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脑出血再说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合集下载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其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其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精品医学课件
“右侧额叶肿物切除标本”:海绵状血管瘤伴血 肿形成
病例4 女,67岁,反复全身疼痛半年伴头昏1月
头颅MRI平扫+增强扫描+DWI+SWI示:双侧大脑 半球、小脑、脑干及脑膜多发异常信号,考虑多 发海绵状血管瘤
“右额部肿物切除标本”:海绵状血管瘤,伴出 血、钙化和血栓形成
三、SWI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优势
头部CTA示:鞍区、鞍上及左鞍旁异常强化灶, 考虑来源于左侧颈内动脉的动脉瘤可能性大
头颅MRI平扫+增强示:鞍上及左鞍旁占位,考 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鞍区肿物标本”: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3 男,21岁,左侧下肢乏力16天
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示:1、右侧额叶异常信 号影,考虑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
SWI区分钙化和静脉:常规MRI很难区分钙化,通 过SWI,钙化的相位和出血/静脉的相位相反
四、存在的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SWI发现的病灶范围更广,对于 发现病灶范围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SWI有夸大病灶的效果
SWI的特异之处在于MRI通常被忽略的相位图 SWI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对小于一个体素的血
二、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SWI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脑血管畸形,特别是慢血流 型脑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静脉发育畸 形等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脑血管畸形, 由于DSA 较难发现,故又称隐匿性血管畸形,以 单发病灶多见,出血风险性较高
病例1 男,49岁,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伴无力2天
头颅CT平扫:左顶叶血肿形成,考虑血管畸形所 致,建议MR进一步检查
头颅MRI(平扫+增强+MRA+MRS):1、左顶叶 异常信号影,考虑急性血肿,局部未见明显畸形血 管,建议血肿吸收后复查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临床应用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临床应用

脑肿瘤
总结词
SWI有助于发现和鉴别脑肿瘤,尤其对于低度恶性脑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详细描述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能够检测到常规MRI难以发现的微小肿瘤病灶。通过SWI,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 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此外,SWI还可以提供有关肿瘤性质的信息, 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SWI能够提高脑肿瘤的检出率,有助 于肿瘤的鉴别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脑梗塞
SWI通过显示脑梗塞病灶的磁敏感效 应,有助于早期发现梗塞灶,为溶栓 治疗提供时间窗。
肿瘤检测与鉴别
肝脏肿瘤
SWI能够提高肝脏肿瘤的检出率, 有助于肝脏肿瘤的早期发现和鉴 别诊断。
乳腺肿瘤
SWI能够提高乳腺肿瘤的检出率, 有助于乳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鉴别 诊断。
SWI的局限性在于对磁场的要求较高, 需要高均匀度的磁场才能获得高质量 的图像。此外,由于SWI技术需要较 长的扫描时间,因此可能会增加患者 的疲劳感。
02 SWI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脑部疾病诊断
脑出血
脑肿瘤
SWI对脑出血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和 特异性,能够清晰显示出血部位和范 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6 SWI技术的未来展望
SWI技术的进一步优化
算法改进
通过改进SWI的图像重建算法,提高图像质量和 分辨率,减少伪影和噪声。
动态成像
研究和发展SWI的动态成像技术,以捕捉和显示 更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多模态融合
将SWI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CT等)进行多 模态融合,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
加强对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SWI技术 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 序列进行颅脑扫描,对比观察各序列影像学表现及对出血病灶数量、分布和病因的诊断情况。

结果:常规序列脑出血阳性诊断率(99.06%)与S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WI检出病灶141个,常规序列漏检12个微出血灶,SWI病灶检出率(100%)与常规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WI 血肿扫描主要呈边界清晰的片状、斑点状低信号,部分可见微小极低信号。

SWI 检出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11例,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出血4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4例,脑淀粉样变性出血3例;常规序列检出7例,漏诊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淀粉样变性3例。

