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桃树写作背景
一棵小桃树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棵小桃树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一棵小桃树》是河北省十堰市南阳区盛庄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该课文以一棵小桃树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小桃树的成长过程。
以下是对课文的分段概括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段落一(前四句)开篇作者以"春天来了。
"引入话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关于春天和自然的。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春天的特点,如温暖的气候、花卉的盛开、鸟儿的欢快歌唱以及自然界的复苏等,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二、段落二(四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的出现,并着重展示了它的娇小和不起眼。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小桃树的外貌,如细小的树干、瘦弱的枝条、刚刚发芽的叶子等,刻画出小桃树的形象,让读者对它产生同情和关注。
三、段落三(四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与其他植物相比的特点,尤其是在缺乏春雨时仍能咬住土地不松口的坚持态度。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其他植物的状况,如被太阳晒伤的花朵凋谢、禾苗因缺水而蔫倒等,突出小桃树的顽强和坚持精神。
四、段落四(四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与其他生物相比的特点,突出了它身上独特的特征和优势。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其他生物的特点,如鸟儿的翅膀、蚂蚁的脚、青蛙的大嘴等,再对比小桃树的小小树叶,强调了小桃树的与众不同和独特之处。
五、段落五(四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发芽了。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小桃树的发芽过程,如小嫩芽从地下钻出、伸展的树枝、长出的嫩叶等,让读者感受到小桃树的生机和成长。
六、段落六(四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发芽后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突出了它的脆弱和容易受伤的状态。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小桃树面临的困境,如风雨的侵袭、昆虫的攻击等,让读者对小桃树的成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关注。
七、段落七(五句)这段描述了小桃树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后,终于长大茁壮。
相关参考内容可以描述小桃树的成长过程,如幼小的枝条逐渐变长、稀疏的叶子逐渐丰满等,突出小桃树的成长和进步,让读者体会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第四层(9—14):回到眼前的情景,生 动状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的挣扎。
文中在叙述中有几条线索?
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明线):小桃树的经历 第二条线索是(暗线):作者本人的经历
用横线画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词语, 试着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埋在角落 有院墙高了
萌芽
开花
长上二尺来高
枝儿上保留着一 个欲绽的花苞
贾平凹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生活贫 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后来离家出山,进城 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 人后,方知人世复杂,自感幼稚天真了。在极左 路线的重压下,他遭受了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 一样,他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 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记记背背
矜持( jīn ) 忏悔( chàn) 幼稚( zhì ) 摇撼( hàn ) 拱( ɡǒnɡ )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wā)
贾平凹,当代作家,1953 年出生于陕西农村。1972年进 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主要 作品有小说《废都》《秦腔》, 散文《爱的踪迹》《我的小桃 树》等。
淅淅沥沥(xī lì )恍然( huǎnɡ )马嵬坡( wéi )
欲绽( zhàn ) 赤裸( luǒ ) 猥琐 wěi suǒ 服侍( shi )
记记背背
伫立:长久地站立。 矜持:拘谨,拘束。 楚楚:娇弱柔美。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划分文章层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七下第18课:一颗小桃树
18、一颗小桃树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文题背景【文题解说】“一棵小桃树”是全文的线索,也是作者抒情的对象,很明显的托物言志的散文。
【创作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文章主旨作者明写的是一棵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辛酸与苦涩,从而唤醒人们珍惜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的今朝。
整体设计课文分析生活琐事中往往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仔细观察思考才能感悟到。
《一棵小桃树》就是作者写的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这“小桃树”是他的“梦的精灵”,要想想作者的“梦”是什么,要通过作者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理解作者所寄寓的深刻含义。
还要注意本文结构上的特征,从表面上看写得较“散”,其实一脉贯通,中心意思很集中,形散而神不散。
本课为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矜持、执着、猥琐、血气方刚,祸不单行”等词语。
2.找准文章的线索、结构。
3.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写法,领会小桃树蕴含的深刻含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简介
一、个人经历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著名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
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作品《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二、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秦腔》、《高老庄》、《怀念狼》、《废都》、《浮躁》等;
中短篇小说集:《野火集》、《山地笔记》、《贾平凹自选集》、《商州散记》、《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等;
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坐佛》、《心迹》等。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
