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合集下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讲课PPT课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讲课PPT课件

临床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 出血、栓塞等症 状,以及肝、肾 等器官功能是否 正常。
实验室检查:进 行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等 血液学检查,以 及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 物等凝血因子检 测。
影像学检查:进 行超声、CT等 影像学检查,观 察血管内是否存 在血栓或病变。
诊断标准:根据 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综合 评估患者是否患 有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
分子生物学基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与多种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如凝血因子活化、血 小板聚集等。
病理生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等病理生理改变。
病因和预防: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
0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和步骤
0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控 制原发病、避 免医源性损伤、 预防感染等。
注意事项:及 时就医、遵医 嘱治疗、定期
复查等。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
惯等。
特殊人群护理: 老年人、儿童、 孕妇和身体虚 弱者需特别关
注和护理。
护理原则和方法
的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对DIC的认知和警惕性,
预防复发
学术研究和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最新研究 成果
学术界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 研究动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领域的专家 观点和研究成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未来研究 方向和展望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临床表现:出血、休克等 症状表现
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手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课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机体在致病因子的 作用下,引起的一种以凝血系统激活为始动环节 ,以广泛微血栓形成、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亢进和相继出现的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病理特征 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障 碍和溶血性贫血。
⑤ 抗凝血酶一Ⅲ (AT-Ⅲ)量减少或活性<60%; ⑥ 血浆纤溶酶原<200mg/L; ⑦ 血浆Ⅷ:C活性<50%; ⑧ 血浆内皮素-1<200ng/L或凝血酶调节蛋白(TM)高于正
常2倍以上; ⑨ 疑难或其他特殊患者,可考虑行凝血、纤溶、血小板
活化分子标记物测定。
基层医院DIC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同时有下列 三项以上异常)
其他凝血因子制剂: ①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剂量为20~40U/kg,每次以5%
的葡萄糖溶液50ml稀释,要求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 每日l~2次; ②因子Ⅷ:C浓缩剂 ③维生素K
3.DIC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此期微血栓形成已基本停止,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 要矛盾。
若临床确认纤溶亢进是出血首要原因,则可适量应 用抗纤溶药物。这类药物应在足量肝素治疗下应用。只 有当已无凝血消耗而主要为继发性纤溶继续进行时,方 可单独应用抗纤溶药物。同时,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消耗,也应积极补充。
微循环衰竭 黄疸 I因子 II因子 V因子 VIII:C 3P试验 D-二聚体 FPA
急性DIC 多见 轻,少见 减少 减少 减少 降低 阳性 阳性 明显增加
TTP 少见 较重,常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阴性 正常 正常
原发纤溶 重症肝病



很重,极常见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DIC093007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DIC093007

DIC的概念 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 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增加,微 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时或继发 纤溶亢进,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 溶血性贫血及休克的病理过程。
DIC发生的原因
1.急性感染:流脑、败血症等。
2.妊娠及妇科疾病:恶性葡萄胎、绒毛膜 癌、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
3.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胰腺癌、肾癌 等。



Laboratory test (normal value in parentheses) Hb: 80g/L(110150), RBC: 3.01012/L(3.55.0 12/L), WBC: 1.5109/L(0.51 109/L). Schistocyte cells can be seen in peripheral blood. blood platelet count: 75 109/L (100300 109/L), fibrinogen:1.6 g/L(24g/L); prothrombin time:19(1214)seconds,3P test: positive (negative). Urine protein: +++ (-),urine RBC:++(-). Multiple abscess including lung, renal and liver abscess were found by ultrasonic detection and chest X-ray. Diagnosis and thinking: what kind of complication happened following the infection of the patient? Please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is complication by the pathophysiology knowledge.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文
➢ 肝脏能产生多种这类因子,又具有代谢转换功能,对凝血与抗凝血平 衡也有重要作用。
➢ 脾脏通过扣押、释放血小板起调节作用 ➢ 正常的VEC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也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 ➢ VEC对血管舒缩活性的调节也是使血液正常流动和防止血管内发生凝
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血小板激活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及释放等功能,在DIC的发生、发展 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 白GPIb通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胶原结合, 使血小板产生粘附作用。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2.以抗凝血酶Ⅲ(AT-Ⅲ)为首的蛋白酶抑制物
➢ AT-Ⅲ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其作用 是抑制含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 诸多凝血因子(Ⅱa、VⅡ、IXa、Xa、XⅡa等)的活 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AT-Ⅲ可封闭其丝氨酸活性 中心,故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α2-巨球蛋白等也属丝氨 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是在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 量促凝物质入血,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 时或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 出血、溶血性贫血及休克的病理过程
➢ 临床研究发现,DIC的严重程度不一,有的十分 轻微,临床表现不明显,只有用比较敏感的实验 室检查才能发现
➢ 但有的较严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最后引起 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组织严重破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 凝血系,才释放入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八版ppt课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八版ppt课件

