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颌下腺肿瘤
【读片时间】第0475期:颌下腺区淋巴瘤

【读片时间】第0475期:颌下腺区淋巴瘤颌下腺区淋巴瘤【临床资料】男性,64岁。
右颌下区无痛性肿物1月余,如枣大小,近几天来感觉肿物生长加速。
B超:淋巴结可能。
图1颌下腺区淋巴瘤ABCDEF【影像学检查】A.B.CT平扫右侧颌下腺后外方见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坏死区,未见明显钙化灶。
病灶边缘光整,与颌下腺之间分界尚清;C?F.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环形中等程度强化,与周围肌肉强化程度相仿,内侧可见新月形无强化坏死区,冠状位显示更为清晰,颌下腺可见外压性凹陷【最后诊断】淋巴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淋巴瘤(lymphoma)是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全身性恶性肿瘤。
病理组织学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HD多见,占2/3,NHL占1/3。
HD的发病年龄以20?30岁和60?80岁多见;NHL主要见于青少年,其次为老年人,常为无序跳跃式发展。
颌下腺区淋巴瘤是淋巴瘤全身侵犯的一部分,多见于成人,多为HD,既可以是单纯的淋巴结病变,也可是单纯的淋巴结外病变,有时可以同时累及淋巴结与结外的病变。
1.临床表现:临床多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肿块为首发症状,常为双侧侵犯,病灶大小不一。
除了颈部的症状及体征外,还有肝、脾等部位病变,以及诸如发热、盗汗、消痩等全身症状。
2.CT表现:1)成人颈两侧对称或单侧的结节状占位。
2)病灶小时平扫密度多较均匀,多呈圆形、类圆形,与周围肌肉密度相仿,边界清晰。
3)当病灶增大时,其内可以发生坏死而呈低密度,对周围组织可有外压改变。
4)多个淋巴结增大可以融合成块,病灶内一般没有钙化。
5)CT增强时,淋巴瘤的强化程度既可以等于周围肌肉组织,也可以高于或低于肌肉组织,以前者最多见。
6)中央有坏死的病灶呈规则或不规则环状强化。
3.MRI表现:呈长T1、等或长T2表现,边界清晰,增强时呈轻中度强化。
【分析思路】诊断依据:1.患者为男性,64岁。
下颌下腺肿瘤

临床特点
•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好发于30~50岁患者,女性稍多。肿瘤具 有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旳特点,常为单发,病程长者可发生恶变。 患者临床体现无明显特异性,多体现为颌下无痛性肿块,临床触 诊体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包块,病变质韧或硬,有活动。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旳经典CT体现
• 颌下腺内类圆形或分叶状稍低密度影,边界较清,腺体实质CT 值范围35~46HU;增强时病灶轻、中度较均匀强化,CT 值范围43~68HU;病变具有渐进性强化旳特点;在周围明 显强化旳正常腺体烘托下病灶边界清楚。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旳不经典CT体现
• ①腺体外型病变:颌下腺多形性腺瘤依肿瘤与颌下腺旳位置关系 可分为腺体内型及腺体外型,前者肿瘤位于颌下腺内部或周边三 分之二为正常腺体包绕,多数病变为腺体内型;后者肿瘤位于颌 下腺周边,局部与颌下腺相连或无明显相连,为不典型表现。
01
基 本 概 念
病因尚不明确。环境及生活习惯对肿瘤旳发生有主 要影响,机体旳内在原因在肿瘤旳发生发展中也起 主要作用,如遗传、内分泌与免疫机制等。
02
临床体现、解剖
02
临 床 表 现 、 解 剖
主要临床体现为颌下肿块、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早期 颌下区有缓慢生长旳肿块,无痛性肿块多为良性。中晚期颌下腺肿瘤 造成疼痛不适,舌神经受累出现半侧麻木,舌下神经受累影响舌运动, 累及翼内肌出现张口受限,面神经下颌缘支受侵伴口角歪斜。晚期肿 瘤可穿破皮肤或黏膜,黏液表皮样癌破溃或不恰当旳切开或术后可溢 出黏稠黏液等。
术前3d用洗必泰溶液漱口,清洁口腔
什么是腮腺肿瘤?腮腺肿瘤该怎么治疗?