诗集:《空白》、《平凹文论集》
相关评论:《学活着》、《造一座房子住梦》、《平凹与三毛》
其中代表作品:《浮躁》、《秦腔》、《废都》、《满月儿》、《腊月正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棵小桃树》知识点整理《一棵小桃树》知识点整理1作者介绍1.本文作者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作家。
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背景链接:贾平凹的读书生涯是在一个破庙里开始的。
初中二年级时,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他的父亲被关进牛棚,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内心充满了恐慌。
成年后,贾平凹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了挫折。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正如作者所言,他就像小桃树一样,自卑、瘦弱、渺小、饱受风雨的摧残。
2词语忏悔(chàn) 淅沥(xīlì) 褪尽(tuì)矜持(jīn) 孱头(càn) 猥琐(wěi)颤抖(chàn) 执着(zhuó) 服侍(shì)马嵬坡(wéi) 灼灼(zhuó) 刹那(chà)赤裸(luǒ) 纤纤(xiān) 一摞(luò)3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小桃树第一次开花便经受风吹雨打和“我”对它的爱怜。
第二部分:(3-11)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插叙)第三部分:(12-14)描述看到风雨中树顶上一个欲绽的花苞的情景,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2. 小桃树的可怜处境,具体表现在哪里?(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文本解读(部编本)
《一棵小桃树》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他的读书生涯是在一个破庙里开始的,初中二年级时遭遇了文化大革命,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父亲被关进牛棚,他沦为“可教育子女”,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充满恐慌。
成年后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不少挫折。
正如作者所言,他就像小桃树一样,自卑、瘦弱、渺小、饱受风雨的摧残。
(2)文题诠释文章讲述了由一棵小桃树而引发的感人故事,小桃树既是标题也是文章的线索;小桃树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包含着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也寄托着作者对幸福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小桃树的生存环境也自然地让读者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艰难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心酸与苦涩,也激励人们不屈不挠地面对挫折和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3)主旨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生长、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的小桃树。
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表达了作者战胜挫折与苦难的勇气,寄托了作者对幸福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也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4)内容解读一曲隽永的生命之歌——《一棵小桃树》赏读《我的小桃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人生感悟与人生追求的散文。
该文饱含深情、朴实隽永,透过小桃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是一篇难得的托物言志的散文佳作。
一.巧妙立意,“树”“我”契合文章伊始,“小桃树”就化身为作者抒性灵、发哲理的替物,具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知识点.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知识点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
二、故事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不仅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三、理解词义1.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2.楚楚:娇弱柔美。
3.矜持:拘谨,拘束。
4.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5.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6.傲慢:形容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引文,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第二部分(②):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抒发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③—⑧):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描绘眼前的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
五、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的内涵?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
“我”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
内容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写法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瘦”字用得十分恰当。
含蓄隽永的生命之歌 ——《一棵小桃树》赏读
含蓄隽永的生命之歌——《一棵小桃树》赏读《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渗透着作者人生感悟与人生追求的散文。
该文饱含深情、含蓄隽永,透过小桃树不平凡的经历,写出了一段人生故事,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
一、小桃树的生长环境——一个时代的缩影。
写小桃树是带着“我”的梦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的梦缘起于奶奶的神话: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也许是神话中的梦境太神奇了吧,“我”睡不着,便把这个梦“蓄”在了院子角落的泥土里。
然而,这棵寄托着“我”的梦的小桃树却并不幸运——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而且“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文章在这里道出了一种梦境与现实的鲜明反差。
但这仅仅只是小桃树自身境遇的一个开端,它所面临的曲折与风雨还在后面——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
”正值开花时节,它多么需要和风、细雨与丽日啊,然而它却面临着飓风、冷雨与强暴。
不仅如此,它还因为“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画不理会”而险些被砍掉,幸亏有奶奶这样一个保护神才幸免于难。
