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7制造技术基础A复习资料20161129
大工16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大工16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年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17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3分,共105分)1、下面关于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C )。
A.及时发现废品B.修正上一阶段的加工误差C.减少加工工序D.便于合理配置工艺装备2、机械加工过程中,以已加工过的表面进行定位的基准称( B )基准。
A.粗B.精C.辅助D.第一3、机械加工过程中,( D )是工序的组成单位。
A.工位B.安装C.走刀D.工步4、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不包括( A )。
A. 展成法B. 试切法C. 调整法D. 定尺寸刀具法5、车削加工时,下面传热途径中散热比例最大的是( C )。
A.工件B.刀具C.切屑D.周围介质6、用正确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规律,称为六点( A )原理。
A.定位B.加工C.布置D.装配7、为安全起见,计算出的夹紧力应乘以安全系数K,故实际夹紧力一般比理论计算值大( B )倍。
A.1-2B.2-3C.3-4D.4-58、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 C )之外的基本要求。
A.夹紧动作准确B.夹紧动作快速C.夹紧力应尽量大D.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9、通常粗基准允许使用( A )次。
A.1B.2C.3D.无限制10、精度要求高的阶梯轴,加工基准一般取( C )。
A.最大外圆面B.最小外圆面C.中心孔D.一端外圆,一端中心孔11、工件装夹时,绝对不能采用( D )。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12、下面( D )不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特点。
A.使用通用机床B.生产率一般较低C.很少用专用的工装D.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13、表面质量指的是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其中( B )不属于表面质量的内容。
A.表面粗糙度B.对应表面的形状精度C.表面残余应力D.表面层的金相组织14、下列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的是( C )。
《制造技术》复习文档

3、工艺规程
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 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更为合 理的工艺规程来代替旧的工艺规程。
12.工序工步走刀安装工位的定义理 解判别。
1、工序
工序号 1 2 3 4 5
大批量生产的工艺过程
1.切削运动,辅助运动,主运动,进给运
动的判别(能结合具体加工判别)
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 切削运动:与零件几何形状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运动。包 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辅助运动:其他的刀具、工件的运动。如换刀、进刀和退 刀运动等。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使工件和刀具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本 的运动,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进给运动:配合主运动依次地或连续不断地切下切屑,从 而形成所需要工件表面的运动。
零 件 机 械 加 工 结 构 工 艺 性 的 对 比
18.能够选择加工方法,且能从加工 方法中选出最合理的加工方案
19.加工阶段的划分及目的
加工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1)粗加工阶段 在这一阶段要切除较大的加工余量,因此主要问题是 如何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2)半精加工阶段 这一阶段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并完成一 些次要表面的加工,一般在热处理之前进行。 (3)精加工阶段 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的质量要求。 (4)光整加工阶段 光整加工主要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 度,一般不用于提高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平面
刀具静止参考系
正交平面Po: ⊥ Ps 和⊥ Pr
假定主运动方向 vc
正交平面 参考系
切削平面• Ps: 与 S相切 且 ⊥Pr
主切削刃上选定点
大工17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3答案

A.自为基准
B.基准重合
C.统一基准
D.互为基准
正确答案:A
7.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中,方法简便,比较接近实际,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
A.计算法
B.经验估计法
C.查表法
D.测量法
正确答案:C
8.确定哪一个尺寸是(),是解尺寸链决定性的一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若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该以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5.按照等公差值的原则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方法,从工艺上讲是比较合理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6.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不能考虑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A.错误
A.组成环
B.增环
C.减环
D.封闭环
正确答案:D
9.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称之为().
A.工艺过程
B.工艺路线
C.工作行程
D.工序
正确答案:C
10.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中,下列不属于选配法按其形式分类的是().
A.直接选配法
B.分组装配法
C.复合选配法
D.直接装配法
正确答案:D
大工17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淬火零件的磨削余量应该比不淬火零件的磨削余量().
