铜器。尊多作成兽形, 如犀尊、象尊、枭尊、 驹尊之类,而且装饰华 丽。背凿洞,便于注酒, 加盖以防尘污。凡祭祖 与立坛社稷用大?和大 尊,二器多同时使用。
商代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它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和世界文化 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已处于鼎盛时 期。(这一时期发生历史的重要转折和灿烂文化的原因:生产力的 提高、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状针 河姆渡遗址
• 四、父系氏族社会 • 1、以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 • 2、制陶工艺采用了封窑技术和轮制;以此
制成了较硬的灰陶以及黑陶,并用瓷土制 成了白陶。
• 3、纺织工艺:能织出较细的麻布,还发明 了养蚕缫丝
• 4、玉雕工艺
第二节 装饰的萌芽
• 山顶洞人(旧石器晚期)时期就开始有钻 孔、刮削、磨光、刻纹、染色、串珠。
• 要求:每一个类型画一个代表器形,画一 种纹饰的演变。A4纸
• 半坡型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马厂型
1.根据图中和表格中信息,丁香林地土 壤平均 含水量 整体较 高的原 因主要 从地形 地势、 坡度、 地表径 流、树 高、郁 闭度、 密度等 方面分 析回答 。 2.自然恢复就是不掺杂人为因素的干 扰,自然 恢复程 度需要 考虑该 区域的 地形、 植被等 自然因 素以及 劳动力 和成本 等人为 因素。
3、马家窑型
• 最早发现于甘肃马家窑,从庙底沟型分化 出来,与半坡型和庙底沟型相比,前两种 以大口的盆钵为主,后者以小口的壶罐居 多。