在这里,作者明写的是小桃树的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读者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疯狂的虐杀一切的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缕缕辛酸与苦涩,从而唤起人们加倍珍惜春光明媚、和风细雨的今朝。
二、小桃树的命运——一代人的幻灭与追求。
小桃树一开始就是以其孱弱的生命姿态出现的:“很委屈,是弯了头”,“瘦瘦的,黄黄的”。
不仅如此,它竟然还面对着几乎可以导致灭绝的生存时空与生存环境,但它没有放弃生存,没有放弃抗争与挣扎:“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作为“我”的“梦的精灵”的小桃树,尽管并未像“我”当年梦境与期待中的那样“开得火灼灼的”,它只能以其高枝上仅仅保留的“一个欲绽的花苞”来给人以并未破灭的安慰,仅此而已。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欲绽的花苞”,向人们展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 《一颗小桃树》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颗小桃树》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北农村的变革,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
代表作品有《废都》《满月儿》《秦腔》《白夜》等。
二、故事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不仅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三、理解词义1.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散步。
2.楚楚:娇弱柔美。
3.矜持:拘谨,拘束。
4.孱头:称呼软弱无能的人。
5.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6.傲慢:形容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①):引文,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第二部分(②):眼前的情景,写开花的小桃树经受风雨磨难,抒发一种怜悯、痛心、惋惜、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第三部分(③—⑧):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
第四部分(9-14):描绘眼前的小桃树与风雨搏斗的情形。
五、问题归纳1.如何理解“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这句话的内涵?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
“我”常想写,却一直没写,所以感到内疚,要忏悔;现在“该给它写”了,所以感到安慰。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
内容上,暗示“我的小桃树”有特殊的经历、特殊的含义,以点明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写法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小桃树在风雨中受难的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一个“瘦”字用得十分恰当。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 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 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三、理清脉络、佳句赏析、体会作者的感情
文章段落
1-2段 3-6段
成长阶段
冷风大雨中 多年前初生
小桃树的遭遇、状态
哆嗦、慌乱、初开的花落到泥水里
院子角落里(长得不是地方)、拱出一点嫩绿、长得 委屈(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第二天舒开身来、瘦瘦 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被笑话、 奶奶说它没出息、没人理会——小桃树默默生长
7-8段 9-11段
我离开家乡时 开花未谢时
他们想砍掉它,奶奶护着给它浇水
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全开了,太白太淡、像患 了重病的少女、无蜂蝶围绕
12-14段
冷风大雨中
被迫俯下身子、花瓣被剥落、千百次挣扎、保留着最 后一个花苞
四、课后阅读、记录感想/做摘抄笔记(任选一篇)
• 1、《丑石》 (节选)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2019/5/30
2019-4-15
1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 贾平凹,1952年生,陕西人,当代著 名作家。
•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创作大量散 文和小说,多次荣获文学大奖,2008 年的《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无数青年 人开始反思、追求理想、在迷茫和探 索中成长,贾平凹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背景下成长起来。
二、默读课文、掌握字词
《一棵小桃树》
2023-11-04•简介•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目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作品影响与评价01简介《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先生在1978年完成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贾平凹先生在陕西担任记者和编辑,在这个背景下,他以一颗小桃树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对家人、对生活的情感和思考。
文化背景这篇散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交融。
小桃树作为一种传统的吉祥物,寓意着希望和幸福。
而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
创作背景VS贾平凹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注重描写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和情感。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朴实生动,深入人心。
贾平凹出生在陕西一个农村家庭,他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曾在陕西担任记者和编辑,后来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并担任过多个文学组织的领导职务。
贾平凹个人经历作品影响与评价文学价值《一棵小桃树》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重要散文,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小桃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社会影响这篇文章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这篇文章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被选入多个语文教材和文学选集。
02故事情节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创作灵感,写下了一棵小桃树的故事。
自然背景小桃树生长在一个农家的院子里,那里风景优美,阳光充足,适合桃树生长。
故事背景故事发展幼苗培育小桃树的种子被主人公发现,他小心翼翼地将其培育,希望它能茁壮成长。
成长磨难小桃树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多次风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破坏和砍伐。