A.大些
B.小些
C.一样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生产
B.中批生产
C.大批生产
D.大量生产
大工16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辅导资料三1476061023691(DO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辅导资料三主题: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的辅导资料(三)学习时间:2016年10月17日--10月23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课件第四章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的第三节。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基准的概念;2、理解定位误差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3、掌握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
重点:基准的概念;定位误差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
难点: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
二、主要内容第三节定位误差分析(一)基准的概念定位方案的分析与确定,必须按照工件的加工要求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
零件是由若干表面组成的,这些表面之间必然有尺寸和位置之间的要求,这就引出基准的概念。
所谓基准就是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时,作为参考的其他的点、线、面。
根据基准的功用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1)设计基准是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设计基准是由该零件在产品结构中的功用所决定的。
(2)工艺基准是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又可分为:定位基准:在加工中使工件在机床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测量基准:在检验时所使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所采用的基准。
调刀基准:在加工中用以调整加工刀具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在确定基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作为基准的点、线、面在工件上不一定存在,如孔的中心线、外圆的轴线以及对称面等,而常常由某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些面称为基准面。
例如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位工件时,基准是工件的轴线,而实际使用的是外圆柱面。
因此选择定位基准就是选择恰当的基准面。
(2)作为基准,可以是没有面积的点或线,但是基准面总是有一定面积的,如代表轴心线的是中心孔面。
(3)基准的定义不仅涉及尺寸之间的联系,还涉及到位置精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按照定位基本原理进行夹具定位分析,重点是解决单个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准确加工位置的问题。
制造技术基础试题附答案

一. 判断题 15分1.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
( V )2.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主偏角c。
( X )3.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温度。
( X )4. 刀具前角增加,切削变形也增加。
( V )5.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 V )6.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 V )7.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 X )8. 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 V )9. 镗内孔时,镗刀尖安装偏低,抗振性较好。
( X )10. 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 V )二. 选择题 15分1.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 A )。
A .流向已加工表面 B.流向待加工表面 C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2.粗加工时,前角应取( )的值;精加工时,前角应取( A )的值;加工材料塑性越大,前角应取( )的值;加工脆性材料时前角应取( )的值;材料强度、硬度越高,前角应取( )的值。
A相对较大 B.相对较小 C.任意取3.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B )。
A. vc→ ap→f B.vc →f →ap , C.f→ ap→vc D. ap→ f→ vc4.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D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安装5.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C )。
A.设计基准 B.装配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6.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B )。