什么是腮腺肿瘤?腮腺肿瘤该怎么治疗?关于《什么是腮腺肿瘤?腮腺肿瘤该怎么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颌下腺常见的疾病是肿瘤,漫性或炎症反应,腺管软管系统阻塞等。
一些本身免疫系统疾病也可能侵及颌下腺,比如舍格伦综合症。
那麼颌下腺肿瘤该怎么治疗呢?颌下腺肿瘤颌下腺肿瘤是最普遍的颌面肿瘤之一。
它发病藏匿,初期没有症状。
很多人是在洁面或是洗头发的情况下一不小心触到的。
当肿瘤造成面部不对称时,其现有非常大的容积了。
幸运的是,颌下腺肿瘤80%是良好肿块。
悲剧的是,控制小表情的三叉神经从脑部出去后,越过颌下腺,再进到小表情肌内。
颌下腺肿瘤通常和三叉神经关联密不可分。
手术中怎样尽可能保存三叉神经,迫不得已摘除神经后怎样立即修补是颌下腺肿瘤摘除的关键点之一。
实际上,在群体中两侧颌下腺肿瘤十分罕见,最普遍的是双侧颌下腺淋巴瘤,而这类病症常见于长期抽烟的老年人(来看这只小猴子班级很大)。
假如大伙儿触到自身在这个部位有硬块,尽量当心,请找技术专业外科医生检查。
颌下腺肿瘤的医治颌下腺肿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主导。
这一手术治疗并不容易。
控制我们小表情的三叉神经在颌下腺内历经,颌下腺肿瘤正好也在这个部位(图6)。
处理方式不正确非常容易导致面神经损伤,造成不能修复的面瘫,手术治疗侧双眼闭不了,嘴角倾斜(图7)。
颌下腺肿瘤手术医治的重要颌下腺手术治疗的关键是:维护三叉神经,另外详细摘除肿瘤。
怎样减少面神经损伤风险性呢?三叉神经十分细微,非常容易弄伤。
专科医生最掌握颌下腺区和三叉神经解剖学,相互配合显微镜手术治疗技术性,术中可更强鉴别和分离出来三叉神经支系。
手术治疗方法也很重要。
即便颌下腺肿瘤容积巨大,在专业医生标准医治下,一般可以保存三叉神经作用,恢复过来面型。
颌下腺混合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颌下腺混合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导语:颌下腺混合瘤是不太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一般都是不太容易发现的,因为没有疼痛感,但是如果及时的发现不了,颌下腺混合瘤就会迅
颌下腺混合瘤是不太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一般都是不太容易发现的,因为没有疼痛感,但是如果及时的发现不了,颌下腺混合瘤就会迅速的在全身恶化,会迅速的增长,还是蛮可怕的一种疾病,那么颌下腺混合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症状
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
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1.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
2.移动性减少甚至固定;
3.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
肿瘤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
肿瘤呈硬结节状,有时其中一部分发生囊性变,其间有较软的结节。
肿瘤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生长缓慢,可数年或十余年不发生变化。
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
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
治疗
腮腺混合瘤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原则。
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有时瘤细胞可侵入包膜或包膜外组织,若切除不彻底则将复发。
故手术时不宜采用剜除肿瘤的方法而应将肿瘤连同其周围的腮腺组织一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读书笔记】颌下腺常见两种病变CT表现

【读书笔记】颌下腺常见两种病变CT表现一、颌下腺结石1.临床概述由于涎腺滞留、细菌感染和异物的存在,导管或腺体内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并增大形成结石。
本病有与进食相关的腺体肿大和剧烈胀痛;进食后,症状逐渐缓解,可有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病史。
2.CT表现颌下腺导管走行区可见致密的高密度结节,近端导管扩张,颌下腺可以由于炎症肿胀,也可因反复慢性炎症而萎缩。
二、颌下腺恶性肿瘤1.临床概述颌下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低,但种类繁多,平均发病年龄大于良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其中颌下腺腺样囊性癌发病率最高,50%可发生转移;临床表现:颌下腺肿大,肿块质硬。
2.CT表现CT影像可见等密度肿物,密度可不均匀,少见钙化;肿物常因与正常颌下腺分界不清,缺少密度差别而显示不清;病灶可仅表现为颌下腺肿大。
CT增强扫描有利于确定肿物范围,显示肿物对邻近结构的侵袭,肿物多不均匀强化;可伴有邻近淋巴结转移。
3.鉴别诊断①颌下腺良性肿瘤: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无淋巴结转移,但与低度恶性肿瘤不易区分。
②颌下腺炎症:颌下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可伴有结石,结合反复发作的炎性病史和临床表现容易鉴别。
4.注意颌下腺作为第二大涎腺,与腮腺相似,其疾病种类繁多,可以发生多种良、恶性肿瘤。
很多颌下腺恶性肿瘤体积小,CT表现边界清楚,中等强化肿块,非常容易误诊为良性肿瘤。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所读书籍:《颅脑和头颈部CT诊断》原著主编:高艳、郭锬、张璋>>>>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专注于口腔颌面部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其中,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类型、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类型口腔颌面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无侵袭性,往往局限于原发部位,不易产生远处转移。
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口腔纤维瘤、口腔腺瘤等。