临床表现
3.栓塞
.脑栓塞:尸检阳性率高,临床诊断率低,有下 列表现要考虑:
①原发病不易解释的顽固性头痛、喷射性呕吐、 瞳孔异常、视乳头水肿;②早期出现意识障碍;③ 不明原因的瘫痪及呼吸节律改变
.心脏血管栓塞:心功能不全及心肌梗塞:
.肝脏血管栓塞:急性肝功能受损
.其他部位栓塞:垂体、肾上腺、胰腺、胃肠道
病理生理
2.凝血障碍 (1)高凝期
为DIC早期,以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并释放 血小板因子,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形成为主要病理 生理变化
.高凝期持续时间短,临床症状不多,不易被 发现
.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早期微循环障碍
.采血易凝固,静脉输液易发生堵塞
.最适宜于用抗凝治疗
病理生理
(2)消耗性低凝血期
由于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或被纤 溶酶降解,及FDP的抗凝作用,血液凝固性降低, 血液凝固困难。此期可持续较长时间
Ⅹa Ⅴa,Ca2+,PF3
凝血酶
凝血活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Ca2+
肽A、肽B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
Ca2+
ⅩⅢa
ⅩⅢ
不溶性纤维蛋白聚合体
复习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1、收缩反应:神经、体液调节
EC
神经反射
体液中的活性物质
EC
EC
管腔收缩 血流变慢
EC
EC
出血 /停止
复习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2、激活血小板(vWF):
三、发病机制
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坏!!
1、组织损伤,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不同的人体组织中组织因子的含量
组织
肝 肌肉
脑 肺 胎盘 蜕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课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课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预后
01 引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 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其 特点是体内凝血系统异常活化,导致微 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全身性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切除病变组织 、器官等。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血 液滤过等。
0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 预后
预防措施
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的各种原发病,如感染、肿瘤、产科 疾病等。
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 充血容量,维持血液循
环稳定。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保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
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抑制凝血过程,减 轻血栓形成。
使用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 恢复血流。
使用止血药物
如维生素K、止血敏等,帮助控制出血。
其他治疗
胎盘早剥时,大量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羊水栓塞
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血循环,引发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
其他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因自身抗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使用不当也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病理生理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考纲:九、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1.病因和机制2.影响因素3.功能与代谢改变一、定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高凝状态),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低凝状态),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二、病因三、发病机制(一)DIC的发生1.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富含TF的组织有前列腺、肝、脑、肺、胰等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3.血细胞破坏(1)红细胞大量破坏(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3)血小板被激活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蛇毒,如锯鳞蝰蛇毒、肿瘤细胞、羊水……组织损伤后导致DIC的机制主要是A.PC——蛋白酶C——抗凝物质B.AT- Ⅲ——抗凝血酶Ⅲ——抗凝物质C.肝素——抗凝物质D.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物质E.TF——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正确答案』E引起DIC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恶性肿瘤B.严重创伤C.严重感染D.异型输血E.蛇咬伤中毒『正确答案』E(二)DIC的发展发生机制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高凝期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微血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时间↓·血小板粘附性↑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有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继发纤溶亢进期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纤溶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形成明显出血·FDP↑·凝血酶时间↑·3P试验(+)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A.凝固性增高B.凝固性降低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E.凝固性无变化『正确答案』C急性DIC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均减少,其中减少最为明显的是A.纤维蛋白原B.凝血酶原C.Ca2+D.FⅫE.FⅤ『正确答案』A四、影响因素——DIC诱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二)肝功能严重障碍(三)血液高凝状态(四)微循环障碍(五)医源性因素(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生理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