A.完全定位B.欠定位 C.不完全定位7. 工件定位中,由于( )基准和( D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设计 B.工艺 C.测量 D.定位 D.装配8. ( A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大工16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辅导资料十五

大工16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辅导资料十五(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辅导资料十五主题:工艺规程设计的辅导资料(六)学习时间:2017年1月9日--1月15日内容:我们这周继续学习课件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的第七节。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
重点:调整法。
二、主要内容第七节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4. 调整法调整法与修配法在原则上是相似的,但具体方法不同。
这种方法是用一个可调整的零件,在装配时调整它在机器中的位置或增加一个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套筒等)以达到装配精度的。
上述两种零件,都起到补偿装配累积误差的作用,故称为补偿件,这两种调整法分别叫做可动补偿件调整法和固定补偿件调整法。
图6-33表示了保证装配间隙(以保证齿轮轴向游动的限度)的三种方法:①互换法—以尺寸A1、A2制造精度保证装配间隙A0;②加入一个固定的垫圈来保证装配间隙A0;③加入一个可动的套筒来保证装配间隙A0。
调整法的优点是:1)能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在采用可动件调整法时,可达到理想的精度,而且可以随时调整由于磨损、热变形或弹性变形等原因所引起的误差。
2)零件可按经济精度要求确定加工公差。
缺点:1)往往需要增加调整件,这就增加了零件的数量,增加了制造费用。
2)应用可动调整件时,往往要增大机构的体积。
3)装配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对于复杂的调整工作,工时较长,时间较难预定,因此不便于组织流水作业。
因此调整法的应用,应根据不同机器、不同生产类型,予以妥善的考虑。
在大批大量生产条件下采用调整法,应该预先采取措施,尽量使调整方便迅速。
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往往在调整好零件或部件的位置后,再钻螺钉孔,攻螺纹。
(三)装配尺寸链尺寸链原理是进行尺寸分析和计算的工具,在零件机械加工中,我们曾用它来计算工序尺寸与公差,这种尺寸链称之为“加工工艺尺寸链”,在装配中所用的尺寸链,及称为“装配尺寸链”。
2016制造技术基础A复习资料

制造技术基础A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复习资料熔模铸造(p31)、碳当量法(p54)、背吃刀量(p183)、刀具主偏角(p187)、刀具副偏角(p188)、加工硬化(p118)、刀具耐用度(p201)、淬火、热处理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获得高硬度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样题,供参考)具体内容在其他题中1.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2.合金的可锻性优于纯金属。
()3.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的凝固方式为糊状凝固。
()4.冲裁模的工作部分是锋利的刃口。
()5.在重型机械中,模锻是生产大型和特大型锻件的唯一成形方法。
()6、铸铁是不能进行锻压加工的。
()7、自由锻不能锻造出通孔。
()8.埋弧焊时,焊丝的作用相当于焊芯,焊剂的作用相当于焊条药皮。
()9.对于中等尺寸以下较精密的孔,钻→扩→铰是经常采用的典型工艺。
()三、重要知识点1.铸造合金的收缩三个阶段?(p7)2.合金的主要铸造性能包括哪些?(p5)3.金属型进行预热的目的?(p33)4. 常见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哪些?(p31)5.铸造应力、铸件热应力、械应力定义。
(p9、p10)6、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采用该原则可防止铸件的哪些缺陷?(p8、p9)7、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p17)8、简述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p31、p32)9.含碳量为4.3%(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还是良好的可锻性?10.拉深系数与变形程度的关系。
11.自由锻工序包括哪些?(p127)12.绘制自由锻件图时应考虑的因素。
(p129)13.锻造前对坯料预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塑性减小变形抗力)14、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p121)15.常见自由锻锻件的锻造工序(书上第130页表13-1)16.冲压生产时,凸、凹模的设计?(冲孔件以凸模为准,落料件以凹模为准)17.再结晶温度的计算?(p120)18.拉深模与冲裁模的比较。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 试分析图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
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答:如图a 所示,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外圆表面呈锥形,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如图b 所示,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沿顺时针方向的偏转。
若刀具刚度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如图c 所示,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将使工件产生鞍形误差,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2. 如习图4-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
