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和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答案分析

1.【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不同的古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叙述或多或少添加作者的主观思想,故选D。历史的真相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史料考证的,C表述错误,排除C选项。《史记》和《战国策》都是文献史料,而且两书的作者都处于西汉时期,不能说哪部文献记载更准确,因此

B、C项说法错误。故选D。

2.【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与民休息”是汉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采用了黄老之学,,故选A项;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都属于汉朝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排除BC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实现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D

【详解】由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日本向唐学习,说明先进对周边文化的的向心力。故选D.材料体现了中外交流活跃和和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并非实质,排除AC项. 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并非同化,过于绝对,表述错误。排除B.故选D.

4.【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得到发展。宋朝时期,农业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一年三熟制和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提高了粮食产量,所以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得益干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B项正确;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使是北民南迁,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无关,排除A项;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与人口增长无关,排除C项;北宋结束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为生产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

5.【答案】B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顺治帝对汤若望大力夸奖,反映了西方科技具有先进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技落后西方B正确;A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西方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明清政府对外的政策,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B。

6.答案:A

分析:依据19世纪末,西方列强纷纷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可知,此时列强邀请中国的主要原因是想借李鸿章到访的时机,对中国政府进一步敲诈,以扩大在华的权益。故选A

7.答案:B

分析: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晚清仁人志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结题目中的关键词“学贯中西”、“哲学”(西方概念)“性”、“理”、“命”(儒家概念)可推知王国维用西方观念整理讨论中国文化。

A选项中的“新突破”在题目中未有体现;

C选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只是题目部分意思,非最佳选项;

D选项中的“集大成者”在题目中未有体现。

8.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图表可知,中国在参战人数、战区面积、抗击的军队所占的比重

很大,以及中国付出的伤亡人数和抗战时间都比美英苏,要大要长,突现的是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A;材料强调与同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比,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大,而不是强调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协同作战的问题,故不选B;材料没涉及抗战的对中国民族凝聚力和对日本的影响,故不选C、D。

9.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87年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行政干预的产品种类、比率大大减少,说明国家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所以选D。AB选项与1987年史实不符;材料强调的是调控的范围和方式,没有提到结果,所以不选C。

10.答案 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数量,以及“其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占2/3”,可知我国在加强立法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材料描述的是全国人大立法的数量,没有涉及立法的过程,所以不选A,依法治国方针是在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上提出,强调依据人民的意志即法律来治理国家,与全国人大立法是两回事儿,故不选B。D项与材料无关联。

11.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从“给予平民参加公民大会,不过,公民大会拥有的权力仍旧很有限”“还削弱了贵族的战神山议事会”可得出梭伦以中庸为原则缓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所以A是错误的;从材料所提到的梭伦改革的内容中,无法看出梭伦改革提升雅典城邦地位,故B是不选的;从设立由民众组成的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并削弱贵族的权力,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C是正确的,也由此可知D是不正确的,故不选D

12.答案:C 解析:材料的中心是在描述19世纪后期两国文官改革内容上的相同点,突现了两国文官制度的公开化、法制化、专业化等,所有这些都是为顺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所以选C

13.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卢梭更强调契约的社会性,契约由人民来制订,故选C

14.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它几乎不需要强制”可知,这个政策是通过市场关系发展经济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来发展经济,再依据“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可知,该政策强调发展市场经济,综合得知,这个政策指的是新经济政策。所以选B

15.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联合国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等大事中可以得知:世界各国人民关注发展、极力维护和平,也就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等事件中得知世界并不安宁。故此题选B

16.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画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一位充满青春和生命力的劳动姑娘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画面运用大色块、富有激情的笔触”的描述中可知,这幅画的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所以对应选择的是D

17.答案:

(1)现象:①徽州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②工商业发达地区,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每点2分,共计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特点:①科举中第的进士多,名次前;②江南地区盛产状元。(每点2分,共计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