下篇第8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篇第8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篇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选择题【A1型题】1.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A.凝血物质大量消耗B.纤溶亢进C.凝血功能障碍D.大量微血栓形成E.溶血性贫血2.在DIC病理过程的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体内A.凝血系统的活性远大于纤溶系统的活性B.纤溶系统的活性大于凝血系统的活性C.激肽系统被激活D.凝血系统被激活E.纤溶系统被激活3.DIC时血液凝固障碍准确的表述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D.纤溶活性增高E.血液凝固性降低4.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B.凝血因子Ⅲ大量入血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D.凝血因子X被激活E.直接激活凝血酶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实验(3P实验)是检查:A.凝血酶原的存在B.纤维蛋白原的存在C.纤维蛋白单体的存在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X片段的存在E.纤溶酶的存在6.下列诸因素中哪项是引起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A.血管通透性增加B.血小板减少C.继发性纤溶亢进D.纤维蛋白原减少E.凝血酶减少7.DIC时产生的贫血属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D.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8.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生成A.PAFB.纤维蛋白单体C.PFD.FDPE.MDF9.实验室最常用的.能反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查:A.红细胞计数B.网织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浓度测定D.血浆胆红素测定E.以上都不对【A2型题】10.患者,女,27岁,在分娩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进而出现皮肤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无尿,渐见皮肤有出血点,补液针口渗血不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见两肺微血管中有大量羊水成分,各组织器官均有明显漏出性出血。

该患者皮肤出血.针口渗血的原因是A.血小板功能异常B.维生素K缺乏C.输液过多D.血管壁破裂E.凝血因子被消耗和继发纤溶【B型题】A.激活凝血因子Ⅻ而引起DICB.大量组织因子入血引起DICC.血小板聚集.释放而引起DICD.RBC大量破坏引起DICE.其他促凝物质入血引起DIC11.宫内死胎是通过12.重度休克是通过13.高热的病人是通过14.组织严重创伤是通过15.细菌或病毒感染是通过A.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入血B.激活因子ⅫC.释放组织因子D.释放大量磷酯入血E.直接激活凝血酶原16.中性粒细胞受损,诱发DIC的原因是17.急性溶血,诱发DIC的原因是18.异物颗粒入血,诱发DIC的原因是19.酸中毒诱发DIC的原因是【X型题】20.FDP导致出血与下列哪些作用有关?A.抗凝血酶作用B.分解凝血因子C.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D.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E.抑制纤维蛋白单体聚合21.DIC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物质的消耗B.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C.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维生素K缺乏E.FDP的抗凝作用22.RBC大量破坏引起DIC的机制是A.释放血红蛋白B.释放大量磷脂入血C.溶酶体破裂D.释放ADPE.释放组织因子23.下列哪些情况可导致大量组织因子入血?A.严重感染B.严重创伤C.宫内死胎D.胎盘早剥E.恶性肿瘤二﹑填空题1.典型的DIC临床上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三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 血小板悬液,当血小板计数低于 20× 109 /L, 使血小板计数不小于20× 109 /L;若有出血症状者,应达 50× 109 /L以上; 4)纤维蛋白原 首剂可用2-4克,静脉滴注,24 小时内可给8-12克,应使血浆纤维蛋白原升至1g/L以上;(商品名:法布莱士) 5)冷沉淀,主要具有丰富旳纤维蛋白原和不稳定旳V、VIII因子; 6)凝血酶原复合物 (在严重肝病合并DIC时使用。
DIC出血(腹主动脉瘤术后)
DIC诊疗原则
存在易引起DIC旳基础疾病; 2 有下列两项以上旳临床体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旳循环衰竭或休克,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旳症状,4)抗凝治疗有效。
试验室检验指标:(下列3项以上异常) 1) 血小板<100× 109 /L(肝病及白血病<50× 109 /L),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恶性肿瘤<1.8g/L,肝病<1.0g/L),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
有关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1)肝素钠(Heparin Sodium)经过激活抗凝血酶III(ATIII)而发挥抗凝血作用,成人首剂5000单位,30-60分钟滴完,需要可每4-6小时反复,25000单位/Dmax,应监测凝血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肝素检测常用APTT治疗使其延长60-100%为最佳剂量,CT不宜超出30min,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中和,1mg中和100U肝素; 低分子肝素钠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分子质量在4000-8000,具抗栓作用强,出血危险小,不需要试验检测旳优点,临床推荐逐渐取代肝素钠。 -第17界血栓及止血会议(华盛顿)。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一、正常凝血系统
➢ 血液凝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在人体止血机制中 起着重要作用。
➢ 目前认为,整个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 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以及纤维蛋白 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图8-1)。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K PK
胶原 HK