恶性肿瘤则具有侵袭性,可能迅速生长,并对周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能够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黏膜下型腺样囊性癌等。
二、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首先依赖于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口腔颌面部,检查肿块的位置、形态、质地等特征。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结构图像,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关键。
医生通过活体组织检查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别、分级及预后。
该检查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学专家来解读。
三、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策略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策略往往需要结合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及患者的整体情况来确定。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完整地清除肿瘤,同时保留正常组织结构。
对于大型或侵袭性肿瘤,有时需要切除相邻组织器官。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或者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以达到控制和消除肿瘤的目的。
颌下腺肿物个案护理

01
颌下腺肿物的概述
颌下腺的位置和功能
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下方,舌下腺 上方
颌下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多种酶, 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颌下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颌下腺还具有调节口腔湿度和清 洁口腔的作用
颌下腺肿物的分类
良性肿物:包括淋巴结肿大、脂肪瘤、血管瘤等 恶性肿物:包括淋巴瘤、转移性癌、肉瘤等 混合性肿物:包括淋巴结炎、脂肪肉瘤等 未确定性质的肿物: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04
颌下腺肿物并发症 的预防和护理
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
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扩散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煎炸等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
呼吸道梗阻的预防和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预防感染:加强 口腔护理,防止 感染扩散
饮食准备:指导患者在手术前禁食、禁水,以减少手术中的风险。
皮肤准备: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药物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必要的药物,如抗感染药、止痛 药等。
器械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术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保持正确的体位 :避免仰卧位, 采取半卧位或侧 卧位
及时处理:如出 现呼吸道梗阻症 状,应立即采取 措施,如吸痰、 气管插管等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 感染
神经损伤:避免过度牵拉神经, 减少损伤风险
颌下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进展

颌下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进展颌下腺肿瘤是指在颌下腺内生长的肿瘤,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
颌下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分泌的液体能够在口腔内帮助消化食物。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颌下腺可能会出现肿瘤,其危害不容小觑。
本文将从颌下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进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颌下腺肿瘤的临床表现颌下腺肿瘤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
一般情况下,颌下腺肿瘤的首发症状是颌下区域的肿块。
这个肿块可能会持续增大,也可能会不断缩小。
当肿块较大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压迫感或疼痛感。
此外,患者在进食或说话时,颌下腺可能会分泌更多的唾液,进而导致唾液分泌不畅或口干舌燥等症状。
颌下腺肿瘤的进一步症状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而有所不同。
良性颌下腺肿瘤不会引起恶性肿瘤的一些典型症状,例如麻木、疼痛、不适等等。
然而,恶性颌下腺肿瘤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的转移性肿瘤、口唇疱疹等症状。
二、颌下腺肿瘤的诊疗进展在现代医院中,颌下腺肿瘤的诊断方法已经非常成熟。
开始诊断时医生可能会通过乳突下颌下腺触诊或伸舌试验等简单的检查来确定肿块的存在。
在这一基础上,医生可能会进行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来进一步了解肿块的性质。
如果肿瘤显示出恶性的倾向,医生可能会开展颌下腺小体病毒或颌下腺癌淋巴清扫等手术。
这些手术可以有效地摘除肿瘤和发现肿瘤的恶性性质。
除了传统的手术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采用微创手术。