器彩
高陶
14.1


厘舞
米蹈
口纹

29

厘 米
石 器 时
中代


史陶
博质
物彩
馆绘
• 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点: • 1、满 • 2、内彩 • 3、点和螺旋纹的巧妙运用。
从行的方面来说,尽管原 始人类主要依靠双脚,但 原始的车船也出现了。
梁头榫 河姆渡遗址 带榫木构件 干栏式建筑
斧柄 木器 河姆渡遗址
鱼镖 河姆渡遗址
耜 木器 河姆渡遗址
1 石块、树枝→石器、弓箭;徒 手捕鱼→鱼钩、鱼叉、渔网和各 种编织的渔具。
2 兽皮、羽毛、树皮、树叶→布、 骨针、纺锤、纺轮等缝制和纺织工 具
4、半山型
• 发现于甘肃宁定县半山地区,多用双关法 和多效装饰法,大量运用红色彩绘,红黑 交替,绚烂华丽,可以说是彩陶工艺中最 美的。
5、马厂型
• 最早发现于青海乐都县马厂沿,由半山型 发展而来。是彩陶文化的最后一个时期, 处于衰落期。
彩陶的装饰艺术
• 图案的产生 • 1、编织的模拟 • 2、劳动的节奏感 • 3、图腾的符号化 • 4、自然物的抽象化
藏河北省博物馆。
•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美石”,经 过加工,有的可以佩戴、随葬。因此,石 器被金属器代替后,玉器工艺渐渐成为了 独立的工艺种类。
第四节 陶器工艺
• 一、彩陶 • 所谓“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
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 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又 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 以也称“仰韶文化”。
• 黑陶的工艺采用了轮制。制陶工艺由手工 的泥条盘筑法到轮制,是一个极大的艺术 革新。
三、几何印文陶
作业一:
彩陶。 • (1)什么是彩陶。 • (2)彩陶的地区分布。 • (3)彩陶文化类型。 黑陶工艺。 • (1)技术要求。 • (2)特点。
作业二
• 画出原始社会之彩陶在各个时期的造型和 纹饰艺术演变
• 彩陶图案中形式法则: • 1、对比法 • 2、分割法 • 3、开光法 • 4、双关法 • 5、多效装饰法
二、黑陶
• 在新石器晚期,彩陶工艺衰落以后,在黄 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 化,在那里出现了数量较多的黑陶,所以 称为黑陶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 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 图腾崇拜。
第三节 石器Βιβλιοθήκη 艺• 石器的制作方法:打击、作窝、琢制、磨 制、钻孔(管钻、两面对钻)。
• 石材的选择已十分注意硬度、形状和纹理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第一类:砍砸器。主要使用于旧石器时代早 期,制作极为简单和粗陋。(图1、2) 第二类:刮削器。主要使用于整个石器时 代,这种石器的制作经过第二次加工。(图 3) 第三类:尖状器。这类石器的制作较前两 类要复杂和精致。(图4)
3.自然恢复投入的劳动力和资金少,成 本低,减 轻当地 的经济 负担;自 然恢复 形成的 生态系 统丰富 、稳定 ,水土 保持效 果更好;该流域 属于生 态脆弱 地区,应 减少人 工干预 。 4.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 产业结 构,减少 了对煤 炭资源 的开采,城市功 能区合 理调整 。
5.随着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兴产业的 发展, 美国西 部和南 部为美 国人口 提供了 更多的 就业机 会,加 上东北 部环境 的污染 ,导致 人口从 东北部 迁入西 部和南 部。引 起图中 人口迁 移的主 导因素 是社会 经济因 素. 6.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二、三 产业在 国内生 产总值 中占到 相当大 的比重 ,第三 产业的 增长速 度明显 超过第 二产业 ,高科 技成为 区域发 展的主 导力量 。 7.分析赤峰市发生白灾的自然原因, 并说明 定居后 牧业抗 灾能力 增强的 主要原 因 8.位于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农牧交 错带), 种植业 和畜牧 业均可 发展; 种植业 为畜牧 业提供 丰富饲 料;种 植业和 畜牧业 为农畜 产品加 工业提 供丰富 原料。 9.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 兴产业 ;发展 科技, 提高产 品质量 和生产 效率, 增强竞 争力。
第五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说
一、旧石器时代
50万年前,“北京人”,最初使用天然石块 ,后来渐渐学 会 拣选石块,没有固定的形式
30万年前,襄汾“丁村人”,20万年前的“河套人”,有 了第二步加工痕迹,有了简单的类型,即打制石器
1万7千多年前“山顶洞人”。
二、新石器时代
制成了石斧、石刀、石锛、石铲、石凿等工具,并加以 磨光、钻孔,装柄或穿绳。这种磨制石器时代称为“新石器 时代”。
图1 北京人 图2 洛南盆地旧石器
图4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40万年 长21厘米、宽12厘米 1988年津市虎爪山旧石器地点出土 类似于今天的洋镐或鹤嘴锄,距今40万年前远古先
民用来刨土翻地,挖取植物块茎的工具。
图3 刮削器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
磁山文化 石磨盘与磨棒,砂岩, 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现
1、半坡型
• 几种基本器形
• 船形彩陶壶
• 彩陶的装饰方法:彩绘、捺印、划纹、堆 饰等。
• 具有代表性的 鱼纹
• 由写实到抽象
• 人面形花纹
• 鸟纹
• 半坡型装饰花纹特征:一般均为直线,多 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2、庙底沟型
• 庙底沟型彩陶特征:多用直线和曲线结合, 构成曲边三角形。纹饰的黑白双关是它的 特色。
三、母系氏族社会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渑mian池仰韶村,半坡 遗址),不同的器皿采用了不同的原料,如煮饭用的粗砂陶,盛 水的细泥陶;彩陶的制作。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 木建筑已采用榫卯结构; 纺织工艺:能利用自然纤维进行捻线织布,制作衣服。
木浆 河姆渡遗址
从居住条件来说,由早 期的巢居和洞穴居住发展 到建筑房屋居住,从而产 生建筑设计。如南方“干 栏式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