Ⅻa

Ⅺa
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在ⅩⅢa作 用下,松散的纤维蛋白单体转变为紧密的纤维蛋白多 聚体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正常抗凝系统
包括细胞抗凝和体液抗凝。
(一)细胞抗凝
单核吞噬细胞和肝细胞,可清除促凝物质,吞噬凝血因 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二)体液抗凝
指血液中的抗凝物质 1.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 2.以抗凝血酶Ⅲ(AT-Ⅲ)为首的蛋白酶抑制物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4.肝素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2.以抗凝血酶Ⅲ(AT-Ⅲ)为首的蛋白酶抑制物
➢ AT-Ⅲ由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VEC)合成,其作用 是抑制含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 诸多凝血因子(Ⅱa、VⅡ、IXa、Xa、XⅡa等)的活 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AT-Ⅲ可封闭其丝氨酸活性 中心,故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 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α2-巨球蛋白等也属丝氨 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
第一节 正常凝血和抗凝血过程
蛋白C经凝血酶水解成为活化蛋白C(APC),并 在蛋白S的协助下具有以下作用:
(1) 水解Va、Ⅷa,使其灭活,结果既阻碍了由Ⅷa和Ⅸa 组成的Ⅹ因子激活物的形成,也阻碍了由Va和Xa组成的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造成凝血过程受阻。 (2) APC限制Xa与pt的结合,抑制pt聚集; (3) 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u-PA)的释放。

【病理生理学】8DIC

【病理生理学】8DIC
抗凝血酶III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抑制由组织因子途径启动的凝血反应 (VIIa、Xa) 防止凝血反应扩散
血栓调节蛋白(TM) -蛋白C(PC)系统
20
三、抗凝系统
血栓调节蛋白(TM) -蛋白C(PC)系统
1. 蛋白C
PAI增多 抗凝及纤溶物质减少 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
酸中毒血液凝固性增高
酮体、乳酸等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增强 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32
第一节 DIC的病因与诱因
二、DIC发生的诱因
4. 微循环障碍(重要诱因) 休克血流动力学紊乱,血流缓慢、淤滞
羊水栓塞、胎盘早剥
手术及创伤 医源性疾病
其他各系统疾病
二、DIC的诱因
1.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 受损
2. 肝功能障碍 3. 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酸中毒
4. 微循环障碍(重要诱因) 5. 其他
34
第二节 DIC发生发展的机制※
一、凝血系统强烈激活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严重组织损伤
二、抗凝系统功能抑制
手术及创伤 医源性疾病
9.5%
急性白血病 产科意外
15.3%
17.9%
其他各系统疾病
27
病例分析
病史:女性,妊娠39+周,伴下腹痛待产
3小时入院,于妊娠8个月做产前检查时, 诊断“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体检:T36.8℃,R 20次/分钟,P 88次/分钟,
BP150/100mmHg,皮肤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
29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 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许多疾病严重阶段的并发症,其特点是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凝血系统被激活,凝血过程加速,微循环内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凝集,导致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由于凝血因子被消耗,发生广泛出血。

由于广泛形成微循环内微血栓,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影DIC,则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

因此,早期诊断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反应性低下,调节功能差易出现低体温、呼吸及循环衰竭缺氧、酸中毒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清除能力低。