结论:1.5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SWI均是诊断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其中SWI对脑出血敏感性更高,在诊断微出血病灶和出血病因方面更具优势,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脑出血临床诊断提供全面、准确、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可作为脑出血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脑出血; 1.5T磁共振;常规序列;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价值脑出血指各种非外伤性原因所致脑内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的统称,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5%[1]。

外伤性脑挫伤是外界暴力打击引起的脑直接损伤或对冲伤,也是引起脑内出血的重要原因[2]。

早期明确出血诊断,准确判定出血范围及病因,能够为临床制定脑出血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

磁共振是既往临床诊断脑出血和外伤性脑挫伤的主要影像学方法,近年来,基于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的SWI作为一种新型MRI成像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显示小静脉、诊断出血性疾病方面有着明显优势[4]。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临床应用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原理及临床应用

Thank You !
感谢观看
Bye 202X
GRE
在GRE( T2*WI)序列中,并不使用180°翻转脉冲,而采用一对极性相反的去相位梯度磁场及相位重聚梯度磁场,由梯度磁场产生的相散效应,不能消除由磁场不均匀性所致的去相位效应。
GRE与SE序列比较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原理
磁敏感加权成像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磁敏感性不同而成像的新技术 采用全新的长回波时间,三个方向均有流动补偿的梯度回波(GRE)新序列 对局部磁场变化非常敏感,在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原理及临床应用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时间:12月20日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SE
在SE序列(SE-T1WI,FSE-T2WI)中,于90°的射频脉冲后,间隔一定时间又施加一个180°的聚焦脉冲,可消除由于磁场不均匀性所致去相位效应,产生T2弛豫信号。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
脑静脉发育畸形(静脉瘤)
脑静脉发育畸形(静脉瘤)
静脉异常
静脉异常
脑肿瘤并微量出血及病理血管
脑肿瘤并微量出血及病理血管
脑变性病:帕金森氏病
PD-黑质致密带和苍白球;MSA-壳核
脑变性病:肝豆状核变性
SWI
TR/TE= 36/20ms FOV 24×24 NEX 0.8 矩阵 448×384 层厚 2 mm 层间隔 0 扫描时间 2分42秒
SWI与T2*WI扫描参数比较
SWI与T2*WI比较的优势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i ( p rme t f M e ia ma eC ne ,S cn De a t n d c l o I g etr eo dA凳i ae s i l n n e ia ie st l td Hop t , i a Xija g M d c lUn v riy,
Ur umq 30 2 i 8 0 8,Chi a) n
M eho t d:Thit e e a e t o d ve s lc a e o r i i e s s we e c lc e nd a l z d,i c u— r y s v n c s s wih bl o s e h ng f b a n d s a e r ole t d a na y e nl d n a e fa gi ma c ve no u ,1 fc r br li a c i n,1 fbr i u o ,2 ofven a or la i g 8 c s So n o a r s m 0 o e e a nf r to 5 o an t m r i bn ma nd 2 o e 。u i us t o bu . Co e to lTl I fv n s s n hr m s nv n i na ,T2 I W ,DW I heSW Ia d e W ,t n nha c d Tl I n e ,M RA m a s W i ge we e e a ne o c m p r upe i rt ft e SW Ii a si m o t a i hes l he r x mi d t o a es ro iy o h m ge n de ns r tng t ma l mor ha t v r ge s o e,t e h s a lven,he s d rn,c liia i n a he r m a e i a e i1 Re u t : S I c n d s i uih t m 1 i mo i e i a cfc to nd ot r pa a gn tc m t r a . s ls W a i tng s he he mor ha e f o t l o e s 1a d dic ve he s le mor ha o us o he a gi ma c v r os r g r m he b o d v s e n s o rt ma l r he r ge f c ft n o a e n um.