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
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
① 主轴径向跳动②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③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④ 刀杆刚性不足3.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③ )。
① 工件刚度不足 ② 前后顶尖刚度不足③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④ 导轨扭曲习图4-2-54.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2-7),车后发现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②③ ④)。
①刀架刚度不足② 尾顶尖刚度不足③ 导轨扭曲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5.如习图4-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
加工后测量,发现孔径偏大。
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② ③ ④)。
①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②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刀具热变形④钻头刃磨不对称6.图所示为车床进刀轴架零件,若已知其工艺过程为:(1)粗精刨底面和凸台;(2)粗精镗φ32H7孔;(3)钻、扩、铰φl 6H9孔。
试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并确定各限制几个自由度。
分析工序(3)的定位基准解:第一道工序按划线找正,刨底面和凸台。
第二道工序粗精镗φ32H7孔。
加工要求为尺寸32±0.1㎜、6±0.1㎜及凸台侧面K的平行度0.03㎜。
[精品]制造技术复习题.doc
![[精品]制造技术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193838de51e79b8968022690.png)
一、填空题(4 0分)1 .加丁•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2.丁•序集屮就是将T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T内容(较多)。
3.切削加工一般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四个阶段。
4.加T表面质量包括零件表面微观(儿何形状)和(表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两个方面内容。
5.—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儿个工件所(连续完成)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稈称为T序。
6.根据生产纲领的数最和尺寸,生产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7.按照作用不同,常把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在工艺过程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机床夹具一般由(定位原件)或装置、(夹紧装置)、对刀或导向元件、联接元件、其它装置或元件、(夹具体)等部分组成。
9.切削加工T序的安排原则是:(先基面后其他)、划分加T阶段、(先主后次)、(先面后孔)以及安排加工顺序时还要考虑车间设备情况。
10.在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11.工艺过稈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Z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2•工艺过程就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T•序)组成的。
每个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3.金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成品的生产纲领。
14.工艺规稈是规定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5.制订工艺规稈的原则是:所制订的工艺规程应保证能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高的生产率)、(最低的成本)、可靠的生产岀(符合要求)的产品。
16.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加工精度。
17.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儿何参数)与(理想儿何参数)的偏离稈度称为加工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造技术基础A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复习资料熔模铸造(p31):熔模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是将熔料(如蜡料)制成模样,在模样上涂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模样熔化流出形成空心的型壳,型壳经高温焙烧后浇注。