4.血液黏稠,呈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呈高凝状态,纤溶活动较强。

5.某些产科因素的影响(1)感染:严重感染是导致新生儿DIC的主要原因。

(2)缺氧:缺氧导致酸中毒、血黏度增高。

(3)寒冷损伤:由于寒冷及皮下脂肪变硬微循环灌流不足,毛细血管损伤。

(4)溶血:由于红细胞破坏,释放大量磷脂类凝血活酶物质,促发DIC。

(5)其他:早产儿因易发生各种疾病及凝血机制不完善,DIC发生率较高。

某些产科因素,如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严重妊娠高血压等由于胎盘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进入胎儿循环,促发DIC。

发病机制DIC是许多疾病并发的一种病理过程,DIC的发生、实质上是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发生病理性激活。

1)凝血系统被激活致病因素如内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可使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膜缺损,血小板因子(PF3)及TXA2被释放,血液与暴露的血管壁胶原组织接触,Ⅻ因子立即被激活并经“瀑布”式系列反应形成血液活性凝血活酶,此即激活了血液(内凝)系统。

致病因素如缺氧、酸中毒产科因素等使组织或血管壁损伤,释出组织凝血活酶,经一系列激活过程最后形成组织活性凝血活酶此即激活了组织(外凝)系统。

活性凝血活酶的形成,加速了凝血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凝血酶又能激活Ⅻ因子,使纤维蛋白单体合成纤维蛋白凝块,完成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精简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soluble thromboplastin)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

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Etiology of DIC)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of DIC)DIC始于凝血系统的被激活,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微小血管内形成微血栓。

因此,启动凝血过程的动因和途径是DIC发病的重要方面。

1.凝血酶原酶形成(1)血管内皮广泛受损:细菌及内毒素、病毒、缺氧和酸中毒等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Ⅻ因子激活,然后相继激活多种凝血因子,最终形成凝血酶原酶。

因为参与反应的各种因子都存在于血浆中,因此这一凝血途径被称为内源性凝血系统。

(2)组织破坏:在严重创伤、烧伤、外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时,损伤和坏死组织可释放组织因子(或称Ⅲ因子)入血,形成凝血酶原酶。

由于触发物质(Ⅲ因子)来源于组织,故被称为外源性凝血系统。

目前认为组织因子释放引起的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是造成DIC的主要途径。

(3)促凝物质释放:损伤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释放大量的促凝物质,如磷脂蛋白、血小板3因子(PF3),加速凝血过程。

2.凝血酶形成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的作用下,形成凝血酶。

3.纤维蛋白形成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首先形成纤维蛋白单体,进而形成稳定的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与凝血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沉积在血管中的纤维蛋白溶解,去除由于纤维蛋白沉着引起的血管阻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第八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复习提要一、概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引起以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和凝血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二、常见病因败血症、病毒血症;烧伤、创伤、挤压伤;血管内溶血、输血反应;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白血病、恶性肿瘤转移;严重肝脏疾病三、发生机制DIC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损伤,分别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以凝血机能失常为主的病理生理改变。

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因子Ⅻ,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细菌、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创伤及大手术、缺氧、酸中毒等均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使内皮下的胶原暴露,由于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可使血液中流动的无活性的凝血因子Ⅻ激活(Ⅻα)而启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

此外,活化的Ⅻ因子(Ⅻa)可使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rekallikrein, PK)转变为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 KK),激活激肽系统引起小血管扩张;Ⅻa因子还可激活纤溶、补体系统,进一步促进DIC的发展,带来细胞损伤。

2. 组织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大手术、严重创伤、产科意外(如胎盘早期剥离、官内死胎等)、恶性肿瘤或实质性器官严重破坏时,有大量的组织因子(即凝血因子Ⅲ,或称组织凝血活酶)释放入血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因子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含有大量磷脂,广泛存在于人、动物的组织细胞中,脑、肺和胎盘的含量尤为丰富。

感染、组织损伤、内毒素血症时组织因子释放入血浆,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组织因子与因子Ⅶ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激活因子Ⅹ生成活化的Ⅹα,并与Ca2+、因子Ⅴ和血小板磷脂相互作用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逐步完成凝血过程。