脑微出血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价值

脑微出血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价值

脑微出血的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价值任延德;孔庆奎;苏慧;韩耀启;张立涛【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1(021)006【摘要】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的磁敏感序列(SWI)影像技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脑微出血(CMBs)受检者进行MRI检查(含SWI序列),分析SWI序列四组数据及MPR表现.结果:CMBs在SWI表现为≤10mm的圆形、卵圆形的低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磁矩(Magnetic)、最小密度投影(mIP)与SWI相近,相位图(Phase)呈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MPR的冠、矢状位呈条形、梭形、水滴状低信号.结论:SWI四组数据及MPR相结合综合分析CMBs的表现,提高CMBs的影像诊断水平,为脑血管损害程度进行精确、全面评价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总页数】4页(P823-826)【作者】任延德;孔庆奎;苏慧;韩耀启;张立涛【作者单位】山东泰安煤矿医院影像科,山东泰山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泰山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泰山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泰山271000;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泰山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43.44【相关文献】1.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J], 王毓佳;陈志军;梁韬;冯晓荣2.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J], 赵艳红; 杨春华; 苏治祥; 张晓文; 朱蓉蓉; 哈若水3.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J], 王立源;潘翠琦;植奇升;李睿钧4.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 [J], 张炜5.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与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比较 [J], 陈健容;刘祥治;陈仲良;邱创嘉;赖喜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磁敏感成像(SWI)原理及其在脑部的应用PPT

MR磁敏感成像(SWI)原理及其在脑部的应用PPT

豆状核变性 帕金森氏综合征 老年性痴呆症 结节性硬化
SWI
滤波后校正图
M, 20y.Epilepsy结节性硬化
Wilson Disease 豆状核变性
Wilson Disease 豆状核变性
Wilson Disease 豆状核变性
28Y
47Y
正常人脑随年龄增长的铁沉积
帕金森氏患者红核黑质基底节区异常铁沉积
Hypertension -皮层下微出血
Hypertension 多发散在出血灶
脑梗死并发出血
发现早期梗死灶内的早期出血, 指导临床治疗。陈旧性梗死灶内大小 不等的片状及团状极低信号,提示病 变曾经出血。
在脑外伤的应用
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在灰白质 交界处的多发小出血灶,较常规MRI 敏感。
Radiology, 2003. Tong KA
从 该 公 式 可 以 看 出 , 相 位 值 为 -π 的 体 素 将 被 完全抑制,而相位值为-π至0之间的体素将被部分 抑制。相位掩模的相位加权值为0到1之间,称为负 相位蒙掩。
将幅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与对应的相位加 权值进行多次相乘,由静脉产生的信号将 被大幅度抑制,从而将静脉从原始图像分 离出来。实验发现相乘4次得到的结果最为
临 床 应用
在脑血管性病变的应用
静脉血管畸形(venous angioma) SWI显示病变呈蜘蛛样改变,并显示 丛状细如发丝的髓静脉,较增强MRI 及MRA发现更多的髓静脉向粗大的引 流静脉集中。
SWI
+C T1WI
Venous Angioma
Venous angioma
Venous angioma
理想,对比噪声比最大。
------负相位加权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原理及应用(一)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原理及应用(一)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原理及应⽤(⼀)磁敏感加权成像SWI(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是⼀种不同于常规的T1W,T2W,PDW等成像,⽽是利⽤组织间固有的磁敏感差异来获得图像对⽐的成像⽅式。

磁敏感加权成像利⽤磁共振相位图像作为Mask来增强组织间对⽐,经过20多年的临床使⽤,发现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发现颅脑静脉畸形,脑微⼩出⾎,钙化等都具有⾮常重要的应⽤。

那么磁敏感加权成像是如何从常规的GRE序列演变发展成为能够识别组织间不同磁化率信息的SWI序列的呢?在进⾏磁敏感序列参数设定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在磁敏感加权成像中鉴别出⾎和钙化?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图像的伪影及处理⽅案有什么?本⽂将逐⼀进⾏介绍。