由于它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缩短恢复期和降低治疗成本,并由于在愈合过程中,不会影响美观的颏下区域造成明显的残留疤痕,因此更受越来越多患者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颌下腺肿瘤治疗方式——对该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较小,并且该技术在治疗指导和术中操作技巧方面更有精确性,因此也受到医生的高度认可。
总的来说,颌下腺肿瘤的临床表现要比其他样本有所不同。
在诊疗方面,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使得医生的诊断能力更为准确,这些都为颌下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基础,特别是更为强大的微创手术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等方式的出现,为患者开展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下颌下腺肿瘤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典型CT表现
• 颌下腺内类圆形或分叶状稍低密度影,边界较清,腺体实质CT 值范围35~46HU;增强时病灶轻、中度较均匀强化,CT 值范围43~68HU;病变具有渐进性强化的特点;在周边明 显强化的正常腺体衬托下病灶边界清晰。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的不典型CT表现
• ①腺体外型病变:颌下腺多形性腺瘤依肿瘤与颌下腺的位置关系 可分为腺体内型及腺体外型,前者肿瘤位于颌下腺内部或周边三 分之二为正常腺体包绕,多数病变为腺体内型;后者肿瘤位于颌 下腺周边,局部与颌下腺相连或无明显相连,为不典型表现。
• ②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变:表现为平扫仅显示患侧腺体的体积增 大或正常而无密度的差别或病变相对于周边腺体呈稍高密度改变, 而增强时由于病变强化较周边正常腺体低,因而病变增强时显示 明显,此种表现提示增强检查对多形性腺瘤诊断的重要性;
• ③病灶内囊变:表现为病变区出现类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时无明 显强化表现;
病理
• 病理上,多形性腺瘤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一般具有较完整但厚 薄不一的结缔组织包膜,部分肿瘤包膜可不完整;肿瘤切面呈实 性,灰白或淡黄色,局部可见淡蓝色的软骨组织或半透明的胶冻 样黏液组织,有时可见囊变;镜下瘤组织内细胞排列呈索状或片 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组织像复杂,内含纤维组织、黏液组织及 软骨样组织等,可分为细胞型及混合型,混合型多见。
• 导管长而弯曲
• 导管口粗大
02
临
颌下腺
床 表
声像图
现
、
• 回声与腮腺相似,境界清晰。层次与腮腺一致。 颌下腺测值:深度小于1.5cm
解
剖
02
颌下淋巴结
临 床 表 现 、 解 剖
如肿块较硬、表面不光滑或不规则、肿块活动度差、伴有局部疼 痛或一侧舌麻木或疼痛、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高度怀疑为恶性颌下 腺肿瘤。
颌下腺肿瘤影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鉴别诊断
• ①与颌下腺炎性疾病进行鉴别:急性颌下腺炎常表现为颌下腺肿 大伴疼痛明显,CT 检查可见颌下腺增大,无局灶性肿块,脓 肿形成时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坏死区,周边脂肪间隙模糊,腺 体内可见钙化灶;增强时腺体常弥漫性均匀强化,脓肿形成时脓 肿壁明显强化。慢性颌下腺炎可见腺体增大或缩小,腺体边缘不 规则,周边脂肪间隙见条索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内常见多发斑点 状钙化影;增强时病灶可呈中心性或多中心性明显斑片状强化区, 强化灶周边可见蟹足样改变。
精品课件
临床特点
• 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好发于30~50岁患者,女性稍多。肿瘤具 有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的特点,常为单发,病程长者可发生恶变。 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颌下无痛性肿块,临床触 诊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包块,病变质韧或硬,有活动。
精品课件
病理
• 病理上,多形性腺瘤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一般具有较完整但厚 薄不一的结缔组织包膜,部分肿瘤包膜可不完整;肿瘤切面呈实 性,灰白或淡黄色,局部可见淡蓝色的软骨组织或半透明的胶冻 样黏液组织,有时可见囊变;镜下瘤组织内细胞排列呈索状或片 状;病理组织学特点是组织像复杂,内含纤维组织、黏液组织及 软骨样组织等,可分为细胞型及混合型,混合型多见。
• ④病灶内钙化:多形性腺瘤出现钙化非常少见。
精品课件
图2右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图2aCT 平扫示右侧颌下腺增大,局部见等密度肿块,边界欠清; 图2b增强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强化低于周边腺体组织 图3右侧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图3aCT平扫示右侧颌下腺肿块,病灶呈稍低密度,与周边腺体分界欠清 图3b增强示病灶强化较周边及健侧腺体低
• ③与颌下腺恶性肿瘤的鉴别:颌下腺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多见, 其他还有腺泡细胞癌、导管细胞癌、鳞癌及转移瘤等恶性肿瘤的 特点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对周边结构如颌下腺周边深筋膜 侵犯等。增强扫描时恶性肿瘤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周边强化明显, 甚至高于周边正常腺体的强化。局灶性明显异常强化对一些边界 较清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双期扫 描对于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多形性腺瘤 具有渐进性强化的特
颌下腺恶性肿瘤的特点