碳当量法(p54):各种元素中,(1)碳对冷裂敏感性的影响最为显著(2)可以把钢中合金的元素的含量按相当于若干碳含量(质量分数)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钢材冷裂倾向的参数,即所谓的碳当量(Ceq)背吃刀量(p183):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背吃刀量刀具主偏角(p187):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进给方向(假定工作平面)的夹角刀具副偏角(p188):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平面与进给方向(假定工作平面)的夹角加工硬化(p118):绝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亦称为冷变形强化,或冷作硬化刀具耐用度(p201):刀具耐用度指的是两次刃磨之间刀具实际参加切削时间的总和刀具寿命(p201):刀具寿命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完全报废实际切削时间的总和刀具寿命=Tx刃磨次数(包括第一次刃磨)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获得高硬度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样题,供参考)具体内容在其他题中1.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P11 (√)2.合金的可锻性优于纯金属。
(×)3.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的凝固方式为糊状凝固。
应为‘逐层凝固’(×)4.冲裁模的工作部分是锋利的刃口。
(√)5.在重型机械中,模锻是生产大型和特大型锻件的唯一成形方法。
P127对于大型锻件的锻造,只能采取自由锻成型(×)6、铸铁是不能进行锻压加工的。
(√)7、自由锻不能锻造出通孔。
(×)8.埋弧焊时,焊丝的作用相当于焊芯,焊剂的作用相当于焊条药皮。
(√)9.对于中等尺寸以下较精密的孔,钻→扩→铰是经常采用的典型工艺。
(√)三、重要知识点1.铸造合金的收缩三个阶段?(p7)①液态收缩:合金从浇注温度至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间的收缩②凝固收缩:合金从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至凝固结束温度(固相线温度)间的收缩。
结晶温度范围越大,凝固收缩越大③固态收缩:金属从凝固结束温度到室温间的收缩2.合金的主要铸造性能包括哪些?(p5)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包括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性,吸气性和偏析等3.金属型进行预热的目的?(p33)浇注前通常要将金属型预热以减缓铸型对金属的激冷作用4. 常见的特种铸造方法有哪些?(p31)特种铸造主要包括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等。
4.铸造应力、铸件热应力、械应力定义。
(p9、p10)①铸造应力:铸件固态收缩受阻产生的应力称为铸造应力,也称为铸造内应力②铸件热应力:铸件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以致在同一时期内各部分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
一般先行收缩的薄壁部分产生压应力,较慢收缩的厚壁部分产生拉应力③机械应力:铸件冷却到弹性状态后,由于受到铸型,型芯,浇冒口等的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力6、什么是顺序凝固原则?采用该原则可防止铸件的哪些缺陷?(p8、p9)①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分(热节)安放冒口,使远离冒口处的金属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处的金属凝固,而冒口处的金属最后凝固,这样就形成一条畅通的补缩通道②可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7、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p17)①铸件重要工作面和主要加工面应朝下或者侧立②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或者侧立③大面积的薄壁部分应该朝下④浇注位置应有利于补缩,防止产生缩孔8、简述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 (p31、p32)①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包括制造蜡模,制出耐火型壳,脱蜡,焙烧和浇注等②熔模制造的特点:(1)铸型没有分型面,能生产形状复杂的铸件(2)能铸造各种合金,型壳材料耐火性好,可浇注高熔点合金及高合金钢铸件(3)工艺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制造费用高,铸件不宜太大(4)适应性广,生产批量不受限制,单件,小批,大批量生产均可采用9.含碳量为4.3%(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还是良好的可锻性?2%以上含碳量,按照传统观点看,属于生铁.因此是具有较好的铸造性.锻造和焊接,从含碳量看是别想了.热处理的话,即使是目前含碳量最高的粉末不锈钢,也就是3%左右的含碳量.而且,上面说明是铁碳合金,也就排除了高合金钢的可能.因此也就不能热处理. 10.拉深系数与变形程度的关系。
拉深系数越小,材料拉深变形程度越大.11.自由锻工序包括哪些?(p127)①基本工序:改变坯料的形状和尺寸以获得锻件的工序。
有:镦粗,拔长,冲孔,扩孔,弯曲,切割,错移,扭转,锻接等②辅助工序:为了完成基本工序而使坯料预先产生某一形变的工序。
如,钢锭倒棱,预压钳把,分段压痕(压肩)等③修整工序:用来精整锻件尺寸和形状,消除锻件表面不平,歪扭等,使锻件完全达到锻件图要求的工序。
如,鼓形滚圆,端面平整,弯曲校直等。
修整工序的变形量通常都很小12.绘制自由锻件图时应考虑的因素。
(p129)敷料,加工余量,锻造公差,锻造余块,检验试样及工艺卡13.锻造前对坯料预热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塑性减小变形抗力14、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p121)金属受压应力的维数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好,塑性成形能力就越好;拉应力维数越多,金属的塑性越差,塑性成形性能也就越差15.常见自由锻锻件的锻造工序(书上第130页表13-1)16.冲压生产时,凸、凹模的设计?冲孔件以凸模为准,落料件以凹模为准17.再结晶温度的计算?(p120)T再=0.4T熔18.拉深模与冲裁模的比较。
冲裁模一般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刃板冲头、卸料板、导向装置。
部分冲裁模还包括固定板、垫板。
用途:落料、冲孔、切边等。