⼀、磁敏感成像基本原理磁化率是组织的固有属性,通常我们使⽤Xm进⾏表⽰,不同组织与材料的磁化率差别⾮常⼤,为了描述⽅便,可以将组织或材料划分为逆磁性、顺磁性以及铁磁性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逆磁性的组织或材料的磁化率Xm<0,常见的有铜、银、⽔以及304不锈钢等等,⽽铁、钴、镍等⾦属则为铁磁性材料,磁化率⾮常⾼。

当把具有⼀定磁化率的组织或材料放置于均匀的磁化环境中时,组织被均匀磁化形成磁偶极⼦,产⽣感应磁场,这种感应磁场不仅影响组织的内部,同时也影响着组织周边的外加磁化的均匀性。

对外加磁场的扰动的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磁化率,形状和体积。

就扰相GRE序列来说,假如认定磁场均匀性以及梯度线性⾮常好时,使⽤⼀定的翻转⾓在TE 时刻采集获得的信号为:但是如果存在导致局部磁场不均匀的影响因素时,在TE时刻由于磁场不均匀导致横向磁矩的相位并没有聚相,⽽是存在⼀定的相位差,导致接收信号的降低。

这种信号的降低主要由两个参数决定,ΔB为磁场不均匀的参数,TE则为回波时间,磁场不均匀越厉害,相位差越明显,回波时间TE越长,相位差越明显,导致的信号降低越明显。

这两个参数都在磁敏感成像参数设定中有⾮常重要的意义。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梗死伴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梗死伴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梗死伴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董立英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

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像;脑梗死;脑出血作者单位:050700 河北省新乐市医院CT室磁敏感度是指置于磁场中的物质发生磁化的程度。

当局部磁场由于某些物质(如血液或铁)的存在而不均匀时,就会引起磁敏感度的差异[1]。

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磁敏感效应也成倍增强。

这种效应对于磁共振成像既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

一方面,如果磁敏感效应未得到有效的处理,会对图像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磁敏感伪影可以导致组织结构变形。

当前,通过并行采集技术,可将磁敏感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SWI(磁敏感加权像)是一种新的三维采集成像序列,利用组织磁敏感性不同,为一全新的长回波时间,三个方向均有流动补偿的梯度回波序列(GRE),与T2WI序列比较具有三维、高分辨、高信噪比的特点[2]。

为了研究SWI在脑梗死伴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收集了近3年的影像学资料,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常规MRI序列,T2WI、SWI检查的21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

男114例,女101例,年龄52~91岁,平均年龄(72.48±4.62)岁。

由两名诊断医师分析,分析出血患者各个序列表现,记录出血的信号特点、数目、形态、大小、分布等,观察SWI序列梗死灶以外区域有无出血,能显示的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数目。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血 5例 , 大脑实质 出血 4例 , 脑干出血 1例 , 小脑 出血 2例 ; 血 肿大小 3 . 5—4 8 l T l l , 平均2 5 . 8 m l 。S WI 相 同部位均 显示边界 清晰极低信号 , 或表 现为边界清晰低信 号环 、 内略高斑 片或斑 点信号 , 血 肿范 围也 较 C T显示略大 。其 中 4例 除有与 C T对 应出血灶外 , 在小脑 、 同侧和对侧基底节 区 S WI 还显示 5个 2
粘连和胆囊 萎缩 以及急性胆囊炎与上腹 部手术史等 。在进 行 治疗 中应加强手术的操作准确度 , 加强操作水平 , 并采取顺 逆
结合 和解剖 紧贴胆囊壁 以及严密止血等方法进行处理。
原 因分析与处理 [ J ] .中国内镜杂志 , 2 0 1 0 , 2 3 ( 7 ) : 5 1 6 . [ 5 ] 项 成, 王 彤, 周 宁 .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 困难 因素 及其处理 [ J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2 0 1 0 , 2 3 ( 6 ) : 6 5 5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1 — 0 6 编校 : 王丽娜 ]