奇迹发生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小桃树仍然顽强地生长,最终开花结果,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部编七下19《一棵小桃树》
背景资料
贾平凹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土长,生 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 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 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极左路线 的重压下,他遭受了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他心里 “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摹形
单薄
弱小
不旺盛
②“它竟然还在长着, 弯弯的身子, 努力撑着的枝 条, 已经有院墙高了。”
逆境中艰难生长
③“如今, 它开了花, 虽然长得弱小, 骨朵儿也不 见繁, 一夜之间, 花竟全开了呢。”
④“可我的小桃树, 一颗“仙桃”的种子, 却开得 太白了, 太淡了, 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 没有肉的 感觉, 没有粉的感觉, 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 苍白白的 脸, 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2.找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词语,试着连起来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埋在角落
萌芽
长上二尺来高
有院墙高了
开花
雨中挣扎: 枝儿上保留着一 个欲绽的花苞
3.找出描写小桃树在不同成长阶段形态的语句。 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①“它长得很委屈, 是弯了头, 紧抱着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 瘦瘦的, 黄黄的, 似乎一碰, 便 立即会断了去。”
•“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感激
•“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
—希望
5.作者主要通过哪些词句或标点符号,表达出了 对小桃树的怜爱。
称呼的变化: 它 我的小桃树 你
标点: !?
儿化音: 嫩绿儿 骨朵儿 花瓣儿 花儿 桃儿
一棵小桃树七言诗
一棵小桃树七言诗
(最新版)
目录
1.诗歌背景介绍
2.诗歌作者简介
3.诗歌内容解析
4.诗歌主题与意义
5.诗歌的艺术特点
正文
诗歌背景介绍:
《一棵小桃树》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诗,作者不详,但诗歌内容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七言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美感。
此诗通过描写一棵小桃树的生长状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好。
诗歌作者简介:
由于《一棵小桃树》的作者不详,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背景。
但从诗歌本身来看,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非常细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诗歌内容解析:
诗歌开篇便提到了“一棵小桃树”,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接着,诗歌通过描绘小桃树的生长状况,如“花落知多少”,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同时,诗歌还通过“春风十里扬州路”,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最后一句“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诗歌主题与意义:
《一棵小桃树》的主题是春天和生命力。
通过描绘小桃树的生长状况,
诗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好。
同时,诗歌还传达了一个观念,即自然之美是无法复制的,人们对自然的喜爱应该珍惜。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
19.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18课《一颗小桃树》【文学常识】贾平凹,当代作家。
1952年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1988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腊月.正月》等,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白夜》等。
【创作背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
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
文章最后写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苞,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内容思想】1.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小桃树,它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地通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2.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遇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1)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①描写形态、颜色的:“纤纤的生灵”“瘦瘦的,黄黄的”“弯弯的身子”“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②描写动作、神态的:“哆嗦”“弯了头,紧抱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苦涩涩地笑着”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2)“我”的小桃树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①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小桃树生长的艰辛与磨难。
②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一颗小桃树导学案
初一语文下册导学案编制:许维教研组审核:包科领导审核:使用时间:2017年上
班级:姓名:组_______号老师评价:
总第课时第18 课一棵小桃树
【学习目标】
1.找准文章线索和结构。
2.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 领会桃树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好辅助资料,再次浏览课文,结合本课时学习目标, 惑”处。
【预学导航】一颗小桃树写作背景
(一)资料助读一颗小桃树写作背景
1.作家介绍
贾平凹(拼音:Jiǎ Píngwā,1952年2月21日-)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
2015年,凭借《老生》入选2014年1月22日,贾平凹入选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前五名。
2.写作背景
1976,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其次,描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忏悔()伫()褪尽()矜持()孱头()恍然()......
懊丧()颤抖()猥琐()一摞()灼灼()马嵬坡().......
2. 解释词语。
忏悔:矜持:
猥琐:灼灼:
垂垂暮老:祸不单行:
初一语文下册导学案编制:许维教研组审核:包科领导审核:使用时间:2017年上
3.。