颌下腺恶性肿瘤的特点PROPERTY OF SUBMAXILLARY GLAND MALIGNANT TUMOR沈文杰 杜希哲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200031)杜希哲(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附一院口腔颌面外科) 颌下腺肿瘤仅次于腮腺和腭腺,占涎腺肿瘤的第三位,而恶性病例占据相当比例。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颌下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从而提高疗效,现将1985年~1993年八年来收集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颌下腺上皮恶性肿瘤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与讨论。
1 临床资料31例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中,初发病例21例,其中另10例为复发病例,双侧同时发病者有1例。
男性病人16例、女性病人15例,年龄自30~60岁为最多有23例,20岁以下者2例,平均年龄为45岁。
患者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不适者有20例,占64.5%;舌神经受累出现半侧麻木的4例;舌下神经受累影响舌运动者1例;张口受限伴口角歪斜的有3例。
颌下腺恶性肿瘤的临床主要体征是质地坚硬的肿块。
本组有7例肿块与皮肤粘连、固定,界限不清;7例有颈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腋窝下淋巴结转移;2例肺转移。
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8年,大部份在发病1年左右就诊。
2 病理结果本组病例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如下:表:31例颌下腺恶性肿瘤病理情况比例名称例数(%)混合瘤恶变腺 癌腺样囊性癌未分化癌粘液表皮样癌12755238.722.616.116.16.5合计311003 治疗方法颌下腺恶性肿瘤,主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31例患者中经检查,肿块在2cm 以内,稍有动度,无淋巴结触及者有12例,笔者采取颌下腺肿瘤+颌下腺切除术;另有12例肿瘤大于2cm ,其中7例与周围组织粘连,但未侵犯神经,亦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这12例我们采取颌下腺肿瘤+舌骨上清扫术;另7例肿瘤大而固定,肿块波及周围组织,而且触及肿大而硬的颈部淋巴结,我们对其中4例作了肿瘤+腺体+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例作了颌颈联合根治术。
颌下腺肿物的健康宣教

04 保持口腔卫生: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 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颌下腺肿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 A
时发现颌下腺肿物
避免过度咀嚼,减少颌 C
下腺肿物的发生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 E
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B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07
避免长时间咀嚼口香糖 或槟榔等刺激性食物
02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 牙缝
04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06
定期更换牙刷,保持牙 刷清洁
08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 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健康饮食
01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油腻、高糖、高盐的食物。
02 适量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 于保持口腔和颌下腺的健康。
颌下腺肿物的健 康宣教
x
颌下腺肿物 的概述
颌下腺肿物 的诊断与治 疗
颌下腺肿物 的预防
颌下腺肿物 的心理调适
颌下腺肿物的概述
颌下腺肿物的定义
颌下腺肿物是指发生在颌下腺的 01 良性或恶性肿瘤。
颌下腺肿物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 02 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活动度好。
颌下腺肿物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 03 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预防口腔疾病
D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熬夜、吸烟等不良习惯
颌下腺肿物的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保持
01
乐观心态 增强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
02
病,增强信心 学会放松:学会放松,减轻心理
03
压力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医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下颌下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腺瘤、腺病和纤维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具有侵袭性,但仍然需要治疗和护理。
治疗方法:1.手术切除:对于下颌下腺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开放手术或经口腔内镜下手术。
手术切除在保护下颌下腺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清除潜在的肿瘤组织,以防止复发。
2.放疗:对于较大或复发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放疗可用于控制肿瘤的生长。