拉深模一般包括:凹模型、凸模型、压边圈,退料装置、导向装置。
用途:拉深、翻边、整形、胀形等。
19、板料冲压中,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过大和过小对工件有何影响?过小易起皱,过大易拉穿20.板料冲压分离工序?(p152)切断,落料,冲孔,切口,切边21.电阻焊包括哪些焊接方法?(p77、p79)点焊,对焊,缝焊,凸焊22.钎焊的分类?钎焊有什么特点?(p82、p83)①按照钎料熔化温度和接头强度不同,钎焊可以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②(1)钎焊时,焊件加热温度低,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变形也小,接头平整光滑,尺寸精确(2)钎焊工艺过程简单,可以一次焊几条,几十条,甚至更多焊缝,还可以焊接其他焊接方法不能焊接的接头。
(3)钎焊应用范围很广,他不仅可以焊接同种金属,异种金属,还可以焊接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非金属③钎焊的主要缺点是:接头强度低,耐热性差,钎焊前焊件的清洁和装配工作要求高,焊后需清理23.手弧焊、埋弧焊、氩弧焊、电渣焊的焊接热源、保护方式、适合的焊缝位置?24.埋弧自动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场合。
(p74)①工艺特点:生产效率高;焊缝质量高;劳动条件好②应用场合:造船,锅炉,化工容器,桥梁,起重机械及冶金机械制造业25、焊接接头有哪几个区(除了焊缝区)?哪个区性能最好?(p61、p62)①焊接接头有焊缝区,熔合区,焊接热影响区②熔合区是力学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焊接热影响区性能最好26、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场合?(p75)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适用于低碳钢与强度级别不高的低合金结构钢材料,主要是薄板焊接。
目前广泛应用于造船,机床车辆,汽车制造,农业机械等行业27.焊接时何谓直流正接法?何谓直流反接法?应用场合?(p60)使用直流电焊机时,工件接正极称为正接法,工件接负极称为反接法一般在焊接厚板时,为加快熔化速度及保证焊透,采用正接法在焊薄板,低熔点的有色金属或者特殊钢时,为避免烧穿,采用反接法28.电焊条焊芯和药皮的作用。
(p70)①焊芯的作用:(1)导电,产生电弧(2)熔化后作为填充金属进入熔池,用来形成焊缝和调整焊缝成分②药皮的作用:(1)保护焊条药皮熔化或分解后产生气体和熔渣,隔绝空气,防止熔滴和熔池金属与空气接触。
熔渣凝固后的渣壳覆盖在焊缝表面,可防止高温的焊缝金属被氧化和氮化并可减缓焊缝金属的冷却速度(2)冶金处理通过熔渣和铁合金进行脱氮,去硫,去磷,去氢和渗合金等焊接冶金反应可去除有害元素,增添有用元素,使焊缝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3)改善焊接工艺性能,药皮可以保证电弧容易引燃并稳定地连续燃烧;同时减少飞溅,改善熔滴过渡和焊缝成形等(4)焊条药皮中含有的合金元素熔化后过渡到熔池中,可改善焊缝金属的性能29.按照熔渣性质不同,焊条的分类?(p71)①酸性焊条:药皮熔渣以酸性氧化物为主。
适用于交,直流电源,电弧稳定,操作性较好,对水,锈敏感性不强,脱渣方便,烟尘较少,但焊缝塑性,抗裂性能较差,多用于一般结构②碱性焊条:药皮熔渣以碱性氧化物为主。
一般采用直流反接法,电弧较稳定,对水,锈,敏感性强,脱渣较酸性焊条困难,但焊缝综合性能较好,多用于重要结构。
施焊时,需采用短弧焊,对焊工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30.车削加工时,传热途径中散热比例最大的是切屑还是工件?切屑31.有色金属外圆精加工适用采用磨削还是车削?车削32.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耐热性比较。
(p191---p192)33.低碳钢、高碳钢、铸铁焊接性比较。
(p55---p57)①低碳钢是属于焊接性最好,最容易焊接的钢种,所有的焊接方法都能适用于低碳钢的焊接②高碳钢的焊接性很差③铸铁的焊接性很差,不能用来制造焊接结构件。
但是,如果在铸铁生产中出现铸造缺陷或铸铁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损坏,就可以用焊补的方法来修复34、常用加工方法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分别是什么?(p182)36、切削用量有哪三要素?单位是什么?(p183)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①每转进给量f mm/r ②每分进给量(进给速度)Vf mm/min ③每齿进给量fz mm/zVf=fn=fzZn背吃刀量mm37.刀具磨损有哪个阶段?(p201)①初期磨损阶段,此阶段因为刃磨后的刀具表面仍有微观高低不平,故磨损较快②正常磨损阶段,此阶段内磨损量的增长基本与切削时间成正比,而且比较缓慢,原因是高低不平的不耐磨的表层已被磨去,表面粗糙度值小,摩擦力小,磨损较慢③急剧磨损阶段。
当刀具在正常磨损阶段后期而未及时更换新刀,此时刀具已磨损变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情况显著恶化,摩擦与切削温度急剧上升,致使磨损量迅速增大,最后失去切削能力甚至烧毁。
经验表明:在刀具正常磨损阶段的后期,急剧磨损阶段之前,换刀重磨为宜,这样既可以保证加工质量又能充分利用刀具材料38.机床中常见的变速机构?滑动齿轮变速、离合器式齿轮变速39.车刀的结构形式有哪些?(p189---p190)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车刀,焊接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机夹可转位式车刀40.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哪些?在切削铸铁和黄铜时,容易得到什么切屑类型?(p194---p195)①常见的切屑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②切屑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会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41.积屑瘤对刀具实际工作前角的影响?(p196)积屑瘤的存在使得刀具的实际前角变大,刀具变得较锋利,所以粗加工中希望产生积屑瘤42.试比较图中铸件三种分型方案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