3. 血细胞大量破坏,释放促凝物质血型不合的输血、蚕豆病、恶性疟疾、急性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大量破坏,一方面可释放出ADP,激活血小板,释放出血小板因子(PF3),促进凝血反应,另一方面,红细胞膜内磷脂有直接的促凝作用。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内也含有促凝物质。

在内毒素作用或白血病化疗后易诱发DIC,内毒素可使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因子;白血病时白细胞大量破坏,或者由于化疗的杀伤作用,使细胞内的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入血,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引起DIC。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的胶原和纤维暴露,引起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

内毒素、免疫复合物、凝血酶等均可直接损伤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

当血小板粘附于血管破损处或受到凝血酶等活化剂作用被活化后,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形成血小板团块,堵塞微血管;被激活的血小板释放ADP、5-HT(5-羟色胺)、TXA2(血栓素A2),又可进一步激活血小板,促进DIC发生,血小板释放的多种促凝因子(血小板因子3 PF3,血小板因子4 PF4等),可直接促进血液凝固。

4. 外源性促凝物质入血细菌、病毒、内毒素、饱和脂肪酸入血,能直接激活Ⅻ因子,启动内部凝血途径;羊水中含有胎粪、脱落的胎儿表皮等颗粒物质,具有较强的促凝活性,可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某些药物(如高分子量右旋糖酐、左旋门冬酰胺酶)可直接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毒蛇或毒蜂的毒液中含有蛋白水解酶,有组织因子样作用,当机体被咬伤后,可使外部凝血途径5. 蛋白C缺乏或活性下降蛋白C是体内重要的抗凝系统,由蛋白C(protein C, PC)蛋白S(protein S, PS)和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llutin, TM)和PC 抑制物(PC inhibitor, PCI)组成。

PC由肝脏合成,其抗凝作用是通过蛋白水解作用灭活因子V(Va)和因子Ⅷa(Ⅷa)而实现的。

当肝脏受损时,可使血浆PC水平降低,减弱了对Va及Ⅷa的灭活作用,促进凝血过程。

6. 纤溶活性改变体内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沉积于血管壁的纤维蛋白、溶解血凝块,维持血流通畅。

主要由纤溶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PA)和激活物特异性抑制剂( PA inhibitor, PAI)、纤溶酶(plasmin)以及纤溶酶抑制剂组成。

凝血过程可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的激活也可以由某些因子直接激活纤溶酶而不依赖于凝血系统的激活。

启动纤溶过程的关键因子为t-PA,剧烈运动、应激反应、休克、缺氧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均能影响t-PA 活性,而缺氧和细胞因子(TNF、IL-1等)也能使PAI释放增加,抑制纤溶系统。

四、诱发因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降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清除血循环中的凝血物质、激活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其它促凝物质的作用。

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障碍时,消除凝血物质的作用减弱,可促进DIC的发生。

给家兔静脉注入非致死量的内毒素,于24 小时后再次注入内毒素则引起动物休克、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死后解剖发现多数器官微血管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为典型的DIC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全身Shwartzman反应。

这是由于第一次注射内毒素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了内毒素和纤维蛋白而使其机能“封闭”,当再次注入内毒素时,该系统清除和灭活内毒素及激活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因而引起DIC。

毛细血管血流缓慢休克、低血容量、心力衰竭及高粘血症等情况,毛细血管血流减慢,易诱发DIC。

以休克为例,其诱发DIC的机制可以是:休克时微循环血流减慢,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并导致微血栓形成。

休克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并伴有血液粘度增加。

休克时组织缺血、缺氧易产生酸中毒,带来血液凝固性增加。

休克失代偿期,组织缺血、坏死可致组织因子释放入血。

3. 血液高凝状态缺氧和酸中毒------缺氧和酸中毒均能损伤血管内皮,使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酸中毒时,肝素的活性下降,生理性抗凝机制减弱;促进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促凝因子增加。

妊娠妊娠后(3周)母体内血小板及多种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Ⅸ、Ⅹ及Ⅻ等)增多,抗凝血酶(AT-Ⅲ)、t-PA和u-PA等抗凝血物质减少;另外,来自胎盘的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2)增加,使纤溶系统抑制而凝血活性相对加强。