放疗的剂量和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3.化疗:对于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下颌下腺良性肿瘤,如恶变风险较高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化疗可能会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使用。
护理措施:1.术后护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切口伤口和排液情况。
要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出现大量渗液或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和口腔卫生。
建议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防止感染。
3.声音保护:下颌下腺肿瘤的手术切除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和说话能力。
术后需要避免过度用力咀嚼和说话,以减少对切口的刺激。
对于发音困难的患者,可以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帮助恢复发音能力。
4.心理护理: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和调整心态。
5.随访检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包括影像学、生化指标和病理学等。
随访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总结起来,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
护理方面需要关注术后伤口、饮食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以及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
同时,定期的随访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下颌下腺归纳总结

下颌下腺归纳总结下颌下腺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扮演着产生唾液的关键角色。
在本文中,我将对下颌下腺进行综述,包括其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下颌下腺的作用和相关问题。
一、结构概述下颌下腺是人体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腺体,位于下颌骨下方。
它们被咀嚼肌包裹,并与颌下神经有密切联系。
下颌下腺由分泌单位组成,这些单位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腺泡是唾液的产生部分,而导管则将产生的唾液传输到口腔。
二、功能作用下颌下腺主要负责产生和分泌唾液,为消化过程提供重要的帮助。
唾液由许多成分组成,包括水分、消化酶、粘液和抗菌物质。
唾液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作用:唾液中的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些酶能够将复杂的食物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便于肠道对其进行吸收。
2. 润滑作用:唾液中的粘液能够润滑食物,使其更容易咀嚼和咽下。
这对于顺利的吞咽过程至关重要。
3. 保护作用:唾液中的抗菌物质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繁殖,从而减少龋齿和口臭等口腔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相关疾病尽管下颌下腺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但它们也可能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与下颌下腺相关的疾病:1. 下颌下腺炎:下颌下腺炎是下颌下腺的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腺体肿胀、疼痛、打鼾等。
感染可能通过细菌或病毒引起,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和消炎药物。
2. 结石形成:下颌下腺结石是由于唾液中某些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结石可能导致腺体堵塞,引起疼痛和炎症。
通常需要手术干预才能移除结石以恢复正常的唾液流动。
3. 下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是下颌下腺组织中的异常细胞增殖。
肿瘤可以是良性的,如腺瘤,也可以是恶性的,如腺癌。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下颌下腺是人体消化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正常的消化和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下颌下腺也可能受到一些疾病的影响,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颌下腺肿块的CT表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恶性肿块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其他部位,如肺、 肝等。
颌下腺肿块的CT增强表现
强化程度
良性肿块通常均匀强化,而恶性肿块可能强 化不均或部分无强化。
血管改变
恶性肿块可能伴随血管增粗、增多或扭曲。
强化方式
肿块强化方式可能为渐进性、快速强化或延 迟强化。
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块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增强后淋巴 结也常强化。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并定期洗牙,以减少口腔内的细 菌和牙结石,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降低对颌下腺的刺激和 损伤。
加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 染。
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如果发现颌下腺肿块,应密切关注其变化, 如大小、质地、疼痛等。如发现异常,应 及时就医。