院就诊行 C T检查后 即行 S WI 检查 的急性脑 出血 患者 2 3例 , 探讨 S WI 的诊断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法
5 m m微小极低信号 出血灶 。
2 . 2 2 3例急性脑 出血 磁共 振常规 T 。 WI 略低信 号 5例 , 低信 号 1例 , 等信号 1 高信号 1 6例 。信 号无特 异性 , 易于漏诊 , 部分很难与急性脑 梗死或 占
综 上所述 , 临床中胆囊切 除术 困难 的 因素有 很多 , 常见 的 有C a l o t 三角 区粘连 、 胆囊 颈部结 石嵌 顿 、 胆囊与周 围脏器 的

SWI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SWI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技术结合了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势,可提高 对脑出血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可辅助医生进行脑出 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03
SWI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应用 价值
SWI检查对急性期脑出血敏感性分析
个体化治疗策略探讨
01
基于SWI检查的精确诊断,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2
SWI检查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制定
更加合理的康复计划。
03
通过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和研究数据,进一步完善基于
SWI检查的脑出血个体化治疗策略。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主要发现及结论回顾
科研和教学的有力工具
SWI检查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可以为科 研和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动脑出血诊断和治 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性问题
01
深化SWI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进一步研究SWI检查在脑出血诊断中的最佳检查时机、检 查序列和参数设置等,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02
鉴别肿瘤性出血与单 纯性脑出血
通过SWI检查,医生可以区分肿瘤性 出血和单纯性脑出血,避免误诊和漏 诊。
03
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SWI检查可以动态观察肿瘤性出血的 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情 况。
血管性病变与脑出血鉴别诊断意义
显示血管畸形和动脉瘤
SWI对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以清 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位置。
SWI检查对脑出血的 高敏感性
研究证实,SWI检查能够准确检 测到脑出血,包括微出血和大型 出血,其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和 CT检查。

SWI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SWI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SWI的原理及临床应用SWI(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是一种基于磁敏感性效应的成像技术,用于检测和显示组织中的铁含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磁共振图像,并对血管和灰白质结构进行显示。

SWI 技术通过对磁敏感性效应进行加权,增强了对含有铁质血红蛋白、血氧和铁矿物质的组织的成像能力。

SWI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磁敏感性效应。

铁元素在磁场中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局部磁场,这个局部磁场会影响周围的水分子的磁共振信号。

通过对这种影响进行加权,SWI技术可以检测到铁质含量丰富的区域,如血红蛋白和铁矿物质沉积的组织。

SWI技术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脑血管病变的检测:SWI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脑内微小血管、血管畸形和微小的血管瘤。

这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脑外伤的评估:SWI技术可以检测和显示微小的脑出血和脑外伤相关的病变。

与传统的MRI相比,SWI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脑外伤的程度和严重性。

3.脑血管阻塞的评估:SWI可以检测到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脑缺血,并提供详细的血管影像,有助于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SWI技术可以显示铁沉积在疾病相关区域的位置和数量,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诸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此外,SWI还可以用于检测和显示其他器官和组织中的铁沉积情况,如心脏、肝脏、脾脏等。

因此,SWI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SWI技术是一种基于磁敏感性效应的成像技术,通过对磁场中铁元素的磁敏感性效应进行加权,提供高分辨率的磁共振图像,并对血管和组织结构进行显示。