妊娠后,孕妇血液凝固性逐渐升高,到妊娠末期,血液呈明显的高凝状态,若出现产科意外(如宫内死胎,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等)时易导致DIC。

2.药物使用不当不适当地应用纤溶酶抑制(如6-氨基已酸),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来阻制纤溶过程,破坏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平衡,可促进DIC的发生。

临床上不恰当地应用对羧基胺亦可造成纤溶系统的过度抑制、血液粘度增高时,促进DIC形成。

4. 肝功能严重障碍肝细胞受到明显损伤时,产生的抗凝血物质减少,同时对已激活的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减弱,因而增加了血液的凝固性。

肝细胞大量坏死,又可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样物质。

因此,当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时,可加剧和促进DIC的发生。

五、机能代谢变化凝血机能障碍典型DIC的发生过程可分三个时期。

初期由于凝血系统被激活,大量的促凝物质入血,多数患者血中凝血酶含量增多,有微血栓形成,血液呈高凝状态,为高凝期。

当凝血系统激活、微循环广泛微血栓形成后,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因而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Ⅷ、Ⅻ、及血小板均明显减少,血液凝固性迅速降低,进入消耗性低凝期。

DIC继续发展,凝血过程逐渐减弱, 活化的Ⅻ因子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前激活物,后者转变为纤溶酶原激活物, 激活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生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有很强的纤溶和抗凝作用),纤溶系统活性逐渐增强,这期为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临床上DIC主要表现为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其机制为:①凝血物质减少。

DIC发生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Ⅷ、Ⅹ和血小板等),凝血功能障碍。

②纤溶系统的激活。

在上述的激活纤溶系统的机制作用下,体内有大量的纤溶酶生成,它不但能水解纤维蛋白原,同时能使许多凝血因子水解,因而使凝血因子进一步减少。

③FDP的形成。

FDP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其中X、Y碎片可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多聚体生成,Y、E片断还具有抗凝血酶作用。

FDP的增多可导致明显的出血。

微循环衰竭——休克DIC常伴有休克。

重度休克又可促进DIC形成,两者可形成恶性循环。

DIC诱发休克的机理如下:①由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中有广泛的血小板微聚体和纤维蛋白性微血栓形成,微循环严重障碍,以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

② Ⅻ因子激活,伴有缓激肽形成和补体激活。

激肽使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补体C3和C5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

③ DIC时广泛出血,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纤维蛋白降解形成的A肽和B肽可促进小血管收缩,进一步减低组织的灌流量。

DIC时发生休克的特点是:突然发生,常不易找出明显的休克原因,或用原发病不能得到圆满解释。

休克常伴有多发性出血倾向,且出血程度与休克程度不一致。

早期出现器官功能障碍。

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不明显。

器官功能障碍DIC时,许多器官有血小板及纤维蛋白性血栓形成,导致局部性缺血、缺氧,甚至组织坏死。

严重或持久的坏死性病变可造成器官功能衰竭。

如:肾脏微血栓形成,带来肾皮质缺血和肾小管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为少尿、蛋白尿、血尿、无尿,甚至尿毒症等症状。

肺毛细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可以起肺淤血、及肺出血,临床表现为气急、胸闷、紫绀、血氧分压下降,为急性呼吸衰竭。

脑皮质和脑干的出血或微血栓形成,可带来嗜睡、昏迷、偏瘫和抽搐等神经症状。

肝受累时可出现黄疸及肝功能衰竭。

贫血DIC时病人可表现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在病人的外周血涂片检查时见到一些特殊形态的红细胞,其外形呈盔甲形、星形、新月型及三角型等,成为裂体细胞(schistocyte),是破坏的红细胞碎片。

其产生原因是由于DIC时,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当红细胞流过这些网孔时,受到机械性损伤而引起变形碎裂,出现溶血现象。

此外,组织缺血、缺氧而致血液pH值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粘度增加;ATP缺乏影响了细胞膜的正常功能,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这些因素可使红细胞处于“前溶解状态”,在经过纤维蛋白网孔和血流冲的作用下容易破坏。

六、防治原则由于DIC病情复杂,应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