03 颌下腺肿块的可能病因
炎症性肿块
急性颌下腺炎
CT表现为颌下腺肿大,密度均匀或不 均匀,边缘模糊,增强后均匀强化。
慢性颌下腺炎
CT表现为颌下腺形态饱满,密度不均 匀,边缘较清晰,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肿瘤性肿块
良性肿瘤
CT表现为颌下腺内低密度或等密度 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后均匀强化。
恶性肿瘤
CT表现为颌下腺内低密度或等密度肿 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增 强后不均匀强化。
肿瘤性肿块的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良性肿瘤,可进行颌下腺切除术或肿瘤摘除术;对于恶性肿瘤,需根据具 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放化疗
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可进行放疗或化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 险。
下颌下腺淋巴管瘤的健康宣教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规律进食,
避免暴饮暴食
心理调适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寻求支持和帮助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
4
下颌下腺淋巴管 瘤的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内容
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定义和 症状
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诊断和 治疗方法
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预防措 施和日常护理
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病因和 发病机制
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心理调 适和康复指导
宣教方式
01
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解下颌下腺淋巴管瘤的病因、 症状、治疗方法等
03
视频教程:制作短视频,通过生 动形象的方式讲解下颌下腺淋巴 管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05
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健康教育课 程,教授下颌下腺淋巴管瘤的预 防、治疗和康复知识
生活习惯
A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漱口
B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减少对下颌下腺的刺激
C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D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饮食调理
1
2
保持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 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
3
4
适量摄入优质蛋 白质,如瘦肉、
02
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 等,介绍下颌下腺淋巴管瘤的相 关知识
04
线上咨询:设立线上咨询平台, 提供患者与专家交流的机会,解 答患者疑问
宣教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观 察等
颌下腺肿瘤护理常规

颌下腺肿瘤护理常规
颌下腺肿瘤属于唾液腺的一种,表现为下颌下三角肿块,良性肿瘤常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活动,无粘连,无功能障碍,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生长到相当体积后才被发现。
恶性肿瘤多有疼痛症状,生长较快,呈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健康史、既往史、过敏史、遗传史等,了解可能的病因。
2.评估患者的肿瘤部位,大小、性质等。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
4.评估心理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并记录。
【护理措施】
按口腔颌面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刺激,戒烟。
(2)指导保持口腔清洁。
2、术后护理
(1)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及减轻颌面部的充血、肿胀。
(2)术后1-2 天内进半流质饮食;2-3 天后改食软食;给予清
淡的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利伤口愈合。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以免引起过多的唾液分泌。
(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呼吸困难者协同医师妥善处理;用绷带加压包扎5-7 天;
(4)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
(5)做好用药护理,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6)联合根治术者,按颈淋巴结清扫术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讲究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2、行整复手术者,术后早期加强功能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了解颌下腺肿瘤
全面了解颌下腺肿瘤
文:卢旭光医生
颌下腺是什么?
颌下腺是我们的大唾液腺之一。
唾液腺是分泌口水的腺体,人体共有三对大唾液腺和无数的小唾液腺。
颌下腺,顾名思义,位于下颌下方。
正常颌下腺的体积约为8-10cm3。
颌下腺肿瘤是如何检查和诊断的?