它在脑血管病变、脑外伤、脑血管阻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SW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评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d i 1 . 9 9 j sn 1 0 —6 4 . 0 0 o : 0 3 6 /.i . 0 7 s 1x 21.
1 8.1 58
者常合并脑梗死 , 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 多 应 用抗凝药 , 类患者常存在 脑 C S的 此 MB 隐患 , 在溶 栓等 药物应 用 时要谨 慎 , 因此 利用 S 序列及 早发现 C S灶 , WI MB 对于指 导临床用药 有重 要意 义 。目前我 们正 要 把 S 技术 纳入 常规序 列 中。相 信能 为 WI 临床 提供 实用性 的有价值 的资料 , 临床 对 利用 溶栓药物 治疗 脑梗 死可 能 出现 的脑 出血 等潜 在 危 险 的预 见 性 , 而 起 到 判 从 断、 预后和指导 临床治疗 的作用 。 退行 性 神 经 变 性 病 及 钙 化 病 变 : 些 一 退行 性神经变 性病 在病 理上 表现 为某些 神经 核团中铁的沉积异常增加 , 如帕金 森
弓状纤维等 部位 。但在 某些 神经 变性 疾 病( 如帕金森病及 阿尔 茨海 默病等 ) 及钙 化 病变 中,WI S 对这些病变 的铁质及 钙质
的异常沉积高度敏感 。
S 的 临床 应 用 研 究 WI
病、 多系统 萎缩 、 阿尔 茨海 默病 等 均可 造 成脑 内铁 的异常沉积 , 神经核 团中的铁 沉
近年来磁敏感技术 逐渐应用 于临床 , 但 目前 国 内对 于 S 技术 诊断病 变的 临 WI
床价值评估方 面报 道尚少 , 总结 近 2年来
10多例 患者 经 临床 或病 理 证 实 的影 像 2 检查 资料 。通 过对 不 同序列 的影 像进 行
对 比 , 重 点 对 含 血 液 代 谢 物 、 质 以 及 并 铁 钙化成分病变 的影像 特征进行分析 , 以评 估 S 技 术 对 诊 断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病 变 的 WI

利用SWI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铁沉积情况

利用SWI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铁沉积情况

03
SWI在评估脑出血
中优势分析
高分辨率显示微小出血灶能力
01
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具有高 分辨率特点,能够清晰显示微小 出血灶,包括脑微出血和微小血 管病变等。
02
通过相位图像和幅度图像的融合 处理,SWI能够准确识别出血灶 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定量评估铁沉积程度准确性
01
铁沉积与血肿周围水肿关系
铁沉积可以加重血肿周围的水肿程度,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02
铁沉积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
铁沉积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状。
03
铁沉积与预后关系
铁沉积的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铁沉积越严重,患者的预后越差
。因此,减少铁沉积对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脑出血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脑梗死、脑炎等疾病;同时,SWI对于某些 非出血性病变(如钙化、金属异物等)也可表现为低信号影,需注意鉴别诊断。
漏诊原因
部分脑出血患者出血量较少或位于非功能区,症状轻微或无明显症状,易被漏诊;此外, SWI检查对磁场均匀度要求较高,若患者体内有金属异物或存在运动伪影等因素干扰,也 可能导致漏诊。
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脑出血
多位于脑叶,呈点状、斑片状低信号 影,部分可融合成片。
动脉瘤破裂脑出血
多位于蛛网膜下腔,呈广泛性或局限 性低信号影,可伴有脑室扩大、脑积 水等表现。
其他原因脑出血
根据出血原因和部位不同,SWI表现 各异,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 综合判断。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
误诊原因
断准确性。
量化分析方法研究
开发更加准确、可靠的铁沉积量化分 析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 价值的参考。

