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某温度时,反应X(g)4Y(g)+Z(g) ΔH=-Q kJ·mol-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X和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2 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ol·L-1·min-1
B.第t 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第5 min后,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
D.5 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6Q kJ
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3(g)N2O5(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
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
3
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0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0.4mol B.0.2mol C.小于0.2mol D.大于0.2mol,小于0.4mol
4.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CO(g)+H 2O(g) CO2(g)+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
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n mol。
欲使H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再通入n mol CO2和n mol H2④再加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g)
A.①②④B.②④
C.③④D.①②③
5.二氧化钛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可有效降解甲醛、苯等有机物,效果持久,且自身对人体无害。
某课题组研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0~20min之间,pH=7时R的降解速率为7×10-6mol·L-1·min-1
B.R的起始浓度不同,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对R的降解速率的影响
C.在这三种pH条件下,二氧化钛对pH=2的R溶液催化降解效率最好
D.在0~50 min之间,R的降解百分率pH=2等于pH=7
6.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2NO 2(g)
2NO(g) +O 2(g) ΔH =- 1162kJ·mol -
1的影响,若保持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在温度为T 1、T 2时,通过实验得到平衡体系中 NO 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c 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a>Mc
B .b 、c 两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C .从状态a 到状态c ,NO 2气体的转化率减小
D .状态a 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b ,a 、b 两点气体颜色:a 深、b 浅 7.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
NH 3(g)+HI(g);②2HI(g)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H 2)=0.5mol·L -
1,c(HI)=3mol·L -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 .9 mol 2·
L -2 B .12 mol 2·
L -2 C .16 mol 2·
L -2 D .20 mol 2·
L -2 8.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 5(g)
PCl 3(g)+Cl 2(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
23Cl PCl c c ()
()
比容器Ⅱ的大
B .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6︰31
C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Cl 2体积分数小于
1
3
D .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0.4 mol·L −1<c (PCl 5)<0.8 mol·L −1 9.已知:CH 4(g)+2H 2S(g)
CS 2(g)+4H 2(g)。
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CH 4和0.2molH 2S ,不断升高温度,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H<0
B .维持Z 点温度,向容器中再充入CH 4、H 2S 、CS 2、H 2各 0.1mol 时,v(正)>v(逆)
C .X 点与Y 点容器内压强比为51:55
D .X 点CH 4的转化率为20%
10.已知:N 2(g)+3H 2(g)
2 NH 3(g) ΔH =-92.4 kJ·mol -1。
一定条件下,现有容积相同且恒容的密闭容器甲与乙:① 向甲中通入1 mol N 2和
3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1 kJ ;② 向乙中通入0.5 mol N 2和1.5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2 kJ 。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Q 1=2Q 2=92.4
B .92.4=Q 1<2Q 2
C .92.4>Q l >2Q 2
D .Q 1=2Q 2<92.4
11.H 2S 与CO 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CO 2 (g) + H 2S (g)
COS (g) + H 2O (g)。
在610 K 时,将0.10 mol CO 2与0.40 mol H 2S 充入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H 2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通入CO 2后,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H 2S 的平衡转化率α = 4.5 %
D .反应平衡常数K = 2.8×
10-3
12.已知:2CrO42-+2H+Cr2O72-+H2O。
25℃时,调节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的pH,测定平衡时溶液中
c(Cr2O72-)和c(H+),获得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pH越小,c(Cr2O72-)越小
B.A点CrO42-转化为Cr2O7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14
C.C点CrO42-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平衡时,若溶液中c(Cr2O72-)=c(CrO42-),则c(H+)>2.0×10-7mol•L-1
13.在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相应量充入气体,发生反应2N2O(g)⇌2N2(g)+O2(g),其他条件不变时,容器I、Ⅱ、Ⅲ中N2O的平
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B.V3>1>V1
C.图中A、B、C三点处容器内总压强:p(I)A>P(II)B>P(III)C
D.容器Ⅳ在470℃(图像中纵向虚线所示温度)进行反应时,
起始速率:v(N2O)正>v(N2O)逆
1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 △H<0。
现将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
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减小
B.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C.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1前的
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D.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15.如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X(g)+3Y(g)2Z(g) ΔH=-192kJ·mol-1。
向M、N中都通入amolX和bmolY的混合气体,初始时M、N两容器的容积相同,保持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不变。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M<N
B.若向N中再充入amolX和bmolY,则平衡时,X的转化率:M>N
C.若a∶b=1∶3,当M中放出172.8kJ热量时,X的转化率为90%
D.若a=1.2,b=1,并且N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2L,此时含有0.4molZ,则再通入0.36molX时,υ(正)<υ(逆)
16.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Fe 2O3(s) +2NH3(g)2Fe(s)+N2(g)+3H2O(g) △H,实验测得化学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平衡常数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气体压强P2 >P1
C.平衡后再加入Fe2O3,则NH3转化率增大
D.M点的平衡常数Kp=
17.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
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
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至最小,为原体积9/10,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
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
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 C.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
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小于0.01
二、综合题