临床医学看病的基本思路是检查—诊断—治疗。
其中检查中最不可缺少的是物诊,也就是医生直接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望触叩听”。
医生亲自
检查患者是诊断中最重要的环节。
越有经验的医生,在体格检查阶段收集的信息越多。
在体格检查完成后,再需要各种辅助检查,辅助检查的目标是积累更多的证据,更准确的判断疾病性质。
这就像是警察抓小偷,有经验的警察能够看出人群中可疑的犯罪分子,但仅凭感觉不能抓人,必须找到证据才能实施抓捕。
回到颌下腺肿瘤这个话题。
通常的诊疗流程如下。
首先发现的是颌下有个肿块,以这个理由来找医生。
表现为颌下肿块的疾病有很多,医生要如何判断呢?
首先要做的是临床检查,观察肿块的位置,触诊它的大小和硬度,看看是不是活动,压一压看会不会疼。
此时,能够判断的只是颌下区有个肿瘤,可能是颌下腺的肿瘤。
其他信息都是凭借医生经验的猜想,并不准确。
此时,需要更多证据来支持。
辅助的影像诊断手段有B超、CT和核磁,三者都可选。
其中B超价格最低、没有放射性,是最常用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辅助确认肿瘤是否位于颌下腺内部。
如果肿瘤位于腺体内部,就可诊断为颌下腺肿瘤。
到这个阶段,我们得到的信息是颌下区有个肿瘤,肿瘤在颌下腺内部,以及较为精确的肿瘤体积。
其他都还只是猜测。
对于一般的肿瘤来说,此时应该先取小块肿物送检查,初步判断肿瘤性质,再来决定手术方案。
而颌下腺肿瘤位置深,取活检要破坏腺体和瘤体,容易造成肿瘤细胞扩散到外部,所以常规不取活检。
那么,现在就唯有直接手术了。
颌下腺手术如何进行呢?
颌下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目前只有一种,就是将腺体和肿瘤一起切除。
这个手术并不简单。
颌下腺手术只能自颈部切口完成。
皮肤切口必然会形成瘢痕。
因
此,如何将手术切口设计的最小?如何缝合才能有效控制瘢痕?这些都是考验医生水平的关键因素。
颌下腺附近有三根重要的神经,分别是面神经下颌缘支(控制下唇运动),舌神经(支配舌前部感觉),舌下神经(支配舌运动)。
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神经功能。
面颈部血管丰富,又有面动静脉自颌下腺表面或内部经过,正确有效的处理这些血管是保证术后安全的重点。
颌下腺切除是适合以日间手术模式实施的颌面外科手术之一。
我们今年开展的颌下腺切除手术全部是日间手术,手术当日出院,将治疗给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颌下腺切除手术的日间手术流程:
门诊检查确诊,完善手术前检查。
麻醉医生评估,预约手术时间。
按照约定时间空腹来医院,实施手术。
手术时间通常在一小时以内。
术后观察数小时,恢复良好后,当天回家。
预约次日门诊复查换药,一周复诊拆线。
病理诊断最重要。
一般在手术后一周左右,病理科医生会提供肿瘤的病理报告。
只有到这个阶段,我们才能真正明确的做出诊断。
如果是良性肿瘤,到此治疗完成。
但如果不幸是恶性肿瘤,就还要追加治疗。
可选的方法有进一步扩大切除范围、放疗和化疗。
医生会根据肿物性质做出适当的建议。
术后瘢痕明显吗?
精细的缝合技术是控制瘢痕的最有效手段。
个别患者瘢痕增生明显,术后半年再次评估,必要时可以再修整。
切除一侧颌下腺会不会口干?
单个颌下腺分泌的口水量约占全部腺体的7.5%左右。
切除单个腺体后,其他腺体可以代偿这部分工作,不会有口干的问题。
活动的颌下腺肿瘤一定是良性吗?
医学的问题极少会有绝对的答案。
即使是完全无痛性的活动肿块,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风险。
最终病理结果是诊断良恶性的金标准。
一般来说,颌下腺肿瘤的良恶性比例为1:1。
[本文转自知乎@卢旭光,旭光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及正颌外科首席专家.文章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