SWI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作用评估

SWI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作用评估

05
SWI成像在脑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畸形 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术前评估与手术规划
精确显示畸形血管团
SWI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脑动静脉畸形 (AVM)的畸形血管团,包括供血动 脉、畸形血管巢和引流静脉,为手术 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
确定手术入路
评估手术风险
结合SWI成像和其他影像学资料,医 生可以对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 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脑动静脉畸形概述
01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 种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
02
AVM由一团发育异常的血管 组成,其内部动脉和静脉之
间缺乏毛细血管床。
03
AVM可能导致脑出血、癫痫 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诊断
和治疗至关重要。
02
SWI成像原理及技术特点
SWI成像基本原理
利用磁敏感效应
SWI(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即磁敏感加权成像,利用不同组 织间的磁敏感性差异产生图像对比。
脑部铁沉积疾病诊断
SWI可用于诊断脑部铁沉积相关疾病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其他脑部病变辅助诊断
SWI还可辅助诊断其他脑部病变,如 脑肿瘤、脑炎等,为临床治疗提供 重要依据。
03
脑动静脉畸形诊断方法比 较
传统影像学诊断方法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脑内出血 等异常情况,但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效果有限。
诊断结果及临床价值
诊断结果
根据SWI成像的表现和解读,得出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结果。同时,可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评估 SWI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SWI在脑出血患者复苏后脑血管再灌注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SWI在脑出血患者复苏后脑血管再灌注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03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考虑将人工 智能技术应用于SWI图像的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 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
强调检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避免患者移 动、保持呼吸平稳等。
结果分析与讨论
SWI技术评估脑血管再灌注的效果
通过对比分析SWI图像,评估脑血管再灌注的情况,包括血管通透性 、灌注量等指标。
SWI技术在脑出血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SWI技术在脑出血复苏后患者脑血管再灌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脑出血患者复苏后脑血管再灌注概述
脑出血后脑血管再灌注是指恢复血液供应到缺血 的脑组织,以减轻或逆转缺血造成的损伤。
再灌注过程可能引发再灌注损伤,包括脑出血、 脑水肿等,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
评估脑血管再灌注对于指导治疗、预测预后具有 重要意义。
目前评估方法及局限性
CT灌注成像
可定量评估脑血流量、血容量等参数,但存在辐射暴 露、对比剂过敏等风险。
研究方法
采用SWI技术对患者进行脑血管再灌注评估, 记录相关数据和影像资料。
对照组设置
为验证SWI技术的有效性,可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SWI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去除金属物品,保持安静状态,配合 医生进行检查。
SWI检查流程
详细介绍SWI技术的检查步骤,包括扫描参 数设置、图像采集和处理等。
SWI(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高敏感地检测脑出血后的微出血情况 ,有助于准确判断脑血管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显示脑血管结构
SWI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结构,包括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小血管 ,有助于评估脑血管的完整性和通畅性。

脊髓损伤出血中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的应用分析

脊髓损伤出血中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的应用分析

脊髓损伤出血中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SWI序列及MRI扫描,同时分析常规序列、SWI 序列出血价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SWI组水肿、挫伤、出血等显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SWI组扫描显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中,水肿最多,明显高于坏死、增粗及出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表现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理想检查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出血;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147-02脊柱创伤为临床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在临床上主要关注患者是否有脊髓永久性损伤。

不同原因造成的脊髓损伤,严重性不同,轻者为暂时性单侧肢体感觉或者运动障碍,而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高位截瘫,由于脊髓断裂而发生死亡[1]。

脊髓损伤外伤评价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在脊髓损伤出血的诊断中,MRI优势明显。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脊髓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及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查,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外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外伤4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28例,占比70.0%,女性12例,占比30.0%。

患者年龄11~64岁,平均年龄为(45.9±10.4)岁;伤后2d内行MRI检查20例,占比为50.0%,3~7d行MRI检查15例,占比为37.5%,8~12d行MRI检查为5例,占比为1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脑出血再说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下面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规MR图像,首先通过图像我们先判断出血的时期:
【T1高信号T2高信号且周边有低信号环,双高表现我们就可以确定为亚急性晚期,因为这时候细胞膜崩解,细胞外由高铁血红蛋白主导,T1缩短表现为高信号,T2缩短效应消表现为高信号,血肿周边为巨噬细胞,表现为低信号环】
SWI上的信号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SWI上的血肿周边低信号环更加明显,通常会说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专门显示静脉的成像方法,因为会为低信号,把各种静脉清楚显示,在这里血肿周围的巨噬细胞为何在SWI上为低信号,接下来和大家一起聊聊SWI成像的基础及常见问题。