18.Ⅰ.某研究性学习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11_____,通过实验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t1<8,则由实验A、B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从反应开始到有结束,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锰被还原为Mn2+,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_。
(4)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反应速率会加快,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H2C2O4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有可能是(填符号)_______。
II.100kPa时,反应2NO(g)+O2(g)2NO2(g)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1,反应2NO2(g)N2O4(g)中N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
① 图1中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则________点对应的压强最大。
② 100kPa、25℃时,2NO2(g)N2O4(g)平衡体系中,列式计算平衡常数K p=________。
(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9.Ⅰ.为了探究一种固体化合物甲(仅含3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已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请回答:
(1)写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形成溶液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
(3)写出气体A通入溶液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___。
Ⅱ.近年来化学家又研究开发出了用 H2和CH3COOH 为原料合成乙醇(反应Ⅰ),同时会发生副反应Ⅱ。
反应Ⅰ.CH 3COOH(g)+2H2(g) CH3CH2OH(g) +H2O(g) △H1
反应Ⅱ. CH 3COOH(g)+H2(g)CO(g)+CH4(g)+H2O(g) △H2>0
已知:乙醇选择性是转化的乙酸中生成乙醇的百分比。
请回答:
(1)反应Ⅰ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1___0。
(填“>”或“<”)
(2)某实验中控制 CH3COOH 和 H2初始投料比为 1∶1.5,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______。
332
A 使用催化剂甲
B 使用催化剂乙
C 降低反应温度
D 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 增大CH 3COOH 和H 2的初始投料比
②673K 甲催化剂作用下反应Ⅰ已达平衡状态,测得乙酸的转化率为50%,乙醇的选择性40%,若此时容器体积为 1.0L ,CH 3COOH 初始加入量为2.0mol ,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K= ___ __。
③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H 3COOH 转化成CH 3CH 2OH 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
(3)在图中分别画出I 在催化剂甲和催化剂乙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
20.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1)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CO 2(g)
2CO(g)+2H 2(g)。
已知:C(s)+2H 2(g) = CH 4(g) ΔH= -76 kJ·mol −1 C(s)+O 2(g) = CO 2(g) ΔH= -394 kJ·mol −1 2C(s)+ O 2(g) =2 CO(g) ΔH= -222 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kJ·mol −1,有利于提高CH 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填标号)。
______________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 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 4、1 mol CO 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mol 2·L −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 4
(g)
C(s)+2H 2(g)
消碳反应: CO 2(g)+C(s) 2CO (g)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 变化关系如下左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υ)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K 积、K 消均增加 B .υ积减小,υ消增加 C .K 积减小,K 消增加
D .υ消增加的倍数比υ积增加的倍数大
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υ=k·p(CH 4)·[p(CO 2)]-0.5(k 为速率常数)。
在p(CH 4)一定时,不同p(CO 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上右图所示,则p a (CO 2)、p b (CO 2)、p c (CO 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1.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对研究部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
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N2(g)+3H2(g)2NH3(g)。
请回答:
①已知H—H键键能为436kJ·mol-1,N≡N键键能为945 kJ·mol-1,N—H键键能为391 kJ·mol-1。
由键能计算消耗1 mol N2时的
ΔH=_____。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如图中,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K A___(填“>”、“<”或“=”)K B。
③废氨水可以转化成氨,氨再设计成碱性燃料电池。
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示意图,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a电极作____(填“正”、“负”、“阴”或“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
(2)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CO(g)+H2O(g)CO2(g)+H2(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
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3 mol H2O、2 mol CO2、1.5 mol H2,则起始时该反应速率
v(正)______(填“>”、“<”或“=”)v(逆)。
②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增加H2O(g)的量,CO的转化率升高而H2O(g)的转化率降低
B.若CO与H2O(g)的转化率相同,二者的初始投入量一定相同
C.CO和H2O(g)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转化率之比
D.当CO与H2O(g)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CO的转化率为0.85
③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2 mol CO、2 mol H2O,达平衡时放出a kJ热量,则该反应的ΔH=_____。
2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V L密闭容器中加入n mol A.2n mol B,发生反应:A(g)+2B(g) 2C(g) ΔH<0,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A的转化率为x。
(1)一段时间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3n∶(3n-nx)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K和x的关系满足K=________。
在保证A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
(3)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条件:t2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t8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2时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
2018级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练习题答案BBCBB CBADC CBDCD CD
22【答案】BC x 2V/n(1-x) 3 C 增大生成物C浓度或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逆反应
18【答案】浓度1293K BC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8.3×10-4mol/(L·s)2MnO42-+5H2C2O4+6H+=2Mn2++10CO2↑+8H2O作催化剂Mn2+B0.06
19【答案】FeAl2S4(或Al2FeS4或FeS•Al2S3或Al2S3•FeS)Al2O3+2NaOH=2NaAlO2+H2O
2Fe3+ +SO2 +2H2O=2Fe2++SO42—+4H+<CD0.16或5/32
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Ⅰ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乙醇选择性有影响。
20【答案】+248 A 1/3 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X,催化剂Y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p c(CO2)、p b(CO2)、p a(CO2)
21【答案】-93kJ·mol-1向左小于负2NH3-6e- +6OH- =N2+6H2O1=AB-a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