一、SWI的简介
SWI最早是由Dr.E.Mark Haacke于1997年发明的一种MRI技术,在2002年申请专利,是利用高分辨率、流动补偿、三维采集(3D)的梯度回波序列进行采集,这项技术最初主要用于颅内小静脉的显示,当时称作“高分辨率血氧水平依赖静脉成像”。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SWI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在出血、钙化以及血管结构的显示上有着极大的优势。

在腹部肿瘤的应用上,可以用于检测肿瘤内出血,微小血管、钙化的显示,以及对肿瘤进行分级评价,目前,在肝细胞癌、肾
细胞癌以及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

二、SWI的基本原理
磁敏感加权成像利用的是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物质的磁敏感性是组织的固有物理特性之一,反映了物质在外磁场下的作用程度,根据物质的磁敏感性差异,将物质分为顺磁性物质、逆磁性物质和铁磁性物质。

顺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下产生的自身磁场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同,磁化率为正值,如脱氧血红蛋白表现为顺磁性、出血末期出现的含铁血黄素具有高顺磁性;逆磁性物质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磁化率为负值,如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之间的磁化性差异使其在宏观上呈现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差异;铁磁性物质具有较高的磁化率,在去除外磁场后被永久磁化,如铁、钴、镍。

但不论是顺磁性物质还是逆磁性物质,其进入磁场后均可引起局部磁场的差异性改变,该局部磁场强度的变化引起成像组织内质子共振频率偏移,进而体现在MR相位图中,故磁敏感性不同的组织可以在SWI图像中被区分。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以T2*加权作为序列基础,而与常规T2*WI不同的是,SWI是利用高分辨率、完全流动补偿的三维采集,可以同时获得幅度图和相位图,常规的磁共振图像为幅度图,原始的相位图是无法进行图像判读的,需要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
获取SWI图像需要将相位图在复数域进行K空间低通滤波,以减少由于主磁场的不均匀性和空气组织界面所产生的伪影,然后提取每个像
素点中的相位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生成蒙片,再将蒙片n次幂处理后与幅值图进行相乘从而得到SWI图像,最后为了更好的勾画出血管,可以利用最小密度投影构成具有连续血管影像并且保留了一定组织的图像。

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SWI成像的四组图像:
三、SWI是专门显示静脉的成像方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解释内容来自张英魁老师,“尽管早期的磁敏感加权成像更多关注的是有关静脉成像,但随着对磁敏感加权成像认识的不断深入,它的应用也远远超出了静脉成像这个范畴。

同时,随后的临床应用环节笔者将谈及在磁敏感加权成像所显示的血管也未必都是静脉结构,无论静脉还是动脉,只要其中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足够高,就可能被显示,这在肿瘤血管显示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更准确的说:磁敏感加权成像不是专门的显示静脉的血管成像,而是显示脱
氧血红蛋白浓度的成像”。

四、SWI判读中的左右手法则如何理解
这就是左右手法则的图示,如果z轴与x轴方向一致时,y轴方向相反,下图所示:(来自袁伟文老师)
在左手坐标系里如果说是顺磁性物质,相位值大,而右手坐标系反之。

在平常看图像时:(可以看出设备的情况下)
如果是西门子设备,幅度图及mip图为低信号时,相位图为高信号时,此物质为顺磁性物质(铁沉积、钆沉积、出血);相位图为低信号时,此物质为抗磁性物质(钙化)
如果是ge/飞利浦设备,幅度图及mip图为低信号时,相位图为高信号时,此物质为抗磁性物质(钙化);相位图为低信号时,此物质为顺磁性物质(铁沉积、钆沉积、出血)
看图时无法看出那家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区别左右手法则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看静脉血的信号表现,如果静脉是高信号,那就是左手坐标(西门子);如果静脉时低信号,则为右手坐标(ge/飞利浦),总之,顺磁性时静脉血的信号与物质一致,无论左右手。

最后解释血肿周围的巨噬细胞为何在SWI上为低信号?因为巨噬细胞含含铁血黄素,为顺磁性,并且在相位图上的表现与静脉一致为高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